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針刺方法有哪些
(一)進針法
針刺進針時,常需兩手配合操作。其中用於持針操作的手稱為刺手,主要作用是掌握針具,施行手法操作。持針方式,一般以刺手的拇、食、中三指挾持針柄,其狀如持毛筆,另一手按壓在所刺部位或輔助進針,稱為押手,其作用在於固定腧穴位置,協助刺手操作。一般多以右手稱為刺手,左手稱為押手。常用的進針方法有如下四種:
1.指切進針法又稱爪切進針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邊,右手持針,緊靠左手指甲面將針刺入腧穴(圖8-3)。適用於短針的進針。
2.挾持進針法
或稱駢指進針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夾住針身下端,將針尖固定在所刺輸穴的皮膚表面位置,右手捻動針柄,將針刺入腧穴(圖8-4)。適用於長針的進針。
圖8-3、圖8-4
3.針刺的深度
是指針體刺入輸穴部位的深淺而言。每個腧穴的常規針刺深度,在腧穴各論中將有詳述,在臨床實際中可根據病人的體質、病情和腧穴所在的部位以及針刺得氣的情況靈活掌握針刺的深度。
『貳』 針灸之針刺手法
針灸之針刺手法
針法又稱刺法,指採用針具,運用手法,刺激人體一定部位(一般是腧穴),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防治疾病的方法。下面,我就為大家講講針灸的針刺手法,一起來了解以下吧!
1、疏通人體經絡
按照中醫的說法,人體中含有眾多的經絡,支撐起人體的日常動作。所以說,經絡對於人體非常的重要。針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經絡,幫助其恢復順暢並且正常工作,這也是針灸的基本功效之一。如果人體內經絡不暢,那麼氣血的運行就會受到阻礙,所以容易出現身體疼痛、關節麻木、腫脹等現象。
2、調和陰陽
除了疏通人體經絡的作用之外,針灸的作用還包括的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這也是針灸、中醫的最終目的了。身體不舒服出現疾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歸根結底都是人體出現陰陽失衡,針灸可以有效的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
3、扶正祛邪
所謂扶正祛邪,指的就是扶助我們人體中原本就擁有的機體正氣,祛除掉導致身體出現疾病的病邪。
行針手法
行針又名運針,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為使之得氣,調節針感和進行補瀉而施行的各種針刺手法。
行針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轉法。
行針輔助手法:循法、彈柄法、刮柄法、搖柄法、挫柄法、震顫法。
(1)提插法:
操作: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上提下插動作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由淺層向下刺入深層的操作謂之插,從深層向上引退至淺層的操作謂之提,如此反復地上下呈縱向運動的行針手法,即為提插法)。
要領:使用提插法時的指力要均勻一致,幅度不宜過大,一般以3~5分為宜,頻率不宜過快,每分鍾60次左右,保持針身垂直,不改變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2)捻轉法:
操作: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向前向後捻轉動作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在腧穴內反復前後來口的旋轉行針手法,即為捻轉法)。
要領:使用捻轉法時,指力要均勻,角度要適當,一般應掌握在180o左右,不能單向捻針,否則針身易被肌纖維等纏繞,引起局部疼痛和導致滯針而使出針困難。
(1)單手進針法:
操作:單手進針法:術者以拇指、食指持針,中指端緊靠穴位,指腹緊靠針身下段。當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壓時,中指隨之屈曲,將針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適用:短針進針。
