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先考慮其中什麼因素對研究問題的影響而保持其他因素什麼這
先考慮其中一個因素對研究問題的影響,而保持其它因素不變,這種方法叫控制變數法.
故答案為:控制變數法.
2. 哪些因素影響方法論
1、世界觀。人們常說,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具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
2、價值觀。人們常常選擇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方法。
3. 如何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影響因素大小
一、理論模型的設計對所要研究的經濟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根據研究的目的,選擇模型中將包含的因素,根據數據的可得性選擇適當的變數來表徵這些因素,並根據經濟行為理論和樣本數據顯示出的變數間的關系,設定描述這些變數之間關系的數學表達式,即理論模型。例如上節中的生產函數就是一個理論模型。理論模型的設計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即選擇變數、確定變數之間的數學關系、擬定模型中待估計參數的數值范圍。1.確定模型所包含的變數在單方程模型中,變數分為兩類。作為研究對象的變數,也就是因果關系中的「果」,例如生產函數中的產出量,是模型中的被解釋變數;而作為「原因」的變數,例如生產函數中的資本、勞動、技術,是模型中的解釋變數。確定模型所包含的變數,主要是指確定解釋變數。可以作為解釋變數的有下列幾類變數:外生經濟變數、外生條件變數、外生政策變數和滯後被解釋變數。其中有些變數,如政策變數、條件變數經常以虛變數的形式出現。嚴格他說,上述生產函數中的產出量、資本、勞動、技術等,只能稱為「因素」,這些因素間存在著因果關系。為了建立起計量經濟學模型,必須選擇適當的變數來表徵這些因素,這些變數必須具有數據可得性。於是,我們可以用總產值來表徵產出量,用固走資產原值來表徵資本,用職工人數來表徵勞動,用時間作為一個變數來表徵技術。這樣,最後建立的模型是關於總產值、固定資產原值、職工人數和時間變數之間關系的數學表達式。下面,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將「因素」與「變數」間的區別暫時略去,都以「變數」來表示。關鍵在於,在確定了被解釋變數之後,怎樣才能正確地選擇解釋變數。首先,需要正確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經濟現象中暗含的經濟學理論和經濟行為規律。這是正確選擇解釋變數的基礎。例如,在上述生產問題中,已經明確指出屬於供給不足的情況,那麼,影響產出量的因素就應該在投入要素方面,而在當前,一般的投入要素主要是技術、資本與勞動。如果屬於需求不足的情況,那麼影響產出量的因素就應該在需求方面,而不在投入要素方面。這時,如果研究的對象是消費品生產,應該選擇居民收入等變數作為解釋變數;如果研究的對象是生產資料生產,應該選擇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等變數作為解釋變數。由此可見,同樣是建立生產模型,所處的經濟環境不同、研究的行業不同,變數選擇是不同的。其次,選擇變數要考慮數據的可得性。這就要求對經濟統計學有透徹的了解。計量經濟學模型是要在樣本數據,即變數的樣本觀測值的支持下,採用一定的數學方法估計參數,以揭示變數之間的定量關系。所以所選擇的變數必須是統計指標體系中存在的、有可靠的數據來源的。如果必須引入個別對被解釋變數有重要影響的政策變數、條件變數,則採用虛變數的樣本觀測值的選取方法。第三,選擇變數時要考慮所有入選變數之間的關系,使得每一個解釋變數都是獨立的。這是計量經濟學模型技術所要求的。當然,在開始時要做到這一點是困難的,如果在所有入選變數中出現相關的變數,可以在建模過程中檢驗並予以剔除。從這里可以看出,建立模型的第一步就已經體現了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理論、經濟統計學和數學三者結合的思想。在選擇變數時,錯誤是容易發生的。下面的例子都是從已有的計量經濟學應用研究成果中發現的,代表了幾類容易發生的錯誤。例如農副產品出口額=-107.66+0.13×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十0.22×農副產品收購額這里選擇了無關的變數,因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與農副產品出口額無直接關系,更不是影響農副產品出口額的原因。再如生產資料進口額=0.73×輕工業投資+0.21×出口額+0.18×生產消費+67.60×進出口政策這里選擇了不重要的變數,因為輕工業投資對生產資料進口額雖有影響,但不是重要的,或者說是不完全的,重要的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應該選擇這個變數。再如農業總產值=0.78+0.24×糧食產量+0.05×農機動力—0.21×受災面積這里選擇了不獨立的變數,因為糧食產量是受農機動力和受災面積影響的,它們之間存在相關性。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幾個模型都能很好地擬合樣本數據,所以絕對不能把對樣本數據的擬合程度作為判斷模型變數選擇是否正確的主要標准。變數的選擇不是一次完成的,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2.