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實驗法吧,,,大概是這樣的。
❷ 五種研究方法
哲學研究
哲學研究理解:哲學研究也稱思辨研究或理論研究。從論證的方式來看,哲學研究可以分為演繹法、歸納法和類比法。從哲學主題來看,哲學研究常用的方法有本質研究、價值研究和對策研究。哲學的研究,一般來說完整的哲學研究包括:是什麼、為什麼、還有怎麼辦。不過其中的每一個部分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可以獨立成篇。
閱讀的文獻:我對當代課程本質的看法.廖哲勛.華中師范大學
本篇文章主要表明當代課程的本質不是知識,也不是經驗。並且分別講述課程本質作為知識和經驗的基礎理論是什麼,為什麼這么說,最後用批判的眼光否定其觀點,並且說明當代課程本質真正是什麼,並且證明理論從何而來。總結而言,當代新課程是在一定培養目標指引下,由系列化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及學習活動方式組成的,具有復雜結構與運行活力的,用以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主動發展的指南。
實踐研究
實踐研究理解:實踐研究主要顯示為日常的教育改革、經驗總結和教育對策。由實踐者本人做的實踐研究也稱為「實踐的行動研究」。也可以說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實踐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對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和總結,通過實踐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是社會科學研究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閱讀的文獻:創客背景下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探索與實踐.鄭茜
本篇文章首先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歸納了創客的相關概念,並且分析了創客教育的基本特徵,還梳理了國內中小學開展創客教育的現狀。針對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研究者吸納創客教育的優點,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了基於創客活動的實踐探索:從轉變角色與觀念做起,更新內容與設計,關注生活與實際,努力將學生培養為促進社會發展的創客。也就是說通過基於創客活動的實踐,引導學生利用新的數字技術來設計、製作、分享和跨時空的學習。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基礎課程,它的教學需要緊跟潮流,轉變只傳授計算機知識的傳統觀念,通過搭建創客空間、開發創客課程、開展跨學科實踐,最終才能推動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實證研究中的量化研究
量化研究理解:定量研究是指確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規定性的科學研究,就是將問題與現象用數量來表示,進而去分析、考驗、解釋,從而獲得意義的研究方法和過程。由於其目的是對事物及其運動的量的屬性做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定量研究設計的主要方法有調查法、相關法和實驗法。
閱讀的文獻:譚金波,王廣新.青少年數字化游戲選擇行為與學習策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7)
本篇文章研究了青少年數字化游戲選擇行為與學習策略的聯系。應該說游戲活動充滿著一系列的認知行為,它能促進學生智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為探究學生在數字化游戲活動中的學習體驗,文章探討了中學生對數字化游戲類型與游戲化學習策略的選擇問題。卡方檢驗結果表明,男生偏愛冒險類游戲,女生偏愛益智策略類游戲;男生比女生在游戲中更可能使用捷徑策略和角色扮演策略來學習,而女生比男生更可能使用創新策略、觀察策略和探索策略參與游戲活動;高宜人性、情緒穩定和高開放性的學生偏愛冒險類游戲;情緒穩定性高的學生喜歡在游戲中採用捷徑、探索和角色扮演策略學習。通過一系列卡方值檢驗結果和顯著性差異的數值得出相應結論,完全可以證明本文章屬於量化研究的范疇。
實證研究中的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理解: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訪談、觀察、實物分析),對研究現象進行深入的整體性探究,從原始資料中形成結論和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陳向明,2001);
質的研究方法是相對於量的一種研究方法。但它與定性研究方法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定性研究是關於事物性質的研究,是根據研究者的認識和經驗確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性質或某一現象變化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
閱讀的文獻:翻轉課堂學習體驗質性研究
本文章旨在了解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的真實體驗,能為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提供依據。文章採用質性研究中半結構訪談法對受訪者進行深入訪談,並用 colaizzi七步法對資料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受訪者正向體驗包括學習習慣養成、培養團隊協作、提高學習積極性、
促進知識內化;負向體驗包括學習主動性差、缺乏自信心。由此可知,翻轉課堂教學法有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其知識內化。教師應注意個體化差異,進一步優化課程設計方案。縱觀文章結構,符合質性研究的特徵。
實證研究中的歷史研究
歷史研究法是運用歷史資料,按照歷史發展的順序對過去事件進行研究的方法。亦稱縱向研究法,是比較研究法的一種形式。在政治學領域中,它著重對以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的研究。歷史研究有幾種基本的方法:搜集與考訂材料的方法,即考據。歷史比較法,統計方法,計量方法,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
閱讀的文獻:蔡鐵權,陳麗華.我國科學教育研究述評.
