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歸納法在新課教學中如何應用
教學要達到有效,必須用一種易於學生覺知的方法,在新課教學中,有許多內容都可用歸納法,因為歸納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易於被學生接受。況且,高中化學教材的許多內容本身就是按歸納法來闡明,尤其是基本理論部分。也就是說,歸納法是編寫教材的一種重要思路,自然也應該成為教師講課的思路,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來體驗、感悟科學家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而把知識和方法都變為學生自己的,達到「授人以漁」。
高一學生在學習化學腔州畢時,普遍感到化學知識零跡脊散,似無規律,難記難學,再加上從初三到高一化學知識梯度較深、跨度較大。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告訴學生教法和學法,在教學中才能使學生覺知。
例如,在學習元素伍芹周期律時,我首先告訴學生本節內容採用歸納法來講授、學習,具體來講,就是從大量的例子和事實中發現、歸納、總結出規律;然後將1~20號元素作為個體,分別畫出核外電子排布情況,引導學生發現元素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因為學生參與了發現規律,積極性得到了提高,接下來再引導學生歸納元素的主要化合價變化規律、元素原子半徑的變化規律時,學生體會到了成功,感受到自己也能從具體的、一個一個的個體中歸納出一般的規律,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提高,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引導學生歸納出知識規律時,教師要以開放的、寬容的態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導學生投入到充滿探索和挑戰性的學習活動中去,無疑會更進一步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⑵ 英語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英語作為一門課程,在日益加強的全球化下,顯得更加重要。對於老師來說,擁有好的英語教育方法是極其重要的素質,看看我為您整理的英語教學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語法翻譯法
1、語法翻譯法是一種通過學習語法規則和詞彙,並且按照規則用本國語和目的語進行互譯來教授語言的方法。
2、教學過程
閱讀/朗讀——句子翻譯——講解語法/語言點——書面回答——理解性問題
3、原則和技巧
原則:(1)書面語很重要,重視寫作和閱讀
(2)熟記語法規則和單詞
(3)教師的絕對權威
(4)本族語的中介作用
技巧:(1)書面翻譯/互譯
(2)閱讀理解性問答
(3)演繹法講解語法規則
(4)填空、背誦、造句、作文等
4、評價:
(1)使用方便
(2)學習語言知識多於語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語法翻譯法:彌補口語的聽說訓練、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種通過實物、圖畫、動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語和其對應的意思直接聯系,從而達到直接理解和直接應用的外語教學法。
2、教學步驟
用目的語講解——提問——回答
用歸納法教語法:例子——總結規則——鞏固性練習——聽寫練習
3、原則與技巧
原則:(1)先聽說後書面語言
(2)通過有意義的上下文來學習單詞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語翻譯
(4)自我更正來促進語言學習
技巧:大聲朗讀、問答練習、自我更正、會話、填空、聽寫段落、畫圖講解、實物演示等。
4、評價:
(1)強調語言實踐和運用,有利於聽說
(2)學慣用外語思考,重視語言的交際作用
(3)排斥本國語,有時花費很長的時間來解釋,或者解釋不清楚
(4)對教師口語、教學技能要求高
三、聽說法
1、聽說法是一種運用句型操練形式學習外語的方法。其理論基礎為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
2、教學步驟
聽外語對話——模仿——糾正語音語調——逐句背誦——對話練習——看書面材料——語法點歸納——替換/回答練習
3、原則與技巧
原則:(1)教師示範,學生模仿。
(2)掌握結構句型和詞彙。
(3)語言學習是形成習慣的過程,教師的正確肯定有助於強化正確的語言習慣。
(4)本族語控制到最低限度。
技巧:背誦對話,擴展練習,鏈式提問,替換練習、回答提問、對話、轉換練習等。
4、評價:
(1)《英語900句》、《靈格風教材》
(2)學生學到的句型較少能自如地轉化為課外的交際能力
(3)「聽說領先,讀寫跟上」
四、交際法
1、交際法就是把運用目的語進行有意義交際作為學習語言的方法。
交際法有時稱為功能法或意念法。
交際法的最大特徵是它對語言結構和能同等重視。學習不僅要知道語言規則的用法,還必須學會交際。
2、示例
(1)利用真實生活材料開展討論: (源於材料)題目辯論——提供不同的句型——小組討論——總結
(2)連環圖片做交際性練習:抽出圖片——猜測前後內容
(3)設置生活背景進行交際:按照角色身份、年齡、地位、性別說出不同的內容。
3、原則與技巧
原則:(1)強調語言的意義,而不是結構。
(2)語言學習的目的就是學習交際能力(即有效和得體地運用語言系統的能力).
