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暴露組學研究方法學

暴露組學研究方法學

發布時間:2023-05-15 04:55:09

㈠ Meta分析之——各類研究效應量的解讀

效應量,英文名 effect size ,是一種度量效應大小的指標,具有與測量單位無關、不受樣本容量的影響等基本性質。通俗來講效應量就是實驗處理的效果,處理的效果有多大可以從效應量反映出來。

要充分認識醫學研究中的效應量問題,首先我們得來認識一下有關臨床問題的研究分類。

01 隨機對照研究 (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

所謂RCT研究就是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不同組實施不同的干預措施,比較不同干預措施的效果有無不同。具有:(1)隨機分組(2)設置對照(3)施加干預(4)具有前瞻性(5)論證強度為最強 的特徵。

02 橫截面研究 ( Cross-sectional study ):

亦稱頻率調查 (frequency survey) 或現況研究 ( prevalence study) ,從觀察分析指標來說,這種研究所得的頻率指標一般為特定時間內調查群體的患病率,故又稱患病率研究。此種研究是通過對特定時點(或期間)和特定范圍內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狀況和有關因素的分布狀況的資料收集、描述,從而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病因線索。

03 病例報告 ( Case report )

為對臨床上某種罕見的單個病例或少數病例的詳細介紹,屬於定性研究的范疇。

04 隊列研究 ( Cohort study )

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於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組,追蹤其各組的結局,比較不同組之間結局頻率的差異,從而判定暴露因素與結局之間有無因果關聯及關聯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

研究分支類型包括:【前瞻性隊列研究,回顧性隊列研究,雙向性隊列研究】

研究特徵:(Tips:形如一部紀錄片)

1. 從暴露到結局。

2.由「因」及「果」,檢驗暴露與結局的因果聯系能力較強。

05 病例對照研究 ( Case-control study )

是一種「由果及因」的回顧性研究,方式是以已確診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一組病人作為病例組,以不患該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組個體作為對照組,調查既往各種可能的危險因素的暴露史。是最常用的分析流行病學研究方法,主要用於疾病發生原因和危險性因素的探索及病因假設的檢驗。

研究特徵:(Tips:形如一部回憶錄)

1. 從結局到暴露

2. 由「果」溯「因」

3. 因果聯系的論證強度相對較弱【即存在選擇偏倚、信息偏倚、混雜偏倚】

效應量在研究類型中的體現:

效應量指的就是臨床上有意義或使用價值的數值或觀察指標變數,是單個研究結果的綜合指標,需根據研究的性質、數據的類型確定。(由於篇幅有限,本篇文章就簡單針對隊列研究中的RR以及病例對照研究中的OR值進行解讀)

01 隊列研究的主要效應量:

相對危險度 ( relative risk,RR ) ,即暴露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危險度之比。隊列研究的最大優點就在於它可以直接計算出研究對象結局的發生率,因而也能直接計算出RR,從而直接評價暴露效應。

【1】 相對危險度(RR) ,也稱為 危險度比( risk ratio,RR ) 或 率比( rate ratio,RR )。 RR 是反映暴露與發病(死亡)關聯強度的最有用的指標。

如圖所示,易知暴露組的發病率為a÷(a+b),非暴露組的發病率為c÷(c+d),那麼相對危險度的計算公式就為: RR=[a÷(a+b)]÷[c÷(c+d)] 。用專業術語可解釋為:暴露組的發病率是非暴露組發病率的RR倍。即 RR 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應越大,暴露與結局關聯的強度越大。

RR 含義解讀 ∶

RR=1: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無統計學聯系。

RR>1:表示暴露因素或干預措施增加結局的風險,說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險因素(正相關)。

RR<1:表示暴露因素或干預措施降低結局的風險,說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護因素(負相關)。

02 病例對照研究的主要效應量:

比值比 ( odds ratio , OR ): 即病例組與對照組兩組暴露比值之比。所謂比值或比數 ( odds ) 是指某事物發生的可能性與不發生的可能性之比。一般情況下,病例對照研究中沒有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的觀察人數,不能計算發病率,因此不能直接計算RR,於是借用OR來近似估計RR。

病例組與對照組中的病因暴露情況

OR=1:說明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無統計學聯系。

OR>1:說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險因素。認為暴露與疾病呈"正"關聯,即暴露可增加疾病的危險性。

OR<1:說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護因素。認為暴露與疾病呈"負"關聯,即暴露可降低疾病的危險性。

Eg:一項關於口服避孕葯與心肌梗死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資料見下表:

寫在最後:

來自Meta分析的證據總是通過一定的效應量指標來表示。理解Meta分析中各種常用效應量指標的意義,對正確選擇效應指標,理解和應用統計結果至關重要。

END

文 | 稚久  007

㈡ 當暴露是疾病發生的保護因素時

當暴露是疾病發生的保護因素時:RR < 1。

潛在的有害接觸:

一些科學家正在鼓勵在城市和家庭中安裝更多的空氣監測儀;一些科學家正在開發可穿戴式監視器,這種監視器可以監控人們的活動環境;一些科學家試圖將手機的跟蹤數據與衛星空氣質量指標相匹配,根據一個人所在的地點和活動來評估個人接觸暴露因素的情況;還有一些逗襪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人體內部,希望找出不同的暴露因素可能留下的化學足跡。

雖然這些方法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增加傳統暴露科學研究的廣度。傳統的暴露科學研究歷來專注於將斗指宏一種疾病與一種或幾種可疑接觸聯系起來,通常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病例不斷增加。

㈢ 數據分析方面隊列研究常用的效應的估計參數有

數據分析方面隊列研究常激亮用的效應的估計參數有:
1、隊列坦兆研究定義、選擇暴露及未暴露於某因素的兩類人群進行追蹤觀察,比較兩者發病的差異,從而判定暴露因素與發病有無關聯及關聯程度的一種調查研究方法。2、目的和應用范圍、3、專業術語明信寬(暴露、隊列、危險因素)4、隊列研究的特點、屬於觀察法,根據暴露自然存在的狀態分組、——暴露不是人為施加的,人為施加的是實驗性流行病學、從因到果的研究,可確定因果聯系、設立對照,暴露組和對照組、可計算研究人群的發病率、研究對象由可能患所研究疾病的個體組成、尤其適合於暴露率低的危險因素與疾病關系的研究、——對比,病例對照研究尤其適合於罕見病的研究、觀察時間一般較長、隊列研究的類型、根據人群進入隊列的時間=固定隊列、流動隊列根據人群資料收集的時序關系=歷史性隊列研究、雙向性隊列研究、前瞻性隊列研究。