本文章在長期研究的基礎上,並通過中國知網等對我國科學教育研究相關文獻的多方搜索以及對科學教育研究著作的廣泛查閱,將我國目前科學教育研究的主要領域歸納為18個方面, 對這些方面的研究現狀做出了描述,提出了相應看法。比如中國科學教育研究機構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在20世紀 20年代 ,以中國科學社為代表 , 我國初步形成了民間鬆散型的科研體制。接著1923年,中國科學社向政府提議建立一個科學研究機構的計劃,設立諸如理化研究所 、生物研究所、博物館等,由此看出本文章屬於縱向研究法的范疇。
❸ 課題研究的研究方法具體分為幾類
我正進行一個課題研究,結合自己的實踐,主要研究方法有:
1.文獻研究法。有關研究資料主要見於各種相關的談話與學術文章中,可通過查閱相關文獻進行梳理,並通過知網等論文專業檢索手段,查詢、收集、分析、整理和歸納有關的研究成果,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指導。
2.調查研究法。研究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實依據,明確研究的主攻方向,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3.案例研究法。本課題研究屬於應用性研究,來自於教學實踐,又服務於教學實踐。教學案例是研究的基礎和樣本。在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啟發和指導下,對中小學語文學科各種類型的「少教多學」課堂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反思成敗得失,並提出改進意見,通過實踐檢驗,進一步提高研究結論的普遍意義和可借鑒性。
4.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指的是實踐者在行動中為解決自身問題而參與進行的研究,其目的在於提高對自己所從事的實踐活動的理性認識,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以期引導、改進和評價自己的決定與行動。參與課題研究與實驗的教師,不僅是一個行動者,而且是一個研究者。要通過行動研究理性地分析和評價自己的教學活動,認識制約課堂教學效益的各種因素,探索新課程背景下高效教學,不斷改進策略與方法。
5.比較研究法。有比較才有鑒別,才可以取長補短,獲得可靠的研究成果。
6.實踐經驗總結法。收集分析和歸納整理出新課程背景下優化課堂教學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經驗,並揭示經驗的實質,使之上升到理論高度,歸納出可資利用和借鑒的規律性東西,為優化課堂教學提供指導和幫助。
不知是否對您有用,共同學習。
❹ 對策研究和干預研究區別
對策研究和干預研檔舉究都是針對現實問題的研究方法,它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研究目的不同
對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方法,旨在提供政策建議、支持管理決策等,並強調森則對政策應用產生的影響的評估。而干預研究旨在根據所研究的問題,通過介入干預實踐,比較組間差異,評估干預效果。
2. 研究行春碧方法不同
對策研究主要採用實證分析和理論分析的方法,利用各種數據和案例等,定量或定性評估政策的設計和實施效果;而干預研究更關注行動研究和實驗研究法等,重點在於實踐和實驗的參與和干預,主要採用實驗對照方法、被試組設計等研究方法,以驗證干預效果以及決策是否可靠。
總的來說,對策研究通常是政策制定者和決策者所關注的,而干預研究則更是行動者和實踐者們所需要的策略性思考和方法介入。
❺ 什麼是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的定量研究的方法
定量研究設計的主要方法有調查法、相關法和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操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變數,並且控制研究環境,藉此衡量自變數與因變數間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實驗法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實驗法,另一種是實驗室實驗法。
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什麼方法
定量研究——是指,主要蒐集用數量表示的資料或信息,並對數據進行量化處理、檢驗和分析,從而獲得有意義的結論的研究過程。定量的意思就是說以數字化符號為基礎去測量。
確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規定性的科學研究,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和方法之一。它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特徵按某種標准作量的比較來測定對象特徵數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間的量的變化規律。由於其目的是對事物及其運動的量的屬性作出回答,故稱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的四種測定尺度及特徵
名義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用於表現它是否屬於同一個人或物。
順序碼晌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的大小,是與研究對象的特定順序相對應的。例如,給社會階層中的上上層、中上層、中層、中下層、下下層等分別標為「5、4、3、2、1」或者「3、2.5、2、1.5、1」就屬於這一類。只是其中表示上上層的5與表示中上層的4的差距,和表示中上層的4與表示中層的3的差距, 並不一定是相等的。5、4、3 等是任意加上去的符號,如果記為 100、50、10 也無妨。
間距尺度所使用的數值,不僅表示測定對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還表示它們亥小的程度即間隔的大小。不過,這種尺度中的原點可以是任意設定的,但並不意味著該事物的量為「無」。例如,O°C 為絕對溫度 273°K,華氏32°F。
名義尺度和順序尺度的數值不能進行加減乘除,但間距尺度的數值是可以進行加減運算的寬模纖。然而,由於原點是任意設定的,所以不能進行乘除運算。例如,5℃和 10℃之間的差,可以說與15℃和20℃之間的差是相同的, 都是5°C。但不能說 20℃就是比5℃高4倍的溫度。
比例尺度的意義是絕對的,即它有著含義為「無」量的原點0。長度、重量、時間等都是比例尺度測定的范圍。比例尺度測定值的差和比都是可以比較的。例如:5分鍾與10 分鍾之間的差和10分鍾與15分鍾之間的差都是5 分鍾,10 分鍾是2分鍾的5倍。比例尺度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
研究方法的定量研究和計量研究有什麼區別?