(2)雙手進針法:
①指切進針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針,緊靠左手指甲面將針刺入腧穴。
適用:短針進針。
②舒張進針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將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膚向兩側撐開,使皮膚綳緊,右手持針,使針從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間刺入。
適用:皮膚鬆弛部位得腧穴。
③夾持進針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夾住針身下端,露出針尖,將針尖固定於針刺穴位的皮膚表面位置,右手持針柄,使針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壓時,左手拇食二指同時用力,兩手協同將針刺入穴位皮膚。
適用:此法適用於長針的進針。
④提捏進針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將所刺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的上端將針刺入。
適用:適用於皮膚淺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進針。
針灸治病補瀉手法是關鍵。而且,針刺手法並不玄奧,並非常人所想的那樣神秘莫測,倘能細心探求,自非難事。針灸手法效果的不同主要決定於捻轉的.幅度、提插的速度、進針的角度,最後得出一個綜合力度。惜因目前操作不一,有人就認為玄虛神秘,如能研得真諦,確有獨到之處,針灸原理也在其中。
針刺補瀉手法中,最重要的是提插補瀉法、捻轉補瀉法,這兩項內容也是筆試中經常出現的考點。記憶的時候,要配合動作找其中的規律,不要單純背文字,不然很容易搞混的。
(1)疾徐補瀉:進針慢、退針快,少捻轉為補;進針快、退針慢,多捻轉為瀉。
(2)呼吸補瀉:呼氣時進針,吸氣時退針為補;吸氣時進針,呼氣時退針為瀉。
(3)開合補瀉:出針後迅速按壓針孔為補;出針時搖大針孔為瀉。
(4)提插補瀉:先淺後深,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小,頻率慢為補;先深後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為瀉。
(5)迎隨補瀉:針尖隨著經脈循行的方向,順經斜刺為補;針尖迎著經脈循行的方向,迎經斜刺為瀉。
(6)捻轉補瀉:左轉時角度小,用力輕為補;右轉時角度大,用力重為瀉。另外還有很多復雜的復式手法,臨床上常用的有燒山火和透天涼兩種。
(7)燒山火:因可使病人局部或全身出現溫熱感而得名,適用於治療麻冷頑痹等寒證。操作方法是:將穴位縱向分為天、地、人三部,將針刺入天部(上1/3),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再將針刺入人部(中1/3),得氣後行捻轉補法,然後再將針刺入地部(下1/3),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即慢慢地將針提到天部。如此反復操作三次,即將針按至地部留針。
(8)透天涼:因可以使病人在局部或全身出現寒涼感而得名,適用於熱證。操作方法是:將針刺入應刺深度的地部(下1/3),得氣後行捻轉瀉法,然後再將針緊提至人部(中1/3),得氣後行捻轉瀉法,然後再將針緊提至天部(上1/3),得氣後行捻轉瀉法,將針緩慢地按至地部。如此反復三次,將針緊提至天部即可留針。此外,臨床上對於虛實不明顯的病症一般採用平補平瀉的方法。本法介於補法和瀉法之間,操作時應均勻地提插、捻轉,力量速度中等,以得氣為度,然後用中等速度出針。
「補瀉不明,扎針不靈」是針灸學界的一句格言。在針灸的臨床治療中,只有針對素體症狀配合相應的針灸補瀉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中醫發展中幾千年的精華也在於此。
針灸雖然能夠令我們有效的解除疾病的困擾,但並不是說這種保健治療方法就是百分之百安全的。為了保障我們的生命健康,以下的一些針灸注意事項一定要牢記在心哦!
