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養老服務設施研究方法

養老服務設施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19 01:40:03

⑴ 養老服務設施包括哪些方面

養老服務設施包括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養老院專為接待自理老人或綜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護老人安度晚年而設置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有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頃坦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
養老服務設施包括什麼

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各種綜合性服務的社區服務場所,設有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或單項服務設施和上門服務項雀帆桐目。

      社區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為社區中失能失智老年人,以及其他生活自理困難的高齡、獨居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日間托養服務的機構。

      托老所為短期接待老年人託管服務的社區養老服務場所,設有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轎派施,分為日托、全托、臨時托等。

⑵ 建築設計手法有哪些

問題一:建築的設計手法包括哪些 建築設計手法的基本內容: 立意性手法:通過什麼素材和手法,表現什麼意境和思想。解決心理需求、情態和審美的內涵。如空間的緩沖處理、空衫茄間的延伸作用、形態的人情味。 布局性手法:將意具體化,把形式轉化為形象。如將建築語言化、符號化,產生眾所周知的共識性符號,然後納入自己的作品中,門窗、檐部、欄桿、踏步等。〔把朦朧、抽嘩塌察象的想法落實到具體的建築形象,首先要善於思考,即形象思維,或稱視覺思維,心目中的建築形象,既包括歷史和現實的,也包括自己萌發出來的形象。〕 單體處理手法:布局完成後要研究具體形象的細節安排,如門窗要考慮比例、高低、大小、前後、明暗、色調,材質。 細部處理手法:細部即細小處、局部,室內裝飾視距近、對象具體,細部很重要,尤其材質、色澤、轉折、過渡、收頭更為重要。

問題二:建築設計手法有哪些 建築設計手法:立意性手法、布局性手法、單體處理手法、細節處理手法。
立意性手法:通過什麼素材和手法,表現什麼意境和思想。解決心理需求、情態和審美的內涵。如空間的緩沖處理、空間的延伸作用、形態的人情味。
布局性手法:將意具體化,把形式轉化為形象,如將建築語言化、符號化,產生眾所周知的共識性符號,然後納入自己的作品中,門窗、檐部、欄桿、踏步等。
單體處理方法:布局完成後要研究具體形象的細節安排,如門窗要考慮比例、高低、大小、前後、明暗、色調,材質。
細部處理手法:細部即細小處、局部,室內裝飾距近、對象具體,細部很重要,尤其材質、色澤、轉折、過渡、收頭更為重要。

問題三:現代建築設計流行手法有哪些? 一、重視建築的居住功能,以功能為設計的出發點;
二、注重新型建築材料的應用,亂茄強調材料特性與建築結構的特性相適應,並通過設計使其更好發揮;
三、突出建築設計的經濟原則,以最低的開支達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性;
四、反對任何的裝飾;
五、在具體設計上,空間的考慮最重要,設計應從平面的畫面式設計轉向立體空間的雕塑式設計上來;
六、建築設計的基礎是邏輯性、科學性,而不是視覺美的裝飾性。

問題四:建築設計立面設計手法有哪些 原則上還是掌握好比例:體塊間 窗牆亥
注意韻律的重復和變化(小別墅用的多是變化)
小別墅的尺度一般比較親切 獨具創意也可以用誇張的尺度對比
材質、色彩的變化、搭配能體現風格,表達建築個性和設計理念
其實個人感覺小別墅的居住功能決定了它的室內功能布置和空間感才是最具本要求 外觀和形式都是跟著這個來的 體塊的決定並非中大型建築那樣可以單純靠減法完成的
建議初學階段別化繁為簡做盒子,多做些增強立面層次感的訓練

問題五:建築空間的處理手法有哪些? 5分 1
、空間的限定


1
)垂直要素限定:通過牆、
柱、屏風、欄桿等垂直構件的
圍合來限定空間。


2

水平要素限定:
通過頂面
或地面等不同形狀、材質和高
度對空間進行限定。


3

各要素的綜合限定:
空間
之一個整體,在大多數情況
下,是通過水平和垂直等各要
數的綜合運用,以取的特定的
空間效果。

2
、空間形狀和界面處理
空間的形狀和界面的處理
時決定空間性格、品質的重要
因素。
(古典主義在這上很輝
煌)

