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人文與社會教學方法

人文與社會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13 16:38:08

㈠ 黑教版八年級下冊人文與社會學科教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塵森明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派告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春逗,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㈡ 人文社會科學主要使用哪些方法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使用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理性批判與情感激發的辯證統一、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辯證統一、直覺領悟與技術分析的辯證統一等三個方面。

1、理性批判與情感激發的辯證統一。這個方法,合理體現了認識論的發展成果,不僅在研究行為上反映了人類哲學理論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實現了從認識論到方法論的過渡。人要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賴科學認識,發展自己調控自然的現實力量,又要依賴文學藝術等認識形式,調節人的精神世界,豐富人的活動,藉助於情感激發使人得到全面發展。

2、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辯證統一。這個方法,體現了人文社會科學的活力所在,使這些學科的工作者比之於他們的前輩,更能在研究中取得有價值的突破。它們的關系是:對特定對象的認識往往是從初步的定性研究開始的,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礎,定量研究則是對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細化。兩者循環交替,不斷把主體對對象的認識引向深入。

3、直覺領悟與技術分析的統一。這個方法,對人類智能的兩極給予了同樣的重視。科學家常常能憑借卓越的直覺能力,在混亂復雜的事實材料面前,敏銳地覺察到某一類現象和思想可能具有重大意義,預見到將來在這方面可以產生重大的科學發現或科學成果。這樣由直覺作出的大膽預言,常常決定了某一領域科學研究的發展戰略。同時,如能加以一定的、科學的分析技術進行預測和研究,該研究領域的成果就更可靠。