1、三類分發應該是:定性分析(理論機制分析)、描述性分析、計量分析。這是國外期刊論文普遍的結構
2、定量分析包含了計量分析
3、計量經濟學是以一定的經濟理論和統計資料為基礎,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與電腦技術,以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隨機性特性的經濟變數關系。指標評價、回歸分析應該都屬於計量
什麼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的另一主要方法。調研者利用定性研究來定義問題或尋找處理問題的途徑。在尋找處理問題的途徑時,定性研究常常用於制定假設或是確定研究中應包括的變數。有時候定性研究和二手資料分析可以構成調研項目的主要部分。因此,掌握定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對調研者來說是很必要的。定量研究是要尋求將數據定量表示的方法,並要採用一些統計分析的形式。一般考慮進行一項新的調研項目時,定量研究之前常常都慎仿要以適當的定性研究開路。有時候定性研究也用於解釋由定量分析所得的結果。
定量研究方法的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區別
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和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的根本性區別有三點: 第三,定量研究者的目的在於發現人類行為的一般規律,並對各種環境中的事物作出帶有普遍性的解釋;與此相反,定性研究則試圖對特定情況或事物作特別的解釋。換言之,定量研究致力於拓展廣度,而定性研究則試圖發掘深度。由於方法論上的不同取向,導致了在實際應用中定量方法與定性方法明顯的差別。這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研究者的角色定位(roleoftheresearch):定量研究者力求客觀,脫離資料分析。定性研究者則是資料分析的一部分。對後者而言,沒有研究者的積極參與,資料就不存在。2、研究設計(design):定量研究中的設計與假設在研究開始前就已確定。定性研究中的計劃則隨著研究的進行而不斷發展,並可加以調整和修改。3、研究環境(setting):定量研究運用實驗方法,盡可能地控制變數。定性研究則在實地和自然環境中進行,力求了解事物在常態下的發展變化,並不控制外在變數。4、測量工具(measurement):定量研究中,測量工具相對獨立於研究者之外,事實上研究者不一定親自從事資料籌集工作。而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就是測量工具,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他。5、理論建構(theorybuilding):定量研究的目的在於檢驗理論的正確性,最終結果是支持或者反對假設。定性研究的理論則是研究過程的一部分,是「資料分析的結果」(datadriven)。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有什麼方法
定量判斷是有給定的數值,通過物理等意義進行計算,最後分析,如控制變數法這些,有數值,通過數值得出結論。
但是定性的話,只是預測一下趨勢,無法得到准確的預估,如變大變小是根據趨勢說的,沒有數學上的依據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區別是什麼?
定性研究:就是指沒有具體的數字,從理論角度對問題進行探討與研究,提出對策與建議。如果結合實例,便可做成實證研究。
定量研究:是結合實際問題,進行調查問卷、相關指標的設計,然後根據一定的數學模型對問卷收集上來的數據進行統計計量研究或數學模型研究,以根據數據模型的計算結論得出有傾向性的意見。
、?
我認為那個人是想通過定量研究的方法來驗證她的定性研究的正確性。你認為有沒有道理?