3
、空間的圍與透

空間關系的處理上,圍合與通
透式處理相鄰空間關系的重
要手法,為建築空間藝術的表
現提供了廣闊天地。

4
、空間的穿插與貫通
水平空間中,
對多個空間重
疊部分的處理是穿插。
垂直空間中,
對多個空間重
疊部分的處理時貫通。

空間的穿插和貫通使空間劃分
靈活,加強了空間層次感和流
動感

5
、空間的導向與序列
空間導向是指在建築設計
中通過暗示、引導。誇張等建
築處理手法,把人流引向某一
方向或某一空間,從而保證人
在建築中的有序活動。

以上共總結了五種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問題六:建築立面設計的處理手法主要有哪些 建築立面是指建築和建築的外部空間直接接觸的界面,以及其展現出來的形象和構成的方式,或稱建築內外空間界面處的構件及其組合方式的統稱。
立面處理的方法考慮,立面設計需重點處理以下幾點:比例與尺度處理,虛實與凹凸處理、線條處理、色彩與質感處理、重點與細部處理 。
建築細部應重點處理視覺中心部位,如建築物主要出入口;體現建築物的風格特徵、情趣和
品位的部位、如陽台、櫥窗、花格等;以及構成建築輪廓線的部位,如建築的檐口等。
一般情況下建築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頂外建築所有外圍護部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特定幾何形體造型的建築屋頂與牆體表現出很強的連續性並難以區分,或為了特定建築觀察角度的需要將屋頂作為建築的「第五立面」來處理時,也可以將屋頂作為建築外立面的組成部分。

問題七:現代的建築手法是有哪些 現代派建築產於19世紀期熟於20世紀20代50~60代風行於全世界20世紀葉西建築界居主導位種建築代表物主張建築師擺脫傳統建築形式束縛膽創造適用於工業化社條件要求嶄新建築具鮮明理性主義激進主義色彩稱現代派建築

問題八:設計師們平時用哪些建築表現手法 建築表現手法分為兩個,一個是現實性,一個是創作性。更多細節需要不斷補充起來,由絲路
教程網回答。1.現實性這一類主要追求是真實盡量貼近現實生活。2.創作性這一類主要是用來體現建築師在設計某一座建築的創作――構想――設計――完成的過程,這種表現可以不需要藍色的天、很寬的地、很多的人和車也不需要很多的環境花草,它就是展示建築本身。在靜態效果圖的表現中同樣也是一個道理,我們的重點就是體現這個建築本身的美,所以天空、背景、樹木等等都可以不要。這類效果圖主要用於投標。裝修效果圖相對就要簡單多了我們只需要按設計師提供的方案按一定的比例製作就行了,只是在打燈光的時候要主要空間的層次,因為室內空間不像室外空間那樣寬闊在打燈光的時候很容易讓整個空間平淡沒有變化,在裝修效果圖表現上還有一點就是畫面整體盡量用暖色調。

問題九:建築立面設計手法有哪些 建築物進行體型立面設計應滿足幾面要求:

(1)符合基環境總體規劃要求;
(2)符合建築功能需要建築類型特徵;
(3)合理運用某些視覺構圖規律;
(4)符合建築所選用結構系統特點及技術能性;
(5)掌握相應設計標准經濟指標

問題十:建築設計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養老服務設施的布置首先應從環境調查入手,建立一個適宜建設區及不適宜建設區的分析系統;2、要從社區老人規模調查入手。從而確定養老服務設施的規模大小。3、從相應的服務設施的服務半徑及老年人步行路程(時間或距離)來合理分布服務設施在社區內的布局。4、考慮服務設施的內容,也就是說調查老年人需要什麼要的活動,相應的採用什麼樣的服務設施。比如棋牌室、聊天室(結合園林空間形成各個相對獨立或半封閉的休閑空間)、游步道(散步)、輕度的健身器材等。

