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分析與綜合方法案例

分析與綜合方法案例

發布時間:2023-05-29 19:35:01

⑴ 分析法,綜合法分別是怎樣的論證方式,舉例說明它們二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這兩種都是邏輯推理方法,區別在於綜合法是由條件到結論,而分析法由結論到條件。比如要證明一個三角恆等式,你可以從綜合的角度運用相關知識直接由條件推到結論,也可以用分析法間接尋找要得到結論所對應的條件。

⑵ 5個為什麼分析法案例

案例三:為什麼客戶抱怨服務質量?


結論


為什麼分析法是扮指並一種常見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通過提出問題並回答「為什麼」來確定根本原因,從而找到解決方案。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五個為什麼分析法案例,以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這種方法。


公司的銷售額下降了,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經過為什麼分析法的調查,我們發現,這可能是由於市場競爭加劇、產品質量下降、廣告宣傳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公司需要採取措施來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廣告宣傳力度、加強市場調研,以應對市場競爭的挑戰。


通過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分析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廳跡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這種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案例一:為逗大什麼公司的銷售額下降了?

⑶ 怎樣進行案例分析

1、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

分析案例首先要站好角度,案例分析應注意從兩個基本角度出發:

當事者的角度。案例分析必須站到案例中的主要角色的立場上去觀察和思考,設身處地的去體驗,與主角同命運。

全面綜合的角度。這是綜合型案例而言的。

要針對相關案例選用恰當的理論知識來分析案例。

2、案例分析的具體技巧。

案例分析包括兩個互相關聯的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要對所指定的將供集體討論的案例做出深刻而有意義的分析(包括找出案例所描述的情景中存在的問題和機會,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問題間的主次輕生關系,擬定各種針對性的備選行動方案,提出它們各自的支持性論據,進行權衡對比後,從中找出抉擇,制定最後決策,作為建議供集體討論。)第二方面是以嚴密的邏輯、清晰而條理的口述方式,把自己的分析表達出來。

案例分析過程包括五個主要步驟:

確定本案例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找出此案例中的關鍵問題。

確定是否還有與已找出的關鍵問題有關。

選定適合分析此案例所需採取的一般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一般可採用三種具體的分析方法:

系統法。就是把所分析的組織看成是處於不斷地把各種投入因素轉化成產出因素的一個系統。

行為法。這種方法,在分析時看眼於組織中各種人員的行為與人際關系。

決策法。就是要使用各種規范化、程序化的模型和工具評價並確定各種備選方案。

明確分析的系統與主次關系,並找出構成自己分析邏輯的依據。

將分析轉化為口頭發言的有效形式。

3、分析案例應注意的問題。

在案例分析中要做好學習記錄;

