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小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

小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26 00:24:48

如何講解小學數學應用題

小學生討厭是因為他們聽不懂,但只要一明白,絕對是一通百通。
我是一名學生,我結合了我們小學的奧數老師,初中的奧數老師以及我現在的老師的教學方法,結出下列結論:
1可先開始做一些簡單的數學游戲,使同學們熱熱身,如二十四點等。
2開始講題時,先給他們幾分鍾看題,運算一下。
3首先要弄清楚題目給我們的信息(關系式等),用簡要的代號、箭頭、字元在黑板上表示出最重要的資料。使得題目清晰。
4知道題目要問我們什麼時,讓老師與同學一起去尋找題目的突破口和解題的思路。最主要讓同學們自己去摸索,老師只起到一個輔導糾正的作用。如果出現了不同的答案,就讓同學們自己辯解自己的為什麼是對的,對方為什麼是錯的,可以訓練學生們表達能力和整理思路。這樣也會產生一個對立的狀態,中立的孩子也會在其中分辨出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並發表自己支持哪一邊。這這種活躍的環境會使不思考的孩子隨之一起開動腦筋。
5讓同學們尋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維,發散性思維對學生來說是很有益處的。不發言的孩子也會隨之學到跟多的知識,就像交換蘋果的故事那樣。
6如果是一個很深奧的題目,就由簡到深,不妨從畫圖開始,舉個簡單的例子去啟發他們。在一步步的,簡單的題目到深奧的題目。
7講完例題後,在把做題思路從新再講一遍,理清大家的思路。
8學完一個例題,做一些小小的練習題,這不僅可以增加印象,還可以讓學生們發現那裡還不過關。

