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語文常用說明方法有哪些
1、打比方:將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2、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
3、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4、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5、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6、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7、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8、作比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9、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㈡ 什麼是排比句和比喻,有什麼區別呢
答案如下:
1、我是雨,我在集蓄能量,使久旱的大地得以滋潤,我手亮在大地需要我的時候召集急來,便讓大地春風化雨!
2、我是雨,我在大地上下著雨,使人們都高興起來,我在窗戶上拍打著雨滴,便讓人們產生思念之情。
相關信息
排比句指使用排比修辭方法,把三個或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片語或句子並排在一起組成的句子。有時候兩個句子或以上的並列句子也可以稱為排比句。
一般使用排比句來說理,可收到條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賣笑感情洋溢、氣勢更為強烈;用排比來敘事寫景,能使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之效。
短語排比
1、坐山看虎門,借刀殺人,引火吹風,做干岸兒,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武藝。
2、我的畢配寬書桌上擺滿了東西,小小的玩偶,厚厚的字典,長長的鉛筆,真的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㈢ 修辭手法與說明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點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應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指孝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不能成立。
3 [語文基礎運用]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⑵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彷彿、猶如」等相聯結。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溫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結。例如:廣場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紀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崗。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於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的相關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例如:「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誇誇其談,滿足於一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還在我們黨內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
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騎自行車翩翩而來的身著風衣的少女,是紅蝴蝶,是綠鸚鵡,還是藍孔雀?
⑶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或化平淡為生動;或化深奧為淺顯;或化抽象為具體;或化冗長為簡潔。
⑷下列幾種情況,雖有「像」「彷彿」等詞,但不是比喻句。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親。(同類比較)
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她彷彿聽見了她的心臟跳得非常厲害。(表示想像)
我們這時代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剛、李向群等。(表示列舉)
⒉比擬
⑴比擬的特點
根據想像把物當做人,把抽象的概念當做人或物,或者把人當做物、把此物當做彼物來描寫。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把物當人來寫)。例如: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②擬物(把人當物寫或把甲物當乙物寫)。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了出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⑶比擬的作用
正確運用比擬,增加了語言的生動和形象性,可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對該事物的強烈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點
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的本來名稱,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關的事物的名稱來代替。
⑵借代的種類
①特徵代本體。例如:大鬍子凶神惡煞的吼叫著。
②材料代本體。例如: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③標志代本體。例如:誰料竟會落在「三道頭」之類的手裡呢,這豈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⑤綽號代本人。例如:「蘆柴棒」,去燒火!
⑥專名代泛稱。例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⑦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⑧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⑶借代的作用
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⒋誇張
⑴誇張的特點
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不能漫天浮誇,要給人以真實感。
⑵誇張的種類
①擴大誇張。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②縮小誇張。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誇張。例如: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⑶誇張的作用
有利於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鮮明地表現出作者對事物的感情態度,增加語言的生動性。
⒌對偶
⑴對偶的特點
八字數相等或大致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意義相關或相反的兩個短語蘆逗逗或句子對稱陪賣的排列在一起。
⑵對偶的種類
①按內容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
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例如: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對或相反的對偶形式。例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例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4 [語文基礎運用]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②按形式可分為工對和寬對。
所謂工對,就是字數、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均按對仗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
③按結構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既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
句子對偶。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⑶對偶的作用
①形式整齊,結構對稱,可以收到一種均衡的美感效果。
②詞句凝煉概括,富有表現力,能夠把相關事物間的關系表現得集中鮮明;是對立事物間的對比強烈,褒貶分明。
③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讀來琅琅上口,便於傳誦記憶。
⒍排比
⑴排比的特點
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
⑵排比的種類
①成分排比。例如:大堰河,含淚的去了!同著四十幾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著數不盡的奴隸的凄苦,同著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同著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著一手把的紙錢的灰,大堰河,她含淚的去了。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朴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⑶排比的作用
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⒎設問
設問的特點
「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只問不答。目的是強調問題,以引起人們注意,啟發人們進行思考。
例如: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⒏反問
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句末一般打問號,有的也打感嘆號。
反問的形式有兩種
⑴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於呼吸視聽,哪裡還能有什麼言語?
