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初中音樂西洋樂曲教學方法

初中音樂西洋樂曲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19 17:43:12

Ⅰ 【怎樣上好初中音樂課】初中音樂課教法有哪些

音樂是藝術與科學知識的結合,音樂是一門集思想、情感、文化、意志教學於一身的多元化課程。新的《音樂課程標准》提倡以審美為核心,這場新課程的變革,讓我們的音樂教育進入了一個新天地。音樂課的內容豐富了、充實了,音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用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 讓學生通過音樂教育,獲得更多的知識,但怎樣上好一堂音樂課是我們作為一線教師的一個難題。我認為一堂好的音樂課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音樂課的任務不是培養專門的音樂人才,而是應該面對全體的學生,讓每一位學生能夠在音樂的殿堂里開發出最大的音樂潛能。美國教育家蘇娜丹戴克曾說過「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加,我就會完全理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你的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學生的興趣態和有時候也很簡單,所以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我們要把學生的「要我學」思想轉化為「我要學」,讓學生的學習動機由被動轉為主動。在課堂上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當主角,老師當配角,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在學習《青春舞曲》這首新疆民歌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就地取材,利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的物品隨著音樂敲打節奏,當然也可以隨著音樂能舞則舞,感受新疆民族音樂那種熱烈、舞蹈的感覺,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表現出自己所理解的內容。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當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後,就產生了濃厚的學習慾望,增加了他們學習音樂的熱情,那麼你的音樂課就會充滿魅力。�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
要上好一節音樂課,只運用集中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在整個教學手段上、在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課堂布局上進行精雕細刻。以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為基礎,改變傳統的直接填鴨式傳授。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多動腦筋想辦法,採取多種多樣生動、易懂的方法進行教學,做到啟發有方,誘導得法。大部分的中學生覺得課本上的歌曲很無趣,教師就應該針對問題,改進教學方法,趣中促學。音樂課堂教學要摒棄原來滿堂灌,學生聽、老師講的教學模式,要強調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靈活運用,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外國各種比較先進和科學的教學方法給我們以啟迪,我們可以結合實際,採取適合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與游戲相結合,我採用柯爾文音高手勢法輔助視唱教學,改變以往的眼睛看譜嘴巴唱的模式,使抽象的音高關系變的直觀、形象,改變課堂氣氛,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無味的是識譜教學變得輕松愉快、生動有趣。 在音樂欣賞課中,音樂是每一位的,學生是音樂的主體,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主觀色彩,而教師則是為音樂和學生二者服務的。�
三、利用好流行歌曲的力量�
在當今這個開放、多元的時代,如果完全將流行音樂摒棄在中學音樂教育的高牆之外,其結果必定不如人意。我想作為老師的我們也是非常喜歡流行音樂的,更不要說是十來歲的孩子了。在學習王洛賓創作的《青春舞曲》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欣賞周筆暢演唱的版本,讓學生了解這首歌曲不僅民歌手演唱過,而且港台歌手羅大佑、劉德華也演唱過這首歌曲,這正說明了這首歌曲特別的著名。這首民歌由通俗歌手錶現出來別有一番風味,學生特別喜歡,然後我再把原汁原味的新疆民歌放給學生聽讓學生對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們應該正視流行音樂在中學音樂教育的沖擊,將其中具有積極意義的元素巧妙地引入到中學音樂課堂中來,使之成為中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中學生音樂素養貢獻力量。�
四、恰當的運用多媒體�
教學活動是一種復雜的信息交流活動,通過多媒體的輔助,可以優化提高教學效果,摒棄落後的教學方法,擴大補充知識容量。從心理學上說,凡經過直觀的、富有形象的事物印象最深,凡發生粗閉叢過美感及動過感情的事物印象最深,看過的電影以及電視劇里的主題歌曲和插曲,我們是比較容易理解和記憶的。因為劇情、任務形象、語言、圖像、氣氛、本身已經全面地幫助視聽者進入藝術的境界,不用再多地解釋,就能使人理解並得到較深的印象,也易於引起聽岩櫻者的共鳴。例如我在講《亞洲之聲》這節課的時候,首先用一段關於日本介紹的視頻導入這節課,學生看到日本富有代表性的富士山以及日本的國花後,都能很簡單地猜到是日本。然後學習《櫻花》,在教會學生唱會後還要引導學生處理歌曲情感。如何處理歌曲的情感呢?如果單靠老師講解是非常抽象的,學生也不容易理解。這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的運用,集視、聽、唱於一體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因此,多媒體的運用對培養學生的演唱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任何一首歌曲或是樂曲都是藝術家的情感產物,它通過音樂特有的方式來表現,或活潑或婉轉或庄嚴或凄涼,是人們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煉。「樂由情起」,這是說音樂由情感而引起。也正是這種「情」牽動著無數顆童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更要關注自己,教師要讓學生熱愛音樂,自己更要熱愛音樂,這樣才能帶動學生和你一起在音樂的國度里暢游。因為一個愛音樂的人才能更好地教會別人去愛音樂,才能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這樣才能讓你的音樂課堂充滿歡樂。

Ⅱ 音樂常用的八種教學方法

音樂常用的八種教學方法分別是: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談話法、討論法、欣賞法、發現法、情境法。

音樂的簡介: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和文化活動,其敬鄭芹媒介是按時組織的、有規律的聲波(機械波的一種)。

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強弱、調性、時長、音色等。由這些基本要素相互結合,形成 音樂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叢談:節奏、曲調、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構成音樂的形式要素,就是音樂的表現手段。

不同類型音樂可能會強調或忽略其中的某些元素。音樂是用各種各樣的樂器和聲樂技術演奏, 分為器樂、聲樂(例如不帶樂器伴奏的歌曲)以及將唱歌和樂器結合在一起的作品。

在最一般的形式中,將音樂描述為一種藝術形式或文化活動,包括音樂作品的創作(歌曲、曲調、交響曲等),表演,對音樂的評價,對音樂歷史的研究以及音樂教學。古希臘和印度哲學家將音樂定義為水平排列為旋律而垂直排列為和聲的音調。

諸如"各個領域的和諧 "和"這就是音樂在我耳邊"之類的俗語指出了這樣一種觀念,即音樂通常是有序且聽起來很愉快的。但是20世紀的作曲家約翰·凱奇(John Cage)以為任何聲音都可以是音樂,例如說:"沒有噪音,只有聲音。"

音樂的創作、表現、意義甚至定義都根據文化和社會背景而有所不同。確實,在整個歷史中,一些新的音樂形式或風格都被批評為"非音樂",包括1825年貝多芬的大賦格, 1900年代初的早期爵士樂和1980年代的硬核朋克。

Ⅲ 中學音樂的教學的學法指導

根據本課程大綱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中學音樂教學的目的、任務、內容和選材原則。2.中學唱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欣賞的分科教學法。3.中等師范學校音樂教學目的、任務。內容及唱歌、樂理、視唱練怔、欣賞、琴法、小學音樂教學法的分科教學法要求要點。

一、 《中等學校音樂教學法》的性質、教學目的和任務

二、 《中等學校音樂教學法》研究的基本內容

三、 學習《中等學校音樂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四、 學習《中等學業校音樂教學法》的方法

第一章 中學音樂教育的目的、任務、教學內容和數學原則

第一節 音樂教育全面發展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一、 音樂教育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

二、 音樂教育是培搏拿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機組部分

三、 音樂教育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節 中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