(3)教學一開始就鼓勵學生嘗試交際。
(4)教師的作用就是以任何方式激發學生學習。
(5)流利性與可接受性是教語言的主要目標。
技巧:(1)利用真實材料
(2)重新安排打亂順序的句子
(3)語言游戲(信息差等)
(4)小組討論,解決難題
(5)角色扮演
4、評價:交際法的運用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目的語的形式、意義和功能。
五、靜授法
1、靜授法,就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沉默,從而促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活用語言的方法。該法由戈鐵諾(Caleb Cattegno)提出(1972),其特徵是使用各種帶顏色的小棍,把各種聲音與特定的顏色聯系起來。
三種假設:(1)由學習者發現或者創造將要學的東西,學習會取得良好效果。
(2)學習時有圖片等實物輔助,效果會更好。
(3)學習的材料必須實用。
2、示例:(1)用教鞭指著圖上的符號,發出一個聲音,然後教師不出聲地指著圖上的一個個符號,監聽學生的發音。
(2)教師也許發出一個單詞聲音,讓學生猜測包含在這個單詞發音里的符號。教鞭可用來表示重讀、停頓和語調。
(3)教師聽學生發音,重新示範或叫另一個學生來發音。
3、原則與技巧
原則:(1)教學應建立在學生已知的基礎上才轉入未知,即按一定的邏輯順序介紹語言要素,教服從於學。
(2)學生需要學會互相依賴和依靠自己。
(3)如果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仍替他們做,學生的獨立能力就得不到培養。
(4)沉默是一種手段。它有助於學生自治以及發揮自身積極性。
(5)錯誤對學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6)在教學的初期階段,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取得進步而不是馬上達到完善。
技巧:(1)聲音——顏色圖;
(2)教師的沉默;
(3)同伴的更正;
(4)各種小棍;
(5)單詞圖表;
(6)自我更正手勢。
4、評價:
靜授法是70年代初期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法。非常重視人的整體性,人的情感,培養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試圖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六、暗示法
1、暗示法,就是指利用人的無意識和非理性因素進行系統教學的方法,由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G.Lozanov)提出的,他認為大多數的學習發生在氣氛輕松、注意力集中的狀態下。暗示法最典型特徵是在教學過程中伴有背景音樂,從而達到調動學生大腦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作用。
2、示例
整堂課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稱為口頭復習。前次學習的材料被用來充當討論的依據。所有出席者圍坐成一圈。第二階段,引進新材料並展開討論。這包括看一遍新對話材料和用本國語翻譯,然後討論重要的語法和詞彙。第三階段一開始,所有對話停止一兩分鍾。師生一起聽錄音機播放的音樂,聽了幾段音樂後,老師在音樂背景下朗讀或背誦新課文,學生一邊看著課本一邊聽音樂。在兩段音樂之間有一陣沉默,然後教師要求學生合起課本聽一遍。
3、原則和技巧
原則:(1)在輕松、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方可得到促進。
(2)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成功的學習者。
(3)當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交際過程時,學生將學得更好。
(4)教師應容忍學生出錯,讓學生在應用過程中改正錯誤。
(5)在游戲的氣氛中,學生的注意力放在語言的運用上。
技巧:(1)課室布置充滿藝術氣氛;
(2)肯定正面暗示;
(3)視聽相結合;
(4)選擇一個新的形象;
(5)角色扮演;
(6)分二次放音樂(第一次學生看著課本,注意語法;第二學生合上課本,注意聽內容)。
4、評價:
暗示法在減少學生焦慮,提供良好學習氣氛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建議語言教師在借鑒該法之前,更多地考慮如何創造一種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心理安全感的氣氛,以便提高教學效果。
七、全身反應法
1、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也叫領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是一種把言語和行為聯系在一起的語言教學方法,該法通過身體各部分的活動來學習語言。由美國J.阿須(James Asher)提出的。全身反應法與心理學的記憶部分的痕跡理論關系密切。該理論認為記憶聯系的追蹤頻率及強度越大,記憶聯系就越強,所學的東西也就越容易回憶起來。記憶方式有多種,有死記硬背、也有通過行為動作。根據研究,結合動作的記憶的成功可能性是最大的。阿須也吸收了人道主義心理學的觀點,重視情感因素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他提出的活動,可減少學生的緊張情緒,創立一種肯定式氣氛,從而有助於學習。
2、示例
在課堂上,教師用英語發出指令,讓學生一聽到英語指令就作出相應的動作。從簡單到復雜,從慢到快,從一組詞過渡到一個句子或一段話。
3、原則與技巧
原則:(1)目的語的意義可以通過動作來傳達,通過學生的各種反應以刺激記憶過程。
(2)教師運用命令來指導學生的語言學習行為。
(3)學生通過觀察以及自身的演示來學習語言。
(4)教學法中最重要的是使學生獲得成功感,這樣和低焦慮情緒結合一起就可促進學習。
(5)口頭語言應比書面語言重要。
技巧:(1)用目的語發出各種指令指導學生行為;
(2)角色轉換(A命令B或B命令A);
(3)動作系列
4、評價:
它強調初期階段專門進行聽力理解訓練,該法使得學生對教師用目的語發出的各項指令進行傾聽和反應,使學生覺得十分有趣,因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理解上,促進了學習效果的提高。該法較多地在初級階段使用(如兒童、初中、成人入門階段等)。
八、群體商談法
1、群體商談法,是一種新型的語言學習方法。學習者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分成幾組交談。教師站在學生身後,隨時提供幫助,最後把錄音內容重放。群體商談法也叫人道法,即該法把學生看作整體的人,關心其情感領域、語言知識和行為技能。
2、示例:
首先問候和自我介紹,接著教師陳述該課的目標及要求,然後學生形成一個圓圈,用外語進行會話。學生可先用本國語和旁邊同學交換信息,教師站在身後把這段信息交換翻譯成外語,然後由學生重復。接著再叫另一個學生講,並把話錄在錄音機里。最後,教師要求學生談出各自對此學習的感受。
