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社會研究方法風笑天真題及答案

社會研究方法風笑天真題及答案

發布時間:2023-05-27 10:16:09

A. 求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研究方法》2011年1月和2012年1月考試試題的答案!

2010年1月社會研究方法真題答案

1.按照一定的方法探索社會現象及其本質和規律的專門的科學研究活動是( B )1
A.社會調查 B.社會研究
C.社會調查研究 D.社會探索
2.在社會研究過程中收集和分析資料的具體單位是(C )
A.社會調查單位 B.社會研究對象
C.分析單位 D.社會研究的總體
3.注重對當代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並且其理論的建立和發展都需要直接來自具體的經驗資料的研究是( D )
A.哲學研究 B.神學研究
C.歷史學研究 D.社會科學理論研究
4.具有調查項目少、結論確定、資料精確、工作量大等特徵的社會研究是( B )
A.重點研究 B.普查
C.抽樣調查 D.個案調查
5.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對象的生活或工作環境之中,通過與他們的密切接觸來理解他們的語言和行為,並通過觀察、深入訪談等方法獲得第一手的研究資料。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式是( A )
A.實地研究 B.調查研究
C.文獻研究 D.實驗研究
6.在研究設計過程中,研究者應該明確界定一項研究是屬於理論性研究還是屬於應用性研究,這項工作是( D )
A.確定研究目的 B.確定分析單位
C.確定研究對象 D.確定研究性質
7.研究者在選題時要看是否具備完成該項研究所需要的時間、經費、工具和其他物質設備。這是遵守了選題的( D )
A.重要性標准 B.創造性標准
C.新穎性標准 D.可行性標准
8.人們在思維和表述中對客觀事物和現象本質特徵的反映是( A )
A.概念 B.變數
C.相關關系 D.因果關系
9.衡量樣本代表性大小的標準是( B )89
A.總體規模 B.樣本誤差
C.抽樣框 D.抽樣方法
10.社會測量的第一個環節是( B )
A.操作化 B.概念化
C.資料收集 D.評估
11.問題:您的健康狀況如何?答案:非常好、不錯、尚可、不好。其中使用的測量層次是( B )
A.定類測量 B.定序測量
C.定距測量 D.定比測量
12.如果測量「社會階層」的測量工具只包含「收入」一個指標,就明顯缺乏( C )
A.預測效度 B.再測效度
C.內容效度129 D.同時效度
13.在問卷初稿設計中,卡片法遵循的法則是(B143 )
A.演繹法則 B.歸納法則
C.抽樣—推論法則 D.假設—檢驗法則
14.試用問卷初稿最好的方法是參照實際調查對象隨機抽取一個小樣本,派訪問員使用問卷初稿進行面訪,這種方法是( D144 )
A.全面檢驗法 B.部分檢驗法
C.主觀評價法 D.客觀檢驗法
15.考慮到可能使用的資料分析方法,問卷設計應遵循的原則是( C 141 )
A.採用手工分析方法,問卷可以設計較多的、相對復雜的內容
B.採用定量分析方法,問卷可以多設計一些開放式問題
C.要進行復雜的統計分析,問卷要設計合適的自變數和因變數
D.主要採用定性分析方法,問卷應盡量設計封閉題
16.按照訪談中調查者和被調查者的交流方式,訪談可分為( B 169 )
A.結構式訪談和無結構訪談 B.直接訪談和間接訪談
C.個別訪談和集體訪談 D.一般訪談和特殊訪談
17.下列屬於訪談調查員應具備的特殊條件是( C 181 )
A.誠實與精確 B.謙虛與耐心
C.語言與社會背景 D.興趣與能力
18.下列關於訪談法優缺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B )
A.訪談獲得的信息量小,難以研究復雜的社會現象
B.訪談的靈活性高,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交談內容
C.訪談的隱蔽性強,能夠提高信息的可靠性
D.訪談時間通常很短,效率高
19.觀察者參與到被觀察者的活動或團體內,作為被觀察者的一員進行觀察,這種觀察是( C 196 )
A.局外觀察 B.實驗室觀察
C.參與觀察 D.非參與觀察
20.觀察者的價值觀和期望往往對觀察結果產生影響,這是( A )
A.觀察者偏見 B.被觀察者效應
C.被觀察者偏見 D.練習效應
21.下列關於非結構式觀察的表述,正確的是( D 200 )
A.非結構式觀察缺乏足夠的靈活性
B.非結構式觀察所收集的資料會受到事先規定的觀察項目和記錄標準的干擾和限制
C.非結構式觀察的結果往往用於定量分析
D.非結構式觀察的結果缺乏必要的信度
22.實驗刺激屬於( A )
A.自變數 B.因變數
C.控制變數 D.倚變數
23.在實驗受試者的選擇上,理論上能夠最有效控制影響變數的方法是( D )
A.配對法 B.排除法
C.納入法 D.隨機法
24.較為典型的嚴格控制型現場實驗是(C230 )
A.齊默巴多的監獄行為模式研究 B.米爾斯萊姆的權威服從研究
C.霍桑實驗 D.啤酒偷竊案實驗
25.在利用現存統計資料進行分析時,所依據的統計資料的分析單位與結論的分析單位不一致,這種錯誤是( A )
A.區位謬誤 B.抽樣方法錯誤
C.系統誤差 D.抽樣誤差
26.內容分析法的缺點是( D )
A.成本高 B.難以進行重復研究
C.只能研究正在發生的社會現象 D.只能研究記錄下來的信息內容
27.下列屬於現存統計資料分析的研究範例的是(B )
A.馬林諾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B.迪爾凱姆的《自殺論》
C.班杜拉等人的模仿學習研究
D.多恩伯切和希克曼「消費品廣告中的他人導向研究」
28.在資料審核中,對重要資料進行反復的各種形式的審核,是指( C )
A.實地審核 B.系統審核
C.多次審核 D.抽樣審核
29.在研究政黨制度時,分為一黨制、一黨獨大制、兩黨制、多黨制四類,這違反了分類的( A )
A.互斥性原則 B.本質性原則
C.目的性原則 D.歷史性原則
30.某報告的標題是《誰是當代大學生的偶像?》,這一標題所屬類型是( C )
A.直陳主題式 B.結論展示式
C.反問疑問式 D.復合結構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31.社會研究的理論性特徵的含義包括( ABDE )
A.社會研究一般是在特定理論指導下的認識活動
B.社會研究是一種社會活動
C.社會研究的結果應該上升到理論層次
D.社會研究是一種有目的的認識活動
E.社會研究是通過了解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實獲得對社會的認識
32.定性研究的特點包括( BD )
A.定性研究基於實證主義的哲學基礎
B.定性研究一般注重在復雜的心理、文化和社會生活環境中去理解社會現象的意義
C.定性研究主要採用量表、問卷等手段去進行調查
D.定性研究主要採用語義分析和文字描述等分析方法
E.定性研究常常採用數學符號和形式邏輯的表述方式
33.選題的主觀標准包括( BCD )
A.重要性 B.研究者自身價值觀
C.研究者的社會態度 D.研究者的學術興趣
E.研究人員的可行性
34.抽樣在操作方法上都要經歷的步驟有( ACD 90 )
A.設計抽樣方案 B.調查樣本的情況
C.抽取樣本 D.評估樣本
E.從樣本情況推論總體情況
35.問卷答案設計的要求包括( ABCDE 153 )
A.使答案與問題對應,避免答非所問
B.應當努力設計完備的答案
C.應當努力使每個答案彼此獨立
D.答案的設計要簡潔明了
E.盡量採用高層次的測量尺度
36.觀察的准備工作包括( ABCD 203 )
A.明確觀察目的 B.制定觀察方案
C.理論准備 D.物質准備
E.進入觀察現場
37.實驗法的缺點包括( BDE )
A.難以直接檢驗因果關系
B.人為干涉
C.難以進行重復研究
D.存在道德和法律限制
E.樣本選取的缺陷
38.研究者對文獻資料進行編碼時常用的計數單位有( ABCDE )
A.單詞或單個符號 B.主題
C.人物 D.句子或段落
E.項目
39.統計表製作的要點包括( ABD 268 )
A.文字工整,字跡清晰
B.數字填寫整齊,數位對准
C.數字忽略不計時可以留白不填(省略號)
D.某項資料免填時用「╳」代替
E.當數字左右上下相同時,可以用「同左」「同上」代替
40.離中量數的計算方法有( BCD 279 )
A.中位數 B.異眾比率
C.四分位差 D.標准差
E.眾數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簡述社會研究的過程。P21
42.簡述描述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的差別。P36
43.簡述指數與量表的差異。P118
44.簡述撰寫研究報告行文方面的一般要求。P303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22分)
45.結合實例,運用變數結構圖示法建構一個理論模型。P72
46.試述小組訪談過程中的指導和控制。P174
五、應用題(本題8分)
47.某大學有1000名教師,其中正教授250人,副教授370人,講師120人,助教60人,教輔200人。請運用分層抽樣方式,抽取一個100名教師的樣本,並結合實際分層抽樣過程論述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P100