確定模型的數學形式選擇了適當的變數,接下來就要選擇適當的數學形式描述這些變數之間的關系,即建立理論模型。選擇模型數學形式的主要依據是經濟行為理論。在數理經濟學中,已經對常用的生產函數、需求函數、消費函數、投資函數等模型的數學形式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可以借鑒這些研究成果。需要指出的是,現代經濟學尤其注重實證研究,任何建立在一定經濟學理論假設基礎上的理論模型,如果不能很好地解釋過去,尤其是歷史統計數據,那麼它是不能為人們所接受的。這就要求理論模型的建立要在參數估計、模型檢驗的全過程中反復修改,以得到一種既能有較好的經濟學解釋又能較好地反映歷史上已經發生的諸變數之間關系的數學模型。忽視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對的。也可以根據變數的樣本數據作出解釋變數與被解釋變數之間關系的散點圖,由散點圖顯示的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作為理論模型的數學形式。這也是人們在建模時經常採用的方法。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無法事先確定模型的數學形式,那麼就採用各種可能的形式進行試模擬,然後選擇模擬結果較好的一種。3.擬定理論模型中待估參數的理論期望值理論模型中的待估參數一般都具有特定的經濟含義,它們的數值,要待模型估計、檢驗後,即經濟數學模型完成後才能確定,但對於它們的數值范圍,即理論期望值,可以根據它們的經濟含義在開始時擬定。這一理論期望值可以用來檢驗模型的估計結果。擬定理論模型中待估參數的理論期望值,關鍵在於理解待估參數的經濟含義。例如上述生產函數理論模型中有4個待估參數和α、β、γ和A。其中,α是資本的產出彈性,β是勞動的產出彈性,γ近似為技術進步速度,A是效率系數。根據這些經濟含義,它們的數值范圍應該是於集中的問題。經濟變數在時間序列上的變化往往是緩慢的,例如,居民收入每年的變化幅度只有5%左右。如果在一個消費函數模型中,以居民消費作為被解釋變數,以居民收入作為解釋變數,以它的時間序列數據作為解釋變數的樣本數據,由於樣本數據過於集中,所建立的模型很難反映兩個變數之間的長期關系。這也是時間序列不適宜於對模型中反映長期變化關系的結構參數的估計的一個主要原因。四是模型隨機誤差項的序列相關問題。用時間序列數據作樣本,容易引起模型隨機誤差項產生序列相關。這個問題後面還要專門討論。截面數據是一批發生在同一時間截面上的調查數據。例如,工業普查數據、人口普查數據、家計調查數據等,主要由統計部門提供。用截面數據作為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樣本數據,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樣本與母體的一致性問題。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參數估計,從數學上講,是用從母體中隨機抽取的個體樣本估計母體的參數,那麼要求母體與個體必須是一致的。例如,估計煤炭企業的生產函數模型,只能用煤炭企業的數據作為樣本,不能用煤炭行業的數據。那麼,截面數據就很難用於一些總量模型的估計,例如,建立煤炭行業的生產函數模型,就無法得到合適的截面數據。二是模型隨機誤差項的異方差問題。用截面數據作樣本,容易引起模型隨機誤差項產生異方差。這個問題後面還要專門討論。虛變數數據也稱為二進制數據,一般取0或1。虛變數經常被用在計量經濟學模型中,以表徵政策、條件等因素。例如,建立我國的糧食生產計量經濟學模型,以糧食產量作為被解釋變數,解釋變數中除了播種面積、化肥使用量、農機總動力、成災面積等變數外,顯然,政策因素是不可忽略的。1980年前後,由於實行了不同的政策,即使上述變數都沒有變化,糧食產量也會發生大的變化。於是必須在解釋變數中引人政策變數,用一個虛變數表示,對於1980年以後的年份,該虛變數的樣本觀測值為1,對於1980年以前的年份,該虛變數的樣本觀測值為0。也可以取0、l以外的數值,表示該因素的變化程度。例如,在工業生產模型中用虛變數表示氣候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可以將不同年份氣候的影響程度,分別用0、1、-1,甚至0.5、-0.5等表示。不過,這種方法應慎用,以免違背客觀性。2.樣本數據的質量樣本數據的質量問題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完整性、准確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四個方面。完整性,即模型中包含的所有變數都必須得到相同容量的樣本觀測值。這既是模型參數估計的需要,也是經濟現象本身應該具有的特徵。但是,在實際中,「遺失數據」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尤其在中國,經濟體制和核算體系都處於轉軌之中。在出現「遺失數據」時,如果樣本容量足夠大,樣本點之間的聯系並不緊密的情況下,可以將「遺失數據」所在的樣本點整個地去掉;如果樣本容量有限,或者樣本點之間的聯系緊密,去掉某個樣本點會影響模型的估計質量,則要採取特定的技術將「遺失數據」補上。准確性,有兩方面含義,一是所得到的數據必須准確反映它所描述的經濟因素的狀態,即統計數據或調查數據本身是准確的;二是它必須是模型研究中所准確需要的,即滿足模型對變數口徑的要求。前一個方面是顯而易見的,而後一個方面則容易被忽視。例如,在生產函數模型中,作為解釋變數的資本、勞動等必須是投入到生產過程中的、對產出量起作用的那部分生產要素,以勞動為例,應該是投入到生產過程中的、對產出量起作用的那部分勞動者。