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生物入侵分析的方法

生物入侵分析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19 20:59:33

A. 生物入侵者例子及治理辦法

下面給出三個生物入侵的例子
1、水葫蘆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為了解決飼養生豬飼料不足,我國從國外引進了一種繁殖力極強的水上浮生植物——水浮蓮(學名水葫蘆)。如今這種浮生植物已經泛濫成災,被稱為「綠色污染元兇」。在江河縱橫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有河難見水,百里水浮蓮將大部份河涌所覆蓋,造成河道、水庫、排灌站等堵塞,飲用水源被污染,影響航道運輸等,嚴重影響農業正常生產和水利排灌。
防治辦法: 廣灶正東省某科研機構研發P—150型水浮蓮破碎機 通過對水浮蓮進行有效的打擊、切削等,使破碎後的水浮蓮喪失了再生能力,以達到消除水浮蓮的目的
2、紫莖澤蘭 原產美洲的墨西哥,因其莖和葉柄呈紫色,故名紫莖澤蘭。後來侵入我國雲南 隨河谷、公路、鐵路自南向北傳播。侵佔農田、林地,與農作物和林木爭水、肥、陽光和空間,能分泌化感物,排擠鄰近多種植物;堵塞水渠,阻礙交通;全株有毒,更糟糕的是,紫莖澤蘭的種子上面有很多細毛,牛吃了消化不了,會氏者得嚴重的胃病,變得越來越不健康,危害畜牧業等。
控制方法 ①生物防治。澤蘭實蠅對植株生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野外寄生率可達50% 以上。②替代控制。用臂形草、紅三葉草、狗牙根隱核悔等植物進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③化學防治。2,4-D、草甘膦、敵草快、麥草畏等10多種除草劑對紫莖澤蘭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製作用,但對其根部防治效果較差。
3、福壽螺 作為高蛋白質食物最先被引入台灣;1981年引入廣東,1984年前後,已在該省作為特種經濟作物廣為養殖,後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養殖。但由於養殖過度,口味不佳,市場並不好,而被大量遺棄或逃逸,並很快從農田擴散倒天然濕地。福壽螺食量極大,並可啃食很粗糙的植物,還能刮食藻類,其排泄物能污染水體。其對水稻生產造成的損失顯然大大超過其作為美食的價值。除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鏈構成外,福壽螺也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
控制方法:重點抓好越冬成螺河第一代成螺產卵盛期前的防治,壓低第二代的發生量,並及時抓好第二代的防治。以整治和破壞其越冬場所,減少冬後殘螺量,以及人工捕螺摘卵、養鴨食螺為主,輔之葯物防治。

B. 生物入侵者有哪些說明方法

運用了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明確:
1.列數字,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中鳥類中已有9中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
2.舉例子,如「以目前全球新鮮水果和蔬菜貿易為例,許多昆蟲和昆蟲的卵附著在這些配旅貨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極大的害蟲,如地中海培鄭凳果蠅等.」
3.打比方:如把「生物入侵者」比作叢桐「移民」……
運用各種說明方法多是為了更好的說明事物特徵,讓讀者更具體的了解「生物入侵者」給人類社會會造成的危害

C.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和形成原因及其原因分析,老師要我們摘記,拜託,我很急!!

