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目前血壓主要測量方法有
高血壓有多種測量方法,其中診室血壓是我國目前診斷高血壓,進行血壓水平分級以及觀察降壓療效的常用方法。
如有條件者應進行診室外血壓測量,用於診斷白大衣高血壓及隱蔽性高血壓,從而評估降壓治療的療效,輔助難治性高血壓的診治。
動態血壓監測可評估24小時內血壓晝夜節律,體位性低血壓,餐後低血壓等情況。家庭血壓監測可輔助調整治療方案,給予互聯網的遠程實時血壓監測是血壓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慮的患者不建議頻繁自測血壓,血壓測量是評估血壓水平,診斷高血壓以及觀察降壓療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在臨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採用隨時血壓測量和診室外血壓測量,後者包括了動態血壓監測和家庭血壓監測。
血壓測量是了解血壓水平、診斷高血壓病導治療評估降壓效果以及觀察病情變化的主要手段,目前在臨床診療過程中一般有三種血壓測量的方法,即診所血壓、動態血壓和家庭自測血壓。
診室血壓一般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在診室按照標準的方法測量,是評估血壓水平、臨床診療高血壓、分級常用而且比較客觀、傳統的方法的依據。
動態血壓由自動血壓測量儀器完成,採用的是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可以避免白大衣效應,並且可以測量夜間血壓,動態血壓可以更客觀地測量血壓,還可以評估血壓的變異和晝夜節律。歐洲高血壓指南指出,對於初診初治的高血壓患者,在啟動降壓葯治療之前,首先應該進行動態血壓監測,而家庭自測血壓由被測量者自我完成。
Ⅱ 營養狀態評定的指標有哪些
你好,評價食物的營養價值,有多個方面,比如:
1.營養成分種類是否豐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各類維生素、礦物質等,是否有缺少某種或某幾種營養素.
2.分類營養素價值,如蛋白質的吸收率、脂肪中的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比例、礦物質是否是以易吸收的形式存在等,如幾乎所有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質,但是以奶類、豆類及其製品、蛋類的吸收率最高;現今人們的脂肪攝入普遍超標,在保證攝入量合理的前提下,再談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是否合理的問題,如肥肉、豬油等飽和脂肪酸含量多,而魚肉、橄欖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多。
3.食物來源是否經濟。如雞蛋、海參等都含有比較豐富的氨基酸,但明顯雞蛋是更經濟的氨基酸來源。
Ⅲ 簡述營養狀態評定的方法。
營養狀態評定的方法是:
(1)人體測量:體重低於標准體重的15%,提示存在營養不良。三頭肌皮皺厚度是測定體脂貯備的指標,上臂周徑測定可反映全身肌肉及脂肪的狀況。上述測定值若低於標准值的10%,則提示存在營養不良。
(2)三甲基組氨酸測定:三甲基組氨酸是肌纖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最終分解產物,不再被合成代謝所利用。尿中三甲基組氨酸排出量可反映機體蛋白質的分解量。