3、原則與技巧
原則: (1)當學生具備安全感時才會學得最好
(2)教師不站在課堂前面,就會減低學生的受威脅感,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
(3)教師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獨特性。
(4)教師對學生咨詢,這表明他們確實在傾聽學生並理解學習。
(5)在小組里,學生可以感覺到一種集體感,既可以互相學習,也可以向教師學習。
技巧:(1)錄下學生對話;
(2)翻譯成目的語;
(3)對學習過程的總結;
(4)不斷重復;
(5)小組討論。
4、評價:
它強調了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語言學習的人道性和互動性。
最好的教學法?
實踐證明,最好的辦法是讓不同的教學法並存,在實踐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並及時交流和探討,提高各種教學法的綜合教學效果。
事實上,無論採取哪種教學法,英語教學都要針對不同的教學要求,貫徹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即(1)語法原則,把語言知識的傳授放在相當的地位;(2)交際原則,把語言結構與語境和功能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語言結構的多樣性和語言功能表達的多種可能性;(3)文化原則,採用對比分析方式,使學生了解不同語言的文化背景,學會不同文化的交際模式,增強語言教學法和使用的跨文化背景,學會不同文化的交際模式,增強語言教學和使用的跨文化意識。如果一味地機械重復使用一種英語教學方法,這就不僅從根本上違背了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也違背了外語學習的基本原則和規律。
Wilkins: 最好的教學方法是在特定的場合取得特定效果的方法。
新課程標准下的英語教學方式的思考
一、英語教學要著眼於全面發展。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是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每位英語教師的教育理念應該是人本主義,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們應該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極大的學習潛能,每一個學生都是有自己豐富而獨特的內心世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要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盡可能地提供學習空間,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獲得滿足感與成功感。多年來,我們在英語教學中總是把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放在教學的首位,而忽視學生的精神世界。實際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嚴謹的學習態度、積極的情感都直接影響他們的英語學習。作為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尊重學生,注重情感教學。
就尊重學生而言,我們也承認,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有個性的。我們應該給每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針對他們的差異性提供切合他們實際的學習指導。哈佛大學教授,當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博士(Dr. Howard Gardner)在他的《心智的結構》(Frames of Mind)一書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他將人的智力分為8種類型:言語-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音樂-節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觀察智力。這種智力結構分類,對於我們轉變教育理念,重新認識學生的差異和發展很有幫助。實際上,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也會發現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差異:女生長於記憶單詞、規則,男生長於閱讀思考;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很強,有的學生善長書面表達。作為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根據所教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指導。
二、英語教學要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國家推出的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對英語課程內容和目標做了如下表述: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結合下圖所示,從以上表述我們可以看出:
①掌握語言技能是語言學習的主要目的。所謂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語言的輸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說和寫是語言輸出,也就是表達的技能。一個人運用語言的能力必須在吸收信息與表達自己的交際過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目的,又是學習手段。所以,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②學習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對於英語學習是有幫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礎。我們反對把英語課上成語法課,並不是說我們就不必學語法。中國人學習英語掌握必要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是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方面。問題是不要把學習語言基礎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目的,不能把英語課上成語言知識課。目前的認識誤區之一便是一提到培養學生的運用英語的能力,有人就認為是不學習語言基礎知識,把知識與能力對立起來,這種認識顯然是不對的。