外來植物入侵的含義
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定義,外來人侵物種是指在自然、半自擾罩然生態系統或生境中,建立種群並影響和威脅到本地生物多樣性的一種外來物種。外來生物人侵又簡稱外來物種人侵,是指因人類活動有意或無意的將原產於外地的生物引到木地,這些生物快速地進行生長繁衍,形成人侵物種,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給當地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危害的現象。隨著人類活動緩悔鬧的日益頻繁, 國外植物有意或無意地入侵, 並與本地物種競爭養分、水分及生存空間, 影響本地植物的正常生長和繁殖, 從而對本地生物多樣性造成破壞, 有的則影響水環境、土地環境的生態平衡。
外來有害植物的危害
外來生物人侵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加劇,給生物多樣性和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危害,成為世界性難題。外來植物入侵,不僅在經濟上對我國產生了驚人的直接損失,同時在環境方面,由於它們引起的生態系統平衡破壞,生物多樣性喪失,前前對農業環境的破壞而造成的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量,有些外來物種具有入侵性,對生態系統、生境或物種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可引起生態系統的破壞、生物多樣性的下降,甚至是物種的滅絕,常常導致重大的環境、經濟、健康和社會問題,造成巨大的損失,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活。在全球范圍內,外來物種入侵是繼生境破壞之後的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的第二大威脅因素,而對島嶼而言,外來物種入侵是島嶼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最重要因素。同時,自然生境、生態系統和土地的退化增加了生態系統的脆弱性,為外來物種的入侵提供了更好的機會。
此外,外來生物導致本地生物物種的滅絕、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由於改變環境景觀帶來的美學價值的喪失。

D. 生物入侵者的途徑及特點,危害和防治方法

入侵途徑
總體來看,生物入侵的渠道包括以下三種
自然入侵
這種入侵不是人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過風媒、水體流動或由昆蟲、鳥類的傳帶,使得植物種子或動物幼蟲、卵或微生物發生自然遷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來物種的入侵。
如紫莖澤蘭,薇甘菊以及美洲斑潛蠅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中國的。
無意引進
這種引進方式雖然是人為引進的,但在主觀上並沒有引進的意圖,而是伴隨著進出口貿易,海輪或入境旅遊在無意間被引入的。
如「松材線蟲」就是中國貿易商在進口設備時隨著木材制的包裝箱帶進來的。航行在世界海域的海輪,其數百萬噸的壓艙水的釋放也成為水生生物無意引進的一種主要渠道。此外,入境旅客攜帶的果蔬肉類甚至旅客的鞋底,可能都會成為外來生物無意入侵的渠道。
有意引進
應當說,這是外來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國出於發展農業、林業和漁業的需要,往往會有意識引進優良的動植物品種。如20世紀初,紐西蘭從中國引種獼猴桃,美國從中國引種大豆等。但由於缺乏全面綜合的風險評估制度,世界各國在引進優良品種的同時也引進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大米草、水花生、福壽螺等。這些入侵種由於被改變了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全世界大多數的有害生物都是通過這種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國的。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國際合作及他國的立法實踐外來物種入侵作為一種全球范圍的生態家現返者象已逐漸成為導致犧牲多樣性喪失、物種滅絕的重要原因。根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提供的數據,目前全球瀕臨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共有10954種,全球魚類的1/3,哺乳類的、鳥類的、爬行類的1/4,都已高度瀕危,如果照此速度發展到2100年,地球上1/3到2/3的植物、動物以及其他有機體將消失,這些物種大規模死亡的現象和6500萬年前恐龍的消亡差不多。[6]
如此嚴峻的形勢,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漸意識到單靠一國的力量根本無法阻擋外來物種的肆意入侵,而積極的國際合作才能更有效地解除外來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危脅。

入侵特點:
外來物種引進是與生物入侵密切聯系的一個概念。任何生物物種,總是先形成於某一特定地點,隨後通過遷移或引入,逐漸適應遷移地或引入地的自然生存環境並逐漸擴大其生存范圍,這一過程即被稱為外來物種的引進(簡稱引種)。
毋庸置疑,正確的行種會增加引種地區生物的多樣性,也會極大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如美國於20世紀初從中國引種大豆,其種植面積從6000多萬畝增加到現在的4億多畝,目前,美國已成為大豆的最大生產國、出口國。就中國而言,早在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返回後,中國歷史便揭開了引進外來物種的一頁,苜蓿、葡萄、蠶豆、胡蘿卜、豌豆、石榴、核桃等物種便開始源源不斷地沿著絲綢之路被引進到了中原地區,而玉米、花生、甘薯、馬鈴薯、芒果、檳榔、無花果、番木瓜、夾竹桃、油棕、桉樹等物種也非中國原產,也是歷經好幾百年陸續被引入中國的重要物種。
相反,不適當的引種則會使得缺乏自然天敵的外來物種迅速繁殖,並搶奪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進而導致生態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種的減少和滅絕,嚴重危及一國的生態安全。此種意義上的物種引進即被稱漏做薯為「外來物種的入侵」。由此,這種對等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外來物種即被稱為「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
我們不難看出,「入侵種」不同於「外來物種」,它特指的是有害的外來物種,如前面提到的「鳳眼蓮」「松材線蟲」「大米草」等,其范疇小於「外來物種」;而「外來物種入侵」也不同於「外來物種引進」,它特指的是胡御入侵種經自然或人為的途徑,從原生地傳播到入侵地,並損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甚至危及人類健康,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及生存災難的過程。