1、在身體過於疲憊,精神高度緊張和飢餓的時候最好不要進行針灸;
2、年老體弱者進行針灸治療的時候,最好選擇卧位,因為這樣更加容易選擇穴位;
3、女性在懷孕的時候進行針灸力道一定要輕柔,並且一些能夠引起女性宮縮的穴位千萬不要進行針灸,常見的這類穴位有合谷、三陰交、昆侖等等;
4、如果給小孩進行針灸,孩子哭鬧不配合的時候,千萬不要留針,除非必要;
5、嬰幼兒進行針灸的時候,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的穴位千萬不能夠施針;
6、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進行針灸;
7、皮膚出現感染、腫瘤等等部位不能夠進行針灸;
8、特殊病人的特殊部位選擇針灸的穴位、施針的角度和深度有著特別的講究,例如腸粘連患者的腹部等等;
9、針灸注意事項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針灸要看疾病種類,應該根據病情來選擇針灸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治療手段。
提示: 以上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叄』 民間偏方:針刺的角度、方向、深度的製作方法
針刺的角度、方向、深度,是指毫針刺入皮下後的具體操作要求。在針刺操作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獲得針感、施行補瀉、發揮針刺效應、提高針治療效、防止針刺意外發生的重要環節。取穴的正確性,不僅指其皮膚表面的位置,還必須與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結合起來,才能發揮腧穴的治療作用。因此,不能簡單地將腧穴看作是一個小點,而應有一個立體的腧穴概念。臨床上針刺同一個腧穴,如果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同,那麼刺達的組織結構、產生的針刺感應和治療的效果,都會有一定的差異。對於臨床醫生來說,針刺操作的熟練程度,是與其能否恰當地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密切相關的。臨證時所取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主要根據施術部位、治療需要、患者體質體形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一.針刺的角度針刺角度,是指進針時針身與皮膚表面所構成的夾角。其角度的大小,應根據腧穴部位、病性病位、手法要求等特點而定。針刺角度一般分為直刺、斜刺、平刺三類。
1.直刺即針身與皮膚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腧穴。直刺法適用於針刺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豐厚部的腧穴。
2.斜刺即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角左右,傾斜刺入腧穴。斜刺法適用於針刺皮肉較為淺薄處,或內有重要臟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和在關節部的腧穴,在施用某種行氣、調氣手法時,亦常用斜刺法
3.平刺又稱橫刺、沿皮刺,即針身與皮膚表面呈15^角左右,橫向刺入腧穴,平刺法適用於皮薄肉少處的腧穴。如頭皮部、顏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橫透法和頭皮針法、腕踝針法,都用平刺法。
二.針刺的方向針刺方向,是指進針時和進針後針尖所朝的方向,簡稱針向。針刺方向,一般根據經脈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達到的組織結構等情況而定。針刺方向雖與針刺角度相關,如頭面部腧穴多用平刺,頸項,咽喉部腧穴多用橫刺,胸部正中線腧穴多用平刺,側胸部腧穴多用斜刺,腹部腧碼手穴多用直刺,腰背部腧穴多用斜刺或直刺,四肢部腧穴一般多用直刺等。但進計角度主要以穴位所在部位的特點為准,而針刺方向則是根據不同病症治療的需要而定。僅以頰車穴為例,若用作治療頷病、頰痛、口噤不開等症時,針尖朝向顳部斜刺,使針感放射至整個頰部;當治療面癱、口眼歪斜時,針尖向口吻橫刺;而治療痄腮時,針尖向腮腺部斜刺;但治療牙痛時則用直刺。
