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新葯簡述新葯研發的步驟
葯物從最初的實驗室研究到最終擺放到葯櫃銷售平均需要花費12 年的時間。進行臨床前試驗的 5000 種化合物中只有 5 種能進入到後續的臨床試驗,而僅其中的 1 種化合物可以得到最終的上市批准。
總的來說新葯的研發分為兩個階段:研究和開發。這兩個階段是相繼發生有互相聯系的。區分兩個階段的標志是候選葯物的確定,即在確定候選葯物之前為研究階段,確定之後的工作為開發階段。所謂候選葯物是指擬進行系統的臨床前試驗並進入臨床研究的活性化合物。
研究階段包括四個重要環節,即靶標的確定,模型的建立,先導化合物的發現,先導化合物的優化。
一、靶標的確立
確定治療的疾病目標和作用的環節和靶標,是創制新葯的出發點,也是以後施行的各種操作的依據。葯物的靶標包括酶、受體、離子通道等。作用於不同的靶標的葯物在全部葯物中所佔的比重是不同的。以 2000 年為例,在全世界葯物的銷售總額中,酶抑制劑占 32.4%,轉運蛋白抑制劑占 16.0%,受體激動劑占 9.1%,受體拮抗劑佔10.7%,作用於離子通道的葯物占 9.1%等等。目前,較為新興的確認靶標的技術主要有兩個。一是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建立轉基因動物模型或進行基因敲除以驗證與特定代謝途徑相關或表型的靶標。這種技術的缺陷在於,不能完全消除由敲除所帶來的其他效應(例如因代償機制的啟動而導致的表型的改變等)。二是利用反義寡核苷酸技術通過抑制特定的信使 RNA 對蛋白質的翻譯來確認新的靶標。例如嵌入小核核糖核酸(snRNA)控制基因的表達,對確證靶標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的確立
靶標選定以後,要建立生物學模型,以篩選和評價化合物的活性。通常要制訂出篩選標准,如果化合物符合這些標准,則研究項目繼續進行;若未能滿足標准,則應盡早結束研究。一般試驗模型標准大致上有:化合物體外實驗的活性強度;動物模型是否能反映人體相應的疾病狀態;葯物的劑量(濃度)——效應關系,等等。可定量重復的體外模型是評價化合物活性的前提。近幾年來,為了規避葯物開發的後期風險,一般同時進行葯物的葯代動力模型評價(ADME 評價)、葯物穩定性試驗等。
三、先導化合物的發現
新葯研製的第三步是先導化合物的發現。所謂先導化合物(leading compound),也稱新化學實體(new chemical entity,NCE),是指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種生物活性或葯理活性的化合物。因為目前的知識還不足以淵博到以足夠的受體機制指導葯物設計以使葯物的合成不必使用預先已知的模型,所以,先導化合物的發現,一方面有賴於以上兩步所確定的受體和模型,另一方面也成為了整個葯物研發的關鍵步驟。一般來說,先導化合物主要有如下幾個來源:對天然活性物質的挖掘、現有葯物不良作用的改進以及葯物合成心中間體的篩選等。目前,主要有兩個獲得新的先導化合物的途徑。一是廣泛篩選,這種毫無依據的方法在實際操作上其實是比較有效的。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這個原因,先導化合物的發現隨機性很強,如從煤焦油中分離出的本份被發現具有抗菌作用因而被開發成為一系列諸如薩羅的抗生素;又如對染料中間體的篩選發現了苯胺以及乙醯苯胺具有解熱鎮痛作用,經改造得到了非那西丁和乙醯氨基酚等。近二十年來,計算機預篩被用於這一過程,大大加快了研究進程。另外,先導化合物的合理設計近年來也越來越成為這一領域的熱點。所謂合理設計,是指根據已知的受體(或受體未知但有一系列配體的構效關系數據)進行有針對性的先導化合物設計,這種方法有別於一般普遍篩選的顯著特點在於目的性強,有利於各種構效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前途十分廣闊。
四、先導化合物的優化
由於發現的先導化合物可能具有作用強度或特異性不高、葯代動力性質不適宜、毒副作用較強或是化學或代謝上不穩定等缺陷,先導化合物一般不能直接成為葯物。因此有必要對先導化合物進行優化以確定候選葯物,這是新葯研究的最後一步。簡要地說,先到化合物的優化就是基於相似性原理制備一系列化合物,評價其全面的構效關系已對其物理化學及生物化學性質進行優化。優化後再進行體內外活性評價,循環反饋,最終獲得優良的化合物——候選葯物(drug candidate)
五、臨床前及臨床研究
新葯開發階段如下:臨床前試驗:由制葯公司進行的實驗室和動物研究,以觀察化合物針對目標疾病的生物活性,同時對化合物進行安全性評估。這些試驗大概需要 3.5 年的時間。研發中新葯申請(Investigational New Application, IND):在臨床前試驗完成後,公司要向 FDA 提請一份 IND,之後才能開始進行葯物的人體試驗。如果 30 天內 FDA 沒有發出不予批準的申明,此 IND 即為有效。提出的 IND 需包括以下內容:先期的試驗結果,後續研究的方式、地點以及研究對象;化合物的化學結構;在體內的作用機制;動物研究中發現的任何毒副作用以及化合物的生產工藝。另外,IND 必須得到制度審核部門(the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的審核和批准。同時,後續的臨床研究需至少每年向 FDA 提交一份進展報告並得到准許。
臨床試驗,Ⅰ期:此階段大概需要 1 年時間,由 20~80 例正常健康志願者參加。這些試驗研究了葯物的安全性方面,包括安全劑量范圍。此階段的研究同時確定了葯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以及葯物的作用持續時間等項目。
臨床試驗,Ⅱ期:此階段需要約 100 到 300 名志願患者參與進行一些控制研究,以評價葯物的療效。這個階段大約需要 2 年時間。
臨床研究,Ⅲ期:此階段持續約 3 年時間,通常需要診所和醫院的 1000~300 名患者參與。醫師通過對病患的監測以確定療效和不良反應。
新葯申請(New Drug Application, NDA):通過三個階段的臨床試驗,公司將分析所有的試驗數據。如果數據能夠成功證明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公司將向 FDA 提出新葯申請。新葯申請必須包括公司所掌握的一切相關科學信息。典型的新葯申請有 10 萬頁甚至更多。根據法律,FDA 審核一份 NDA 的時限應該為 6 個月。但是幾乎所有案例中的新葯申請從首次提交到最終獲得 FDA 批準的過程都超過了這個時限;在1992 年對於新分子實體的新葯申請平均審核時間為 29.9 個月。
批准:一旦 FDA 批准了一份新葯申請,此種新葯就可以被醫師用於處方。公司必須繼續向 FDA 提交階段性報告,包括所有的不良反應報告和一些質量控制記錄。FDA 還可能對一些葯物要求做進一步的研究(IV期),以評價葯物長期療效。
發明和研究安全有效的新葯是一個長期,艱難和昂貴的進程。今年,以研究為基礎的制葯公司將在研發方面投資126億美元,這種投資將每五年翻一倍
㈡ 新葯制劑的研究分幾個階段
由於不同類型的新葯所具有的創新程度各不相同,其研究內容和階段劃分也就無法整齊劃一。 這里以創新程度最高的新化學實體(rleW chemical entities,NcEs)為例,將新葯研究開發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新活性成分的發現與篩選;第二個階段是新葯的臨床前研究;第三個階段是新葯的臨床研究。每一個研究階段的研究內容、目的、對象和側重點各不相同。