第三節 中學音樂教學的內容和選材原則

第四節 教學原則

一、 藝術性與思想性統一的原則

二、 科學性、系統性的原則

三、 啟發性與自覺性、積極性相結合的原則

四、 直觀性原則

五、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六、 鞏固性原則

七、 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鄭租則

第二章 中學唱歌教學法

第一節 唱歌教學的任務、內容和要求

一、 唱歌教學的任務

二、 唱歌教學的內容

三、 唱教學的要求第二節 唱歌知識和技能訓

練一、 唱歌的姿勢

二、 唱歌的呼吸方法

三、 唱歌的發聲方法四、 唱歌的咬字、吐字方法第三節 唱歌教學的過程和方法

一、 唱歌教學的過程

二、 唱歌教學的方法

第四節 二部合唱歌曲教學法

第三章 中學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教學法

第一節 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教學的任務和要求

第二節 樂理教學的內容、要點和方法一、 樂理教學的內容……

第四章 中學音樂欣賞教學法

第五章 中學音基叢搭樂教工作

第六章 中學課外音樂活動

第七章 中等師范學校的音樂教學工作

第八章 音樂教學設備

常見的音樂課指導方法:

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

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

語言性音樂教學方法

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

1、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感受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感受鑒賞音樂美,情感體驗外化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1)音樂欣賞法

以欣賞活動為主,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藉助 音樂作品進行聆聽、聯想、想像、模仿、分析、比較等激發學生自覺地學習、促其形成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與求知慾望。

(2)演示法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實際音響、示範、直觀 等方法,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深化學習內容 的方法。

(3)參觀法

2、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形成與完善音樂技能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

(1)練習法

將知識運用於實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技巧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

(2)律動教學法

是人體隨著音樂做各種有規律的協調的動作。

(3)創作教學法

培養學生音樂創造性思維、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包括即興創作、表演創作等。

(4)游戲教學法

3、語言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語言 傳遞為主,通過老師和學生口頭語言以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音樂教學方法。

(1)講授法

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活動以及 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講 述、講讀、講解、講演等。

(2)談話法

師生以口頭語言問答的方式進行教學的方 法。包括啟發式、問答式、指導式談話。

(3)討論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 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通過討論或辯論進行學習的 的方法。

4、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探究、發現為主,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觀察 、分析、綜合、比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多角度學習並的出結論的方法。

發現法(研究性學習) :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討論、查閱資料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

Ⅳ 中小學常用的幾種音樂教學模式

您好,158教育在線為您服務

⑴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以音樂感受情感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感受鑒賞音樂美,情感體驗外化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①音樂欣賞法:如藉助詩歌,舞蹈,戲劇繪畫等②演示法: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實際音響,示範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③參觀法:如組織學生聽音樂會,參觀樂器博物館,事先向學生講明目的,要求,事後進行討論⑵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以音樂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形成與完善音樂技能技巧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①練習法:如教師提出要點進行必要的示範;或由學生進行集體或個別練習,教師加以指導;師生共同對練習進行分析,小節②律動教學法:從身心兩方面同時入手訓練,學慣用聽覺感受音樂,用肌體和心靈感受節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③創作教學法④游戲教學法:隨音樂的情緒,節奏,有表情地進行律動⑶語言性教學方法:以語言傳遞為主,通過教師和學生口頭語活動以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音樂教學發①講授法,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進行教學②談話法③討論法④讀書指導法⑷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以探究,發現為主,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得出結論。

以上僅供參考

如有疑問,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Ⅳ 淺談初中音樂幾種教學方法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感受與鑒賞,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為首要的基本理念,要求以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為動力,以面向學生全體為主,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倡導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科綜合,寓思想教育於與課堂教學之中。下面是我對如何上好初中音樂課談一談我自己的見解。
一、運用肢體語言教學,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
肢體語言屬於非言語性的語言,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體姿勢、肢體變化和體位變化而構成的一個視像符號系統,是通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對音樂感受的一種方式,雖然它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有時可以收到文字語言無法表達的效果,它既能表達情感態度,又能引發人的形象思維。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合理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靈感,使學生具有豐富的想像力,還可以使學生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和審美情趣,並且通過身體的律動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意思,從而進一步理解作品。如我在上一年級《大雨小雨》的時候,我讓同學們把手舉過頭頂左右搖擺來表示大雨,把手放到胸前左右搖擺來表示小雨,讓學生邊唱邊做。這樣不僅幫助我們改善了低年級自律性差的現象,同時根據歌曲的意思加上相應的動作,更加有助於學生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通過表演與律動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低年級的音樂課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寓教於樂,對促進學生全身心健康發展、塑造創造型人才起到推動作用。學生天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總是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要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上好音樂的入門課,教師應根據兒童好動、愛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少兒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觀活動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要動腦,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每首歌曲都編成律動來滿足兒童活潑好動這一天性。教律動時,教師要打破以往「教師編、學生做」的模式,因為這種機械式模仿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和大腦。教師要在教學中打破這個常規,讓學生自己聽音樂、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像,把聽到的音樂通過自己的手腳去自行發揮、自我表現。如我在給二年級上《大鹿》這節課時,我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根據對歌曲和歌詞的理解編一些簡單的動作,站在講台上來表演。雖然學生的年齡小,編出的動作不是那麼標准,但他們的想像力特別豐富,一句歌詞能使他們想出很多種表達方式,而且學生的膽量也越來越大,有一些平時看起來不是那麼大膽的同學,也會積極舉手要求表演。通過這種形式不僅有利於樹立學生自信心,也利於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
音樂就好比是一股清泉,能夠給人帶來清新和愜意;音樂好比是熔爐,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拓寬思維;音樂也好比是一桌大餐,能夠讓人嘗盡所有的喜怒哀樂。而長時間以來,我們都停留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之下,採用的教學方式也都比較死板和單一,沒有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感受到音樂的重大作用,沒有體驗到音樂本身的實質和內涵。因此,在教育改革之後,我們首要做的就是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創造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正確引導,真正地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知識的魅力和內涵,並漸漸地對音樂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美呢?
研究表明,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歡快的教學氛圍,組織帶領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學習,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以及讓學生體驗到音樂魅力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教師創設的情景,學生的情感便會很自然地融入音樂作品之中,然後在欣賞或是教師分析時學生聽得就會特別專注和集中,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十分全面和透徹。這樣也就會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和體驗到音樂美的所在,有利於培養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有益於音樂課堂的順利進行以及高效率完成。
如《梁山伯與祝英台》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的欣賞,課堂教學中在欣賞這首曲子之前,我先把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存在的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從頭到尾給學生進行了講述,而且在講述的過程中還伴有起伏不定的音樂。這樣就輕松地激起了學生對本節課所要欣賞音樂的好奇心。這樣,我就通過營造氛圍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帶著濃郁的情感和興趣進入教師設計的教學環節之中,並時時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以及愉悅的體驗來學習和欣賞音

Ⅵ 2019天津教師招聘音樂學科:初中音樂教學方法研究分析

【 2 019天津教招課程 】 【 6月教招匯總 】

為實現初中音樂教學目標並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所釆取的教學方式、策略和手段等。其中,既包括教師施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學方法是隨著教學活動的出現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不同時代的音樂教育有其不同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日新月異,音樂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進、創新與提高。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學方法的特點有:

(1)教學方法是為實現音樂教學目標和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服務的,因此教學方法要受到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制約。

(2)教學方法存在於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脫離櫻迅空音樂教學過程,而要受到教學活動過程的時空限制。

(3)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其行為表現具有互動性,因此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學生的“學”也要適應教師的“教”。

(4)各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勢及劣勢,因此教學方法之貴,在於發揚其優勢避開其劣勢,在於運用得法。

1.情境法

亦稱“情境教學法”。由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的探究和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音樂課唱歌、欣賞教學中,精心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環境,創設相應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的情感。音樂情境教學法的特點是形象性、情感性和啟發性,關鍵在於激發、調動學生的情感。

