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驗室研究方法
1.光彈模擬實驗
模擬岩石變形應力場變化及分布的光彈實驗在岩石力學及構造力學中已廣泛被採用。其優點在於,能依據實際地質變形特點和初始變形條件,模擬出變形中應力場的分布情況,並通過顯微照相而得到的干涉條紋圖像反映出來。根據圖像直觀地反映出各處應力分布情況,即應力集中帶,用於預測不同地質變形體與應力集中有關的裂縫發育帶。
2.岩石應變實驗
利用岩石岩樣,通過載入,測量不同應力作用下,岩樣的應變過程,直至岩樣破裂,從而得到岩樣的應力應變曲線。它給出了不同的岩石受力變形及破裂的全過程。利用這條曲線可以確定岩石的變形極限、破裂強度等力學參數。利用應力應變曲線可半定量地研究破裂前的永久變形量大小,幫助確定各種判定裂縫產生的臨界值的大小。
3.凱塞效應測定
岩石的聲發射現象能夠記憶岩石所承受的最大應力值,這種現象稱為「凱塞效應」;利用凱塞效應可以研究岩石的受力史和裂紋產生大規模失穩狀態的歷史時期。
4.裂縫充填物的穩定同位素及包裹體測定
裂縫充填物的穩定同位素及包裹體研究對於確定裂縫形成期及其物化環境十分有意義。通過這樣的工作對裂縫做出成因解釋,其可信度大大提高。測量裂縫中充填物的同位素成分主要是δ13C和δ18O,通常來說早期的充填物相對於晚期的充填物同位素含量偏重。充填物中通常存在水質或烴類包裹體。通過這些包裹體的均一溫度測定,可得知充填物形成的古地溫,據此可同樣了解充填期和幫助推斷裂縫成因。
② 實驗研究法是什麼
實驗研究法是什麼
實驗研究法是什麼,人們在做研究的時候會根據具體的情況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涉及的范圍十分的廣闊,實驗研究法就是較為常用的研究方法,下面我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實驗研究法.
實驗法是一種典型的定量研究方法,它有一套嚴格的操作程序。下面介紹一下實驗法的操作要領。
1、實驗的准備
開展一項教育實驗,實驗前的准備工作十分重要。實驗前的准備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提出理論假設
所謂理論假設,就是陳述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關系的命題,主要是對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因果關系的陳述。它是研究者在實驗之前所作的一種尚待驗證的假定的理論上的猜想,「理論假設」因此而得名。「理論假設」也叫「理論假說」。例如,蘇州中學開展主動學習教育模式實驗研究,就提出了這樣的理論假設:「學生一旦進入主動學習狀態,其潛能會得到充分發揮。」後面的實驗研究主要是檢驗這個命題是否成立。如果假設成立,就叫做證實;如果假設不成立,就叫做證偽。理論假設,既是實驗的出發點,又是實驗的歸宿,它是實驗的靈魂。
理論假設有兩種常見的表達形式:一種是順敘式,即前因後果式。先陳述自變數,後陳述因變數,如前例。另一種是倒敘式,即前果後因式。先陳述因變數,後陳述自變數。例如,杭州市拱墅區實驗小學「整體、合作、優化實驗」的假設是:「為使小學生樂學、善學,個性得到和諧、充分的發展,必須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優化和人際關系的人道化,搞好師生合作,選擇課程結構改革為突破口。」
理論假設必須包括自變數和因變數。如果缺少自變數,或者缺少因變數,均不能構成假說。在中小學教改實驗中,有的在實驗方案里沒有提出假設,嚴格地說,這不能叫教育實驗;有的雖然提出了假設,但十分模糊,內容太空,沒有可操作性,這不能算合格的假設。
設計實驗變數與控制方法
在設計教育實驗研究方案時,必須說明實驗的自變數、因變數,介紹自變數的操作方法、因變數的檢測方法和對無關變數的控制方法。
在一項實驗中,自變數必須是具體的、可以操縱的,因變數應當是可以觀測的。
在一項實驗中,必須對無關變數進行控制。如果沒有控制,就無法分清因變數(實驗結果)究竟是由自變數引起的,還是由無關變數的混入造成的,內在效度低,這樣就無法驗證實驗的理論假設。可以說,控制是實驗研究最本質的特徵,沒有控制就沒有實驗。
在教育實驗中,除了需要對實驗對象(年齡、性別、性格、意志、智能發展水平、學業成績狀況等)進行控制外,還需要對實驗教師(學識水平、教學能力、敬業精神等)進行控制,對時間和精力的投入進行控制。控制的方法主要有:消除法(即讓干擾實驗的那些無關變數從實驗情景中消失)、恆定法(即讓無關變數效應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穩定不變)、平衡法(就是讓實驗組中無關變數的影響的總和與控制組相等)。
當然,教育實驗主要採用的是自然實驗法,它是在現實的自然的教育教學情境中進行的',不同於實驗室實驗法,要想完全控制無關變數是做不到的。
確定實驗對象與編組方法
開展教育實驗研究,必須確定實驗對象。由於實驗對象(被試)的年齡、性別、性格、意志、智能發展水平、學業成績狀況等都直接影響到實驗效果的好壞,因此實驗組與控制組要匹配,這樣才能把最後的差異歸結為實驗的結果。
除了確定實驗對象外,還要對實驗對象進行合理的編組。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隨機抽樣法,即在實驗前,按照學生的年齡、性別、智能、成績等情況在總體范圍內作個大致相等的編組,教師隨意抽取一個組作為實驗組,另一個組作為控制組。二是測驗編組法,即將被試進行一次前測,然後根據測驗成績配對編組,這樣能保證實驗組和控制組在成績上起點相同。
對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前測
實驗前,要對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測試。前測的內容是因變數,因變數應當是可測的。比如,林崇德曾進行過小學生運算思維品質培養的實驗研究。實驗前,在北京某小學每個年級中隨機抽取了兩個班,其中一個班確定為實驗組,一個班確定為控制組,對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了智力測驗和數學運算能力測驗。
2、實驗的實施