三.針刺的深度針刺深度,是指針身刺人喻穴皮肉的深淺。掌握針刺的深度,應以既要有針下氣至感覺,又不傷及組織器官為原則。每個腧穴的針刺深度,在臨床實際操作時,還必須結合患者的年齡、體質、病情、腧穴部位、經脈循行深淺、季節時令、醫者針法經驗和得氣的需要等諸多因素作綜合考慮,靈活掌握。正如《素問·刺要論》指出:「刺有如清淺深,各至其理,……深淺不得,反為大賊」,強調針刺的深度必須適當。怎樣正確掌握針刺深度,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年齡《靈樞·逆順肥瘦》說:「嬰兒、瘦人,淺而疾之;壯士、肥人,深而留之」;老年體弱,氣血衰退;小兒嬌嫩,稚陰稚陽,均不宜深刺。青壯之齡,血氣方剛,可適當深之。
2.體度患者的體質、體形,有肥瘦、強弱之分。《素問·三部九候論》雲:「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張志聰亦說:「知形之肥瘦,則知用針之深淺」。可見,對形瘦體弱者,宜相應淺刺;形盛體強者,可適當深刺。
3.部位凡頭面和胸背部腧穴針刺宜淺,四肢和臀腹部腧穴針刺可適當深刺。
4.經絡經絡在人體的分布和屬性是有深有淺,屬陰屬陽之不同。古代文獻認為經脈較深,刺經可深,絡脈較淺,刺絡宜淺;陽經屬表宜淺刺,陰經屬里宜深刺。如《靈樞·陰陽清濁》所雲:「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大凡循行於肘臂、腿膝部位的經脈較深,故刺之宜深;循行於腕踝、指跖部位的經脈較淺,故刺之應淺。
5.病情《靈樞·衛氣失常》指出:「夫病變化,浮沉深淺,不可勝窮,各在其處。病間者淺之,甚者深之,間者小之,甚者眾之,隨變而調氣」,《靈樞·終始》亦說:「脈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瀉出,以養其脈,獨出其邪氣」,說明針刺深淺必須根據病性病機辨證而施。
6.手法《醫學人門》雲:「補則從衛取氣,宜輕淺而針,從其衛氣隨之於後而濟其虛也;瀉則從榮棄置其氣,宜重深而刺,取其榮氣迎之於前而瀉奪其實也」,《難經》指出:「刺營無傷衛,刺衛無傷營」,均說明針刺手法中的深淺要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遲橡嫌如當深反淺,則未及於營而反傷於衛;當淺反深,則誅伐太過而損及於榮。
7.時令人體與時令息息相關,針刺必須因時而異,《素問·診要經終論》說:「春夏秋冬,各有所制」。在針刺深度上既要根據病情,又要結合時令。《靈樞·本輸》說:「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夏取諸輸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余如春法;冬取諸井諸輸之分,欲深而留之」。一般認為春夏宜淺刺,秋冬宜深刺,這個規律是根據《難經》所說的「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如果不按時令規律,那麼就要像《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指出的「凡此四時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從也。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
8.針感施針時針下酸麻脹重感應大、出現快的,以及精神緊張、俱怕針刺的患者,針刺應當淺些;感應遲飩或感應小的患者,針刺應當深些。正如《針灸大成》所說:「凡刺淺深,驚針則止」,意思是說針刺深淺從針感來講,以得氣為度。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這三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一般而言、深刺多用直刺,淺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對延髓部、眼區、胸腹、背腰部的腧穴,由於穴位所在處有重要臟腑、器官,更要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以防針刺意外的發生。
『肆』 中醫執業醫師常用針刺基本手法
1.1進針法———手法輕巧 無痛少痛 進針是整個針刺手法中的第一步,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進針時少痛或無痛是患者樂意接受針刺治療的重要方面,故醫者要達到手法嫻熟輕巧。具體操作如下:
(1)速刺法: 進針時以左手拇指或食指切壓在穴位上,右手拇、食、中三指捏住針身下端,無名指頂住針身,針具靠在押手指甲緣,在進針時切按稍重,右手運用腕力、指力迅速按壓刺入皮下,而後將針緩慢插入或稍帶捻轉,使針刺至要求的深度。此法較多的適用於1.5寸以內的毫針。長針進針法,可用拇、食、中三指捏住針身下端,在押手的協同下,一壓一刺迅入皮下,再作插入或捻轉至一定深度。若針頭面部等皮膚淺表部或施透刺法時,可改用提
捏押手法相結合的速刺法。以上進針方法,只要定位準確,一般可以達到少痛或無痛的目的。亦即古人雲: “針入貴速,既入徐進”;“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 。