音樂教學常用的創設情境的途徑,如(1)展現生活情境,使學生彷彿置身於某種生活場景之中。(2)演示背景情境,通過背景激起學生的聯想。(3)展示畫面形象,將內容形象化。(4)利用音像渲染,將學生帶進特有的意境中。(5)通過進入、扮演角色活動,加深內心體驗。(6)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此外,布置具有音樂文化氛圍的教室,課前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樂,教師對學生親切、和藹、民主、平等的教態,富有情感性的教學語言等,都可能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情境教學法經常應用於音樂教學。

但需注意:(1)創設情境的目的在於更好地理解、體驗音樂情感,情境的設置僅是一種輔助手段,不可喧賓奪主。(2)情境法適用於各學段,但較多用於低年級,要按不同學段學生年齡特點實施教學。(3)緊密結合歌曲、樂曲內容,採用簡便易行的方式方法,防止華而不實。

2.聆聽法

廣義地理解聆聽法,就是欣賞法,音樂是一種以聆聽為主要學習手段和學習途徑的學科。通常,教師要在音樂教學中創設某種教學情境,利用相應的歌曲、樂曲和其他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音樂的形式要素、情感內涵、風格特徵,認識理解其藝術內容及文化內涵,分析其藝術價值及社會價值,進而享受音樂中真善美的藝術真諦,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並使其建立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觀念。狹義地理解聆聽法,它是音樂教學中一種主要的、常用的以引導聆聽為形式和手段的教學方法,即聆聽表演藝術家、教師或同學們演唱、演奏的音樂作品,以感受、體驗音樂為途徑和手段,激發學生的想像與聯想,通過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及音樂實踐活動,獲得藝術上的陶冶和享受,以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增長知識技能,脊瞎拓寬音樂文化視野。

應用聆聽法需注意:(1)聆聽活動要與多種音樂實踐活動相聯系,以引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反應及豐富的聯想與想像。避免單一的、枯燥地“聽”。(2)聆聽活動應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學生自主的感受、體驗、聯想和想像。避免被動地“聽”。(3)要引導學生參與分析和討論,避免教師解釋性的、概念化的灌輸。(4)聆聽活動一定要用多種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身心地“走進音樂”。

3.講授法

亦稱“講述法”。通過教師的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闡明規律的教學方法。音樂教學中,昌喚不同教學內容宜採用不同性質的教學語言:講述音樂歷史背景、音樂家生平、民族音樂文化、地域音樂文化、音樂風格及其形成的原因等,多用敘述性、描繪性教學語言;講解音樂知識技能等內容,多用解釋性、說明性、論證性的教學語言;表述某種觀點或概括總結、歸納提高的內容,用演講式的教學語言。

運用講授法進行教學需注意:(1)語言力求准確而精闢、生動而感人,言簡意賅、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避免冗長繁瑣、空洞無物,勿用散亂無章法、平淡而無激情的教學語言。(2)要用親切的態度,平等地與學生進行交流,避免一味灌輸,使學生處於被動狀態。(3)音樂教學語言力求富於感情,富於美感,富於啟發性。善於區分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高低強弱,語速的快慢變化,抑揚頓挫,跌宕起伏。有時還需要一點風趣和幽默。(4)講授時要關注學生的接受狀態,注意學生反應,根據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講授的內容和方法。

4.練習法

引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音樂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的一種教學方法。練習法具有十分突出的實踐性和技藝性。在音樂教學中廣泛使用,尤其是大量地運用於唱歌、演奏、視唱、視奏等教學活動中。運用練習法實施音樂教學,要引導學生明確技能性的學習目標,知道技能要點或關鍵所在,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運用練習法實施音樂教學的過程,應該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依靠他們自覺地控制和矯正,運用音樂知識技能獲得音樂藝術實踐能力的過程。

運用練習法進行教學需注意:(1)務必要將技能的練習融於音樂實踐活動之中進行。也就是說,技能的練習應盡量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順帶地進行,避免使練習成為枯燥無味的單純技術性的操練。(2)練習中要關注音樂藝術表現的整體,盡量保持完整的音樂內容和藝術形象,避免將音樂“肢解”成細碎的“零件”,變成缺乏音樂性的單純機械性訓練活動。(3)練習要關注學生的年齡特徵,提出明確且適度的練習要點,控制練習的難度,使大多數學生能夠勝任。掌握練習的時間,避免出現疲勞或渙散,多設計一些趣味性、游戲性的練習活動。(4)對學生的練習要多鼓勵,少批評,出現錯誤不要訓斥,以保護積極性。集體演唱中出現錯誤,宜在唱完後指出,經示範糾正後再練,盡量不要中途停下來重唱。

5.演示法

教師通過自身的實際操作,或使用直觀教具、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獲取感性認識,深化理解相關內容,使其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唱歌、器樂教學中的“范唱”和“示範演奏”就是一種演示法。此外,展示圖片,觀看樂器,播放演唱和演奏錄像等也屬此法。演示法具有直觀性強,生動具體,節省教學時間,易於激發學習興趣等優點,但演示常受到環境、場地、教具,以及學生人數、觀看距離等條件限制,可能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使用該方法時設計安排要周密,盡量地揚長避短,注重實際效果。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我們應當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層次、接受知識的情況以及學習興趣選擇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進行靈活的教學。

解析

Ⅶ 初中音樂欣賞課怎麼

初中音樂欣賞課怎麼上:
一、從民族角度教學認識音樂的民族性 音樂都具有民族性,所以,在音樂教學,特別是音樂欣賞教學時,也要注意從民族性上對作品進行挖掘。有句話說,沒有個性便沒有藝術,是的,音樂發展的源泉的民族文化,這也是音樂創作的基礎,音樂作品中個性的挖掘也要起源於民族文化。比如說《趕圩歸來阿哩哩》,此曲子就有很強的民族性特點,其作者是廣西歌舞團作曲家黃有異,他曾親臨彝寨體驗生活數年,根據彝族曲調創編了這首曲子,其優美歡快,具有民族特點,描述了彝族當今幸福美滿的生活,表現羨戚昌了彝族姑娘是美麗的和她們滿載而歸的高興場景。在教學中,為使學生能很容易地欣賞到這些具有民族特點的流行音樂,我經常選擇古今中外具有特定意義的作品比較與選擇,或者把某一作曲家的作品集中搜集起來,特別是中國的作品是筆者的道選,讓學生了解我們祖國的優秀文化,了解我國民族特點,通過與國外的作品進行比較,感受到我們偉大的民族的優秀文化,感受有民族特徵的中國音樂的美,接受中國民族音樂的感染熏陶,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引導想像提高美感 想像可能培養學生思維的跳躍,想像教學法是老師們經常採用的,同樣,在音樂欣賞課中,也可以運用想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創造性的進行音樂欣賞。我們知道,想像就是一種創造,是一種心理活動,主要是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讓學生在聽音樂之時,對音樂中的旋律展開豐富的想像力。想像在音樂欣賞中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想像,那就是不會欣賞,聽完一首曲子也不會有什麼收獲,所以沒有想像就談不上什麼欣賞。要想增強學生創造性的想像力,要選擇適合中學生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的作品,這一環節至關關鍵。描繪性的音樂本質上是情景交融的,例如曲目《牧歌》、《百鳥朝仔豎鳳》、《天鵝》等,這些曲子都伴隨著很多的場所,我們要吧想像在那樣的場景中,是多麼歡快與輕松,如果我們沒有想像,不用心去體會其中 的情感,那這首音樂曲子對你來說也便沒有了味道。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再例如,情節性的音樂也很容易地引起聽者的想像,甚至有些這樣的作品在標題中就帶有很強的情節特點,比如《動物狂歡節》、《揚鞭催馬運糧忙》等等,都很好的抒發了作者的高興的心情與曲子當中人物的心情。再比如,抒情性的音樂這一類型也很容易引起聽者的想像。有些作品其實上代表了作者的心情,作者就是把自己的心情創作成音樂,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抒發自己的感情。這樣的曲子就要讓學生憑借音響的感知,大但的展開想像,感受其中的情感,比如《蝴蝶夫人》等等。