❷ 對提高學生解決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小學數學中,應用題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長期以來,應用題用的教學時間不少,教師學生費力很大,但是成績總不夠理想。怎樣改變這個現狀呢?重要的問題在於改進應用題的教學方法。
一、 從概念入手,抓好簡單應用題的教學
研究應用題的教學方法,首先碰到的問題是簡單應用題(即一步運算的應用題)的教學。以前,把簡單應用題分成十一種基本類型,一個類型一個類型地講,並且要求學生記住每個類型的特徵和計算方法。如「兩個數合並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用加法」;「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用減法」;「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用減法」;「把幾個相同的數合並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乘法算比較簡便」;「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求一個數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等等。當時認為這樣做是「抓規律」,是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能力的有效手段。實踐的結果是,不僅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造成學生死記硬背。由於這些結語不容易記全,有的學生就「找竅門」,錯誤地認為,「一共」就是「加」,「還剩」就是「減」,「多」就是「加」,「少」就是「減」……解題時只抓關鍵詞不作認真分析。把解答應用題公式化,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模式套用公式,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解題時生搬硬套現成的公式,而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不僅不利於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而且也不利於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其實,對於簡單應用題,關鍵問題不在於分成什麼類型,而在於能夠判斷用什麼方法計算。所以,同簡單應用題關系最為緊密的數學基礎知識,是加、減、乘、除的概念。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簡單應用題,都要用加、減、乘、除四種演算法中的一種演算法來算。為此,要使學生能夠很好地解答簡單應用題,就必須使學生能夠清楚的理解,什麼樣的問題用加法算,什麼樣的問題用減法算,什麼樣的問題用乘法、除法算。贊成分類型教的同志們,可能會認為,分類型教,也正是要解決「能夠用什麼方法計算」的問題。實際上,不盡如此,拿加法應用題說吧,過去我們把加法應用題分成兩種,一是求總數的應用題,二是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求總數的應用題同加法概念比較接近,因而比較好懂,學生也容易掌握。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先要說明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是什麼意思,再說明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用加法。學生最終獲得的結論是「求總數,用加法」;「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用加法」。以後遇到應用題,先要看看是什麼類型,再去判斷用什麼法計算。如果不照這樣分類型教,在教學時就要把重點放在講清數量關繫上。所謂講清數量關系,就是要使學生理解,已知兩個數,要把兩個數合並在一起,就把兩個數相加。這就要在講解加法概念時,要使學生清楚地理解,「把兩個數(或幾個數)合並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以後,就用這個概念來解答加法應用題。求總數是把兩個數(或幾個數)合並成一個數;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也是把兩個數合並成一個數。這樣,就用不著再分類型了。即使應用題的內容千變萬化,只要加法概念清楚,能夠看出是把兩個數(或幾個數)合並成一個數,必然就能夠正確判斷該用加法計算。同樣,對於減法、乘法、除法的簡單應用題,也是要用減法、乘法、除法的概念去解答。這在課本中都有所體現,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所以,解答簡單應用題,重要的是要把加、減、乘、除的概念學好。
二、從問題出發,弄清應用題的事理
至於兩步以上計算的應用題,首先,最關緊要的,是要讓學生弄清楚應用題的事理;其次,才是確定演算法的問題。拿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說吧,既然是兩步計算,就一定有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的問題,這必須根據應用題的事理來確定。譬如有這樣一道應用題:二年級一班有男學生18人,女學生比男學生多6人。全班有學生多少人?如果不注意弄清楚應用題的事理,看到有男學生18人,女學生比男學生多6人。就很容易把18同6相加,錯誤地認為全班有學生24人。出現這樣的錯誤並不奇怪。第一,在這以前,學生解答的應用題多數是一步計算的應用題;第二,在這道題目里只有兩個已知數,同一步計算的應用題很相似。教學時,如果教師不先講例題,又不事先提醒。學生就很有可能出現上面的錯誤。那麼,怎樣才能把這樣的問題解答的正確呢?關鍵就在於把應用題的事理弄明白,即要讓學生理解,這道題是要求全班有學生多少人,那麼先得求出女學生有多少人。這就對應用題的事理弄明白了,自然也就不會發生上述的錯誤。對於兩步以上的應用題,情況更為復雜,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弄明白題里所講的事,再將題里的數量關系分析清楚,然後才能確定先算什麼,後算什麼,以及用什麼方法算」。所以,在應用題教學中,從問題出發引導學生弄清楚應用題的事理,是解答應用題的一個不能缺少的步驟,是學生解答應用題時必須養成的一個良好習慣。
三、分析數量關系,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
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解答應用題,特別是解答兩三步以上計算的應用題,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很重要。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即:(1)弄清題意,並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2)分析題里數量間的關系,確定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最後算什麼;(3)確定每一步該怎樣算,列出式子,並且算出得數;(4)進行檢查或驗算,寫出答案。這里講的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並不是從這里才要求學生這樣做,而是從一開始講應用題時,就要注意引導學生這樣做。
這里講的一般步驟中的(1)(3)(4)條,用不著再說什麼了,以下想著重談談其中的第(2)條,即如何分析題里數量間的關系。為了說起來方便,先用課本上的例題作為例子來說明。課本上的例題是:公社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分析這道題里數量間的關系,可以有兩個不同的過程。
1、一個過程是從應用題的問題開始,逐步分析到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即:要求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必須知道剩下多少套和要做的天數;剩下的要3天做完,要做的天數是已知的,剩下的套數不知道,要求剩下的套數,必須知道計劃做多少套和已經做了多少套;計劃做多少套是已知的,已經做了多少套不知道,要求已經做了多少套,必須知道做了多少天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這兩個數量都是已知的,因而可以求出來。
2、另一個過程是從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出發,逐步找出新的已知數和最後要解答的問題,即: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可以求出已經做了多少套;計劃做的套數是已知的,又可以求出已經做了多少套,就可以求出剩下多少套;剩下多少套求出了,又知道剩下的要3天做完,就可以求出最後的解答——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以上兩個分析過程,在順序上顯然是不同的。通常把前者叫做分析法,把後者叫做綜合法。實際解題時,對於比較簡單的應用題,可以用分析法,也可以用綜合法;但是對於比較復雜的應用題,往往是先用分析法來分析清楚題里的數量關系,再用綜合法來幫助列式計算。所以,在解題過程中,通常是既用到分析法,又用到綜合法,兩者是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的。
這個分析綜合過程,不一定對小學生講,更不要要求所有學生都會畫出分析綜合的思路圖,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有意識地按照這樣的過程,講清楚題里的數量關系;也可以啟發學生這樣來分析,並要求學生逐步學會這樣做。這就可以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掌握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是一個很艱巨的過程,需要教師們在從教之路上嚴謹教學,不斷地總結探討,切實讓學生明事理,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

