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meta分析方法分為哪
1 重大意義通常情況下有較重大意義的臨床案例問題才合適作meta分析。做Meta分析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最少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如果分析一開始的選題就是錯誤的,那不但會浪費時間,發表成功的機率也不大。 2 具有爭議相較於通常問題,有爭議存在的問題更合適做meta分析。通過匯總對比數個研究結果,獲得更可靠的結論。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可以通過文獻檢索或請教該領域專家而得之。 3 題材創新想保證題材的創新,就要選還沒有人做過的方面。可以通過文獻檢索了解國內外哪方面meta分析還沒有人做,如果有人做了是不是質量偏低? 4 問題與結論問題表述清楚,結論明確。 5 有明確的效應指標對於危險因素,可以以OR/RR值為效應指標,如腫瘤病治療,XX年生存率為效應指標等。 6 理想的原始論文一個理想的原始論文,就會使meta分析成功一半。例:研究危險因素的就應當是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需提供必要的信息。例:研究危險因素的就要能夠提取出四格表資料;數目也不能太少。否則達不到匯總的效果,如果數目太多,當然沒有什麼不好,而且結果會更可靠,只是研究所需時間要增加而已。還有質量要高,設計要科學。 7 選題合適納入研究的文獻太多,而且問題也不明確,研究難以完成。缺乏推廣應用的代表性,而且納入研究的文獻也太少,達不到匯總的效果。通常納入研究的文獻以10至30篇比較合適做meta分析。
Ⅱ meta分析時,用的統計學方法是決策樹,數據如何提取
數據提取是從符合納入首世要求的文獻中摘錄用於系統評價的數據信息,所提取信息必須是可靠、有效、無偏的。一般提取的信息有:研究編號,發表年限,納入研究者的一般信息,樣本量,設計方法,干預/暴露因素,研究類型,研究結局等
當然了,在提取數據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數據都有哪些類型。
數據的分類:二分類數據、連續型數據、有序數據、計數數據、時間事件數據。不同類型的數據是需要分別提取,分別整合。
數據的提取
1)二分類數據:Meta分析中,二分類變數匯總的是發生率、死亡率、有效率這些數據。
描述這樣的數據。所以,對於二分類變數,除了提取研究編號,發表年限,納入研究者的一般信息外我們還需要收集到:試驗組事件數、試驗組樣本量;對照組事件數和對照組樣本量。分別對應試驗組的分子和分母;對照組的分子和分母。然後,匯總兩組分子和分母,進行分析。
2)連續型數據:如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血脂等,描述這樣的數據,需要3個元素:均值、標准差和樣本量。所以,對於連續型變數,我們至少需要收集到:試驗組的均值、標准差和樣本量;對照組的均值、標准差和樣本量。然後,匯總兩組的均值,進行分析。
3)計數變數:如拋硬幣正面朝上的次數,一個患者的心梗次數,一個患者的牙齒脫落次數
在同一個體上,某事件的重復發生「次數」,這種變數,是計數變數。可以分為兩種:罕見事件(心者拍肢梗)和常見事件(牙齒脫落)
常見事件:發生頻繁,可視作連續型數據進行合並。比如在拋硬幣實驗中,「正面朝上」發生次數,這種變數發生頻繁,可以將其視為連續型變數,用「平均數」來進行計算。
罕見事件:發生很少,可視作二分類數據進行合並。比如在糖尿病人群中「心梗」的發生次數,這種計數變數發生較少,可以作為「率」來進行分析。
4)等級變數:等級變數如:
輕、中、重;高、中、低;無效、有效、顯效等。直接合並這種變數在方法學上還很難實現。所以,當等級少的時候,可將其轉化為二分類變數;當等級多賀做的時候,將其視作連續型變數來進行合並。
5)時間事件數據
有事件發生時間的一類數據,如:死亡時間、疾病進展時間,此類數據,可以用logHR及其標准誤,合並效應量來計算。
總結:多數情況下,不同類型的數據最終都需要轉化為二分類變數或連續型變數進行Meta分析。光看著可能大家覺得蠻簡單的,不過我建議大家可以練練哦,這樣才有感覺。
Ⅲ meta分析概述篇
1、明白什麼是meta分析,掌握相關的規范,工具和軟體;
2、能夠製作出質量較高的meta分析;
3、能夠對meta分析進行評價;
1、meta分析:meta分析是一種對單獨的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的方法,對研究結果間差異的來源進行檢驗,並對具有足夠相似性的結果進行定量合成。
將多個具有相同研究主題的研究,進行定量綜合分析的一個過程,包括:提出問題、檢索相關研究文獻、制定納入和排除標准、描述基本信息、定量統計分析。