③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高低是與他們的情感態度、文化意識和學習策略相關的。英語教學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英語文化背景,不僅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人只有對英語文化背景感興趣才能抱著積極的情感,主動參與,善於配合,樂於進取,把英語學好,才能對英語學習保持一股持之以恆的熱情與動力。同時還要指導中小學生選擇正確的英語學習的策略。學習方法(包括應試技巧)就是充分運用智慧和智謀,也就是講究學習策略。現在我們教學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提出備課要備學生,提出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實質上就是要講究英語學習策略,以便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習的效率。
⑶ 幼兒園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幼兒園的教育是一項重要事情,是小孩啟蒙的時候,老師要運用好的教學方法。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學方法。
幼兒園教學方法
1、啟發探索法啟發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兒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其去探索並獲得新的知識,這是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啟發探索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
(1)啟發探索法要貫穿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以及教師指導下幼兒進行積極思考探索的學習過程
(2)啟發探索法應與操作法結合進行
(3)教師的提問要能起到引導幼兒思路、引導探索方向的作用
(4)在教師的啟發下,鼓勵幼兒獨立思考問題,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5)當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予以開導、鼓勵,並給予幫助。
2、游戲法游戲法的目的是通過游戲引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游戲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幼兒獲得數學知識和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戲方法有
(1)有情節的游戲,如看電影按票號坐座位
(2)運用感官進行的游戲,如聽鼓聲說數
(3)口頭游戲,如數數歌
(4)競賽游戲,如倒數比賽等。
3、歸納演繹法歸納法是藉助已掌握的知識,概括出簡單本質特徵和規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演繹法是運用帶有規律性的知識進行推理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
通過這兩種方法幼兒可以獲得初步的推理能力,並能運用之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
如幼兒在認識了三角形之後,知道凡是有三角三邊的圖都是三角形;在學過1、2,3,4,5的排列規律後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其他方法(欣賞法、觀察法、談話法、歸納法、演繹法、情景法)
4、比較法比較法的目的是通過兩組或兩組以上物體的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按照比較的形式來分,可分為對應比較(如重疊等)和非對應比較(如單雙排的不對應等)。
比較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
(1)比較過程中要引導幼兒進行認真觀察比較
(2)教師要以啟發性的提問(問題要圍繞重點要求進行),指導幼兒進行比較
(3)觀察的過程中要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努力發現,並學會總結和歸納。
5、操作法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通過藉助於事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思維。單純地向幼兒傳授講解,既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又不利於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如何優化數學教育活動,促進幼兒更有效主動地學習、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呢?
實踐中,我發現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由於幼兒時期的各種心理過程帶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的特點,所以一些新穎的、有情節的、變化的、讓他們動手的活動,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
幼兒通過操作活動,通過操作具體的材料(這種材料多數是幼兒身邊常見的自然物品、玩具等),並且每個幼兒都有足夠的材料,使他們都有操作的機會,獨立進行學習活動,這種活動能夠充分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操作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
(1)為幼兒操作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
(2)在幼兒動手操作之前要對幼兒講清楚操作的目的和具體操作方法
(3)給幼兒充分的時間操作、觀察、思考和探索
(4)操作過程中要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並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思索
(5)進行結果討論,幫助幼兒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整理歸納,明確概念,向內部思維活動轉化。
6、講解演示法講解演示法目的是通過教師展現直觀教具並結合口頭講解把抽象的數、量、形等知識呈現出來。
講解演示法運用過程中要注意:
(1)演示的教具要直觀,易於幼兒理解接受
(2)教師講解語言要簡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