對撰寫案例的方面分析報告要簡明扼要,一針見血,開門見山,一般不超過2500字。要用一句話把案例分析的主要成果概括出來,並成為報告的主題。

⑷ 綜合評價法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綜合評價法在電網工程後評價中的應用[1]
項目後評價的理論基礎是現代系統控制與反饋控制的管理理論,後評價是完全建立在實際數據的基礎上,如何選擇合適的評價體系和指標,正確處理和應用這些數據是成功實施後評價的核心。
1.後評價的總體實施方法 電網工程項目後評價主要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項目的原定目標和目的是否可能達到,目標是否需要調整;二是項目的原定效益是否可能實現以及實現的程度;三是項目運營可持續性,下一步會有什麼風險,有多大風險。
由於上述三個問題涉及到較多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在實際操作中,可以使用綜合評價法對電網項目實施後評價,可分解為項目建設過程評價、項目經濟效益評價、電網項目社會經濟的影響評價、可持續性評價、決定性因素評價五個一級評價目標,根據其不同的特點選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同時還需要根據工程特點有側重地分解二級或三級評價目標,從而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設項目實施過程評價為P1,項目效益評價為P2,項目影響評價為P3,項目可持續性評價為P4,其各自所佔的權重為μ1− μ4,則項目的後評價總評分P的計算方法為:
其中,μ1 − μ4是各項所佔的權重,該數值可通過搜集權威專家的集體意見,對一級評價目標中四項評價內容相對於整體評價結果的重要程度進行量化,採用層次分析法(AHP)計算而出。
X1 −X4為各項目決定性因素評價的結果,由於決定性因素評價採用。0/1評價,所以此項指標具有一票否決權,對最終結果影響較大,評判需特別慎重。
2.項目建設過程評價 根據不同的電網工程特點,項目實施過程評價目標可分解為前期工作評價、項目實施評價、投資執行情況評價、生產運行效益評價等二級目標,進而可以分解為若干三級目標,再設立相應的標准對各級指標進行評價。
在具體實施中,往往採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對該評價內容進行評分,具體可以採用前後對比、成功度告、百分制評分居等方式,由專家進行評分並匯總。量化指標中,以運行效益這個二級目標為例,根據其特點,可以運用前後對比法對其進行定量評價:
生產技術指標完成情況評價表 年度 負荷水平(kW) 輸送電量(kWh) 線損率(%) 線路穩定極限(kW) 事故停運次數(次) 設計值 第1年(實際值) 第2年(實際值) …… 第n年(預測值) 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電網輸變電工程項目按規定在項目投產1-2年內開展項目的後評價工作,此時,投資收益還未完全體現,離項目設計的生命周期和投資回收期都還有較長的時間距離,因此,項目運營情況後評價往往還需要對未來項目的運營情況進行預測。
3.項目經濟效益評價一般來說,電網工程項目效益評價包括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兩個部分。項目效益評價指標主要採用定量分析,指標體系包括投資利潤率、財務凈現值(FNPVR)、投資回收期(P1)、內部收益率(FIRR)等。
4.電網項目社會經濟的影晌評價 是指項目對其周圍地區在技術、經濟、社會及其自然環境所產生的作用以及外部影響。項目的影響評價應站在國家的宏觀立場,重點分析整個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影響評價既是後評價的重點又是其主要特點。項目影響評價包括經濟影響評價、產業關聯影響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三個方面。
該項評價中既有定量指標,又有難以量化的定性指標。定量指標可採用前後對比與有無對比的方法。難以量化的指標,可以使用模糊評價方法,集中專家和評價者的經驗及智慧進行綜合分析評分。
5.項目可持續性評價 項目的持續性即項目的延續性和可重復性,指項目的固定資產、人力資源和組織機構在外部投資結束後持續發展的可能性;項目是否具有可重復性,即是否在未來以同樣的方式重復建設同類項目。具體指電網工程項目以同樣的方式擴建或新建的可行性。
持續能力評價常規的分析方法是邏輯框架法,即從新確定的長遠目標、效益、產出、工作和投入等幾個層次評價項目的相關條件和風險。
持續性分析模型的簡要邏輯框架 項目內容 驗證指標 評價出的條件及風險 機會指標 實際指標 差別 內部原因 外部能力 宏觀目標 可持續性發展目標/
電網規劃發展目標 國家政策趨勢,電力體
制的變化,技術先進性、
環保、資金到位等 效益 經濟效益、財務情況等 市場變化因素,運行情況等 措施 管理措施,技術措施等 項目投入 資金及人力資源 市場對資源的競爭 6.決定性因素指標體系 決定性因素是指無論其他因素或條件的優劣和滿意度如何,它的特性將直接影響評價的結果。對電網項目,決定性因素就是項目的建設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環保指標是否達標以及是否存在安全及質量隱患等直接決定項目的成敗的最關鍵指標。決定性因素指標必須是剛性或量化指標,不能是定性或彈性指標。
對決定性因素評價一般採用0/1法評價,組成後評價專家組對其進行打分,當超過2/3專家同意時通過評價結果。