2、系統評價:系統評價是針對某一具體問題的所有相關研究,運用限制偏倚的策略進行嚴格評價和綜合。meta分析可能是,但不一定是這個過程的必須部分。
針對某一臨床問題,系統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發表或未發表的臨床研究,採用流行病學分析的原則和方法對研究進行嚴格的評價,篩選出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進行定性或定量(meta分析)合成,從而得出可靠的結果。
系統評價包括1、Cochrane系統分析
2、非Cochrane系統分析
3、meta分析與系統評價的關系:分析包括三個層次(1976英國教育學家Gene V.Class)1原始分析:研究中的原始數據分析,典型特徵是統計方法的使用。2二次分析:為回答某個原始研究的問題,用更好的方法對原始數據再分析。3Meta分析:為達到整合研究結果的目的,收集大量單獨研究的分析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3.1系統評價並非必須要對納入的研究進行統計學合並(即Meta分析)
3.2是否進行meta分析主要根據納入的研究是否具有足夠的相似性。
3.3meta分析也並非一定要做系統評價,因為其本質就是一種統計學方法。
3.4包含有對同質性的多個研究進行meta分析的系統評價稱為定量系統評價(quantitative sysytematic review)
3.5若納入研究因同質性不足而無法進行meta分析,僅進行描述性分析的系統評價稱為定性系統評價(quanl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即未採用meta分析。
3.6單純的meta分析屬於第三層次,未進行meta分析的系統評價應屬於第二層次。
文獻綜述的目的:為某一領域和專業提供大量的新知識的新信息,方便讀者在短時間內了解某一專題研究的概括和發展方法,獲得解決某一臨床問題的方法。
文獻綜述分類 1、傳統的文獻綜述(即敘述性的文獻綜述)2、系統評價,即系統綜述(systematic review),作為論著發表。
共同點:回顧性、觀察性的研究和評價,可存在系統偏倚和隨機錯誤。
系統分析與Meta分析的優點
系統評價應該是在全面收集所有有關研究的基礎上,對所有納入的研究逐個進行嚴格的評價,並聯合所有研究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必要時進行Meta分析,以得出盡量客觀、審慎的結論,從而為衛生決策提供盡可能減少偏移,接近真實的科學證據。
個人思考:meta分析類似是統計分析中的一種方法,在寫綜述類的論文的時候,可以定性的分析,就是系統分析類似,還可以定量分析,就是meta分析。綜述類的論文就是不用做實驗,是在大量的現有文獻的基礎上,再分析。一篇實驗性的那種論文做的實驗設計和樣本的數量都是有限的,甚至是個案的,而meta分析就是在整合大量同類型的實驗性論文再得出結論,使得得出的結論更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Ⅳ meta分析中何時用"方差倒置法"'MH法""Peto法""DS-L法
倒方差法:適用面廣;但當研究樣本量小時,不適合
M-H法:當研究樣本量小時,較優;但只適用於合並二分類的統計量
Peto『s:當事件發生率極低時,適合;但當處理效應(如treatment effects)非常大,或者研究的各個arm間配比嚴重失衡時,不適合;Peto's只能合並計算得到OR
D-L法:源帶敬屬於雹慎隨機效應模型,在權重分配時,小樣本研究,較固定效應模行族型獲得更多權重,而大樣本研究相對減少權重,從而各研究間,不論樣本大小,所獲權重差異較固定效應模型為小,故結果解釋應當更為保守慎重
Ⅳ meta分析是什麼
英國教育心理學家G.Glass於1976年將Meta分析定義為:Meta分析是對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獨立的多個研究結果進行系統的綜合評價和定量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
即Meta分析不僅需要搜集目前盡可能多的研究結果,並進行全面、系統的質量評價,而且還需要對符合選擇條件(納入標准)的研究進行定量的合並。
一、Meta分析的選題
Meta分析的選題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選題不當,容易導致研究缺乏價值、研究困難或無法完成。其注意事項如下:
1、重要性。只有具有比較重要的臨床意義的問題才適合作meta分析。Meta分析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寫一篇高質量的至少也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如果分析的問題無關緊要,則得不償失,也難以發表。