為孩子做個好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父母首先要有良好的習慣,同時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以榜樣的力量促成好習慣。
不要對孩子大吼。當孩子出現不好的習慣的時候,或者同一種錯誤一犯再犯的時候,父母的耐心已耗盡,就會對著孩子吼,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被吼慣了的孩子不僅不會聽話,反而認為父母不愛他了,因此做父母的要一忍再忍之後耐心地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下次不許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也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的必要條件。
培養孩子多讀書。給孩子多讀些中華文明小故事或者養成良好習慣的繪本,慢慢給他講做人的道理,讓他們自己慢慢體會什麼習慣是好的,什麼不是好的,自發養成好習慣。
給孩子的良好表現點個贊。孩子的世界很奇妙,但他們喜歡被肯定。可以給孩子設定獎勵牌,有好習慣了獎勵一朵小紅花等等,通過鼓勵的方式,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參加親子游戲。很多親子游戲的設定都是通過游戲過程增強家長和孩子間互動,密切親子關系,更有助於讓孩子接觸社會,學會和他人相處,也容易讓家長和孩子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的長處,進而讓自己的寶寶越變越好。
親近大自然。家長帶著孩子親近大自然,能夠讓孩子視野開闊,保持心情舒暢,養成良好性格,好心情促成好習慣。
⑷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歸納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零碎的知識變成系統性知識的一種能力,也是個體自我完善、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下面就歸納法在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歸納法的定義
歸納法是從個別性知識引出一般性知識的推理,即由某類事物搜螞的部分對象具有某些特徵,推出該類事物的全部對象都具有這些特徵的推理。數學上的歸納法即由某些特殊的生活數學事實,概括出數學概念、數學規律、數學結論的推理過程。運用歸納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不僅可以教給學生知識,更是教給學生數學的思維方式、數學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可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消漏襲性。
二、運用歸納法設計教學,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都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有效手段,而推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零碎的知識變成系統性知識的重要手段。推理本身又是一種相當嚴密的思維過程,它必須依賴正確的知識或理論拿兄作為基礎。因此,在教學中只有孤立的推理教學是不現實的,它必須與其它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為學生進行正確推理提供了知識的准備。因此,要更好地運用歸納法進行教學就必須將觀察、實驗、猜測、驗證與推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下面筆者以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部分教學內容為例來具體說明:
1.「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筆算乘除法的基礎。例如,兩位數的乘法中要把兩個部分的積加起來,實際是計算三、四位數的加法。兩位數除法中每次試商後通常要做三位數的減法。在教學中學生最容易忘記的是相同的數位對齊和加進位的「1」或減退位的「1」。為此,筆者歸納為「一對兩注」。「一對」是指相同的數位要對齊,「兩注」是指注意加進位的「1」或減退位的「1」。提醒學生在做題時都要提到「一對兩注」,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有餘數除法。」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既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又是今後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這部分的知識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例題前學生對有餘數除法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除法不可能是完全可以除盡的。如果在教學中直接教給學生算理,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尤其是後進生來說比較枯燥,學生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計算結果往往失誤較多,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筆者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將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歸納為「一對兩小」。「一對」指商要對著被除數的個位,「兩小」分別指商和除數的積要小於被除數;余數要小於除數。然後,要求學生自己用「一對兩小」去檢驗所計算的有餘數的除法,大大地減少了學生在計算中的失誤。
3.「分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和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數大小的比較。教學中首先出現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通過簡單引導,學生就可以得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大。因為按「分子的大小,誰大誰就大」,這是正思維,學生能輕易地掌握;到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數的大小的比較中,大部分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知識遷移、思考、猜測等步驟就做出「分母大的分數小」的結論。但仍有一小部分學生總是掌握不好。為此,筆者將分數大小的比較概括為「上大下小」。即「上大」指分母相同比分子(因為分子在分數線的上面),誰的分子大誰就大;「下小」指分子相同比分母(因為分母在分數線的下面)誰的分母大誰就小。學生一但記住「上大下小」的含義,在本冊分數大小的比較中再也沒有出過錯誤。