B. 社會研究方法名詞解釋--04

七、抽樣 (風笑天第六章,袁方第七章,紐曼第八章)

總體: 構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元素(element):構成總體的最基本單位。

樣本: 從總體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即總體的一個子集。

抽樣: 從組成某個總體的所有元素中,按一定的方式選擇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過程。或者說,抽樣是從總體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樣本的過程。比如,從3000名工人所構成的總體中,按一定方式抽出200名工人的過程;或者從1000戶家庭 構成的總體中,按一定方式抽出一個由100戶家庭構成的樣本的過程,都稱為抽樣。

抽樣單位: 指一次直接的抽樣所使用的基本單位。抽樣單位與構成總體的元素不一定相同。如元素是學生,抽樣單位是班級。對比:分析單位即收集信息的基本單位,也稱為個體。

抽樣框: 又叫抽樣范圍,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樣時總體中所有抽樣單位的名單。在一次抽樣中,抽樣框的數目是與抽樣單位的層次相對應的。如有三個層次的抽樣單位:鄉、村、家庭,則

對應的抽樣框亦應有三個:全部鄉的名單、鄉樣本中所有村組成的名單、村樣本中所有家庭的名單。

參數值: 也稱為總體值。是關於總體中某一變數的綜合描述,或者說是總體中所有元素的某種特徵的綜合數量表現。在統計中最常見的總體值是某一變數的平均值。比如,某

市待業青年的平均年齡、某廠工人的平均收入等等,它們分別是關於某市待業青年這一總體在年 齡這一變數上的綜合描述,以及某廠工人這一總體在收入這一變數上的綜合描述。需要說明的

是,總體值只有通過對總體中的每一個元素都進行調查或測量才能得到。

統計值: 也稱為樣本值。是關於樣本中某一變數的綜合描述,或者說是樣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種特徵的綜合數量表現。

隨機抽樣: 保證總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有同等的機會入選樣本,或者說,總體中每一個成員被抽中的概率相等,而且任何一個個體的入選與否,與其他個體毫不相關,互不影響(獨立性)。

概率抽樣: 就是依據概率論的基本原理,按照隨即原則進行的抽樣,能避免抽樣過程中人為誤差,保證樣本的代表性。包括(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多段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 是概率抽樣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按等概率原則直接從含有N個元素的總體中抽取n個元素組成樣本。

系統抽樣: 系統抽樣又稱等距抽樣或機械抽樣。它是把總體的單位進行編號排序後,再計算出某種間隔,然後按這一固定的間隔抽取個體的號碼來組成樣本的方法。它和簡單抽樣一樣,需要有完整 的抽樣框,樣本的抽取也是直接從總體中抽取個體,而無其他中間環節。

分層抽樣: 類型抽樣,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元素按某種特徵或標志劃分成若干類型或層次,然後在各個類型和層次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者系統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後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的樣本的方法。

整群抽樣: 又稱聚類抽樣,是指將總體按照某種標准劃分為一些子群體,每一個子群為一個抽樣單位,用隨機的方法從中抽若乾子群,將抽出的子群中所有個體合起來作為總體的樣 本。它的分群原則是使得群間異質性低,群內異質性高,適用於界質不清的總體。整群抽樣的優點在於:①它可以通過轉換抽樣單位擴大抽樣的應用范圍;②它可節省人財、物力。它的最大缺點是樣本分布不均勻,樣本的代表性較差。因此與其它抽樣方法相比,在樣本數相同時,其抽樣 誤差較大。整群抽樣分為等規模整群抽樣和不等規模整群抽樣,前者總體內所有的群規模都相等,而後者總體內各群大小不一。

多段抽樣: 分段抽樣或多級抽樣,按抽樣元素的隸屬關系或層次關系,把抽樣過程分成幾個階段。

戶內抽樣: 從抽取的每戶家庭中抽取一個成年人,以構成訪談對象的抽樣過程。

PPS 抽樣: 即「概率與元素的規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樣」。其原理是以通過階段性的不等概率抽樣(按元素規模大小抽樣)來換取最終的、總體的等概率抽樣的方法。

過程:1.將各個元素排列起來,寫出其規模,即在總體規模中的比例;2.將比例累加起來,根據該累計數寫出元素對應的選擇號碼范圍;3.用隨即或系統抽樣選擇號碼;4.從上述階段的樣本中進行第二階段抽樣,獲取最終的樣本。

偶遇抽樣: 自然抽樣,研究者根據現實情況,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或僅僅選擇那些離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為調查對象的方法。

判斷抽樣: 立意抽樣,調查者根據研究的目標和自己主觀的分析來選擇和確定調查對象的方法。即研究者依據主觀判斷選取可以代表總體的個體作為樣本。這種樣本

的代表性取決於研究者對總體的了解程度和判斷能力。能充分發揮研究者的主觀能動性,在對總體熟悉、分析判斷能力較強、研究方法和技術熟練、經驗豐富時使用。

定額抽樣: 配額抽樣,是依據那些有可能影響研究變數的各種因素對總體分層,並找出具有各種不同特徵的元素在總體中所佔的比例。然後依據這種劃分以及各類成員的比例去選擇符合要求的對象的方法。其前提是要對總體中各種構成的比例有所了解。

雪球抽樣: 滾雪球抽樣是先從幾個適合的調查對象開始,然後通過他們得到更多的調查對象,這樣一步步擴大樣本范圍。當調查總體的個體信息不充分時,常採用這種方法。但是,用這種方法抽樣最後仍有許多個體無法找到,還有些個體因某些原因被提供者故意漏掉不提,這兩者都可能具有某些值得注意的性質,因而可能產生偏誤。

空間抽樣: 空間抽樣是針對一個變動的總體進行抽樣的方法,這種總體雖然是變動的,但在空間上是有限的。空間抽樣最重要的是要在同一時間對整個總體進行抽樣,以防止它的組成經歷太大的變化。具體的做法是同時派出若干名經過訓練的調查員,排成一排均勻分布在群體的一側,每個調查者以他面對的人為第一個調查對象。然後按一定的步數間隔穿過聚集的群體,每一間隔停頓下 來時碰到的人均為調查對象。

置信度: 又稱為置信水平,指的是總體參數值落在樣本統計值某一區間的概率,或者說,總體參數值落在樣本統計值某一區間的把握性程度。反映的是抽樣的可靠性程度。

置信區間: 指在一定的置信度下樣本值與總體值之間的誤差范圍。它所反映的是抽樣

的精確性程度。誤差范圍越大,精確性程度越低;誤差范圍越小,精確性程度越高。置信水平與 置信區間通常成正比的關系,置信水平越高則一般所需要的置信區間也就越大。

抽樣誤差: 總體的異質性和樣本與總體范圍的差異性,在用樣本的統計值去推算總體的參數值時總會有偏差,這種誤差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大小是可以在樣本設計中事先進行控制的。它是樣本代表性大小的一個標准。抽樣誤差主要取決於總體的分布方差和抽樣規模, 這兩個因素都可以導致抽樣誤差的增加或降低。當樣本規模增加時,樣本統計量的隨機波動程度 就會降低,從而使抽樣誤差也降低。這種偏差就是抽樣誤差。