㈣ 你知道水體污染對人體的健康有什麼影響嗎

5.1 遙感技術

人體暴露存在顯著的空間性,3種傳統的地理信息技術(RS、GIS和GPS)為暴露評價提供了更為全面、及時、准確和客觀的信息. 過去的幾十年檔族扮中,這些技術已廣泛地應用於各種環境暴露評價中. 同時近年來,各類攜帶型環境監測儀器的研發更易於與其他技術結合,將地理信息技術與攜帶型監測儀器結合可以得到及時的空間暴露數據,讓暴露評價更為精準. 個人手提電話及其網路的發展為暴露組的研究帶來了巨大前景. 個人手提電話已成為人們現代生活的必需品,在全球,擁有配置移動、音頻、可視和定位系統的攜帶型電話用戶已超過10億,手機用戶已超過52億,如果在手機內部配置相應的環境檢測系統(如大氣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監測裝置)及其軟體和網路,每位用戶的暴露信息傳輸至終端形成巨大的環境暴露資料庫,將為研究人體暴露提供一種可靠的數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2012). Michael Jerrett認為個人遙感技術能全面逼真地評價我們面對的外暴露. 帶有遙感式空間參照技術和模型的裝置能持續、時效、真實地評價因地理位置、活動以及生活方式等因子造成個人暴露的差異. 例如一個人的活動強度、類型及地理位置能反映空氣呼吸暴露、接觸與吞食毒害污染物.

為了完全示蹤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整個過程,研發低價、高靈敏、高選擇性的感測器是關鍵,Tao教授利用音叉感測器將化學信號轉化為機械信號,研發出一種能在嚴酷環境中工作的個人暴露監測系統,通過該系統能定量和時效測量多種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酸類污染物和濕度等. 此裝置中將監測系統模塊接入一個智能手機中,感應器戴在手臂上,以此提供個人暴露的呼吸區數據,實時的暴露數據存儲在手機中,並將這些數據轉入研究者可以進入的計算機伺服器中. Tao課題組利用這種裝置監測了2010年4月英國石油公司石油泄漏之後墨西哥灣烴類化合物,並繪制了該區域烴類化合物的空間分布,獲得的烴類化合物平均濃度與美國EPA監測站提供的數據行灶相似,但他們發現了動態的時空變化,用烴類化合物濃度的位置信息為周圍工作生活的人們提供指導. 由於運動可以更改一個人的暴露和對污染物的響應,因此准確地測量體育運動對於研究暴露組極為重要,Stephen Intille等(Albinali et al., 2010)研發了Wocket系統,該系統可測量個人體育活動數據並將數據發送至個人手機. Wocket系統能持續測量個人體育運動強度、持續性和地理位置,這樣的測量能持續數月或數年. Jerret等開展了利用遙感系統調查個人暴露和運動的研究,研究者給志願者們佩戴了2個體育運動檢測裝置和1個裝有新型軟體的智能手機,該裝置可用於穗者記錄體育運動,及其時間和位置. 研究者獲得這些運動和位置的數據,結合空氣污染物空間變化估算每個人呼吸空氣中氮氧化物的總量. 他們發現旅行對個人暴露劑量呈現不相稱的貢獻,因為他們比步行者和騎自行車人群的活動更多.

研發的各種新型裝置可以讓研究人員獲取關鍵性的暴露數據和個人暴露結果,與以前數據比較,這些暴露研究結果更加完善和科學. 過去科學家們關心人體暴露的5個關鍵信息: 誰暴露(who)、暴露了什麼(what)、暴露的時間(when)、暴露的地點(where)和為什麼產生了暴露(why),簡稱5個W信息. 但僅知道這5個W信息是不夠的,仍無法建立暴露與疾病的真正關系. 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知道第6個重要的W信息: 哪一種暴露造成疾病(which). 各種組學及其分子技術學的介入有助於更清楚地了解第6個W信息. 但是基於遙感技術監測人體外暴露和記錄個人行為活動的研究處於起步階段,而這些技術也只僅適用於特定人群和監測特定污染物,仍然無法完全獲知人體暴露組的外暴露全部信息,亦無法適用於公共人群的健康管理中,如何全面記錄個體和普通人群外暴露全部信息仍然是當前的一大難題.

5.2 分子技術

理論上說,分子技術方法是組學技術的一部分,但與組學技術最大的差別在於這些分子技術手段是有目標性的研究手段(targeted),而通常所說的組學技術是無目標性研究(untargeted). 通過這些有目標性的技術去研究特殊的暴露及其相應的分子組成特徵,結合多種分子技術,對於表徵總的暴露組特徵極有價值. 例如Avi Spira利用人體通氣道中基因表達組分去發現身體對抽煙暴露響應的分子標志物. 現存的診斷測試肺癌技術包括層析成像與支氣管鏡檢查法,兩種方法結合起來診斷早期肺癌的靈敏度僅50%. 通過從正常的支氣管上皮細胞中提取RNA,並在微陣列上運行,發現了吸煙者體中存在80個明顯不同的基因表達從而導致氧化還原酶的增加,而這些基因表達是否最終發展為肺癌?採用生物標志物晶元法診斷早期肺癌的發病率的靈敏度超過80%,如果與支氣管鏡檢查法結合可高達95%. 目前,獨立隊列研究中證實了生物晶元技術可大大提高生物標志物的靈敏度,期望會成為一種支氣管鏡檢查法的輔助診斷手段. 又如,由於許多生殖方面的事件如排卵和受精不能直接觀察,而且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性,美國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Rajeshwari Sundaram開發了一種簡單可行的手段去認識環境暴露與生殖結局之間的關系. Sundaram等應用商業化的受精監測儀,檢測了參與人員中婦女體內生殖荷爾蒙(estrone3glucuronide and luteinizing hormone)的波動. 這種低廉、易於操作且可靠的監測儀將荷爾蒙組成直接上傳到網路數據分析系統中,根據合適的受孕時間及檢測中丟失的數據及時向參與者提供反饋. 這種監測儀是縱向觀察受精與環境研究(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fert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 study,LIFE)的基本部分,這一研究主要評價持久性環境化學物影響人類生殖與發展. LIFE研究讓501對夫妻嘗試懷孕,研究者分析了參與志願者血清中殘留的有機氯農葯、多氯和多溴聯苯、多溴聯苯醚和全氟化合物,並面訪評價部分生活方式等影響因子,分析了持久性污染物的暴露對生殖能力的影響.

分子技術方法是一門較為成熟的技術手段,已廣泛應用於臨床醫學. 暴露組研究中借用分子技術手段,主要目的在於研究特殊暴露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復雜疾病病原的探究,當前這些研究仍然無法全面闡明疾病與人體暴露之間的關聯,暴露組研究中借用該技術旨在明確二者之間的關系.