,危害:
經濟損失在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隨處可見這些外來生物入侵者製造的麻煩。「中國是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01~2003年,原國家環保總局組織開展了全國外來入侵物種調查。調查發現,全國共有283種外來入侵物種,每年對經濟和環境造成的損失約1200億元,而現在損失已經高達2000億元。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外來物種入侵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令人擔憂的是,在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中,46.3%已經入侵自然保護區。」國家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王捷處長日前說。環保專家認為,近年來,中國外來生物入侵現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有效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刻不容緩。
編輯本段嚴重後果加速物種滅絕
外來有害生物侵入適宜生長的新區後,其種群會迅速繁殖,並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新的「優勢種」,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安全,具體而言,其導致的惡果主要有以下幾項:第一,外來物種入侵會嚴重破壞生物的多樣性,並加速物種的滅絕生物的多樣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種和它們的遺傳信息和生物體與生存環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級的復雜系統。[2]雖然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是大自然所賦予的,但任何一個國家莫不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盡力維護該國生物的多樣性。而外來物種入侵卻是威脅生物多樣性的頭號敵人,入侵種被引入異地後,由於其新生環境缺乏能制約其繁殖的自然天敵及其他制約因素,其後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擴張,形成優勢種群,並與當地物種競爭有限的食物資源和空間資源,直接導致當地物種的退化,甚至被滅絕。
破壞生態平衡
外來物種入侵,會對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營養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結構穩定性及遺傳多樣性等方面造成影響,從而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如引自澳大利亞而入侵中國海南島和 雷州半島許多林場的外來物種薇甘菊,由於這種植物能大量吸收土壤水分從而造成土壤極其乾燥,對水土保持十分不利。此外,薇甘菊還能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曾一度嚴重影響整個林場的生產與發展。
編輯本段危害
會因其可能攜帶的病原微生物而對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對人類健康構成直接威脅。
如起源於東亞的「荷蘭榆樹病」曾入侵歐洲,並於1910年和1970年兩次引起大多數歐洲國家的榆樹死亡。又如40年前傳入中國的豚草,其花粉導致的「枯草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每到花粉飄散的7—9月,體質過敏者便會發生哮喘,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甚至由於導致其它並發症的產生而死亡。
外來物種入還會給受害各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想要徹底根治已入侵成功的外來物種是相當困難的,實際上,僅僅是用於控制其蔓延的治理費用就相當昂貴。在英國,為了控制12種最具危險性的外來入侵物種,在1989—1992年,光除草劑就花費了3.44億美元,而美國每年為控制「鳳眼蓮」的繁殖蔓延就要花掉300萬美元,同樣,中國每年因打撈水葫蘆的費用就多達5—10億元,由於水葫蘆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接近100億元。
據美國、印度、南非向聯合國提交的研究報告顯示,這三個國家每年受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為1500億美元,1300億美元和800多億美元。[4]而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報告,外來物種在非洲蔓延迅速,已嚴重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和經濟發展,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多達數十億美元,且報告的起草人霍華德認為,目前所了解到的外來物種給非洲造成的破壞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其對非洲生態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要比估計的大得多。

