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孔子的教學方法的組織形式

孔子的教學方法的組織形式

發布時間:2023-05-24 19:57:59

1. 孔子實行怎樣的教育方法

教學方法上,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也就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他提倡啟發式的教學,讓學生獨立思考,「舉一反三」。他提出了學習和思考相結合的論點,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不思解決不了疑難問題,只思不學就會陷於空想。他還強調「多學而識」與「一以貫之」,即有一個統一的原則把所有的知識融會貫通起來,從而把知識積累升華到理論思維的層次,它包含了關於經驗與理論的關系的見解。

2. 孔子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孔子的教學原則和方法可以集中歸納為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並重、由博返約四條。
孔子在教育上有三大創造和貢獻:
一是春秋時期,王官之學衰微,孔子首開私人講學之風,設杏壇講學授徒,整理並以《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為教材,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教育內容;
二是打破教育上貴賤貧富的等級,提綱「有教無類」,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權利,學生眾多,史稱「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三是主張尊師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和因材施教、學思並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的教學原則及「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等等,至今為人所稱頌和沿用。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職業教師,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也由此被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3. 孔子的教學方式有哪些

顏回(顏淵)是受孔子經常誇獎的學生,他說過這樣一段話: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子罕》第十一章)(顏淵感嘆說:老師的學問道德,仰望越望越高大,越鑽研越深奧。好像在前面引導你,忽然又好似在後面推動你。老師循序漸進誘導我們,用典籍豐富我的知識,用禮節約束我的行動,使我想停止進步都不可能。竭盡了我的才能,似乎自己提高了有些成績,然而想跟上他,仍然做不到啊。)顏回在這里講的是孔子循循善誘,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一步步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思考,由淺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級到高級,來充實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循循善誘,是孔子啟發教學的主要形式。孔子回答學生子張的提問: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第十八章)(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暫且保留,認真地討論其他的部分,就少犯錯誤;要多看,想不通的地方暫且保留,認真地討論其他的部分,就能夠減少後悔。)孔子所說的學習,從來不是單指書本上的學習,而一貫主張同時在實際中學習,學習的方法則是「多聞闕疑」、「切問近思」。他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聽取各種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更主要的是獨立思考,對書本文獻,對事事處處,多問幾個為什麼,敢於發現問題。學、聞、見,是佔有材料,疑、思,是發現問題、思考和分析問題,再謹慎地到實際中去檢驗。指導學生多聞闕疑、切問近思、在實際中檢驗認識,是孔子啟發教學的又一種形式。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第八章)(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實在想不明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而實在表達不出的時候不去啟發他。舉出一個方向他不能推知另外三個方向,就不再往下講。)何謂「不憤不啟」?(這里有問號)朱熹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未通之意。……啟,為開其意。」意思是學生想解通某問題,思考長久還不得要領,在這個時候,老師要開導他能夠豁然貫通。

何謂「不悱不發」?(這里有問號)朱熹解釋說:「悱者,口欲言而未得之貌。……發,為達其辭。」意思是學生想說出自己的看法還不能順利地表達出來,這個時候,老師去啟發他,適當地點撥,學生便能明確地表達出來。

何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這里有問號)隅,在這里指方位。例如指南針,指示的方位是南方,看指南針的人知道了南方便能推知東、西、北三方。這句話,後世演化為成語「舉一反三」。「復」,朱熹註解為「再告也」。孔子這句話是說,學生獲得的知識不能「舉一反三」,他不再講新知識。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使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開動了大腦這個思考和記憶儲存的器官,經過老師的開導、啟發、點撥,形成自己的新知識。實行這樣的啟發式教學,受教育者可以開啟心靈,思維活躍,獲得真智慧。一種知識,如果不能通過自己大腦的運動而被吸收,便不能進行推理和靈活應用,那隻是死知識,不能轉化為智慧和才能。「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達到「舉一反三」,是孔子啟發教學的又一重要形式。