三、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數學教學中,僅有教師歸納是不夠的,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自己形成概括、歸納的能力。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加以引導:一是調動學生觀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並引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自主發現新知,了解到將要學習什麼內容,明確學習目的。二是引導學生猜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猜想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理解才提出來的。在提出猜想的同時,學生的智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大膽猜測。三是動手實踐,引導學生再次觀察,發現問題。四是在說推理過程中鍛煉推理能力,融合所知,完成推理。這樣既可鍛煉學生的思維,又可加深他們對新知的認識。五是組織學生驗證結論,形成新知。在教學當中要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必須注意使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等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歸納能力的培養及其教學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能使學生在頭腦中不斷形成一些科學概念,並發現某種規律,為日後學習更高深的科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歸納法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觀察能力、比較辨別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⑸ 傳授法和歸納法的區別
歸納法和演繹法歸納法是從特殊到一般,優點是能體現眾多事物的根本規律,且能體現事物的共性。缺點是容易犯不完全歸納的毛病。演繹法是從一般到特殊,優點是由定義根本規律等出發一步步遞推,邏輯嚴密結論可靠,且能體現事物的特性。缺點是縮小了范圍,使根本規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展現。歸納法和演繹法在應用上並不矛盾,有些問題可採用前者,有些則採用後者。而更多情況,將兩者結合著應用,則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新課程改革開始後,教師會面臨更多「課堂效率」問題的挑戰。下面案例中的主人公為講「氣候的形成和變化」中「氣候的形成因子」設計了兩個教學過程。一個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氣候形成因素是如何影響氣候形成的,然後利用所學的知識原理解決一些實際氣候現象。另一個教學過程是先給出一些氣候現象,讓學生分組討論找出形成原因。教師設想第二種薯薯握教學設計應該更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課堂氣氛熱烈,教學效果會更好些。為了驗證自己設想的結論,教師把所教的班級分成兩組,分別用不同的教學過程講課,來比較兩種教學設計的效果。用第二種方法講大氣環流對氣候的影響時,教師用投影片打出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對比表格,讓學生討論總結影響氣候的因素。表格如下:
北緯30度——40度 大陸西岸 大陸東岸
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特徵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
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討論得出在北緯30—40度的大陸東西兩岸氣候特徵不同,主要原因是大氣環流形勢不同。地中海氣候的形成主要是冬季在西風帶的控制下溫和多雨,夏季則在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下炎熱乾燥。大陸東岸卻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形成季風氣候。地面狀況對氣候的影響,教師也是給出以下幾個地理現象,請同學們分析形成原因。地理現象如下:l 同緯度的海濱地區比起大陸地區,夏季涼爽而冬季溫和。l 為什麼古人詩雲:「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l 古詩所說的「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樣春風有兩般」包含什麼科學道理呢?l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又是何意思呢?學生討論得出海洋和陸地對氣候的影響不同,地形的高度、坡向延伸方向都會影響局部地區的氣候。學生通過討論基本能夠得出正確結論。有些小組爭論激烈,學生自覺不自覺地參與進了教學過程,自主學習的效果確實不錯。不過有些同學討論時有偏離主題的現象,更有個別學生缺乏思路,討論時間較長。這樣下來,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沒有講完,整節課不夠完整,影響了教學進度。在另一組,教師採取了先講解氣候的各形成因子,再讓學生利用這些知識解釋地理現象。這樣學生也能較快解決實際問題,但顯得學習缺乏主動,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不過教學內容能順利完成。[1]課堂教學的效率很難用純數學的方法計算。案例中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的描述,可以透視出她對教學效率的思考。一堂課是否能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這是教師最為關心手歷的事情,也是教師估算自己課堂教學效率的基本指標。當然,課堂教學任務完成與否,不僅是教學效率問題,也和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特別是控制課堂進度能力有直接關系,教師對此所做評價,常常反映出對自己的信心和自我認可程度。除了教學任務的數量這個「硬」指標外,隨著教師對教學本質認識的深化和教學經驗的積累,學生在課堂上是否獲得知識以外的發展,會成為教師考慮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案例中的教師已經試圖從知識獲得和能力發展兩個方面說明課堂教學效率問題了,只是還沒有找到能夠很好解釋這些問題的思路。在「尋找根本問題」一節中,我們討論了如何從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的時間段來考慮每一堂課的學習內容數慶和教學方法。這里我們將問題的討論限定在一堂課的時間內,看看就案例中的課堂來說,效率問題是如何表現的。教師使用的兩種方法分別是「演繹法」和「歸納法」。演繹法是一種由概括到具體的方法,先為學生搭起上位概念,再用事實解釋概念,或應用這些概念解決具體問題。歸納法則正相反,先給學生一些具體事實,讓學生從歸納這些事實中得出相關概念。當我們先告訴學生什麼是「金屬」的概念,再讓學生看金、銀、銅、鐵、鋅等具體金屬時,我們用的是演繹法;當我們先給學生看金、銀、銅、鐵、鋅等具體金屬,再總結出「金屬」的概念時,我們用的是歸納法。從簡單層面上看,歸納法更強調知識的獲得過程,帶有探究的性質;演繹法更強調知識的直接傳授。演繹法常導致課堂教師講授的形成,歸納法則容易構成探究學習的基礎。我們通過表2比較一下二者在表面上的異同。
