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中學
」是
杜威
教學方法論原則,也是杜威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這種教學方式倡導通過各種「作業」和活動,即從做事情中獲得各種知識和技能。
② 杜威的主要教育觀點
教育能傳遞人類積累的經驗,豐富人類經驗的內容,增強經驗指導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把社會生活維系起來和發展起來。廣義地講,個人在社會生活中與人接觸、相互影響、逐步擴大和改進經驗,養成道德品質和習得知識技能,就是教育。由於改造經驗必須緊密地和生活結為一體,而且改造經驗能夠促使個人成長,杜威便總結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為「經驗改造」。
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會中,教育只是外力強加於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會中就不同了,應當奉行無目的論。實則,在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強調教育在改進社會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論的資產階級性是顯而易見的。
杜威認為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所以教師要把教授知識的課堂變成兒童活動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自願地投入活動,從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養成品德和獲得知識,實現生活、生長和經驗的改造。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的理論為基礎,對教材和教法等課題。作出和傳統觀念不同的論述。
在教材的選擇上,杜威建議「學校科目的相互聯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具體地講是學校安排種種作業,把基本的人類事物引進學校里來,作為學校的教材。
在教學方法上,杜威主張「從做中學」,他認為兒童不從活動而由聽課和讀書所獲得的知識是虛渺的。
杜威說:「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終的目的。」「道德過程和教育過程是統一的。」在杜威看來,德育在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杜威極力強調道德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在實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張「由活動中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其次是要求結合智育達到德育的目的。再則,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杜威是在批判舊教育的過程中提出「兒童中心主義」思想的,也就是說,是在「破舊」中「立新」的。在杜威看來,在傳統教育那裡,「學校的重心在兒童之外,在教師,在教科書以及你所高興的任何地方,唯獨不在兒童自己即時的本能和活動之中」,教科書「是過去的學問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師是使學生和教材有效地聯系起來的機體,教師是傳授知識和技能以及實施行為准則的代言人」。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現代著名的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理論家和心理學家。《新大英網路全書》(1979年版)在介紹杜威時說,他是「20世紀上半期美國教育改革中所謂進步運動的卓越思想家」。1930年,巴黎大學在授予杜威榮譽博士學位時,稱他是「美國精神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現」(轉引自《新大英網路全書》第5卷,1979年版,第680頁)。杜威的教育思想曾經在全世界廣泛傳播,有人說,「杜威的教育學說,不僅塑造了現代的美國教育,且影響了全世界」。可以認為,杜威是現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響的代表人物。
③ 杜威的五步教學法主要思想有哪些
1)教師給學生創設一個課題,情境必須與實際經驗相聯系,使學生產生要了解它的興趣;
(2)給學生足夠的資料,使學生進一步觀察、分析,研究該課題的性質和問題所在;
(3)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或暫提出一些嘗試性的不同的解答方案.
(4)學生自己根據設想,進行推理,以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案;
(5)進行實驗驗證,學生要根據明確的假設方案親自動手去做,以檢查全過程所達到的結果是否符合預期的目的.在做的過程中,自己發現這些設想、假設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④ 杜威將教學過程分為哪幾個步驟
與思維五步驟相對應,杜威認為教學過程也分為五個步驟:(1)教師為兒童提供真實的經驗情境;(2)這種情境中必須能夠產生真實的問題,作為思維的刺激物;(3)學習者從資料的應用和必要的觀察中產生對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假設;(4)學習者將解決問題的種種假設加以整理和排列;(5)學習者通過將設想付諸實施,並檢驗其有效性。
⑤ 杜威五步教學法是哪五步
杜威的五步教學法:
一是教師給兒童提供一個與的社會生活經驗相聯系的情境;
二是使兒童有準備去應付在情境中產生的問題;
三是使兒童產生對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假設;
四是兒童自己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加以整理和排列;
五是兒童通過應用來檢驗這些假設。
這種教學過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稱之為「教學五步」。在杜威看來,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兒童可以學到創造知識以應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認,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學五步」是從「思維五步」出發而來的:一是疑難的情境;二是確定疑難的所在;三是提出解決疑難的各種假設;四是對這些假設進行推斷;五是驗證或修改假設。杜威指出,這五個步驟的順序並不是固定的。
杜威認為,教育就是兒童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他說: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教育就是要給兒童提供保證生長或充分生活的條件。
由於生活就是生長,兒童的發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長的過程,因此,杜威又強調說:「生長是生活的特徵,所以教育就是生長。」在他看來,教育不是把外面的東西強迫兒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生長。
由此,杜威認為,教育過程在它的自身以外無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過程之中。其實,他反對的是把從外面強加的目的作為兒童生長的正式目標。
杜威認為,既然教育是一種社會生活過程,那麼學校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他強調說,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個雛形的社會。」在學校里,應該把現實的社會生活簡化到一個雛形的狀態,應該呈現兒童的社會生活。就「學校即社會」的具體要求來說,杜威提出,一是學校本身必須是一種社會生活,具有社會生活的全部含義;二是校內學習應該與校外學習連接起來,兩者之間應有自由的相互影響。
但是,「學校即社會」並不意味著社會生活在學校里的簡單重現。杜威又認為,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環境,應該具有3個比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簡單和整理所要發展的傾向的各種因素;把現存的社會風俗純化和理想化;創造一個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時可能接觸的更廣闊、更美好的平衡的環境。」
⑥ 杜威的教育方法是()
道德教育
不明白歡迎來追問
望採納,多謝了!
⑦ 杜威五步教學法是哪五步
杜威的五步教學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是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讓學生學習,其主要內容為:
1、教師給學生創設一個課題,情境必須與實際經驗相聯系,使學生產生要了解它的興趣;
2、給學生足夠的資料,使學生進一步觀察、分析,研究該課題的性質和問題所在;
3、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或暫提出一些嘗試性的不同的解答方案。
4、學生自己根據設想,進行推理,以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案;
5、進行實驗驗證,學生要根據明確的假設方案親自動手去做,以檢查全過程所達到的結果是否符合預期的目的。在做的過程中,自己發現這些設想、假設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杜威的五步教學法對現代教學的啟示。
杜威的「五步教學法」在教學中就可以概括成「引」、「讀」、「授」、「練」、「結」這五個教學環節,在具體教育教學中如何靈活地運用好這五個環節,需要明白其中的含義,具體為:
(一)「引」,「引」注重引導、激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引」能激起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讀」,「讀」是重視讀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應當注意的是:閱讀前,教師應當抓住重點、難點,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去讀,邊讀邊動腦。
(三)「授」,「授」是在重點之處,恰如其分的點撥,使學生撥散知識上的迷霧,愉快地在輕松民主的氛圍中掌握新的知識。「授」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的來龍去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練」,「練」正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充分體現。教師在備課時,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實際,精選習題,並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強化概念內容。
(五)「結」,「結」是對所學知識的回顧、歸納、總結,使知識系統化,可以是某個課時教學的小結或某個教學環節的小結,也可以是章節內容的小結。具體做法有:教師總結,學生總結,師生共同總結。其中學生總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歸納總結能力,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對知識的系統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⑧ 杜威的思維五步教學法是什麼思維
學生要根據明確的假設方案親自動手去做,以檢查全過程所達到的結果是否符合預期的目的。在做的過程中,自己發現這些設想、假設的真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