❸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

一、結合實際情景,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許多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差是因為他們的文字理解能力差,准確地說是他們對應用題文字敘述的理解力差,就是讀不懂題,導致讀完應用題學生根本不知道各個數量的確切含義,或者對題目中關鍵句子的含義把握不準。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把應用題的情景思維注入到實踐中去思考。例如,在教用錢買東西這一類應用題時,學生往往會被題目中的數字所迷惑,脫離實際去想,把題目理解得一塌糊塗。其實用錢買東西,是最常見的事情,但當把這一幕買東西的情景敘述成應用題時,學生往往會完全脫離買東西這一現實情景,只是題目中的數字在腦海里打圈圈。如果能把實際情景與應用題敘述的情景聯系起來,學生就會比較容易地把應用題解答出來。例如,第四冊數學中有這樣一類題目:小詩拿5元去1支鋼筆和5本練習本,鋼筆2元一支,練習本3角一本,售貨應找回多少錢?此題對於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一看題目就感到難做。我講課前,布置學生用5元把題目中的文具買回學校用,在講課時結合實踐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會把實際情景與題目敘述的情景聯系起來想,他們會知道「1」支鋼筆的「1」字不需要列入算式計算,這時學生就比較容易地把題目解答出來:3×5=15角=1元5角(買練習本用的錢),2元+1元5角=3元5角(買鋼筆和買練習本總共用的錢),5元-3元5角=1元5角(售貨員應找回的錢)。
二、根據應用題的特點,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
應用題雖說是題目變化多端,種類繁雜,但大多還是有章可循的。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教師如果在日常的教學中經常性地幫助學生總結歸納解題方法,學生在答題時會少走彎路,解題效率會大大提高。下面介紹幾種小學數學應用題中常用的解題方法。
1.分析法和綜合法
分析法就是從題目的問題入手,逐步推得需知條件,直至均為已知條件為止。綜合法從題目的已知條件入手,逐步推得可求什麼,直至得出題中問題為止。例如,客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去時每小時速度是45千米,4小時到達乙地,回來時比去時每小時多走15千米,回來時用了幾小時?這時就可用分析法:回來的時間=回來的路程÷回來的速度,回來得路程=去時的路程=去時速度×去時的時間,回來的速度=去時速度+每小時多走的,就可從問題推導到已知條件,也可用綜合法。分析法和綜合法可綜合運用,由條件向問題或由問題向條件或同時進行,這樣就較容易找到解題的方法。
2.方程法
方程法有助於學生順向思維,尋找等量關系、理清思路,從而達到解題的目的。在解題的過程中,要靈活選用方法解題。例如修路隊修一條路,第一周修這條路的1/3,第二周修這條路的1/4,第二周比第一周少修8千米,這條路有多少千米?這道題用算術方法找分率對應的具體量就比較難找,如果用方程找出等量關系第一周修的量-第二周修的量=少修的8千米,就易於接受。在用方程解應用題時讓學生嘗試列出不同的方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分析數量關系,可以列出不同的等量關系,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方程加以比較,從中找出簡便解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圖示方法
圖示方法是通過畫簡單的示意圖來揭示問題的實質,顯示數量關系的一種策略。常用的有線段圖、幾何形體的切割等。例如,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隻腳。雞和兔各有幾只?運用圖示可使一些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形象,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變得清晰明了。畫8個圓表示全是雞,圓上畫兩個線段表示雞腳(式子為2×8=16),與題意相比少了十隻腳(26-16=10),因為每隻雞兔相差兩只腳(4-2=2),在圓上再畫兩條線表示兔子就要畫五個圓(10÷2=5),這種簡單示意圖與算術方法相結合使問題更直觀化,更易於理解。
三、將數學問題生活化
從某種意義上說,數學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尤其是數學應用題,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大至天文、地理、環保問題、生態平衡問題,小至利率計算、商品買賣……均可在數學中找到其應用的蹤影。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數學中的應用題則是生活在數學中的體現,它是所學過的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綜合應用。基於以上認識,我們提出應用題教學「生活化」的研究。比如,挖掘教材內容中的生活素材,尋找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的切入點,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為活生生的生活現實,或者在表述方式上實現生活化,如改過去應用題「純文字化」的表述模式,有機地將表格、漫畫、情境圖、數據單等引進應用題教學。
以上幾點是自己在應用題教學中的幾點體會,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需要對學生長期培養,只要我們對此重視,加之科學的方法做指導,學生解題能力就會有大的提高。