(2)緩捻法: 在押手的協同配合下,用輕、慢、細的捻轉並微加壓力,向皮下捻入,此法常用於腹部腧穴及體質虛弱者。總之,在進針時可根據不同部位,施以不同的進針術式,但兩手的協同作用很重要。古人雲:“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確為經驗之談。
1.2行針法 ———多種術式 務求得氣 進針後再施以一定手法,稱為行針。行針技術是針刺基本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提插法和捻轉法又是行針中最常用的方法,定要熟練掌握,運用自如,這與針刺得氣有著直接的聯系,而得氣是取得療效的前提,亦是施行針刺補瀉手法的基礎。
(1)提插法 :進針達一定深度後,均勻上下提插,待針下有沉緊感,如“魚吞鉤餌之沉浮,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 。催令氣至,這是一種激發氣至(或氣至病所)的常用方法。行補瀉法時,在進針得氣基礎上,重插輕提為補,提重插輕為瀉。
(2)捻轉法 :進針後拇食兩指均勻捻轉,以催氣至,或結合提插作上下捻轉,以加速得氣。在應用補瀉手法時,拇指向前力量增強,食指後退用力稍輕為補。反之,拇指後退用力稍弱,食指前捻力量稍強為瀉。
(3)搓針法 :若用上法不得氣時,可用搓針法運氣,即將針單向捻轉幾次,這時多數能令氣至,而後將針反方向捻退1~2次,再輕提插1~2次,注意勿令滯針。應用此法後,一般多能較快得氣。
(4)輔助法 :其它如彈法、循法、刮法、搖法、飛法、弩法等等輔助手法均有一定的催氣、行氣作用,或可留針候氣片刻,再作行針手法。
1.3留針法 ———時間久暫 靈活應用 留針法是進針運用一定手法後,將針留置穴內,以加強針感的持續效應。目前常用動留針或靜留針兩種方式。
(1)動留針 :於留針過程中,每隔若干時間,結合捻轉或提插等手法(或結合其它補瀉手法),又如電針等亦屬動留針范疇。
(2)靜留針 :針刺得氣或行針後“靜以久留”,然後出針。使用動留針或靜留針,以及留針時間的久暫,均須視病情、針刺部位等靈活應用。
1.4出針法 ———雙手協同 輕捻緩提 施術完畢後即可出針,在出針時仍用押手按住穴位(最好用消毒干棉球按於針孔旁),刺手作小幅度輕捻轉,同時邊捻邊提,輕輕將針提出皮膚,押手按揉針孔,若遇針孔出血可用干棉球多按一刻並拭之。若用放血治療,則不閉孔(按補瀉法則以速閉其孔為補,不閉其孔為瀉)。
2補瀉手法的應用
針灸治病必須在正確辨證的`基礎上,採用不同的補瀉手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歷代醫家創造了許多有關補瀉的操作方法,茲摘舉古典手法與筆者實踐中提煉後的補瀉操作手法幾則,簡介如下,請同道指下。
2.1燒山火 又稱“熱補法”,由呼吸、徐疾、提插、捻轉、九六、開闔等單式手法中的補法組合而成。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先確定穴位的針刺深度,分為三等分(古稱“天、人、地三部”),隨呼氣進針至天部,用緊按慢提(重插輕提)法九次,然後將針插入人部,再緊按慢提九次,再插入地部,緊按慢提九次(也可結合捻轉法),若已有溫熱感,將針由地部退至天部,隨吸氣時出針,速閉其孔。若無溫熱感,可按上法重復操作多次,然後出針。
筆者操作方法:在進針得氣基礎上,將針插入1~ 2分( “豆許”),重插輕提多次,然後用拇指向前,食指向後,單向捻轉多次,緊握針柄,毋令氣散 (不使針尖脫離針感),使得氣感增強或有溫熱感,一次不效可重復數次,在出針時以拇指向後退1~ 2次,並輕提插1~ 2次,防止滯針,然後退出皮下,速閉其孔。此法有溫陽調氣作用,多用於寒麻冷痹虛寒性疾病。
2.2透天涼 又稱“涼瀉法” ,由呼吸、徐疾等單式補瀉手法中瀉法組合而成。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吸氣時進針,直達地部,用慢按緊提(輕插重提)法六次,退至人部;慢按緊提六次,然後退至天部;慢按緊提六次為一度。若無涼麻感,再依前法重復施術多次,呼氣時退針,出針時不閉其孔(或搖大其孔)。
筆者操作方法:在進針得氣基礎上,將針提出1~ 2分( “豆許”),然後重復提重插輕多次,再以拇指向後、食指向前單向捻轉多次,緊握針柄,勿令氣散,使得氣感增強或有涼麻感。不效可重復數次,出針時搖大針孔或慢按其孔。此法有瀉熱作用,常用於熱痹或急性腫痛和實熱性疾病。
2.3陽中隱陰 先補後瀉法 明·楊繼洲《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凡用針之時,先運入五分,乃行九陽之數,如覺微熱,便運一寸之內,卻得六陰之數,以得氣,此乃陽中隱陰,可治先寒後熱之證,先補後瀉也。”
筆者操作方法:按穴位所針之深度,分為淺深二層操作,先在淺部行補法(緊按慢提多次和拇指向前捻轉數次,緊握針柄稍候,再進針至深層用瀉法(緊提慢按多次或拇指向後捻轉數次),稍停,然後出針。這是一種補瀉兼施的手法,常用於先寒後熱,虛中夾實的病證,含補中有瀉之意。