任何一種新化學實體(N(;Es),必須經過活性成分的發現與篩選以初步確定其潛在的醫療價值,再通過充分的臨床前研究以決定其是否值得進行以人體為試驗對象的臨床研究,通過嚴格可靠的臨床研究以決定該新化合物是否能夠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葯品上市銷售。
1.新活性成分的發現與篩選新葯研究開發的第一個階段是新活性成分的發現與篩選。通過計算機葯物分子設計或通過植物、動物、礦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等多種途徑獲取新的化學物質,並將這些物質在特定的葯理模型上進行篩選評價,以發現具有新穎結構類型和顯著葯理活性的先導化合物。在發現先導化合物後,經過處理得到一系列與先導化合物結構類似的物質,進行定量構效關系研究,以優化化合物的治療指數,從中選擇最佳化合物作為新化學實體。
2.臨床前研究與IND為申請葯品注冊而進行的葯物臨床前研究,包括葯物合成工藝、提取方法、理化性質及純度、劑型選擇、處方篩選、制備工藝、檢驗方法、質量指標、穩定性、葯理、毒理、葯代動力學等。中葯制劑還包括原葯材的來源、加工及炮製等,生物製品還包括菌毒種、細胞株、生物組織等起始材料的來源,質量標准,保存條件,生物學特徵,遺傳穩定性及免疫學研究等。一般而言,新葯臨床前研究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文獻研究通過充分的文獻研究以保證研究計劃的創新性,避免勞而無功的重復性研究。
(2)葯學研究包括侯選葯物的合成工藝、提取方法、理化性質及純度、劑型選擇、處方篩選、制備工藝、檢驗方法、質量指標、穩定性考察等。中葯制劑包括原葯材的來源、加工及炮製等;生物製品包括菌毒種、細胞株、生物組織等起始材料的質量標准、保存條件、遺傳穩定陛的研究等。
(3)葯理毒理學研究包括葯效學研究、作用機制研究、葯代動力學研究,還包括一般葯理學、急性毒性、長期毒性及特殊毒理研究等。研究的目的是系統評價新的候選葯物,確定其是否符合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要求。這一階段葯物在國外統稱為「申請作為臨床研究用新葯」(Investigational.New Dmg,IND)。
3.臨床研究與「新葯的申請」 臨床研究是決定候選葯物能否成為新葯上市銷售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候選葯物在國外稱為「新葯的申請」(rfew dmg application,NDA)。
葯物臨床試驗是指任何在人體(病人或健康志願者)進行的葯物系統性研究,以證實或揭示試驗葯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及(或)試驗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以確定試驗葯物的療效與安全I生。
臨床研究必須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後實施,並嚴格執行《葯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的規定。臨床研究在臨床前研究的基礎上,經過嚴密的試驗設計,按隨機盲法對照的原則進行試驗,考察葯物對人體的療效(有效性)與毒副作用(安全性),並繼續進行相應的葯理、毒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最終決定候選葯物能否作為新葯上市。
一般臨床試驗分為I、Ⅱ、Ⅲ、Ⅳ期。新葯在批准上市前,申請新葯注冊應當進行I、Ⅱ、Ⅲ期臨床試驗。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經批准也可僅進行Ⅱ期、Ⅲ期臨床試驗或僅進行Ⅲ期臨床試驗。各期臨床試驗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如下。
(1)I期臨床試驗是初步的臨床葯理學及人體安全陛評價試驗。觀察人體對於葯物的耐受程度和葯代動力學,為制定給葯方案提供依據。病例數為20~30例。
(2)Ⅱ期臨床試驗是治療作用初步評價階段。其目的是初步評價該葯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為Ⅲ期臨床試驗研究給葯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此階段的研究設計可以根據具體的研究目的,採用多種形式,包括隨機盲法對照臨床試驗。病例數≥100例。
(3)Ⅲ期臨床試驗是治療作用確證階段。其目的是進一步驗證該葯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系,最終為新葯注冊申請提供充分的依據。試驗一般應為具有足夠樣本量的隨機盲法對照試驗。病例數>1300例。
(4)Ⅳ期臨床試驗是新葯上市後的研究階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廣泛使用條件下,葯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評價葯品在普通或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與風險關系以及是否改進給葯劑量等。病例組數I>2000例。
葯物臨床試驗的受試例數應當符合臨床試驗的目的和相關統計學的要求,並且不得少於《葯品注冊管理辦法》附件所規定的最低臨床試驗病例數。不同注冊分類的葯品對臨床試驗的要求各不相同。罕見病等某些特殊病種,難以完成規定病例數的,可以向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減少臨床試驗病例數或者申請免做臨床試驗,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審批決定。
㈢ 王林的人物經歷
現任學術兼職:總後勤部衛生部新葯審評專家;中國葯學會北京市葯物化學分委會委員;中國睡眠研究學會 理事;解放軍葯學學報編委;國際裂念葯學研究雜志編委;國家863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審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和介紹:
新葯分子設計與合成研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軍事葯學:致力於軍用促醒葯、抗輻射葯、神經毒中毒防護葯研究;
2.新葯設計:基於理性分子設計,進行抗腫瘤、心腦血管防治葯研究;
3.葯物合成:合成新方法學研究;葯物合成工藝改造;天然化合物結構改造。
在研課題名稱: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批准號:30770655):尋找雌活性和抗輻射活性相分離的雌甾抗輻射分子及其構效關系研究(2008-2010)。
2.國家創新葯物重大專項: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葯葛胺酮臨床前研究(2008-2010)。
3.軍隊新葯重大專項:新促醒劑的臨床前研究。(2008-2010)。