⑸ 經驗總結法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培祥:現代教育科研的經驗總結法分析
經驗總結法是教育科研歷史上最早使用的方法。因為人類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早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育經驗總結為荃礎的。不管是中國的(學記),還是外國的(演講術原理)都是如此。在教育科研朝著現代化迅猛發展的今天,經驗總結法獲得了科學的內涵限定,其科學化、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在克服了自身許多缺陷或局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已經成為教育科學研究,特別是中小學教師卜開展教育利一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它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一、經驗總結法的涵義、特點及種類
所謂經驗總結法,就是對自然狀態下的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進行分析和總結,揭示教育措施、教育現象和教育效果之間的必然或偶然的聯系,發現或認識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客觀規律及作用,為以後相同或類似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鑒的一種方法。
經驗總結法作為教育科學研究的一種常用的實驗性研究方法,具有自身的顯著特點。從經驗總結法的性質來說,它具有追因研究的特點。因為它是根據已經發生的結果追溯其原因,從而揭示教育規律二由於經驗總結的出發點是已有經驗,而其基礎是取得經驗的具體的教育、教學、管理過程,因此,它既有直接研究的一面,又有間接研究的一面。從經驗總結法的使用來講,它具有實用性、適用性的特點。說它具有實用性,是因為經驗總結法的技術環節不復雜,操作程序簡單明了,廣大中小學教師運用這種方法開展教育科研,既不影響正常教育工作的連續性,又對本職工作具有促進作用,較有利於解決中小學教師中普遍存在的科研與教育、教學工作之問的矛盾,很適合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性和特點。
說它具有適用性,是因為任何一方面的教育問題都可以成為經驗總結的對象,只要在這方面具有突出的經驗。而且,經驗總結法沒有特殊的科研條件限制,可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而異、審時權變。
經驗總結有配銀搏專題性經驗總結和一般性經驗總結兩種。專題性經驗總結是指對某個問題作比較深人、全面的分析總結,以揭示其規律,使自己和他人都能從中獲益;一般性的經驗總結則是對實踐活動作一般化的總結(如一年教學工作總結),這一類總結往往涉及面廣,但缺乏深度,有較大的局限性。所以,教育科學研究中的經驗總結法主要是指專題性的經驗總結方搏尺法。
二、經驗總結法的主要作用
教育經驗來自教育實踐活動。只有認真地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並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才能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指導教育實踐活動。馬克思曾經指出:「理論的概念必須要由大規模積累的實踐經驗來完成」。這就是說,教育理論要以教育實踐賦予其生命力,教育思想也要跟蹤教育實踐的足跡。總結教育教學經驗之所以重要,也正因為教育教學實踐是基礎,是教育理論判斷的依據。經驗總結法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主要農現在以下幾方面:
1.總結教育經臉有利於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和提高對教育戰略地位與作用的認識。
正確的思想認識來源於變革的社會實踐,新的教育觀念的確立,特別是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新的教學觀、人才觀、師生觀、質量觀的確立,不僅是一個理論課題,更重要的是通過反復的實踐活動,不斷總結新的經驗,從而促進陳舊思想觀念的轉變。同時,為了迅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從教育實踐中提出的重大問題人手,積極正面地總結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實施素質教育與人才整體素質等方面的經驗,對於認識教育的戰略地位與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2.總結教育經驗是揭示教育規律的一種手段,對於豐富教育理論具有極大的科學意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踐的需要是認識的發展動力所在;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指向。
由此看來,教育實踐是教育理論發展的基礎,脫離實踐的教育理論是沒有生命力的。通過對教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可以認識或驗證教育過程中的客觀規律,發展或豐富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論。同時,先進教育經驗的總結,可以幫助人們認識教育發展的具體情況,了解教育實踐發展的具體耍求,提高對科學理論和客觀規律認識的自覺性。所以說,經驗總結不是認識教育規律的准備,而是揭示教育規律的一種手段。
3.總結教育經驗有助於教育行政部門和領導者深入實際,正確地貫徹執行教育方針政策。
教育行政部門和領導者,在貫徹執行教育力針政策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深人實際,調查研究,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掌握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要有目的地組織下屬單位或個人,就某一項實際工作的開展,如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大面積推進素質教育、基礎教育分級管理等進行專題經驗總結。通過經驗總結過程,領導者既能吃透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又能加深對教育方針政策的理解,更有效地發揮教育行政部門的職能作用和指揮能力,從宏觀方面進行決策。
4.總結教育經驗有助於蠟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和促進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
教師的業務素質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由於我國教師隊伍龐大,繼續教育制度還不完善,加上培訓經費短缺教師培訓提高的主要途徑還是通過各門學利一的教學實踐來自學業務知識,加強教學理論修養,更新教育教學內容,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逐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善於總結經驗的教師都深知經驗總結對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重要作用,從而自覺地通過總結經驗,掌握教育教學規律,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5.總結教育經驗能夠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實踐水平和教育科學研究水平。
通過經驗總結獲得的對教育現象的理性認識,是對不受控制的自然狀態的教育實踐的客觀反映。
因此,對於教育實踐者來說,吸收這樣的理論來指導具體的教育實踐,具有較強的可接受性。實踐證明,運用這種研究方法,既能夠充實自己的感性知識,提高觀察事物的敏銳能力和判斷能力,又能夠開擴視野,拓寬研究領域,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提高研究水平,多出快出研究成果。
三、經驗總結法的實施步驟
教育經驗本身具有廣泛性、群眾性和多樣性的特點,而其內容又相當復雜,一般不可能控制在特定條件下進行總結,也難於制定統一的總結經驗的方法步驟。因此,我們只能根據經驗總結的經驗或具體實踐過程提出一般的實施步驟。
1.確定專題
確定專題是指根據總結經驗的原則,確定總結經驗的方法和題目。一般來說,經驗總結應以先進事跡與突出貢獻為前提來確定專題,即要考慮到所進行的研究的價iii,開展研究的條件等間題。一般選擇總結方便、有較為普遍意義的課題。為了全面考察教育的實踐過程,就需要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與教訓。因此,在確定研究專題時,不僅要考慮典型性,而且要考慮代表性,常常應包括好、中、:三種類型。其結構來說,經驗總結的對象,可以是集體也可以是個人,可以是一個學校的辦學經驗,也可以是學校工作的某一方面。總之,專題的選擇,必須從實際出發,慎重進行。
2.擬訂提綱
擬訂提綱指將總結專題分解為若乾子項,形成完整的結構。這實際上是總結經驗過程的構想,包括總結工作進行的大體輪廓,即總結的起始、程序、實施、分析和綜合以及總結的驗證。因此,要擬訂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提綱,一是要明確經驗總結的目的、任務和基木要求;二是要組織力量,合理分工,明確職責;三是要留有餘地,充分考慮實施計劃的可行性。
3.收集資料
收集資料是指確定專題、擬訂提綱之後,研究者要根據專題、提綱確定收集資料的量和質以及資料來源、方法。由於影響一定教育結果的因素復雜多樣,因此,收集資料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要做到細致、完整、全面、客觀,不能遺漏相關的資料;二是要圍繞經驗總結的中心內容,重點包括背景材料、歷史材料;三是採用多種方法收集各種文獻記載的材料,包括工作日記、教學筆記、學生日記、對學生的觀察記錄、學校文件、會議材料等。
4.分析資料
在收集資料的同時或之後,要對資料進行分析,這是經驗總結的一個重要環節。分析資料的目的是將經驗事實上升為理性認識;主要任務是甄別真偽資料、判斷資料的重點和非重點,理清復雜資料的內部結構聯系和各種因果關系;主要方法是理論方法(分類、比較及唯物辯證法等),邏輯方法(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等)和統計方法等。在運用以上方法分析佔有的大量事實的時候,還應注意分析事實本身所提供的普遍意義和社會效果;分析綜合事實的過程,為抽象概括、推理判斷打好基礎。
5.文字表述
經驗總結的成果一般體現為經驗總結報告。正確表述經驗是總結經驗的關鍵。為此,要做到:鮮明觀點與充實材料統一,經驗描述與理性概括相統一,表述簡煉、准確、邏輯性強。經驗總結報告一般由以下部分組成:一是所總結的教育活動的簡要、全面的回顧;二是教育活動中採取的主要措施、引發的現象、取得的教育結果;三是對教育措施系統和教育結果系統之問因果聯系的認識和討論;四是在今後類似的工作中如何吸收這類經驗、克服缺點的想法與建議。
6.修改定稿
修改是總結經驗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修改應注重經驗的總體結構是否合理、語句是否通順、用詞是否准確。總結經驗是要給別人看的,因此,從寫作前到寫作後,從內容到形式,都要反復推敲,精益求精,並以此來不斷提高自己總結經驗的水平。
四、經驗總結的原則和要求
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對教育實踐的促進作用的大小,是與科研成果的科學性密切相關的。為了提高經驗總結成果的科學水平,並使之對教育實際工作發揮借鑒作用,在使用方法時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規范。
1.總結經驗遵循的原則:一是應用性原則,即從當前教育實踐中亞待解決的和對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起著指導作用的問題中確定總結經驗的選題;二是創造性原則,即必須是別人尚未總結過的經驗,在內容、觀點和方法上都具有新意;三是科學性原則,即經驗具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和可靠的事實依據,是對經驗事實的科學的理論抽象。
2.總結經驗應遵循的要求:一是選擇總結對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義;二是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三是要全面考察,注意多方面的聯系;四是要正確區分現象與本質,上升到理論高度,得出規律性的結論;五是要有創造革新精神,不受因循守舊思想觀念的束縛;六是要針對教育活動的完整過程,並以先進經驗的總結為主。