⑵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
辨析幾種修辭手法
高考雖不強調從概念上分辨修辭格,但這並不等於連一般的理解也不需要了。不理解和掌握,怎麼能正確判斷修辭方法使用的正誤、優劣呢?又怎能談得上按要求和語境正確運用呢?對各種修辭方法進行理解時,最好用分組比較的方法,比較出同中有何異,異中有何同。
⒈借喻和借代
區別借喻和借代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⑴借喻的本質是「喻」,雖然它的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但隱含著可比的對象(即本體)。而借代的本質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種特徵來代指本體,並沒有可比對象。
⑵借喻因為是「喻」,一般可以補進「本體」和「喻詞」。借代則沒有可比物,無法這樣補進。
⑶借喻一般可以對未出現的本體起描寫作用。借代卻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詞大多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不能起描寫作用。
⑷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現了「××像××」地比喻句,後文直接使用喻體,這就成了借代了。
⒉比擬和比喻
比擬和比喻的相似之處在於均涉及甲、乙兩事物相比,甲、乙兩事物有可「比」性。
比擬和比喻的不同在於:
⑴從意義上看,比喻的重點在「喻」,即「比方」,它突出的是兩事物的相似點;比擬的重點則在「擬」,即「比作、當作」,它直接把甲當乙來描述。
⑵從形式上看,比喻的喻體往往以名詞性詞語的形式出現,表示一種實體。比擬中起比擬作用的部分則是描述性的,其表現形式為動詞性詞語或形容性詞語。
⒊排比和對偶
排比與對偶的不同主要表現在:排比必須有三項或三項以上構成,而對偶僅限於上下兩句;排比在字數上無嚴格要求,只要求結構相同或相似即可,而對偶則要求字數相等或相近,且結構完全相同;排比的各項多有相同的詞語做提挈詞語,而對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詞語(寬對不那麼嚴格);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關的意思,而對偶則表達相對、相反或相連的意思。
⒋設問和反問
設問和反問的不同主要表現在:設問句有答或提請讀者思考,往往在篇首或段首,目的是提請讀者注意,且必須用問號;反問句不必答,問中已有明確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末尾,目的是加強語氣,表示強烈的感情,所以有時可用嘆號。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6472707.html?fr=qrl3
回答者:ch_wwyy - 經理 四級 5-22 12:54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xiexie
其他回答共 1 條
1.比喻
(1)比喻的特點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構成。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彷彿、猶如」等相聯結。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穩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結。例如: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系,就是箭和靶的關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於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相關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例如:放下包袱,開動機器。
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從色彩、光華、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隱約閃爍、清新潔靜等相似點來描繪出荷花的美。)
==============================================
2.比擬
(1)比擬的特點及作用
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2)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例如: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②擬物。例如:咱們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
3.借代
(1)借代的特點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兩事物間的相關點。其作用是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種類
①特徵代本體。例如:大鬍子凶神惡煞地吼叫著。
②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③專名代泛稱。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⑥結果代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對青銅。
⑧地名代本體。例如:延安還是西安?要劃清這種界限。
=============================================
4.誇張
(1)誇張的特點及其作用!
誇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不能浮誇。其作用在於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
(2)誇張的幾種形式
a、擴大誇張。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b、縮小誇張。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誇張。例如: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饃饃的香味來了。
=============================================
5.對偶
(1)對偶的特點及其作用
對偶就是「對對子」,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兩句間的關系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等。其作用有:便於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2)對偶的幾種形式
①依內容分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
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
例如: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對。例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例如: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為工對、寬對。
所謂工對,就是字數、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嚴格按對仗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說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
③依結構分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即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
句子對偶。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
6.排比
(1)排比的特點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的同一詞語重復出現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於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幾種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只有幾個學生上幾篇「呈文」,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誇獎,永遠「國」下去一樣。
b、句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
7.設問
設問的特點
「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確定答案。目的是強調問題,以引起人們注意,啟發人們進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麼色素呢?白色的花什麼色素也沒有。
又如: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有這樣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麼?最主要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
=============================================
8.反問
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句末一般打問號,有的也可打感嘆號。
反問的形式有兩種:
(1)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們還有什麼可以驕傲的呢?