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㈢ 談談人文教育怎樣與現實教育相結合

【英盛觀察】
學習、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從教育創新的戰略高度,更新教學觀、質量觀和人才觀,與時俱進,注重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要位置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既具有較高的科技水平,又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適應新世紀的要求和挑戰。
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融合的先進理念。
科學發展觀的重點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當前我國中學教育當中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分離,是一個長期的客觀存在,其突出表現是:就業的專業化,高校專業學科的單一帶給中學文、理科分離的傾向。中學文理分班,不僅帶來了學生知識的偏科,而且從小就灌輸了一種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分離的觀念,給學生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帶來了偏頗,形成思維單調、知識面窄。在中學教育中,就是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融合起來,自覺地進行人文素質方面的修養,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說過:「科學、藝術、人文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學與藝術、科技與人文之間的關聯和均衡,是人的創造力的本能。如何將青年學生的這種潛在的本能發掘出來,是現代教育的重要任務」。人們可以看到,在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中,自然科學方面的科學家大多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也有很高的修養。這些修養對他們一生的創造發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礎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從屬於兩種不同的教育思想體系。科學教育強調知識的傳授,把培養科學精神和智力開發作為教育最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標。而人文教育則注重人性的養成與人格的塑造,強調教育是人的價值的引導及創造過程。那麼,人文與科學是否有融合的基礎呢?事實上,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一)兩者的出發點都是人,並都以人為歸宿
人生有三大問題:人對物的問題、人對人的問題、 人對自身生命的問題。在這三大問題中,科學關注的是人對物的問題,人文關注的是人對人和人自身的問題。因此,科學和人文從本質上說都源於人生存發蔽啟展的需要,只是由於人們面臨的直接的生活課題不同,才產生了科學和人文這兩種不同的文化精神。人的生活包含理性和情感兩種成分。科學更多指向理性,人文更多指向情感。人類固然可以通過意志努力,將情感壓至最低水準,高漲理性成分,但是壓抑愈大,反彈愈大,最終物極必反:關系高度緊張的理性與情感轉而會相互彌合,尋求平衡。所以,盡管人文與科學出發點相同,但側重解決現實問題的理性的科學,並不能涵蓋和取代側重解決倫理問題的人文,反之亦然。
(二)兩者共同構成完整的價值體系
人們往往將人文視為一種精神文化,一種價值系統,而將科學視為一種純粹的知識體系。實際上,人文是在「人」的基礎上生長出來的精神價值系統。而科學則是在「物」的基礎上生長出來的精神價值系統。科學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科學語言和科學活動反映人的價值觀念,只不過這種反映不像其它襲乎文化形式那樣直接和那樣顯露罷了。從價值追求的本質看,科學主真,人文主善、美,而真善美是相互滲透的。正如求善和求美離不開求真一樣,求真的科學也與人類另外兩大最高價值──善與美密切相關。科學從一開始就包含著人類對善和美的追求:科學在本質上包含著對愚昧、邪惡和迷信的否定,科學的宗旨,在於造福人類,實現人在宇宙中的價值;科學表述、科學理論、科學體系,都有一種抽象的和冷峻的美,它反映了人類對宇宙的和諧與韻律的深刻把握,科學的這種美是「思想領域最拍並悉高的神韻」。可見,人們在對科學價值的追求中體現著人文價值的取向,同樣,在對人文價值的追求中也包含著科學價值的取向,兩者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了完整意義上的人類價值體系。
(三)兩者互相依存、相互作用
科學的進展往往會引起人類思維的革命。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曾盛贊哥白尼不朽的著作改變了當時歐洲的精神面貌。我們還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傳到中國以後,改變了當時中國的「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思想。可以說,科學的每一個新發現和新發明都在改變人類物質世界的同時,改變著人類的精神世界。人文對科學同樣有重要作用。首先科學研究對象的確立反映著人類的價值傾向。從理論上講,任何自然現象都可以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但事實上,由於人類主觀條件的制約,自然現象進入科學研究領域有先有後,這種先後順序的確定深受人類價值取向的影響。其次,科學知識、科學理論的獲取同樣滲透著人文因素的影響。比如,(語言)符號的表達必定帶有人的情感色彩,反映人的價值觀念。再次,人們將科學理論轉化為技術性的成果完全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也就是說,從價值的角度看,人是科學的出發點,也是科學的歸宿。最後,作為雙刃劍的科學離不開人文的指引,正如拉伯雷所言:「沒有良知的科學只會是靈魂的廢墟。」
以上,我們論證了兩種文化內在的統一性,這種統一性是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礎。因為教育是用現有的文化完成對人的塑造,所以,當我們說明兩種文化在諸多方面有著內在契合的關系,也就同時說明了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間需要融全
積極探討人才培養中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融合的途徑和方法
推進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並不是兩者的簡單調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學取向與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它們在高層次上的結合。這種結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價值觀與功能觀、教育制度、課程編制和教育實踐等方面的根本改變。具體地說,它是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學教育有機結合,它力圖使科學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目標而以科學的發展作為基礎和實現目標的手段。推進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要注重結合教育的實際,通過制度創新保證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使其真正落到實處。基基本途徑和方法應該是:
(一)教育價值觀念的變革
無論是人文教育還是科學教育,首先涉及的都是培養什麼人的問題。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教育不但要授人以「才」,而且要成人以「性」。愛因斯坦曾指出:「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知識)教育,他可能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而要造就「和諧發展的人」,就要改變那種單純注重傳授知識的教育觀念,建立一種「通才教育」觀(或稱「通識教育」觀)。當代各國都在更新教育價值觀念,這種觀念的實質正是注重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的統一。例如,日本提出,面向21世紀的教育目標應該是:「1.廣闊的胸懷、健康的身體、豐富的創造力,2.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3.世界中的日本人。」這種教育目標無疑體現了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整合的要求。中國教育90年代以來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正是為了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結合,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總之,教育價值觀念的變革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整合的關鍵。
(二)課程改革是實現融合的基本途徑
兩大教育的整合是通過改變原有的教育內容及方式來實現的,而教育內容及方式的改變主要是通過課程改革來實現的。這種課程改革應注意以下兩點:首先,教育內容要全面,人文與科學二者不可偏廢。其次,「教育內容全面」要通過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更新,教育體制的改革來實現。具體做法有:一是兼顧科學課程和人文課程,開設綜合性課程。二是開設活動課程,三是適當開設選修課。四是重視「隱性課程」。在這方面,各國採取的措施主要有:創設良好的校園硬環境,使校園公園化;建設優美的校園軟環境,使校園活動化;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使校園人性化。
(三)教育工作者知識結構的改善和思維方式的變革
首先,教師要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教師不能只熟悉自己所教的學科,還要通過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教師應具備對知識進行整合的能力,尤其要精研文化社會學、教育哲學、現代教學理論等。其次,教師要以批判的精神變革已有的思維方式,要改變自身那些狹隘的、分裂式的思維方法,建立統整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能夠使教師看問題和處理事情更全面,減少偏頗;同時,教師的這種思維模式也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既會思考「事實存在」(科學的思維方式),也會思考「人的存在」(人文的思維方式)。
(四)重視教師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的提高。
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的形成需要教師人格的感染和啟迪。因此,將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融於一體的首要條件是教師言行中自然彰顯的人文與科學精神。教師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為人師表,並且在課堂教學中貫穿科學與人文精神的教育。對教師進行培養,提高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使教師從過去單一的傳授「專業知識」成為一個懂哲學、教育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的頗具人文歷史知識、頗具文化修養的「文化人」,以影響和激勵學生。定期評選「十佳教師」、「學生最滿意教師」等,樹立師標形象,增強工作責任心和敬業精神,以此影響和教育學生,在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上發揮作用,使其融合真正落到實處。
(五)積極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馬克思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學生的成長和各種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環境,學生是在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悟性、產生學習興趣、發展個性、獲得能力的。好學培養好人才,其根本原因是學校有著科技、人文交融的文化氛圍,人文精神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內化過程,良好的氛圍對於促進內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必須在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上下功夫。硬體建設上,我們要進行合理的學校總體規劃,更新、增加教學設備,建立一些人文景觀等;軟體建設上包括校風,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等。尤其要注重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成長的作用。學校可以通過舉辦文化藝術節,開展演講、英語小品等各項競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鼓勵學生社團的發展,通過這些社團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舉辦高質量的人文講座、高品位的文藝演出、高水平的報告會,也能使學生從多方面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學校各個環節教育中滲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營造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良好環境,陶冶情操,培養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六)重視社會實踐環節,拓展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提高的空間
要有計劃有目的組織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參加服務集體、服務社會、獻身祖國建設的實踐,參加一些必要的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和科技服務等活動,親身體驗勞動人民的優秀思想品德,學習人文精神,培養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從學校到學校,從書本到書本,既缺乏對國情、民情、社情的了解,也缺乏健康成長的直接體驗。愛因斯坦說:最主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勵學生實際行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間,深化課堂教學,把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歐美流行的社區教育強調教育與社區之間的開放、參與、互動、和協調,鼓勵學生積極走向社會。我國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深入社會、深入企業,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親身體驗勞動人民的優秀思想品德,學習他們的勤勞節儉、艱苦奮斗的精神,培養學生對社會、對國家、對他人的關懷和責任感。學生可以在實踐中認識社會、改造社會,同時也改造自我,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
總之,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只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實現了人才培養中思維創新和模式創新,真正做到了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交融,有了這個基礎,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才能得到提升,中國的學校教育才能經得住歷史的考驗,在國際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地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大批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㈣ 如何在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