啟發學生想像的方法有多種。整體感受法:通過音樂的高低、快慢、節奏、力度、強弱等要素,去思考有幾個主題音調、音樂的總體布局、各段之間的關系等等,感受到作品朦朧的美。進入角色法:把聽者與作者的思想情感相統一,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主題中,去體驗作者所要表現的人物和情境。聽畫結合法:讓學生將欣賞的作品在腦中勾畫出繽紛的畫面,融音樂與畫面為一體。自由想像法:讓學生自由想像。由於音樂是一種形式,而想像是無形的。為了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自覺地進行思維,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認識融進作品中,不受作品的解釋和分析所影響,所以,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模糊思維、自由想像,引導他們進行想像的交流,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使他們獲得審美享受。

三、聯系表演提高欣賞音樂興趣 在音樂欣賞,並不是坐在那裡只聽不動,其實,音樂欣賞也可以伴有一定的活動,我們可以讓學生在進行動作或者加一定的表情,並能演唱出來,以此來激發與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水平。比如說邊聽邊舞、模擬演奏都是我在音樂欣賞課中常用的方法。邊聽邊舞就是讓學生聽不同風格或者不同時代的曲子,能根據他自己的理解與平時銅陵到的各民族舞蹈動作相結合起來,把音樂要表達的情景用運用表現出來。這樣的如表演作品有《西班牙鬥牛舞》、《採茶舞曲》、《趕圩歸來阿哩哩》、《紅色娘子軍》、《天鵝湖》等等很多。在邊聽邊舞的這一過程中感受音樂中所蘊涵的音色、旋律、節奏等等之美。模擬演奏:這是一個有意思的活動,學生們好動,也喜歡對樂器敲敲打打,可以讓學生按交響樂的位置坐好,每人分配不同的樂器任務,為了更具兄扒有效果,可以在每人身上貼上樂器的名稱,再選一名同學作為指揮,播放音樂,讓學生擔當音樂當中的角色,當從音樂中聽到自己的樂器演奏聲時,就要按自己所代表的樂器進行橫批表演,當然條件好的學校,可以用真的樂器進行演奏,效果更佳;這一過程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分辨樂器發出的不同的音色,讓他們知道樂器演奏的姿勢是什麼樣子,還要把握整個作品中的節奏、速度等。這些都是在欣賞中用體態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對作品的理解進行再創作。由於初中學生的形象思維發展比較快,邏輯思維逐步展開,具備一定的心理基礎和文化基礎,在欣賞課中增加了娛樂性和趣味性,開啟了學生的藝術思維,藉以擴展藝術視野。

Ⅷ 音樂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音樂有許多種 方法 ,最經典的是講授法,也是音樂教師最常用的方法。但是除了講授法,還有很多其他的 教學方法 ,我們不妨一起來學習一下。

音樂教學方法

1.講授法

提示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它包括:講述法、講解法兩種。

優點:

a.使音樂教師有較充分的主動性;

b.易於把握所傳遞的音樂課程標准及教材中的所有的音樂知識及音樂常識;

c.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系統連貫的知識。

2.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展示實物、圖片等教具,進行示範性的演唱、演奏,或採用現代化視聽手段,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3.練習法

練習法是為形成一定技能、技巧,培養創造能力,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反復多次完成某些動作或活動的教學方法。

4.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問答法”、“提問法”,是師生通過相互提問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 經驗 ,通過推理獲得新知識,鞏固舊知識,增進記憶的一種方法。它包括:啟發式談話和問答式談話。

5.討論法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為解決教學中某一問題,相互啟發,討論 辯論 ,各抒己見的教學方法。

6.欣賞法

欣賞法是學生在音樂教師指導下,體驗音樂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藉以陶冶情感和培養審美感的教學方法。

7.發現法

發現法又稱“探索法”,是學生運用教師提供的按發現過程編制的教材或材料進行“再發現”,

以掌握知識並發展創造性思維與發現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

8.情境法

情境法是遵循反映論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具體生動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的一種教學方法。

9.參觀法

擴大學生的視野,從現實生活中受 教育 音樂表演與欣賞,音樂與姐妹藝術、音樂與相關 文化 的學習各年級應有的傳統的音樂藝術活動及定點參觀訪問的項目受學校射去經濟文化條件限制。

10.律動法

發展學生多種感觀通道對音樂感受體驗的能力,增強身體的動作協調性賞與音樂基本要素的學習以小學低中年級為主,不限其他各年級足夠的教學活動空間受音樂學習空間的制約。

11.創作法

發展學生音樂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即興創作與表演,在教師指導下的作曲,具有多向、活躍、隨機性強的特點,駕馭有一定難度。

12.游戲法

發展學生節奏感、動作協調性及對音樂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現手段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以動作形象的模仿、創作為主要內容以小學低中年級為主足夠的教學活動空間活動內容與 兒童 年齡聯系密切,受年齡特徵及教學時間、教學環境的限制。

小學音樂教學如何進行合唱訓練

1.基礎練習

(1)歌唱的姿勢

歌唱姿勢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各個器官的配合,姿勢正確了才能使發聲部位正常運轉。正確的歌唱姿勢: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精神飽滿的狀態。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著力在前腳,身體自然平穩;眼睛保持平視,眉、眼、嘴要呈現積極狀態。胸部自然挺起,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可使氣息暢通無阻。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畫蛇添足。[1]

(2)歌唱的呼吸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一樣的。我在呼吸練習方面,要求學生站立,每人將手放在腰圍的位置上,做一個深呼吸的動作,讓全體學生一起吸氣,吸後停留瞬間,在輕柔的“嘶”聲中有控制地慢慢呼出,呼氣時要輕柔、平靜、均勻、舒展。

2.在生動有趣的訓練中,認識合唱,進入合唱

(1)用形象的動物叫聲認識合唱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 抽象思維 過渡,因而他們對具體形象的東西容易理解與記憶。我在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運用學生生活中所熟悉的聲音,啟發學生聯想有趣的動物形象,然後模仿出動物的叫聲,以達到和聲音程的目的。比如,小孩子都喜歡動物,我在課堂上問學生:“聽過小雞叫沒有?”並讓他們學一學小雞叫。學生們十分開心地學小雞“嘰嘰嘰”的叫聲。又問“聽過小鴨叫沒有?”讓他們“呷 呷 呷”地學小鴨叫,再問“聽過小雞小鴨一同叫沒有?”然後啟發學生說小雞小鴨單獨叫是獨唱,同時唱是合唱。這?泳褪寡?生形象地認識了合唱,腦子里初步有了合唱的聯想。在教唱時,我把學生分成小雞組、小鴨組,讓他們同我一起按發聲曲進行移調練習:

在訓練過程中,我要求學生高度重視我的手勢:一隻手代表小雞,一隻手代表小鴨。兩只手交替,或分或合,引導學生反復練習。通過這樣的教唱,學生就初步產生了和聲的印象。

同時我又對學生們講:“老鴨與小鴨叫聲一樣不一樣?”並讓他們分別學一學。學生們學完之後,我告訴他們老鴨與小鴨同時叫是合唱。老雞與小雞一起叫也是合唱。這樣學生們腦海里合唱的概念就泛化了。

為了使二部模聲的象聲字語上下保持一致,我又把曲子進一步改編為:

這段曲子要求學生唱得活潑、輕快,聲音有彈性,中快速度。在這樣的學習中演唱能活躍氣氛、學生很有興趣。

(2)用直觀方式把旋律音程與和聲音程結合起來訓練

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我十分注意用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直觀方式、手段,對他們進行旋律音程與和聲音程的訓練。我准備了一些唱名的卡片,比如鋼琴上1、3兩個音,就出示了這兩個卡片,讓學生齊唱1、3,然後再同時出示兩個卡片,讓兩組學生合唱|,這種方法作為常規訓練的方法,我在低年級合唱教學中運用得比較普遍。