(2)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難道不是我們勞動群眾創造了人類世界嗎?」
(1) 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 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 的效果。
(3) 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 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
(5) 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 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 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 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回答者:Featherv - 江湖新秀 四級 6-6 20:09
您覺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1 個人評價
100% (1)
0% (0)
其他回答共 1 條
比喻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恰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
(二)結構:
比喻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組成。
(四)比喻的種類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彷彿、猶如」等聯結,有時後面還有「似的」、「一樣」等詞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
葉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征都出現,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結,有時暗喻不用喻詞。暗喻的典型形式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時候,烏雲四合,層巒疊蟑。
除此暗喻還有許多變體值得注意:
①本體和喻體是並列、關系。例如:從噴泉里噴出來洋,(「花」修飾「海洋」)
②本體和喻體是注釋關系。例如:我愛北京——祖國的心臟。
3、借喻。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為甲代乙。例如: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元豪傑怕熊嬰~傅喻。連用幾個比喻共說明一個本體。例如:
這種下筆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緊不過的了,正如蓋房子首先要打好圖樣,作戰首先要訂好計劃一樣。
(五)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為生動;
2、化深奧為淺顯;
3、化抽象為具體;
4、化冗長為簡潔。 誇張
(一)概念:
誇張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二)種類:
誇張可分為三類,即擴大誇張,縮小誇張,超前誇張。
1、擴大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的誇張形式。例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2、縮小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的誇張形式。例如: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3、超前誇張:在時間上把後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誇張形式。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鮮綠的茵,就嗅出白麵包子的香味來了。
(三)誇張的作用:
1、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2、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3、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四)運用誇張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誇張不是浮誇,而是故意的合理的誇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生活的根據。下面運用的誇張腳下地球當球玩,大洋海水能喝乾。
第二,誇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會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誇張。
第三,誇張要注意文體特徵,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誇張,以免歪曲事實。
對偶
(一)概念: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
(二)對偶的種類: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例如:
a.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類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例如:
b.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例如:
c.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根據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對偶分為嚴式對偶和寬式對偶,嚴式對偶要求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平厭相對、不重復用字。如例句曲。寬式對偶對嚴式對偶五條要求只要有一部分達到就可以,不很嚴格,如例句c。
(三)對偶的結構:
1、成分對偶。例如:
然而我的壞處,是在論時事不留面子,泛銅弊常取類型,而後者尤與時宜不合。
2、句子對偶。例如: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騖齊飛。
(四)對偶的作用:
便於吟誦,易於記憶;用於詩詞、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五)對偶與對比的不同點;
1、對比的基本特點是「對立」,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
2、對偶主要是從結構開工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
3、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手法的兼類現象。)
排比
(一)概念:
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證據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
(二)排比和種類:
1、成分排比 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聲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
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清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3、單句排比 例如:
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肢下踩。
4、復句排比。例如:
如果我們能夠研製出一種類似 鷹眼的搜索、觀測技術系統,就能夠擴大飛行員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視敏度。如果能研製出具有鷹眼視覺原理的「電子鷹眼」,就有可能用於控制遠程激光制導武器的發射。如果能給導彈裝上小巧的「鷹眼系統」,那麼它就可以象雄鷹一樣,自動尋找、識別、追蹤目標,做到百發百中。
(三)排比的作用:
1、內容集中,增強氣勢;2、敘事透闢,條分縷析;3、節奏鮮明,長於抒情。
(四)排比與對偶的區別:
1、對稱性與平列式。對偶是二個語言單位,而排比是三個以上語言單位。對偶必須對稱。排比要求結構大體相似,字數要求不甚嚴格。
2、排比經常以同一詞語作為彼此的揭示語,使排體互相銜接、給人以緊湊、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對偶句上下兩聯是不重字的。
3、對偶以要求平仄對仗為佳,排比則無此要求。
反問
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就說蔣築英吧.已經經過了這樣長久的考驗,跑他入黨的志願,也一定要等到死後才能由省委的追認滿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問與設問的區別:
1、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反問則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內容。
2、反問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氣,設問的作用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
設問
設問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回答的修辭方式。設問的基本特點是「無疑而問」,設的目的在於引人注意,啟發思考。例如:
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有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麼?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技術的力量。
反復
反復是一種常用的積極表達手段。運用反復,是為了突出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強調感情,如果沒有充實的內容,強烈的感情,而一味地採用反復的形式,那隻能造成重復累贅,應該避免。
所有文章中所用到的修辭手法大概有以下一些: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對偶、對比、排比、反語、通感 等等.例如摘錄下面一些供你參考的有修辭手法及運用:2002年春季高考試題給近年的語文高考又增加了一個新的題型,那就是考查修辭手法及其作用,這就要求考生要對修辭這一考點有一個新的認識;另一方面,修辭的應用性較強,在仿寫語句、擴展語句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難點磁場