2.4陰中隱陽 先瀉後補法 《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凡用針之時,先運一寸,乃行六陰之數,如覺微涼,即退至五分之中,卻行九陽之數,以得氣,此乃陰中隱陽,可治先熱後寒之證,先瀉後補也。”
筆者操作方法:與陽中隱陰相反,先進針至深層行瀉法(緊提慢按和拇指向後捻轉多次),稍停,將針提至淺層,行重插輕提,拇指向前捻轉多次行補法,稍停,將針起出,揉按針孔,這亦是一種補瀉兼施手法。常用於先熱後寒,實中夾虛的病證,含瀉中有補之意。
3注意點
在臨診中只要辨證、選穴、手法適當,一般均能應手取效。但在具體操作時應詳細觀察,對某個病人或某一病症,某個階段用某種手法,不能一成不變,必須以臨床效果作為檢驗標准。為此要因人、因病、因時制宜,隨機應變,不斷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應。
『伍』 正確掌握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能夠
在針刺操作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針刺角帶歲帶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強針感,提高療效,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腧穴定位的正確,不應僅限於體表的位置,還必須與正確的進針角度、方向、深度等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效應。
『陸』 陽陵泉針刺手法 有5個步驟
1、取穴:坐位,膝關節慎凳半屈,腓骨小頭最突點前下方,脛腓關節處。
2、簡易取法:坐位,屈膝成90°,膝關節外下方,腓骨小頭前緣與下緣交叉處有一凹陷,即是本穴。
3、進針方向:從外向內與小腿側面成90°。
4、深度:直刺,向脛骨後緣斜下刺入,深1-3寸,有酸脹感向下擴散;直刺,沿脛骨後緣處水平刺入,透陰陵泉,寬滲旅深3寸,有整個膝部酸脹;斜刺,向後下方,進針1-2寸,可有麻電感向喊孝足背部放射。留針20分鍾。
5、施灸:艾炷灸3-7壯,或溫和灸10-20分鍾。
『柒』 什麼是中醫針灸,方法是什麼
針,是指針刺;灸,是指艾灸。針灸療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針刺①針刺的方法目前一般選用不銹鋼針作為針具。針具及醫生的手要經過消毒,患者平卧並選擇好穴位進行針刺。臨床一般用右手持針操作,主要以拇、食、中三指挾持針柄,如持筆狀,左手指甲尖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用指切進針,夾持進針、舒張進針或提捏進針等方法針刺。在針刺操作過程中,要掌握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這是增強針感、提高療效和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
針刺的角度,是指進針時針身與皮膚表面所形成的夾角。一般分三種角度。直刺:針身與皮膚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斜刺: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度角左右,傾斜刺入。適用於肌肉較淺薄處或內有血管、重要臟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部位。平刺;也叫沿皮刺,針身與皮膚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著皮膚刺入。適用於皮薄肉少的部位。
針刺的深度要根據體質、年齡、病情、部位而定。針刺的角度與深度關系極為密切,一般講,直刺多用於深刺,斜刺或平刺多用於淺刺。對於「天突」、「啞門」、「風府」等穴,以及眼區、胸背和有重要臟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當往意要淺刺,以免發生意外。
將針刺入腧穴後,要行針(也叫運針)以使之得氣,「得氣」又叫「針感」,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所產生的「經氣感貝」。當這種「經氣感應」產生時,醫者會感到針下有徐和或沉緊的感覺,患者也會同時有酸、麻、脹、重等感覺,這種感覺甚至會沿著一定的部位、向一定的方向擴散和傳導。若無經氣感應而不得氣時,醫者則感到針下空虛無物,患者亦無酸、麻、脹、重等感覺。此時醫者就要施用提插、捻轉等各種手法使之得氣,也可靜以久留,以待氣至。針刺得氣,才有祛邪扶正的作用。
將針刺入腧穴後,一般留針10~20分鍾。但對一些特殊病證,如寒證、頑固性疼痛等可延長留針時間,在留針期間可進行間歇性行針,以增強、鞏固療效。