你還是直接問她一下比較好
社會科學定量研究 方法包括哪些
定量研究一般是為了對特定研究對象的總體得出統計結果而進行的。定性研究具有探索性、診斷性和預測性等特點,它並不追求精確的結論,而只是了解問題之所在,摸清情況,得出感性認識。
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與幾個人面談的小組訪問,要求詳細回答的深度訪問,以及各種投影技術等。在定量研究中,信息都是用某種數字來表示的。在對這些數字進行處理、分析時,首先要明確這些信息資料是依據何種尺度進行測定、加工的,史蒂文斯(S. S. Stevens)將尺度分為四種類型,即名義尺度、順序尺度、間距尺度和比例尺度。
科學研究方法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具體是怎樣的
1、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是科學研究的兩種不同的方法。在自然科學領域,定性與定量方法是結合在一起的。隨著社會科學從主要使用自然語言逐漸轉到運用與自然語言相結合的概念語言、邏輯語言、數學語言等,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也由定性分析轉變為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
2、定性與定量在客觀事物的研究中不是互相排斥的,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關系。定性分析是定量研究的前提和基礎,定量研究是定性分析的深化和檢驗,二者互為補充。從定性到定量,又從定量到定性,是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
3、實現定性與定量的有機結合,還要堅持多學科方法的運用,以克服單學科方法的局限。只有多學科方法並用,才能改變單一學科方法的狹窄性,為處理研究對象的復雜性創造條件。
❻ 五種研究方法
1.哲學研究法
哲學方法,就是運用哲學的原則解決具體的科學問題。哲學方法作為信息學方法論系統中最高層次的方法,它的特點:(1)具有普遍性。哲學方法作為最高層次的方法,是人們作為主體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的基本規范和准則,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起著總體性和一般性方法論的作用,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廣泛性。(2)具有抽象性和思辨性。哲學方法的抽象性和思辨性表現在它在研究具體問題時,是從哲學的高度,從處於支 配地位的層次進行指導,而並非像具體科學方法一樣直接用於解決本學科中的某一個問題。(3)具有主體能動性。哲學思維和哲學方法作為主客體相互作用的手段與中介,作為主體能動地把握客體的最高方法論,具有鮮明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主體能動性這個特點是哲學方法所特有的,應用於信息學中的其他科學方法都沒有這個特點。(4)具有時代性。任何哲學方法都是時代的歷史的產物,既受時代的局限,又隨時代發展而不斷發展。
文獻:教學本體論的轉換——從「思維本論」到「生成論本體論」[J].教育研究,2001(05):57-61.
這篇文獻從教育哲學的角度 ,即從「教學本體論」的層面對以往我們對教學存在的認識進行反思 ,力求使我國教學本體論研究從心物二元論為前提的「思維本體論」中擺脫出來 ,形成現代意 義上的「生成論本體論」,從而為我國教學改革提供符合現代哲學思維水平的教學觀念和理論根據 。
2.實踐研究法
實踐研究主要關注「應如何」或「怎麼辦」,偶爾也關注「是什麼」或「有什麼」。它主要顯示為日常的教育改革、經驗總結和教育對策。實踐研究往往「以口頭語言為基礎」,大量採用「綱領性定義」、口號和比喻來敘述事實。
1.教育改革類似教育實驗,也可稱之為「問題解決」或「變革型實驗研究」、「實踐的行動研究」。一般沒有文獻研究或兩輪以上的實驗研究或行動研究,也沒有必要的效果檢查,是教育工作者日常工作或教育改革式的實踐研究。
2.經驗總結也可稱為「教育反思」。如果教師以反思的方式改進自己的日常教學,這種教學也稱為「反思性教學」。從時間跨度上看,經驗總結既可以顯示為短期的經驗總結,也可以是比較長時間的的經驗總結,如年度總結、學期總結等。這類似於教育傳記。
3.實踐研究也可能呈現為對策研究或教育理想、方案設計。對策研究的主題一般表述為「論……的對策」或「論……的問題於對策」、「論……的策略」、「論……的幾個原則」、「論……的操作方法」等。還有一種表述方式是「讓……」、「論……的發展方向」、「論……的困境與出路」。教育對策研究或教育理想、方案設計只是研究者比較隨意的「設想」、「看法」,而並不為這些設想看法提供系統的論證。實踐研究並不會對為「什麼這樣做」提供批判分析或系統論證。它的主要目的是關注或改進教育實踐本身。
文獻:行動研究:外語師資教育新途徑[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02):48-53+80.