同時,我把音階手勢“柯達伊教學法”運用到教學中來,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這種方法藉助七種不同手勢來代表七個不同的唱名,並用手勢位置的高低,從視覺空間上把音的高低關系具體表現出來,以幫助初學者形成正確的音高概念,在具體教學中我先告訴學生各種手勢代表什麼,然後用琴聲和手勢結合起來練唱。在這個基礎上,我又彈琴、做手勢,讓學生聽音、看手勢練習聽唱,從而把小學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音高與視覺手勢結合起來,化解了難度,做到了視覺與聽覺的結合。

在這些訓練之後我進一步向前推進,只給一個固定音高讓學生離開琴,看著手勢唱音程。具體做法是單音練習先唱旋律音程,後唱和聲音程。我把學生分為甲乙兩組,左右手各指揮一個組。當我左手作出“mi”的手勢時,甲組就齊唱“mi”;右手作出“do”的手勢時,乙組就唱“do”;雙手同時做出不同的手勢時,兩組就同時唱出各自的音,從而形成合唱。

Ⅸ 初中音樂說課稿---內容:西方樂器介紹

下面資料自己整理著看吧

西方樂器的類別:
1、弓弦樂器 (小提琴 大提琴)
2、銅管樂器 (小號 長號 圓號)
3、木管樂器 (長笛 雙簧管 單簧管 )
4、打擊樂器 (小鼓 大鼓 三角鐵)
5、色彩樂器 (鋼琴 管風琴 豎琴)
弓弦樂器的概念
弓弦樂器顧名思義:由弓與弦組成的樂器,是以弓擦奏琴弦而發音的弓奏弦鳴樂器。所以又稱為拉弦樂器。弓弦樂器一般多為竹木與絲弦的組合。
編輯本段弓弦樂器的特點
弓弦樂器的發聲原理是應用琴弓上的弓毛磨擦琴弦而發聲,演奏者將弓與弦放成直角,再以適當的速度和壓力拉動琴弦使琴弦振動。改變拉弓的速度或壓力,可以改變振幅而使音量產生變化。至於音高的變化,則是靠左手按弦,改變琴弦的振動長度而達成;而其音色的控制,主要取決於弓法(運弓技巧)及左手按弦的技巧,如抖音。
弓弦樂器的發音方式是依靠機械力量使張緊的弦線振動發音,故發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 弓弦樂器一般以塗有松香的馬尾琴弓來摩擦琴弦以產生音響,另外也可以用撥奏的方法來演奏。弓弦樂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各種弓弦樂器都可以運用分弓,連弓,跳弓,斷弓,飛躍斷弓,撞弓和擊弓等特殊弓法來表現作曲家特殊的要求。也都可以使用裂螞悄弱音器來改變本來的音色。
弓弦樂器可以表現極強到極弱范圍很大的力度變化,可以製造各種濃稠和稀薄的音響效果。無論是合奏還是獨奏,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弓弦樂器在古今的作曲家與演奏家的創作和演出中,演奏技巧和表現能力都日趨完美。
編輯本段西方弓弦樂器的介紹
西洋樂器中的弓弦樂器主要組成份子包括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低音提琴(Double Bass)、等提琴家族的四大成員。另外今天人們稱之為古提琴的維奧爾族提琴(這種古提琴興起於十五世紀,十八世紀後被提琴家族所取代),也屬於弓弦樂器 。
小提琴是一切弓弦樂器中流傳最廣的一種樂器,也是自17世紀以來西方音樂中最為重要的樂器之一。 現在的四弦小提琴是16世紀從老式的三弦小提琴發展來的,1650-1730年間經斯特拉迪瓦里、 阿馬蒂和瓜爾內里等家族加以改進而臻於完美。再後來的改良包括加長指板,增加腮托,用鋼絲和尼龍絲取代腸線琴弦等。
提琴家族 小提琴樂器的音色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不僅外形美觀,而且聲音悅耳動聽,音質幽雅非常善於表達感情,不僅是最理想的獨奏樂器,也是管弦樂隊中的主奏樂器。其演奏技巧極其豐富,作曲家們經常用以引發作品的基調。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常擔任樂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 則擔任樂曲主要聲部的和聲伴奏。此外,小提琴也常在室內樂和小品中常用於獨奏。近年來,小提琴又成為當代流行樂物渣和爵士樂的當家樂器之一。
中提琴僅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同樣廣泛應用於管弦樂隊、交響樂隊 以及室內樂(尤其是弦樂四重奏)中。但中提琴通常擔當中音聲部,為主旋律起伴奏和襯托的作用, 極少用於獨奏。不過偶爾也以獨奏樂器的形象出現,肆渣如在柏遼茲的交響曲《哈羅爾德在義大利》中, 中提琴的獨奏就佔了相當比重。中提琴的音質別具一格,近似鼻音的詠嘆,非常適合表現深沉與神秘的情調。
大提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末,是一種叫作「低音維奧爾琴」或「膝間維奧爾琴」的 15世紀的樂器演變而來。維奧爾琴的體積不像大提琴那麼大,弧形也不那麼明顯,但演奏時可以夾在兩膝之間,像大提琴那樣用弓拉奏。
大提琴最初在義大利語中被拼作Violoncello,後來逐漸簡寫為Cello。 大提琴以其熱烈而豐富的音色著稱,是交響樂隊中最常見的樂器之一。適合扮演各種角色: 有時加入低音陣營,在低聲部發出沉重的嘆息;有時以中間兩根弦起到節奏中堅的作用。
大提琴最為輝煌的時刻,要數作曲家賦予其表現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個大提琴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響樂隊中的任何其他樂器都相形見絀。
低音提琴體積龐大,需站立演奏。它有兩種基本形制:一種屬於六弦提琴一族,肩斜背平。另一種屬於小提琴一族,肩較方,背微圓。
倍低音提琴是管弦樂隊和交響樂隊中的最低音聲部,多充當伴奏角色,極少用於獨奏,但其雄厚的 低音無疑是多聲部音樂中強大力量的體現。貝多芬就常用它在交響樂隊中演奏重要的旋律。如他在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開始時,用倍低音提琴演奏的宣敘調,有力 地回絕了前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 還有聖·桑在他的《動物狂歡節》中,用倍低音提琴生動地塑造出笨重、庄嚴的大象形象。
編輯本段西方弓弦樂器的起源
並沒有任何人一下子創造發明了提琴這一樂器。從這弓弦樂器的發聲原理來追溯它的起源 , 它應是原始先民在獰獵或戰爭勝利後的歌舞時分, 從弓弦的聲音得到啟發而產生出最雛型的弦樂器。然後, 因弦的長短、粗細、綳緊的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音響效果,進而發展出二條弦(如二胡) 、三條弦(如三弦) 、四條弦 (如提琴) 、五條弦 (如有些大倍司) 、六條弦 ( 如吉他) 、八條弦 (如曼陀琳) 等種類繁多的弦樂器。有些書本與學者硬要為提琴拉遠親, 找祖宗。是否真有此必要,有其價值,那就是見仁見智的事了。
編輯本段西方弓弦樂器的發展
如果定要為提琴類樂器在歷史的長河裡尋找一些演變進化的痕跡的話,那麼其遠祖當與斯里蘭卡地域的鑾芬那斯荃 (Ravanastron), 阿拉伯的冉芭(Rabab), 中亞細亞地域的克曼奇 (Kamantche), 比利牛斯半島區域的蕾貝卡 (Rebec) 等古樂器有淵源。而發展到公元十二世紀前後的歐洲地區有一種名叫維歐 (中世紀的弦樂器 ) 的樂器 , 定與提琴類樂器有更為親近的血緣關系。它的外形甚至字母的拼法都與小提琴有不少相似之處了。
銅管樂器(Brass Instrument)是一種將氣流吹進吹嘴之後,造成嘴唇振動的樂器。他們也被稱為「 labrosones 」,字面上的意思是「嘴唇振動的樂器」(Baines)。