〔試題1〕(★★★★★)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什麼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見,只是故意提問,以引起別人對問題的注意,接著給出答案,給人的印象鮮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風得意、壯懷激烈,有的情愛幽怨、離愁別緒,有的憤世嫉俗、憂國憂民,有的悲秋傷逝、嗟老嘆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將抒情的種種內容列舉出來,讀起來酣暢淋漓。
C.黑龍江人常說。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會發芽。
——「插根筷子都會發芽」的說法是在打比方,以寫土地的「肥沃」,表現黑龍江人對家鄉的熱愛,形象鮮明生動。
D.「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句中「橫眉」與「俯首」,「冷對」與「甘為」,「千夫指」與「孺子牛」都是相對的,整個句子形式勻稱,談起來聲音和諧,給人以美感。
〔試題2〕(★★★★★)依照下面句子,用「不是」和「如同」各造一個句子。
①承諾不是藍天上的一片白雲,逍遙、飄逸。
承諾不是
②承諾如同珍珠,它是瑩潤的蚌痛苦的代價,也是蚌的榮耀。
承諾如同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春季高考試題)
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個手術我來給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話語輕柔得像一團雲,一團霧。不,像一團松軟的棉球,輕輕地擦著疼痛的傷口。
——「棉球」這個比喻貼切,不僅符合醫生職業的特點,而且切合患者當時的心態。
B.哦!我突然感覺到,我是看到了一個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靜、溫和、誠摯的外表裡,卻有一顆無比堅強的心。
——後一個「巴金」指代巴金的風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對象的特徵,給人印象鮮明深刻。
C.目前,我正興致勃勃地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減肥」,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
㈣ 排比在說明文里是什麼說明方法
排比只是一種修辭手法,而不是說明方法。
排比是一種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利用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片語(主、謂、動、賓)或句子並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並排(兩段即可),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
排比的修辭功能可以概括為「增文勢」「廣文義」。排比項誹迭而出,語氣一貫,節律強勁,各排比項意義范疇相同,帶有列舉和強化性質,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4)和排比句一樣的說明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具體運用:
(一)用排比寫人,可將人物刻畫細致。如:「他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這樣堅韌和剛強,他的氣質是這樣的淳樸和謙遜,他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二)用排比寫景,可將景物描寫得細致入微,能深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再看郭風《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宴悔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告模帶絨毛的種子一般的雪,在風中飛舞。」 這兩句都很好地表現出了景物的細微特徵。
(三)運用晌友正排比說理,可將道理說得充分透徹。比如:「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為人民服務》)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朱自清《匆匆》)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諺語)
(四)運用排比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看劉川同學《我和書的故事》結尾一段:"我和書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為書而歡樂,為書而哀愁,為書而被處罰……既總結了全文,又抒發了和書之間的不解之緣。
㈤ 排比句在說明文中起到的作l用是什麼
說明文沒有排比句
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例項對事物的特徵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徵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螞茄條理性。
③作比較:把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加以比較,強調了事物
__________
的特徵。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
將
__________
比作
__________
,
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
__________
的特徵。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物件加以揭示,
從而更科學、
更本質、更概括地揭
示事物的特徵。
⑧列數字:
用具體的資料對事物加以說明,
體現語言的准確性,
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徵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資料:
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只有這些
描寫手法在說明文中的作用,從總體上說就是增強說明的效果
教室里的窗戶窗明幾凈,桌椅整整有序,黑板一塵不染。
在說明文中引用有關名言、資料、典故、詩詞、民彥、俗語、傳說等充當說明的內容或依據來說明、介紹事物,其作用是: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在說明文中引用有關名言、資料、典故、詩詞、民彥、俗語、傳說等充當說明的內容或依據來說明、介紹事物,其作用是: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用於解釋被說明物件的成因及內在的聯絡
看網路知道 :ke../view/1985692.htm#3
都叫打比方
一定要寫上使說明更生動形象,引起讀者的興趣,再聯絡具體文章說一下就行了.
漸漸的慢慢的,形容有點慢
明的方法
1.舉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客觀地說明了事物.
2.作比較: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3.下定義: 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4.列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擾桐,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5.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悶李察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6.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7.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物件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和描寫要區分開,兩者雖一樣,不過是在不同的文體中的.)
㈥ 排比的說明方法叫什麼
排比的說明方法的意思就是把這個東西排筆畫。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增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一種修辭方法。
㈦ 句式和修辭手法有什麼不同常用的有哪些排比和排比句一樣嗎如果不一樣,不同在什麼地方
1.比喻
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 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3、 誇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5.對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啟簡戚,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對偶的種類有三種;正對、反對、串對、
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對)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反對)
6.反復為了強調某個意慧思,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咐態.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7.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8.反問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悄陵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9.引用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10.借代 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替整體.
11.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按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