❹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效果

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學的難點。現 階段,很多小學數學老師在應用題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教學內容單一、不能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解題方法模式化和套路化等問題,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學效率較低。為此,要根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一、教師要充分認識應用題教學的意義
小學應用題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常見的數量關系和解答應用題的方法,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而且應該有意識地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想像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而這些能力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審題、辨析、整理條件、分析推理、列式解答以及檢驗等許多環節,日積月累逐步培養起來的。所以,應用題教學的每個環節都要把著眼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能力上。
二、點燃學生生活中的智慧火花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應該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 把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引入到數學教學中來,並且選擇學生熟悉的內容,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適當地增減和修改不符合本班教學的應用題,使教學的內容更加富有生命力,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 例如,教師在講解「求兩數的和應用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首先數數本班裡面男生和女生的人數,然後讓學生計算班級裡面總共的人數。又如在「連減應用題」講解中,教師可以首先設置相應的題目,假如桌子上面有 20 個杯子,之前被同學拿走了5個,又被拿走了10 個,那麼現在桌子上還有幾個杯子呢?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還可以點燃學生生活中的智慧火花,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數學應用題教學需要遵循的基本理念。在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學生 的心理特點與年齡特點,了解學生接受和掌握數學知識的規律,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與水平。要通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應用題教學中來,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與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
四、老師要把握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規律
應用題的主要著眼點在於「應用」。為了使學生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能夠脫離書本去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著力培養學生的應用題意識,使學生能夠把應用題教學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清楚地了解應用題的教學規律是必要的。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的便是使小學生能夠正確地使用量詞,使學生能夠用數字正確地把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形容出來,正確地認識數字與現實事物之間的關系。其次,便是培養學生的洞察能力,使學生能夠很好地洞悉問題之間的關系,理解題意。把抽象的問題與具體的數字聯系在一起。最後,脫離書本,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觀察事物,然後運用自己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問題。
五、要從整體出發組織應用題教學
目前小學教材里的應用題,是按類型和運算步驟的多少來編排的。這種編排方法,注意了各類問題的區別,但對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不夠,容易造成互相隔裂和套用類型的毛病. 在教學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從應用題的整體出發組織教學,以補不足.簡單應用題是復合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必須使學生熟悉用加、減、乘、除四種方法計算的各種情況. 因此,題目的內容要豐富,使學生熟悉「增添」、「補足」,「提前」、「縮短」、「平均」等各種表達數量關系的詞彙.簡單應用題一般是分類型的。在一定的階段,可以按它們的內在聯系,歸納整理,使類型簡化,如求兩數相差多少和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以及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這三類應用題,可以歸納整理為「比較多少的問題」,這樣就能更深刻地揭示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便於理解,並能減輕記憶負擔。
六、教會學生認真審題,重視學生檢驗能力的培養
審題是應用題教學的重要基礎,學生只有學會審題才可以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多角度和多方位的思考問題,並且把數量關系從應用題中抽象出來. 除此之外,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檢驗能力的培養,一般情況下,檢驗大致分為估算檢驗和精確檢驗,通過這兩種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使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從而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質量。
七、引導學生會實現從「應用題」到「數學應用」的跨越
「數學應用」,不能簡單地等同於「應用題」. 如前所述,由於「應用題」這一名詞在小學數學教材與教學中的特殊指向性,其涵義已經被人為地縮小了,不能用它來表示更廣泛的數學應用. 而《標准》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作為總體目標之一,就是要從全方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 為此,教師在講授應用題時要聯系實際,拓寬視野,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❺ 小學應用題教學有哪些好的教學方法

