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系統方法論的基本原則
系統論方法論是研究一切系統的一般模式、原則和規律的理論體系。它包括系統概念、一般系統理論、系統理論分析、系統方法論和系統方法的應用等。
研究一切系統的基本觀點(原理):
原理一、整體性——「盲人摸象」的教訓。
原理二、相關性——牽一發而動全身。
原理三、層次性——等級森嚴的結構整體
原理四、有序性——系統功能發揮的源泉
原理五、動態性——發展變化的理論
原理六、調控性——系統的自組織
原理七、最優化——如何追求完美
一、系統方法
就是按照客觀事物本身的系統性,把對象放在系統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種方法。即,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從整體與要素之間、整體與外部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中綜合地、精確地考察對象,揭示系統性質和運動規律,從而達到最佳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
根據上面例舉的系統論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系統方法的基本原則是從方法論角度提出的,其著眼點在於應用,根本目的是優化。
二、系統方法的基本原則是:
(一)、整體性原則
這是系統方法的出發點。這個原則要求我們看待問題、處理問題時從整體著眼,從整體和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最佳的處理方法。
(二)、有序性原則純滑
系統與系統,系統與要素、要素與要素之間是層次分明、井井有條的。系統的有序性通過系統的結構來體現,結構決定性質,結構不同,功能不同,有序性也不同。此原則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系統本身的發展變化規律,而且認識到通過調整或改變結構可以提高整體的功能。
(三)、動態性原則
一切系統都是變化、運動著的,這也是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因此探索系統發展變化的方向、動力、速度、原因和規律等有助於我們對更復雜的對象禪握進行研究。這個原則告訴我們,考察系統性質時,要在動態中考察,研究系統的動因,從系統自身的矛盾運動中尋找改善方法,注重提高自我調節能力,提高系做襲臘統的管理水平,遵循動態原則。
(四)、最優化原則
如何從幾種方案中選出最佳方案,使系統運轉處於最佳狀態,達到最優目標,這是系統方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為達到目的,我們應遵循:局部效應服從整體效應;堅持系統多級優化原則;堅持優化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結合的原則。
三、系統分析方法的步驟
(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問題進行系統的、合乎邏輯的敘述,提出問題的重點和關鍵,劃定范圍、確定目標、明確要求。
(二)確定系統目的。確定達到系統目的各種目標,根據目的提出具體要求,在考慮相應措施。
(三)收集資料。特別重視反映各因素相互關系相互作用的資料。
(四)建立模型。根據資料,建立各種模型,反映系統不同方面的屬性。
(五)設計方案。利用模型獲得的預測,設計方案,比較各方案的利弊,確定最優。
(六)試驗鑒定。試驗最優後所獲得的方案,提出建議,進行系統評價。
⑵ 什麼是系統分析系統分析有哪些要素系統分析的步驟是什麼系統分析的原則有哪些請結合實際的機電產
系統分析與設計的方法主要包括結構化生命周期法(又稱瀑布法)、原型化方法(迭代法)、面向對象方法。 按時間過程來分,開發方法分為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實際上還有許多處於中間狀態的方法。原型法又按照對原型結果的處理方式分為試驗原型法和演進原型法。試驗原型法只把原型當成試驗工具,試了以後就拋掉,根據試驗的結論做出新的系統。演進原型法則把試好的結果保留,成為最終系統的一部分。 按照系統的分析要素,可以把開發方法分為三類: ①面向處理方法(Processing Oriented ,簡稱PO)。 ②面向數據方法(Data Oriented ,簡稱DO)。 ③面向對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 ,簡稱OO)。
⑶ 切克蘭德方法論的概述
20世紀40~60年代期間,系統工程主要用來尋求各種「戰術」問題的最優策略,或用來組織管理大型工程建設項目,最適合應用霍爾方法論
進入70年代以來,系統工程越來越多地用於研究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和組織管理問題,涉及的人、信息和社會等因素相當復雜,使得系統工程的對象系統軟化,並導致其中的許多因素又難以量化
從70年代中期開始,許多學者在霍爾方法論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各種軟系統工程方法論。80年代中前期由(英)P·切克蘭德(P.Checkland) 提出的方法比較系統且具有代表性。
P.切克蘭德認為完全按照解決工程問題的思路來解決社會問題或「軟科學」問題,會碰到許多困難,尤其在設計價值系統、模型化和最優化等步驟方面,有許多因素很難進行定量分析