防止:
建立跟蹤監測制度
某一外來生物品種被引進後,如果不繼續跟蹤監測,則一旦此種生物被事實證明為有害生物或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而逐漸轉化為有害生物後,對一國來講,就等與放棄了在其蔓延初期就將其徹底根除的機會,面臨的很可能就是一場嚴重的生態災害。
由此,我們也不難得出結論:首先應建立引進物種的檔案分類制度,對其進入中國的時間、地點都作詳細登記;其次應定期對其生長繁殖情況進行監測,掌握其生存發展動態,建立對外來物種的跟蹤監測制度。一旦發現問題,就能及時解決。既不會對中國生態安全造成威脅,也無須投入巨額資金進行治理。
建立綜合治理制度
對於已經入侵的有害物種,要通過綜合治理制度,確保可持續的控制與管理技術體系的建立。外來有害物種一旦侵入,要徹底根治難度很大。因此,必須通過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的綜合運用,發揮各種治理方法的優勢,達到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最佳治理效果。5、加強檢疫工作力度並建立外來物種疫情報告體系和信息共享體系
一方面,檢疫部門應加強檢疫,嚴厲打擊走私動植物和逃避檢疫事件;在外來入侵物種最易集中進入的地區,加強人員配合,加強檢疫力量。
另一方面,加強科研和信息交流,建立起省、市、縣級的多層次的外來物種疫情的報告和分析系統,並建立外來物種疫情的查訊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幫助農戶或飼養戶掌握病害情況,盡量減少風險。

E. 生物入侵的研究方法

生物入侵只是很簡單的,比如說外來物種就很容易入侵了。
比如說巴西紅耳龜,就是外來生物的入侵。
還有很多外來物種的入侵,比如說福壽拿衫螺啊。
比如說小龍蝦消清腔啊。
比如說清道夫啊。正陸
比如說亞洲鯉魚呀。
但是這些都是沒有天敵,繁殖很快。

F. 生物入侵

第六課 生物入侵者

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

當你在路邊草地或自家庭院里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時,你肯定不會感到驚訝。但在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們看來,這或許不是件尋常小事。專家們把這種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太大的破壞。在自然條件下,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可能隨風飄盪幾千米後才會落地,如果各種條件適合,它會在那裡生根、發芽、成長;山間溪水中的魚蝦可能隨著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戶……凡此種種,都是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緩慢進行型老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

如果一種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殖。1988年,幾只原本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斑貝(一種類似河蚌軟體動物)被一艘貨物帶到北美大陸。當時,這些混雜在倉底貨物中的「偷渡者」並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注意,它們被隨便丟棄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里竟成了斑貝的「天堂」。由於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急劇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佔領」了。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是另外兩種困擾美國人的「入侵者」,前者瘋狂破壞芝加哥和紐約的樹木,後者則專門叮咬人畜,傳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這種棲息在樹上的爬行動物專門捕食鳥類,偷襲鳥巢,吞食鳥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一些生物學家在乘坐由關島飛往夏威夷島的飛機上曾先後6次看到棕樹蛇的身影。他們警告說,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殖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卜伏升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罪於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事實上許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的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鮮水果和蔬菜貿易為例,許多昆蟲和昆蟲的卵附著在這些貨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極大的害蟲,如地中海果蠅等。盡管各國海關動植物檢疫中心對這些害蟲嚴加防範,但由於進出口貨物數量極大,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近年來,由於引進五彩斑斕的觀賞魚而給某些地區帶來霍亂病源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一些產自他鄉的寵物,如蛇、蜥蜴、山貓等,往往會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遺棄而逃出,為害一方。

一些生物學家指出,一旦某種「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環境中站穩腳跟並大規模繁殖,其數量將很難控制。即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面對那些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極強的動植物,人們仍將束手無策。