在實驗的實施階段,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對實驗組施加實驗因子,即自變數。比如,林崇德主持的小學生運算思維品質培養的實驗研究,對實驗班施加的實驗因子有:在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方面,在狠抓計算正確率的基礎上訓練計算的速度,同時教給學生一定的速算要領和方法;在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方面,抓知識之間的滲透和遷移,引導學生發散式思考,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等等。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對實驗組進行無關變數的控制。比如,林崇德主持的小學生運算思維品質培養的實驗研究,就要求實驗組教師:不準增加練習量,課後不留一道作業題,也不用給學生補課來提高實驗班的成績(個別智力殘缺者除外)。
不對控制組施加實驗因子,但要對控制組實施控制。林崇德主持的小學生運算思維品質培養的實驗研究,實驗研究者有時也深入到控制組課堂,作一般性觀察,以便發現對照班的控制情況,但原則上不提意見。
對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後測。實驗結束後,要對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測驗,以便衡量自變數對因變數產生的影響,評價實驗效果。需要說明的是,前測和後測的形式和內容應當是一致的,這樣才便於評價實驗效果。
實驗研究法是根據研究目的,運用一定的人為手段,主動干預或控制研究對象的發生,發展過程,通過觀察,測量,比較等方式探索,驗證所研究現象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實驗研究的目的是發現事物間的因果關系,是各類研究唯一能確定因果關系的研究。
實驗
首先了解實驗研究法的類型,第一點要按照實驗研究的目的,可以分為探索性實驗,驗證性實驗和改造性實驗,第二點要根據對實驗的控製程度,可以分為前實驗,准時性和真實性。第三點是根據實驗環境不同,可以分為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第四點是根據分配方法,可以分為等組實驗,單組實驗和輪組實驗。第五點是根據自變數的多少,可以分為單因素實驗和多因素實驗。
研究
然後我們還要了解實驗研究法的步驟,第一點是要提出實驗的假說,第二點是設置變數,第三點是選擇適當的實驗組織形式,第四點是對實驗組實施干預,同時嚴密控制無關變數,第五點是實驗進行一個輪次或一個階段,對因變數進行後效測試,並對結果進行比較,第六點是檢驗課題假說能否成立。
③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心理學是一門嚴謹的專業,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相信大家對於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沒有太大的了解,本文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掌握好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才可能順利的完成相關研究。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依據研究目的或大綱,用感官和外部的輔助工具去直接面對面地觀察研究對象的一種研究方法。它獲取的是第一手資料,真實性較強;獲得的資料更為生動、具體,不會失真。缺點是會受到時間、觀察對象以及觀察者本身的限制,耗費的時間也較長。
二、實驗法。
實驗法是為了弄清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控制一定的條件和創設相關情景而進行的一種研究方法,其又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優點是可重復檢驗、實驗中的各個指標都准確數量化,得出的結論科學可靠。缺點是被試的主觀能動性可能會影響實驗的客觀性。
三、測試法。
測試法是以信度和效度為指標,利用科學的測驗量表或儀器來測試被試心理品質的一種研究方法。優點是實驗迅速、科學且公平,缺點是結果可能會被濫用和曲解。
四、調查法。
調查法是利用調查問卷、訪談提綱等途徑,間接了解被試心理活動的一種研究方法。優點是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調查數據,並對數據進行量化處理與分析。缺點是被試的回答可能不客觀。
五、個案法。
個案法是對某個體或群體在某一段時間內進行調查的方法。優點是調查深入、具體,缺點為耗費時間較長。
發展心理學(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是研究種系和個體心理發生與發展的學科。心理發展指從動物到人類的心理演變過程。個體心理發展指人類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個生命中心理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心理學主要包括動物( 比較)心理學、兒童心理學、中年心理學和老年心理學等,其中兒童(含青少年)心理學又是發展心理學的主幹內容,發展心理學的狹義概念就是指兒童心理學。研究方法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遵循心理學研究的一般原則,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觀察法、訪談法、調查法、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自變數: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數: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數: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三、調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調查法又分為問卷法和訪談法。
四、測驗法metric method