總結題型,把屬於一類的問題當做例題研究透(多解法),反復練。再把有變形的問題拿出來當做練習,就行了。

小學的應用題實在太簡單。。
畫圖是一個很好幫助初學者理解應用題的方法。

❻ 小學數學如何做好應用題教學

應用題是用語言或文字敘述有關事實,反映某種數量關系,並求解未知數量的題目。每個應用題都包括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以往,中國的應用題通常要求敘述滿足三個要求:無矛盾性,即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不能相互矛盾;完備性,即條件必須充分,足以保證從條件求出未知量的數值;獨立性, 即已知的幾個條件不能相互推出。小學數學應用題通常分為兩類:只用加、減、乘、除一步運算進行解答的稱簡單應用題;需用兩步或兩步以上運算進行解答的稱復合應用題。
小學數學中把含有數量關系的實際問題用語言或文字敘述出來,這樣所形成的題目叫做應用題。任何一道應用題都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條件(簡稱條件),第二部分是所求問題(簡稱問題)。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組成了應用題的結構。
應用題可分為一般應用題與典型應用題。
沒有特定的解答規律的兩步以上運算的應用題,叫做一般應用題。題目中有特殊的數量關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驟和方法來解答的應用題,叫做典型應用題。
(小學時學的應用題,一般使用算數方法解,只有一少部分使用方程、比例來解;而到了初中,所有應用題都必須用方程方法解)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❼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課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應用題的占的比率很大。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利用所學到的應用題來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費用的支出和收入、盈虧問題,行程問題,工程問題等等。因此,可以說應用題是生活的需要,無所不有,無處不在。其實應用題的學習是對小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其數學素質。因此,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引導學生怎樣解應用題
1、認真閱讀題目。很多學生一直認為只有語文才需要一遍遍地讀。數學是一門很省力的科目,不需要怎麼花時間讀題的。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數學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科目,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要求相當高。同時讀題也是解決應用題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自己感知信息數據的過程。讀,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事。但數學應用題的讀不是泛泛而讀,要求的是讀通、讀透。很多學生之所以做錯,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於讀題時走馬觀花,完全沒有看懂題目問了什麼,很隨意的就開始動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做錯了題目,甚至有的題目錯的非常的離譜,讓老師無法理解你是如何做出來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應用題也不例外。甚至可以這么說:「與其讓學生抄題目,不如讓學生認真讀題目。」這當中的道理,就像讓學生抄不認識的字一樣,不論抄多少遍,學生還是同樣不認識、不理解。認真的讀題,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而且也使學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養,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捕捉信息數據的能力,為學生理解題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2、圈重點。在做應用題的時候一定要把重點的詞圈下來。這里所謂的重點詞並不是指同一個詞語,因為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他們眼中重點的詞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有多有少,但不管怎麼,圈出的詞一定要為你做題服務。例如:在教《分數加減法》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題目,一塊地共多少公頃,其中多少種大豆,多少種棉花,其餘種玉米,玉米的種植面積占這塊地的幾分之幾?
這道題主要是讓你區別給你的分數是分率還是一個數。這個時候我就要求學生必須把有單位名稱的數字圈出來,這樣可以提醒自己,數和分率是不同的,不可以進行加減法。同時劃出「幾分之幾」明白的告訴學生求的是一個分率,和公頃無關。劃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可以提醒學生在今後的思考中注意一些細小的地方,以免出現不該有的錯誤。
二、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在應用題教學中,必須採用「聯想法」引導學生進行推理、想像。可讓學生找出題中關鍵詞來引發聯想,由題中的一個詞語或數量想到與之有關的另一個詞語或數量,以弄清題中的數量關系。如:五年級同學要澆300棵樹,已經澆了180棵,剩下的分3次澆完,平均每次要澆多少棵?題中出現「要澆、已澆、剩下、3次、平均每次」等字眼,教學時可提示,引導學生進行推理想像,展開一個由「要澆」、「已澆」想到「剩下」,由「剩下」、「分3次」想到「平均每次」的合理想像過程。又如:一塊長方形的蘿卜地,長15米,寬6米。在這塊地里一共收蘿卜135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蘿卜多少千克? 解題時只要學生能從「長、寬」想到「周長」或「面積」,或由「平方米」想到「面積」(平方米是常用的面積單位),就能確定必須先求面積了。這樣,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三、讓學生分析應用題常用的推理方法
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推理方法,幫助學生明確解題思路至關重要。分析法和綜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謂分析法,就是從應用題中欲求的問題出發進行分析,首先考慮,為了解題需要哪些條件,而這些條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條件都能在題目中找到為止。例如:甲車一次運煤300千克,乙車比甲車多運50千克,兩車一次共運煤多少千克?
指導學生口述,要求兩車一次共運煤多少千克?根據題意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甲車運的和乙車運的)?題中列出的條件哪個是已知的(甲車運的),哪個是未知的(乙車運的),應先求什麼(乙車運的300+50=350)?然後再求什麼(兩車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綜合法是從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出發,通過分析推導出題中要求的問題。如上例,引導學生這樣想:知道甲車運煤300千克,乙車比甲車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車運煤重量(300+50=350),有了這個條件就能求出兩車一共運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過上面題的兩種解法可以看出,不論是用分析法還是用綜合法,都要把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結合起來考慮,所求問題是思考方向,已知條件是解題的依據。
四、培養學生多練習的習慣
多練即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解應用題的訓練。練習中,教師要注意照顧全體,輔差培優,這樣既可穩定尖子生,又可提高中差等生。練習可分為課堂練習和課外練習。設計練習題時應恰當運用口答、板演、書面練習和動手操作等多種練習相結合的形式,注意「質」與「量」的有機統一,發揮每種練習的獨特作用,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達到開發學生智力,使練習收到實效。比如:既要設計一些選擇、改編、補充條件或問題等基本形式的練習,又要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練習。如答案不唯一,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餘條件、條件不夠等。讓他們在點點滴滴的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輕松與快樂。
五、引導學生學會「假設」