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一些學者主張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因為失衡是暫時的,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遵循物競天擇的法則。「生物入侵者」並不是都能夠生存下來,能夠生存下來的就是強者,即使生態系統中的強者也同樣受到該系統中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為所欲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然而更多的學者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自然調節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如果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許多本土物種將難逃絕種厄運,自然界的物種多樣性將受到嚴重破壞。另外,「生物入侵者」給人類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的。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人們豈能無動於衷?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開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並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例如,美國眾議院已廳凳於1996年通過了一項議案,要求各有關機構加強對有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監控,為此,美國政府正在醞釀一個跨部門的監控計劃。

十九世紀中期,一位歐洲探險家來到了墨西哥叢林,第一次見到了這種名叫「麥科尼亞」的植物。它屬於野牡丹科,通常有十幾米高,沒有花朵,但有寬大而厚實的葉片——向陽的一面是綠色的,而背陰的一面則呈鮮艷的紫紅色,非常特別和美麗。 探險家被「麥科尼亞」所吸引,採下了它的葉片和果實,把「麥科尼亞」和其它搜羅到的珍奇異物一起,帶回了歐洲大陸。

1961年, 一位歐洲人把一包「麥科尼亞」的種子作為禮物,送給了夏威夷的一家植物園。「麥科尼亞」的生長力十分旺盛,繁殖速度很快,沒過多久, 「麥科尼亞」又被賣到苗圃,成為夏威夷島上很受歡迎的一種觀賞植物。

但是當時沒有人發現,「麥科尼亞」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植物,它的到來將給這片土地帶來很大的改變。

專家指出,雖然植物的生長看起來平靜而與世無爭,但事實上,植物的世界裡和動物王國一樣,充滿了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斗爭。生存能力強的植物,往往會掠奪和破壞其它植物的生存資源。

麥科尼亞就是其中之一。而另外一種外來生物——來自日本的暗綠綉眼鳥,則無意中成為了麥科尼亞的「幫凶」。暗綠綉眼鳥非常喜歡吃麥科尼亞的果實,雖然這種植物的果實很小,每一顆果實中有幾百粒種子。暗綠綉眼鳥吃了果實後就成了義務的播種員,它們在叢林里自由飛翔,同時把未消化的種子播散到四面八方。

由於在夏威夷「麥科尼亞」沒有天敵,卻有適宜它生長的溫度、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和水分,因而每棵植株都能恣意向四周充分伸展,吸收水分養料,佔有空間。 在短短40多年的時間里,夏威夷的大島上 「麥科尼亞」的覆蓋面積已經達到了一萬英畝,約合四千公頃。 高大而挺拔的「麥科尼亞」株就象一把把綠色的大傘,在它的陰影下,夏威夷當地較為矮小的土生植物因為得不到充足的陽光、水分和養料,從而漸漸枯萎、死亡。而當地原來正是依靠這些土生植物涵養了夏威夷島上珍貴的淡水,養活了以它們為食物的多種動物。 更可怕的是,矮小植物的生存的衰減,還導致森林的土壤日益松動,隨時面臨泥石流等隱患。面對麥科尼亞如此的頑強的生命力和難以抵抗的破壞力,生物學家把它比喻為「綠色癌症」。

G. 怎樣防止生物入侵

1、建立統一協調的管理機構

在1999年以前,美國也沒有設立專門機構領導防治外來物種的入侵工作,但日益嚴重的入侵危機和堅決的反入侵的決心促成了美國入侵物種理事會的誕生,而此理事會的主要職責則是與不同級別、不同地區、不同種茄閉類的各個部門、機構、單位進行積極協作,並對各部門之間的協作計劃的執行進行監督。

2、完善風險評估制度

要阻止外來物種的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禦,外來物種風險評估制度就是力爭在第一時間,第一地區將危害性較大的生物堅決拒之門外。

該評價系統根據待引進物種的有關信息、生物學特徵、繁殖和傳播方式以及氣候參數等情況,設計49個問題,通過問禪脊卷的方式回答每個問題,再對每一問題的回答給出得分,將所有問題的得分相加,根據最終的得分與標准值的比較來決定是否引進該物種。