表3.1 一般演繹法和一般歸納法的比較
一般演繹方法 一般歸納方法
定義在先,實例在後 實例在先,結論在後
著重教學知識目的 較多能力培養的目的
所用時間較短 所用時間較長
結構嚴謹 結構較鬆散
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較少 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較多
案例中的教師在使用演繹法時,認為教學任務是完成了,但學生顯得不夠積極主動。這里隱含著教師把「學生不夠積極主動」的問題歸結為是「演繹法」的缺陷。教師在使用歸納法時,認為學生積極參與,但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這里隱含著教師把「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歸結為「歸納法」的缺陷。教師的實踐正好與表中兩種方法的後三個特點吻合。演繹法之所以有助於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是因為一般這種教學主要由教師講解或啟發學生獲得結論,時間由教師控制,不容易超時太多。演繹法由於先給出了原理等結論性的東西,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框架或思路,以後的舉例不容易出格太多,是一種結構嚴謹的學習過程。歸納法就正好相反。通過事實的分析、判斷、總結來形成某一概念,是一種耗時的學習活動。困難不僅在於學生需要時間,還在於活動過程的不確定性。教師有時無法預料學生探究的程度和結果。正像案例中教師描述的,學生可能會「偏離主題」「缺乏思路」。這種教學效率的「不理想」,會導致教學時間的浪費。當我們分析到這里時,發現解決案例中問題的方法其實已經擺在面前了。教師在對比自己的兩種方法時,認為演繹法的缺點是學生的被動學習,上表中也指出演繹法學習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較少」。教師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只考慮了換用歸納法,而沒有首先考慮如何改進演繹法的實施過程,使教學即保留了演繹法節省時間的優點,又能克服學生被動學習的缺點。我們還發現,對兩種方法的表述容易使人產生錯覺,因而對二者所用時間做出不對等的比較。這種錯覺是:因為某個概念是教師講解給學生的,所以演繹法節省時間;因為某個概念是學生從大量事實中歸納出來的,所以歸納法費時間。這種比較把某個概念的得出作為指標,但是忽略一個問題,即,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學習,演繹法是包括「舉例」這個過程的。「舉例」才能更清楚的理解所學概念,而且從某種程度上看,為某個概念舉出一個恰當的實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甚至比自己歸納概念還困難。如果教師在講解完一個概念後,設計一個充分用實例理解概念的活動,所用時間不一定比使用歸納法少。這種「演繹法」的教學也是可以設計成以學生活動為主的。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學生的「被動」就不再是演繹法的本質特徵,它的目的也不一定就是知識目標。換句話說,案例中的教師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可以設計出讓學習積極參與的活動方式。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思路解決案例中教師使用歸納法效率低的問題。因為使用歸納法的初衷是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所以要學生討論的問題不一定很多。集中討論一個或兩個很典型的地理現象,即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把問題討論透徹,這就從時間和質量兩個方面提高了課堂效率。我們曾作為參與者參加過教師研修的分組討論,發現,如果一次布置的討論題目超過1個,討論往往在第一個問題上停留過多,結果是中間的問題急急忙忙帶過,最後一個問題沒有時間討論。所謂「任務沒有完成」,一般都是這樣造成的。所以如果採用歸納法進行教學,控制問題的數量十分重要。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歸納法和演繹法
歸納法和演繹法
歸納法是從特殊到一般,優點是能體現眾多事物的根本規律,且能體現事物的共性。缺點是容易犯不完全歸納的毛病。
演繹法是從一般到特殊,優點是由定義根本規律等出發一步步遞推,邏輯嚴密結論可靠,且能體現事物的特性。缺點是縮小了范圍,使根本規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展現。
歸納法和演繹法在應用上並不矛盾,有些問題可採用前者,有些則採用後者。而更多情況,將兩者結合著應用,則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 1 頁
新課程改革開始後,教師會面臨更多「課堂效率」問題的挑戰。下面案例中的主人公為講「氣候的形成和變化」中「氣候的形成因子」設計了兩個教學過程。一個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氣候形成因素是如何影響氣候形成的,然後利用所學的知識原理解決一些實際氣候現象。另一個教學過程是先給出一些氣候現象,讓學生分組討論找出形成原因。教師設想第二種教學設計應該更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課堂氣氛熱烈,教學效果會更好些。為了驗證自己設想的結論,教師把所教的班級分成兩組,分別用不同的教學過程講課,來比較兩種教學設計的效果。
⑹ 請談談什麼是語法教學中的歸納法
歸納法是從特殊到一般,優點是能體現眾多事物的根本規律,且能體現事物的共性.缺點是容易犯不完全歸納的毛病.
演繹法是從一般到特殊,優點是由定義根本規律等出發一步步遞推,邏輯嚴密結論可靠,且能體現事物的特性.缺點是縮小了范圍,使根本規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展現.