4. 國家973項目分題:基於肝細胞生長因子受體C-Met蛋白的抗癌葯物設計與合成,任分題計劃葯物設計與合成部肆伏困分負責人。
5.北京市科委科技計劃「創新葯物研究開發」重大項目:冠心病治療葯物-G20原料
葯和注射劑的研究(2008-2012)。
主要科研成果:
ATP敏感性鉀通道及其新結構類型的開放劑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003)。
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05)、軍隊科技進廳灶步二等獎1項(2004)。
㈣ 蘇為科的個人經歷
1978年畢業於浙江省於潛中學,次年考入浙江工學院(現浙江工業大學)
1983年浙江工學院有機化工專業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8年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
2001年浙江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獲博士畢業。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洞襪曾被評為浙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授予「全國化工優祥碰秀科技工作者」稱號。主要從事葯物合成新方法和綠色化技術研究,科研業績突出,近五年來主持或負責完成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納宴激劃等國家級項目10餘項、省部級項目10餘項。已有20餘項重大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取得3.1類原料葯批件1個和新葯臨床批件2個。發表SCI論文150餘篇,出版專著1部,申請發明專利80餘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以第一獲獎人身份獲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3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
㈤ 制備鹽酸普魯卡因的合成路線能否先將
鹽酸普魯卡因及其合成方法1、局部麻醉葯鹽酸普魯卡因的發展及由來麻醉葯在臨床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可卡因毒性較強,有成癮性,高壓消毒易水解失效等缺點,使應用受到限制。為了尋找更理想的局部麻醉葯,人們開始對可卡因的結構進行剖析、簡化和改造。鹽酸普魯卡因至今仍為臨床廣泛使用的局部麻醉葯,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毒性低,五成癮性,用於局部浸潤麻醉、蛛網膜下腔阻滯、腰麻、表面麻醉和局部封閉療法。鹽酸普魯卡因的發現及脂類局麻葯的發展過程,提供了從剖析活性天然產物分子結構入手進行葯物化學研究的一個經典例證。早在1532年人們就知道秘魯人通過咀嚼南美洲的古柯葉來止痛。1860年niemann從此樹葉中提取到一種生物鹼晶體,即為可卡因。將可卡因完全水解或部分水解,得到水解產物愛康寧和愛康寧甲酯,它們均無麻醉作用。用其他羧酸代替苯甲酸與愛康寧成脂,麻醉作用減低或完全消息,由此 苯甲酸在可卡因的局麻作用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羧酸甲酯則與麻醉作用無關。根據這一發現,對可卡因的結構進行了各種改造。在1940年開發合成了具有優良麻醉作用的普魯卡因(procaine).從此,局部麻醉葯開始了一個新的歷程。2、 鹽酸普魯卡因的化學名、結構式、性質鹽酸普魯卡因又名奴佛卡因,化學名是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鹽酸鹽。局部麻醉葯,用於浸潤麻醉、阻滯麻醉、腰椎麻醉、硬膜外麻醉及封閉療法等。其分子結構式是本品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隨後又麻痹感,易溶於水,略溶於乙醇,微容易三氯甲烷,幾乎不容於乙醚,在空氣中穩定,但對光敏感應避光保存。從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出本品有酯鍵易發生水解,水解速度受溫度和pH值的影響較大,隨pH增大水解速度加快,在pH3.0—3.5時最穩定,溫度升高水解速度也會增大,所以在制備保存中要嚴格控制好溫度及pH值。因為結構中有芳伯氨基,容易發生氧化變色,其反應也受溫度及pH值的影響,並且具有重氮化偶合反應。在稀鹽酸中,與亞硝酸鈉生成重氮鹽,加鹼性β-萘酚生成猩紅色的偶氮化合物。
3、鹽酸普魯卡因的合成鹽酸普魯卡因為局部麻醉葯,作用強,毒性低。臨床上主要用於浸潤、脊椎及傳導麻醉。鹽酸普魯卡因化學名為對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鹽酸鹽,化學結構式為:鹽酸普魯卡因為白色細微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而麻。熔點153~157℃。易溶於水,溶於乙醇,微溶於氯仿,幾乎不溶於乙醚。以對硝基甲苯為原料,經氧化、酯化得到硝基卡因,再經還原、成鹽即製得鹽酸普魯卡因。3、鹽酸普魯卡因的合成這條路線並不常用,因為用到了價格較貴的氯化亞碸,成本較高,且氯化亞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對設備的要求高,此外氯化亞碸及苯蒸氣有毒,給勞動保護增加了麻煩。該反應除了用到了氯化亞碸外,還使用98%的氯乙醇,勞動保護須進一步加強。同時對硝基苯甲酸氯代乙酯與二乙胺縮合反應需用高壓。此法生產周期短,原料易解決,但由於還原後的苯佐卡因不溶於水,與鐵泥不容易分離,還原收率低,且在酯交換反應中氨基以破壞,因此工業上並不常用。直接酯化法 以對硝基甲苯為原料,經氧化、酯化得到硝基卡因,再經還原、成鹽即製得鹽酸普魯卡因。合成路線如下:優點:酯化反應生成的硝基卡因與對硝基苯甲酸易分離,未反應的對硝基苯甲酸和二甲苯均可回收再利用,還原產物與鐵屑易分離,操作簡單。工業生產中主要採用此路線。參考文獻《葯物化學》第二版 尤啟東主編 ISN 987-7-122-03155-6《葯理學》第七版 朱依諄,殷明主編 ISN 978-7-117-14403-2吳冬梅,霍彩霞,高烏恩,楊樹平.直接酯化法合成鹽酸普魯卡因.內蒙古醫學院學報 1997.19(4):53祝清蘭.普魯卡因的合成和分析方法.南京工業大學【網路出版年期】2005年 01期合成路線如下:
4、合成操作步驟(1)對-硝基苯甲酸-β-二乙胺基乙醇(俗稱硝基卡因)的制備在裝有溫度計、分水器及迴流冷凝器的500 mL三頸瓶中,投入對-硝基苯甲酸20 g、β-二乙胺基乙醇14.7 g、二甲苯150 mL及止爆劑,油浴加熱至迴流(注意控制溫度,油浴溫度約為180℃,內溫約為145℃),共沸帶水6 h。撤去油浴,稍冷,將反應液倒入250 mL錐形瓶中,放置冷卻,析出固體。將上清液用傾瀉法轉移至減壓蒸餾燒瓶中,水泵減壓蒸除二甲苯,殘留物以3% 鹽酸140 mL溶解,並與錐形瓶中的固體合並,過濾,除去未反應的對-硝基苯甲酸,濾液(含硝基卡因)備用。注釋:1. 羧酸和醇之間進行的酯化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酯的量比較少(約65.2 %),為使平衡向右移動,需向反應體系中不斷加入反應原料或不斷除去生成物。本反應利用二甲苯和水形成共沸混合物的原理,將生成的水不斷除去,從而打破平衡,使酯化反應趨於完全。由於水的存在對反應產生不利的影響,故實驗中使用的葯品和儀器應事先乾燥。2. 考慮到教學實驗的需要和可能,將分水反應時間定6 h,若延長反應時間,收率尚可提高。3. 也可不經放冷,直接蒸去二甲苯,但蒸餾至後期,固體增多,毛細管堵塞操作不方便。回收的二甲苯可以套用。4. 對-硝基苯甲酸應除盡,否則影響產品質量,回收的對-硝基苯甲酸經處理後可以套用。(2)對-氨基苯甲酸-β-二乙胺基乙醇酯的制備將上步得到的濾液轉移至裝有攪拌器、溫度計的500 mL三頸瓶中,攪拌下用20% 氫氧化鈉調pH 4.0~4.2。充分攪拌下,於25℃分次加入經活化的鐵粉,反應溫度自動上升,注意控制溫度不超過70℃(必要時可冷卻),待鐵粉加畢,於40~45℃保溫反應2 h。抽濾,濾渣以少量水洗滌兩次,濾液以稀鹽酸酸化至pH 5。滴加飽和硫化鈉溶液調pH 7.8~8.0,沉澱反應液中的鐵鹽,抽濾,濾渣以少量水洗滌兩次,濾液用稀鹽酸酸化至pH 6。加少量活性炭,於50~60℃保溫反應10 min,抽濾,濾渣用少量水洗滌一次,將濾液冷卻至10℃以下,用20% 氫氧化鈉鹼化至普魯卡因全部析出(pH 9.5~10.5),過濾,得普魯卡因,備用。
注釋:1. 鐵粉活化的目的是除去其表面的鐵銹,方法是:取鐵粉47 g,加水100 mL,濃鹽酸0.7 mL,加熱至微沸,用水傾瀉法洗至近中性,置水中保存待用。2.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鐵粉應分次加入,以免反應過於激烈,加入鐵粉後溫度自然上升。鐵粉加畢,待其溫度降至45℃進行保溫反應。在反應過程中鐵粉參加反應後,生成綠色沉澱Fe(OH)2,接著變成棕色Fe(OH)3,然後轉變成棕黑色的Fe3O4。因此,在反應過程中應經歷綠色、棕色、棕黑色的顏色變化。若不轉變為棕黑色,可能反應尚未完全。可補加適量鐵粉,繼續反應一段時間。3. 除鐵時,因溶液中有過量的硫化鈉存在,加酸後可使其形成膠體硫,加活性炭後過濾,便可使其除去。(3)鹽酸普魯卡因的制備1. 成鹽將普魯卡因置於燒杯中,慢慢滴加濃鹽酸至pH 5.5,加熱至60℃,加精製食鹽至飽和,升溫至60℃,加入適量保險粉,再加熱至65~70℃,趁熱過濾,濾液冷卻結晶,待冷至10℃以下,過濾,即得鹽酸普魯卡因粗品。2. 精製將粗品置燒杯中,滴加蒸餾水至維持在70℃時恰好溶解。加入適量的保險粉,於70℃保溫反應10 min,趁熱過濾,濾液自然冷卻,當有結晶析出時,外用冰浴冷卻,使結晶析出完全。過濾,濾餅用少量冷乙醇洗滌兩次,乾燥,得鹽酸普魯卡因,mp.153~157℃,以對-硝基苯甲酸計算總收率。注釋:1. 鹽酸普魯卡因水溶性很大,所用儀器必須乾燥,用水量需嚴格控制,否則影響收率。2. 嚴格掌握pH 5.5,以免芳胺基成鹽。3. 保險粉為強還原劑,可防止芳胺基氧化,同時可除去有色雜質,以保證產品色澤潔白,若用量過多,則成品含硫量不合格。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鹽酸普魯卡因合成路線與實驗
鹽酸普魯卡因及其合成方法
1、局部麻醉葯鹽酸普魯卡因的發展及由來
麻醉葯在臨床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可卡因毒性較強,有成癮性,高壓消毒易水解失效等缺點,使應用受到限制。為了尋找更理想的局部麻醉葯,人們開始對可卡因的結構進行剖析、簡化和改造。
鹽酸普魯卡因至今仍為臨床廣泛使用的局部麻醉葯,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毒性低,五成癮性,用於局部浸潤麻醉、蛛網膜下腔阻滯、腰麻、表面麻醉和局部封閉療法。
第 1 頁
鹽酸普魯卡因的發現及脂類局麻葯的發展過程,提供了從剖析活性天然產物分子結構入手進行葯物化學研究的一個經典例證。早在1532年人們就知道秘魯人通過咀嚼南美洲的古柯葉來止痛。1860年niemann從此樹葉中提取到一種生物鹼晶體,即為可卡因。
將可卡因完全水解或部分水解,得到水解產物愛康寧和愛康寧甲酯,它們均無麻醉作用。用其他羧酸代替苯甲酸與愛康寧成脂,麻醉作用減低或完全消息,由此 苯甲酸在可卡因的局麻作用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羧酸甲酯則與麻醉作用無關。根據這一發現,對可卡因的結構進行了各種改造。在1940年開發合成了具有優良麻醉作用的普魯卡因(procaine).從此,局部麻醉葯開始了一個新的歷程。
第 2 頁
2、 鹽酸普魯卡因的化學名、結構式、性質
鹽酸普魯卡因又名奴佛卡因,化學名是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鹽酸鹽。局部麻醉葯,用於浸潤麻醉、阻滯麻醉、腰椎麻醉、硬膜外麻醉及封閉療法等。
其分子結構式是
本品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隨後又麻痹感,易溶於水,略溶於乙醇,微容易三氯甲烷,幾乎不容於乙醚,在空氣中穩定,但對光敏感應避光保存。從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出本品有酯鍵易發生水解,水解速度受溫度和pH值的影響較大,隨pH增大水解速度加快,在pH3.0—3.5時最穩定,溫度升高水解速度也會增大,所以在制備保存中要嚴格控制好溫度及pH值。因為結構中有芳伯氨基,容易發生氧化變色,其反應也受溫度及pH值的影響,並且具有重氮化偶合反應。在稀鹽酸中,與亞硝酸鈉生成重氮鹽,加鹼性β-萘酚生成猩紅色的偶氮化合物。
第 3 頁
3、鹽酸普魯卡因的合成
鹽酸普魯卡因為局部麻醉葯,作用強,毒性低。臨床上主要用於浸潤、脊椎及傳導麻醉。鹽酸普魯卡因化學名為對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鹽酸鹽,化學結構式為:
鹽酸普魯卡因為白色細微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而麻。熔點153~157℃。易溶於水,溶於乙醇,微溶於氯仿,幾乎不溶於乙醚。
第 4 頁
以對硝基甲苯為原料,經氧化、酯化得到硝基卡因,再經還原、成鹽即製得鹽酸普魯卡因。
3、鹽酸普魯卡因的合成
這條路線並不常用,因為用到了價格較貴的氯化亞碸,成本較高,且氯化亞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對設備的要求高,此外氯化亞碸及苯蒸氣有毒,給勞動保護增加了麻煩。
第 5 頁
該反應除了用到了氯化亞碸外,還使用98%的氯乙醇,勞動保護須進一步加強。同時對硝基苯甲酸氯代乙酯與二乙胺縮合反應需用高壓。
此法生產周期短,原料易解決,但由於還原後的苯佐卡因不溶於水,與鐵泥不容易分離,還原收率低,且在酯交換反應中氨基以破壞,因此工業上並不常用。
第 6 頁
直接酯化法
以對硝基甲苯為原料,經氧化、酯化得到硝基卡因,再經還原、成鹽即製得鹽酸普魯卡因。
合成路線如下:
優點:酯化反應生成的硝基卡因與對硝基苯甲酸易分離,未反應的對硝基苯甲酸和二甲苯均可回收再利用,還原產物與鐵屑易分離,操作簡單。工業生產中主要採用此路線。
第 7 頁
參考文獻
《葯物化學》第二版 尤啟東主編 ISN 987-7-122-03155-6
《葯理學》第七版 朱依諄,殷明主編 ISN 978-7-117-14403-2
吳冬梅,霍彩霞,高烏恩,楊樹平.直接酯化法合成鹽酸普魯卡因.