(3)內臟蛋白測定:包括血清白蛋白、轉鐵蛋白及前白蛋白濃度測定。是營養評定的重要指標。營養不良時該測定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4)淋巴細胞計數:周圍血淋巴細胞計數可反映機體免疫狀態。計數<1500常提示營養不良。吵洞
(5)氮平衡試驗:在沒有消化道及其他額外的體液丟失(如消化道瘺或大面積升橘枯燒傷等伍陵)的情況下,機體蛋白質分解後基本是以尿素形式從尿中排出。出氮量為24h尿液中尿素氮含量加常數2~3g(表示以非尿素氮形式排出的含氮物質和經糞便、皮膚排出的氮)。入氮量則是靜脈輸入的氨基酸液的含氮量。由此,可測得病人是處於正負氮平衡狀態,指導營養支持治療。
Ⅳ 上臂血壓計袖帶松緊度
在日豎兆孫常生活,我們都是用上臂血壓計的尺寸是長24厘米,寬12厘米,這個尺寸是實驗的理想周徑是30厘米的,所以當測量者的周徑是小於30厘米這個數值的話,測量出來的血壓值會比實際的血壓值要低一些,反之,當測量者的周徑是大於30厘米這個數值,測量出來的血壓值是要比實際的血壓值要高一些,所以為了避免影響測量血壓值的誤差,就必須控制好袖帶的松緊度
上臂血壓計袖帶松緊度,還有袖帶佩戴的位置高低對血壓測量的影響,所以為了讓血壓值減少誤差,測量血壓時袖帶的松緊度以剛能插入一食指為宜,袖帶的位置應距肘猜清窩2-3cm為宜,這樣就可以避免對於周徑不足30厘余鏈米和大於30厘米測量者的誤差。
Ⅳ 人體形態的三個基本標准
人體形態的三個基本標准
人體形態的三個基本標准, 身體形態指身體的外部形狀和特徵,主要包括身體姿勢、營養狀況、體形及身體成分等方面,反映了人體的生長發育水神敬平。下面分享關於人體形態的三個基本標准。
一、體形本身
其實我就特別羨慕那些體形好的人,走到哪裡都可以吸引到異性目光,天生的當然最好,當然也有後天改造的。如果不是非改造不可,我認為還是自然的最美。
二、身心健康
有啥也別有病,沒啥也別沒精神!這句話真得很有道理,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良好的心態,比什麼都重要!
三、氣質
擁有一個好的氣質,吸引別人的同時,可以獲得別人的尊重,提高自己的分值。如舞蹈、瑜伽、太極拳或著書等都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氣質。
身體形態包括:
1、視覺形態:身材;長相;穿著;面部表情。
2、動作形態:行;坐;站;卧。
身體形態指身體的外部形狀和特徵,主要包括體形、身體姿勢、營養狀況及身體成分等方面,反映了人體的生長發育水平。
一般通過測量身高、體重、胸圍、皮下組織等來進行考察身體形態發育水平,其中身高、體重、胸圍是衡量身體形態最基本的三項發育指標。良好的身體素質在這一點上表現為體形勻稱、姿勢正確、營游判慎養狀況良好等。
一、概述
人體形態學的評定內容:
⑴ 體格評定: 身高、體重、胸圍、肢體長度和圍度
⑵體型評定: 內胚型(肥胖型)、中胚型(健壯型) 、外胚型(瘦小型)
⑶身體成分評定:皮膚、脂肪、肌肉、骨骼及內臟器官
⑷身體姿勢評定
在現在的康復評定中,主要以身體姿勢評定為主,所以下面就主要論述一下身體姿勢的評定的內容及方法。
二 、 身體姿勢的評定
身體姿勢是指身體各部在空間的相對位置,它反映人體骨骼、肌肉、內臟器官、神經系統等各組織間的力學關系。
正確的身體姿勢應具備如下條件:具有能使機體處於穩定狀態的力學條件;肌肉為維持正常姿勢所承受的負荷不大;不妨礙內臟器官功能;表現出人體的美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身體姿勢。