假設是指將題中的某一條件先假設為與其相近的另一條件,從而使問題的解答趨於簡單、明朗。如練習題:「一批煤,原計劃每天燒16噸,實際每天燒12噸,結果多燒5天。原計劃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假設實際燒煤的時間與原計劃燒煤的時間相同,則實際燒煤的總噸數要比原計劃燒煤的總噸數少12×5=60(噸)。總噸數差60噸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實際比原計劃每天少燒16-12=4(噸),60噸里包含幾個4噸,就是原計劃燒煤的時間。根據實際少燒的噸數和實際少燒的時間,就能求出總噸數。
12×5÷(16-12)=15(天)
六、讓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我們應從課堂教學入手,聯系生活實際講數學,把孩子的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如教學圖畫應用題時,可以編一道這樣的文字應用題:過春節了,爸爸買了一籃子又紅又大的蘋果共10個,給姥姥送去4個,還剩幾個?這樣似乎累贅,但很明顯學生感覺到四個蘋果是從籃子里拿出來的,拿出來即「去掉」,「去掉」就用減法,從10個里去掉4個,則用10減去4得6個。這比讓學生說籃子外面和裡面共有10個蘋果,籃子外有4個,求籃子里有幾個蘋果,讓學生列式計算效果要好得多。又如教學「小明要寫9個字,已經寫了6個,還要寫幾個?」這一道應用題時,教師就畫9個田字格,在6個格子中寫6個字,指著剩下的空田字格問學生「還要寫幾個」。寫一個字就相當於去掉了(手勢)一個格(因為這個格子寫過了就不能再寫了),寫6個字去掉了幾個格?去掉用什麼方法?這樣學生就很快地理解了,還要寫幾個用減法,用總數減去已經寫的個數。這樣的例子還很多,至於怎樣表述更有利於不同的學生理解,就在於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及引導方式了。
總之,教無定法,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要從多方面引導學生,教導學生,學生的思路越清析,解題方法也就越豐富靈活。因此,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滿足於得出正確的結果,而要進行必要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做到活學活用,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於學生的求知慾,使其在數學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❽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效果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白田小學 王文芬 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教學,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的重要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應用題的教學,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並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動機轉變為學習活動,進而提高應用題的教學效果。 一、引導學生分析應用題常用的推理方法 小學生一般習慣於模仿老師的解答方法,機械地去做題。所以,引導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推理方法,幫助學生明確解題思路很重要。分析法和綜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分析就是從應用題中欲求的問題出發進行分析,為了解題需要哪些條件,而這些條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條件都能在題目中找到。例如:甲車一次運菜300 千克, 乙車比甲車多運50 千克,兩車一次共運菜多少千克?先指導學生口述,要求兩車一次共運菜多少千克?根據題意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題中列出的條件哪個是已知的,哪個是未知的,應先求出什麼(乙車運的300+50=350)?然後再求什麼?(兩車一共運菜多少千克,300+350=650)。綜合法是從已知條件出發,通過分析推導出題中要求的問題。在這個例題中就引導學生分析:知道甲車運菜300 千克,乙車比甲車多運50 千克,可以求出乙車運菜重量,有了這個條件就能求出兩車一共運菜多少千克?(300+350=650)。通過這兩種解法可以看出,不論是用分析法還是用綜合法,都要把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 問題結合起來考慮,所求問題是思考方向。 二、准確的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正確分析數量關系是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所在。在應用題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訓練學生分析應用題中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把數量關系從條件中抽象出來。對於一步計算的應用題,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題意。例如:老師今年35 歲,學生今年7 歲,老師的年齡是學生的幾倍?要求學生說出「這道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用除法計算。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再如「故事書8本,童話書數是故事書的5 倍,童話書有多少本?」要求學生說出「這道題是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用乘法計算。用一句話概括題意促使學生把具體的情境提煉出數量關系。對於兩步以上計算的應用題,審題時先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這有利於正確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直觀感知題意後,抓住題目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探求問題與條件的數量關系。如學校新購一批圖書,故事書有42本,比童話書少48 本,學校新買圖書一共多少本?分析時可設計系列問題,解剖題目中的「問題」部分,啟迪學生思考:學校新買圖書一共有多少本中的「一共」由幾部分數量組成?哪些數量未知先算出來,再求和,這就運用了分析的方法解決問題。 三、把合作深究理念貫穿在教學過程中 數學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對同一個知識點來說,有的學生用某種方法去學很快就能掌握,有的卻難以接受,這正是因為每個學習的個體是不同的,他們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所以,應該放手讓學生去解答。當學生不解時可以順著學生的思路給予適當的鼓勵,當學生出現錯誤時,要旁敲側擊地向他們提問,讓他們自己意識到問題的所在。例如:把水泥、黃沙、石子按2 ∶ 3 ∶ 5 的比配置一種混凝土,如果這三種材料都有18噸,當黃沙全部用完時,水泥還剩多少噸?石子又增加了多少噸?教學時先問有多少學生理解題意,結果很多學生不理解題意。於是讓學生說說是如何理解這道題的,學生的講解要比老師慢一些,出現停頓甚至是錯誤,其實在這種看似緩慢的過程中,學生都在結合別人的理解來完善自己的思考,最後學生終於明白:由於三種材料都是18 噸,黃沙用的份額比水泥多,所以會出現黃沙全部用完而水泥不夠用的情況。這樣在理解題意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對數量之間的關系有了一定的感知。 四、學會歸納是應用題學習的遷移和升華 歸納是認知的源泉,也是認知發展的動力, 更是數學教學的升華。歸納就是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不同對象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然後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徵,進而得出結論。歸納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從很多事物中找出其共同的部分,概括出它們的要點。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突出歸納,加強感悟,努力讓學生通過歸納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的途徑,從而解決數學問題,培養他們的歸納能力。首先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練習題,通過練習題加深學生對新課的鞏固。教師在練習的安排上要有層次,有適當的坡度,還要有一定的彈性,並加強對學生的指導,通過練習加深學生的理解,豐富解題經驗,優化解題過程,熟練解題技巧,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邏輯性,使知識變為能力。其次要引導學生對解題過程進行系統整理歸納,要讓學生完整地、有系統地敘述應用題的分析過程,通過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這樣可以鞏固舊的知識,同時也可以達到預習新知識的目的。同時,通過總結加強記憶、加深理解,有利於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邢艷春 小學數學應用題「問題—建模