要在按鍵樂器上改變音高,有兩個方法能夠辦到:一、壓下按鍵改變管子的長度,二、演奏者所吹出的氣流改變嘴唇的振動頻率。
多數人認為,被稱為銅管樂器的樂器,應該是由樂器所發出的聲音來決定,而不管樂器是否是由金屬做成的。因此,有的時候會發現用木頭製成的銅管樂器,像Alphorn、Cornett、以及Serpent,也有許多木管樂器是由金屬做成,例如薩克管。銅管樂器的前身大多是軍號和狩獵時用的號角。在早期的交響樂中使用銅管的數量不大。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交響樂隊中只用兩只圓號,有時增加一隻小號到十九世紀上半葉,銅管樂器才在交響樂隊中被廣泛使用。銅管樂器的發音方式與木管樂器不同,它們不是通過縮短管內的空氣柱來改變音高,而是依靠演奏者唇部的氣壓變化與樂器本身接通「附加管」的方法來改變音高。所有銅管樂器都裝有形狀相似的圓柱形號嘴,管身都呈長圓錐形狀。銅管樂器的音色特點是雄壯、輝煌、熱烈,雖然音質各具特色,但宏大、寬廣的音量為銅管樂器組的共同特點,這是其它類別的樂器所望塵莫及的。
編輯本段銅管樂器的種類
現代銅管樂器一般有兩個家族:
·按鍵式銅管樂器是由好幾個按鍵組合(一般是3或4個,但也有7個或7個以上的情況),由演奏者的手指視演奏的需要來調整管子的長度。這一個家族包括了除了長號(Trombone)之外的所有現代銅管樂器:
高音樂器:小號(Trumpet)、短號(Cornet)
中音樂器:法國號(Horn)、柔音號(Flugelhorn)、行進圓號(Mellophone)
次中音樂器:上低音號(Euphonium)、下中音號(Baritone Horn)
低音樂器:低音號(tuba)、蘇沙號(Sousaphone)
以及室外樂隊使用的薩克號系列(Saxhorn)。
由於現代按鍵式樂器在銅管樂器中佔大多數,關於按鍵式樂器的操作在後文再加以詳述。按鍵通常是活塞式的,但也有轉閥式的。轉閥式按鍵是法國號的標准配備,有的時候也會被使用在低音號上。
·滑管銅管樂器使用拉管來改變管子的長度。滑管樂器的主要樂器是長號家族,但是按鍵長號偶爾也被使用,特別是在爵士樂。長號家族的祖先Sackbut以及民族樂器Bazooka也都是滑管家族。
除了上述之外,還有另外兩個銅管樂器家族,但對現在來說已經是老古董了,但偶著會被用來演奏巴洛克時期或古典時期的樂曲。
·自然銅管樂器,只能夠演奏出自然泛音,例如號角(Bugle)。小號在1795年之前是一種自然銅管樂器,而自然號是在1820年前被使用。現今自然號仍然在一些慶典中使用,如升旗降旗使用的立正號令(Mi-Do-Sol)與稍息號令(Sol-Mi-Do)
·開孔銅管樂器是在樂器上有一連串的孔,像木管樂器使用手指或是按鍵去蓋孔。這些包括了Cornett、Serpent、Ophicleide以及Keyed Trumpet。他們比按鍵式樂器還要難演奏。
·其它銅管樂器
Alphorn (木製)
Conch (獸角)
Didgeridoo (木製、澳洲)
Natural horn
Shofar (horn)
Vladimirsky rozhok (木製、俄羅斯)
Wagner tuba
編輯本段按鍵式銅管樂器
滑管如上所述,按鍵可以使銅管樂手變換音高。當開啟,每個按鍵由於氣流轉向了增加的管子而改變音高,這樣子使樂器的振動的長度增加並且可以吹奏出不同的泛音列。增加的管子通常還會有一個微調的小滑管狀置(通常位於第三鍵),如此才能使音準正確。
兩個主要的按鍵是轉閥式及活塞式。第一個活塞式按鍵樂器自發明之後,在19世紀不斷發展。Stolzel式按鍵是早期的其中一種。在19世紀中葉,維也納式按鍵也是一種改進的設計。然而大部分專業的音樂家選擇比較快也比較准確的轉閥式按鍵,一直到19世紀末才大量出現設計良好的活塞式按鍵。在19世紀開始的數十年間,活塞式按鍵普遍使用在銅管樂器上。
不同的按鍵組合能演奏出不同的音高。按鍵指法是全球都通用的。下面列出各按鍵的組合以及會造成的音高,這在今有的銅管樂器都適用。
第二鍵 - 一個半音
第一鍵 - 一個全音
第一鍵和第二鍵 - 一個全音及一個半音;這也可以使用第三按鍵,但是音準會偏低。
第二鍵和第三鍵 - 兩個全音
第一鍵和第三鍵 - 完全四度,或兩個全音及一個半音。
第一鍵、第二鍵和第三鍵 - 增四度或三個全音;音準容易偏高。
譜上所計的音高吹奏出來會是不一樣的(差了一點點);這是樂器的設計上的特性。
在有第四鍵的樂器像低音號、上低音號、高音小號,第四鍵是要低完全四度用;這可以取代其它的按鍵組合(4取代1-3、2-4取代1-2-3)。當然,其它三鍵也可以配合第四鍵使用來吹奏出低於完全四度的音,因此第四鍵增加了完全四度向下的音高(至大七度,使樂器的音域向下延伸了完全十一度,配合第一泛音列的使用),但是音高需要更多的技巧來調整。
但當樂器做1-2-3或1-2-3-4按鍵組合時,音準往往會嚴重地偏高。
編輯本段銅管樂器的調音
小號、短號
小號、短號等樂器在第三鍵上使用無名指微調調音管(或是利用左手大拇指按鍵控制此調音管),使1-2-3鍵組合時所發出的音更低。如此一來才能夠在低音域吹奏准確的音階。
行進圓號、行進上低音號
由於這兩種樂器的無名指位於第三鍵調音管下方支撐樂器重量,故改在第一鍵以左手拇指使用調音管,使1-2-3鍵組合時所發出的音更低。
上低音號、下中音號、低音號
在一部份的這類樂器裡面,當第三鍵與第四鍵同時被按下時,氣流除了原有行經的管子之外,另外會行經一個附加的管子,如此一來才能確保在第二諧音以下低音域音準的穩定性,尤其對於這兩種樂器來說,低音的音準是被嚴格要求的。
除此之外,另一種常用的方法則是增加第五鍵(常見於CC調、BBb調低音號)或第五、六鍵(常見於F調、Eb調低音號),而按下它們降低的音程較第一鍵、第二鍵來的低一些,如此一來配合第三鍵、第四鍵使用即可達到調整音準的效果。
另外一種常見於上低音號、F調低音號、Eb調低音號的方法是利用大拇指增加按鍵推動杠桿,使得調音管被拉長。
雙排法國號
在雙排法國號裡面,不採用於按鍵全按時增長管長的方式,而是於左手拇指添加了轉換調性的轉閥,使得在轉閥按下之前是較長的F調法國號,按下之後則是較短的降B調法國號。樂手可以透過更換F調、降B調指法的方式避免1-2-3指法的問題,使其在難以演奏的低音域才存在;這同時也提供了較短的管長,使樂手在高音域的吹奏中較為輕松。
而F調、降B調法國號的轉換則是直接利用兩排不同長度的調音管,如此一來可以精準地調准兩調性中的每個音(不同調性的調音管互用會有問題),雖然在樂器的重量上增加了不少負擔(約為原來的1.5倍左右)
編輯本段銅管樂器的發聲
以嘴唇作為簧片(唇簧)
由於銅管樂器採用嘴唇作為簧片,因此銅管樂器可以讓樂手調准自己嘴唇的情況,而吹出不同的泛音(諧音)。
一個常見的銅管泛音列:
低音Do
中音Do
中音Sol
高音Do
高音Mi
高音Sol
高音降Si(偏低)
高高音Do
高高音Re
高高音Mi
高高音降Sol(嚴重偏低,幾乎介於Fa與降Sol之間)
高高音Sol
高高音降La(偏高)
高高音降Si(偏低)
高高音Si
高高高音Do
而一般三鍵銅管樂器在樂曲中大多使用第二至第六泛音,偶有使用第八泛音者(第七泛音音準不佳,不用)。而四鍵樂器由於可以依靠第四鍵來使得光是利用按鍵便可以將樂音降低大七度,因此也增添了使用第一泛音的可能性。比較例外的是法國號,由於管徑較細的關系,因而可以使樂手吹出較高的泛音(空氣速度較快;參見伯努利定律),大多使用第三至第十二泛音(偶有使用第二泛音者:例如管樂版的《行星組曲·火星》第一個音。)
銅管吹嘴
絕大多數的銅管樂器都有一個可以拆卸的吹嘴;而吹嘴的形狀、大小配合著不同的運唇方式,而且音色也會有所不同。
杯狀吹嘴(cupped mouthpiece):這是大多數的銅管樂器使用的吹嘴。
而相較之下,越低音的樂器使用的號嘴就顯的越深而越大,音色也會比較暗沉。
錐狀吹嘴(conical mouthpiece):一般來說這是只有法國號使用的吹嘴。
有時行進圓號也會附有轉接頭以配合這種吹嘴,因為在室外樂團中,行進圓號往往擔任法國號的角色。
銅管發聲的方向性