5.3 組學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說,暴露組的概念來源於基因組,因此有必要借鑒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高通量技術手段去表徵細胞、組織或體液中RNA表達(轉錄組)、蛋白質(蛋白組)和代謝物(代謝組)等後期生物事件. 由於不同生長環境和時期下相同細胞的基因表達情況不完全相同,轉錄組可以記錄特定功能下細胞全部轉錄本,不同人群暴露於外界環境不同,因此機體內細胞基因表達亦會不同,例如在一些動物實驗中揭示環境汞的暴露對大鼠腦即刻早期基因cjun、cfos mRNA轉錄和cjun、cfos蛋白表達存在明顯的影響. 因此通過轉錄組學可以更清楚地記錄環境因子對機體基因表達的影響.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生物機體中所有細胞及其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的參與,機體的細微變化都會引起蛋白質譜的差異,各類疾病的發生同樣可以導致蛋白質的改變; 反之,蛋白質的改變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例如蛋白質的過氧化可以導致衰老、糖尿病、慢性腎衰和感染等. 通過開展蛋白質組學的研究記錄一個組織或細胞的全部蛋白質表達水平、氨基酸序列和翻譯後加工以及蛋白質相互作用等信息,在此基礎上可以了解細胞的各種生物化學過程以及病理反應. 同樣,環境暴露的污染物進入機體,可能在機體中反應,產生各種生物化學代謝物,通過代謝組學的研究可以清楚地記錄機體受到外界刺激(如暴露於環境污染等)後代謝產物的圖譜及其動態變化. Elaine Holmes和她的同事表徵了人類和其他動物對化學暴露以及生活方式等因子或事件(如飲食以及早產)響應的代謝特徵. 研究的突破點在於動態檢測多種化合物. 利用核磁共振光譜或質譜,以及主成分分析從體液或組織中獲取多種指紋. 研究發現,如果哺乳期的母親服用一種可以治療脹氣和發燒以及減緩病痛的非處方葯: 撲熱息痛,在嬰兒的尿液中亦能監測出來. 然而這一研究捕捉非常短期的暴露和劑量,並不能代表撲熱息痛的暴露會對將來健康產生影響. 同時該研究小組也能觀測出當野生動物暴露於WHO推薦的暴露下限Cd濃度時,腎臟內羥基丁二酸和乙酸酯增加,谷氨酸鹽和支鏈氨基酸卻減少. 在一項調查中,Holmes小組可以通過評價早期代謝產物的變化區分出成人屬於正常出生還是早產. 她解釋道,當一個嬰兒出生時,如早產等許多因素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的生長,這些細菌隨著人群變化巨大,但依然能反映健康和疾病影響的代謝組成. 眾所周知,早產可以導致後期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腎臟疾病和其他負面健康,Thomas等評價了30個年輕成年人的代謝組成,發現早產人一些代謝產物明顯增加,這些代謝產物可用於識別炎症或炎症前期的症狀. 因此代謝組可以精確地記錄生命期中與疾病息息相關的暴露.

內外暴露將不斷引起機體生物化學信息庫的改變,而這些信息不僅與暴露相關,同時也與疾病的發生密不可分. 高通量組學技術的應用讓我們知道這些暴露在機體內發生變化,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了疾病發生的機理. 在疾病保護和診斷上確認有用的分子標志物,並根據個人的暴露組特徵去發展新型的治療方法. 組學技術的發展,為了解疾病發病機理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由於近年來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成功實施,各種組學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尤其在無目標性研究其中關鍵作用,全面地記錄了基因表達,轉錄,和代謝等全部信息,讓人們更加清楚自己機體發展的一切變化. 暴露組研究中必須運用這些高通量技術全面記錄人體暴露過程中機體的一切改變,因此組學技術的運用將決定暴露組研究的成敗.

6 挑戰及其展望

盡管暴露組的概念剛剛提出,但其內涵和外延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更新,生物標志、個體檢測器、影像學等技術的進步也會為暴露組的研究帶來空前的發展. 然而在當前的技術手段和分析方法上仍然無法准確定量一個人的暴露組,開展暴露組研究仍然需要從概念的內涵上加以發展,同時分析技術手段和方法亦需要進一步完善. 當前下,暴露組研究面臨著諸多困難,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暴露組是個動態的概念,這一動態不僅體現在研究每個人每時每刻的總暴露,而且這一概念還受到其他學科和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擴展其內涵與外延. 暴露組研究人體從出生至生命結束整個生命過程中每時每刻暴露於外界環境(空氣、水、飲食),以及社會環境和個人發展階段及行為,因此是在一個動態的狀態下探討人體暴露與機體響應的一門科學. 同時隨著各種新型產品和污染物的出現,社會文化的發展、各種交往的滲透,氣候環境的變遷,暴露組的內涵將逐漸加深,而外延也將不斷地擴展. 由於很多因素在當前的認識下無法預測,因此也為暴露組的研究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

2)暴露組是建立在暴露科學基礎上,並借鑒了基因組學的研究思路和統計方法,目前關於這些研究的信息多為零星和分散的,如何將這些數據整合歸納起來為暴露組的研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案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關於人體暴露途徑、職業病調研、個別疾病的生物指標和分子流行病等研究都已有了不同程度的開展,暴露組研究的開展應借鑒這些方法和思路進行更具有針對性的研究. 如何將這些已存在的結果整合起來,並建立其各種相互偶合關聯,為暴露組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供有效的信息,亦亟需開展. 同時暴露組檢測方法的進步其發現的信息有利於個體健康保護,但公共健康影響才是暴露組的研究目標,因此在當前乃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暴露組研究的最大障礙是如何將其應用到公共人群的健康風險預測和疾病控制等方面. 個體暴露組信息的完善是建立完整的公眾暴露組的第一步.

3)暴露組的研究將藉助各種組學技術,但是如何把這些組合技術手段結合起來,發揮其最大作用,需要不斷地摸索. 而且這些技術並不能完全地解決暴露組的研究問題. 例如暴露組的研究重點在於捕捉各種內在的分子標志物,而並不是所有的污染物. 因此必須優化這些技術手段的組合配置. 同時還需要加強國際合作,鼓勵多方位的金融投資,將特定人類染色體測序的工作分配給全世界不同的研究小組來共同完成,在地區層面上獲得當地暴露信息研究的成功,從而促進暴露組資料庫的建立和共享,通過這種方式才可能使暴露組研究得到最快速地發展.