八、實驗研究 (風笑天第七章,袁方第十二章,紐曼第九章)

實驗: 經過精心的設計,並在高度控制的條件下,通過操縱某些因素,來研究變數之間因果關系的方法。試驗的基本目標是決定兩個變數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其特徵是控制情境和變數來研究社會行為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以建立變數間的因果關系。

匹配: 指的是依據各種標准或特徵,找出兩個完全相同或幾乎完全相同的實驗對象進行配對,並將其中一個對象分到實驗組,而將另一個對象分到控制組的方法。在實際中匹配的方法基本上是無用的。

隨機指派: 也稱作隨機化,即完全按照隨機抽樣的原理和方法來將實驗對象隨機地分配到實驗組和控制組中,它是研究者用來解決實驗中兩組對象相同性問題的另一種辦法。

雙盲實驗: 一項實驗中,實驗刺激對於實驗對象和參與試驗的觀察人員都是未知的。

准實驗法: 就是沒有嚴格的進行指派和嚴格控制實驗刺激的實驗方法。它通常不是在純粹的實驗室環境中,而是在研究現場進行,他們常常依據現場的條件和可能性來設計實驗方案,並對純粹的實驗設計加以簡化。准實驗設計有以下幾種常見類型:①具有不等同組的僅有後測的設計②有前測和後測的單組設計③僅有後測的單組設計。

時間序列設計:也稱趨勢研究 ,一般用於研究較長時期內人們的態度和價值觀念的變化。是對相關設計的擴充,它也是一種交互分類設計,不過,它的前測和後測包括多個時點,由此組成一個較長時間序列的觀測值,從這些因變數的變化趨勢中可以發現自變數的影響程度和影響過程。

交互作用: 前測和實驗刺激之間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另一種外加的影響。

因子設計: 多因素設計一般又稱為因子設計,它是檢驗多個自變數(或一個自變數的多種取值)對因變數的影響。多因素設計的一種形式是考察兩個以上的自變數對因變數的影響以及自變數之間 交互作用對因變數的影響。它假定外部因素的影響等於零。

拉丁方格設計: 拉丁方格實驗是一種多因素設計,但是與因子設計不同,它不是考察多個自變數與因變 量的關系,而是考察多個自變數的引入順序對因變數的影響。這種設計可以引入多個不同自變數,但這些自變數只有一個取值。實驗組的數目取決於引入的自變數,有多少個自變數就分派多 少個實驗組。每個實驗組都依次引入各個自變數,但引入的次序各不相同。

九、調查研究 (風笑天第八章,袁方第八章,紐曼第十章)

調查研究: 稱調查,是社會研究中一種最常見的研究方式。採用自填式問卷或結構式訪問的方法,系統地、直接地從一個取自某種社會群體(總體)的樣本那裡系統地收集資料,並通過對資料的統計分析來認識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的社會研究方式。調查研究兼顧描述和解釋兩個目的;信度高;能夠迅速地、有效地提供有關某一種總體的豐富的資料和詳細的信息;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特徵: 抽取一定規模的隨機樣本;依靠調查問卷;巨大的量化資料,依賴計算機。

市場調查: 為拓展商品的銷路,以便更好地為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服務,而圍繞某類產品或商品的市場佔有率、顧客的購買情況、產品廣告的宣傳效果等所進行的調查。

民意調查: 也稱為輿論調查,即對社會中民眾的意見、態度、意識等主觀意向進行的調查。

問卷: 社會調查中涌來收集資料的一種工具,問卷在形式上是一份精心設計的問題表格,其用途是用來測量人們的行為、態度和社會特徵。包括:封面信、指導語、問題、答案、編碼。

問卷調查: 利用設計好的問卷對大量樣本進行調查以收集數據資料,並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的社會調查研究方式。

開放式問題: 即不為回答者提供具體的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問題。a.開放式問題的優點。包括:第一,允許回答者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發表意見,不受什麼限制;第二,所得的資料也往往比封閉式問題所得資料豐富生動得多。b.開放式問題的缺點。包括:第一,開放式問題要求回答者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這就大大限制了調查的范圍和對象;第二,開放式問題要求回答者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第三,開放式問題所得到的資料難於處理,尤其難於定量的處理和分析。

封閉式問題: 即在提出問題的同時,還給出若干個可能的答案,供回答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中選擇一個作為回答。a.封閉式問題的優點。包括:第一,回答者填寫問卷十分方便,對文字表達能力也無特殊的要求;回答者完成問卷十分容易,所需的時間和精力要少得多;

第二,封閉式問題所得的資料十分集中,而且特別便於進行統計處理和定量分析。B.封閉式問題的缺點。包括:第一,限制了回答者的回答范圍和回答方式,所得的資料往往失去了開放式問題所得資料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自發性和表現力;第二,回答中的偏誤難以發現,從而影響到調查結果的准確性和真實性。

相倚問題: 所謂相倚問題就是指在前後兩個(或多個)相連的問題中,被調查者是否應當回答後一個(或多個)問題,要由他對前一個問題的回答結果來決定。前一個問題作為「過濾性問題」。

自填問卷法: 調查員將問卷表發送或郵寄給被調查者,由其自己閱讀和添答,然後由調查員收回或郵寄回的資料收集方法。包括個別發送法、集中填答法、郵寄填答法。

結構訪問法: 調查員依據事先設計好的調查問卷,採取口頭詢問和交談的方式,像被調查者了解社會情況、收集有關社會現象資料的方法,可劃分為當面訪問和電話訪問法。它是一種對訪問過程高度控制的訪問。這種訪問的對象必須按照統一的標准和方法選取,一般採用概率抽樣。訪問的過程也是高度標准化,即對所有被訪問者提出的問題,提問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對被訪問者回答的記錄方式等是完全統一的。為了使這種統一性得到保證,通常採用實現統一設計、有一定結構的問卷進行訪問。訪問中所有調查員都必須嚴格按問卷上的問題發問,不能隨意對問題作解釋,當被調查者表示不明白時,只能重復一邊問題或按統一的口徑進行解釋。通常這種類型的訪問都有一份訪問指南,其中對問卷中有可能發生誤解問題的地方都有說明,這些說明規定了訪問者對這些問題解釋的口徑。

重點訪問: 又稱集中訪問,是指集中於某一經驗及其影響的訪問,其重點不是對調查對象的重點挑選,而是訪問所側重的內容。重點訪問的具體做法是選擇一定的情境,並把調查對象安 排到這一預先設置好的情境中去;再對調查對象進行訪問,調查他們在情境當中的主觀經驗,這種主觀經驗即是重點訪問的重點所在。研究者對被訪者的回答進行分析與解釋,從而獲得信息。

深度訪問: 又稱臨床式訪問,是指為搜集個人特定經驗(例如偷竊、吸毒、自殺)的過程及其動機和情感資料所作的訪問。最初常用於個案工作的調查、囚犯的調查和精神病人的調 查,其目的是作出臨床診斷,挽救罪犯和治療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人,後來廣泛用於對一般人的個人生活史及有關個人行為、動機、態度等的深入調查中。深度訪問與重點訪問相似,可以說 是一種半結構式訪問,它選取研究問題的某些方面向調查對象提問題,訪問是機動的或結構鬆散的,但重點與焦點是有的。