孔子還要求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論語》記錄有他與學生子貢的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這里有問號)」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這里有問號)」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第十五章)(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奉承,富裕而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呢?(這里有問號)」孔子說:「可以了;但還不如貧窮仍然樂道,富裕而愛好禮義的人。」子貢說:「《詩經》里說,修養像把玉石加工成精美的器物一樣,要經過切磋琢磨,是這樣的意思嗎?(這里有問號)」孔子說:「端木賜呀,可以開始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已經發生的事,你能知道後來的事。」)子貢名叫端木賜,他說的「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本來是不錯的,孔子的答話「貧而樂,富而好禮」,啟發他的認識再提高一層。子貢從《詩經》中的兩句詩又進一步認識到人的修養也要經過不斷的切磋琢磨,才能達到完善的程度。他因此受到孔子的贊許,因為他經過老師的啟發,引用已有的學識,通過個人的思考,把認識又提高到新的層次。這樣的學習就是觸類旁通,即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後,在接觸同類事物時能類推而貫通。教師在教學中最好的教學方法,不是把知識一一細細地灌輸給學生,而是善於啟發學生在學習中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由其一而推知其二、其三。

《論語》中還記載,孔子的教學常常運用討論、問答的方式,這也是啟發教學的一種形式。老師先向學生提問題,由學生回答。答對了,老師給予肯定;答錯了,老師給予啟發式糾正,引導到正確的思路上來。

孔子的啟發教學,以及要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比今天大多學校通行的「灌注式教學」、「應試教育」,不知高明多少倍。「灌注式教學」又稱「填鴨式」教學,「應試教育」,實際是死記硬背。二者的弊端,當前已發展到嚴重的地步,我們教育工作者學習孔子的教學思想,大有必要。

4. 孔子弟子三千反應什麼教學組織形式

在古代教育中,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殲做信,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是個別教學,即使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仍然是通過個別教學進行教育的,學生在原有程度、學習內容、學習進度上各不相同,沒有一致的要胡檔求和規定。工業革命後,社會提出了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教育的規模和效率都氏輪必須擴大、提高,個別教學因為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於是班級授課制應運而生。

5. 孔子有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孔子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方法,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鑒作用,這是他在人類教育史上做出的又一重大貢獻,其數學方法有六方面:一、因材施教。孔子對學生的教誨不是盲目的,而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採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孔子注意到人的才智高下有別是個客觀存在,他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雍也》)根據這條原則,他具體地分析了每個學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點,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例如他說:「高柴愚笨,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魯莽。」又說:「顓孫師做事有些過分,而子夏則有些做不到數。」(《先進》)據《論語·先進》載,弟子冉求做事好退縮,膽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抓緊,一聽說就應馬上去做。仲由膽大,敢作敢為,孔子怕他冒失而惹禍,就教他凡事先退一步,等請示父兄以後再去做。孔子就是用這種揚長避短的方法來對學生們因材施教的,指導他們發揚優點,克服缺點,避免片面性,做到全面發展。二、學思結合。孔子十分重視「學」,他要求弟子「博學於文」,「敏而好學」。為了求得學問,即「道」,可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學而》)。他自己為了「學」,也是「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孔子認為,「多聞」、「多見」是學習知識的基本途徑。在《論語》一書中,「聞」知者57處,「見」知者71處。孔子處處以「聞」、「見」為最可信賴的知識源泉。他要求學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述而》)。只有這樣,才能學到全面的知識。

孔子論「學」又不完全停留在「聞」知和「見」知上,而是要做到「學」與「思」相結合,要求「切問而近思」(《子張》)。就是說,孔子特別提倡獨立思考,懇切地發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追根求源。他說:「遇事不斟酌思考,不講『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對這種人就無能為力了。」(《衛靈公》)他批評那種「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思想懶漢。但是他又反對那種不認真刻苦學習,只是整天苦思空想的人。認為脫離了「學」的「思」,只會把人引導到瞎猜的歧途上,是不會有什麼好處的。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不先「學」,就無從去「思」,這是符合人類認識規律的。