2、爭議性。一般而言,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最適合做meta分析。通過匯總多個研究結果,得到總的更可靠的結論。怎樣才知道哪些具有爭議性呢?優助提醒如果是某一領域的醫學專家,自然會對本領域有哪些有爭議性的問題比較清楚,如果是新手,則可以向該領域的專家請教,或者通過文獻檢索的方法知道哪些問題有爭議性。如:欲研究腎移植領域哪些問題有爭議性,則可以以「腎移植」,「爭議」在CNKI上檢索,或以renal transplantation, controversy; dispute等為關鍵詞在PUBMED或其它醫學資料庫上進行檢索,查到相關論文,詳細閱讀後即可知道哪些問題是有爭議性的。
3、創新性。創新性指的是國內外還沒有人做過這方面的meta分析。同樣可以通過文獻檢索的方法來得知是否已經有人作過類似的meta分析。如打算作進食牛奶是否會增加前列腺癌發病風險的meta分析,則可以以「前列腺癌乳製品meta分析」或者「prostate cancer dairy proct meta-analysis」為關鍵詞在相關資料庫進行檢索。結果發現國外已經有人做過了,那麼這個課題就不太適合再做meta分析。最好的情況是別人沒有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如果已經有人做過了,但是,如果前面的研究質量不高,或者是前面的meta分析已經是很久以前做過的了,或者前面的研究指出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那麼也還是可以再做meta分析的。由於現在許多適合做meta分析的課題國外已經有人做過了,所以在中文醫學雜志上看到的多是「國人×××的meta分析」。但是,由於中文論文的質量及可靠性往往不高,因此影響了meta分析的質量。
4、有明確的效應指標。對於危險因素,可以以OR/RR值為效應指標,對於腫瘤的治療,可以以×年生存率為效應指標等等。
5、大小合適。選題太大,納入研究的文獻太多,而且問題也不明確,研究難以完成。選題太少,缺乏推廣應用的代表性,而且納入研究的文獻也太少,達不到匯總的效果。一般而言,納入研究的文獻以10-30篇比較適合做meta分析。
meta分析的選題是靈魂,優助醫學一直倡導好的idea能夠事半功倍。
二、Meta 分析的特點
1、Meta分析本質上是一種觀察性研究。
2、也遵循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包括提出問題、搜索相關文獻、制定文獻的納入和剔除標准、提取資料信息、統計學處理、報告結果等基本研究過程。
3、一般研究的不同點是利用已經存在的(發表與未發表)各獨立研究結果資料,而不需要對各獨立研究中的每個觀察對象的原始數據進行分析。
三、Meta分析的目的
1、增加統計學檢驗效能通過對同類課題中多個小樣本研究結果的綜合,能達到增大樣本量、改進和提高檢驗效能的目的。
2、定量估計研究效應的平均水平當多個同類研究的結果在程度和方向上不一致時,通過Meta分析可以得到研究效應的平均水平,對有爭議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結果得出一個較為明確的結論,而且使效應估計的有效范圍更精確。
3、評價研究結果的不一致性由於研究水平、研究對象、試驗條件、樣本含量等不同,多個同類研究的質量可能有較大差異。通過Meta分析可以發現單個研究中存在的不確定性,考察研究間異質性的來源,估計可能存在的各種偏倚。
4、尋找新的假說和研究思路通過Meta分析可以探討單個研究中未闡明的某些問題,發現以往研究的不足之處,提出新的研究課題和研究方向。
四、Meta分析的指征
1、需要作出一項緊急決定,而又缺乏時間進行一項新的試驗;
2、目前沒有能力開展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3、有關葯物和其他治療,特別是副作用評價方法的研究;
4、研究結果矛盾時。
五、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
1、提出問題,制定研究計劃
2、檢索資料
3、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
4、納入研究的質量評價
5、提取納入文獻的數據信息
6、資料的統計學處理
六、Meta分析資料檢索策略
1、先進行預檢索,大致確定檢索范圍,根據預檢索的結果修改檢索策略;
2、檢索時可進行必要的限定,如研究對象、語種、出版年限、出版類型等;