4)隨著各種技術手段的發展,對污染物暴露途徑、分子作用機理和疾病發生原委的認識逐步清晰,然而由於社會經濟等因素引發的社會暴露在這些技術手段上難以表徵,解決社會干預、生物效應和疾病風險之間復雜的關系必須通過社會學家、環境科學家、流行病學家、分子生物學家和其他領域科學家之間的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具體參見污水寶商城資料或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因此暴露組以一個全新的概念展現在人們面前,而且為人類健康帶來了無限希望,同時更多地為人們提供了了解自我的機會,亦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更大的研究平台和思考空間.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隨著各種技術手段的進步,各個學科的融合和交叉,以及各個領域科學家的緊密合作,逐步建立健全人類暴露組信息資料庫,揭開人體暴露、作用機制和疾病成因的本質,為人類健康保護和疾病預防發揮重要作用.

㈤ 流行病學研究的觀察法分為哪幾個

1、描述性研究:通過觀察而正確、詳細地記載疾病或健康狀態按時間,地點,人群各種特徵的分布特點,也可以包括可疑病因因子的分布特點。為了正確的描述分布必須有明確統一的診斷標准、准確的病例(或因子)數字以及人口數字。

2、分析性研究:對所假設的病因或流行因素進一步在選擇的人群中探找疾病發生的條件和規律,驗證所提出的假說。從有無可疑原因(病因)開始去觀察是否發生結果(疾病)的研究方法叫隊列(或群組,定群)研究(cohort study)。

(5)暴露組學研究方法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暴露組的選擇:要求暴露組的研究對象應暴露於研究因素並可提供可靠的暴露和結局的信息。如可根據情況選擇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或有組織的團體。若研究需要,暴露組還可分成不同暴露水平的亞組。暴露組人群多有以下幾種選擇。

2、對照組的選擇:隊列研究的對照組應是暴露組來源的人群中非暴露者的全部或其隨機樣本。除研究因素之外,其他與結局有關的因素在暴露組與非暴露組間皆應均衡可比。可有內對照、外對照、總人口對照和多重對照等形式。