歸納法和演繹法在應用上並不矛盾,有些問題可採用前者,有些則採用後者.而更多情況,將兩者結合著應用,則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⑺ 如何做英語語法教學 英語語法教學方法有哪些
1、歸納法
歸納法是指讓學生先接觸含有某項語法規則慎亂冊的語言材料,在教師陪讓引導下觀察、分寬宏析例句特點,形成一定程度的感性認識,進而對材料進行加工,總結歸納出語法規則,這是由實踐到理論的體現,其優點是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在意義情境中進行語法教學
語法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的能力,因此從一開始,就應把語法教學置於有意義的交際情境之中,把學習語法的目的引導到實用和交際方面。應該先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等方式形成一定語感,然後通過實踐讓學生用該句型互相邀請同學周六、周日一起活動,這樣學生就會在口語交際中漸漸明白並熟悉了句型的結構和功能意義。
3、通過做游戲學習語法
初中生由於年齡的特點,都喜歡做游戲。在游戲中運用所學語法知識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there be句型的用法。在學生了解了there be句型後,我們可以通過採用以下游戲來幫助學生鞏固這個語法項目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問句式:
(1)出示一幅教室的圖片並讓學生記憶,幾秒鍾後拿開,讓男女生分兩組競賽,回憶圖片中的內容,並用there be句型的正確形式表述出來,讓學生在緊張刺激的競賽游戲中逐漸熟悉並學會正確使用there be句型;
(2)告訴學生:I have a nice bedroom、 Do you know whats in my bedroom? Can you guess? 讓學生用疑問句式「Is there a/ an …in your bedroom? Is there any …in it? Are there any …in it?」進行猜測,可以進行小組間競賽,猜對並表述正確的可以加分。學生一般都會表現出極高的熱情,這種游戲形式比讓學生做疑問句、否定句句型轉換的練習有效得多。
⑻ 請簡述語法教學中常用的兩種教學方法的教學過程和其優缺點。
演繹法和歸納法是語法教學常用的兩種教學方法。
在演繹教學中,教師首先直接講解語法規則並舉例說明,然後讓學生進行各種替換練習、
句子練習等訓練。這種教學方式講解清楚,易於理解。但是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學到的語言知識也容易遺忘。演繹法注重形式而非使用,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
在歸納教學中,教師將學生首先置於含有語法規則的語境中,然後根據上下文的信息歸納出語法規則。這種方法有利於學生在語境中接觸語言,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學生理解語法所適用的語境、表達的含義以及所承載的功能,分析歸納總結語言的使用規律,深化學生對語法的理解。有助於學檔絕生分析能力和注意臘亮力的培養。但是歸納法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都很高,常常比較費時。對教師來講,創造真實的語境有時比較困難,而且不一定能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規則,行局姿也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學生必須能夠主動學習,願意動腦筋去發現規律,否則會對規則的印象不深。難以鞏固。
⑼ 歸納法和演繹法的優缺點分別是什麼
一、歸納法的優缺點
1、歸納法的優點是能夠總結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性,達到對事物普遍的、共同的本質的認識。
2、歸納法的缺點是對於規律容易發生不完全歸納。
二、演繹法的優缺點
1、演繹法的優點是採用遞推的方式邏輯嚴密、結論可靠,而且能夠了解事物的特殊性。
2、演繹法的缺點是遞推的范圍小,不能完全展示出事物的普遍規律。
(9)教學方法有沒有歸納法擴展閱讀
運用歸納法的注意點:
1、當用歸納法總結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性時,要注意歷史事件的豐富多彩和個性多樣的特點。必須注意它的特殊性,堅持共性和個性相統一的辯證法和認識論。如對文藝復興的原因的分析,除了從經濟、政治方面考慮外,還要考慮人才因素和文化因素。
2、歸納法的某些經驗是在一定的范圍、一定的歷史時期起著以史為鑒的作用,不能將經驗教訓生搬硬套進不同歷史條件的事件。如,我們已歸納小農經濟的存在不利於工業化的發展,而我國人多地少,人均佔地面積少,特殊的國情要求我們不能直接應用西方國家的經驗解決問題。
⑽ 幼兒園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幼兒園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啟發探索法
啟發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兒已掌握的耐鍵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其去探索並獲得新的知識,這是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它能並肆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2、游戲法
游戲法的目的絕畝轎是通過游戲引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游戲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幼兒獲得數學知識和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
3、歸納演繹法
歸納法是藉助已掌握的知識,概括出簡單本質特徵和規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演繹法是運用帶有規律性的知識進行推理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
4、比較法
比較法的目的是通過兩組或兩組以上物體的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按照比較的形式來分,可分為對應比較(如重疊等)和非對應比較(如單雙排的不對應等)。
5、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由於幼兒時期的各種心理過程帶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的特點,所以一些新穎的、有情節的、變化的、讓他們動手的活動,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幼兒通過操作活動,通過操作具體的材料。
6、講解演示法
講解演示法目的是通過教師展現直觀教具並結合口頭講解把抽象的數、量、形等知識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