⑶ 居家養老服務的保障措施

制定居家養老服務發展規劃
各級政府應緊密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地研究制定本地城鄉社區發展居家養老服務規劃,並把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社區建設總體規劃中,統籌安排,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快速健康發展。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合衡老理配置資源
各級政府應轉變職能,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逐步加大投入,研究制定「民辦公助」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業。各級政府要統籌考慮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隊伍建設和運營管理等問題,合理配置資源。有條件的地區可針對性地設立專項資金,開設資助項目,探索適應當地特點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貫徹落實支持居家養老服務的優惠政策
貫徹落實國家現行關於養老服務機構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院類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徵營業稅,對各類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免徵自用房產、土地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建立和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
整合資源,建立和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要按照當地社區建設規劃和老年人實際需要,協同各個部門,整合資源,在城市社區和大部分農村鄉鎮建設綜合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站點等基礎性服務設施,大力推動專業化的老年醫療衛生、康復護理、文體娛樂、信息咨詢、老年教育等服務項目的開展,構建社區為老服務網路,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種服務。吸引生活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門到社區為老服務設施接受服務和參加活動;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則採取派專人上門包護,滿足老高攔空年人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多種需求。依託城市社區信息平台,在社區普遍建立為老服務熱線、緊急救援系統、數字網路系統等多種求助和服務形式,建設便捷有效的為老服務信息系統。
加強服務隊伍建設
加強專業化與志願者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隊伍建設。要鼓勵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考試合格發給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認真實施專業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科學界定居家養老服務中職業社會工作者的崗位和職責,加強對社工專業人才的吸納與培養。同時,加強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務隊伍的整體素質。
要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志願者組織,鼓勵和支持社區居民和社區單位等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
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地位和待遇。緊密結合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的實行,為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人員落實相應的物質待遇;對符合條件的從事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要按規定享受相應的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
積極培育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組織
按照政府職能轉變以及與企業、事業、社戚瞎團分離的原則,對居家養老服務中能夠與政府剝離的服務職能都要盡可能交給社會組織和非營利機構去辦,交給市場和企業去辦。各級政府應積極培育、規范管理各類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鼓勵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發展連片輻射、連鎖經營、統一管理的服務模式。
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管理體制
各地政府應加強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管理和監督,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在區、街道(鄉鎮)和社區(村)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點,受政府委託負責本轄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施和管理,其主要職責是:建立老年人信息庫,發布老年人服務需求信息和社會服務供給信息,對享受政府補貼的居家老人進行資格評估;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相關資格進行審查,接受服務對象的服務信息反饋,檢查監督服務質量。承擔政府委託的其他養老服務事項。
切實加強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領導
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的重要性,把它列入政府工作議程,並根據本意見的精神,抓緊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政策措施。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積極支持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要認真履行綜合協調職能,配合相關部門,積極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開展。