⑹ 心理學中為什麼說分析與綜合是思維最基本的過程案例

隨便舉個案例,你下班回家,有做飯和買飯兩種選擇,首先你會不會先想一下買飯的好處和做飯的好處?然後再從中選出你覺得合適的做出決定。這是不是先分析,後綜合,決定是後一個部分了。

再比如說,你要結婚了,不知道選一個中式酒店好還是一個西式酒店好,這中間會有很多人給你提建議,在決定之前你可能會不斷的更改你的傾向,但在這個過程中,分解成小部分的話,還是離不開分析+綜合。分析是分析信息,綜合是進行信息對比,有了這兩個基礎,你才可以做出決定。

其餘的例子那就數不勝數了...

翻出分析與綜合那段原文你看看。

思衫仔維的過程包括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抽象、概括、具體化液中、系統化等。
一、分析與綜合
分析與綜合是思維過程的基本環節,一切思維活動,從簡單到復雜,從概念形成到創造性思維,都離不開頭腦的分析與綜合。
分析是在頭腦中把事物的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方面或個別特徵的思維過程。例如,我們把植物分解為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把動物分解為頭、尾、足、軀體;把幾何圖形分解成點、線、面、角、體;分析一個句子由哪些語言成分構成等,都屬於分析過程。
綜合是在頭腦里把事物的各個部分、方面、各種特徵結合起來進行考慮的思維過程。例如,把單片語成句子;把文學作品的各個情節聯成完整的場面;把一個學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學業成績、健康狀況等方面聯系起來,加以評價,作出結論等都屬於綜合過程。
分析與綜合在人的認識過程中有不同作用。通過分析,人可以進一步認識事物的基本結構、屬性和特徵;可以分出事物的表面特性和本質特性,使認識深化;可以分出問題的情境、條件、任務,便於解決思維問題。通過綜合,人可以完整、全面地認識事物,認識事物間的聯系和規律;整體地把握問題的情境、條件與任務的關系,提高解題的技巧。
分析與綜合是同一思維過程中彼此相反而有緊密聯系的過程,是相互依賴、互為條件的。分析是以事物綜合體為前提的,沒有事物綜合體,就無從分析。綜合是以對事物的分析為基礎的,分析越細致,綜合越全面;分析越准確,綜合越完善。例如,學生讀一篇課文,既要分析,也要綜合。經過分析,理解了詞義和段落大意;經過綜合,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便獲得了對文章的整體認識。對事物只有分析而沒有綜合,只能形成片面的、支離破碎的認識;只有綜合沒有分析,只能形成表面的認識。分析與綜合是辯證統一的,只有把分析與綜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發現事物的聯系和關系,才能更好地認識事物。
分析與綜合可以在不同的水平上進行。人可以在直接擺弄物體的情況下進行分析與綜合,例如,小學生用散裝的零件自己組裝成艦模或航模的過程;也可以在或埋汪直觀形象的水平上進行分析與綜合,例如指揮員在軍事圖上分析敵情,服裝師設計服裝,建築師設計建築物等;還可以在思想上對抽象的事物進行分析與綜合,例如,公安人員分析案情,學生解題等,這是分析與綜合的最高水平。