評定人體姿勢時,通常採用鉛垂線進行觀察或測量。所謂鉛垂線,是將鉛垂或其他重物懸掛於細線上,使它自然下垂,沿下垂方向的直線被稱為鉛垂線,它與水平面相垂直。姿勢正常時,鉛垂線與一系列或若干個標志點在同一條直線上。
(一) 後面觀
1 .正常所見 正常人跟骨底與跟腱在同一條與地面垂直的線上,雙側內踝在同一高度,脛骨無彎曲,雙側腘窩在同一水平線上,大粗隆和臀紋同高,雙側骨盆同高,脊柱無側彎,雙側肩峰,肩胛下角平行,頭頸無側傾或旋轉。
2 .檢查方法與內容
(1)鉛垂線通過的標志點 枕骨粗隆 脊柱棘突 臀裂 雙膝關節內側中心 雙踝關節內側中心
(2)觀察內容 從足部觀察開始,足有無內外翻畸形,扁平足;雙側脛骨是否同高,脛骨是否彎曲:膝關節有無內外翻,雙側腓骨頭高度是否一致;雙側股骨大轉子高度是否同高;觀察骨盆,雙側髂嵴是否在同一高度;脊柱有無側彎;雙側肩胛骨是否與脊柱距離相等,是否同高,是否一側呈翼狀;頭頸部有否側偏,旋轉或向前。
(二)正面觀
1 .正常所見 雙足內側弓對稱;髕骨位於正前面,雙側腓骨頭,髂前上棘在同一高度。肋弓對稱,肩峰等高,斜方肌發育對稱,肩鎖關節,鎖骨和胸鎖關節等高並對稱。頭頸直力,咬頜正常。
2 .檢查方法與內容 從足部開始觀察,有無足內翻,足扁平,足大趾外翻。脛骨有無彎曲,腓骨頭髕骨是否同高,是否有膝沖春反張,膝外翻。手放在雙側髂棘上觀察骨盆是否對稱。如果脊柱側彎,觀察肋弓,旋轉的角度和側方隆起。肩鎖和胸鎖關節是否等高。頭頸部有無向前或傾斜等。
(三) 側面觀
1 .正常所見 足縱弓正常,膝關節0度到五度屈曲,髖關節0度,骨盆無旋轉。正常人脊柱從側面觀察有四個彎曲部位,稱為生理性彎曲。即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有較明顯的前凸;骶椎則有較大幅度的後凸。頭,耳和肩峰在同一條與地面垂直的線上。
2 .檢查方法與內容
(1)鉛垂線通過的標志點 外耳孔一肩峰一大轉子,膝關節前面(骸骨後方)一外踩前約
2cm。
(2)觀察內容 足縱弓有否減小,踝關節有無跖屈攣縮;膝關節是否過伸展;注意髂前上棘
和髂後上棘的位置關系:若髂前上棘高,提示骨盆後傾或髖骨向後旋轉;若髂後上棘高,則提示骨盆前傾或髖骨旋前。腰椎前凸是否增大,腹部有否凸出;【胸】推彎曲有否增大,軀干是否向前或向後彎曲,背部變圓、變平或駝背;頭是否向前伸。
(四)記錄結果與分析
記錄上述觀察所見。將垂線與標志點不一致的部分用直尺測量,量化後填人評定表格。
姿勢的對線發生改變繼發於結構畸形、關節退變、關節不穩、重力的改變、不良姿勢習慣或疼痛等。脊柱發育畸形、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均可改變正常的姿勢;胸部結核可致脊椎後凸增加,形成駝背畸形;由於髖關節的固定或屈曲畸形,致使腰椎前凸增加而形成前凸畸形;脊柱側彎過多,可造成側突畸形。不同側面的觀察所見及分析參見表5—5。
三、注意事項
1.檢查項目的選擇要有針對性 人體形態學測量的內容較多,檢查時應根據疾病、障礙
的診斷對相關的內容予以詳盡的記錄,如與小兒發育有關的疾病應對小兒身長、身長中點、小兒坐高、頭圍、胸圍、體重等進行測量。而對肢體水腫的患者則應重點測量肢體的周徑等、
2.測量應按規定的方法操作 測量方法不正確會直接影響測量結果的精確性。為了使
評定難確、客觀,治療師必須熟悉各人體解剖的體表標志,嚴格按照測量的方法進行操作:
3.向被測量者說明測量目的和方法,以獲得充分配合。
4.使用儀器測量時.每次測量前應對儀器進行校正。使用皮尺進行測量時,應選擇無伸
縮性的皮尺。
5.被測量者著裝以寬松、不厚重為原則,被測量部位應充分暴露。
6.在測量肢體周徑或長度時,應作雙側相同部位的對比以保證測量結果可靠。重復測量時,測量點應固定不變。