內蒙古醫學院學報 1997.19(4):53
祝清蘭.普魯卡因的合成和分析方法.南京工業大學
【網路出版年期】2005年 01期
第 8 頁
合成路線如下:
4、合成操作步驟
(1)對-硝基苯甲酸-β-二乙胺基乙醇(俗稱硝基卡因)的制備
在裝有溫度計、分水器及迴流冷凝器的500 mL三頸瓶中,投入對-硝基苯甲酸20 g、β-二乙胺基乙醇14.7 g、二甲苯150 mL及止爆劑,油浴加熱至迴流(注意控制溫度,油浴溫度約為180℃,內溫約為145℃),共沸帶水6 h。撤去油浴,稍冷,將反應液倒入250 mL錐形瓶中,放置冷卻,析出固體。將上清液用傾瀉法轉移至減壓蒸餾燒瓶中,水泵減壓蒸除二甲苯,殘留物以3% 鹽酸140 mL溶解,並與錐形瓶中的固體合並,過濾,除去未反應的對-硝基苯甲酸,濾液(含硝基卡因)備用。
第 9 頁
注釋:
1. 羧酸和醇之間進行的酯化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酯的量比較少(約65.2 %),為使平衡向右移動,需向反應體系中不斷加入反應原料或不斷除去生成物。本反應利用二甲苯和水形成共沸混合物的原理,將生成的水不斷除去,從而打破平衡,使酯化反應趨於完全。由於水的存在對反應產生不利的影響,故實驗中使用的葯品和儀器應事先乾燥。
2. 考慮到教學實驗的需要和可能,將分水反應時間定6 h,若延長反應時間,收率尚可提高。
第 10 頁
3. 也可不經放冷,直接蒸去二甲苯,但蒸餾至後期,固體增多,毛細管堵塞操作不方便。回收的二甲苯可以套用。
4. 對-硝基苯甲酸應除盡,否則影響產品質量,回收的對-硝基苯甲酸經處理後可以套用。
(2)對-氨基苯甲酸-β-二乙胺基乙醇酯的制備
將上步得到的濾液轉移至裝有攪拌器、溫度計的500 mL三頸瓶中,攪拌下用20% 氫氧化鈉調pH 4.0~4.2。充分攪拌下,於25℃分次加入經活化的鐵粉,反應溫度自動上升,注意控制溫度不超過70℃(必要時可冷卻),待鐵粉加畢,於40~45℃保溫反應2 h。抽濾,濾渣以少量水洗滌兩次,濾液以稀鹽酸酸化至pH 5。滴加飽和硫化鈉溶液調pH 7.8~8.0,沉澱反應液中的鐵鹽,抽濾,濾渣以少量水洗滌兩次,濾液用稀鹽酸酸化至pH 6。加少量活性炭,於50~60℃保溫反應10 min,抽濾,濾渣用少量水洗滌一次,將濾液冷卻至10℃以下,用20% 氫氧化鈉鹼化至普魯卡因全部析出(pH 9.5~10.5),過濾,得普魯卡因,備用。
第 11 頁
注釋:
1. 鐵粉活化的目的是除去其表面的鐵銹,方法是:取鐵粉47 g,加水100 mL,濃鹽酸0.7 mL,加熱至微沸,用水傾瀉法洗至近中性,置水中保存待用。
2.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鐵粉應分次加入,以免反應過於激烈,加入鐵粉後溫度自然上升。鐵粉加畢,待其溫度降至45℃進行保溫反應。在反應過程中鐵粉參加反應後,生成綠色沉澱Fe(OH)2,接著變成棕色Fe(OH)3,然後轉變成棕黑色的Fe3O4。因此,在反應過程中應經歷綠色、棕色、棕黑色的顏色變化。若不轉變為棕黑色,可能反應尚未完全。可補加適量鐵粉,繼續反應一段時間。
第 12 頁
3. 除鐵時,因溶液中有過量的硫化鈉存在,加酸後可使其形成膠體硫,加活性炭後過濾,便可使其除去。
(3)鹽酸普魯卡因的制備
1. 成鹽
將普魯卡因置於燒杯中,慢慢滴加濃鹽酸至pH 5.5,加熱至60℃,加精製食鹽至飽和,升溫至60℃,加入適量保險粉,再加熱至65~70℃,趁熱過濾,濾液冷卻結晶,待冷至10℃以下,過濾,即得鹽酸普魯卡因粗品。
2. 精製
第 13 頁
將粗品置燒杯中,滴加蒸餾水至維持在70℃時恰好溶解。加入適量的保險粉,於70℃保溫反應10 min,趁熱過濾,濾液自然冷卻,當有結晶析出時,外用冰浴冷卻,使結晶析出完全。過濾,濾餅用少量冷乙醇洗滌兩次,乾燥,得鹽酸普魯卡因,mp.153~157℃,以對-硝基苯甲酸計算總收率。
注釋:
1. 鹽酸普魯卡因水溶性很大,所用儀器必須乾燥,用水量需嚴格控制,否則影響收率。
第 14 頁
2. 嚴格掌握pH 5.5,以免芳胺基成鹽。
3. 保險粉為強還原劑,可防止芳胺基氧化,同時可除去有色雜質,以保證產品色澤潔白,若用量過多,則成品含硫量不合格。
㈥ 考研 考中國葯科大學生葯學 需要考哪些科目
這是葯大的招生簡章,你可以自己看看!!