⑺ 誰能舉(辯證思維分析和綜合)的例子

1.舉一反三;
2.分析一個人,通過分析這個人的身體狀況,學習情況,性格等等,最後綜合得出這是個怎樣的人。
3.對社會階級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⑻ 教師如何撰寫教學案例分析

一、什麼是教學案例
1、什麼是教學案例:教學案例是真實而又典型且含有問題的事件。簡單地說,一個教學案例就是一個包含有疑難問題的實際情境的描述,是一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學過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這可以從以下幾個層次來理解:教學案例是事件:教學案例是對教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講述的是一個故事,敘述的是這個教學教學故事的產生、發展的歷程,它是對教學教學現象的動態性的把握。
教學案例是含有問題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並不是所有的教學教學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能夠成為案例的事件,必須包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並且也可能包含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內。正因為這一點,案例才成為一種獨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
案例是真實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須是有典型意義的,它必須能給讀者帶來一定的啟示和體會。案例與故事之間的根本區別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襲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發生的事件,是教學事件的真實再現。是對「當前」課堂中真實發生的實踐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擺椅子上杜撰的事實來替代」,也不能從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論中演繹的事實來替代。
2、教學案例的特徵
案例是一種寫作的形式,那麼它與我們平時所說的論文等形式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特點呢?
(1)與論文的區別
從文體和表述方式上來看,論文是以說理為目的,以議論為主的;而案例則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也就是說,案例是講一個故事,是通過故事來說明道理。因此,從寫作的思路和思維方式上來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區別。論文寫作一般是一種演繹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抽象到具體,而案例寫作是一種歸納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具體到抽象。
(2)與教案、教學設計、教學實錄的區別
一般來說,與教案、教學設計的區別比較容易理解。教案和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學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相近,它們的區別也體現了案例的特點和價值。
同樣是對教學情境的描述,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是有所選擇的。至於怎樣選擇,就要看案例撰寫的目的和功能了。
二、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可行性分析
1、案例素材比較豐富
教學案例來自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貼近教師工作,與教師有天然的聯系。
教師有大量的實際問題,需要通過研究,妥善解決,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了大量的教學研究,有很多經驗和教訓,其中不乏典型事例,會給教師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成為撰寫教學案例的素材。教師有事實可說,有道理可講。教學實踐涉及的領域寬,發生的事例多,是教師撰寫教學案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2、案例寫作比較簡單
一般情況下,撰寫教學案例要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寫案例事實,二寫案例分析。撰寫教學案例,是「講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師對事實比較熟悉。敘述的事實比較具體,比較單一。通常情況下,教師寫這樣的記敘文不會感到困難。撰寫案例分析當然需要進行論述。但是,這里的論述是就事論理,是針對具體問題發表有針對性的意見,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難度不大。
3、案例寫作基礎較好
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基礎理論,一定的寫作基礎知識,一定的教學教研經驗,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總之,教師具備寫作教學案例的基礎。只要教師認真研究,都有可能寫出有價值的教學案例。只要認真地運用教學理論深入分析教學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獨到的見解。撰寫教學案例與撰寫教學論文相比,寫成的可能性,寫好的可能性,獲獎的可能性,發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總之,筆者認為,撰寫教學案例對教師沒有太高的要求,利於教師揚長避短,適合教師的教研水平和寫作水平。
三、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必要性分析
1、促進教師教學反思
撰寫教學案例,教師要對教學過程進行真切的回顧,「照鏡子」,「過電影」,把自己的教學一覽無餘地再現,用新的觀點進行嚴格的審視,客觀的評價,反復的分析。教學過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確錯誤,都能由模糊變得清晰。能使教師把某些教學問題認識得比較深刻,解決得比較恰當。利於教師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看清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就是重新認識教學事實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研究的過程,總結的過程,提高的過程。
2、推動教學理論學習
通常情況下,撰寫教學案例,需要運用教學理論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要把案例分析透徹,需要有足夠的教學理論支撐。教師往往感到教學理論修養不夠,分析教學案例力不從心。這就促使教師帶著教學案例的實際問題,深入地學習有關的教學理論。教師這時的學習,是為了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學習,有著明確的目的和強烈的願望,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百聞不如一見,教師通過撰寫活生生的教學案例學到的教學理論。就不再是抽象的、空洞的、乾巴巴的教條;而是非常有用的思想和方法,利於教師內化教學理論知識,提高教學理論水平,用科學的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總結教改經驗
有經驗的教師談起自己的教學經歷,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體會,但往往局限於具體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寫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從實踐中選擇適當的實例進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認識有些做法為什麼取得了成功,有些為什麼效果不夠理想。通過反思,提煉並明確有效的教學行為及其理論依據,從而更有效地指導今後的實踐。
案例還是教師梳理記錄自己教學生涯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在學校和課堂里,
有許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並不適合寫成論文,也不想記成流水帳,那麼撰寫案例不失為一種選擇。案例不僅敘述了教學行為,也記錄了伴隨行為而產生的思想、情感及靈感。它是個人的教學檔案和教學史,有獨特的保存和研究價值。
4、促進教師交流研討