3、樣本含量的估計:隊列研究與病例對照研究使用的樣本含量估計公式一樣,但隊列研究比較的是結局的發生率,因而P0和P1分別為非暴露組和暴露組結局的發生率。

㈥ 隊列研究可以研究潛伏期短的傳染病嗎

教學大綱要求掌握隊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隊列研究的類型;累計發病率、發病密度、標化死亡比、相對危險度、歸因危險限度、人群歸因危險度的含義和計算方法
熟悉選擇隊列研究方法的指征;確定研究隊列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決定樣本大小的條件和方法;資料的分析方法;人時的概念。
了解隊列研究的基本步驟;隊列研究的常見偏倚及其克服方法,特別是失訪偏倚及錯分偏倚;隊列研究的優缺點。二、 學大綱精要(一) 隊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隊列研究(cohort study)也是流行病學分析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方法之一。隊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研究開始時人群是否暴露於某因素,將人群分為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然後隨訪兩組一定的時間,觀察並收集兩組所研究疾病的發生情況,計算和比較暴露組和菲暴露組的發病率(或死亡率)。如果暴露組所研究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地高於非暴露組該病的發病率,則認為該暴露因素與疾病的發生有關系。隊列研究有時也稱為隨訪研究(follow-up study)或發病率研究(incidence study)。
2.隊列研究的主要特點之一是:研究開始時暴露已經發生,而且研究者知道每個研究對象的暴露情況。
3.隊列研究是發病率研究,所關心的是某病在人群中發生的概率(累計發病率)和發生速度(發病率)。因此在研究開始時研究對象不應當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在隊列研究開始之前,常進行一次橫斷面研究。
4.隊列研究的人群一方面開始時不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同時要求每個研究對象在隨訪過程中均有可能成為所研究疾病的病人。
5.隊列研究資料可直接用來計算疾病的發病率,累計發病率和歸因危險度。如果知道人群中暴露的比例,也可計算人群歸因危險度。歸因危險度和人群歸因危險度反映了疾病預防中的意義。
6.隊列研究可以計算相對危險度RR,RR的本質是比(rate ratio)或危險比(risk ratio),是暴露組發病率或死亡率與非暴露組發病率或死亡率之比。RR的大小反映的是病因學聯系的大小。
7.隊列研究是從因到果的研究,能比較明確地提出暴露與疾病的時間關系。
8.隊列研究尤其適用於暴露率低的危險因素的研究。
9.失訪偏倚是隊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應注意克服。
(二)三類隊列研究
1.回顧性隊列研究開始研究所關心的暴露和疾病均已發生,研究者不需要等待疾病或死亡的發生,而是根據已有的資料來確定暴露組和非暴露組,以及各成員的死亡和疾病情況。回顧性隊列研究完全取決於是否存在完整的暴露與疾病資料。同時,該類研究無法對可能的混雜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
2.前瞻性隊列研究最適宜做因果關系的推論,但觀察時間長,耗資大,失訪等問題值得注意。
3.雙向性隊列研究最適宜於評價對人體健康同時具有短期效應和長期作用的暴露因素。
(三)暴露問題
1.暴露的概念定義:暴露的概念定義越准確越好,可以保證勻質的暴露組。暴露的概念定義就是保證把真正暴露和無關暴露區分開來,把暴露本身與暴露的結果區分開來。暴露的概念定義要求考慮疾病的誘導期和潛伏期,即沒有滿足最短誘導期和潛伏期的病人,不能算做已經暴露到研究因素,即該病人與研究的暴露因素無關。從暴露的概念定義出發,隨訪不能從暴露到某因素的當天就開始。
暴露的概念定義需要考慮暴露的累計影響。常用的指標是暴露的期限。
2.暴露的工作定義用來回答哪些暴露的個體可以考慮為已經暴露而納入暴露組。暴露的工作定義受到研究的特殊性和可行性等實際情況的影響。
(四)分析原則:
隊列研究的結果可以用來計算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由於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隨年齡、性別、種族和時間等因素而變化,因此通常計算的是發病專率或死亡專率。比較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研究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如果隊列研究是用一般人群死亡率與暴露組做比較,通常得到的是標准化死亡比(SMR)。人時的計算及暴露與疾病關聯強度的指標。三、 典型試題分析(1)為確定一種新發明的避孕葯是否增加了中風的危險,進行了一項隊列研究。選取生育年齡的一個隨機樣本,發現9920名婦女適於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000名定期使用該種避孕葯,其他人不用。對整個樣本人群隨訪10年,結果如下(表6-1):
表6-1 避孕葯與中風關系的隊列研究
表6-1 避孕葯與中風關系的隊列研究
中風病例 未中風者 合 計
? 服避孕葯者未服避孕葯者 1010 9908910 10008920
合 計 20 9900 9920
由上表資料能得出哪些結論?(找出最佳答案)
A. 使用該葯確實增加了中風的危險,因為使用該葯的人中有1%發生中風,而未使用該葯的人中有0.1%(10/8920)發生中風。
B. 使用該葯並未增加中風危險,因為中風病例中有50%(10/20)使用了該葯, 50%未使用該葯。
C. 使用該葯並未增加中風危險,因為雖然使用該葯的人中1%確實發生了中風,但使用該葯的人中尚有99%(990/1000)並未發生中風。
D. 使用該葯確實增加了中風危險。下述事實表明了這種危險的程度;中風病例中50%(10/20)使用該葯,而未中風病例中10%(990/9900)使用該葯。
E. 以上答案均不正確。
答案:[A]
【評析】
本題考試要點:隊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我們所要比較的是葯物使用者和未使用者間的發病率。而葯物使用者和未使用者中兩個率分別為10/1000和10/8920。所以正確的答案應當是A。而B僅僅涉及中風患者(即只是分子部分資料),所以不正確。C也不正確,因為必須比較葯物使用者發生中風的頻率,而非未發生中風者的頻率(990/1000)。D關於危險的結論是正確的,但為支持這一結論而進行的比較在隊列研究中是不對的。
(2)一次隊列研究的結果,城市和農村男性腦卒中發病率資料如下(表6-2,表6-3):
表6-2 某城市和農村腦卒中發病率資料
農村 城市
危險人口腦卒中病例發病率(‰) 5292445.3 9374143.8
表6-3 農村和城市男性各年齡組腦卒中發病率 (‰)
農 村 城 市
危險人口 病例 發病率 危險人口 病例 發病率
35~45~55~65~不清楚 147871331602 134160 6.834.530.1100.0─ 43618819510315 6713150 13.837.266.7145.6─
合 計 529 24 45.3 937 41 43.8
該研究實施周密,診斷標准經仔細標化,樣本有充分代表性,很少失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請根據該資料判斷下述結論:
A. 該樣本中,農村男性發病率較高表明尚存在與農村環境條件有關的增加危險的因素。
B. 該樣本中,因為每個年齡組內城市發病率均高於農村,所以還存在著與城市生活條件有關的增加危險的有關因素(除年齡因素外)。
C. 這些資料不能進行城市與農村之間率的比較,因為城市的危險人口幾乎是農村的2倍。
D. 該研究在抽取樣本時,分配年齡方面犯有錯誤。因為盡管總率顯示農村男性較高,但按年齡組分別統計時,城市中各年齡組的率度比農村的高。
E. 以上答案均不正確。
答案:[B]
【評析】
本題考試要點:隊列研究的分析思路。
A是不正確的,每個年齡別的發病率農村均低於城市,所以不同年齡分布可以解釋農村男性總的發病率較高。C也是不正確的,因為是對率進行比較。D也是不正確的,因為不存在偏倚。只有B是正確答案,因為每個年齡組的發病率都是城市高於農村,所以除了年齡因素外,城市還應有其它增加危險的因素。四、習題(一)單項選擇題
(1) 隊列研究中調查對象應選擇
A. 在有該病者中,選擇有、無某種暴露因素的兩個組
B. 在有該病者中,選擇有某種暴露因素的為一組,在無該病者中選擇無某種暴露因素的為另一組
C. 在無該病者中選擇有某種暴露因素的為一組,在有該病者中選擇無某種暴露因素的為另一組
D. 在無該病者中,選擇有、無某種暴露因素兩組
E. 任選有無暴露的兩個組
(2)在隊列研究中
A. 不能計算相對危險度 B. 不能計算特異危險度 C. 只能計算比值比來估計相對危險度
D. 既可計算相對危險度,又可計算特異危險度 E. 以上都不是
(3)隊列研究的最大優點在於
A. 對較多的人群進行較長時間的隨訪
B. 發生選擇偏倚的可能性比病例對照研究少
C. 較直接地確定病因與疾病的因果關系
D. 對混雜因素的作用易於控制
E. 研究結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4) 相對危險度是
A. 暴露組發病率或死亡率與非暴露組發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 暴露組發病率或死亡率與非暴露組發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 病例組有某因素的比例與對照組無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 病例組有某因素的比例與對照組無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 以上都不是
(5) 以人年為單位計算的率為
A. 發病率 B. 發病密度 C. 病死率 D. 現患率 E. 死亡率
(6) 進行某種疾病的隊列研究最初選擇的隊列是
A. 患該病病人 B. 不患該病的人 C. 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D. 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E. 具有該病家族史的人
(7) 評價某致病因素對人群危害程度使用
A. RR B. AR C. PAR D. AR% E. 死亡比例
(8) 用人年為單位計算發病率可信的一個前提是
A. 樣本含量必須足夠大 B. 追蹤觀察的時間必須足夠長 C. 相對危險度必須足夠大
D. 觀察期相對危險度變異小 E. 暴露因素在人群中比例高
(9) 下述哪項不是前瞻性調查的特點
A. 可直接計算發病率 B. 多數情況下要計算人年發病(死亡)率 C. 多用於罕見疾病
D. 每次調查能同時研究幾種疾病
E. 因素可分為幾個等級,以便計算劑量反應關系
(10)隊列研究最大的優點是:
A. 對較多的人進行較長期的隨訪 B. 發生偏倚的機會少 C. 較直接地驗證病因與疾病的因果關系
D. 較易控制混雜因子 E. 研究的結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二) 多項選擇題
(11) 隊列研究的缺點
A. 包括資料靠回憶提供,可能存在偏倚
B. 觀察時間長,費用高
C. 暴露人年計算工作量較為繁重
D. 不適用多因素疾病研究
E. 准備工作繁重,設計要求高
(12)下表為對職業男性工人進行的一次隊列研究結果:
表6-4 重度吸煙與不吸煙者冠心病、肺癌年齡調整死亡率(/105/年)肺癌冠心病重度吸煙者不吸煙者1607590422
根據這些結果,可以認為:
A. 如果人們都不吸煙,則所挽救的不患肺癌的工人多於不患冠心病的工人。
B. 如果人們都不吸煙,則所挽救的不患冠心病的工人多於不患肺癌的工人。
C. 重度吸煙對肺癌帶來的相對危險比冠心病高。
D. 重度吸煙對冠心病帶來的相對危險比肺癌高。
E. 所給數據難以區分重度吸煙與肺癌和冠心病的關系的大小。
(13) 隊列研究的缺點包括:
A. 資料靠回憶提供,可能存在偏倚。
B. 觀察時間長,費用高。
C. 暴露人年計算工作量較為繁重。
D. 不適用於多因素疾病研究。
E. 准備工作復雜,設計要求高。
(三) 名詞解釋
(14) 相對危險度RR(relative risk)
(15) 前瞻性隊列研究(prospective study)
(16) 累計發病率CI(cumulative incidence)
(17)標化死亡比SMR(standard mortality ratio)
(18)歸因危險度百分比AR%(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四) 論述題
(19) 在一項比較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整個人群預期死亡的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死亡數為1107,而人群預期死亡數為531。請計算SMR,並予以描述。
(20) 兩項關於冠心病的隊列研究,一個是美國麻省的Framingham,另一個是在Puerto Rico進行的。兩地採用的方法相同,診斷的標准相同,研究期間人口變動很小且幾乎相等,而冠心病沒有能完全治癒的方法。研究的部分結果如下:
表 1960-1970年間兩地60-64歲男性冠心病患病率和發病率
患病率(/105)(1970年) 平均發病率(/105)(1960~1970年)
Framingham 37.4 27.0
Puerto Rico 15.5 5.2
根據該資料,對於該年齡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可以做出如下哪種推論:
A. Framingham比Puerto Rico高
B. Puerto Rico比Framingham高
C. Framingham與Puerto Rico同樣高
(21)失訪偏倚是隊列研究難以避免的一種偏倚,特別是較大型及較長時間的研究。為了將失訪偏倚的影響減到最低,應當採取哪些措施?
(22)某醫師認為成年早期攝入大量的糖可能導致成年男性易於疲勞和性功能減退。該醫師決定檢驗該假設。他詢問30歲健康男性的糖攝入量,然後將研究對象分為糖攝入量多和攝入量少兩組。10年後,他在一個月的時間里訪視了糖攝入量多的一組人,詢問他們的精力、體力和性功能。隨後一個月,他又對糖攝入量少的一組人進行了同樣的調查。 他發現糖攝入量多的人中陽痿和疲乏勞累的相對頻率較高。請你分析一下該隊列研究有何不足之處。五、答題要點(一)單項選擇題
(1)D (2)D (3)C (4)A (5)B
(6)B (7)C (8)D (9)C (10)C
(二)多項選擇題
(11)BCDE (12)BC (13)BCDE
(三)名詞解釋
(14)相對危險度是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發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15)前瞻性隊列研究指一般意義上的前瞻性研究,即從研究開始縱向地隨訪觀察研究隊列的所有成員,觀察一定時間後,比較暴露組與非暴露組某種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藉以判斷暴露因素與疾病的聯系。
(16)累計發病率為,當觀察人口比較穩定時,以開始觀察時的人口數為分母,整個觀察期內發病人數為分子,不考慮觀察時間的長短,得到觀察期內的累計發病率。
(17)當發病率或死亡率比較低時,不宜直接計算率,可以全人口的死亡率為標准,計算該觀察人群的理論死亡人數,即預期死亡人數,實際死亡數與預期死亡數之比即為標化死亡比。
(18)歸因危險度百分比又稱病因分值(etiologic fraction),指暴露人群中歸因於暴露的發病或死亡佔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五) 論述題
(19) SMR=1107/531=208% 。 對糖尿病來說,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是整個人群的208%,或大約是整個人群的2倍(年齡標化後)。
(20)1970年Framingham比Puerto Rico患病率高,大約是2倍。1970年之前10年間平均發病率Framingham是Puerto Rico的5倍。因此如果兩各地區死亡率是相同的,可以預料Framingham的患病率是Puerto Rico的5倍,而表中的數據僅為2.4倍,所以Framingham的死亡率一定高於Puerto Rico死亡率。因此A推論是正確的。問題中給的條件已經說明,移民和治療對這一差異並無影響。
(21)對於隊列研究中的失訪偏倚可以考慮以下措施:①設計時選擇較為穩定的人群,便於隨訪;②計算樣本量時,在估計的樣本量基礎上增加10%,以減少失訪造成的影響;③實施過程中努力隨訪所有的研究對象;④比較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失訪率有無差別;⑤將失訪人群的基線資料與完成隨訪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進行比較,如無顯著性差別則可認為失訪是隨機的,對結果的影響不是很大。⑥如有可能,盡量了解失訪者的結局,與完成隨訪者的結局進行比較,以推測失訪的影響。
(22)主要應從可能發生的偏倚考慮。①調查者已經對糖的作用有了看法,他又知道研究對象既往攝入糖的情況,很可能不自覺地影響調查結果。理想的做法是由不了解糖攝入情況的人做調查員,用組織嚴謹的訪視獲得資料;或者可採用自我填寫調查表的方法,然後由研究者客觀地分析;②對兩組在不同的時間進行調查評估也不合適,調查的症狀在不同時間可能有所變化,例如節假日期間可能容易出現疲勞症狀。對兩組的訪視應在同一時期交叉混合進行。