這篇文獻從國際學術背景介紹了這種研究的含義,並根據浙江師范大學的教學實踐提出一套有利於在中國開展的行動研究的實施過程。這是改革現行英語教學法課程的有效途徑,是職業教師自 我提高、自我更新的方法之一。
3.實證研究中的量化研究
文獻: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律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02):105-110+160
該文獻運用定量研究的方法 ,三次跟蹤調查了南京大學 1996年入學的英語專業學生可控因素(動機、觀念和策略 )及其關系的變化情況。研究結果表明 ,動機、觀念、策略之間的關系具有較 高的穩定性。動機影響觀念和策略 ,觀念也影響策略。
4.實證研究中的質性研究
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 動。定性研究五個關鍵特徵:(1)自然情境-資料的直接源泉,研究者-工具;質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直接接觸,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實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狀態和過程,了解被研究者所處的 環境以及環境對他們產生的影響。(2)描述性的(文字、圖片、現場筆記、照片等);(3)關心過程;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研究者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設計,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建構理論的方式。因此對研究的過 程必須加以細致的反省和報道。(4)對資料歸納分析;質性研究中的資料分析主要採納歸納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資料的基礎上建立分析類別和理論假設,然後通過相關檢驗得到充實和系統化。(5)「意義」是最關心的事情;質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被研究者的個人經驗和意義建構作「解釋性理解」,從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的行為及其意義解釋。由於理解是雙方互動的結果,研究者需要對自己的「前設」和「偏見」進行反省,了解自己與對方達到理解的機制和過程。
文獻:《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實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語開設相關專業知識課程的影響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09):36-40.
該篇文獻通過典型個案,對"用英語開設相關專業知識課程"給英語專業學生造成的影響進行了定性研究。研究表明,"用英語教授相關專知識課程"對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知識面、就業 、學習興趣、綜合素質等產生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同時文中也指出了一些消極影響,得出結論:大力推進相關專業知識課程的教學是必要的,但是,推進相關專業知識課程的教學有必要妥善解 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師資缺乏與課程協調不當等問題。
5.實證研究中的歷史研究
歷史研究法是藉助於對相關社會歷史過程的史料進行分析、破譯和整理,以認識研究對象的過去,研究現在和預測未來的一種研究方法。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歷史性。在歷史研究中,研究者主體與作為被研究客體的歷史現象之間是一種非共存的歷史性關系,研究者只能在其所處的時代環境中去認識過去所發生的事件。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研究對象是過去發生的教育事件;研究過程為按照歷史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范圍再現歷史過程。(2)具體性。根據歷史研究的定義,是在豐富具體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揭示教育現象發展過程中的一切歷史形式、全部豐富內容以及各種相關因素的研究。因此研究者必須把握最能說明問題的具體史料。(3)以邏輯分析方法為主。用邏輯分析方法對歷史事實進行理論概括,能更深刻地認識事物演變的歷史規律性,更深刻地認識那些還處於萌芽狀態、表現模糊不清的東西。
文獻: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實踐與局限性[J].美國研究,2000(02):44-80.