3、保證較高的查全率最為重要,因為漏檢了重要文獻可能直接影響Meta分析結論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4、計算機檢索與手工檢索相結合,並重視所得文獻的參考文獻;
5、要注意通過其他渠道收集如會議專題論文、未發表的學術論文、專著內的章節等通過常規方法難以檢索到的文獻。
七、資料的統計學處理過程
1、制定統計分析方案。
2、選擇適當的效應指標連續變數一般用均數差表示效應的大小,二分變數用率差(rate difference,RD)、OR、RR等來表示效應的大小。
3、納入研究的異質性檢驗
4、模型選擇及統計分析得到效應合並值的點估計和區間估計
5、效應合並值的假設檢驗與統計推斷。
6、採用圖表表示各個獨立研究及效應合並值的點估計、區間估計八、敏感性分析
7、按不同的研究特徵,比如不同的統計方法、研究的方法學質量高低、樣本量大小、是否包括未發表的研究等,對納入的文獻進行分層Meta分析,比較合並效應間有無顯著性差異。
Ⅵ 什麼是meta分析
Meta分析中文譯為「薈萃分析」,定義是「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arge collection of analysis results from indivial studies for the purpose of integrating the findings.」中文譯為:對具備特定條件的、同課題的諸多研究結果進行綜合的一類統計方法。
Ⅶ 如何做meta-analysisi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對數據的二次加工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多健康類的App和網站,或多或少都在做信息二次加工的事情。在臨床科研中,meta分析則是最符合當今時代節奏的,相信所有醫生都對其有所了解,想要通過meta分析發表文章,指導臨床行為。Meta分析就是對已發表的他人文獻進行二次加工,並根據經驗和分析標准對數據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合成,在不做實驗的情況下得出質量很高的科學結論。本期,小編通過解讀一篇文章,來給大家介紹下如何才能做一篇高質量的meta分析。
這篇文章於2004年發表在JAMA上,是關於維生素D和跌倒之間關系的一項研究。原文如下:
Bischoff-Ferrari, HA et.al 「Effect of vitamin D on falls: a meta-analysis」.JAMA (2004).
Meta分析總體可分為三個階段:選題和立題階段、施行階段、分析結果和報告階段。
第一階段:選題和立題
第一步:確定評價問題的創新性和必要性
(務必搜索已發表或正在進行的系統評價,以避免重復工作)
搜索常用的資料庫,包括:Medline、EMBASE等;
Cochrane 資料庫整合了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iveness (DARE),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Database。
在例文中,作者闡述了做這篇meta的原因如下:
1)老年人中跌倒頻發,後果嚴重;
2)維生素D可能有效,但是之前的各RCT結果不明確;
3)之前沒有做過系統評價。
如何衡量meta分析文章的質量呢?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1. 所評價的問題是否明確,比如研究人群、干預(暴露因素)、比較組、結果和研究設計(PICOS)?
2. 搜索戰略是否合適?有沒有任何語言限制、發布狀態限制、或出版日期限制?
3. 在試驗選擇中是否採取了預防性措施以盡量減少偏差和錯誤?
4. 評估標準是否適當?
5. 在數據提取過程中是否採取了預防性措施減少偏差和錯誤?
6. 所選試驗是否有足夠的細節?
7. 數據整合方法是否恰當?各文獻間差異性是否評估?
8. 作者的結論和結果是否匹配?
9. 這個評價是否是最新的?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創作出高質量的meta分析的文章。
第二步:制定評價方案
先確定方法。這對降低偏倚風險非常重要(比如:不能通過結果挑選文獻等)。
在進行meta分析過程中,常規需要經歷以下步驟,且每一步都要有明確的方法:
-鎖定評價問題
-納入/排除標准
-文獻檢索策略
-對檢索到的研究進行選擇
-數據提取
-質量評估
-數據整合
-計劃傳播
鎖定評價問題已經在第一點中提及,接下去會對每一步進行分析,考慮到步驟間的交叉,所以在順序和分點上有所改變。小編也推薦參看******* 2015年11月20日的文章「在這里,學會最全的PICOS原則」。
例文根據PICOS原則,可以歸納如下:
1. 所探究的問題是:維生素D是否可以阻止老年人跌倒?