7.評定表格設計科學,記錄方法嚴格統一 為了防止遺漏,應對不同障礙診斷設計出不
同的評定表格,如對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身體重心線的測量與記錄;對截肢的患者應詳細填寫截肢殘端評定表。並且對評定表的諸項予以認真填寫,以便動態觀察患者指標的變化,為調整康復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身體形態的評定:人體測量
包括身高和體重、i肢體長度和周徑以及軀干周徑測量。
【適應證】
1、先天性異常11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等。
2、後天性異常11如特發性脊柱側彎、i截肢後等。
【禁忌證】
無絕對禁忌證。但不能站立者不宜進行身高和體重測量。
【儀器設備】
測量身高、i肢體長度或周徑時,l採用軟尺;測定體重時採用體重測量秤。也可以在體重測量秤上同時測量身高。
【操作程序】
1、身高、i體重測定
(1)身高測定:i患者自然站立,l不穿鞋,l測量從頭頂到足跟的垂直距離,l結果以1cm表示。
(2)體重測定:i患者不穿鞋,l自然站立在體重測量秤上,l讀出體重數,l結果以蛔表示。
(3)結果判斷
①理想體重:i我國成人男女理想體重可參考以下公式計算(注意:i本公式未考慮肌肉因素)。
身高在165cm以下時,l體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6~175cm時,l體重(kg)=身高(cm)-105
身高在176~185cm時,l體重(kg)=身高(cm)-110
若際體重在理想體重±10%范圍內屬於正常,l超過理想體重10%~19%為超重,l超過理想體重20%以上為肥胖。超過理想體重31%~50%為中度肥胖,l超過理想體重50%為重度肥胖。
兒童理想體重可參考以下公式來推斷:i
7~12歲:i理想體重(kg)1=年齡×2+8
13~16歲:i理想體重(kg)1=[身高(cm)-100]×0、9
兒童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20%為肥胖。
②體重指數(body1mass1index,lBMI)
體重指數可以通過以下公式進行計算:i
體重指數(BMI)1=體重/身高2(kg/m2)
正常值為20~23,l如超過23即為超重,l超過30為肥胖。
2、肢體長度測量
(1)上肢長度測量:i患者坐位或站立位,l雙上肢自然垂於體側。
①整體長度:i相對長度為第7頸椎棘突至中指尖的距離,l絕對長度為肩峰至中指尖的距離。
②上臂長度:i相對長度為肩峰到尺骨鷹嘴的距離,l絕對長度為肩峰到肱骨外上髁的距離。
③前臂長度:i相對長度為肱骨內上髁到尺骨莖突的距離,l絕對長度為尺骨鷹嘴到尺骨莖突或橈骨小頭到橈骨莖突的距離。
(2)下肢長度測量:i患者仰卧位,l骨盆擺正,l如存在一側畸形,l則健側下肢應放在與患側下肢相同的位置上。
①整體長度:i相對長度為臍至內踝尖的距離,l絕對長度為髂前上棘到內踝尖的距離。正常人兩側相差<1cm。
②股骨長度:i相對長度為髂前上棘到股骨外側髁的距離,l絕對長度是股骨大轉子頂點到膝關節外側平面的距離。
③脛骨長度:i為脛骨平台內側上緣到內踝尖的距離。
④腓骨長度:i為腓骨小頭到外踝尖的距離。
3、肢體周徑測量
(1)上肢周徑測量:i患者坐位或站立位,l雙上肢在體側自然下垂。
①上臂周徑:i用皮尺繞肱二頭肌肌腹或上臂最隆起處1周,l其測量結果即為上臂周徑。
②前臂周徑:i用皮尺在前臂最粗處測量。
(2)下肢周徑測量
①大腿周徑:i患者仰卧位,l大腿肌肉放鬆,l從髕骨上緣向大腿中段測量一定距離(一般取髕骨上極向上5、i10或15cm),l然後在該處測量其周徑。
