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資本論的文本結構和研究方法

資本論的文本結構和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15 23:09:56

如何理解《資本論》的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

馬克思的方法論體系包括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即最高層次,是馬克思研究經濟學的根本方法或哲學基礎,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運用這一根本方法,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第二層次是政治經濟學的特殊研究方法,即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的邏輯方法。馬克思說:「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馬克思說的「抽象力」,就是指人腦的抽象思維能力。馬克思說的這種運用抽象力分析經濟形式的方法,就是邏輯方法。恩格斯認為,對於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邏輯的方式是唯一適用的方式,有人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辯證邏輯方法。馬克思的邏輯方法,是由一系列功能各異、相互聯系的具體方法構成的方法論體系,包括抽象和具體、簡單和復雜、整體和個體、內容和形式、本質和現象、一般和特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邏輯和歷史、分析和綜合、歸納和演繹、動態分析和靜態分析相統一的分析方法等。其中,抽象和具體的辯證方法或科學抽象法就是唯物辯證法的具體運用。馬克思的科學抽象方法,包括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這樣兩個辯證認識過程。它透過事物的錯綜復雜的具體現象和發展過程,經過科學分析揭示出內在本質聯系,從而達到對具體整體的理性的、規律性的認識。馬克思從紛繁復雜的資本主義經濟現象中抽象出商品這個細胞形式,對商品的內在屬性、外在形式做了周密的研究,然後逐步上升達到對資本主義經濟的整體認識。 第三層次是敘述方法,或說明方法,即建立科學范疇體系的方法,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馬克思說:「在形式上,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這點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觀念地反映出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好象是一個先驗的結構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3~24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可見,由抽象范疇上升到具體范疇的過程,就是建立理論體系的過程。 總之,馬克思研究經濟學所採取的抽象分析方法,從具體到抽象,從復雜到簡單,最終做出反映經濟現象本質的抽象規定。而《資本論》的敘述方法與上述思維的行程正好相反,它是由本質到現象,由內容到形式,由抽象到具體,由簡單到復雜,最終由抽象的規定再重新回到具體的綜合。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是思維活動的兩條道路。在第一條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在第二條道路上,抽象的規定在思維進程中導致具體的再現。但是,前後兩個「具體」的含義有著本質的差別,前一個具體「是一個混沌的關於整體的表象」;後一個具體「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只是思維用來掌握具體、把它當作一個精神上的具體再現出來的方式」。

② 《資本論》研究的高水平作者及研究方法

新世紀迎來保衛《資本論》時代!

《資本論》研究的高被引作者

通常情況下,文獻被引率越高,表明其所形成的學術影響力越強。由表3中國《資本論》研究高被引文獻的基本情況可知,高產作者大多數不是高被引作者,只有王慶豐、孔揚和許光偉3位作者是重合的,說明高產作者的論文引用率乃至質量不一定更高。基於此,促進中國《資本論》研究質量的不斷提升,是擺在中國《資本論》研究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2011-2016年間,中國《資本論》研究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15位的作者共發表了180篇相關論文(人均每年2篇)。其中,發表論文數量前三位的依次是胡鈞教授(年均3.67篇)、劉新剛和王慶豐教授(年均2.67篇)。從他們的職稱來看,全部都為副教授以上職稱,且大部分高產作者都具有教授級職稱,這既說明了《資本論》研究需要更長時間的前期積累,也反映了《資本論》研究領域內年輕學者發表論文的難度較大。從其所處的區域來看,表3中的高產作者有接近一半自北京(7位),這也佐證了北京作為中國《資本論》研究的中心地位。

進一步來看,我國《資本論》研究高產作者存在年齡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平均年齡為52.21歲,中老年學者居多,青年學者缺乏。我們進一步整理了2006-2010年中國《資本論》研究的高產作者,平均年齡為56.38歲。由此可見,近年來,中國《資本論》研究隊伍呈現一定程度的年輕化趨勢(下降了4.17歲),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此外,將高被引文獻范圍擴大到高被引文獻的前50篇,以此來研究高被引文獻與期刊綜合影響因子之間的關系。。。。。。總體來看,我國《資本論》研究高被引文獻的引用率相對較低。這是否是因為我們選取的年份較近有關?為此,我們用實證的方法來進一步考察文獻被引次數與文獻發表時間之間的關系。以前50篇高被引文獻為樣本,被引次數對發表時間的回歸系數為0.2232,但在統計學上並不顯著(p=0.2210)。這表明高被引文獻的引用次數與論文發表的年份沒有明顯關聯。從實踐來看,新近發表的論文同樣可以成為高被引文獻,其可能的原因在於相關研究受政策的影響大,新近的改革熱點容易成為理論關注的焦點(周春平,2016)[6]。