我們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不斷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政治教師更是責無旁貸,因為只有通過這些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為學生的將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一、 政治課教學培養人文素質的談春內在優勢
1.政治課的德育性質
思想政治課屬於德育課程,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思想道德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在人文素質中占首要地位,關繫到人才的培養方向;人文素質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誠實做人、求真做事。這與思想政治課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2.政治課的學科優勢
政治課有必修課、研究性課、選修課、社會實踐等活動課,為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了較為廣闊的教育環境空間;政治學科理論本身有較為豐富的人文知識。
思想政治課的德育性質和內在優勢,決定了思想政治課必須承擔起人文素質教育的重任。
二、政治學科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幾點方法
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教育學生如何做人,人文素質教育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那麼政治課怎樣承擔起人文素質教育的重任呢?筆者在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探索。
1、 以學生發展為本,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
必須貫徹二期課改的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展現個人能力的機會,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民主學習氛圍,這樣,學生也才能真正感受並接受民主、平等、寬容等人文精神。
2、 以政治教材為抓手,挖掘人文精神內涵
政治課教材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穗世這一點在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但教師如不重視發掘,在教學過程中就回出現「新壺裝舊酒」落入陳窠的現象。政治教師必須以教材為抓手,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內涵。例如,關於「消費心理面面觀」這一知識點,教材先後用了三個中學生身邊熟悉的例子,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不同的消費心理的同時,應注意滲透以下內容:中學生如何克服不健康的消費心理,提倡養成良好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智的消費方式。在高三教學中,我主要從國家意識、民主意識、法律意識、公民意識、開放意識等方面挖掘人文精神的內涵,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開設選修課,如《經濟和哲學簡史》、《當代世界政治與國際關系》、《法律基礎與思想品德修養》等,拓展人文素質培養的空間,這對於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起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3.採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喚醒學生的人文意識
新課程下的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進行創造性思考,課堂氣氛追求的是學生「動」起來,讓教學「活」起來,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因此,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本,把著眼點定位在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上,注意培養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思維獨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能夠在活潑和愉快的情境下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的潛能,激發他們敢想敢說敢幹,並通過老師的正確引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我認為,當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是組織討論。討論可以讓學生達到「說」的目的。如前所述,通過學生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說」,了解學生內心世界、思想動向和價值判斷,因勢利導,「喚醒」他們心靈深處真善美的東西。當代中學生思維敏捷,他們往往不滿足於教師和教材關於事物現象的解釋、基本原理的分析。由於多渠道獲得的信息,使他們對於某些事物發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有自己的見解,而且也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敢於爭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把教材知識與學生實際、現實中的熱點問題結合起來,根據相關結合點設計精當的討論題。同時要注意論題的趣味性、啟發性、規范性、層次性。組織學生就某些問題展開討論。把認識中的矛盾和困難交給學生,讓他們去嘗試解決,把學生置於學習和認識的主體地位。積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討論氣氛,保證討論話題始終圍繞主題,在對話、討論中有不同思想的交鋒,但要堅持一條原則:我可以不贊成你的觀點,但我堅決捍衛你發表不同意見的權利。可以有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結論、不一樣的評價,這樣才使新思想、新想法、新知識得以閃現,培養學生養成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要遵循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原則,又要遵循「門檻效應」,猜侍肢盡量將難題分解為數個相對較易的題目以利於激活學生討論的積極性。
二是組織活動課。如果說組織學生討論是要讓學生「說」,組織活動課則是要讓學生「做」——它可以是情境式,如訪談、小品、短劇、演講賽、模擬法庭等;也可以是體驗式,如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等;也可以是討論式、辯論式等等。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思考、探究知識、展示才能的空間,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獲得知識,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學以致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真正統一。
三是組織研究性學習。新課程強調參與與體驗,正是思想政治課藉以完善學生人格的重要途徑。而思想政治學科實踐性、時代性強與教材相對滯後的矛盾,是教師在教學中始終要認真解決的問題,也是開發校本課程的原因所在。學生的創新精神只有在創新中才能得到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必須採取啟發、探索、研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運用組織研究性的學習方法,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分析與綜合過程,把枯燥的政治課變為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課,將學生思維發展的要求推向更高層次。這既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宗旨,又開創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境界;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也使學生敢說話,敢說真話,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並勇敢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去實現個人人格的完善。
4.以時政熱點為突破口,培養學生人文素質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課前可以讓學生進行三分鍾時政演講,也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置專題教學,以關心時政知識、關心國家大事和提高大家的人文素養為主題,採取一種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時政情懷和愛國精神,提高學生民族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是積極貫徹學校關於人才培養要求的具體舉措,有利於豐富同學們的文化生活,開拓視野,切實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上海市中學生時政知識大賽已連續舉辦了6年,成為滬上知名的一項學生賽事,「專業技能看星光,人文素質看時政」已成為中職校的共識。我校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時政大賽這一形式,有意識地增加學生文化積淀,充實文化底蘊,提升人文素養,改變中職生有知識,缺文化;有技能,缺修養的現狀。我校學生在我的精心輔導下,勇奪上海市中學生時政大賽金獎,展示了我校學生的人文素養。