2. 研究人群:老年人;
3. 干預/暴露因素:維生素D;
4. 結果:摔倒在地;
5. 研究設計:僅包括之前發表的各RCT。
第二階段:施行階段
第一步:文獻檢索
在制定文獻檢索策略時,總體的要求就是查全和查准。
需要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1. 圈定搜索資料庫(外文有: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醫學文摘、TOXLINE、OVID、EMBASE、ISI Web of Science、EBSCO等;國內有:維普全文VIP、CNKI、萬方資料庫)
2. 確定語言類型:包括所有英語和非英語的文獻;
3. 明確需要包含的研究類型:僅包含RCT,還是病例對照試驗,隊列研究等。
4. 明確暴露因素/治療方法
5. 篩選關鍵詞:這將直接影響文獻檢索的准確性和敏感性,也關繫到指定檢索策略。
- 關鍵詞需要根據研究問題本身來確定;
- 對於每一個關鍵詞盡量包含所有可能的表述形式;
- 可以嘗試幾種關鍵片語合以搜最合適的文獻。
6. 檢索獲取摘要和全文:其中聯系專家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不僅可以獲取全文,甚至可以詢問文獻中的細節幫助後續使用文獻。建議搜索文獻引用名單,可以增加文獻搜索的全面性。
在例文中,作者搜索了所有英語和非英語的文章,包括:Medline、Cochrane對照試驗注冊、Embase、專家、搜索文獻引用名單、在美國骨骼和礦物質研究協會中的摘要。在搜索的過程中,主要使用的醫學關鍵詞包括「vitamin D」 OR 「vitD」, 「falls」 OR 「accidental falls」、「human」等。
第二步:根據納入/排除標准完成文獻選擇
總體來說,首先在計劃書中需要描述納入/排除標准,且這些標准不應該是看了搜索的文獻後制定的,而是應從評價問題出發直接得出。
在文獻篩選過程中,首先,需要由兩位研究者獨立通過對文獻的題目和摘要進行初篩,初篩後的文獻通過閱讀全文進行二次篩選,然後交叉核對篩選結果,如果有分歧則通過共同討論決定是否納入,必要時可有第三位研究者協助解決。如果文中信息不全或信息不清楚,與原始研究作者聯系獲取信息。在篩選過程中,需要記錄你每個步驟的選擇和排除原因。至於被排除的文章,則需要在靈敏度分析中進行分析。
如例文,在這個文獻中,已提前確定了納入和排除標准,包括:僅包含RCT研究,參加人群平均年齡≥60歲,排除酗酒人群、健康不穩定人群等,而所排除的研究在靈敏度分析中進行了分析。
下面的這個流程表描述了整個meta分析納入和排除的過程,這個流程表在meta分析中一般都是必要的。
第三步:資料選擇和提取
資料提取是從符合納入要求的文獻中摘錄用於系統評價的數據信息,所提取信息必須是可靠、有效、無偏的。
總體來說,在進行數據提取時必須使用數據提取表對每個研究進行數據提取,時刻記住所評價的問題以及以後的分析。有時可能需要主觀決定提取的信息,所以必須由2人獨立進行,核查過程中遇到不同之處應該通過討論解決。對於無法獲取必要信息的文獻,則應予以排除。
從提取的數據角度,需要提取相關研究的特點、結果和質量數據。
下表給出了常需要提取的一些數據類型,非常適合各位看官收藏下來在需要時進行查看。
一般信息 文獻研究特點
進行數據提取的研究員
數據提取日期
文獻識別特點
- 各文獻特有編號
- 第一作者
- 文章標題
- 引用
- 出版物類型、名稱、發表年限
- 國家
- 資金來源
宗旨/目標
研究設計
納入和排除標准
分組數
樣本量
招募過程(如:隨機方法、盲法)
隨機干預的單位(如:個人還是
一組人,或者左右眼)
研究場所
研究對象的基本特點 干預措施/暴露因素
研究對象在研究開始的特點,
包括:年齡、性別、種族、社會
經濟狀況、疾病特點、並發症、
診斷標准、疾病分期、病例來源
等;
各對比組的研究對象數量或平均