P.切克蘭德把霍爾方法論稱為「硬科學」的方法論,他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論,並把它稱之為「軟科學」方法論
⑷ 霍爾方法論的步驟有什麼特點
有明顯的特點。
集中體現系統工程方法的系統性,綜合化,最優化,程序化,標准化具有研究方法上的整體性,強調明確目標,認為問題都可以歸納成工程系統問題,應用定量分析手段,求得最優解。
霍爾三維結構和切克蘭德方法論均為系統工程方法論,均已問題為起點,具有相應的邏輯過程。
⑸ 軟系統方法論的介紹
軟系統方法論(SSM,Soft Systems Methodology)是一項運用系統思考解決非系統問搭簡題的定性研究技術。 它主要用以解決那些包含有大量社會的畢氏、政治手枝散的以及人為因素的問題。
⑹ 軟系統方法論的步驟
軟系統方法論通常採取以下步驟(部分步驟在需要的情況下能夠重復):
1、調查非結構化問題。 運用「豐富圖」(Rich Pictures)來表述問題。 豐富圖要能夠盡可能多地捕捉到跟問題相關的信息芹並圓。 一張較好的豐富圖能夠揭示問題的邊界、結構、信息流以及溝通渠道,等等。 最為關鍵的是,通過信息圖,能夠發現與問題相關蔽寬的完整的人類活動系統。 它是一個不為傳統方法如: 數據流程圖、層次模型所包含的,但對SSM來說卻非常重要的成分。
2、對相關系統進行根定義(Root Definition)。
即我們可以從那些不同視角審視這個問題? 根定義通常用一句嫌塌話來表述系統轉變過程, 並包含有六個基本成分,使之做到非常結構化和標准化。 這六個成分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為CATWOE,簡述如下:
顧客(Customer)。 任何能夠通過系統獲益的人都被視為系統的顧客。 與此同時,如果因系統問題如系統中斷而遭受損失的人,也應被視為系統的顧客。
執行者(Actor)。 執行者負責設定好的系統輸入和輸出。
轉變過程(Transformation Process)。 這一過程展示從輸入到輸出的系統變化。
世界觀(Weltanschauung)。 Weltanschauung是德語世界觀的意思, 此處表示轉變流程要具有綜合意義。
所有者(Owner)。 系統的擁有者,有權決定系統啟動和系統關閉的人。
環境限制(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必須要考慮到的外部因素, 包括組織政策以及司法、倫理方面的制約。
3、評估是否是可行的、理想的系統變革。
4、系統執行,解決問題。 允許組織運用組織化、結構化的手段,解決復雜的組織難題。
⑺ TRIZ課題,結合實踐,運用資源分析方法對某個問題系統資源分析確定可用資源。
1概述系統分析方法(System Analysis Method)蘭德公司認為,系統分析是一種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確定問題的本質和起因,明確咨詢目標,找出各種可行方案,並通過一定標准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幫助決策者在復雜的問題和環境中作出科學抉擇。系統分析方法來源於系統科學。系統科學是20世紀40年代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橫跨各個學科的新的科學部門,它從系統的著眼點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個客觀世界,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它的產生和發展標志著人類的科學思維由主要以「拿腔實物為中心」逐漸過渡到以「系統為中心」,是科學思維的一個劃時代突破。系統分析是咨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們可以把一個復雜的咨詢項目看成為系統工程,通過系統目標分析、系統要素分析、系統環境分析、系統資源分析和系統管理分析,可以准確地診斷問題,深刻地揭示問題起因,有效地提出解決方案和滿足客戶的需求。2誕生系統分析最早是由美國蘭德公司在二戰結束前後提出並加以使用的。1945年,美國的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組織了各個學科領域的科技專家為美國空軍研究「洲際戰爭」問題,目的是為空軍提供關於技術和設備方面的建議,當時稱為「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縮寫為R & D)計劃。1948年5月,執行該計劃的部門從道格拉斯公司獨立出來,成立了蘭德公司,「蘭德」(RAND)是「研究與開發」英文的縮寫。從40年代末到70年代的30年中,系統分析沿著兩條明顯不同的路線得到迅速發展。一條路線是運用數學工具和經濟學原理分析和研究新型防禦武器系統。60年代初期,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把這套方法應用於整個軍事領域,並很快在各政府部門推廣,形成了著名的「計劃—規劃—預算系統」(PPBS)方法。在軍事和政府部門的帶動下,美國民間企業也開始應用系統分析方法來改善交通、通訊、計算機、公共衛生設施的效率和效能;在消防、醫療、電網、導航等領域,系統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分類1)系統特徵分析方法;2)系統邏輯分析方法;3)系統工程技術。4咨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