從前15篇高被引文獻作者的年齡結構來看,中老年學者居多,高被引文獻第一作者的平均年齡為53.92歲,60歲以上7人,40歲以下4人,沒有30歲以下的,最小34歲,最大為79歲(南開大學高峰教授)。這說明《資本論》研究領域青年學者的影響力相對較小,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學者加入到《資本論》研究隊伍中來仍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與其他學科不同,該領域影響力的發揮需要更多地知識與時間的積累。此外,從前15篇高被引文獻的研究領域來看,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主題的研究文獻最多(9篇),說明研究《資本論》的高引用論文目前以哲學為主,反映了中國《資本論》研究與中國改革實踐緊密聯系做的還不夠,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最後,從表3中作者的地區分布來看,北京和上海的人數最多(各有4位),長春3位,天津、福州、南昌和沈陽各1位。可見,北京、上海和長春依舊是中國《資本論》研究最具學術影響力的城市。從合作研究來看,跨機構研究以及研究者之間合作現象還較為匱乏,在前15篇高被引文獻中只有1篇為合作(且跨機構)研究;而在前50篇高被引文獻中,合作研究和跨機構合作研究分別僅有7篇何4篇,其餘均為獨立完成。

許光偉:《資本論》為什麼需要保衛 - 烏有之鄉

德國方式,英國材料,歐洲歷史,展看人類發展前景。
這就是馬克思《資本論》的偉大貢獻和影響。

在中國,如何保衛馬克思、保衛資本論?!
新世紀迎來保衛《資本論》時代!為迎接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研究高潮,推進中國經濟學的建設行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學術專著《保衛資本論 》。其正式提出「學術保衛」概念,對應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之民族取向和實踐化工作理念。
該書通過工作涵容中國歷史,達成對世界歷史之新理解,是重讀和重寫「雙重意義」之《資本論》理論與方法論著作,高度凸顯理論-實踐結合體式。所謂「中國經濟學」,即從中國歷史和文化中出脫而來的經濟理論體系,是用中華語言和中國思維對「經濟學」的再說一遍和改造。其不獨為政治經濟學的「在中國」,或經濟學分支或流派的「在中國」,要求重新檢視和闡述已有的理論,對原創性方法進行民族「尋根」。該著認為此種研究路徑以極高智慧統一了人類生產的「歷史」和「邏輯」,清晰說明了經濟學方法論,尤其政治經濟學方法論。

以下為該書扉頁上的題詞: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
人類不是在開始一件新的工作,而是在自覺地從事自己的舊工作。 ——馬克思
雖說馬克思沒有遺留下「邏輯」(大寫字母的),但他遺留下《資本論》的邏輯,應當充分地利用這種邏輯來解決這一問題。 ——列寧
凡一國之歷史,其對於民族思想之指示,與民族力量之啟發,恆於不知不覺之間,隱操大柄。 ——熊十力

③ 資本論採用的是什麼分析方法

在《資本論》中體現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四個分析方法,是將歷史唯物主義這個總的原則運用於經濟研究應當遵循的方法。

  1. 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解釋社會經濟制度變遷

  2. 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確定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

  3. 在歷史形成的社會經濟結構的整體制約中分析人的經濟行為

  4. 依據經濟關系來理解政治和法律的制度以及道德規范

④ 資本論主要有哪些內容

《資本論》內容精要:《資本論》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皇皇巨著,它所研究的主要是什麼呢用馬克思在此書初版序言中的話來說,「我要在該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又說:「該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這就是說,《資本論》研究的對象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其目的則是要闡明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客觀規律。

《資本論》第一卷最初的德文第一版(1874年出版)共分6章:①商品和貨幣;②貨幣轉化為資本;③絕對剩餘價值生產;④相對剩餘價值生產;⑤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進一步研究;⑥資本的積累過程。1873年經馬克思修訂後出版的德文第二版,調整了原先的篇章結構,把章改為篇,把工資問題從第五章中劃分出來獨立成篇,總共為7篇;把原先的節改為章,共25章。此外,現行的第一卷還收有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時期寫的7篇序言和跋,論述了政治經濟學的對象、階級性和方法等問題,也是極其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科學文獻。

《資本論》第一卷的研究對象是資本的生產過程,中心則是闡明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其中的7篇可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篇,闡述商品貨幣理論,分析商品和貨幣的屬性和本質,闡明勞動價值理論的各個基本原理。這一篇可以說是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緒論」或者「引言」。它所闡述的價值理論則是後來分析資本和剩餘價值理論的基礎。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篇至第六篇,闡述剩餘價值生產理論,分析了剩餘價值生產過程,揭示了資本的本質,剩餘價值的起源,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因為有關資本本質和剩餘價值起源的理論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石,所以這一部分可以說是《資本論》中具有決定意義的篇章。第三部分為第七篇,闡述資本積累理論,分析資本如何從剩餘價值產生,揭示資本積累的本質,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指出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這一部分從分析資本積累的過程鬧和得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結論,可以看作整個第一卷的總結。