中 國 葯 科 大 學
二○一一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與招生目錄
院系所、專業、研究方向 導師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01葯學院 334
081703生物化工 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13化工原理 復試:制葯工程學(筆試)復試帶計算器。
_ 01制葯分離工程 王志祥
_ 02制葯過程及設備 於穎
_ 03核苷類葯物的合成研究 姚其正
100701葯物化學 74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葯物化學-有機合成綜合(筆試),比重各佔50%。
_ 01生物活性分子的設計與合成 尤啟冬
_ 02半合成抗生素的研究 畢曉玲
_ 03抗腫瘤活性分子的研究 李玉艷
_ 04抗腫瘤葯物研究 周金培
_ 05生物活性分子的設計與合成
化學生物學 李志裕
_ 06心血管新葯分子的設計與合成研究
天然產物結構改造 徐進宜
_ 07老年病葯物研究
甾體葯物研究 向華
_ 08氮雜環類和核苷類葯物研究 姚其正
_ 09雜環新葯的設計、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陳國華
_ 10降血糖葯物研究 王亞樓
_ 11腫瘤化學治療葯物的研究 王進欣
_ 12抗腫瘤葯物研究 薛曉文
_ 13抗腫瘤葯物及組合化學研究 孫麗萍
_ 14心腦血管葯物研究與葯用高分子材料 張燦
_ 15抗糖尿病葯物研究 孫宏斌
_ 16新葯分子設計與合成 黃文龍
_ 17心腦血管和抗糖尿病葯物研究 張惠斌
_ 18新型抗癌葯物分子設計和合成;
NO供體型抗腫瘤葯物研究 賴宜生
_ 19葯物分子設計及生物活性研究 張大永
_ 20葯物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研究 柳紅
_ 21天然產物全合成和化學生物學研究 姚和權
_ 22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劑設計與合成;
心腦血管葯物研究 徐雲根
100702葯劑學 62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物理化學和葯劑學綜談扒合(帶計算器)(筆試),比重分別佔30%和70%。
_ 01葯物新劑型及新制劑的研究 周建平
_ 02葯物新制劑及葯用高分子材料 張燦
_ 03 緩控釋、微粒給葯系統
吳正紅
尹莉芳
_ 04葯物新劑型及新技術 李娟
塗家咐洞生
_ 05緩控釋制劑和生物技術葯物遞葯系統 宗莉
_ 06葯物新劑型與生物葯劑學 劉建平
王柏
_ 07葯物新制劑和新劑型 張建軍
柯學
_ 08生物葯劑及釋葯系統 欒立標
100704葯物分析學 4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葯物光譜分析、葯物色譜分析、和葯物分析綜合,比重分別佔30%、30%、40%
_01葯物現代儀器分析 張尊建
_02現代葯物分析 柳文媛
_03葯物色譜、光譜分析 狄斌
王玉※
_04現代葯物分析 杭太俊
_05葯物現代質量研究及評價 馮芳
_06體內葯物分析 丁黎
_07食品質量與安全 王歲樓
_08葯物制劑定量評價新方法研究 余江南※
100706葯理學 8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衡侍枯:葯理學-葯物毒理學綜合(筆試),比重分別佔70%和30%。
_ 01生化葯理、老年病葯理 季暉
_ 02生化葯理 陳真
龔國清
陳丁丁
_ 03神經葯理 何玲
洪浩
龔曉健
_ 04代謝、內分泌葯理 巫冠中
_ 05心血管葯理 李運曼
吳玉林
丁啟龍
傅繼華
顏天華
丁選勝
湯依群
王友群
_ 06腫瘤葯理 郭青龍
胡容
袁勝濤
_ 07分子葯理學、毒代動力學 張陸勇
_ 08神經分子葯理 廖紅
_ 09代謝葯理 尚靖
_ 10心血管葯理、腫瘤葯理 於鋒
100720★制葯工程學 1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制葯工程學-化工原理綜合(各佔50%)(筆試)復試帶計算器。
_ 01制葯分離工程、中葯加工現代化工程技術 王志祥
_ 02葯物合成新技術研究 尤啟冬
_ 03化學合成葯物工藝研究 王亞樓
_ 04有機葯物合成方法研究 陳國華
_ 05葯物合成新工藝研究 徐雲根
_ 06新葯合成工藝研究 張大永
_ 07制葯過程及設備 於穎
_ 08葯物制劑新工藝技術 周建平
100725★臨床葯學 1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西醫綜合或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臨床醫學概論和臨床葯理學綜合(筆試),比重各佔50%。
_ 01合理用葯與臨床葯物評價;
葯物臨床研究監察與評價 於鋒
_ 02合理用葯與臨床葯物評價 王友群
張廣欽
湯依群
丁選勝
_ 03臨床葯物生化與細胞生物學 陳丁丁
100726★葯物代謝動力學 3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葯物代謝動力學-葯理學綜合(筆試),比重各佔50%。
_ 01葯物代謝動力學 王廣基
劉曉東
柳曉泉
陳西敬
楊勁
郝海平
阿基業
002中葯學院 169
100601中西醫結合基礎(葯學) 2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或306西醫綜合或307中醫綜合 復試:天然葯物化學或葯理學(筆試)
_ 01中葯(復方)葯效物質基礎及作用機理研究 余伯陽
寇俊萍
袁勝濤
劉吉華
_ 02中葯葯理 馬世平
_ 03中葯毒效關系 張陸勇
_ 04天然葯物分子葯理學 奚濤
尚靖
廖紅
100701葯物化學 2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天然葯物化學(含波譜解析,各佔50%)(筆試)
_ 01天然產物結構修飾和全合成
_ 02天然葯與中葯的活性成份研究 孔令義
梁敬鈺
葉文才
馮鋒
蔣建勤
陳莉
殷志琦
汪豪
100703生葯學 46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
生葯學
或葯學院葯物分析學專業復試題目(筆試)
_ 01生葯活性成分與質量評價 李萍
李會軍
_ 02中葯活性成分與生物技術研究 余伯陽
劉吉華
_ 03生葯活性成分與質量標准研究 王崢濤
張勉
張朝鳳
_ 04葯用植物資源與質量評價 秦民堅
_ 05中葯及制劑分析 劉麗芳
_ 06中葯葯效物質基礎與質量控制研究 畢志明
_ 07葯用植物種質資源及其質量評價 濮社班
_ 08中葯成分體內分析 夏玉鳳
100721★天然葯物化學 1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天然葯物化學(含波譜解析,各佔50%)(筆試)
_ 01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發
_ 02天然葯與中葯化學成分的研發 梁敬鈺
葉文才
馮鋒
謝寧
蔣建勤
陳莉
殷志琦
汪豪
100820★中葯化學 16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天然葯物化學(含波譜解析,各佔50%)(筆試)
_ 01中葯化學成分研究及新葯開發 孔令義
謝寧
馮鋒
蔣建勤
100822★中葯葯理學 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葯理學(筆試)
_ 01中葯免疫葯理學 戴岳
_ 02中葯及復方葯理學研究 馬世平
_ 03中葯活性成分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紊亂的研究 劉保林
_ 04中葯葯代動力學 黃芳
_ 05中葯抗腫瘤葯理研究 郭青龍
100823★中葯制劑學 1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中葯葯劑學(筆試)
_ 01中葯新葯創制研究;中葯經皮製劑研究。 楊中林
_ 02中葯新制劑與新劑型 富志軍
_ 03葯物制劑新劑型與新技術 高緣
_ 04中葯新葯開發;中葯經皮製劑研究 張春鳳
100825★中葯分析學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筆試:中葯分析學(筆試)
_ 01中葯質量評價研究 王強
_ 02現代中葯分析 劉麗芳
_ 03中葯活性成分質量控制及體內分析研究 夏玉鳳
100827★中葯資源學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中葯資源學(筆試)
_ 01中葯資源與開發 秦民堅
_ 02中葯資源與質量 濮社班
003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126
071010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2生物化學
④815分子生物學 復試:微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筆試)
_ 01生物新葯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研究
姚文兵
陳建華
劉景晶
李泰明
曹榮月
周國華※
_ 02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高向東
王旻
程曉東
奚濤
徐寒梅
孔毅
何書英
_ 03葯物生物合成研究 陳依軍
_ 04天然生化活性物質及其功能基因的研究 劉煜
張玉彬
歐瑜
_ 05生物葯物分析及其體內過程監測 顧月琴
_ 06葯物相關基因的表達調控及關鍵技術研究 譚樹華
_ 07海洋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 葉波平
_ 08蛋白質工程與分子進化 鄭珩
100705微生物與生化葯學 8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微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筆試)
_ 01微生物葯物和生化與生物技術葯物的開發與應用 王旻
高向東
姚文兵
周長林
許激揚
劉煜
張玉彬
徐寒梅
陳建華
何書英
孔毅
李泰明
歐瑜
倪孟祥
陳向東
_ 02微生物葯物和生化與生物技術葯物製造工藝技術及製造、鑒定規程研究 高向東
_ 03生物分離工程技術與現代生物技術的原理、方法及其在生物葯物研究和生產中的應用研究 姚文兵
_ 04微基因葯物與基因治療(疫苗學) 劉景晶
_ 05微基因葯物與基因治療 奚濤
_ 06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研究;生物催化和生物轉化研究 陳依軍
_ 07生物葯物分析及其體內過程監測 顧月琴
孔毅
周國華※
_ 08生物新葯的基因工程與蛋白質工程研究 譚樹華
_ 09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 葉波平
_ 10微生物資源開發及利用 鄭珩
_ 11微基因葯物與基因治療(腫瘤治療) 曹榮月