案例是教學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對故事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案例十分適於用來進行交流和研討,可以成為教研活動和教師培訓的有效載體。教學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矛盾、困惑,以及由此產生的想法、思路、對策等,就這些問題和想法開展交流討論,對教師提高分析能力和業務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與撰寫論文相比,案例更適合一般教師的需要。案例的內容貼近實際,材料來源豐富,寫作形式自由,易於傳播交流,更為廣大教師喜聞樂見。學校和教師可以根據教改實際情況,確定一定階段內的討論主題,圍繞某個主題或專題收集材料、撰寫案例、交流研討,同時結合有關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使教研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5、形成教學研究成果
撰寫教學論文、課題研究資料,固然是教學研究;撰寫教學案例,也是進行教學研究。寫成的教學案例、教學論文、課題研究資料,都是教學研究成果。相對而言,教學案例是較小的、單一的教學研究成果,教學論文與課題研究材料是較大的教學研究成果。關於某個專題研究的教學案例,不僅本身是教學研究成果,而且還是撰寫教學論文與課題研究材料的很好的素材。這類素材經過加工,具有典型性,採用這樣的素材寫成的教學論文與課題研究材料,緊密聯系實際,內容豐富,有血有肉,生動形象,真實可信,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6、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1)提高教學實踐能力
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的緊密結合。教師撰寫自己的教學案例時,既是行動者,又是研究者。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教學行為的描述和分析,加深對教學理論的理解;又可以通過教學理論的指導,使教學行為科學合理。要寫好教學案例,需要把教學案例涉及的問題披露出來,深入分析研究,取得清晰的認識,較好地解決某個問題。教學案例盡管是個別現象,但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種傾向。經常撰寫教學案例,就能夠敏銳地發現帶傾向性的問題,找出解決同類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教學案例還能體現教學規律。典型教學案例深層次的認識積累多了,就能夠通過個別看一般,透過現象看本質,真切地感悟教學的規律,建立起一套科學的思維方式,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習慣,使之達到自動化的程度,從而減少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教學效益,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
(2)提高教學研究能力
撰寫教學案例,撰寫教學論文,撰寫課題研究材料,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三個方面,密不可分。撰寫教學案例是撰寫教學論文、撰寫課題研究材料的基礎,撰寫教學論文是撰寫教學案例的提高,撰寫課題研究材料則是撰寫教學案例的升華。三個方面結合,能夠促使教師做到教學行動與教學研究緊密結合,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教學經驗與教學科學緊密結合。這三個方面,撰寫教學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基礎打得牢,教學研究才有可能達到較高水平,因此,撰寫教學案例在提高教師教學研究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充分重視。有了撰寫教學案例的基礎,就為撰寫教學論文,開展課題研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就能使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
7、提高教師一般能力
(1)提高觀察能力
教師撰寫教學案例,就要找出很有典型意義的事例。教學事例天天都有,層出不窮,但要從日常紛繁的教學事例中發現典型,並不容易,需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撰寫教學案例,講述的教學故事要體現典型、具體、生動,形象、直觀等特點,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就必須將有關教學事實形成逼真的表象,也需要進行認真的觀察。因此,撰寫教學案例,能夠促使教師注意觀察教學現象,發現教學問題,持之以恆,就會養成觀察的習慣,提高觀察的能力。
(2)提高思維能力
運用教學理論的觀點解決教學實際問題也是一種重要的研究能力。每個案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枝節部分,教師要排除枝節部分的干擾,重點把握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核心部分與教學理論的密切聯系,就需要運用教學理論的觀點,運用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提煉出教學案例的主題,解決好教學案例反映的具體問題,探索出解決一般問題的途徑,養成凡事用腦筋好好想一想的良好習慣,掌握運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工作的規律,提高教師的思維能力。
(3)提高創新能力
教師寫出的教學案例,可能是某項教學研究中的細化了的材料。從教學案例的線索引申開去,思考教學案例反映的教學現象,就有可能產生一些深刻的認識,獨到的見解,再來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製作,使之帶上條理性和科學性,就有可能發現某些教學規律,特別是解決某些教學問題的規律,從而產生某些創新。創新多了,就會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撰寫教學案例,適合教師的實際情況,利於教師的持續發展,是教學研究的重要形式,是師資培訓的有效措施。撰寫教學案例十分必要,操作不難,教師只要願意撰寫,都能夠寫出教學案例;只要經常撰寫,都能夠得到較大提高;如果不斷完善,還可能寫出案例精品。教師可以通過撰寫教學案例,使自己成為適應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的研究型教師。因此,筆者認為,需要提倡教師撰寫教學案例。
四、教學案例的結構要素
從文章結構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情況下上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了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的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
對於案例所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學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的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差生」轉化的事例,我們可以從教學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以啟發。
五、撰寫教學案例的方法及關鍵點
1、撰寫教學案例的方法
(1)選擇一個有沖突的教學事件。
一節課下來,覺得要寫的事件很多,那麼哪一個事件才該選擇?哪一個對於自我發現更有潛力?案例的性質怎樣,是關於教學策略、學生行為還是教學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為了增進理解,還是為了職業發展?盡管沒有一個選擇是非遵循不可的規則,但下面一些建議對寫好一個案例卻仍是有益的:事件對你有情感力量嗎(心靈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現的是一個你不能確定怎樣解決的進退兩難的境地,還是你成功地解決了一個他人可能進退兩難的問題?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難的選擇嗎?事件使得你必須以一種感覺不熟悉的方式亦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嗎?事件暗示一個與道德或道義上相關的問題嗎?如果有沖突的事件滿足以上各條,那麼你的選擇在自我學習、內省和深層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2)對事件背景進行描述。
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時要考慮:這種情況以前出現過嗎?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麼時候?這以後發生了什麼?接連發生的事件是怎樣開始的?事件發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麼?開始的場景中你的反應是什麼?你的反應怎樣使事情的發展變得更加順利或怎樣使之惡化?影響那個事件的心理的、社會的因素是什麼?物質環境因素是什麼?教學因素是什麼?歷史因素是什麼?在寫案例時,你要為即將發生的事件設置場景,做好鋪墊。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發生的上下文中,必須考慮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3) 確定事件中的「演員」。