孔子在「學」與「思」的關繫上,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的精闢見解,這是符合「學」與「思」之間的辯證關系的。就是說,「學」與「思」兩者不可分開,一旦分開,就會兩敗俱傷,不是「罔(受騙)」,就是「殆(疑惑)」的結果,都會空無所獲,白費氣力。當然,在這二者之間,孔子所著重強調的仍然是「學」。他甚至認為有許多好的品質的人,如果不學習,也會產生不好的後果,如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陽貨》)三、舉一反三。孔子在講學時,為了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他往往不先說出自己的見解,而是「不憤不啟,不徘不發」(《述而》)。「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為開其意。發,為達其辭。」(朱熹:《論語集注》)意思是說,要讓學生獨立思考,直到他們想把問題弄明白而又考慮不通時,再去開導他;直到他們想把觀點表達出來而又表述不清時,再去啟發他說出來。這種在求學者產生強烈求知慾的心理狀態下進行教育的方法,自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還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意思是說,要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果給他指明東方,他不能由此推知其餘的西、南、北三方,那就不必再勉強教下去了。這樣做,也是為了避免代替學生思考,讓他們自己學會由此及彼的推理判斷能力,從而達到「告諸往事而知來者」(《學而》)、「聞一知二」、「聞一知十」(《公冶長》)的理解水平。這種行之有效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是孔子的首創。四、循循善誘。孔子認為一個人不僅應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而且要善於學習和樂於學習。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只有培養起學習興趣,才能樹立學習的自覺性,從而產生學習的熱情,以至學而不厭。孔子善於了解並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循循善誘,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學生的學習志趣。《論語》中就載有孔子交互採用哲理性的比喻來教導學生的事例。例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人的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學生要珍惜時間,奮發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好評。五、聯系實際。孔子是一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人,不是一個為教育而教育的人。他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聯系歷史上或當今的實際,通過對人物評價和時政評論,向學生闡發自己的政治觀點和哲學思想,明確表示自己的是非愛憎,並以此來教育和影響學生。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都評論過。他特別注意評論那些對社會、對人民有大功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孔子對管仲、子產,以仁許之。比如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憲問》)當他聽到「為人仁愛的人」鄭國執政子產的死訊後,淚流滿面地說:「古之遺愛也。」(《左傳》昭公二十年)伯夷、叔齊在繼承君位上互相推讓,孔子稱其「求仁而得仁」(《述而》)。對於那些不肖者,孔子便加以抨擊。如魯國的大夫臧文仲明知柳下惠是賢良之士,卻不肯任用,孔子批評他白吃官飯,不幹實事。

(見《左傳》昭公二十年)