在行針施術或留針之後即可出針。出針時一般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皮膚,右手持針作輕微捻轉,慢慢將針提至皮下,然後將針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以防出血。出針後病人休息一會兒才能活動。起針後要檢查一下針數,以防遺漏。
針刺的異常情況及處理方法①暈針:是針刺過程中病人發生的暈厥現象。其表現為患者突然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欲吐、心慌,多汗、四肢發涼,重者甚至血壓下降、二便失禁及脈微細欲絕。暈針的原因,多為患者體質虛弱、精神緊張,或疲勞、飢餓、大病之後、因體位不正、醫者手法過重等。一般處理方法是立即停止針刺並將針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並飲些溫開水或糖水,注意保暖,即可恢復正常。嚴重不能復常者,要請醫生診治。
②滯針:在行針時或留針後,醫者感覺針下澀滯,捻轉、提插、出針均困難,病人覺得疼痛時,稱為滯針。滯針的原因,多為患者精神緊張,當針刺入腧穴後,由於局部肌肉強烈收縮,或行針手法不當,向單一方向捻轉太過,以致肌肉組織纏繞針體所致。一般處理方法可稍延長留針時間,或於滯針腧穴附近進行循按,或叩彈針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針,以宣散氣血緩解肌肉的緊張。
③彎針:進針時或將針刺入腧穴後,針身在體內形成彎曲。其表現為,針柄改變了進針或刺入留針時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轉及出針均困難,患者又感到疼痛。彎針的原因,多為醫生進針手法不熟練,或用力過猛過快,使針尖碰到堅硬組織器官,或病人在針刺、留針時移動了體位,或因針柄受到某種壓力等所造成。一般處理方法是不得再行提插、捻轉,用手慢慢地順著彎曲的方向將針取出。若因病人移動體位所造成,則應使患者慢慢恢復原來的體位,局部肌肉放鬆後,再慢慢將針取出。切忌強行拔針,以免將針斷於體內。
④斷針:針體折斷在人體內。斷針的原因,多為針具的質量欠佳,或針身、針根有損傷剝蝕。一般的處理方法是患者切勿更動原來的體位,以防斷針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殘端部分針身顯露於體外時,可用血管鉗或鑷子將針起出。若斷針與皮膚相平或稍凹陷於體內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擠壓針孔兩旁,使斷針暴露體外,右手持鑷子將針取出。若斷針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層時,當立即請醫生手術。
⑤血腫:針刺部位出現皮下出血並引起的腫痛。表現為出針後,針刺部位腫脹疼痛,繼則皮膚呈現青紫色。一般可自行消退。若嚴重時,可先冷敷止血後,再做熱敷或在局部輕輕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針刺的注意事項患者在過於飢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時,不宜立即進行針刺。對身體瘦弱、氣虛血虧的患者,針刺時手法不宜過重,開盡量選用卧位。
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不宜針刺。
對胸、脅、腰、背臟腑所居之處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腫大,肺氣腫的患者尤當注意。
針刺眼區和項部的風府、啞門等穴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轉和長時間的留針,以免傷及重要器官而產生嚴重的惡果。
灸法灸法是靠灸火的熱力給人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達到治病和防病的目的。施灸的原料主要以艾為主,用乾燥的艾葉搗制後除去雜質,而成純凈細軟的艾絨,然後製成艾柱、艾卷等。常用的灸法有艾柱灸和艾卷灸。
①艾柱灸。將純凈的艾絨放在乎板上,用手搓捏成圓錐形的艾柱。常用的艾柱,或如蒼耳子,或如蓮子,或如半截橄欖等大小不一。施灸時每燃燒一個艾柱叫做「一壯」。灸的具體方法有。
②隔姜灸。將鮮姜切成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用針刺數個小孔,然後將姜放在應灸腧穴的部位或患處,再將艾柱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當艾柱燃盡,再取一柱施灸,直至灸完所規定的壯數。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致的嘔吐、腹痛、風濕性關節炎等病。