客觀陳述法: 又稱非引導式訪問,是指讓調查對象對他自己和他周圍的社會先作一番考察,再客觀地陳述出來,即調查者鼓勵調查對象把自己的信仰、價值觀念、行為以及他所生活的社會環境客觀地加以描述的方法。客觀陳述法是一種能讓被訪問者發表意見的方法,一種能使研 究者直接接觸被訪人的信念、價值觀或動機一類抽象概念的方法。它常用於了解有關個人、組織、團體的客觀事實及訪問對象的主觀態度。

聲望偏差: 聲望偏差與某個有聲望的個人或團體相關聯。被訪者可能會根據自己對這個人或團體的感覺, 而不是根據那個議題來回答。舉例來說,「你贊同總統對科索沃的政策嗎?」之類的問題,對於那些聽都沒 聽過科索沃的人來說,將會根據他們對總統的看法來回答。

威脅性題目: 威脅性題目是自我形象與自我保護這個較為廣泛主題的一部分。被訪者通常會試著把自己較正面的形象呈現給他人。他們可能會因羞愧、不好意思或害怕,而未能提供真實的答案。他們覺得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行為,或獨自向他人承認有這些行為是痛苦的。他們或者低報,或者有刪節地報告自己希望隱藏或違背社會規范的行為和態度。另一方面,他們則高報那些正面的行為或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社會遵從性偏差)。

知識性問題: 大多數民眾無法正確回答的問題或超出民眾記憶范圍的問題,比如某些基本的地理問題,或者某些重要的政治問題。知識性問題可能會給被訪者帶來威脅感,因為當研究者詢問被訪者對某個議題 或話題是否了解時,被訪者不願意表現出無知的樣子。研究者可以使用試測或探測性題目來避免這個問題。

相倚題目: 相倚題目是一個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部分的題目。這個問題第一部分的答案決定研究者接著將要回答的不同題目。相倚題目篩選出適合回答第二個問題的被訪者。有時候,這類題目也被稱為過濾 題或跳答題。根據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被訪者或訪問員依照指示跳到另一個題目或跳過特定的的題目。

標准題目: 不提供「不知道」這個選擇,被訪者要自動想到。 全過濾題目 :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相倚題目。先問被訪者是否有某個意見,然後再要求那些表示有意見的被訪者說明他們的意見。 准過濾題目: 提供了「不知道」這個選項。

游離者: 如果沒有列出「沒意見」的選項,或是如果直接問他們的話,他們會選擇「不知道」的選項。 如果有這個答案的話,或者如果直接問他們的話,他們會說他們沒有意見。這種被訪者被稱為「游離者」,因為他們游離在有答案與不知道之間。文字稍微變動都會影響到他們的答案,所以研究者用准過濾題目或全過濾題目將他們篩選出來。過濾題目不會消除對不存在議題的答案,但是可以降低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近因效應: 被訪者更有可能選擇研究者所提供的最後一個選項。近因效應指出,最好以連續體的方式給出答案,帶有一個中間的答案,或者把中立的立場擺在中間。

用字效應: 1)文獻記載最為詳盡的、有關於使用禁止與不可以之間差異的討論,說明了用字差異的問題。這兩個詞有相同的意義,但是更多的人比較願意接受不可以做某件事,而不是禁止做某些事。一般而 言,教育程度較低的被訪者最容易受到極微小的用字差異的影響。2)某些字眼也會觸發情緒反應,帶有強 烈負面含義的字眼最好避免使用。3)有時候題目的用字與文字的含義令許多被訪者大惑不解。

順序效應: 研究者關心題目在問卷中的順序可能會影響被訪者的回答。這種順序效應對以下被訪者影響最大:缺乏強烈意見的、教育程度較低的和記憶力較差的老年人。例如,如果題目 1「支持單身女性進 行常規流產」,排在題目 2「已檢查出胎兒後流產是可接受的」後面,則贊同題目 1 的人數會增加;如果只 問題目 1,或將題目 1 排在題目 2 前面,就不會有這種結果了。

上下文情境效應: 研究者注意到上下文對調查會產生有力的影響。上下文不僅僅包括一個問題對其他問題的影響。它包括訪談者的影響、訪談的設計甚至歷史背景。可以做兩件事來處理上下文效應。使用漏斗次序來安排題目出現的先後順序。或者將被訪者分成兩部分,給其中一半的問卷根據某種序列的安排,給另一半的則根據另一種序列的安排。然後檢驗結果察看題目的次序是否發揮作用。

整體設計法: 迪爾曼發展整體設計法改善電話與郵寄調查,這個方法分理論和實務兩個部分。理論部分是說,調查是個社會互動過程,在這個互動中,被訪者以他們期望的收益作為給予給做的交換。當社會成本低、預期的收益超過已知成本時,以及當研究者建立起信任感時,被訪者就會合作。實務部分重復了此處有關良好的用字措辭與問卷設計的忠告

C. 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哪個版本比較好

本書結合國內外社會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勢和高等學校社會研究方法課程教學的實際,對社會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進行了通俗簡明的介紹。在內容安排上,既兼顧到實際研究的邏輯程序,又兼顧到定量及定性研究方式和各種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及技術。作者還結合自己近三十年學習、實踐、研究、教學的經驗,介紹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第3版)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本參考資料目錄如下:
目 錄
第一部分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
第一篇社會研究基礎
第1章導論
1.1復習筆記
1.2課後習題詳解
第2章理論與研究
2.1復習筆記
2.2課後習題詳解
第3章選題與文獻回顧
3.1復習筆記
3.2課後習題詳解
第4章研究設計
4.1復習筆記
4.2課後習題詳解
第5章測量與操作化
5.1復習筆記
5.2課後習題詳解
第6章抽樣
6.1復習筆記
6.2課後習題詳解
第二篇社會研究的基本方式
第7章調查研究
7.1復習筆記
7.2課後習題詳解
第8章實驗研究
8.1復習筆記
8.2課後習題詳解
第9章文獻研究
9.1復習筆記
9.2課後習題詳解
第10章實地研究
10.1復習筆記
10.2課後習題詳解
第三篇資料分析與表達
第11章定量資料分析
11.1復習筆記
11.2課後習題詳解
第12章定性資料分析
12.1復習筆記
12.2課後習題詳解
第13章撰寫研究報告
13.1復習筆記
13.2課後習題詳解
第二部分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1.中央財經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方法試題及詳解
2.中央財經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方法試題及詳解
3.中央財經大學2008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方法試題及詳解
4.中央財經大學2007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方法試題及詳解
5.北京科技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研究方法試題及詳解
6.北京科技大學2008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研究方法試題及詳解
7.北京科技大學2007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研究方法試題及詳解
8.華中農業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研究方法試題及詳解
9.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研究方法試題及詳解

D. 社會研究方法歷年

那開始就會研究方法,歷年的這個不是現在才研究的

E. 社會研究方法名詞解釋--03

四、選題與文獻回顧 (風笑天第三章,紐曼第五章)

研究問題: 一項社會研究所要回答的具體問題,它是一個可以通過研究來回答的問題,與日常生活的「問題」既相似又不同。往往更具體、集中、明確。主要來源:現實社會生活、個人特定經歷、各種文獻資料等。如生活實踐、社會問題、新的社會現象、他人的研究、社會政策的需要等。

研究主題: 社會研究所涉及的某一類現象領域或問題領域。與研究問題相比顯得更廣泛更一般。如:婚姻、家庭、人際關系、社會流動等。

研究問題明確化: 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某種界定,給予明確陳述,以達到將最初頭腦中比較含糊的想法,變成清楚明確的研究問題;將最初比較籠統、比較寬泛的研究范圍或領域,變成特定領域的特定現象或特定問題的目的。通常是將主題變為問題。

文獻回顧: 文獻考察或文獻評論,指的是對到目前為止的、與某一研究問題相關的各種文獻進行系統查閱和分析,以了解該領域研究狀況的過程。或者說,就是一個系統地識別、尋找、考察和總結那些與我們的研究有關的文獻的過程。