如何推進我國社會養老服務的發展

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發展養老服務業是最終形成完善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揮各類資本優勢、滿足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的最佳途徑。在我國,養老服務業既是公認的朝陽行業,也是處於起步階段的幼稚產業。一方面發展前景廣闊,這是人口、社會發展規律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過去幾十年來公立機構一統天下的格局還沒有被打破,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還面臨著很多的困難,雖然有中央層面多個文件開路,但沒有能夠落實到操作層面的政策,具體到地方各級政府更是流於形式,政策效果總體來看是「雷聲大、雨點小」。因此下一步必須打破多層體制機制障礙,培育養老服務市場,形成多元辦養老格局。
(一)從增量入手,培育養老服務供給市場主體
從新增市場主體入手,原則上新增養老服務供給主體交由市場主體興辦或經營。政府大步退出養老服務領域,不再插手具體經營。凡社會能辦好的,盡可能交給社會力量承擔。
一是明晰產權,鼓勵民營機構向「專、精、優」方向發展。從法律制度上保障民辦養老服務機構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特別是,按照現行民辦非企業養老機構的管理辦法,出資人不享受機構的所有權。建議修改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界定民辦養老機構產權歸屬,在合理范內出資財產屬於舉辦者所有。鼓勵支持民營機構提供特色服務,建成一批技術能力強、服務質量好、社會贊譽高的服務新品牌,轉變民眾對民辦機構的不信任感。二是打通人力資源流動渠道。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在不同的養老服務機構流動時,不影響職稱評定、工齡累積、科研經費等與從業人員息息相關的利益,由市場引導優質資源的流動方向。
(二)基本養老服務供給以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為突破口減少對市場的干預
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責任主體為政府,但這並不意味著政府也要充當生產者,政府可以通過購買養老服務的方式,借力市場,減少對市場主體的直接干仔晌陪預,為各類市場主體打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一是盡快將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納入政府采購體系。購買程序原則上按照部門預算和政府采購的程序組織實施,統一規劃、統一使用。研究制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養老服務的指導性目錄,明確政府購買的服務種類、性質和內容,並及時進行動態調整。二是建立公開透明的養老服務購買流程。規范並公開服務項目申請、評審、立項、招標、訂約、實施、調整、結項、評估、反饋等環節的操作流程,以保證各類承接主體的公平競爭,並引入獨立的監督機構對委託合作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管。三是謹梁建立嚴格的監督評估體系。在健全機制和量化指標的基礎上,堅持結果導向和顧客導向,以實際效果和顧客滿意與否作為評判標准,積極引入獨立的第三方專業評估機制,建立由政府、公眾和第三方構成的綜合性、立體式的監督評審機制,建立政府購買服務承接主體退出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動態調整機制。
(三)積極推動公辦機構管辦分開、政事分開
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共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42575個,床位數493.7萬張,其中公辦養老機構約佔72%。存量公辦養老服務興辦機構應努力推動管辦分開、政事分開,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實現各類機構競爭的公平性、有效性,這是在養老服務領域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關鍵性步驟。
一是推動存量公辦養老服務興辦機構成為完整意義上的獨立法人。建立和完善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對其所有活動獨立承擔所有民事和刑事法律責任。養老服務機構之間只有規模大小、服務領域、服務水平之別,而沒有行政級別的高低上下之分。政府機關向養老類事業單位下放決策權和管理權,逐步退出對這類機構的微觀管理。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事業單位逐步轉企,參與市場競爭。二是以PPP模式等多種形式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關系。公辦民營、委託管理、民辦公助、PPP(即公私合作模式)等都是養老服務領域構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關系的有效形式,特別是有利於改變現有公辦公營機構為主的格局。其中,PPP是下一步我國可以著力發展的模式。
(四)轉變當前民辦念蠢養老機構管理模式,解除民營主體兩難困境
在多地調研過程中,民辦養老機構普遍表示當前營利與非營利機構分類管理體制直接造成了運營的困境。絕大部分機構出於稅費優惠、土地使用等方面考量,登記為民政部門管理下的民辦非企業,但這意味著失去了定價權和資本營利的權利。一方面是高額稅費和租金,另一方面是違背資本逐利本性,民辦機構陷入進退兩難境地。一些地方如浙江,已經進行了現行政策外的探索,允許合理營利的存在。
營利是社會資本投資的基本需求,不能因為養老服務的正外部性而否定社會資本的營利性。下一步除少數純慈善性、公辦機構由民政部門進行管理外,其他養老服務機構不論出資人成分均在工商部門登記為社會企業,允許自主定價和合理營利;同時享受土地、稅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依法建立健全退出機制,社會資本有權力收回與其投資相對應的部分。對內外資實行一致的市場准入和配套政策。
通過轉變管理方式最終打造這樣的格局:一是政府辦公益性機構按照政府定價,彌補市場失靈,向公眾提供免費的基本養老服務;二是社會辦慈善組織,遵照非營利原則,嚴格財務管理和過程監管,一旦發現營利行為嚴格懲處;三是其他提供養老服務的各類主體不論是何種出資形式都作為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企業,享受稅費減免、土地優惠、金融擔保等扶持政策。
二、高度重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按需發展機構養老
盡管國家層面以及一些地方文件都明確指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是今後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但全國范圍內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遠未建立起來,造成了現實中的需求與供給不匹配。2013年我國各類老齡機構空床率為25%左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床難求與大量二三線城市高空床率並存。目前,居家和社區服務資金主要來自於政府,供給主體也主要是各類政府興辦機構,服務內容停留於基本公共服務,遠未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估計格局。基於人口老齡化的風險和老年人實際需求,推廣居家和社區養老勢在必行。
(一)政策支持重點轉向鼓勵社會資本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目前大部分補貼只針對養老機構建設,而真正將重心放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供給上的還非常少。將發展養老服務業等同於養老機構和養老床位建設的地方大量存在,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發生嚴重偏離。整體來看,不論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居家和社區養老資金都嚴重不足。長期來看,必須依靠社會力量,以市場為導向,形成多渠道資金來源,擴大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下一步要轉變政策支持方向,尊重市場規律,用需求引導供給,取消床位率等政府規定市場規模的考核指標,加大對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補貼力度,引導服務供給從機構養老服務供給的迷思中走出來。
(二)強化社區建設,形成社區對居家養老的有效支撐
我國社區在養老服務中的作用還遠沒得到充分發揮,在政策支持、資金投入、服務內容、資源整合、人員安排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通過加大政府對社區的財政投入、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管理體系、提高社區養老人員素質、加強社區養老機構建設、建立社區養老服務效果評估制度等系列措施構建一套新型社區養老服務體系,。通過健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發展以社區為中心的各項養老服務事業,發揮社區的養老功能,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所、做飯、送餐及家政等多種形式的生活服務,讓大多數老年人不用離開家和社區,就能夠享受到優質的養老服務以解決居家養老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推廣多形式的社區內部互助養老。我國擁有大批身體健康的老年人,他們的參與將為社區養老服務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社區養老服務的生力軍。社區養老服務不僅是為老年人提供身體和精神上的幫助,還應該滿足他們發揮余熱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崗位,讓有能力的老年人參與到社區服務中來。
(三)建設信息平台,提高需求與供給匹配度
將需求與供給匹配起來是當前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迫切需要完善的環節。在養老服務市場發展初期,政府可以著力於養老服務信息平台建設,為市場供給與需求搭建中介平台。實際上天津的虛擬養老院就是信息平台建設的一種,這種形式節省了大量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滿足了很多老年人對於居家服務的需求,使服務供給形式更加靈活多樣。而對於想要進入養老服務的社會主體來說,也節省了尋找消費者的成本,獲得了更大的潛在市場空間。
三、強化養老服務需求管理,形成供需良性互動
從成熟國家經驗以及我國地方實踐來看,需求上不去,供給也沒有動力,也就形成不了有效市場。整體來看,未富先老的現實決定了我國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有效需求轉化能力不足,這就需要在供給端管理的同時強化需求端管理,增強老年人的有效需求能力。同時,更要注重老年人的需求調查,以更好地實現需求與供給的匹配。
(一)強化老年人有效需求轉化能力
一是加強需方補貼。政府可以向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券」,老年人可以憑券自己選擇為其提供服務的機構,這將有利於各類主體在良性競爭中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提高養老保障水平和貨幣收入水平。目前我國退休人員養老資金主要來源於基本養老保險金,整體平均替代率不足50%,如果除去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替代率更低。下一步針對養老服務需求,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特別是要通過稅收政策鼓勵企業建立年金制度。通過減免營業稅、利潤減免所得稅等激勵保險公司開發多樣的護理保險種類。
二是建立社會護理保險制度。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基本社會護理保險制度。可以在醫療保險制度中建立護理保險項目,通過醫療保險的盈餘形成護理保險基金,護理保險基金專款專用。中高收人家庭的老年人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商業護理保險,而對於低收入或貧困老年人應該建立社會護理救助制度來保障他們的基本權益。護理保險項目與醫療保險的其他項目分開運作、結算。各級政府應形成護理保險項目基金投入機制並承擔起財政托底的責任。
(二)推動服務供給內容與需求匹配
一是加快滿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護理需求。伴隨著空巢化、獨生子女一代、純老家庭不斷增加,高齡化的加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護理服務需求將越來越迫切。未來中國失能老年人口將大幅增長(增長趨勢見圖1)。日益龐大的失能老年人群體的醫療費用和養老服務費用將造成稀缺醫療、養老服務資源的極大浪費,給國家、地方政府及老年人家庭等造成極大壓力,進而影響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世界上失能老年人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面臨的照護服務壓力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失能老年人特別是完全失能老年人的長期照護問題,不僅是老年人個人和家庭的迫切需要,也是一個嚴峻的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⑸ 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社會養老新方法