《資本論》第二卷共有3篇。第一篇題為《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研究了資本循環過程經歷的階段,資本在其循環過程中不同階段所採取的形式,以及資本的各種形式在運動中從出發點又回到原出發點所形成的循環形式。第二篇為《資本周轉》,研究了資本由流通過程得到的兩種新形式——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考察了資本的流通速度及其對剩餘價值產生的影響。第三篇為《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研究了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前兩篇論述個別資本流通的形式和條件,後一篇則論述社會資本流通的形式和條件陵游。

《資本論》第二卷是在第一卷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資本的流通過程。這個過程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繼續和補充。同時又是第三卷研究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引言。所以,恩格斯在第二卷序言中說:「對第二卷的卓越的研究,以及這種研究在至今幾乎還沒有人進入的領域內所取得的嶄新成果,僅僅是第三卷的內容的引言。」可見,第二卷又是第一卷到第三卷必經的中間環節。

第三卷題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全卷分為7篇。第一、二、三篇闡述的是平均利潤和生產價值的理論。第四篇闡述了商業資本和商業利尺彎銷潤的理論。第五篇闡述了生息資本和利息的理論。第六篇闡述了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理論。第七篇闡明了分配關系和生產關系的關系,進一步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對抗性質和歷史暫時性質,指出解決這個對抗性的社會生產方式的道路。恩格斯在第三卷的序言中說過,第三卷是馬克思的這一主要著作的「理論部分的終結」,闡明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基礎上的社會再生產過程的研究的最終結論」。它揭示和說明了資本運動過程作為整體考察時所產生的各種具體形式,闡明了剩餘價值的分配規律。

⑤ 《資本論》的體系結構和主要內容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生產關系的,而生產關系是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環節的返纖鏈關系的總和。勞動價值論豎念是《資本論》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本論》的理論基礎和出發點。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目的和動機,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

主要內容;

第一卷《資本論》是整個資本漏孫的基礎部分。第一卷《資本》通過對直接生產過程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一般基礎、剩餘價值的秘密、資本的本質、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的歷史趨勢。因此,它從根本上闡明了資本主義經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問題,有始、有始、有終,具有相對完整的邏輯和歷史。

《資本論》第二卷從廣義上考察了資本流動的過程,即除了直接生產過程外,還增加了交換過程。這本書主要分析了個人資本的再生產(資本的流通和周轉)和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揭示了資本主義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運行過程。

這些分析一方面補充和擴大了資本的第一量,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資本不僅是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而且是一個不斷運動(再生產)的過程,只有在這種不斷運動中才能實現增殖。

另一方面,它是資本向第三卷的過渡,或者說是第三卷的引進,也就是說,第二卷所考察的獨立資本形式,如工業資本、商業資本和貸款資本,都是基於第二卷對資本流動的分析。

《資本論》第三卷是對資本運動一般過程的分析,既是理論分析的高潮,也是理論分析的完成。因為這里的分析不再是本質層面的。但是上升到社會的表面。

因此,資本主義從內到外清晰地再現在人們面前。同時,前兩卷已經在這里得到了回答,之前的許多分析(如價值、貨幣等)在這里得到了更進一步、更豐富和更具體的展示。

(5)資本論的文本結構和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影響;

在馬克思主義之前,有政治經濟學,但它是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以「國民財富」為研究對象,只討論事物之間的關系,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特殊社會關系,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視為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東西,並永遠存在。

馬克思通過對資本的創造,實現了政治經濟的根本革命,為政治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資本論》明確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作為研究對象,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運用科學抽象的方法進行研究,首次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在批判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價值論的基礎上,資本創造性地分析了勞動的二重性,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為政治經濟學奠定了理論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資本論

閱讀全文

與資本論的文本結構和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確的站姿腿部鍛煉方法 瀏覽:470
養生雞蛋的食用方法 瀏覽:430
小雞搬磚新方法視頻 瀏覽:220
線稿設計圖起稿方法研究 瀏覽:466
v20手機卡頓解決方法 瀏覽:790
湖南國珍松花鈣奶粉食用方法 瀏覽:6
土星環的質量計算方法 瀏覽:603
寶寶簡單收驚方法 瀏覽:396
政府預算的編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899
哈爾濱高三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51
一次性口腔通氣道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57
單杠背闊肌的鍛煉方法 瀏覽:38
木糖醇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瀏覽:933
讀懂課文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29
4d的改善方法報告怎麼寫 瀏覽:464
預制樓板安裝灌注的施工方法 瀏覽:953
高分復習方法視頻 瀏覽:640
豬皮凍用什麼方法熬最好 瀏覽:670
小孩抑鬱症的治療方法 瀏覽:223
硬度的測定方法有哪些如何選擇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