後設分析: 是研究者在綜合回顧或更經常的在方法論回顧中所使用的一項特殊的技術。研究者收集大量研究項目的細節資料,然後對這些信息加以統計分析。

五、研究設計 (風笑天第四章,袁方第五章,紐曼第六章)

研究設計: 對整個研究工作進行規劃,制定出探索特定社會現象或事物的具體策略,確定研究的最佳途徑,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同時還包括制定詳細的操作步驟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內容。根據研究目的可分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釋性研究。多數研究是描述解釋兼有,只是側重點不同。

探索性研究: 是一種對所研究的對象或問題進行初步了解,以獲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認識,同時為今後更周密、更深入研究提供基礎和方向的研究類型。探索性研究通常採用參與觀察和無結構訪問等方法搜集資料,其所研究的對象規模通常都比較小。探索性研究的資料結果主要用於「探測」某類現象或問題的基本范圍、內容或特徵,「提示」深入研究這一現象的可能的途徑。

描述性研究: 是一種對研究的總體或某種現象在某些特徵上的分布狀況進行描述的研究類型。其關注的焦點通常不是為什麼存在這樣的分布,而是在於回答這種分布是怎樣的,也可以說,其主要目的是收集資料,發現情況,提供信息。對社會現象的描述應當注意兩個方面:①准確性;②概括性。描述性研究中資料的收集主要採用以封閉式問題為主,以自填、郵 寄或結構式訪問等方式進行的問卷調查。所得的資料必須經過統計處理,得出以數量形式為主的各種結果,並要將這些結果和結論推論到總體中去。

解釋性研究; 指的是那種探尋現象背後的原因,揭示現象發生或變化的內在規律,回答各種「為什麼」的社會研究的類型。解釋性研究的目標是回答「為什麼」,是解釋原因、說明關系,因而它的理論色彩往往更濃。它通常是從理論假設出發,經過深入實地收集經驗材料,並通過對資料的分析來檢驗假設,最後達到對社會現象進行理論解釋的目的。在內容上特別注重研究內容的適用性和針對性。在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進行雙變數和多變數的統計分析。

理論性研究: 指那些側重與發展有關社會世界的基本知識,特別是側重於建立或檢驗各種理論假設的經驗研究。其關注點在於探索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其主要目標是要增加人們對社會現象的內在規律的理解,增加人們對社會事物的認識。

應用性研究: 側重於了解、描述和探討某種現實社會問題或者針對某類具體社會現象的問題。其關注點通常集中地體現在迅速地了解現實狀況,分析現象或社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力圖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建議,以幫助制定社會政策,解決社會問題,以及評估社會後果等。

分析單位: 社會研究的研究對象,即研究中將分析和描述的對象(人或事物)。五種類型:個人、群體、組織、社區、社會產品。

層次謬誤/區群謬誤: 它指的是在社會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種集群的分析單位作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單位作結論的現象。或者說,研究者用一個集群內的分析單位收集資料,而用非集群分析單位做結論的現象。比如,當一個研究者所收集的是有關某種集群(城市工廠公司)的資料,然後從這些資料中抽出有關個人行為的結論時,他就犯了區群謬誤。要避免犯區群謬誤這種錯誤,關鍵的一點是要保證你做出結論時所使用的分析單位,就是你運用證據是所使用的分析單位。

簡化論: 指的是研究者用個體層次的資料來解釋宏觀層次的現象。如,看重個人成就的個性與國家發展的關系(忽略了宏觀因素)。導致因素:社會研究易獲得關於個人的具體資料,而客觀的單位運行比較抽象和模糊。避免這兩種錯誤的關鍵是,保證作結論時使用的分析單位,就是運用證據時使用的分析單位。

橫向研究: 橫剖研究。指在一個時間點上收集研究資料,並用以描述研究對象在這一時間點上的狀況,或者探討這一時間點上不同變數之間的關系。如各種內容的民意測驗和全國人口普查。它是社會研究的最常見的形式。主要是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

縱向研究: 在若干個不同的時間點上收集資料,用以描述現象的發展變化,以及解釋不同現象前後之間的關系。①縱貫研究的類型a.趨勢研究; b.同期群研究;c.追蹤研究。②縱貫研究的特點a.它能了解現象的發展過程,能比較不同時期的變化; b.由於各種變數的時間順序清楚,因此容易作出邏輯上的因果判斷; c.縱貫研究的調查范圍較小,難以進行不同類型的比較。

趨勢研究: 趨勢研究是指對研究對象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進行研究。趨勢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對一般總體在不同時期的態度、行為或狀況進行比較,以揭示和發現社會現象的變化趨勢和規律。實際上,對某一總體的趨勢研究,就相當於利用對這一總體所進行的若干次橫向研究的結果,來分析和探尋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研究。

同期群研究: 同期群研究是縱向研究的一種,同期群研究又稱為人口特徵組或共同特徵組研究,它是指對

某一特殊人群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的研究。在這種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樣本並不相同,即每次 研究的具體對象可以不一樣,但他們必須都同屬於這一特殊人群。這種特殊人群通常都與時間或年代相關。

同組研究: 又稱定組研究或追蹤研究,對同一組人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的研究。與上者的區別在於始終都是同一樣本。同組研究主要用來探討人們的行為、態度或意向的改變模式和變化過程,分析影響這種改變的各種因素。由於同組研究每次進行研究時都使用同一個樣本, 但被研究者隨時間推移所發生的 各種變化有時是難以預料的。困難是後續的研究難以獲得這些樣本。

三角校正: 從不同的角度或觀點觀察事物,他們就能確定它的實際位置,這個過程被稱為三角校正。包括以下幾種類型:①測量的三角校正,即研究者對同一現象進行多重測量;②觀察者的三角校正,即多個觀察者或研究者則會增添多個視角、個人背景和社會特徵;③理論的三角校正,即使用多種理論視角去構思研究方案和解釋數據;④方法的三角校正,即混合定性和定量類型的研究和數據

雙重負載假設: 把兩個獨立的關系置於一個關系之中,這類假設表明研究者思路不清、製造混淆。研究者應該避免使用它。例如,地區貧困與青少年人口高度集中會導致盜竊。

同義反復: 是一種循環論證,它發生在某人好像是在說一些新的東西,但實際上卻是在重復已說過的話,或敘述某些「就定義來說是正確」的話。同義反復無法接受經驗證據的檢驗。例如某人是保守主義者,因為他相信應該減少政府的管制,但這些態度並不是造成某人是保守主義的原因。

目的論: 源於最終的目的和目標,它有多種形式,一件由上帝或神發起的事件,預先決定著它一定會發生。目的論無法被經驗所驗證,它違背因果論的暫時性時間順序要求,並且缺少一個真實的自變數,因為「引發因素」極其不明確。很多人將目的論與目標動機相混淆,首先一個人的意識狀態可以做經驗上的測量,其次意識狀態目前是存在的,最後意識狀態可以與將來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進行比較。

虛假相關: 意味著變數之間的關系是錯誤的,是種幻覺。虛假相關發生在兩個變數之間有關聯,但不是因果關聯之時,因為實際上尚有未被察覺的第三個因素,可能才是造成這個關系的真正原因。/第三個變數同時是看似明顯的自變數與因變數的原因,它能為觀察到的關聯做出解釋。以因果關系的條件來說,未被察覺的第三個因素代表一個更強有力的解釋。例如,頭發長短與電視節目,隱藏變數(性別)。

六、測量 (風笑天第五章,袁方第六十章,紐曼第七章)

測量: 是對所確定的研究內容或調查指標進行有效的觀測與量度。具體地說,測量是指根據一

定的規則將數字或符號分派於研究對象的特徵(即研究變數)之上,從而使社會現象數量化或類型化。

定類測量: 也稱為類別測量或定名測量,測量層次最低。本質是一種分類體系,將研究對象的不同屬性或特徵加以區分,標以不同名稱或符號,確定其類別。數學特徵是(不)等於。具有對稱性和傳遞性。如性別:男、女。