於是,在收集樣本數據時,就應該收集生產性職工人數,而不能以全體職工人數作為樣本數據,盡管全體職工人數在統計上是很准確的,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與生產過程無關,不是模型所需要的。可比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數據口徑問題,在計量經濟學模型研究中可以說無處不在。而人們容易得到的經濟統計數據,一般可比性較差,其原因在於統計范圍口徑的變化和價格口徑的變化,必須進行處理後才能用於模型參數的估計。計量經濟學方法,是從樣本數據中尋找經濟活動本身客觀存在的規律性,如果數據是不可比的,得到的規律性就難以反映實際。不同的研究者研究同一個經濟現象,採用同樣的變數和數學形式,選擇的樣本點也相同,但可能得到相差甚遠的模型參數估計結果。為什麼?原因在於樣本數據的可比性。例如,採用時間序列數據作為生產函數模型的樣本數據,產出量用不變價格計算的總產值,在不同年份間是可比的;資本用當年價格計算的固定資產原值,在不同年份間是不可比的。對於統計資料中直接提供的這個用當年價格計算的固定資產原值,有人直接用於模型估計,有人進行處理後再用於模型的估計,結果當然不會相同。一致性,即母體與樣本的一致性。上面在討論用截面數據作為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樣本數據時已經作了介紹。違反一致性的情況經常會發生,例如,用企業的數據作為行業生產函數模型的樣本數據,用人均收入與消費的數據作為總量消費函數模型的樣本數據,用31個省份的數據作為全國總量模型的樣本數據,等等。三、模型參數的估計模型參數的估計方法,是計量經濟學的核心內容。在建立了理論模型並收集整理了符合模型要求的樣本數據之後,就可以選擇適當的方法估計模型,得到模型參數的估計量。模型參數的估計是一個純技術的過程,包括對模型進行識別(對聯立方程模型而言)、估計方法的選擇、軟體的應用等內容。在後面的章節中將用大量的篇幅討論估計問題,在此不重復敘述。四、模型的檢驗在模型的參數估計量已經得到後,可以說一個計量經濟學模型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了。但是,它能否客觀揭示所研究的經濟現象中諸因素之間的關系,能否付諸應用,還要通過檢驗才能決定。一般講,計量經濟學模型必須通過四級檢驗,即經濟意義檢驗、統計學檢驗、計量經濟學檢驗和預測檢驗。1.經濟意義檢驗經濟意義檢驗主要檢驗模型參數估計量在經濟意義上的合理性。主要方法是將模型參數的估計量與預先擬定的理論期望值進行比較,包括參數估計量的符號、大小、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判斷其合理性。首先檢驗參數估計量的符號。例如,有下列煤炭行業生產模型:煤炭產量=-108.5427+0.00067×固定資產原值+0.01527×職工人數-0.00681×電力消耗量+0.00256×木材消耗量在該模型中,電力消耗量前的參數估計量為負,意味著電力消耗越多,煤炭產量越低,從經濟行為上無法解釋。模型不能通過檢驗,應該找出原因重新建立模型。不管其他方面的質量多麼高,模型也是沒有實際價值的。2.統計檢驗統計檢驗是由統計理論決定的,目的在於檢驗模型的統計學性質。通常最廣泛應用的統計檢驗准則有擬合優度檢驗、變數和方程的顯著性檢驗等。3.計量經濟學檢驗計量經濟學檢驗是由計量經濟學理論決定的,目的在於檢驗模型的計量經濟學性質。通常最主要的檢驗准則有隨機誤差項的序列相關檢驗和異方差性檢驗,解釋變數的多重共線性檢驗等。4.模型預測檢驗預測檢驗主要檢驗模型參數估計量的穩定性以及相對樣本容量變化時的靈敏度,確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於樣本觀測值以外的范圍,即模型的所謂超樣本特性。具體檢驗方法為:(1)利用擴大了的樣本重新估計模型參數,將新的估計值與原來的估計值進行比較,並檢驗二者之間差距的顯著性;(2)將所建立的模型用於樣本以外某一時期的實際預測,並將該預測值與實際觀測值進行比較,並檢驗二者之間差距的顯著性。經歷並通過了上述步驟的檢驗後,可以說已經建立了所需要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可以將它應用於預定的目的。五、計量經濟學模型成功三要素從上述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步驟中,不難看出,任何一項計量經濟學研究、任何一個計量經濟學模型賴以成功的要素應該有三個:理論、方法和數據。理論,即經濟理論,所研究的經濟現象的行為理論,是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基礎。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計算方法,是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工具與手段,是計量經濟學不同於其他經濟學分支學科的主要特徵。數據,反映研究對象的活動水平、相互間聯系以及外部環境的數據,或更廣義講是信息,是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原料。這三方面缺一不可。一般情況下,在計量經濟學研究中,方法的研究是人們關注的重點,方法的水平往往成為衡量一項研究成果水平的主要依據。這是正常的。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的研究是計量經濟學研究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義務。