3、跟蹤監測

某一外來生物品種被引進後,如果不繼續跟蹤監測,則一旦此種生物被事實證明為有害生物或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而逐漸轉化為有害生物後,對一國來講,就等與放棄了在其蔓延初期就將其徹底根除的機會,面臨的很可能就是一場嚴重的生態災害。

4、綜合治理

對於已經入侵的有害物種,要通過綜合治理制度,確保可持續的控制與管理技術體系的建立。外來有害物種一旦侵入,要徹底根治難度很大。因此,必須通過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的綜合運用,發揮各種治理方法的優勢,達到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最佳治理效果。

(7)生物入侵分析的方法擴展閱讀

生物入侵影響

1、對個體的影響

入侵種對於本地種個體具有著快速而顯著的影響。例如,個體在面臨入侵的捕食者或競爭者時,生長或生殖率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同時,生物個體的形態在面對入侵者時也會產生改變。個體也會由於入侵者的捕食或競爭而產生行為學上的反應,例如改變對資源的利用模式。

2、對種群的影響

種群的分布、結構(年齡或大小)以及增長率等,都會嚴重受到入侵種的影響。例如入侵種可能會通過佔領本地種的生態位,減少本地種的可利用資源,導致本地種種群的增長率大大降低,進而將本地種排斥出去。

3、對群落的影響

入侵種會嚴重的影響群落的組成與結構。盡管入侵種的大量遷入可能會增顫襲裂加總體的物種豐富度,但由於入侵種競爭力強,本地種往往被其取代,甚至群落的建群種也會發生變化。

這些變化進一步改變了原有的生境,導致其他的本地種的消失,引起生物多樣性的下降。例如引入澳大利亞北部的含羞草(Mimosa pigra)將開闊的莎草濕地轉變成灌木叢,導致一些特異的本地動植物失去其生境而消失。

H. 如何防治外來生物入侵

防治外來生物入侵的方法

1.人工清除

通過人工對該生物進行捕捉或打撈,若該生物可以為人利用可以把捕上來的生物進行利用,如果它對我們毫無用處直接殺死丟埋即可。

2.找尋天敵

仔細在本生態系統中查找該則雀生物的天敵,利用本土的生物對該生物進行驅逐。不過利用生物法除去外來生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可以人工、生物兩種方法一起使用。

3.引入天敵

這個和第二種方法的唯做原理一樣,但效果有可能完全不一樣。引入天敵是指從外來生物原本的生活環境中引入它的天敵,由於它的天敵也算是外來生物,隨意引入也有可能導致生物入侵。所以此種方法使用之前一定要經過嚴格考慮,確定它的天敵不會對本土環境造成破壞後再引入。

4.化學防治

這個是指通過化學方法一般是化學葯劑來殺死外來生物。這種方法具有速度快、效果好以及便於推廣指盯衡的優點。不過使用此方法在殺死外來生物的同時也有可能大量殺死本地原有生物,有可能對環境產生更大影響。

5.杜絕入侵

生物入侵一般發生在外來人員攜帶的各種植物或者動物身上,所以杜絕入侵最源頭的辦法就是嚴格監察入境的各種生物,若發現有可能產生生物入侵的生物即進行消滅。

I. 生物入侵者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找出相關的例句,並用簡要的語言分析

用了以下五種說明方法:
①列數字。
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種鳥類已有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地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
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②舉例子。
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有說服力。
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氏檔太大破壞」這種說法
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
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
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為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
舉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③打比方。
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山茄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人們這一類「入侵者」的行為會給人類與自然帶來危害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
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
這些比喻使說明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吸引讀者。
④下定義。
例如「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准確簡明地說明了什麼是生物入侵者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的本質特徵「非法遷移」。
⑤作詮釋。
當下定義不能詳細說明事物的特徵時就需要緊接著進行補充說明事物的特點這叫作詮釋
例如文中「——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就是對生物入逗核察侵者的危害進行補充說明而且這里的破折號就起著解釋說明的作用。