㈦ 為驗證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你認為可以採用哪些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一)概述

1.流行病學方法分類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總體分為觀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學和分析流行病學;實驗法,也稱實驗流行病學;數理法,也稱理論流行病學。

2.流行病學研究設計的基本內容

(1)查閱有關文獻提出研究目的。

(2)根據研究Et的確定研究內容。

(3)結合具體條件選擇研究方法。

(4)按照研究方法確定研究對象(要區別目標人群、源人群、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

(5)根據研究內容設計調查表格。

(6)控制研究過程,保證研究質量。

(7)理順分析思路得出正確結論。

(二)描述流行病學

1.描述流行病學概念

描述流行病學(descriptive epidemiology)又稱描述性研究。它是將專門調查或常規記錄所獲得的資料,按照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和不同人群特徵分組,以展示該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狀況分布特點的一種觀察性研究。專門調查有:現況研究、生態學研究、個案調查以及暴發調查;常規記錄有:死亡報告、出生登記、出生缺陷監測、葯物不良反應監測和疾病監測等。描述流行病學可以;①為病因研究提供線索;②掌握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狀況,為疾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據;③用來評價防制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2.現況研究

又稱橫斷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它是在某一人群中。應用普查或抽樣調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時間內、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狀況及有關因素的資料,並對資料的分布狀況、疾病與因素的關系加以描述。根據研究目的,現況研究可以採用普查也可以採用抽樣調查。

(1)普查(census):在特定時間對特定范圍內人群中的每一成員進行的調查。普查分為以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健康狀況等為目的的普查和以早期發現患者為目的的篩檢。

(2)抽樣調查(sampling survey)

1)抽樣調查概念:按一定的比例從總體中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樣本)進行調查,以樣本統計量估計總體參數,稱為抽樣調查。樣本代表性是抽樣調查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而隨機抽樣和樣本含量適當是保證樣本代表性的兩個基本原則。

2)抽樣方法:有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多級抽樣等。

3)樣本含量的估計:抽樣研究中,樣本所包含的研究對象的數量稱為樣本含量。樣本含量適當是抽樣調查的基本原則。樣本含量適當是指將樣本的隨機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時所需的最小樣本含量。樣本含量計算方法包括分類變數資料樣本含量的估計方法和數值變數資料樣本含量的估計方法(具體請參閱有關教材)。