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視對經濟學理論的探討,一個不懂得經濟學理論、不了解經濟行為的人,是無法從事計量經濟學研究工作的,是不可能建立起一個哪怕是極其簡單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所以,計量經濟學家首先應該是一個經濟學家。相比之下,人們對數據,尤其是數據質量問題的重視更顯不足,在申請一項研究項目或評審一項研究成果時,對數據的可得性、可用性、可靠性缺乏認真的推敲;在研究過程中出現問題時,較少從數據質量方面去找原因。而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數據已經成為制約計量經濟學發展的重要問題。六、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和因果分析從上述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步驟中進一步看出,經典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核心是採用回歸分析的方法揭示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但是,變數之間具有相關性並不等於具有因果性。這是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那麼首先需要對相關關系與因果關系作一簡要的說明。所謂相關關系,是指兩個以上的變數的樣本觀測值序列之間表現出來的隨機數學關系,用相關系數來衡量。如果兩個變數樣本觀測值序列之間相關系數的絕對值為1,則二者之間具有完全相關性(完全正相關或完全負相關);如果相關系數的絕對值比較大,或接近於1,則二者之間具有較強相關性;如果相關系數的絕對值為0,或接近於0,則二者之間不具有相關性。如果一個變數與其他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的線性組合之間具有相關性,那麼它與每一個變數之間的相關系數稱為偏相關系數。相關關系是變數之間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純數學關系,判斷變數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的依據只有數據。所謂因果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在行為機制上的依賴性,作為結果的變數是由作為原因的變數所決定的,原因變數的變化引起結果變數的變化。因果關系有單向因果關系和互為因果關系之分。例如,勞動力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具有單向因果關系,在經濟行為上是勞動力影響國內生產總值,而不是相反;但是,在國內生產總值與消費總額之間則存在經濟行為上的互為因果關系,國內生產總值既決定消費總額,反過來又受消費的拉動。具有因果關系的變數之間一定具有數學上的相關關系。而具有相關關系的變數之間並不一定具有因果關系。例如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印度的人口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因為二者都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但顯然二者之間不具有因果關系。相關分析是判斷變數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的數學分析方法,通過計算變數之間的相關系數來實現。回歸分析也是判斷變數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的一種數學分析方法,它著重判斷一個隨機變數與一個或幾個可控變數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由於它的特定的功能,所以也被用來進行變數之間的因果分析。但是,僅僅依靠回歸分析尚不能對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最後判斷,必須與經濟行為的定性分析相結合。這就是上面強調的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三要素。
4. 影響因素研究可以用什麼方法
線性回歸就可以了,根據線性回歸系數,確認各因素的權重,識別重要影響因素、觀察影響因素
5. 用SPSS寫論文,想研究一種因素對另一種因素的影響,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怎麼做。求大神幫忙
相關或者回歸分析
6. 用spss分析幾個因素對某一因素的影響,用什麼研究方法。
用spss分析幾個因素對某一因素的影響的方法:
整理數據,再定義變數,分析,因為你要分析農民收入和其他因素之間的關系,所以確定農民收入為因變數,而其他為自變數。通過analyze下面的regression來完成。即把農民收入選進因變數,其他(除年份和總計)作為自變數分析。
還有像statistics等這些功能項,作為默認就行。 解釋模型。認定你的模型做的好不好要看檢驗的結果,要看R值。如果R接近1,則說明模型和實際擬和的效果比較好。
(6)研究影響因素的方法擴展閱讀:
SPSS的相關要求規定:
1、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數據管理、統計分析、圖表分析、輸出管理等等。SPSS統計分析過程包括描述性統計、均值比較、一般線性模型、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對數線性模型、聚類分析、數據簡化、生存分析、時間序列分析、多重響應等幾大類。