第一,候鳥式養老

候鳥式養老通常被大家叫做旅居養老,是指老人根據季節的變化,去不同的城市生活、旅遊,夏天去北方避暑,冬天去溫暖的南方,像候鳥一樣遷徙。過去的旅遊由於時間倉促,總是走馬觀花,而退休後有了大筆的時間,可以毫無顧慮地享受旅行,我們的心情自然會更舒暢一些,在接觸新的環境、新的生活方式的過程中,我們還能保持一個積極的情緒,豐富我們的內心和精神的滿足。不過,不難看出候鳥式養老對我們自身還是有一定的條件的,不僅要有錢、有閑,最重要的還是身體健康,否則長途跋涉很容易讓身體疲憊,適應不了當地的生活也容易讓我們生病。

第二,組團養老

組團養老是指老了和三五好友一起養老,大家住在一起或比較近的地方,生活上互相幫助,遇到事情一起解決。這樣的養老方式,生活中自然少不了樂趣,幾人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內心的孤獨感自然少了很多。但是由於大家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多多少少都會存在差異,所以有時難免會有沖突,可能會有很多小摩擦,所以建議大家如果選擇組團養老,也要與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太親近,畢竟距離產生美嘛。

第三,社區居家養老

社區居家養老是近年來國家在大力推進的一種助老方式,主要是通過社區平台來對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醫等各種服務,幫助老人的晚年生活減輕一些負擔。不過話說回來,社區的養老服務,只能是幫助我們在養老生活中減少一些困難,並不能完全依靠社區養老,所以還需要結合其它養老方式一起,這樣晚年生活才會更有保障。

第四,結伴養老

結伴養老是近年來流行起的一種方式,是指兩位單身老人為了減輕經濟壓力以及排解內心孤獨感而合作養老的一種方式,雖然看起來是一場黃昏戀,但並不領證,只是共同生活。其實這樣一來需要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日常開銷、個人財產、雙方責任等問題,畢竟不領證是不受法律所保護的,比如一方遇到生病等情況,另一方沒沒有責任與義務去照顧,這樣一來會面臨很多麻煩。所以如果考慮結伴養老,一定不能倉促決定,最好能通過協議約定,避免時候有不必要的麻煩。