銅管樂器與木管樂器一個顯著的不同就是銅管樂器發出的聲音有很明顯的方向(從號口發出),而木管則向四面八方擴散。這容易影響到樂曲的錄音,以及室外樂隊樂器的使用。
在大多數的室外樂隊當中,由於室外表演一般而言沒有迴音,因此樂器演奏方向統一向前,避免有時間差的問題。
而號口不是向前的樂器(法國號向後,上低音號、低音號向上)會被替換為音域相同但號口向前的樂器。
法國號一般而言以行進圓號替代,管長是法國號的一半,但管徑類似,因而高音音域相同,但缺乏低音部分。
同時,它也有著圓錐狀銅管與號口較大的特性,因而音色仍然柔和。
上低音號一般來說以行進上低音號替代,管長與音域均與上低音號相同,音色也極為類似。
低音號一般來說有兩段管長一樣,可拆卸式的管子,只是管的方向不同,因而可以適應室內與室外的演奏。
(室外一般而言樂器是扛在左肩上,號口因而向前。左手扶住樂器前端,右手則依然為按按鍵之用)
低音號有時也會使用蘇沙號替代,那是一種專為室外樂隊設計的低音樂器,與低音號各方面接類似。
另外,在部分樂團中,由於長號滑管在室外樂隊不方便的問題(容易打到人),因而以音域相同的行進上低音號替換。
但這樣會造成一個缺點,就是長號庄嚴而直接的音色並不容易呈現出來。
編輯本段銅管樂器的教學
小孩子大約在十一歲時恆齒長齊了,就可以開始學習銅管樂器。也是可以更早就開始,但是只要牙齒仍在汰換時,吹嘴所放的位置以及施力的方式,都要針對嘴唇及牙齒做調整。
木管樂器包括長笛、雙簧管、單簧管、排蕭和低音管,他們都有一個可以吹出空氣的中空管子。木管樂器的得名是由於它們起初都是木製的,但是現在許多木管樂器也用金屬和塑料製造。
木管樂器靠氣流震動來發聲,一般有兩種震動方式。如果是最簡單的木管樂器,當你往裡面吹氣時,進入和通過「吹孔」的空氣回撞擊管子中的一些部位,並通過這更、根管子的長度,來輸送空氣的震動從而發出聲音。如果是其他木管樂器,他們都有簧片,進入「吹孔」的空氣回使簧片震動,並引起簧片下面的管內的空氣震動,聲音就這樣發出來了。
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常用被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在交響樂隊中,不論是作為伴奏還是用於獨奏,都有其特殊的韻味,是交響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木管樂器大多通過空氣振動來產生樂音,根據發聲方式,大致可分為唇鳴類(如長笛等)和簧鳴類(如單簧管等)。木管樂器的材料並不限於木質,同樣有選用金屬、象牙或是動物骨頭等材質的。它們的音色各異、特色鮮明。從優美亮麗到深沉陰郁,應有盡有。正因如此,在樂隊中,木管樂器常善於塑造各種惟妙惟肖的音樂形象,大大豐富了管弦樂的效果。
唇鳴類: 長笛(Flute)、 短笛(Piccolo); 簧鳴類: 單簧管(Clarinet)、 雙簧管(Oboe)、 英國管(English Horn)、 大管(Bassoon)、 薩克斯管(Saxophone)、 口琴(harmonica)、 笛子、 笙、 嗩吶、 蕭。
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也叫「敲擊樂器」,是指敲打樂器本體而發出聲音的。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雲鑼、編鍾等;其它還有一些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鈴鼓等。若根據打擊樂器不同的發音體來區分,可分為兩類:(1)「革鳴樂器」也叫「膜鳴樂器」,就是通過敲打蒙在樂器上的皮膜或革膜而發出的樂器,如各種鼓類樂器;(2)「體鳴樂器」,就是通過敲打樂器本體而發聲的,如鍾、木魚、各種鑼、鈸、鈴等。
大多數打擊樂器有一個確定的音,甚至連鼓的音也是確定的。但一般來說打擊樂器的分類是看一個樂器是否有一個確定的音高。
定音鼓、木琴、馬林巴、顫音琴、鈴、管鍾、古鈸和鍾琴都有一定的音高。小鼓、大鼓、沙槌、響板、響棒、牛鈴、吊鈸、沙球、齒輪剮響器、勺、木魚、嗵嗵鼓、蒂姆巴爾鼓、三角、震音器、擦衣板、鞭、南梆子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但也有些打擊樂器手在錄唱片或演奏特別的作品前確定他們的鼓的音高。鑼有有確定音高的和沒有確定音高的良種,西方的鑼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吊鈸也有有確定音高的,但很少見。
此外打擊樂器還分膜鳴樂器和自鳴樂器。膜鳴樂器上覆蓋著一層膜,打擊膜產生聲音,比如鼓。自鳴樂器自己就可以發聲,比如三角。鈴鼓即是膜鳴樂器也是自鳴樂器。
編輯本段中國的打擊樂器
中國的民族樂器中有許多特有的打擊樂器,這些打擊樂器有的今天還在使用,有的今天已經不使用了(比如編鍾)。許多這些傳統的打擊樂器是中國傳統藝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在中國的戲劇中的磬、鼓、鑼、鈸,或者在說書時使用的快板、響板等。
在中國的傳統音樂中打擊樂器的使用比較少,打擊樂器(除木琴和編鍾外)一般也被看作是下級的樂器。在春秋和戰國的文獻中比如就有嘲笑秦國的打擊音樂的文章。
編輯本段西洋管弦樂團以及管樂團中的打擊樂器
在大部分的管弦樂曲完成的時代,打擊樂器並未受到重視,最普遍使用為定音鼓,用途僅為增強樂曲氣勢。再來是小鼓、大鼓、鈸、木琴等。不過後來樂曲逐漸走向多樣化,打擊樂器豐富的節奏性因此得到善用。在二十世紀初期管樂開始發展,各式各樣的打擊樂器慢慢被研發改良,作曲家得以利用多樣的音響效果使樂曲更加有變化。
編輯本段打擊樂團中的打擊樂器
打擊樂團中的打擊樂器又比管樂團中的更多樣化,甚至范疇不再僅限於使用固有的樂器來產生既定的聲音,如拖鞋、砂紙、鐵錘等生活用品也常常出現在樂曲中。
色彩樂器
colour instruments
泛指音樂演出時,能同時提供光線色彩與之相配合
的一些樂器與儀器。外形似風琴,以鍵盤演奏或控制,故
又稱色彩風琴。這種樂器多數並不發出音響,而是與音
樂同步表演;也有與某一樂器(例如鋼琴或管風琴)結
為一體,是名符其實的色彩樂器。
最早提出音樂與色彩聯系在一起的,是17世紀德國
人A.基歇爾。他在著作中提出:音樂是光線的模仿,二
者是可以互為表達的。最早從事這一理論實踐的是法國
人L.-B.卡斯特爾,他於1720年出版了《音樂與色彩》一
書,1734年設計了一種「視覺哈普西科德」,將音階按
光譜的位置排列分配,一個鍵連接一種顏色,按鍵演奏
樂譜,光線就從透明色綵帶傳出。由於當時尚未發明電
器,僅靠蠟燭燈光顯示,未獲成功。1881年,美國人B.
畢曉普設計過一種能演奏音樂的色彩風琴。他用的是一
架小型風琴。首次試驗成功的是1895年A.W.里明頓教授
創制的「里明頓色彩風琴」。風琴本身不出音樂,而是
配合樂隊和其他樂器將色彩投影到銀幕上作同步表演,
這種實際是儀器的「樂器」。更為精巧的是丹麥歌唱家
兼科學家T.維爾夫雷德於1925年在紐約演出的「克拉維
勒克斯」,其外形如一張斜面寫字台,有各種旋鈕與開
關。1926年,他與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了Н.А.里
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天方夜譚》,在視覺與聽覺的結合
上,效果頗佳。А.Н.斯克里亞賓是色彩音樂的熱心倡導
者。其交響詩《普羅米修斯》(又名《火之詩》)總譜
上寫有一行色彩譜,詳細標明用何種色彩與音樂配合進
行。現代採用更先進的電子合成器與激光技術,以立體
投影於空間而非銀幕。
「色彩樂器」一詞,也指某些具有鮮明音色特點而
又不屬於常規管弦樂隊中的樂器,被用於樂隊編配中時,
常以「色彩樂器」作相對稱謂,如吉他、薩克斯管、木
琴及其他只用於民族民間樂隊的樂器。此時,「色彩樂
器」一詞為管弦樂法中的專用術語(見配器法)。