2、SPSS針對初學者、熟練者及精通者都比較適用。並且很多群體只需要掌握簡單的操作分析,大多青睞於SPSS,像薛薇的《基於SPSS的數據分析》一書也較適用於初學者。而那些熟練或精通者也較喜歡SPSS,因為他們可以通過編程來實現更強大的功能。
3、SPSS作為一個數據挖掘平台, Clementine結合商業技術可以快速建立預測性模型,進而應用到商業活動中,幫助人們改進決策過程。
7. 選擇研究方法要考慮哪些因素
根據研究內容的性質選擇研究方法
1、有關現狀研究的課題,一般可採用觀察法、調查法、測量法。
2、有關比較研究的課題,如果是因果比較,一般採用實驗法;如果是相關比較,可採用調查法、測量法、教育比較法等
3、有關發展性研究的課題,一般可採用文獻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個案跟蹤法、實驗法等。
8. 理論研究的影響因素
Premack和Woodruff於1978年對黑猩猩進行研究,最早提出了心理理論的概念,把它定義為理解他人心理狀態的一種能力。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能夠理解他人的信念、目標、意圖及情感等與自身有所區別;二是能夠覺察和推測這些具體區別是什麼,即認識他人是如何思想的。概括起來,心理理論就是指個體憑借一定的知識系統對他人心理狀態進行推測,並據此對其行為做出因果性解釋與預測的能力。
心理理論被認為是人類社會交往過程中的一種關鍵能力,也常被稱為社會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心理理論研究的經典範式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理解任務。心理理論的研究最初以兒童為主要考察對象,隨後的一些研究也涉及精神病患者及特定人群,如孤獨症患者。本文將重點對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概括。
一、兒童心理理論的影響因素
對於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大都會涉及其影響因素,因為知道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才能有針對性地找到干預兒童心理理論的方法和措施。關於影響因素的研究大致分為兩個方面:其一,解釋兒童心理理論發展速度的差異。研究表明,兒童獲得心理理論的年齡差異是其早期各種社會經驗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影響因素有:①家庭背景,兒童的早期教育是從家庭開始的。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家庭因素對兒童心理理論的顯著影響,其中包括兄弟姐妹的數量、家庭經濟地位、家庭交流方式等。例如Mark發現當父母較多地使用心理狀態對兒童進行回應時,兒童對錯誤信念的理解更好;桑標、馬偉娜和洪靈敏採用實驗法和問卷法發現同伴關系和親子互動對兒童心理理論具有重要的作用,民主型教養方式對於幼兒心理理論的發展最好,放任型教養方式最不利於幼兒心理理論的發展,同時兒童在游戲中有家長指導並且分享情感對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的作用更大,超過同伴和友誼的作用。②假裝游戲(Pretend Play)作為學前兒童的一種主要游戲類型,對兒童的認知、情緒情感以及社會性方面的發展都有著積極影響。王贇、楊寧認為,在假裝游戲中,兒童需要進行角色、實物轉換以及角色扮演,而這種用一個物體代替另外一個物體或想像一個不存在的物的轉換方式促進了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其二,解釋兒童心理理論質量的差異,主要探討影響心理理論的心理能力。首先,語言能力,語言能力與心理理論的內在的聯系目前還沒有確定,而且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很少,但是語言能力著實是影響心理理論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兒童要完成錯誤信念任務,必須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我國學者在《不同形式的語言介入對漢語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干預》中指出語言能力與心理理論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其次,認知執行功能,現在越來越來多的研究開始關注執行功能與心理理論的關系,從執行功能角度來理解心理理論,因為研究者發現為兒童心理理論與執行功能可能處於擁有共同的腦區域。如徐芬等人指出心理理論和執行功能都涉及括眶額皮層、背外側額葉皮層。Cassidy研究發現,兒童在假裝錯誤信念中的表現好於標准錯誤信念任務是因為兒童抑制對突出現實線索做反應的控制執行功能不足。最後,社會交往能力。心理理論涉及到對他人和周圍環境的認知,因此社會交往能力必然會影響兒童的心理理論。同伴關系是社會交往能力的體現,因此社會交往能力對心理理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同伴關繫上。毛志宏,陳清萍採用同伴提名法和四種心理理論任務考察了幼兒心理理論的發展與同伴接納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兒童的同伴地位與心理理論有顯著的相關,受歡迎兒童在心理理論任務上的表現得分最高。同時,也有研究發現,心理理論的發展也有助於社會交往能力。實驗室錯誤信念任務研究發現,社會理解能力高的兒童在假裝游戲及要求理解他人心理狀態的社會行為中有更高技巧。說明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促進其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兒童心理理論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手段
