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調姿用什麼方法

調姿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10 17:03:53

A. 昆蟲標本怎麼做比如堂郎.蠍子

針插標本製作法

干制後的成蟲標本除墊棉裝盒保存外,一般都是插針存放。
(一)昆蟲針
主要是對蟲體和標簽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目前市售的昆蟲針是用優質不銹鋼絲製成。針的頂端以銅絲製成的小針帽,便於手搖移動標本。按針的長短、粗細,昆蟲針有數種型號,可根據蟲體大小分別選用。
通用的昆蟲針有七種,即00、0、1、2、3、4、5號。0至5號針的長度為39毫米,0號針最細,直徑0.3毫米,每增加一號其直徑增粗0.1毫米。另外還有一種沒有針帽很細的短針為00號針,是把0號針自尖端向上1/3處剪斷即成00號短針,可用來製作微小型昆蟲標本,把它插在小木塊或小紙卡片上,故又名二重針。
(二)插針後的效果
昆蟲種類不一,插針位置也有所不同,主要是避免針孔位置不當而損傷了蟲體中間部分的特徵而影響分類鑒定。插針時,務使昆蟲針與蟲體成90°角,避免插斜而造成標本前後、左右傾斜,定要垂直插下。
已插針的標本,要進一步調理蟲體在針上的位置,並使附插標簽各就各位,做到層次分明,規格一致,便於移動,利於觀察。插針時如蟲位過高,即針帽至蟲體距離過短,手指移動標本時極易觸傷蟲體;蟲位過低又影響下面所附插的小標簽。所以,必蝶蛾類昆蟲展翅法

鱗翅目成蟲通常是用插針展翅法製成標本。主要工具是展翅板。
展翅板是選用質量輕軟的木板製作,尺寸可按圖式比例製作。也可把展翅板做成固定式,需多做幾種溝槽寬窄不一的,以便根據蟲體大小分別選用。
展翅的操作步驟:
調整工具 使用移動式展翅板展翅時,需先根據蟲體(頭、胸、腹)的粗細移動板面,使蟲體正好納入槽內,以左右兩側不觸及板體為准,然後擰緊旋鈕。
放蟲入槽 把已插針的蟲體放進溝槽插在底板上(底板上粘一條軟木板,易於插針)。用小鑷子調理蟲體,使體背與溝槽口面相齊。
挑翅固定 蟲體在溝內固定後,先展左側前後翅,再展右側前後翅;同側前後翅先展前翅,再展後翅。先用紙條在前翅基部附近把蟲翅壓在板面上,紙條上端用大頭戚喚灶針固定在翅前方稍遠一點的位置上,左手拉住紙條向下輕壓,右手用解剖針(或大頭針)向前輕挑前翅前緣與蟲體體軸垂直,再稍向前挑一點,以待蟲翅乾燥後回縮時,正好與體軸相垂直。
然後把左側觸角沿前緣平行地壓在紙條下面;緊接著挑展後翅,在不掩蓋後翅前緣附近的主要斑紋特徵的情況下,把後翅前緣挑在前翅內緣的下面,並拉緊紙條,平壓後翅的翅面上,用大頭針固定紙條下端。同上法再展右側前後翅。為了穩固翅位,保持翅面平整,在左右兩對翅的外緣附近,再各加壓一紙條。
須使蟲體與針帽距離適當,又和下面附插的小標簽保持適當距離,
貼翅標本製作法