②小腿周徑:i患者仰卧位,l屈膝,l雙足平放床上,l用皮尺在小腿最粗處測量。
4、軀體周徑的測量
(1)胸圍:i患者坐位或站立位,l雙上肢在體側自然下垂。用皮尺測量通過【乳】頭上方(相當於第4肋間)和肩胛骨下角下方的周徑(繞胸部1周)。對乳房較大的女性,l可在【乳】頭稍高的地方測量。測量分別在平靜時、i深呼氣末和深吸氣末時進行。
(2)腹圍:i患者卧位或站立位,l雙上肢在體側自然下垂。取腋中線肋緣與髂嵴上緣中1/2點處,l用皮尺繞腹部1周進行測量。
(3)臀圍:i患者站立位,l雙上肢在體側自然下垂。用皮尺測量大轉子與髂前上棘連線之間臀部最粗處。
【注意事項】
1、測量時,l應充分裸露患者被測量的部位。
2、使用標准皮尺,l同一體位,l同一測量部位,l先測健側,l後測患側,l以便於比較。
3、測量女性的軀體周徑時,l須先徵得患者的同意,l並須有女醫護人員在場或女家屬陪同。
Ⅵ 可反映體脂貯備的指標是
【答案】:D
評價外科病人營養狀鉛鄭況的指標有:
血清白蛋白、轉鐵蛋白、前白蛋白的半衰期分別為20天、8天和2天,因此血漿前白蛋白測定橋激唯可反映機體 短期內營敏培養狀態的變化。
Ⅶ 判斷營養狀況的指標是
評定方法
1.體重
體重變化可直接反映營養狀態,但應排除脫水或水腫等影響因素。標准體重與性別、身高及體型有關,可用以下公式推算。
(1)計算方法 女性標准體重(kg)=(身高—100)×0.9;男性身高165cm者,標准體重(kg)=(身高—100)×0.9。
(2)意義 根據實際體重與標准體重比值評定營養狀態。輕度營養不良比值在80%~90%之間,中度營養不良比值在70%~80%之間,重度營養不良比值低於70%。
2.肱三頭肌皮膚褶皺厚度(TSF)
(1)測量方法 患者站立,右臂自然下垂,患者也可卧床,右前臂橫置於胸部,應採用同一位置多次測量。取肩峰尺骨與鷹嘴間的中點,檢測者用拇指和示指捏起皮膚和皮下組織,使皮膚皺褶方向與上臂長軸平行,卡尺固定接觸皮膚3秒後再讀數,取3次平均值。
(2)意義 正常參考值:女性14.9~18.1mm,男性11.3~13.7mm。低於60%為重度營養不良,60~80%為中度,80~90%輕度。
3.上臂肌圍(AMC)
(1)方法 按上述姿勢測量上臂中點的周長,AMC=上臂中點周徑(cm)—0.314×TSF(mm)
(2)意義 反映機體肌肉儲存情況的指標。
4.握力測定
(1)方法 用握力計測定握力大小。
(2)意義 反映肌肉功能的指標,正常男性握力≥35kg,女性握力≥23kg。
5.內臟白蛋白測定
(1)方法:包括血清白蛋白(AIB)、轉鐵蛋白(TFN)濃度測定。
(2)意義:營養不良時該測定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清蛋白的半壽期較長,轉鐵蛋白及前清蛋白的半壽期均較短,後者常能反映短期內的營養狀態變化。。
6.淋巴細胞計數
(1)方法 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
(2)意義 正常值為(2.5~3.0)×109/L,(1.5~1.8)×109/L為輕度營養不良,(1.5~0.9)×109/L為中度營養不良,<0.9×109/L為重度營養不良。
7.氮平衡測定
(1)計算公式 氮平衡=氮攝入量[靜脈輸入氮量或口服蛋白質(g)/6.25]—氮排出量(尿中尿素氮+4g)。
(2)意義 正、負值分別代表正氮平衡和負氮平衡,可用於指導營養支持治療。氮平衡>0機體處於合成代謝狀態,氮平衡<0機體處於分解代謝狀態。
8.肌酐/身高指數
(1)計算方法 肌酐/身高指數=24h實際排出的尿肌酐量(mmol)/標準的24h尿肌酐排出量
(mmol)×100