該文獻勾畫了多元文化主義意識形態和實踐自 1960年代以來的演變過程 ,分析了多元文化主義在教育學界、歷史研究、文化批評和社會改革等不同領域內的使用和內涵;在肯定多元文化主義 給當代美國社會帶來了重要而正面影響的基礎上 ,作者也分析討論了多元文化主義的局限性。
❼ mba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MBA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幾個:
1.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就是針對所了解的企業經營狀況,圍繞企業管理問題,對具體的管理情景做出客觀的描述,並分析案例。
案例研究中的案例是一種具有典型示範作用的案例。學習上,注意不要敷衍了事,要進行分析總結,得出可以啟發他人的結論。
2.診斷研究法:診斷研究法是利用管理學理論和方法進行企業診斷研究,可以是企業綜合診斷或專題診斷,在對企業或行業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找出被診斷的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或改進方案。
3.可行性研究法:可行性研究是對項目的建設可能性、生產經營或技術方案的實施可能性、先進性及合理性進行調查研究、計算分析和評價。
4.質性研究法:質性研究是對一個小規模的、精心挑選的樣本個體進行的市場研究,不要求有統計意義,但需要研究者的經驗、靈敏度和相關技術才能有效地進行分析。
關於MBA考研方法的更多信息,推薦您咨詢下社科賽斯考研社科賽斯考研由北京大學 MBA 甄誠先生於 2002 年創立,是業內一家股東層、管理層全部由清華、北大、南開、上海交大等名校 MBA 畢業生組成的教育科技企業,同時也是中國成立較早的 MBA、MPAcc 等專碩培訓機構。目前開設分支機構多家,整合了全國 MBA 培養院校和 MPAcc 培養院校的核心資源。
社科賽斯教育的老師擁有多年教學經驗,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能夠以適應學生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輔導,且他們的學生很多考入人大、首經貿等重點名校,幫助大批學員掌握了應考和學習的重要難點。
社科賽斯所有MBA面試輔導師資均畢業於清華、北大、南開等國內知名商學院,熟悉國內商學院的面試規律,具有多年的MBA面試輔導經驗。
❽ 什麼是對策研究
風險對策研究是對機會的跟蹤進度和對危機的對策的定義,是排除特定威脅往往靠排除威脅起源和接受一切後果。
對威脅的對策大體分以下三點:
1、避免——排除特定威脅往往靠排除威脅起源。項目管理隊伍絕不可能排除所有風險,但特定的風險事件往往是可以排除的。
2、減緩——減少風險事件的預期資金投入來減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如為避免項目產出的產品報廢而使用專利技術),以及減少風險事件的風險系數(如買投保),或兩者雙管齊下。
3、吸納——接受一切後果。這種接受可以是積極的(如制定預防性計劃來防備風險事件的發生),也可以是消極的(如某些工程運營超支則接受低於預期的利潤)。
(8)提出對策屬於什麼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風險應對策略
1、強化團隊支持,避免獨立的項目結構。通過有效的團隊建設增進團隊之間的項目支持,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技術風險。
2、提高項目經理的許可權。有些問題可以在項目經理的層次解決而不需向更高一層匯報,這樣可以有效地縮短解決風險的時間。
3、改善溝通和問題解決行扒談。同時還可以通過改善溝通,加強和改善信息流通來促使一些此或問題得到合理解決。
4、經常性地進行項目監督及項目檢查和管理。
5、細化WBS,使用網路計劃。在項目計劃階段通過細化工作包,採用網路計劃等一些比較完善的計檔碰劃手段編制計劃,從而使造成技術風險的根源消除掉,實現降低技術風險的目的。
❾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文獻閱讀法。通過網路資源、高校圖書館網路資料庫資源、校圖書館館藏圖書等方式,獲得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
2、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一些如經濟總量分析、人員遷徙、消費結構等涉及量化指標的分析,需採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於行業和企業則多以官方統計數據和年報季報為基礎,採用經濟模型進行了定量分析。
3、微觀與宏觀分析相結合。從宏觀處著手,找到各類影響因素,然後再以某一行業為例,即從微觀的角度,進一步論證其准確度。在此基礎上,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的分析更加能夠印證某一領域的發展狀況和進展情況等。
4、理論與實際分析相結合。論文研究必須經過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只有理論,論文顯得枯燥,加上一些實際案例,比如以公司、實例為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使研究結果建議更具有科學性。
5、調查法。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❿ 5種類型研究方法
哲學研究
主要特點: 哲學研究也稱為思辨研究或理論研究。從論證的方式來看,哲學研究可分為演繹法、歸納法和類比法;從研究的主題來看,哲學研究常用的方法有:本質研究、價值研究和對策研究。完整的哲學研究包括三個部分:一是「是什麼」,它顯示為「本質研究」;二是「為什麼」,它顯示為「價值研究」;三是「怎麼辦」,它顯示為「對策研究」。