《左傳》記載,魯國貴族季氏的家臣陽虎,又名陽貨,在魯定公六年取得「陪臣執國命」的合法地位。孔子對這一事件評論說:「天下太平,制禮作樂以及出兵都決定於天子;天下昏亂,制禮作樂以及出兵便決定於諸侯。決定於諸侯,大概傳到十代,很少還能繼續下去;決定於大夫,傳到五代,很少還能繼續下去;若是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政權,傳到三代,很少還能繼續下去。天下太平,國家的最高權力就不會掌握在大夫之手,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不會議論紛紛。」(《季氏》)這段評論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主張國家的集中統一,這在當時是有積極意義的。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反映了他通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風。六、教學相長。孔子在學術問題上,是允許學生與自己辯論的,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後,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有一次,顏淵和子路各自說了自己的志趣,子路要孔子也說說,孔子也很和善誠懇地滿足了學生的要求,談了自己的志趣:「使老年人得以安度晚年,使朋友們相互信任,使年輕人得到關注。」(《公冶長》)他以此讓顏淵和子路與各自的志趣作比較,可說是一種正面教育的最好方法。孔子還真心誠意地歡迎學生對他提意見。子路性格直率,有時提意見不免有些魯莽,但孔子並不介意。例如,有一次魯國的季氏家臣公山弗擾派人請孔子,孔子准備去,子路很不客氣地批評說:「難道走投無路了嗎?何必要到鬧叛亂的公山弗擾那裡去呢?」孔子回答說:「那個叫我去的人,難道是白召我嗎?假若有人用我,我將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東方復興。」(《陽貨》)嘴上雖然這么說,但他還是接受了子路的意見沒有去。又有一次,晉國范氏家臣佛肸邀請孔子,孔子也想去,子路又提出批評說:「我曾聽老師說過,君子是不到做壞事的人那裡去的。現在佛肸在中牟地方叛亂,老師卻要去,這怎麼解釋呢?」孔子只得承認:「對,我是說過這話。」接著作了一番解釋,最後說:「我不是地瓜,那能掛在那裡不出仕食祿呢?」(《陽貨》)他老實承認急於出仕食祿的心情,結果還是接受了子路的批評,打消了要去的念頭。孔子是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的。對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悅。」(《先進》)孔子還鼓勵學生要敢於堅持正確的東西,不要遷就謬誤,應該「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即在仁德面前對老師也不退讓。這種討論與辯論的方法,是孔子師徒教學相長的重要手段之一。孔子常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這種後來者居上的認識論正是孔子教學相長的思想基礎。七、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孔門的師生關系,是平等民主的。孔子對學生坦率真誠,一視同仁;弟子對老師尊重敬愛,親密無間。孔子19歲那年娶了宋國的亓官氏為妻,婚後年餘生了個兒子。因當時孔子已有些名氣,所以連魯國國君魯昭公也派人送來一條鯉魚作為賀禮。孔子以昭公送鯉為莫大的光榮,便給兒子起名叫鯉,字伯魚。伯魚長大後,也與其學生一樣,在孔子所辦的私學里學習。有一次,孔子的學生陳亢悄悄問伯魚:「先生單獨給你教了些課程吧?」伯魚坦率地回答說:「沒有。我跟大家一起聽課,父親從來不單獨教我。他曾經一個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過,他問我,學詩沒有?我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會說話。過後,我就用功地和大家一起學詩。過了幾天,他又一個人站在庭中,見了我又問,學禮了沒有?我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能立身社會。過後,我就用功地和大家一起學禮。我從父親那裡只單獨地聽到這么多。」陳亢聽後,很受感動,自言自語說:「我問的只是一個問題,而從伯魚的回答中卻得了三方面的教益,一是明白了學詩的重要性,二是明白了學禮的重要性,三是明白了正人君子對自己的兒子也不偏私。」(見《論語·季氏》)這件事說明了孔子在處理師生關繫上,完全是平等的,連自己的兒子也不偏愛,真正做到了一視同仁。

孔子以高尚的人格和淵博的學識贏得了學生們的崇敬和愛戴。孔子在教學上與弟子雖然是師生關系,但在許多情況下,孔子總是把他們當成朋友和親人看待的。孔子有一次對顏淵說:「有用我的,將行道於世,不用我則將藏道於身,這只有我和你能夠做到啊。」(《述而》)這已不像師生間的談話,而完全是平等的朋友之間的談心了。孔子弟子中有一位叫冉伯牛的,因為生了惡疾不能起床,孔子親自去問病,將要永訣時,說:「此人喪亡,這是命呀!這樣好的人,為什麼偏會生這樣的病啊!這樣好的人,為什麼偏會生這樣的病啊!」(《雍也》)這是真摯感情的流露,是孔子平等對待學生的真實記錄。由於孔子對學生深沉真摯的愛,學生對孔子更是倍加尊敬。有人把孔子比作「太和元氣」,把他的學生比作「四時之春」,充分說明了師生之間的親密關系。僅比孔子小9歲的子路就對老師十分尊敬與佩服。盡管孔子多次批評子路好勇無謀,甚至說他「不得其死然」(《先進》),但子路卻一直願跟隨孔子學習,實際上充當了孔子的衛士的角色。孔子在其興辦的私學里,畢其一生,用了長達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培養出了一大批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人才,而且在辦學方針、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師生關系諸方面都做出了創造性的建樹,並作為豐富的文化遺產傳給後世,造福於人類。

春秋後期,魯國的三桓(魯桓公三個兒子的後代),即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的勢力膨脹,通過「三分公室」和「四分公室」,掌握了魯國的實權。公元前562年,三桓「三分公室」,把公室的軍隊改編成三軍,由一家統轄一軍。過了25年,三家又進一步瓜分國君的權力,把三軍改為兩軍,分成四股,實行「四分公室」,由季孫氏分得兩股,並掌握魯國的大權;叔孫氏和孟孫氏各得一股。這樣,國君的主要權力就被瓜分了,經濟上也只能靠三家的進貢來維持。由來已久的公室衰微,世卿專橫,政在季氏的局面,使魯昭公不得不想方設法削弱鏟除季平子,以恢復公室的權力。