定序測量: 也稱為等級測量或順序測量,其取值可按照某種邏輯順序將研究對象排列出高低大小,確定其等級及次序。或者說,定序測量按某種特徵或標准將對象區分為強度、程度或等級不同的序列。數學特徵是大於和小於。具有區分類別的對稱性和不等於的非對稱性及傳遞性。如城市規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

定距測量: 等距測量或區間測量,不僅能將社會現象或事物區分為不同的類別、不同的等級,而且可以確定它們相互的間隔距離和數量差別。其結果可以相互進行加減運算。比如溫度的測量。

定比測量: 也稱為等比測量或比例測量,除具有上述三種測量的全部性質之外,具有一個有實際意義的絕對的零點,其數據可以加減或乘除運算。如出生率。是否具有實際意義的非中介性質的零點的存在,是定比與定距測量的唯一區別。

概念: 是對現象的抽象,它是一類事物的屬性在人們主觀上的反映。概念是構造理論的磚石,它是對研究范圍內同一類現象的概括性表述。概念是客觀世界與主觀思維相互作用的產物。概念 可分為實體概念和非實體概念。實體概念是指可直接觀察到的物體、事物或現象;非實體概念則是無法直接觀察的概念。

變數: 是指具有一個以上取值的概念,或者說,就是包括一個以上范疇的概念。變數是概念的

一種類型,它是通過對概念的具體化而轉換來的。變數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狀態或屬性,它反映了概念的可變動性,它說明了現象在規模、重量、密度、速度等方面的變化情況,或現象在程

度差異上的變化方式。從變數之間的影響關繫上可分為:自變數和因變數。

指標: 指表示一個概念或變數含義的一組可觀察的事物,稱為這一概念或變數的一組指標。指標是反映社會現象變異特徵的范疇。是對社會范疇的變異方面的規定性加以具體化。它把現象的質的方面與量的方面密切的結合起來,以便精細描述社會現象的某一特徵。

操作化: 把我們無法得到的有關社會結構、制度或過程,以及有關人們行為、思想和特徵的內在事實,用代表它們的外在事實來替換,以便於通過後者來研究前者。或者說,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是對那些抽象層次較高的概念進行具體測量所採用的程序、步驟、方法、手段的詳細說明。是社會研究過程中最困難、最關鍵的步驟之一。

具體化: 從抽象下降到經驗層次,使概念具體化為可觀測的事物。1.概念的形成,對抽象的概念加以精確化;2.概念的界定,包括降低概念所指內容的維度、基本單元的分類、給出概念的描述性定義;3.選擇測量指標,即對概念的具體度量方案;4.編制綜合指標。

指數: 由多個不同的回答所構成的一個簡單累加的分數。是由一組有關事物的態度或看法的陳述構成,回答者分別對這些陳述發表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見,然後按照某種標准將回答者在全部陳述上的得分加起來,就得到了該回答者對這一事物態度的量化結果。

量表: 用於測量人們的態度、看法、意見、性格等內容的一種量化工具。是一種具有結構強度順序的復合測量,即全部陳述或項目都按照一定的結構順序來安排,以反映出所測量的概念或態度具有的各種不同程度。

總加量表: 由一組反映人們對事物的態度或看法的陳述構成,回答者分別對這些陳述發表意見,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並進行計分。然後將回答者在全部陳述上的得分加在一起,就得到了他的態度得分。

李克特量表: 總加量表的特殊形式。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李克特在原有的總價量表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里克特量表也有一組對事物的態度或看法的陳述組成,但與總加量表不同的是,回答者對這些陳述的回答被分為「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類,或者「贊成、比較贊成、無所謂、比較反對、反對」五類。由於答案類型的增多,人們在態度上的差別能更清楚地反映出來。

社會距離量表: 鮑格達斯量表,又稱社會距離量表。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它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鮑格達斯於1925年創用的。定量測量人們相互心理距離、相互關系的程度或人們對某一群體所持的態度及所保持的距離的量化工具。由在內容上具有某種趨強的邏輯結構的一系列陳述構成,不同陳述代表人們在態度上的不同程度。

語義差異量表: 用於研究概念對於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義。由處於兩端的兩組意義相反的形容詞構成,研究者通過對被調查者在適當位置標下的記號所代表的分數,來研究人們對某一概念的看法或態度,或進行個人或團體間的比較分析。用於文化比較分析、個人與群體的差異,人們對環境和事物的態度等的研究。

社會計量法: 社會計量法又稱社會交往計量,是「評量某一群體、組織中的人際吸引或拒斥關系的工具」,或更進一步說是「用以決定個人在群體與組織中被接受的程度,發現群體內人與人之間的現存關系,並揭示組織本身的結構特徵的工具。」社會計量法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莫雷諾等人1930年所 創用的,主要用於小整群體的人際關系與群體結構的研究。

信度: 即可靠性,指的是採取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復進行測量時,其所得結果相一致的程度,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測量結果能否穩定的測量所測得事物或變數。包括:再測信度,復本信度,折半信度

再測信度: 不同的時間對同一對象採取同一種測量,根據兩次測量結果計算相關系數,此相關系數即為再測效度。這種信度能表示兩次調查結果有無變動,反映了測量的穩定程度,故又稱作 穩定系數 。使用這種方法時,兩次測量所採用的方法、所使用的工具是完全一樣的。再測信度的缺點是容易受到時間因素的影響,即在前後兩次測量之間的某些事件、活動的影響,會導致後一次測量的結果客觀上發生改變,使兩次結果的相關系數不能很好地反映兩次測量的實際情況。

復本信度: 復本是相對於原本而言的,它是原本的復製品。對一項調查的問題,讓被調查者接受問卷測量,並同時接受這份問卷的復本的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結果計算其相關系數,就得到復本信度。使用復本求取信度可以避免重測信度的缺點,但使用的復本必須是真正的復本,即在題數、形式、內容、難度及鑒別度等方面都與原本一致,僅在問法與用詞方面與原本不同。復本調查可連續或相距一段時間進行,連續實施的復本信度又稱等值系數,相距一段時間實施的復本信度又稱穩定與等值系數。

折半信度: 折半法是將調查來的結果,按題目的單、雙數分成兩半記分,再根據各個人的這兩部分的總分,計算其相關系數,就得到折半信度。它可檢查出問卷或量表中所詢問的各項問題是否都針對同樣的研究內容。

評分者信度: 檢查評分者信度,可計算一個評分者的一組評分與另一個評分者的同一組評分的相關系數。

若信度低,則說明測量工具不標准,不客觀,且易於受評分者主觀因素的影響。減少這種影響的方法是刪除極端的評分或評分者,由多人評分並計算平均值。

效度: 測量的有效度或准確度,指測量工具或測量手段能夠准確測出所要測量的變數的程度,或者說是能夠准確、真實地度量事物屬性的程度。即測量標准或所用的指標能夠如實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義的程度。含義是內容性質與程度重合的統一。

表面(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又稱表面效度或邏輯效度,是指測量內容或測量指標與測量目標之間的適合性 和邏輯相符性。也可以說是指測量所選擇的項目是否「看起來」符合測量目的和要求。檢查內容效度即檢查由概念到指標的經驗推演是否符合邏輯,是否有效。對此只能憑借人們的主觀判斷和共同定義,因為對一個概念的理解是因人而異的,但在科學研究中,需要以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的概念定義為標准。

准則效度; 實用效度或預測效度,指用一種不同以往的測量方式或指標對同一事物或變數進行測量時,以原有的方式或指標為准則,新的方式或指標所得到的結果與原有準則的測量結果相比,將二者的相關系數來反映測量工具和手段的效度。准則效度三種形式:預測效度,共變效度,實用效度。

結構效度: 通過利用現有的理論或命題來考察當前測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涉及一個理論的關系結構中其他概念或變數的測量。比如兩種具有一致方向的變數,是否在測量的結果中表現出一致的方向性。