特點(記錄下是入組人數還是可
行人數或者隨機人數)
干預措施進行的環境
對干預/暴露因素/或者對照組
的描述(如:劑量、應用方法、
干預時間、執行者、干預方法、
理論依據等)
對co-intervention/co-exposure
的描述
健康結局或結果(outcomes)
分析或評估單位
所用統計方法
對每一個提前確定要研究的結果
o 是否在文中有報道
o 研究中對該結果的定義
o 對該結果的測量工具和方法
o 隨訪的時長以及測量
對於所有干預/暴露組以及對照組
o 每組開始參加者人數(enrolled)
o 每組在分析中包括的參加者
o 每組退出者,排除,lost to FU 人數
o 總結結果數據
> 二分法:時間和/或參加者人數
> 連續:平均值和SD
在研究中所用方法(如:intention to treat, per protocol)
研究方法結果(如:odds ratio,risk ratio, confidential interval, p-value,mean difference,CI)
如果計劃做亞組分析,則需要對每一組都提取以上信息
其他結果及任何與結果相關的詳細信息
花費
使用的資源
不良反應事件
在最後加入「備注」一欄,可以用於輸入不能填入其他欄的信息
拿例文說,就有如下圖對目標文章所提取的數據進行了總結:
第四步:納入研究的質量評價和特徵描述
完成數據提取後,就需要對所選擇的文獻進行質量評估。常常通過評價一個研究在設計、實施和分析中防止和減少系統誤差(偏倚)和隨機誤差的程度,來評價其研究質量,並以此為依據在敏感性分析、亞組分析中給以不同的權重。
評估的角度有很多,常需要包含以下領域條目:
研究設計是否與研究目的相匹配
偏倚風險
結果選擇
統計問題
報告方式
干預/暴露測量
下面,陳列一下常用的文獻質量評價工具:
1. 隨機對照試驗的質量評價工具:
Cochrane風險偏倚評估工具(最常用)、PEDro量表、Delphi清單、CASP清單、Jadad量表、Chalmers量表、CONSORT聲明(不專用,但可以用)。
2. 觀察性研究的質量評價工具:
(1)NOS量表(最常用):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
(2)CASP清單: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
(3)JBI標准:橫斷面研究;經驗總結、案例分析及專家意見;
(4)AHRQ;
(5)Combie橫斷面研究評價工具;
(6)STROBE聲明;
(7)STREGA聲明。
3. 非隨機對照實驗性研究的質量評價工具:
MINORS條目、Reisch評價工具、TREND聲明。
4. 診斷性研究:
QUADAS工具、CASP清單、STARD聲明。
5. 動物試驗:
STAIR清單、CAMARADES清單、ARRIV指南。
在該例文中,共有三名作者獨立進行數據提取,使用已經設計好的數據領域,包括研究質量指數,評估了以下方法:隨機方法、隨機分配、雙盲等。此外,還做了靈敏度分析。
第五步:數據整合
系統評價過程中,對上述數據進行定量統計合並的流行病學方法稱為Meta分析(Meta analysis)。Meta意思是more comprehensive,即更加全面綜合。
對數據的整合分為描述性整合和定量整合:
對於描述性整合,應考慮:
• 建立干預/暴露因素是如何導致結果的假說,包括原因和適用人群;
• 初步綜合納入的研究,以文本形式或者製表和/或圖形顯示;
• 探討各研究內或各研究間的關系;
• 評估證據的穩定性;
• 評估meta分析的重要性。
對於定量整合,則可以:
1. 提高了統計檢驗的power和精度;
2. 統計結合各研究結果給出一個「平均」干預效果的合並估計值,改進對作用效應的估計;
3. 評價結果一致性,解決單個研究間的矛盾;
4. 解決以往單個研究未明確的新問題。
那麼如何進行meta分析呢?