③隔蒜灸。用鮮大蒜頭切成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用針刺數個小孔(搗成蒜泥亦可),然後放在應灸的腧穴或患處,將艾柱放在上面,點燃施灸。待燃盡,易柱再灸,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瘰癘(淋巴結核之類)、肺結核及瘡瘍初起等證。
④艾卷灸。使用艾條。取純凈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15厘米的啊柱形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面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或到中葯店購買現成的艾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溫和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多適於慢性病。雀啄灸: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復地旋轉施灸,多用於較急的病證。
灸法有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適用於一些慢性病的治療及保健。
⑤灸法的禁忌。對實熱證或陰虛發熱證,一般不適宜灸法治療。孕婦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捌』 常用的針刺方法有哪些
1.持針法
持針就是拿針。持針的手叫「刺手」,一般習慣用右手;輔助刺手的手叫「押手」,一般用左手。《靈樞》說:「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難經》也說:「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說明針刺操作時左右兩手協同作用的重要性。右手持針的姿勢,一般以拇、食、中三指夾持針柄,以無名指抵住針身,有如執筆,故又稱執筆式持針法。此法臨床上最常用。另外,還有拇、食指持針法,拇、中指持針法等。
2.進針法
(1)單手進針法:術者以拇指、食指持針,中指端抵住腧穴,指腹緊靠針身下段。當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壓時,中指隨之屈曲,將針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實際上,此法是以刺手的中指代替了押手的作用,具有簡便、快捷、靈活的特點。該法多用於較短毫針的進針。
(2)雙手進針法:即左右雙手配合,協同進針。根據押手輔助動作的不同,又分為指切進針法、夾持進針法、提捏進針法、舒張進針法四種。
指切進針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壓在穴位上,右手持針,緊靠指甲緣將針刺入皮膚。適用於較短毫針刺入肌肉豐厚部的穴位。
夾持進針法:用左手拇、食兩指夾持棉球,裹住針尖,直對腧穴,當押手兩指下按時刺手順勢將針刺入穴位。適用於長針的進針。
舒張進針法:用押手拇、食指將穴區皮膚撐開綳緊,右手持針從兩指間刺入。多用於皮膚松馳或有皺折部的穴位,如腹部穴位。
提捏進針法:用押手拇、食指將穴區皮膚捏起,刺手持針從捏起部側面或上端刺入。適用於頭面等皮膚淺薄處的穴位。
(3)管針進針法:用不銹鋼、玻璃或塑料等材料製成針管,代替押手。選平柄毫針裝入針管,上端露出針柄2-3分,然後快速將針拍入穴位內,再將針管抽去,施行各種手法。本法進針痛苦小,適用於疼痛敏感者。
3.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1)進針角度:
直刺:針身與皮膚表面呈90度角或接近垂直刺入。常用於肌肉較豐厚的腰、臀、腹、四肢等部位的腧穴。
斜刺: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度角左右傾斜刺入。適用於不能深刺的腧穴。
橫刺:又稱平刺或沿皮刺。即將針身傾斜與皮膚表面約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適用於皮肉淺薄處,有時在施行透穴刺法時也用這種角度針刺。
(2)針刺方向:針刺方向一般根據經脈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達到的組織結構等情況而定。有時為了使針感到達病所,也可將針尖對向病痛處。
(3)針刺深度:針刺的深度一般以既有針感而又不傷及重要組織器官為原則。每個腧穴的針刺深淺都有原則要求,但在臨床應用時,還應根據病員的年齡、體質、病情和所在腧穴的解剖部位等情況靈活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