❾ 如何計算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應用題教學既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關鍵,又是重難點。它在小學數學教學和試卷中都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應用題解題策略的掌握程度來了解其數學水平,如何優化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策略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為了進一步改進應用題教學,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進而深化數學教育改革,一線數學教師決定以此為切入口,展開以校為本的課題研究。下面談個人建議供參考。

1.應用題解題讓其明確目標,理清思路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2.應用題解題讓其激發興趣養成習慣
興趣是求知的動力,是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源泉,對智力發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如何激起樂趣是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在「引趣」的問題上多下些功夫。挖掘教材趣味因素、趣味知識和故事,調動學生興趣。尤其低年級兒童樂於猜謎語,聽故事,教學中如能緊密結合教材,運用謎語故事的形式組織教學,對於激發興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通過興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應用題解題讓其自主探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解題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與探究活動中,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使學生的形象思維明確化,有助於他們分析數量關系,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教師應對不同年級段的學生使用適合解答應用題的訓練方法,這樣才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低年級以實物圖為主進行教學。由於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與理解與他們作用於物體的活動是分不開的,因此在低年級教學中,給每個學生都配備了一套數學學具,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動腦動手,進行實際操作,把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緊密結合起來。如: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時,通過學生擺△和○及紅花和黃花,弄清紅花的朵數是由與黃花同樣多的朵數和比黃花多的朵數合起來的。通過實物圖教學讓學生合作交流,給此類應用題教學提供了形象思維的依據,使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能較好地掌握數量之間的關系和解答方法,同時提高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4.應用題解題要認真審題,重視數量關系的分析
正確分析數量關系是正確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應用題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在應用題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訓練學生分析應用題中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存在的相依關系,把數量關系從應用題中抽象出來。如:某飼養專業戶養白兔800隻,黑兔的只數比白兔只數的3 倍還多10隻,這個飼養專業戶共養兔多少只?這道題存在兩個數量關系:①專業戶共養兔=白兔+黑兔;②黑兔=白兔×3+10。找出這兩個數量關系,對號入座,題目就很容易解答了。評析:為了防止學生一遇到敘述稍有變化的題目時就發生錯誤,在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多方位進行數量關系的分析。