「斗雞之變」當年的曲阜城裡,有斗雞的習俗。魯昭公二十五年夏天,執政的季平子與另一貴族郈昭伯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斗雞大賽。季氏給雞穿上護甲,郈氏給雞裝上鋒利的金屬爪子。兩雞相鬥,各不相讓。時間一長,季氏的雞漸漸不支,而邱氏的雞仗著利爪,越斗越勇,將季氏的雞打得狼狽逃竄。季平子惱羞成怒,破口大罵,並仗勢強佔了郈氏的房子。郈昭伯是魯惠公的後裔,同季平子一樣,也是魯國公室貴胄,只不過權勢不及季氏。魯昭公早想除掉季平子這個權臣。得知斗雞的事情,喜出望外,便召郈昭伯密謀鏟除季孫,邱氏欣然贊同。聯系了一些季平子的政敵,經過周密的策劃後,在同年秋天出兵圍困季平子。兵至季府門前,當即捉住並殺死了季平子的弟弟季豎。季平子已有準備,閉門堅守。季平子登上觀台,遙拜魯侯請求說:「君王沒有調查下臣的罪過,就派官吏用武力討伐下臣,下臣請求待在沂水邊上讓君王調查。」昭公不許。請求囚禁在費地,也不答應。又請求帶著5輛車子逃亡池。左右勸昭公准季平子所請。昭公還是不聽,郈昭伯火上加油說:「一定要殺了季平子!」孟孫氏、叔孫氏得到兵圍季府的消息,深知除了一家,其餘二家也難保,便一齊起兵來救季氏,昭公兵少難敵,只好帶了少數親隨,出奔齊國。(見《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後來又逃到晉國,過了7年流亡生活,最後死於晉國乾侯。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斗雞之變」。

「斗雞之變」這年,孔子35歲,他耳聞目睹了這場魯國君臣之間、各當權貴族之間的激烈爭斗,感到魯國政局的混亂,做國君的不像國君,為人臣的不像人臣,完全背棄了禮的尊尊、親親之義和互敬互讓原則,傳統的貴族共政體制所要求的君臣協調關系破壞殆盡。在孔子看來,禮徒具玉帛鍾鼓的形式,甚至被僭越者所利用。按照當時的禮制規定,祭祀祖先的萬舞人數:天子用八佾(一佾為一列八人),諸侯用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身為大夫的季平子在舉行祭祀祖先的活動時,竟把從公室調來的樂隊和自家的樂隊合在一起,組成八佾,演出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舞於庭」的場面(見《論語·八佾》和《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而且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在祭祀撤奠時,還唱起天子用的《雍》歌(《八佾》),聲勢十分氣派。而公室的祭祀活動,不僅規格低於三家,由於舞隊被季氏調走2/3,連萬舞也不能舉行,顯得十分冷落。以維護周禮為己任的孔子哪裡能容忍這種無法無天的僭越行為,他針對季平子八佾舞於庭的做法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又針對三家祭祀以《雍》的行為評論說:「《雍》詩里有這樣兩句話:『相辟維公,天子穆穆(諸侯助祭,天子庄嚴主祭)。』這樣的語句怎麼可以出現在三家大夫的廟堂里呢?」(《八佾》)孔子再也不忍目睹這種大夫違禮僭越的行為,決定留下妻兒,自己便和追隨他的一班弟子駕車赴齊避亂。