⑹ 養老服務體系的五大措施

一是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對新建小區社區服務用房規劃布局的審核,使小區規劃和社區養老場所做到同步規劃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充分發揮民政部門既管城鄉社區建設,又管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優勢,積極進行內部資源整合,統籌利用社區資源;制定並下發社區托老站和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准,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和推進。市內社區普遍建立托老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康復中心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農村以敬老院為依託,增設日間照料和短期托養床位,並逐步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變,為農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短期托養等服務。
二是加快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推進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建立市、縣(市)區、養老服務機構三級聯網系統,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的動態管理;健全核查監督機制,落實養老機構扶持政策,提高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積極性,推進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三是加快推進「12349」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依託地方通訊信息平台,構建全市統一的「12349」養老服務信息網路,建設集機構養老、社區托老和居家養老為一體的沒有圍牆的「鄭州社會化養老院」,積極開展居家養老服務。
四是探索建立養老服務補貼及評估制度。加強調研,加緊制定和出台養老服務評估和補貼辦法,根據老年人經濟狀況和服務需求,分類實施養老服務補貼,推動老年社會福利服務由補缺向普惠型轉變。
五是探索建立政府購買保險制度。推動建立政府為養老服務機構入住的老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發生意外傷害風險的善後處置能力。

⑺ 養老機構發展研究報告主要採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獻綜述或實地調研。
1、文獻綜述: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了解養老機構發展的歷史、現狀和趨勢等信息。
2、實地調研:到現有的養老機構進行實地調研,了解念拍其規模、設施仔陵羨、管理、服務質量等情況,以汪者及用戶的需求和反饋意見。