每個故事都是因為有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物、有貢獻的角色才得以充實。在案
例寫作時要考慮:誰是主要演員和次要演員?出場的演員是誰?幕後演員是誰?每個人都扮演了什麼角色?相互之間關系怎樣?與你的關系呢?堅持考慮每個角色個人的情感、動機、目的、期望,不要忘記把自己放於演員表之中;不要忘記通過情感、動機、目的、個人價值這面多棱鏡來審視你的角色;也要審視你可能要做的假定:假設源於何處?它怎樣影響你的行動?
(4)檢查你行動的結果。
教師所做的每個行動都會產生一系列的反應。你的回應引起的一些反應是什麼?對學生的影響是什麼?對班級氣氛的影響是什麼?對其他演員的影響是什麼?你所採取或未採取的行為對自己的結果是什麼?你的行為以何種方式提高或降低你對自己的重視?
(5)假設你再次遇到該事件。
你怎樣以不同觀點看待事件?看待演員?如果再做一次,你的行為不同之處是什麼?現在允許你重新考慮,你要選擇一個不同的回答嗎?
2、寫好案例的關鍵
寫好個教學案例,有三個關鍵問題需要注意。
(1)選擇復雜的情境
所謂復雜的情境,是指故事的發生、發展具有多種可能性。教師在教學教學活動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需要進行判斷、選擇、決定。復雜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思考和想像的餘地,因而給人以更多的啟迪。學校教學教學中有許多典型事例和兩難問題,應該怎樣處理,案例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教師的行為、態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決的思路和例證。
所謂復雜,也是相對的。你認為復雜,他認為不復雜;以前覺得復雜,現在覺得不復雜。因此教學情境的選擇,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選擇什麼樣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針對性。一是要符合當前教改實踐的需要,提出人們所關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問題;二是考慮案例交流的范圍,是公開發表,還是校內交流,或者僅供個人參考。總之,撰寫案例不能只顧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還要注意為什麼講、向誰講這個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境,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學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執教者是怎麼想的?案例能夠深入人的內心世界,讓讀者「知其所以然」。這也是案例不同於教案和教學實錄的地方,好的案例應該能夠發揮這個特點和優勢人物心理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生的心理活動。由於案例一般是教師撰寫的,注意力容易偏重於教師這一方。自己怎麼想的,怎麼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來,自我感覺良好;但學生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對教學效果的看法是否與教師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計了。人們常說「備課要備兩頭」:備教材,備學生。真實地反映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寫好案例的重要一環。
(3)具有獨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發不同的思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案例的質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決定的。因為,選擇復雜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種結構要素也好,都是從一定的觀察角度出發,在一定的思想觀點的引導下進行的。要從紛繁復雜的教學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這需要一雙「慧眼」。具備這樣的功力沒有什麼秘訣和捷徑,只有通過長期的磨煉去領悟和掌握。
六、好的教學案例的標准
(1)一個好的案例必須包含一個典型的問題或問題情境—— 沒有問題或問題情境不能算案例,問題或問題情境缺乏典型性也不能算案例。
(2)一個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中心論題上—— 要突出一個主題,
如果是多個主題的話,敘述就會顯得雜亂無章,難以把握住事件發生的主線。同時,還要注意不要過分地渲染自己的個人情緒或情感,以免使案例的重心發生偏移。
(3)一個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現實生活場景——案例的敘述要把事件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應該以關注今天所面臨的疑難問題為著眼點,至少應該是近5年發生的事情,展示的整個事實材料應該與整個時代及教學背景相照應,這樣的案例讀者更願意接觸。一個好的案例可以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並對案例所涉及的人產生移情作用。
(4)一個好的案例應該講述一個故事——
案例必須要有完整而生動的情節。要能把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等按照一定的結構展示出來,同時,對事件的敘述和評點也是其中必要的組成部分,最好包含有一些戲劇性的沖突。對於課堂教學案例來說,應該有學生圍繞某一個討論的中心問題表達他們不同見解的波瀾起伏的過程性教學沖突。
(5)一個好的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翔實——案例不應該是對事物大體如何的籠統描述,也不應該是對事物所具有的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說明。案例提供的各種信息應該是准確的、紀實性的,包括與案例相關的背景材料特別是第一手資料,也應作具體的陳述,因為背景材料中往往交待了問題發生的場景,隱含著問題形成的某些重要的原因。但要注意的是,背景材料的敘述不應該影響到對主要問題實質的把握。
(6)一個好的案例應該包括從案例所反映的對象那裡引述的材料——案例寫作必須持一種客觀的態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頭的或書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對話、筆記、信函等,以增強案例的真實感和可讀性。重要的事實性材料應註明資料來源。
(7)一個好的案例必須理清問題的性質——案例所說的問題是何種性質?是教學策略問題,還是學生行為問題,或是師生關系問題?如此等等。這是案例分析的關鍵,不要讓紛至沓來的信息干擾了自己對問題性質的基本判斷。
(8)一個好的案例需要針對面臨的疑難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問題,它必須提出解決問題的主要思路、具體措施,並包含著解決問題的詳細過程,這應該是案例寫作的重點。如果一個問題可以提出多種解決辦法的話,那麼最為適宜的方案,就應該是與特定的背景材料相關最密切的那一個。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適用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案例這種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9)一個好的案例需要有對已經做出的解決問題的決策的評價——評價是為了給新的決策提供參考點。可在案例的開頭或結尾寫下案例作者對自己解決問題策略的評論,以點明案例的基本論點及其價值。
(10)一個好的案例要能反映教師工作的復雜性及其內心世界——案例要揭示出案例當事人的內心世界,如態度、動機、需要等等。換句話說,要圍繞一定的問題,展示教師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思自身發展的心路歷程。
案例能夠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學教學的具體過程,因而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適合於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第一線教師來寫作。要寫好案例,首先要有實踐的基礎和經驗的積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寫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勝過許多泛泛而談。說到底,好文章不是「寫」出來,而是「做」出來的