(三)分析流行病學

1.分析流行病學概念與分類分析流行病學(analytical epidemiology)也稱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它是進一步在有選擇的人群中觀察可疑病因與疾病和健康狀況之間關聯的一種研究方法。分析流行病學主要有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兩種方法,目的都是檢驗病因假設。估計危險因素的作用程度。

2.病例對照研究

(1)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概念:病例對照研究是選擇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別作為病例組和對照組,調查各組人群過去暴露於某種或某些可疑危險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過比較各組之間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異,判斷暴露因素是否與研究的疾病有關聯及其關聯程度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

病例對照研究有以下特點:①該研究只是客觀地收集研究對象的暴露情況,而不給予任何干預措施,屬於觀察性研究。②病例對照研究可追溯研究對象既往可疑危險因素暴露史,其研究方向是回顧性的,是由「果」至「因」的。③病例對照研究按有無疾病分組,研究因素可根據需要任意設定,因而可以觀察一種疾病與多種因素之間的關聯。

病例對照研究可用作:①初步檢驗病因假設;②提出病因線索;③評價防制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病例對照研究分為非匹配病例對照研究和匹配病例對照研究(又分為頻數匹配和個體匹配)。

1)非匹配病例對照研究:即在病例和對照人群中分別選取一定數量的研究對象。僅要求對照數量等於或多於病例數量,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規定。

2)匹配病例對照研究:①定義:是以對研究結果有干擾作用的某些變數為匹配變數,要求對照組與病例組在匹配變數上保持一致的一種限制方法。匹配分為頻數匹配與個體匹配。

②匹配的目的:一是為提高研究效率,即每位研究對象提供的信息量增加,所需樣本含量減少;二是為控制混雜因素,以避免研究中存在混雜偏倚。③匹配的注意事項:匹配變數必須是已知的混雜因素,或有充分的理由懷疑為混雜因素,否則不應匹配。

(2)研究對象的選擇:由於該類研究一般皆為抽樣調查,所以要求無論病例還是對照均應為其總體的隨機樣本。

1)病例的選擇需要考慮:①疾病的診斷標准;②病例的確診時間;③病例的代表性;④對病例某些特徵的限制。病例來源主要來自醫院和社區。

2)對照的選擇:對照是病例所來源的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選擇對照時應考慮:①確認對照的標准;②對照的代表性;③對照與病例的可比性;④對照不應患有與所研究因素有關的其他疾病;⑤有時可同時選擇兩種以上對照。對照的來源:①同一或多個醫療機構中診斷的其他疾病病例;②社區人口中未患該病的人;③病例的鄰居中未患該病的人;④病例的配偶、同胞、親戚;⑤病例的同事。

(3)病例對照研究樣本含量的估計:分別有非匹配病例對照研究分類變數資料樣本含量的估計和匹配病例對照研究分類變數資料樣本含量的估計(具體計算方法請參閱有關教材)。

(4)病例對照研究資料的統計分析:病例對照研究採用比值比來估計暴露與疾病之間的關聯強度。比值(odds)是指某事物發生的可能性與不發生的可能性之比。比值比是病例組的暴露比值與對照組的暴露比值之比。

(5)病例對照研究的優點和局限性

1)優點:①該方法收集病例更方便,更適用於罕見病的研究;②該方法所需研究對象的數量較少,節省人力、物力,容易組織;③一次調查可同時研究一種疾病與多個因素的關系,既可檢驗危險因素的假設,又可經廣泛探索提出病因假設;④收集資料後可在短時間內得到結果。

2)局限性:①不適於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為需要很大的樣本含量;②暴露與疾病的時間先後常難以判斷;③選擇研究對象時易發生選擇偏倚;④獲取既往信息時易發生回憶偏倚;⑤易發生混雜偏倚;⑥不能計算發病率、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分析相對危險度。

3.隊列研究

(1)隊列研究概念:隊列研究(cohort study)是將一個范圍明確的人群按是否暴露於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的亞組,追蹤各組的結局並比較其差異。從而判定暴露因素與結局之間有無關聯及關聯程度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

(2)隊列研究的用途:檢驗病因假設和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3)隊列研究分類:依據研究對象進入隊列時間及觀察終止時間不同,隊列研究可分為前瞻性隊列研究、歷史性隊列研究和雙向性隊列研究三種。它可根據隊列中研究對象是相對固定還是不斷變化情況,分為固定隊列和動態人群。

(4)研究對象的選擇

1)暴露組的選擇:要求暴露組的研究對象應暴露於研究因素並可提供可靠的暴露和結局的信息。如可根據情況選擇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或有組織的團體。若研究需要,暴露組還可分成不同暴露水平的亞組。暴露組人群多有以下幾種選擇。

2)對照組的選擇:隊列研究的對照組應是暴露組來源的人群中非暴露者的全部或其隨機樣本。除研究因素之外,其他與結局有關的因素在暴露組與非暴露組間皆應均衡可比。可有內對照、外對照、總人口對照和多重對照等形式。

(5)樣本含量的估計:隊列研究與病例對照研究使用的樣本含量估計公式一樣,但隊列研究比較的是結局的發生率,因而P0和P1分別為非暴露組和暴露組結局的發生率。(具體計算方法請參閱有關教材)

(6)隊列研究資料的統計分析:隊列研究中,最受關注的是暴露因素導致疾病的強度——發病率,包括累積發病率和發病密度。估計暴露與發病的關聯強度一般用相對危險度、歸因危險度、歸因危險度百分比、人群歸因危險度以及人群歸因危險度百分比等。另外,當用全人口發病(死亡)率作比較時,可計算標准化發病(死亡)比。

(7)隊列研究時的優點和局限性

1)優點:①研究結局是親自觀察獲得,一般較可靠;②論證因果關系的能力較強;③可計算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的發病率。能直接估計暴露因素與發病的關聯強度;④一次調查可觀察多種結局。

2)局限性:①不宜用於研究發病率很低的疾病;②觀察時間長,易發生失訪偏倚;③耗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較多;④設計的要求高,實施復雜;⑤在隨訪過程中,未知變數引入人群,或人群中已知變數的變化等,都可使結局受到影響,使分析復雜化。

4.實驗流行病學

(1)實驗流行病學概念:是將來自同一總體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給予實驗因素,對照組不給予該因素。然後前瞻性地隨訪各組的結局並比較其差別的程度,從而判斷實驗因素的效果。

(2)實驗流行病學的基本特徵:①要施加干預措施;②是前瞻性觀察;③必須有平行對照;④隨機分組。

(3)實驗流行病學分類:分為現場試驗和臨床試驗兩類。現場試驗還分為社區試驗和個體試驗。當一項實驗研究缺少前瞻性觀察、平行對照、隨機分組三個特徵中的一個或更多時就稱為類實驗或准實驗。