用標准化量表對個體心理特徵進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來確定被試的某些心理品質的存在水平。 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應用范圍很廣。 上述四種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獨自的優點,但同時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人的心理千變萬化,心理活動非常復雜,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現象不能僅憑某一種方法,應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選用多種方法,使之互相補充。
④ 生物中實驗方法有哪些
生物的實驗方法有哪些
實驗方法是整個實驗設計的精髓,是做好實驗設計的關鍵所在.現將與中學實驗有關的一些最常見的經典的實驗方法匯總如下:
(1)化學物質的檢測方法:
①澱粉——碘液
②還原糖——斐林試劑、班氏試劑
③CO2——Ca(OH)2溶液或酸鹼指示劑
④乳酸——pH試紙
⑤O2——余燼復燃
⑥無O2——火焰熄滅
⑦蛋白質——雙縮脲試劑
⑧染色體——龍膽紫、醋酸洋紅溶液
⑨DNA——二苯胺試劑
⑩脂肪——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
(2)實驗結果的顯銷鋒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O2釋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澱粉產生量
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CO2釋放量或澱粉減少量
③原子途徑——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
④細胞液濃度大小——質壁分離
⑤細胞是否死亡——質壁分離
⑥甲狀腺激素作用——動物耗氧量,發育速度等
⑦生長激素作用——生長速度(體重變化,身高變化)
⑧胰島素作用——動物活動狀態
⑨菌量——菌落數或亞甲基藍溶液褪色程度
⑩大腸桿菌——伊紅—美藍瓊脂培養基
(3)實驗條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氣——泵入空氣或吹氣或放入綠色植物
②減少水中氧氣——容器密封或油膜覆蓋或用涼開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④除去葉片中原有澱粉——置於黑暗環境
⑤除去葉片中葉綠素——酒精隔水加熱
⑥除去光合作用對呼吸作用的干擾——給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單色光——棱鏡色散或彩色薄膜濾光
⑧血液抗凝——加入檸檬酸鈉
⑨線粒體提取——細胞勻漿離心
⑩骨的脫鈣——鹽酸溶液
⑾滅菌方法——微生物培養的關鍵在於滅菌,對不同材料,滅菌方法不同:培養基用高壓蒸氣滅菌;接種環用火焰灼燒滅菌;雙手用肥皂洗凈,擦乾後用75%酒精消毒;整個接種過程都在實驗室無菌區進行.
(4)實驗中控制溫度的方法:
①還原糖鑒定:水浴煮沸加熱
②酶促反應:水浴保溫
③用酒精溶解葉中的葉綠素:酒精要隔水虧臘晌加熱
④DNA的鑒定:水浴煮沸加熱
⑤細胞和組織培養以及微生物培養:恆溫培養
高中生物常用的實驗方法有哪些
一共10個辦法:
顯微觀察法、
觀色法、
同位素示蹤法、
等組實局拿驗法、
加法創意、
減法創意、
雜交、
理論分析法、
化學分析、
模擬實驗。
初中的生物研究方法除了實驗法還有哪些方法?
理想實驗法,控制變數法,器皿培養法,資料分析法,調查法,觀察法等....
生物學中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實驗法包括什麼?探究實驗是什麼? 15分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即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高中生物設計實驗所用的方法有哪些
一共10個辦法:
顯微觀察法、
觀色法、
同位素示蹤法、
等組實驗法、
加法創意、
減法創意、
雜交、
理論分析法、
化學分析、
模擬實驗。
⑤ 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觀察法。常用方法:調查法,實驗法,測量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
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由於人的感覺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觀察者往往要藉助各種現代化的儀器和手段,如照相機、錄音機、顯微錄像機等來輔助觀察。
常用方法:
調查法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種類、生存環境和外部形態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調查者以正確的理論與思想作指導,通過訪談、問卷、測驗等手段.有計劃地,廣泛了解.掌握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
科學調查的步驟:明確調在的目的和調查對象一制訂合理有序的調查方案實施實驗調查方案。並如實做好記錄對調查情況和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寫出調查報告。
生物調查活動的注意事項:調查是一項科學工作。對於所看到的生物,你不管是否喜歡它,都要認真觀察,如實記錄;不要損傷植物和傷害動物,不要破壞其生活環境;注意安全,集體行動。
實驗法
生物學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門自然科學。利用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是現代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實驗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