⑻ 大連發展養老事業的對策研究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社會各國面臨的共性問題,發達國家已於上個世紀中後期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於2000年也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達10.18%,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1%。預計到2040年將達到人口老齡化的高峰,屆時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佔25.3%。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口老齡化呈現老年游悄人口的絕對數量大、發展速度快、高齡化趨勢明顯、「空巢」老人迅速增加、未富先老、與經濟發展不同步等顯著特點。與此同時,中國核心家庭的比例也越來越高,為66.41%,使得老年負擔系數增大,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面對「銀色浪潮」的沖擊,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各種養老需求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非家庭養老方式正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具有較為可觀的潛在市場需求。因此,加強對養老模式等系列養老問題的研究,了解大連市社會化養老事業現狀,分析目前養老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老年人對養老資源需求的影響因素,對於推動大連市未來養老產業的發展,從容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的到來,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大連市、遼寧省及國家人口老齡化水平及發展趨勢比較
中國自2000年進入人口老齡化後,人口老齡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截至2008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5989億人,占總人口的12%,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0636億人,占總人口的8.1%。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為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老齡化水平推進到30%以上。
遼寧省目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為631萬,占總人口的14.7%,65歲及以上人口為411萬,占總人口的9.74%,人口老少比為68.7%。據預測,到2040年,全省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30.45%,即每3個人中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遼寧在全國屬於人口老齡化趨勢較快的省份。
大連市是人口老齡化較早的城市之一,比全國早13年,也是遼寧省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目前,大連市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101.8萬,占人口總數的17.9%,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747498人,占人口總數的12.94%;依然高於全國平均值。共有65歲以上老齡人口的家庭戶約46.6萬戶,佔全市家庭戶的21.8%。今後每年還將以4%的速度遞增,2010年大連市老年人口將突破110萬,老年人口地高峰期即將到來。大連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高於遼寧省乃至全國的平均水平,形勢更為嚴峻。
二、大連市社會養老機構現狀
隨著核心家庭、空巢家庭的增多,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的需求和功能正逐步弱化,而社會養老將成為中國養老模式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為此,此次還對大連市養老機構的規模、收費標准、入住率和醫療服務提供能力等方面進行了調查。以評估迎接老齡化挑戰的能力,提出解決供需矛盾的對策。
大連市社會養老機構按照所有制形式主要劃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國辦神彎渣養老機構,即由市區兩級政府舉辦的社會福利院和老年公寓;二是集體辦養老機構,即農村鄉鎮集體舉辦的敬老院;三是即社會力量舉辦的養老機構;四是民營辦養老機構,這三種形式養老機構的分布情況是:市內養老機構的所有制形式以國辦和民營辦為主,而農村養老機構則以集體辦為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城鄉養老福利機構所223所(其中國辦18所,集體辦119所,股份制26所,民營60所)養老床位近2.2萬張,約占老年人口的2.2%。老年活動場所500多個,鬧祥安裝老年健身器材1萬多件,基本滿足了全市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市內53%的養老機構分布在城市的郊區,且各區中分布基本一致。
目前,大連市平均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有21.6張,高於全國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8.6張的平均水平,也高於遼寧省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11.2張的水平,但與發達國家平均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50張~70張的水平相差甚遠。
盡管大連市老年人口擁有的養老機構的床位數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仍不能滿足客觀實際需求。以本次調查結果測算,目前大連市有養老機構需求的老年人達11.4萬多人,供需比僅為1:5.2,還有約近10萬張的缺口。這還未考慮中年人群未來對機構養老的需求,他們的需求量是老年人群的三倍,這部分人群需求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即便轉化為現實需求。因而,社會需求壓力巨大,供需矛盾突出。
從規模和入住率等指標看,國辦養老機構較具規模,入住率也較高,而個體民營辦養老機構的規模相對較小,入住率偏低。各養老機構根據硬體設施的不同,其收費標准也不同,一般劃分為保障型、標准型、舒適型三個檔次,國辦機構收費標准分別在650-850元、550-650元、500-550元左右;民營收費標准型分別在750-1600元、650-1200元、500-950元左右不等。現階段尚未形成規模效益。
三、現有養老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大連市政府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大政府推動力度,充分挖掘調動各方面力量,為養老福利事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資金保證,形成了多形式、多樣化的養老服務新格局,其中許多模式都是大連市首創,並引領全國。對此,國家民政部有關領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已初步形成了社會養老服務網路,在一定范圍內、一定程度上滿足現階段老年人養老之需求,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1.機構數量和床位供需矛盾突出。大連市現有各類養老機構223所,總床位2.2萬張,床位總數僅為老齡人口總數的2.2﹪,較之國際通行的5﹪-7﹪的比率,差距很大,而與老年人有入住養老機構需求的比率11.2﹪相比,差距更大。供需比僅為1:5.2,還有約近10萬張的缺口。現有的數量和規模滿足不了社會的客觀需求,需求壓力巨大,供需矛盾突出。而且存在公辦養老機構供不應求,民辦養老機構卻尚有空床的問題。隨著老齡化的加速,將會愈來愈烈,難以迎接人口老齡化高峰所帶來的嚴峻挑戰。
2.布局不合理,地處偏遠,覆蓋不均衡。調查的養老機構地理位置較為偏僻,遠離社區,其它養老機構多數也坐落在遠離市區或遠離車站的位置,與老年人渴望就近的情感寄託願望形成一定的差距,因而,制約了部分有需求老人的入住,導致入住率較低。
3.收費偏高,低收入老人無法涉足。這是影響入住率的又一重要因素。各養老機構收費偏高,而作為邊緣弱勢群體的老年人,他們的退休金與之相差甚遠,尤其是沒有生活來源,每月僅靠政府的最低保障金生活的老年人,不可能負擔得起。此外,除國辦養老機構的規模尚可外,個體辦養老機構規模均較小,一般僅有幾十張床位,形成不了養老產業的規模效益。