100723★葯物生物信息學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生物信息學(筆試)
_ 01生物信息學各領域如蛋白質天然構象預測,生物大分子之間相互作用
_ 02系統生物學的方法學研究;軟體構建及應用研究 方慧生
_ 03蛋白質或多肽類葯物的設計研發及示蹤 顧月清
_ 04計算機輔助葯物設計 鄭珩
100724★海洋葯物葯學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微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筆試)
_ 01海洋天然活性產物與海洋葯物的研究 高向東
_ 02海洋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 葉波平
_ 03海洋天然活性產物與海洋葯物的研究 奚濤
004國際醫葯商學院 72
100722★社會與管理葯學
36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葯學基礎綜合(二) 復試:葯理學或葯劑學,管理學原理,葯事法規(各佔1/3)(筆試)
本專業只接收2名少數民族骨幹計劃考生
_ 01醫葯政策與法規研究 邵蓉
陳永法
丁錦希
常峰
_ 02醫葯知識產權研究 邵蓉
丁錦希
_ 03葯品質量監督與管理 梁毅
_ 04醫葯產業經濟及政策研究 邱家學
褚淑貞
曹陽
馮國忠
_ 05葯物資源的合理利用 徐懷伏
_ 06醫葯國際商務 余正
100728★葯物經濟學 16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葯學基礎綜合(二) 復試:葯理學或葯劑學,微觀經濟學,數
學(各佔1/3)
_ 01葯物經濟學在葯品政策中的應用研究 馬愛霞
_ 02葯物經濟學評價研究 陳永法
_ 03 健康經濟學與醫療保障研究 余正
120202企業管理 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3數學三
④812管理學原理 復試:市場營銷、戰略管理(各佔1/2)(筆試)
同等學力加試: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
_ 01醫葯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邱家學
褚淑貞
常峰
徐懷伏
_ 02醫葯產業經濟與管理研究 馬愛霞
_ 03醫葯營銷管理研究 馮國忠
_ 04企業戰略與運營機制研究 曹陽
_ 05葯品生產運作與注冊管理 梁毅
005基礎部 45
070302分析化學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3有機化學
④811分析化學 復試:現代儀器分析(筆試)
_ 01葯物現代儀器分析 杜迎翔
_ 02光譜與色譜分析 嚴拯宇
_ 03儀器分析 何華
_ 04現代儀器分析 鍾文英
100701葯物化學 12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與葯學院同專業相同
_ 01葯物分子設計與合成 陸濤
王德傳
_ 02化學葯物設計與合成 唐偉方
100704葯物分析學 22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0葯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與葯學院同專業相同
_ 01葯物現代儀器分析 杜迎翔
_ 02光譜與色譜分析 嚴拯宇
_ 03儀器分析 何華
_ 04葯物分析 鍾文英
_ 05 葯物質量控制與儀器分析 沈衛陽
_ 06現代儀器分析與新葯質量控制研究 季一兵
100727★葯學信息學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葯學基礎綜合(二) 復試:葯學基礎(筆試)
_ 01計算機輔助葯物設計 陸 濤
_ 02醫葯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
_ 03葯物生物統計
006社科部 4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4思想政治教育學
④814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復試: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筆試)
_ 01醫葯倫理學
_ 02思想政治工作實務
_ 03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張福珍
_ 04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教育研究
_ 05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研究 紀乃旺
007專業學位 40
085235 制葯工程(專業學位) 暫不定導師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13化工原理 與科學學位「生物化工」專業復試相同科目
105500 葯學碩士(專業學位) 暫不定導師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49葯學綜合 綜合能力測試
105600 中葯學碩士(專業學位) 暫不定導師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50中葯學專業基礎綜合 綜合能力測試
業務課考試初試參考書目(僅供參考、不作業務課命題依據)
考試科目及代碼 參考書目,編著者及出版者、版本
710 葯學基礎綜合(一) 分析化學部分:
1.《分析化學》孫毓慶主編,科學出版社,第二版。
2.《分析化學習題集》孫毓慶、胡育築主編,科學出版社,第二版。
有機化學部分:
1.《有機化學》倪沛洲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六版。
2.《有機化學》王積濤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第三版。
3. 《有機化學》王禮琛主編,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
4. 《有機化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陸濤等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二版。
生理學部分:
1.《人體解剖生理學》岳利民等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五版。
2.《生理學》姚泰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化學部分:
1.《生物化學》吳梧桐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六版。
711 葯學基礎綜合(二) 分析化學部分:
1.《葯物分析化學》倪坤儀等主編,東南大學出版社,第一版。
2.《分析化學習題集》孫毓慶、胡育築主編,科學出版社,第二版。
有機化學部分:
《有機化學》(專科)王禮琛主編,東南大學出版社,第一版。
生理學部分:
1.《人體解剖生理學》岳利民等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五版。
2.《生理學》姚泰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化學部分:1.《生物化學》吳梧桐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六版。
712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吳梧桐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六版。
713有機化學 1.《有機化學》倪沛洲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六版。
2.《有機化學》王積濤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第三版。
3. 《有機化學》王禮琛主編,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
4. 《有機化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陸濤等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二版。
714思想政治教育學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邱偉光、張耀燦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11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孫毓慶、胡育築主編,科學出版社,第二版。
《分析化學習題集》孫毓慶、胡育築主編,科學出版社,第二版。
812管理學原理 《管理學》[美]斯蒂芬.P.羅賓斯等 著,孫健敏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七版,2004年1月。
《管理學:現代的觀點》(第二版),芮明傑 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
813化工原理(考試帶計算器) 《制葯化工原理》王志祥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2005年。
814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815分子生物學 《葯學分子生物學》史濟平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三版。
349葯學綜合 考試內容包含葯劑學、葯理學、葯事法規三部分,參考書目為:
《葯劑學》崔福德主編,第六版。
《葯理學》第三版 錢之玉主編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中國葯事法理論與實務》 主編邵蓉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葯事管理與法規》主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執業葯師資格認證中心,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2008年3月第1版
350中葯學專業基礎綜合 考試內容包含中葯葯劑學、中葯化學、中葯鑒定學三部分,參考書目為:
《天然葯物化學》吳繼洲 孔令義 主編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第一版 2008年8月
《生葯學》李萍 主編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第二版 2010年8月