⑼ 比較就是在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認識和確定事物或現象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宏觀與微觀是沖突,忠孝不能兩全都是客觀,開事物位置不同

⑽ 案例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方法介紹

1、案例分析方法亦稱為個案分析方法或典型分析方法,是對有代表性的事物(現象)深入地進行周密而仔細的研究從而獲得總體認識的一種科學分析方法。如研究科學家的綜合方法,就可選取牛頓綜隱悉大合法、電磁綜合法或愛因斯坦綜合法進行專門研究;又如研究科學決策,就可選取典型的決策事件或方案,如《2000年的中國》、《星球大戰計劃》、《三峽水陸大利工程》等,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該分析法具有代表性、系統性、深刻性、具體性等特點。

2、既可被用來為某種假說作論證,又可把得到的研究成果作為進行更廣泛研究的基礎。在從個別到一般或從一般到個別的認識過程中均能發揮作用。該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個別不等於一般,而且在選取研究對象時有一定的主觀隨意性等。在實際研灶豎究工作中,應與其他研究方法結合起來使用。

閱讀全文

與分析與綜合方法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夏腳氣的治療方法 瀏覽:135
實證研究方法不足怎麼寫 瀏覽:571
預制塊一塊一塊的裝車簡便方法 瀏覽:229
感統教具的使用方法 瀏覽:213
電信網路5g慢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768
自重街頭訓練方法 瀏覽:110
睡覺時的正確方法和方向 瀏覽:280
碸吡草酯分析方法 瀏覽:492
電腦的麥克風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50
雞蛋泡醋食用方法 瀏覽:458
期貨虧損最好的解決方法 瀏覽:869
脖子擦傷化膿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52
重組體篩選有哪些方法 瀏覽:966
蟹爪蘭花的圖片及養殖方法 瀏覽:146
dj12bd61sg的使用方法 瀏覽:3
如何防止吼叫的方法 瀏覽:284
夜釣有什麼方法可以看到魚漂 瀏覽:587
石材線條安裝方法 瀏覽:451
清涼油延時使用方法 瀏覽:915
刀片式刮鬍刀安裝方法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