4.民營辦養老機構軟硬體建設均劣於國辦養老機構。在國辦養老機構無論是服務理念、服務內容上均要好於民辦養老機構。目前民辦養老機構還存在很多問題,服務理念落後,服務內容不夠豐富,服務不夠規范。護理人員少,受專業培訓的人員更少,專業技能較差;缺乏醫療人員;硬體設施不完善。這都與養老服務多樣化的需求有較大差距,難以滿足對老年人經濟供養、健康照顧及精神慰籍的多方位的需求,從而弱化了養老機構的功能。
四、大連市發展養老事業的對策建議
1.積極開發和建設多層次的養老機構。鑒於大連市的實際情況,養老模式應呈多樣化。現階段應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模式,並逐步地、積極穩妥地推動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進程。目前我們的養老機構存量明顯不足,需社會各部門通力協作,盤活存量,開發增量。當務之急是充分挖掘現有教育資源的潛力,而出生率的下降,恰好提供了這種可能,將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剩餘房屋資源進行改、擴建為養老機構所用。其次,建立養老機構應具有超前意識,尤其是要充分考慮到未來老年人對養老機構各種硬體設施與環境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因而應長遠規劃機構內部建設,以滿足各階層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因此,在今後擴大增量時,應注意考慮到大部分老年人的支付能力,避免在建設和開發養老機構時,出現一方面養老機構需求不能滿足,另一方面養老機構卻閑置的局面。應設置不同類別的養老機構,如家庭化型、醫療康復型等,使老年人根據各自的情況按需選擇。由調查得知,老年人希望環境條件趨同小型家化場所,相對舒適,以夫妻或同性的兩人間居住方式居多,居住面積為9-10平方米為佳。服務的重點是加大對老年人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康復服務及精神衛生等人性化服務。
2.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模式,進一步完善其功能。在發展社會養老模式的同時,不能忽視居家養老的作用。居家養老模式的益處主要體現在:①可以在及時為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的同時,不改變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從而照顧到了老年人「故土重遷」的習慣。②可以在排除子女後顧之憂的同時,維護老年人與其子女雙方的自尊心。③可以開辟新的就業途徑,解決社區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問題。④可以緩解社會養老的壓力,減輕政府的負擔。因此,居家養老服務適合中國的國情,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潛力。但仍需在管理上規范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增強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生機與活力。
3.健全養老服務機制。建立以解決貧困人口養老為重點,多種層次養老協調發展的養老機制。一是應明確各種類型養老機構的職責劃分:公辦養老機構主管三無老人和低收入人群;民辦養老機構主管有進入養老機構需求的自費老人,即中上等收入的人,也含部分較低收入的人群;在居家養老方面,低收入老齡人口的養老應由政府給予補貼;而有負擔能力的老人則可由其自己買單,由社區提供較高質量的服務。二是完善各方面制度和政策,規范多個層次養老體系的職能、政策優惠的范圍、政府補貼的額度等。三是由政府對服務機構加強監管,以保障老年人能得到價格合理的優質服務。
4.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養老工作是社會公益性事業,需要社會各界都來關注,加大全社會對養老事業的宣傳力度。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社會養老事業已由過去政府的大包大攬轉變為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充滿生機的社會福利事業,也是一項充滿希望的朝陽產業。鼓勵支持民間資本直接參與社會養老事業投入,是降低政府成本、激發養老事業活力、推進社會養老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希望所在。也可以說,在老年養老社會化的過程中,是否能夠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老年福利事業是推進養老社會化進程最為關鍵的因素。
5.合理規劃養老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布局。在制定城市居住區規劃時,無論是新區建設還是舊區改造,應按國家技術監督局、設計部發布的《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城鎮人口不足6萬人的街道辦事處要設立一處老年人綜合福利設施,同時,附設一處可容納30人左右老人的養老院;城鎮人口超過6萬人的街道則按上述要求增加老年人綜合福利設施,將社會福利設施特別是老年服務設施納入公共設施進行統一規劃,使其更加方便更加合理的為老年人服務。由於老年人地緣、鄰緣觀念強烈,未來新建的養老機構的選址宜就近,城市置於社區內或附近,農村置於鄉鎮,內設醫療服務診所,集醫療與養老於一體,這與本次調查中老年人在患病後首選的醫療機構級別是一致的。
6.完善養老機構的醫療服務功能,推進健康老齡化社會的實現。老年人是疾病多發的高危人群,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了需要消耗大量的衛生資源,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衛生資源的消耗將會更大,並直接影響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是否實現健康老齡化,是決定老齡化國家或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立社會養老機構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的同時,應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對已有醫療服務部門的養老機構,在葯品儲備和醫療設施配備方面要予以加強,而沒有醫療服務部門的養老機構,須應盡早設置或考慮與本社區的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和醫院合作,形成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完善養老機構的醫療服務功能,解決好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醫療保健及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問題。7.加強養老機構服務者隊伍建設。養老工作涉及到老年生理學、醫學、護理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知識。為確保養老機構的老年人能夠得到高質量、全方位的照顧和服務,應長遠規劃,培養高素質的專業養老護理人員。由政府和社會出資成立社會工作教育培訓機構,加強養老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切實保證入院老人的權益不受侵害。在調查訪談中,許多城市老年人表示,假如服務質量高,服務態度好,即使價格高一些也願意選擇這樣的養老機構。大連市的一些社區採取吸納下崗職工參與養老隊伍當中,通過崗前培訓,達到工作規范要求,並作為再就業的一種有效途徑,已經進行了有效的嘗試,並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養老服務設施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解決通分的方法 瀏覽:636
展示櫃製作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22
第三視角拍攝方法和技巧 瀏覽:961
戒面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466
語音課教學方法 瀏覽:949
常用的冷敷方法有哪幾種 瀏覽:733
鑒別白色水晶石頭的方法 瀏覽:494
洗青菜的正確方法 瀏覽:848
吉林省二本線計算方法 瀏覽:480
配線架安裝方法 瀏覽:152
電表的2種接線方法圖怎麼畫 瀏覽:825
手上鍛煉腰肌最好的方法 瀏覽:362
36除以101簡便方法 瀏覽:883
氧氣焊使用方法 瀏覽:406
特殊規定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980
肌肉腿部訓練方法 瀏覽:207
中國電化研究主要研究方法 瀏覽:510
電力管枕圖片施工方法 瀏覽:976
最簡單的眉毛分解方法 瀏覽:940
做葡萄酒的方法視頻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