(4)臨床試驗的概念及設計

1)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定義:是將臨床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試驗組給予某臨床干預措施,對照組不給予該措施,通過比較各組效應的差別判斷臨床干預措施效果的一種前瞻性研究。

2)臨床試驗類型:可分為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同期非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歷史對照臨床試驗、自身對照臨床試驗、交叉設計對照。

3)研究對象的確定需考慮:①研究對象的診斷標准②研究對象的代表性;③研究對象的人選和排除條件;④醫學倫理學問題;⑤樣本含量的估計。

4)研究對象的隨機分組:隨機分組的目的是將研究對象隨機分配到試驗組和對照組,以使比較組間具有相似的臨床特徵和預後因素,即兩組具備充分的可比性。常用的隨機化分組的方法有:簡單隨機分組、區組隨機化、分層隨機分組。

5)對照組:有空白對照、安慰劑對照,標准療法對照,以及不同給葯劑量、不同療程、不同給葯途徑相互對照。

6)資料收集過程的要求:盲法觀察(單盲、雙盲、三盲),規范觀察方法,提高研究對象的依從性。

7)常用的分析指標:有效率、治癒率、生存率。

㈧ 常用的醫學研究方法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現況研究 優點:簡便易行;樣本在總體中的分布均勻,代表性比較好;抽樣誤差一般小於單純隨機抽樣。 局限性:總體較大時,抽到的個體分散,資料難以收集;總體各單位排列有某種規律、而且與研究結果有關時,若利用該排列抽樣,可產生系統誤差(偏倚)。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分層抽樣 將調查的總體按照某種特徵分成若干層,然後在每層中進行隨機抽樣的方法。 可按年齡、性別、職業、種族等分層 在各層內再進行隨機分組 層 層 層 總體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分層抽樣 優點:抽樣誤差小;便於對不同層採用不同的抽樣方法;便於對各層獨立進行分析;當層間變異大、層內變異小時,最適合用分層抽樣的方法。 局限性:總體較大時,抽到的個體分散,資料難以收集,不適於大型流行病學研究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現況研究 整群抽樣 從總體中隨機抽取若干群體為抽樣單位,對其中所有人進行調查的方法。 將總體分成若干群組 以群組為抽樣單位進行隨機抽樣 被抽到的群組中的全部個體均為調查對象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現況研究 cluster sampling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現況研究 整群抽樣 優點:易於組織、實施方便,易為研究對象所接受,節省人力和物力。 局限性:抽樣誤差較大,通常要比其他方法增加1/2的樣本含量,分析工作量也較大。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現況研究 多級抽樣 抽樣過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可採用以上任意一種方法抽樣,即將上述抽樣方法綜合運用,優勢互補。常用於大型流行病學調查。 先將總體分成若干層,然後整群抽樣 按行政區域逐級進行整群抽樣。從總體中抽取范圍較大的單元(一級抽樣),從一級單元中抽取范圍較小的單元(二級抽樣),依此

㈨ 慢性疾病用隊列研究還是病例對照研究

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都是用來探討因果關系的。
1、病例對照研究從結果開始,先找到已經發生研究者所關注的疾病(結果)的人作為病例組,再找到有可比性的沒有發生輪隱該疾病的人做為對照組,調查兩組研究對象過去對於研究者所關注的因素,隊列研究從原因開始,先找前塌到暴露於研究因素原因的人作為暴露組。
2、病例對照研究由果推因,隊列研究由因推果。如果疾病的發生率低,則病例對照研究有優勢,如果人群的暴露因素低,則隊列研究有優勢,先確定暴露組和非暴露組,再經過隨訪獲得其關注事件的發生情況。這種設計往往具有「前慧桐圓瞻性」,數據的收集都是客觀記錄下來的,偏倚較小,其證據等級自然相對較高。
3、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作為社會研究科學的兩大研究方法,經歷了較長時期的使用和檢驗,並在社會研究實踐中不斷得以發展和完善。這兩種方法在認識、研究的邏輯過程、理論基礎、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它們能夠相輔相成以實現研究目的。

㈩ 什麼是暴露組和對照組

將人群按照暴露於研究因素情況的不同來進行分組,研究人群分為暴露組和對照組,暴露組即暴露於研究因素的對象組成的組。暴露組應已處在某種暴露因素中或已有某種特殊暴露史,並能提供可靠的暴露因素的讓扮歷史,且便於追蹤與觀察。

對照組與暴露組應具有可比性,即對照組人群除暴露因素的影響外,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或人群的特徵,如年齡、性別、職業、民族等,都應盡可能與暴露組相似。同時在資料收集完畢,進行分析時,還應作一次均衡檢驗坦棚灶,以考核兩組資料的可比性。

對照組常用以下幾種形式:

(一)內對照

若調查對象是一個整體人群,人群內部暴露於某因素的便為暴露組,而非暴露或以暴露級別最低的一組便為對照組;不需另外設對照組或非暴露組。例如,調查人群中血脂水平,可以水平最低的組列為對照。

(二)人群對照

不另設對照,而是以人群為對照。在職業流行病學研究中,常以某職業人群為暴露組,和碼與該地區整個人群的發病(或死亡)率進行比較分析。以人群為對照,應注意對照組與暴露組人群在地理與時間的一致性。

(三)另設對照組

選擇一個與暴露組在年齡、性別、民族、居住地區等方面相似的非暴露組作為對照組進行隨訪,作為與暴露組比較的基準。例如研究放射線對放射科醫師死亡率的影響時,可以在同地區醫院內眼科醫師作對照組。

閱讀全文

與暴露組學研究方法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縫紉機皮帶安裝方法 瀏覽:961
正確的站姿腿部鍛煉方法 瀏覽:470
養生雞蛋的食用方法 瀏覽:430
小雞搬磚新方法視頻 瀏覽:220
線稿設計圖起稿方法研究 瀏覽:466
v20手機卡頓解決方法 瀏覽:790
湖南國珍松花鈣奶粉食用方法 瀏覽:6
土星環的質量計算方法 瀏覽:603
寶寶簡單收驚方法 瀏覽:396
政府預算的編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899
哈爾濱高三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51
一次性口腔通氣道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57
單杠背闊肌的鍛煉方法 瀏覽:38
木糖醇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瀏覽:933
讀懂課文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29
4d的改善方法報告怎麼寫 瀏覽:464
預制樓板安裝灌注的施工方法 瀏覽:953
高分復習方法視頻 瀏覽:640
豬皮凍用什麼方法熬最好 瀏覽:670
小孩抑鬱症的治療方法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