Ⅹ 淺談初中音樂器樂教學論文

一、音樂課堂器樂教學基本方法

器樂是音樂的重要表現形式。盡管我們了解到音樂課的器樂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但是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讓學生在音樂課上可以獲得更多知識和技能已引起廣大音樂教師的關注。在近年來的音樂課堂教學中,筆者也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採取了相應行動,為了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器樂演奏,歌唱和音樂賞析等音樂知識結合起來,逐漸彌補以往的種種不足。以下為筆者在進行器樂教學過程中採取的一些基本教學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器樂學習動機,以興趣為動力

在器樂教學中,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音樂。如在學習豎笛時,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先示範演奏一曲,然後讓學生馬上吹,吹不會反復教,直到吹會為止。長此以往,學生日益覺得乏味,失去信心。教師也不能從教學中收獲教學的樂趣滑正此。而我先調查一下當下學生比較喜歡的曲目,然後吹奏這些他們感興趣的曲目讓他們欣賞,使他們一開始就對這種樂器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簡介豎笛的結構、發聲原理、演奏方法和音階指法,緊接著就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簡單的基本功,通過這些簡單的基本功練習來鼓勵學生學習豎笛,給予他們信心。這種方式不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精選樂器及練習曲目,使學生享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用合適的樂器。對於初中生來說首先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慾望,最終達到通過演奏來表達情感的教育目的。同時,我們要結合課本但不拘泥於課本,精選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的練習曲目,這樣他們才倍感親切和真實。還有一些經典名曲如《歡樂頌》《梁祝》《彩雲追月》等,通過重新編配也是很受歡迎的。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學生能力進行指導

器樂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具體的器樂教學計劃,從整體上把握好學習進度與節奏,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加以分析,適時調節進度。同時,不同的學習階段應有不同的'側重點,使學生逐步吸收各種演奏技巧。再者,培養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愛護樂器,輕拿輕放,學會看指揮排練等。

二、音樂課堂器樂教學可行性建議

既然器樂教學存在諸多限制因素,我們是否懷疑它的價值,或將其擯棄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器樂進課堂的必要性已得到專家的充分論證,音樂教師該如何應對,如何切實提高器樂課的效率,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筆者認為現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教師對器樂教學應充滿熱情及保持積極態度態度決定一切!面對現有困難應態度先行,進而採用正確方法,才可取得良好效果。對器樂教學,教師應時時擁有飽滿熱情,慢慢感染學生,帶動課堂氣氛。

(二)靈活運用教材,給器樂教學留有充足時間在傳統的器樂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是一種死板生硬的教學方式,不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經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信迅變化,對於教師的教學模式起了很大的改變,新課改不僅要求教師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也應適時研究,敢於調整教材,為教學增添更多色彩。當然,這種調整也應在合理范圍內,確保相應教學目標的完成。

(三)充分發揮教研組集體智慧,清激制定規范適用的器樂教學安排目前,器樂教學隨意性較嚴重,即使同一學校,各個音樂教師器樂教學的進度、要求、評價方式也不統一。某些音樂教師在器樂教學上沒有計劃,這使得器樂教學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擺設。這時必須充分發揮教研組的集體智慧,結合本校學生的總體素質和需求等實際情況,統一器樂教學的目標,制定相關教學計劃,真正使器樂教學走上統一,切實提高教學效能。

(四)加強學習,注重交流,更新觀念,激發學生興趣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引進器樂教學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培養演奏家,而在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感受到演奏樂器時的快樂和美。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以學生的興趣為主,選取更為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盡量縮短枯燥的練習基本功的時間,留有更多時間相互交流。首先,在學生剛會演奏幾個簡單音符時,教師可以演奏只包含這幾個音符的簡單樂曲。這些樂曲可以是現成的,也可是教師自己編創的,從而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能享受其中的樂趣。其次,把乏味的音階循環練習改編成有趣味的節奏來進行演奏。最後,在課堂上帶動氣氛,組織學生進行自編自演的器樂「吹奏」「問答」「接龍」「音樂火車」等游戲。

總之,教師只有積極大膽地尋求並採用各種新穎方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初中音樂西洋樂曲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減速機擺線針輪的安裝方法 瀏覽:146
bt511檢測方法 瀏覽:584
如何解決通分的方法 瀏覽:636
展示櫃製作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22
第三視角拍攝方法和技巧 瀏覽:961
戒面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466
語音課教學方法 瀏覽:949
常用的冷敷方法有哪幾種 瀏覽:733
鑒別白色水晶石頭的方法 瀏覽:494
洗青菜的正確方法 瀏覽:848
吉林省二本線計算方法 瀏覽:480
配線架安裝方法 瀏覽:152
電表的2種接線方法圖怎麼畫 瀏覽:825
手上鍛煉腰肌最好的方法 瀏覽:362
36除以101簡便方法 瀏覽:883
氧氣焊使用方法 瀏覽:406
特殊規定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980
肌肉腿部訓練方法 瀏覽:207
中國電化研究主要研究方法 瀏覽:510
電力管枕圖片施工方法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