預測效度: 預測效度是指效標或准則依據將來實際發生的情況建立的准則效度。預測效度是將已經得到的測量結果與未來實際發生的情況進行比較,以檢查兩者的一致性。例如,設計一種預測學

生學習成績的量表或測驗,用它來測量學生畢業時的學習成績。如果在學生畢業時,實際的學習成績確實與預測值相一致,那麼這一量表或測驗就具有預測效度。

共變效度: 如果效標識於某種測量方式同時被證明為有效的,則稱之為 共變效度 。共變效度是用來判斷其他的測量工具是否可以取代作為效標的測量工具。

實用效度: 如果效標是以實際經驗判斷為準的,則稱為 實用效度 。實用效度通常用來檢查測量工具的實際效果。由於對某些現象的測量過去並沒有一定的標准,所以只能依據實際經驗來檢驗測量工具的有效性。

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測量都是在具體的時間、地點對具體的調查對象所作的觀測。如果在一項具體研究中,對內容效度、准則效度、建構效度的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的話,就可以認為這一研究具有 內在效度 ,它的資料和結論可以有效的解答所研究的問題。可以說, 內在效度 是指一項研究的資料和結論的有效性。而 外在效度 是指這種研究結論的普遍有效性。對外在效度的檢查要考慮樣本的代表性和特殊性,以及研究時間、地點、情境和研究內容的普遍意義。

F. 中山大學社會學考研經驗分享

中山大學社會學考研經驗分享

G. 《社會研究方法》風笑天

來源《社會研究方法》風笑天

目錄

第一編 社會研究基礎

第一章 討論

第一節 社會研究的概念與特徵

第二節 社會研究的方法體系

第三節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

第四節 研究的過程

第二章 理論與研究

第一節 理論及其層次

第二節 理論的構成要素

第三節 理論與研究的關系

第四節 理論建構與理論檢驗

第三章 選題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 研究問題及其來源

第二節 選題的標准

第三節 研究問題的明確化

第四節 文獻回顧

第四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性質

第三節 研究方式

第四節 分析單位

第五節 時間維度

第六節 研究計劃書

第二編 定量研究方式

第五章 測量與操作化

第六章 抽樣

第一節 抽樣的意義與作用

第二節 概率抽樣的原理與程序

第三節 概率抽樣方法

第四節 戶內抽樣與PPS抽樣

第五節 非概率抽樣方法

第六節 樣本規模與抽樣誤差

第七章 實驗研究

第一節 實驗的概念與邏輯

第二節 實驗的程序與類型

第三節 基本實驗設計

第四節 影響實驗正確性的因素

第八章 調查研究

第一節 調查研究及其應用領域

第二節 問卷設計

第三節 調查資料的收集方法

第四節 調查的組織與實施

第五節 調查研究的特點及應用

第九章 利用文獻的定量研究

第一節 文獻與利用文獻的定量研究

第二節 內容分析

第三節 二次分析

第四節 現存統計資料分析

第五節 利用文獻的定量研究的特點

第十章 定量資料分析

第一節 資料的整理與錄入

第二節 單變數統計分析

第三節 雙變數統計分析

第四節 多變數統計分析

第十一章 定量研究的結果表達

第一節 研究報告的類型及撰寫步驟

第二節 導言

第三節 方法

第四節 結果

第五節 結論

第六節 小結、摘要、參考文獻及附錄

第七節 撰寫定量研究報告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編 定性研究方式

第十二章 定性研究概述

第一節 定性研究及其相關概念

第二節 定性研究的類型

第三節 定性研究的本質特徵

第四節 定性研究的方法論意義

第五節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差別

第六節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結合

第十三章 實地研究

第一節 實地研究及其類型

第二節 實地研究的過程

第三節 觀察法

第四節 無結構訪談法

第五節 實地研究的特點及應用

第十四章 定性資料分析

第一節 定性資料及其分析

第二節 定性資料分析的若乾性質

第三節 定性資料的整理

第四節 定性質量分析的過程與方法

第十五章 定性研究的結果表達

第一節 定性研究報告與定量研究報告的比較

第二節 寫作程序與方法的建議

第三節 定性研究報告各部分的寫作

第四節 定性研究報告的幾個例子

H. 2014年4月自學考試試題:社會研究方法

全國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社會研伏笑究方法試題
課程代碼:03350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准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社會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是指社會研究的
A.具體方法
B.研究方式
C.具體技術
D.方法論

2.社會研究有不同的時間跨度,對存在於一個時間點或時間段里的社會現象及其因果關系的研究,屬於
A.橫向研究
B.縱向研究
C.趨勢研究
D.同期群研究

3.要了解全國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研究者只需從中抽取幾千人進行調查就可以了。這種調查方式是
A.抽取調查
B.抽樣調查
C.個案調查
D.蹲點調查

4.研究者在整個研究工作的前期階段中對所研究的現象或問題進行初步了解的過程,是
A.理論性研究
B.探索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解釋性研究

5.「填補空白」的研究項目,符合選題的
A.可行性標准
B.新穎性標准
C.政治性標准
D.重要性標准

6.完全由研究者自己選定研究題目,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影響,這種選題方式是
A.上級指定選題
B.委託研究機構選題
C.學術界搏碧選題
D.純自主選題

7.在研究設計階段,研究者確定研究對象時首先要確定
A.調查對象
B.分析單位
C.研究方式
D.統計方式

8.通過部分調查對象的結果去推論總體的情況,這是社會科學研究邏輯中的
A.抽樣一推論原則
B.演繹推理原則
C.統計性原則
D.經驗歸納原則

9.可以比較精確地反映各個變數之間的數量關系,並有助於精確的定量分析,這種理
論模型的表達方式是
A.變數結構圖示法
B.圖式法
C.公式法
D.列表法

10.有待於經驗驗證的理論雛形是
A.理論檢驗
B.理論模型
C.理論推演
D.理論假設

11.根據已有研究對象的介紹,不斷辨識和找出其他研究對象的累積抽樣方法是
A.方便抽樣
B.配額抽樣
C.判斷抽樣
D.雪球抽樣

12.在某縣進行農戶生活水平抽樣調查,先抽取若干鄉組成鄉樣本,再從鄉樣本中抽取若干村組成村樣本,最後從村樣缺銀含本中抽取若干農戶。這時,初級抽樣單元是
A.縣
B.鄉
C.村
D.農戶

13.建立指數的第一步是
A.選取符合標準的指標
B.指標加權
C.處理缺失值
D.建立量表

14.測量在多大程度上涵蓋了被測量概念的全部內涵,是指
A.表面效度
B.內容效度
C.預測效度
D.同時效度

15.用磅秤稱女兒的體重,決不會因為爸爸力氣大,女兒就輕些,媽媽力氣小,女兒就變重了。這說明
A.測量工具通常比人的感觀更敏感
B.測量可以幫助人們發現未知的物體和現象
C.一定標准化工具測量的結果不會隨特定觀察者而變化
D.測量能幫助人們觀察到非物理世界的存在

16.在關聯式問題中,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決定著是否繼續回答後面的問題,通常把後續問題稱為
A.過濾性問題
B.相倚性問題
C.二項選擇式問題
D.矩陣式問題

17.每次小組訪談後都應及時做好各項遺留工作,下列屬於「做好訪談後的工作」的是
A.當場做好訪談記錄
B.進一步查證事實
C.創造良好的訪談氣氛
D.協調被調查者之間的關系

18.了解帶有個人性和隱私性的問題,採取
A.座談法
B.集體訪談法
C.個別訪談法
D.小組訪談法

19.下列屬於訪談員應具備的特殊條件的是
A.語言與社會背景
B.誠實與精確
C.興趣與能力
D.勤奮負責

20.對整個觀察進程的預先安排,是指
A.明確觀察目的
B.制定觀察方案
C.進行理論准備
D.進行觀察的物質准備

21.劃分參與觀察與非參與觀察的依據是
A.根據觀察場所和對觀察情境與條件的控製程度
B.根據觀察過程的控製程度
C.根據觀察內容的標准化程度
D.根據觀察者在觀察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22.關於觀察的信度和效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般認為觀察法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大的效度
B.觀察法通常被認為比其他方法的效度低
C.觀察法通常有較高的信度
D.穩定系數可以說明觀察的效度