「苛政猛於虎」孔子這次赴齊是在魯昭公逃亡國外後不久,即公元前517年的深秋。車出城關,渡過泗水,便進入了西北郊遂,映入眼簾的是廣袤無垠的田野,孔子師徒久日壓在心頭的煩悶情緒為之一掃,秋高氣爽,心情也就寬松多了。又走了幾天,只見峰巒重疊,山勢漸高,遙望一峰,拔地聳天,弟子高興得手舞足蹈,說是可以清楚地望見泰山山脈的主峰岱嶽了。車子在山路上轔轔前行,越走山愈深,境愈幽,山限水曲的地方,林木掩映著一兩椽茅舍,炊煙裊裊,正是一個避世隱居的好去處。正當孔子師徒沉寂在遐想中,飽覽著這美景如畫的泰山風光時,忽然不遠處傳來一女子的嚶嚶哭聲,抽抽搭搭,時斷時續,打破了山林中的幽靜和諧的氣氛。孔子急忙命子路停車,自己恭敬地站起身來,扶住車前橫木,說:「快去尋找這位失聲痛苦的女子,看看能不能幫她點忙。」子路循著哭聲走去,發現在山坳一旁有一中年婦人在墓前哭祭,樣子十分悲痛。子路問道:「這位大嫂,聽你的哭聲,好像有幾層憂傷,不知為何?」婦人強抑淚水,悲切切地說:「山裡猛虎為患,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後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現在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聽說後,同情地問道:「山裡虎患這么嚴重,你為什麼不早點搬到山外去住呢?」婦人回答說:「這深山老林中沒有苛捐雜稅呀」孔子的心為之一震,如夢初醒,悲憤地對弟子們說:「你們要記住這件事,苛政猛於虎啊!」(《禮記·檀弓下》)

6. 孔子的教學方式是什麼

孔子的教學方式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代表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不管他是市井小民,還是王公貴族,在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
因材施教,代表著要針對學生群體制定合適的教育方案,不能籠統的填鴨式教學,就像不能教魚上樹一樣,要發現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准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
「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7. 孔子的教學方法

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方法。

一是主張「學」和「思」結合起來,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精闢見解。

二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善於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差異而「因材施教」。他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於中等以上智力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講高深的學問;而對中等以下智力水平的人,則不可以跟他講高深的內容。

三是善於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主動性。他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就是說教育學生時要培養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同時誘導學生主動思考,思考後仍不得要領時,再去開導他。

四是提倡師生之間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論語 》中記載了不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他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志趣,並談了自己的志趣,然後將各自的志趣進行點評,可說是一種正面教育的最好方法。

孔子還創造了通過人物評價和時政評論,向學生闡發自己的政治觀點和哲學思想的教學方法。孔子點評過很多人物,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 春秋 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連自己的弟子,他都曾加以評價。

8. 孔子的教學方法

1、學、思結合

孔子認為,要使一個人成才,就必須通過培養,使他既善於佔有資料又勤於對資料進行獨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教好學生。

2、因材施教

孔子能夠正視學生資質上存在的差異,根據學生自身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選擇地施以不同的教育。《論語·由膽大,欠考慮,孔子怕他冒失惹禍,就教他遇事要退一步想,孔子就是用這種揚長避短的方法來完善弟子們的德業修養的。

3、善於啟發,循循善誘

孔子主張教育學生不能簡單地採取灌輸的方式,而應該以學生為主,在學生思考後仍不得要領時再開導他,在學生想表達自己思想而苦於說不出來的時候再啟發他說出來。另外,如果學生僅停留在對知識的了解,而不能內化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強教下去了。



軼事典故

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孔子的另一學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獲救者為了表示感謝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閱讀全文

與孔子的教學方法的組織形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稚優泉666塗唇釉的正確方法 瀏覽:533
日本超市黃瓜的腌制方法及步驟 瀏覽:587
手工焊有哪些焊接方法 瀏覽:904
電腦主機組裝方法 瀏覽:289
種梨怎麼種植方法 瀏覽:657
記樂譜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114
蓮子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9
更改列印機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60
蘭花紅夫人的種植方法 瀏覽:430
少年白癜風採用哪些方法治療 瀏覽:759
大力馬線的編織方法視頻 瀏覽:788
畫幅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86
水電布線教學方法 瀏覽:797
動畫教學方法運用教學計劃 瀏覽:850
測量有源二端網路的方法及優缺點 瀏覽:975
把花朵比作眼睛是什麼修辭方法 瀏覽:769
教室強電分組最佳方法 瀏覽:931
校園節能減排研究方法 瀏覽:154
科學的跑步訓練方法 瀏覽:320
局部用葯有哪些方法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