J. 哪些方法可以控制外來生物的入侵

我國針對外來入侵種的控制方法
1、人工防治
依靠人力,捕捉外來害蟲或拔除外來植物。人工防治適宜於那些剛剛傳入、定居,還沒有大面積擴散的入侵物種。我國人力資源豐富,人工防除可在短時間內迅速清除有害生物,但對於已沉入水裡和土壤的植物種子和一些有害動物則無能為力;高繁殖力的有害植物容易再次生長蔓延,需要年年防治;人工防治有害動植物後如不妥善處理動植物殘(體,如卵)株,它們可能成為新的傳播源,客觀上加速了外來生物的擴散。
2、 機械或物理防除
利用專門設計製造的機械設備防治有害植物。機械防除有害植物對環境安全,短時間內也可迅速殺滅一定范圍內的外來植物。利用機械打撈船在非洲的維多利亞湖等地控制水葫蘆等水生雜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國雲南昆明市也曾設計製造過一艘機械打撈船清除滇池水葫蘆,福建農業大學也曾幫助福建寧德地區設計製造「割草機」控制大米草,但均因技術等原因最終未獲成功。除技術問題外,機械防除後,如不妥善處理有害植物殘株,這些殘株依靠無性繁殖有可能成為新的傳播源。通過物理學的各種途徑防治也可控制外來有害生物,如用火燒控制有害植物,黑光燈誘捕有害昆蟲,等等。
3、 替代控制
替代控制主要針對外來植物,是一種生態控制方法,其核心是根據植物群落演替的自身規律用有經濟或生態價值的本地植物取代外來入侵植物。它的優點在於:(1)替代控制植物一旦定植便長期控制入侵植物,不必連年防治;(2)替代植物能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涵養水源,提高環境質量;(3)替代植物有直接經濟價值,能在短期內收回栽植成本,長期獲益;(4)替代植物可使荒蕪土地變成經濟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替代控制的不足在於對環境的要求較高,很多生境並不適宜人工種植植物,如陡峭的山地、水域等,同時人工種植本地植物恢復自然生態環境涉及到的生態學因素很多,實際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研究利用替代植物控制外來有害植物,應充分研究本地土生植物的生物生態學特性,如它們與入侵植物的競爭力、化感作用等,掌握繁殖、栽培這些植物的技術要點,並探討本地植物的經濟特性,市場潛力等,以便同時獲得經濟和生態效益。
4、化學防除
化學農葯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於大面積推廣應用等特點。但在防除外來生物時,化學農葯往往也殺滅了許多種本地生物,而且化學防除一般費用較高,在大面積山林及一些自身經濟價值相對較低的生態環境如草原使用往往不經濟、不現實;而且,對一些特殊環境如水庫、湖泊,化學農葯是限制使用的。另外對於許多種多年生外來雜草,大多數除草劑通常只殺滅地上部分,難以清除地下部分,所以需連續施用,防治效果難以持久。根據作用方式,化學除草劑可分為內吸傳導型和觸殺型兩類,內吸性除草劑如草甘膦、2,4-D等接觸雜草後能被雜草吸收並運轉到其它部位,對全株均有影響,一般用於多年生雜草,但防治效果緩慢;觸殺性除草劑如克蕪蹤、除草醚等作用部位僅限於接觸雜草的部位,因此通常對地下繁殖體無效,雖不被吸收和傳導,但作用效果快,常用於一年生雜草。由於很多外來入侵植物系多年生,應用內吸性除草劑效果較為持久。化學殺蟲劑殺滅害蟲的作用方式也有觸殺、胃毒、驅避等,也有激素和生長調節劑類農葯,外來害蟲抗葯性發展很快,應經常交替、輪換使用多種殺蟲劑,以延緩和降低害蟲的抗葯性。
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從外來有害生物的原產地引進食性專一的天敵將有害生物的種群密度控制在生態和經濟危害水平之下。生物防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依據有害生物-天敵的生態平衡理論,在有害生物的傳入地通過引入原產地的天敵因子重新建立有害生物-天敵之間的相互調節、相互制約機制,恢復和保持這種生態平衡。因此生物防治可以取得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結果。