價值研究:直接討論某事或某物時價值,其主題一般表述為「論·····的價值」,「論······的作用和意義」,與之相關的另一種表述方式為「······最有價值」,「······有什麼作用」等等。
本質研究:本質研究的主題一般表述為「論……的本質」,與之類似的主題還有「論······的本質特徵」、「······的定義」。本質研究相關的語法結構為「是什麼」或「有什麼」。
批判研究:也可稱為「元研究」,元研究主要是對已有研究的研究,而且主要聚焦於方法論的反思和批判。
閱讀文獻: 蔡洪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學活動的作用[J].文學教育.2018(1)
該文獻是討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學活動的作用,文章開始分析了翻轉課堂是重新調整課內外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的定義,回答了翻轉課堂是什麼的問題,對翻轉課堂進行了本質研究;其次,是研究了翻轉課堂的作用,從四個方面討論了翻轉課堂的價值;最後,通過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遇到的挑戰進行了思考,通過批判研究對以後翻轉課堂的發展進行了方法論反思。該文獻符合哲學研究的設計思路,因此歸為哲學研究的文獻。
實踐研究
主要特點: 實踐研究往往「以口頭語言為基礎」,大量採用「綱領性定義」、口號和比喻來敘述事實。實踐研究主要顯示為日常的教育改革、經驗總結和教育對策。由實踐者(比如中小學教師)本人所做的實踐研究也稱為「實踐的行動研究」。
教育改革:類似於教育實驗,也可稱為「問題解決」或「變革性實驗研究」、「實踐的行動研究」。
經驗總結:也稱為「教育反思」,如果教師以反思的方式改進自己的日常教學,這種教學也被稱為「反思性教學」。教育經驗總結類似於教育傳記,其中,總結自我的教育經驗類似「教育自傳」;總結他人的教育經驗類似「教育他傳」。
對策研究:其主題一般表述為「論······的對策」或「論······的問題與對策」等等。教育對策研究或教育理想、方案設計只是研究者比較隨意的「設想」、「看法」,而不是為這些設想、看法提供系統的論證。
閱讀文獻: 房雅娟、安穎.網路時代翻轉課堂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2)
該文獻通過對傳統的教育進行改革,分析了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的應用,對其應用效果和不足進行了總結,然後針對其不足,對參與課堂教學的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學生、教師和學校能夠適應翻轉課堂帶來的一系列創新。最後,又對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應用步驟和策略。我認為符合實踐研究的基本特點。
實證研究中的量化研究
主要特點: 量化研究以邏輯的實驗經驗論或實證論為基礎,通過邏輯原理和推理獲得科學知識。第一,研究對象的可統計性,由於量化研究是藉助於數學方法的研究方法,因此研究對象必須先轉化為可以運算的數據以便於進一步的分析;第二,操作程序的固定化,量化研究的每一種具體方法都有它固定的具體的操作程序;第三,研究結果的客觀性,強調從經驗事實出發,對研究對象進行變數分析,通過變數分析獲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依靠事實證實研究結果。
閱讀文獻: 於文浩.「翻轉課堂」的學習滿意度——高校課程教學行動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6)
該文獻在高校課程教學中進行了翻轉課堂的行動研究,結合翻轉課堂的特徵對課程計劃進行設計和實施。在描述了「組織行為學」課程的背景和過程後,對此次翻轉課堂的滿意因素和不滿意因素進行了調研,研究採用開放式問卷,共收集了109個思想單元,並將其歸納為18類滿意因素和13類不滿意因素,並進行內容分析和深度解釋,從而為課程的持續改進和優化提供指導。符合實證研究中的量化研究。
實證研究中的質性研究
主要特點: 1.保持研究情境的自然狀態;2.重視意義的解釋性理解;3.重視研究關系的影響;4.注重倫理道德;5.使用歸納法;6.不追求所謂普遍適用的客觀規律;7.重視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互動;8.質的研究透露出人文關懷,顯示出對生命的尊重。
閱讀文獻: 劉岩、陳平、馬玲.翻轉課堂對教學品質影響的實證研究——以電子商務教學為例[J].赤子.2015(3)
該文獻以電子商務教學為例,關於翻轉課堂對教學品質的影響進行了實證研究,通過觀察真實的課堂教學,總結出翻轉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從而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得到深化,進而提高教學的品質,符合實證研究中的質性研究的觀察法。
實證研究中的歷史研究
主要特點: 歷史研究的總體特徵是對歷史事件或歷史觀念分類、比較、解釋。因此,歷史研究也可以稱為「歷史的分類研究」(或「分類的歷史研究」)、「歷史的比較研究」(或「比較的歷史研究」)、「有解釋(有視角)的歷史研究」(或「歷史的解釋學研究」)。
閱讀文獻: 劉波、李硯.基於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模式探討[J].科教文匯.2015(3)
該文獻首先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在分析翻轉課堂的是實質的基礎上,通過對比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梳理出翻轉課堂的歷史發展脈絡及教學步驟,全面展現了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解。最後,對翻轉課堂理念的實施提出了建議。符合實證研究中的歷史研究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