㈤ 開展人文教育,最應該抓住哪些關鍵

開展人文教育,最應該抓住哪些關枯老鍵?人文教育的較好方法顯然是教師的身教與言教,從學生的角度上講,親身的心理感受、情感體驗和社會實踐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歷史與現實相統一原則也是社會與人文學科學習方面最重要的指導原則。在人文教育方面,注重社會實踐和積極參與現實社會生活顯然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而脫離社會現實的學習方法則一定是低效和無用的。

㈥ 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有什麼不一樣

人文科學是指以人的社會存在為研究對象,以揭示人類社會 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為目的的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不僅僅是一種真理性探索,而且還代表了一定的價值觀和社會集團的利益。人文社會科學對社會實踐的依賴,具體體現為社會實踐對人文社會科學的促進和制約兩個方面。
社會科學是關於社會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系統性科學,是科學地研究人類社會現象的模型科學。通常指研究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是一個以社會客體為對象,包括法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的龐大知識體系。
區別之一是研究對象。人文科學,顧名思義是對「人」的研究。是對人類的文化遺產進行學習和研究,探求人的生存價值和生存意義。探究的主體是人和人的精神、文化、心理等。是對人和客觀事實的辯證關系進行學習研究。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人類社會和「人」的差別是很大的哦。不能理解想想我們個人和我們國家政黨之類的區別)是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發展方向,組織形式等進行分析研究。像政治學、法學、經濟學都是社會科學。
區別之二是研究方法。對於人文科學,主要是意義的解釋和精神心靈的感悟,而社會科學與客觀事實的聯系就較大了。

閱讀全文

與人文與社會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屏幕保護時間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17
鑒定別人的手機的方法 瀏覽:618
直播發題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271
感冒身體發熱怎麼辦簡單的方法 瀏覽:197
紫砂水洗使用方法 瀏覽:414
小孩支氣管治療方法 瀏覽:683
杏種子的種植方法 瀏覽:930
涼席如何除蟎最有效方法 瀏覽:476
研究心理學的方法內容及優缺點 瀏覽:505
家用魚缸水泵安裝方法 瀏覽:715
物理降溫頭枕冰袋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528
六十四卦五行及卦運快速記憶方法 瀏覽:980
信管沖突解決的五種方法 瀏覽:587
電力學習方法研究報告2000字 瀏覽:111
躺著看手機瘦腿的最快方法 瀏覽:500
私募基金浮動收益計算方法 瀏覽:424
淘寶店鋪數據插件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
創魔零基礎快速打金幣方法 瀏覽:313
分離新冠病毒最常用方法 瀏覽:340
低壓電容測量方法圖解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