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的興起和逐步發展,誕生了許多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方法,如fMRI,ERP,PET等,而且這些技術也相應地應用於心理學的研究。近年來,研究者也開始使用認知神經科學來研究兒童心理理論,以期發現心理理論的相關腦區。如方卓,胡志國,張學新發現與心理理論相關的腦區主要是內側前額區、顳頂聯合區、顳上溝、顳極和杏仁核等。心理理論腦成像研究最多的是對他人錯誤信念的理解。
在錯誤信念上,不同研究者採用不同的研究任務都發現在錯誤信念條件下,成人和兒童右側前額皮質背外側、右側額中回等都存在顯著的激活;也有研究者(Brunet)利用PET技術對理解他人意圖時的腦激活狀況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在推測人物意圖時,左內側前額區(BA9),右側前額下區(BA38)、右側顳下回、左側顳上回等區域都存在顯著激活。這些研究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兒童的心理理論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理論的神經機制研究已經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相關腦成像研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相信隨著研究技術與方法的不斷進步,關於心理理論的研究也將有新的方向和突破。首先,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跨不同年齡組(兒童和成人) 心理理論的腦成像研究會取得更大突破。其次,當前心理理論腦成像研究的實驗材料基本都是以視覺方式呈現,不同通道條件下的心理理論腦機制是否會有所不同,目前的研究並沒有涉及,因此,多通道刺激的結合應該成為將來研究的一個新的方向。最後,跨文化研究已經邁出第一步,在國際化大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對心理理論的影響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張麗錦,吳南,鄭硯.不同形式的語言介入對漢語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干預[J].心理學報,2003,40(7).
[2]徐芬,張文靜,王衛星.從心理理論的腦機制研究看心理理論與執行功能的關系[J].中國特殊教育,2004,112(5).
[3]王贇,楊寧.假裝游戲對幼兒心理理論發展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10,(2.)
[4]毛志宏,陳青萍.幼兒「心理理論」的發展及其與同伴接納關系的實驗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9(4).
[5]李燕燕,桑標.母親教養方式與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20(1).
[6]馬偉娜,桑標,洪靈敏.同伴交往、親子交往與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9,32(1).
[7]高秀蘋.小學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特點研究[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2).
[8]方卓,胡治國,張學新.心理理論的腦功能成像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16(3).
9. 哪些因素影響研究者選擇方法論和方法
方法論,就是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 它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理論體系或系統,通常涉及對問題階段、任務、工具、方法技巧的論述。
10. 研究影響因素應該用spss做哪些分析
雖然樓主說的是不同因素度學生成績的影響,但是看具體的問題似乎是比較不同培養方式(一種控制因素)對成績的影響,這種情況你可以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來進行。數據樣例的話,每一行為每個學生的信息,第一列是該學生所在班級,第二列為成績。具體操作是「分析」-「比較均值」-「單因素ANOVA」成績屬於因變數,班級屬於因子;方法上,可以在兩兩比較按鈕選擇「Bonferroni」;補充,如果有超過一個因素,樓主可以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