5.應用題解題要注重知識間內在聯系,指導靈活運用解題策略
教師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所表現的不同水平。分析解題困難是由於沒有恰當的解題策略所致,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研究、善於歸納針對不同題型的解題策略,並進行恰到好處地引導、點撥。①有些應用題,學生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於思維定勢的影響,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轉換思考角度,讓思路清晰可辨。如:小紅期終考試語文、英語、數學平均成績86分,音樂成績公布以後,他的平均成績提高了1分。小紅的音樂成績多少分?按照常規解法,可知小紅期終共考了四門功課,要求音樂成績,可以用四門功課的總分減去其中三門功課的總分。由於四門功課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門功課的平均分高1分,那麼四門功課的平均分就是86+1=87(分),四門功課的總分為87×4=348(分),語文、英語、數學三門功課的總分為86×3=258(分),所以小紅音樂成績為348-258=90(分)。如果轉換角度來考慮:小紅音樂也考了86分,四門功課平均分也是86分。但實際四門功課平均分比其中三門功課平均分高出的成績正好分給每一科,使每一科各增加1分。這樣共多出1×4=4(分)。思路清晰了,問題解決了,能很快地算出小紅音樂成績是86+1×4=90(分)。②有些題目較為復雜,若按常規方法來思考根本無從下手,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思維從全局出發,從整體上把握,全面觀察數量之間的關系,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樣解題的效果特別好。如:有4個數的平均數是16;如果把其中一個數改為20後,這4個數的平均數為18。改動的那個數原來是多少?讀了題目之後,大部分同學可能都想知道4個數各是多少,都忙著去試找這4個數,顯然不可能也是沒有必要的。此題的解答應該從整體的角度去把握,不要只看到其中的某個數,簡單地把這4個數分開來考慮。先要知道改動後的4個數的總和為18×4=72,改動前4個數的總和為16×4=64,改動後比改動前增加了72-64=8,那麼,什麼數「增加8」後變為20呢?這樣問題就簡單化了。③解答「求平均數應用題」離不開「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這個數量關系式。不過,如果能緊扣「平均」二字的意義來思考,解那些靈活性強的題目,往往能想出更簡便的方法。在「平均」二字中,「平」就是「拉平」,也就是移多補少,「均」就是相等。「平均」二字的意思,通俗地說,就是用「移多補少」的辦法,使每份數量都相等。④應用題解題要防止並糾正審題定題型,解題套方法的定勢模式,在達到基本教學要求或學過相關的新知以後,應當示範並鼓勵學生拓寬思路,靈活轉移思考角度,優化思維,巧妙解題。如:要加工600個零件,甲單獨做要30天完工,乙單獨做要60天完工。現由甲乙兩人合作,需幾天完成任務?按常規解法,先分別求出甲、乙每天加工的零件數,再求出甲乙合作時每天加工的零件數。根據題意,列式計算為: 600÷(600÷30+600÷60)=20
(天)。在學過工程問題後,可啟發學生用工程問題的解答思路解答:設要加工的零件總數為「1」,則甲、乙的 工作效率分別1/30和1/60,列式計算為: 1÷(1/30+1/60)=20(天),生1還這樣想:根據題意,這批零件甲用30天做完,乙用60天做完,這就是說,乙工作2天相當於甲工作1天。因此甲乙合作1天,相當於乙單獨做(1+2)天。乙單獨做60天完成的工作,由甲乙合做時,只要60÷(1+2)=20(天)。評析: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已學的知識解答應用題,理解其不同的解題思路及解答方法。

綜上所述,教師要理解掌握應用題教學解題思路設計,使新舊知識聯系緊密,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使不同學生在不同活動中獲得不同的數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向課堂要質量,充分調動學習興趣,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數學教育教學質量

閱讀全文

與小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信iptv副機安裝方法 瀏覽:66
電視信號功分器連接方法 瀏覽:771
小學小數計算題簡便方法 瀏覽:426
腰部風濕病怎麼治最好的方法 瀏覽:663
小朋友認字方法有哪些 瀏覽:624
從0加到50等於多少簡便方法 瀏覽:45
水栽地瓜的種植方法 瀏覽:172
月之舊地漏換新地漏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277
失眠快速睡眠方法 瀏覽:398
榮耀手機設置動態壁紙的方法 瀏覽:294
拉屎擦屁股正確方法 瀏覽:376
冬蟲夏草粉的食用方法 瀏覽:985
巢蜜的食用方法 瀏覽:172
整理褲子的方法圖片 瀏覽:225
尿毒症是怎樣治療方法 瀏覽:535
尿不濕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916
扎針屬於什麼養生方法 瀏覽:333
恆潔淋浴花灑使用方法 瀏覽:407
14歲腸鳴音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946
分析彈體內力的一般方法為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