23.文獻研究的優點是
A.可以控制文獻內容
B.容易數量化
C.資料間難以對比
D.適合做縱貫研究和趨勢研究

24.二手資料分析的缺點是
A.費時
B.費用較高
C.費力
D.研究結果受資料真實性的影響

25.美國社會學家多恩伯切和希克曼所做的「消費品廣告的他人導向」研究,屬於
A.現場實驗法
B.參與觀察法
C.內容分析法
D.問卷調查法

26.在收集資料後,集中時間審查資料被稱為
A.實地審核
B.收集審核
C.多次審核
D.系統審核

27.在研究我國學生群體時,只講中學生、大學生這兩類,所違反的選擇分類標志的原則是
A.從所反映事物本質的需要選擇標志的原則
B.從研究目的出發選擇標志的原則
C.根據具體的歷史條件選擇標志的原則
D.堅持窮盡性和互斥性的原則

28.專題性研究報告的特點是
A.專題性研究報告涉及到研究對象各方面的狀況
B.讀者能通過報告對研究對象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C.專題性研究報告一般是篇幅很長的描述性研究
D.專題性研究報告要求做深入的、有針對性的分析

29.研究報告的「靈魂」是指
A.報告的正文
B.報告的提綱
C.報告的主題
D.報告的材料

30.研究報告中要盡力避免的表達方式是
A.作者發現……
B.我們發現……
C.數據顯示……
D.統計表明……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少塗或未塗均無分。
31.關於社會研究的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社會研究內容是社會研究所要了解的社會現象和要探索的社會問題的具體內容
B.每項社會研究都有相同的內容
C.各項社會研究的內容可分為現狀調查、因果分析兩個層次
D.確定研究內容首先要按照研究目標將研究題目分解為若干方面,然後根據研究目標去確定每個方面所需收集的信息
E.各個社會研究項目內容方面的廣度有大有小

32.下列屬於縱向研究的有
A.趨勢研究
B.民意測驗
C.同期群研究
D.市場調查
E.同組研究

33.選題的客觀標准包括
A.重要性
B.新穎性
C.可行性
D.研究者的特點
E.研究者的價值取向

34.與一般自然界的因果關系相比,社會事物和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具有的重要特點包括
A.必然性特點
B.概率性特點
C.可直接觀察和測量
D.通常無法直接觀察和測量
E.變數之間的變化朝著相同方向

35.關於配額抽樣,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配額抽樣首先要確定配額比例
B.配額抽樣的邏輯是通過樣本配額,使樣本結構與總體結構完全一致
C.配額抽樣屬於非概率抽樣
D.配額抽樣要求必須掌握總體的最新資料,但這並不容易做到
E.配額抽樣和分層抽樣本質上相同

36.關於問卷設計的提問技術,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盡量避免設計某種情境進行提問
B.可引用官方觀點來引導被調查者回答問題
C.避免詢問被調查者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D.應當使用第一人稱提問
E.提問要使被調查者有能力回答

37.一份規范的問卷大體上包括
A.結束語
B.問題
C.統計方法
D.封面
E.問卷試用程序

38.訪談法的調查方式包括
A.通過信件進行的交流
B.藉助於電話進行的交談
C.面對面的直接交談
D.通過翻譯進行的面對面交談
E.通過郵寄問卷進行的調查

39.可以用於現存統計資料分析的文獻有
A.各類統計年鑒
B.政府的統計快報
C.聯合國的統計報告
D.商務部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
E.蓋洛普公司公布的民意測驗報告

40.學術性研究報告的導言包括的內容有
A.說明研究問題的性質和意義
B.文獻綜述
C.分析研究結果
D.介紹研究目標和假設
E.重要概念的界定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簡述集合概念的內涵與特點。
42.簡述定量研究的優點。
43.簡述社會研究中測量的層次。
44.檢查用觀察法獲得的資料時,要注意哪幾個方面?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22分)
45.結合材料,論述實驗法的缺點。
美國學者齊默巴多的一項課題是研究監獄警察濫用權力的問題。究竟是那些粗魯、冷酷無情的人被拉來當了獄警,還是監獄社會環境助長了暴力行為?為找到答案,齊默巴多在斯坦福大學的地下室仿建了一座監獄,並在年輕人中徵集實驗者。70多人申請了這項每天報酬15美元的工作。齊默巴多用心理測驗和體能測驗挑選了24個看起來心理穩定和正常的學生參加實驗,他們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中產階級家庭。這些學生被隨機指定為「犯人」或「獄警」這兩個角色中的一個。那些被「選」作犯人的學生真的由當地警察逮捕並帶到這個地下室監獄,關在一個3人一間的囚室里,並被告知要關兩個星期之久。但實驗沒有持續兩周,到第六天這個假監獄就被關閉了。因為研究者對他們的實驗所引起的行為感到很擔心:被選為「獄警」的學生真的扮演起了典型獄警的角色,像對待牲口一樣對待「囚犯」,以非人手段取樂。同時,「囚犯們」也很快地適應了囚犯角色,想到的是如何逃生和避免懲罰。
46.結合實際,論述離中量數的意義與作用。
五、應用題(本題8分)
47.某城市有居民400萬人,分屬1000個居委會。研究者打算從中抽取部分居民進行調查。請你幫助該研究者設計一個抽樣方案,並說明抽樣方案的具體內容。

I. 考慮18考研,本科學管理的!想了解暨南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它的研究生好考嗎考哪些

在廣東中山大學的行政管理比暨大排名要好些!但暨南大學是211學校也是不錯的!考暨南大學行政管理的研究生還是有難度的!可以去了解這幾年它的招生和分數!下面分享下暨南大學行政管理的研究方向和考試科目及導師

01(全日制)行政學理論與方法論

導師:白銳 李丹陽

初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7公共管理學

④829社會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綜合

①西方行政學說史

②政治學

02(全日制)社會組織與社會治理

導師:

胡輝華 胡滌非

初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7公共管理學

④829社會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綜合

03(全日制)電子政務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導師:

李偉權 顏昌武

初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7公共管理學

④829社會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綜合

04(全日制)政府績效評估

導師:

蔡立輝 楊君

初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7公共管理學

④829社會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綜合

參考書:

初試參考書目

《2018暨南大學717公共管理學考研專業課復習全書》(含真題與答案解析)

《公共管理學 王樂夫 蔡立輝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作者:王樂夫 蔡立輝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社會研究方法 風笑天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作者:風笑天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報錄比: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望採納哈!加油!

閱讀全文

與社會研究方法風笑天真題及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把花朵比作眼睛是什麼修辭方法 瀏覽:768
教室強電分組最佳方法 瀏覽:931
校園節能減排研究方法 瀏覽:154
科學的跑步訓練方法 瀏覽:319
局部用葯有哪些方法 瀏覽:783
快速除車漆的方法 瀏覽:864
皇冠大燈安裝方法 瀏覽:984
識別表格中圖片的方法 瀏覽:782
求子方法放床上什麼好 瀏覽:906
碌鵝如何腌制方法 瀏覽:318
剛買的保溫杯用什麼方法清洗 瀏覽:195
手機如何消磁最快的方法 瀏覽:2
提升電腦內存的最好方法 瀏覽:206
檢查家禽呼吸頻率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01
子彈墜連接魚鉤的方法 瀏覽:943
半干法脫硫硫酸鈣檢測方法 瀏覽:550
惡性腫瘤化療有哪些方法 瀏覽:519
電動汽車支架安裝方法 瀏覽:699
幼兒鼻塞不通氣有哪些方法 瀏覽:924
犬布病診斷方法研究進展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