生物防治的一般工作程序包括:在原產地考察、採集天敵;天敵的安全性評價;引入與檢疫;天敵的生物生態學特性研究;天敵的釋放與效果評價。因為天敵一旦在新的生境下建立種群,就可能依靠自我繁殖、自我擴散,長期控制有害生物,所以生物防治具有控效持久、防治成本相對低廉的優點。通常從釋放天敵到獲得明顯的控制效果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對於那些要求在短時期內徹底清除的入侵物,生物防治難以發揮良好的效果。由於從不同的利益角度對雜草的認識不同,生物防治雜草容易引起利益沖突。另外,引進天敵防治外來有害生物也具有一定的生態風險性,釋放天敵前如不經過謹慎的、科學的風險分析,引進的天敵很可能成為新的外來入侵生物,從而帶來「引狼入室」的後果。國際上雜草生物防治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引進天敵控制雜草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天敵安全性等新的挑戰。1993年FAO頒布了《國際生防天敵引種管理公約》,對天敵的引種進行了規范。目前國際上進行有害植物生物防治釋放天敵前,均進行天敵的安全性測定,主要方法有選擇性測定和非選擇性測定兩種,進行風險分析的供試植物種類包括以下幾類:(1)分類上與目標植物同屬同科或近緣科的代表種;(2)本地重要的經濟、觀賞作物的代表種;(3)本地瀕危物種;(4)形態學、物候學上與目標種相似的物種。
6、綜合治理
將生物、化學、機械、人工、替代等單項技術融合起來,發揮各自優勢、彌補各自不足,達到綜合控制入侵生物的目的,這就是綜合治理技術。綜合治理並不是各種技術的簡單相加,而是它們有機的融合,彼此相互協調、相互促進。以利用生物和化學防治綜合治理入侵植物為例,由於融合了化學和生物防治的優勢,同時又彌補了各自的不足,因此具有以下特點:(1)速效性 在實施的前期,在一些急需除掉有害植物的地方,將有選擇地使用一定品種和劑量的除草劑,以在短期內迅速抑制有害植物種群的擴散蔓延,從而加快控制速度;(2)持續性 由於除草劑只能取得短期防效,難以持久,因此,使用除草劑後,釋放一定數量的專食有害植物的天敵昆蟲並使其建立種群定居,長期自我繁殖,並逐漸達到和保持植物-天敵之間的種群動態平衡,取得持續控制的結果;(3)安全性 與單一應用化學除草劑相比,綜合治理對化學除草劑的品種、使用濃度、劑量及應用次數都有嚴格的限制,所選擇的除草劑對其它生物安全,使用濃度、劑量、次數都大大低於常規用量,因此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對環境影響不大;(4)經濟性 綜合治理技術體系以生物防治為主,在釋放天敵後,天敵可自我繁殖,建立種群,在達到一定數量後基本上不再需要人工增殖,因此具有一次投資、長期見效的優勢,防治成本相對較低。

閱讀全文

與生物入侵分析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展示櫃製作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22
第三視角拍攝方法和技巧 瀏覽:961
戒面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466
語音課教學方法 瀏覽:949
常用的冷敷方法有哪幾種 瀏覽:733
鑒別白色水晶石頭的方法 瀏覽:494
洗青菜的正確方法 瀏覽:848
吉林省二本線計算方法 瀏覽:480
配線架安裝方法 瀏覽:152
電表的2種接線方法圖怎麼畫 瀏覽:825
手上鍛煉腰肌最好的方法 瀏覽:362
36除以101簡便方法 瀏覽:883
氧氣焊使用方法 瀏覽:406
特殊規定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980
肌肉腿部訓練方法 瀏覽:207
中國電化研究主要研究方法 瀏覽:510
電力管枕圖片施工方法 瀏覽:974
最簡單的眉毛分解方法 瀏覽:940
做葡萄酒的方法視頻 瀏覽:899
學校武當武術教學方法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