《中葯葯劑學》張兆旺 主編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 第一版 2002年
業務課復試參考書目(僅供參考、不作業務課命題依據)
考試科目 參考書目,編著者及出版者、版本
制葯工程學 《制葯工程學》王志祥編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
葯物化學-有機合成綜合 《葯物合成反應》聞韌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新編有機合成化學》黃憲等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葯物化學》(第二版)尤啟冬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年。(此參考書目也適用於面試部分的實驗題目)
葯劑學-物理化學綜合 《葯劑學》崔福德主編,第五版。
《生物葯劑學與葯物動力學》梁文權主編,第二版。
《葯用高分子材料》鄭俊民主編,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物理化學》候新補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五版。
葯物光譜分析、葯物色譜分析、和葯物分析綜合 《有機光譜分析》張正行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葯物色譜分析》丁黎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葯物分析》劉文英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6版。
葯理學-葯物毒理學綜合 《葯理學》錢之玉主編,醫葯科技出版社,2009年。
《葯物毒理學》周立國主編,第二版。
制葯工程學-化工原理綜合(各佔50%) 《制葯工程學》王志祥編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
《制葯化工原理》王志祥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第二版。
臨床醫學概論和臨床葯理學綜合(各佔50%) 《簡明現代醫學》戴德哉主編,科學出版社;
《臨床葯理學》王懷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一版。
葯物代謝動力學-葯理學綜合(各佔50%)
《葯理學》錢之玉主編,醫葯科技出版社,2009年;
《葯物代謝動力學》王廣基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
天然葯物化學(中西醫結合基礎專業) 《天然葯物化學》姚新生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三版,2001年6月(如有更新版本時,改用最新版本)
葯理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葯葯理學復試科目) 《葯理學》劉國卿主編,第二版,2006年。
天然葯物化學(含波譜解析) 《天然葯物化學》吳立軍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四版,2003年7月
《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姚新生主編,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04年
生葯學 《生葯學》李萍主編,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10年8月第二版。
中葯葯劑學 《中葯制劑學》張兆旺主編,中國中醫葯出版社,第一版,2002年。
《中葯制劑學》范碧亭主編,上海科技出版社,第一版,1997年。
中葯分析學 《中葯分析學》王強、羅集鵬主編,中國中醫葯科技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中葯資源學 《生葯資源學》鄭漢臣主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葯用植物資源學》郭巧生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微生物學與生物技術 《微生物學》周長林主編、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
《生物技術制葯》周佩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一版。
生物信息學 《生物信息學:生物大分子序列分析》方慧生主編。
《葯物生物信息學》鄭珩 王非 主編
《生物信息學》趙國屏等編著,科學出版社,2002年。
葯理學或葯劑學,管理學原理,葯事法規(各佔1/3) 《葯理學》劉國卿主編,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3月。
《葯理學》李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五版,2003年8月。
《葯劑學》崔福德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統編教材第五版,2003年。
《管理學》[美]斯蒂芬.P.羅賓斯等 著,孫健敏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七版。
《管理學:現代的觀點》(第二版),芮明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
《中國葯事法理論與實務》邵蓉主編,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2010年3月,第一版。
市場營銷、戰略管理(各佔1/2) 《醫葯市場營銷學》馮國忠等,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戰略管理》(第10版)[美]弗雷德•R•戴維 著,李克寧 譯 經濟科學出版社。
葯理學或葯劑學,微觀經濟學,數學(各佔1/3) 《葯理學》劉國卿主編,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3月。
《葯理學》李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五版,2003年8月。
《葯劑學》崔福德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統編教材第五版,2003年。
《西方經濟學》(上冊)(微觀部分)高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三版
《數學》不指定參考書
葯學基礎(葯學信息學專業復試) 不指定參考書目
現代儀器分析 《葯學實用儀器分析》陳玉英主編,杜迎翔、嚴拯宇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分析化學》孫毓慶、胡育築主編,科學出版社,第二版。《分析化學習題集》孫毓慶、胡育築主編,科學出版社,第二版。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最新版。
㈦ 中國葯科大學考研 制葯工程(專業學位) 什麼意思
中國葯科大學考研 制葯工程(專業學位)指考試內容是應用型科目,學習內容與實際運用為主,畢業證是專碩。
中國葯科大學制葯工程(專業學位)專業2013年考灶喚蘆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085235
研究方向
_ 01制葯分離工程
_ 02制葯過程及設備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隱帶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13化工原理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復試:《制葯鏈伍工程學》,復試帶計算器。(筆試)
㈧ 考中國葯科大學的葯物分析專業研究生要考哪些專業課中國葯科大學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中國葯科大學考研試題
鏈接:https://pan..com/s/1qgg-1eqPI2IfQGtd92A_Zg
提取碼:69de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羨戚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來自網路網盤超銀派渣級會員v1的分鋒悄享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㈨ 新葯研究開發的過程
新葯研究開發的過程是十分漫長而復雜的。簡單地說一下,申報材料大致是四個部分:
1.綜述資料
2.葯學研究資料
3.葯理毒性研究資料
4.臨床研究資料
後三個部分都要經過嚴格的實驗,反復觀察,通過數據得出可靠的結論,才能作為真實的資料用於申報新葯。尤其是臨床研究部分。
但是,說實話,在中國,大多數新葯都是改變一下給葯途徑,改變一下葯物的某個基團、劑型等等,沒有本質上的新葯在研究開發出來。
中國一年內注冊的新葯是美國的幾百倍,為什麼?因為葯監局是很喜歡有新葯注冊的,這個不詳細說了。
㈩ 劉宏民的研究成果
在國家級新葯研究開發方面作出了重要成果,其中主持有國家一類抗癌新葯OGP46、JD27等項目,開發了鹽酸倍他洛爾、都可喜、西替利嗪等國家級新葯。
研究開發鹽酸羅格列酮、克林黴素磷酸酯、環丙沙星、沙拉沙星等10多項葯物合成新工藝,在企業廣泛應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先後襲岩脊主持有國家「863」項目、國家重大新葯創制」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10餘項研究課題。
已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發現了高碳糖、羰基轉化法合成分枝糖以及碳苷的合成新方法。
其中160多篇發表在《J. Med. Chem》、《Chem. Commun.》、《Eur. J. Org. Chem.》、《Bio. and Med. Chem. Lett》、《Steroids》、《Org. Biomol. Chem.》、《Carbohy. Res.》等國際著名刊物上 。
一項專利被國際學術刊物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上以新聞形式報道,此為中國專利唯一一篇在其上被報道的。
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9項,已獲發明專利棗飢證書28項,獲國家新葯證書3個,有2種新葯獲國家臨床批文。
主講葯物化學、天然拍滲葯物化學和葯物結構分析等多門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博士生、碩士生150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