(2)意義 可判定體內肌肉量。
Ⅷ 正確測量血壓值的方法
現在我們所廣泛使用的血壓測量方法是應用袖帶來壓迫血管的測壓方法。充氣時,一旦袖帶內壓力超過動脈收縮壓,血管被壓閉,血流被阻斷,血管的遠端就聽不到動脈的搏動音。放氣後,當袖帶內壓力低於動脈收縮壓時血管開放,血流恢復,產生動脈搏動音,聽到第一聲動脈搏動音(聽診音)時袖帶內的壓力即為收縮壓。繼續放氣,當袖帶內壓力低於舒張壓時,血管完全通暢,血流不再被阻斷,動脈的搏動音消失,此時袖帶內的壓力即為舒張壓敏吵慧。兒童舒張壓以動脈搏動音突然變小時的壓力來確定比較准確。由於血壓的測量受到許多外部因素的影響,因此正確測量血壓需做到如下幾點:
(1)選擇合適的血壓計: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壓計,氣壓表式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亦常用。血壓計的袖帶寬度應能覆蓋上臂長度的2/3,同時袖帶長度需達上臂周徑的2/3。如果袖帶太窄則測得的血壓值偏高,袖帶太長則測得的血壓值偏低。
(2)選擇合適的測壓環境:患者應在安靜、溫度適當的環境里休息5~10分鍾,衣袖與手臂間不應過分束縛,避免在應激狀態下如膀骯充盈或吸煙、受寒、喝咖啡後測壓。
(3)選擇正確的測壓步驟:患者取坐位,被測的上臂應*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於心臟水平,上肢胳膊與身軀呈45℃角,袖帶下緣與肘前間隙間距為2~3厘米,充氣至撓動脈搏動消失後再加4.0千帕碰喊(30毫米汞柱),此時為充氣水平。如果加壓過高會得到收橋答縮壓過高的結果。如果充氣到達40.0千帕(300毫米汞柱)水平時,即會導致「氣囊充氣性高血壓」。然後逐漸放氣,速度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第一聽診音為收縮壓,搏動音消失時為舒張壓(舊制單位血壓讀數應精確到2毫米汞柱)。充氣壓迫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造成血壓升高的假象。
此外,測壓者應受過合格的培訓。
Ⅸ 周徑的測量結果雙側相差多少即可考慮有臨床意義(
正確答案為:D選項 答案解析:約半數以上的螞升下肢DVT患者無自覺症狀和明顯體征。為診斷應測量雙側下肢的周徑來評價其差別,患肢腫脹、周徑增粗。大腿周徑測量點在髕骨上緣以上15cm處,小腿周徑測量點在髕骨下緣以下10cm處。雙側相差>悶凳老lcm(D項)即考慮有臨床粗宴意義。
Ⅹ 怎麼測量病人關節及肌肉
軸線的測量:上肢屈曲時,手正對肩,而伸肘時,上臂與前臂並非直線,後者橈側,在肘部形成10度左右的「攜物角」。下肢也非直線,膝關節有10度左右的外翻,小腿本身輕度向內側彎曲。下肢正常軸線的測量是由髂前上棘,通過髕骨中線,達足趾和二趾間隙,連成一條直線。下肢畸形如膝內、外翻時,軸線即變位。
下肢長度的測量:尺量法。病人平卧,雙腿並攏,由髂前上棘達足內踝的距離可代表長度;墊高法。對下肢不等長病人,在站立位,用不等厚度類似的鞋底形狀的木板,墊高短腿,使兩側髂前上棘在同一高度。所墊木板厚度即等於腿短的長度。
四肢周徑的測量:選擇肢體腫脹或萎縮明顯的部位,用皮尺測量周徑。再於同一水平位測量健側周徑,以資對比。
關節活動范圍和畸形角度的測量:用各種類型的角尺來測量關節的活動范圍。一般以肢體伸直位為起點,皆按0度計算,僅踝關節由90度位按0度位計算,另外前臂以中立位為0度。
根據病情,有些固有的體征,可用特殊體檢的方法顯示出來。如X線、CT、MR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