a.異質性檢驗(齊性檢驗)
由於納入文獻存在臨床異質性、方法學異質性和統計學異質性,所以在對結果數據進行統計合並之前,首先應該進行異質性檢驗,保證現有的各獨立研究間的結果的不同僅僅是由於抽樣誤差造成的。否則,就要進入亞組分析,或取消合並。
異質性評估(Heterogeneity assessment)
異質性:除抽樣誤差外的不同性
Chi-square test for interaction (Q = x2 statistic, df =degrees of freedom)
也可以比較各亞組的點估計是否相同
若同時如何I2<50%和P≥0.1時,納入文獻被認為是同質的,採用固定效應模型(fixed effect model)分析;反之說明研究間存在實際異質性,需要查找一致性的來源,之後採用隨機效應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
如果存在較大的臨床異質性,那將無法進行meta分析,只能進行描述性整合。
在JAMA這篇文章中,用Q值來評估異質性。當p值小於0.1時,存在顯著異質性。此外,在forest plots中所有研究的95%置信區間相互之間重疊可支持不存在異質性。
b.統計合並效應量(加權合並,計算效應尺度及95%的置信區間)並進行統計推斷
通常在考慮採用哪些效應指標(effect size)時需要考慮結局指標的類型,通常兩組間比較時,如果是連續性變數用加權均數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標准化均數差值(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 SMD)表示效應大小;二分類變數則用率差(rate difference, RD)、比數比(odds ratio, OR)、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 RR)、相對危險度降低值(relative risk rection, RRR)等來表示效應的大小。
c.圖示單個試驗的結果和合並後的結果
-森林圖(Forrest plot)
分別展示了納入的每一篇文獻的結果和合並後的結果。
-Meta-regression (Goodman et al, 2009)
d.敏感性分析:用來評估meta分析結果的穩定性
1)按研究質量評價標准從納入文獻中去除尚有爭議的研究、排除低質量的研究、早期研究、根據研究結果的分布去掉extreme10%其他已知因素不同的研究;
2)採用不同統計方法/模型;
3)根據樣本量大小進行分層分析;
4)改變納入/排除標准時,重新對同一資料進行分析時,如果觀察到合並指標點估計和區間估計的變化存在較大差異,則說明meta分析的結果不穩定。比如,當排除一篇低質量文獻時,合並指標變化很大,說明該文獻對合並指標敏感。
敏感性分析是必要的,無論是採用不同的統計模型或進行亞組分析,都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可能的偏倚來源,更加正確的理解獲得的結論。
e.通過「失安全數」的計算或採用「倒漏斗圖」對入選文獻進行潛在的發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的評估。
可以用stata軟體進行Begg test和 Egger test以及funnel plot進行評估。
第三階段:報告和分析結果
第一步:報告和建議
• 總結主要結果
• 判斷結果的有效性
• 判斷結果概括性
• 確定進一步研究的意義
• 確定臨床實踐和公共衛生的意義
根據Centre for Reviews and Dissemination(CRD)指南,meta分析報告的結構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 標題
• 內容列表
• 縮寫/術語表
• 內容提要或結構式摘要
- 背景
- 目標
- 方法(數據來源、研究的選擇、數據提取,
質量評估、數據合成)
- 結果
- 結論
• 正文
- 背景/介紹
- 研究問題
- 研究方法
o 確定研究
o 研究選擇(納入/排除標准,方法)
o 數據提取
o 質量評估
o 數據整合
- 結果
o 納入和排除研究的詳細信息
o 研究結果
o 次要分析(例如:異質性、靈敏度)
- 討論
o 主要發現的討論
o 評價的優點和弱點
o 結果的意義
> 評價中證據的長處和短處
> 影響的方向和力度
> 結果的實用性
o 啟示
- 結論
o 實踐/策略/政策/未來影響
• 致謝
• 資金來源
• 利益沖突
• 參考文獻
• 附錄
第二步:應用到實踐
讓研究更易理解
推廣到臨床實踐:診斷、預後、預防、治療
風險評估
- 評估一般或特定的因果關系
- 與其他種類的數據使用證據權重分析(例如:毒理學、模式-的動作)
- 限製法規
附Meta分析常所使用的軟體:
1. 付費軟體:CMA(ComprehensiveMeta Analysis)、Meta Win、EasyEA;
2. 免費軟體:RevMan(Review Manager)、Meta-Disc、EpiMeta、R;
3. 通用統計軟體中有Metaanalysis的程序:STATA、SAS、NCSS、WinBUGS。
Ⅷ 名詞解釋meta分析法
名詞解釋meta分析法如下:
而1904年統計學家卡爾·皮爾森(Karl Pearson,英國,1857-1936)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BritishMedical Journal,BMJ)的一篇關於傷寒疫苗有效性的研究,被認為是首次使用了Meta分析的方法理念,對多個臨床研究的結果加以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