在教學中蝶蛾類插針標本,常因經常取放、傳遞觀察頗易損傷,同時又鑒於蝶蛾類昆蟲主要特徵又多取決於翅面,因此用透明膠帶粘貼雙翅製成貼翅標本,在教學中有一定應用價值。
貼翅標本的製作方法不一 ,現將一種單面貼翅法簡介如下。(以菜高扮粉蝶為例)
(一) 先根據翅面大小,選用適寬的透明膠帶和與翅面主色近似的一小塊電光紙。
(二)鏈枝 用小鑷子分別從翅基部取下四翅。
(三) 任取一翅,翅面朝上放在電光紙上,用膠帶蓋貼。蓋貼時先把膠帶一端粘在翅前方的電光紙上,然後向下徐徐把膠帶拉平,先貼住翅緣,再蓋貼翅面。最後粘貼在翅面下的電光紙上;把膠帶剪斷。依上法把四翅一一用膠帶貼妥。
(四) 用小圓頭鑷子尖,沿翅邊周圍加壓,使翅邊的膠帶牢固地粘在電光紙上。
(五) 把已壓邊的四翅,一一沿翅邊剪下。剪邊時最好用小彎頭剪刀便於彎轉剪邊。剪邊要寬窄適度,過寬則會失真,過窄則膠帶和紙邊不易粘牢。
(六) 把已剪好的四翅,按展翅位置用膠水粘貼在一張大小適中的卡片紙上,再把觸角粘妥。
(七) 在卡片的下方,註明標本名稱、分類位置等,貼翅標本即已製成。
製作貼翅標本除上法外,還有如下一些製作方法:
1. 將透明膠帶依翅體大小剪下一段,膠面朝上平展在玻璃板上,把已取下的四翅,翅面朝向膠面,按照生態姿勢放在膠面上,再把觸角粘在適當位置上,在翅下方粘上小標簽(字面朝下),最後蓋上一張大小適當的卡片紙(或其他襯紙)壓平即可。置放蟲翅和觸角時,需按生態姿勢,預先設計好各自的適當粘著位置,只能一次放妥,否則翅面、觸角一經置放,即被粘住,不能再次調理。
2. 將四翅的翅面,先按生態姿勢擺在卡紙(或其他襯紙)上,再放上觸角,加上小標簽;然後蓋以透明膠帶。操作時為防止翅和觸角移動錯位,可在翅基和觸角兩端各點上一點微量膠水,暫時固定。蓋壓膠帶時,先將膠帶的一端固定,然後慢慢拉壓膠帶,隨拉隨向下壓蓋蟲翅,要穩拉、拉平,防止發生皺褶或氣泡,也必須一次拉壓嚴緊。
貼翅標本是以觀察蟲翅形態特徵為主的一種識別措施,至於蟲體的其他部分,如頭、胸、腹、及其附肢,也是分類鑒定的重要依據,因此貼翅標本多用一般標本來製作,珍稀些的蝶蛾類,仍是以整體插陣保存為好。
幼蟲標本製作法
幼蟲標本通常是用浸製法保存,此外也可用干制。現分述如下:
(一)幼蟲標本浸製法
1. 排空腸道

採集或飼養的活動蟲,須先停食致飢,待其腸道里的食物消化完畢,排盡殘渣之後,再加工浸制。目的是為了防止蟲體污腐不潔,污染浸漬溶液而損壞標本。
2. 熱水浴蟲

為防止蟲浸漬後皺曲變形,需在浸漬前用熱水浸燙,使蟲體伸直,充分顯露出蟲體特徵,然後再投入浸漬溶水液中。用熱水浸燙時要注意火候,時間過長則會使蟲體破損。比較穩妥的方法是把熱水(90℃左右)倒入玻璃容器內熱水和蒸汽將蟲致死,使蟲體伸直,此法稱為「熱浴」。一般體小而軟嫩的幼蟲可熱浴2分鍾左右,大而粗壯的需要5-10分鍾,一待蟲體伸直,即開蓋取出,稍涼後再浸入標本液。
3. 浸液選擇
通常使用的浸漬溶液有以下幾種:

(1) 酒精浸漬液
把酒精加蒸餾水稀釋成75%溶液。酒精對蟲體起脫水固定作用,如直接投入75%酒精中,會使蟲體變硬發脆。可先將蟲體放進30%酒精中停留1小時,然後再逐次放入40%、50%、60%、70%酒精中,各停留1小時,最後放入75%酒精浸液中保存。用酒精浸漬液保存的標本比較干凈,肢體完整舒展,便於觀察。(尤其是附肢較長的昆蟲標本用此法效果很好)。此發的缺點是蟲體內部組織仍然較脆,提供解剖實驗時容易碎裂,妨礙系統觀察。 大量標本初次投入酒精浸漬液後,由於蟲體內部脫出的水會把浸漬液沖淡,應在半個月後更換一次,經久不換會使某些標本變黑走形。為緩解蟲體在酒精中浸漬的脆度,也可在酒精中滴入0.5-1%的甘油,使蟲體壁變得較為柔軟些。

(2)福爾馬林浸漬液
把福爾馬林用蒸餾水稀釋成2-5%的溶液即可用浸漬液保存標本。此法簡單、經濟、防腐性能好;缺點是易使蟲體腫脹,肢體易脫落。(保存蚜蟲標本不用此液)。

(3)醋酸、福爾馬林、酒精浸漬液
用此種浸液,可緩解單用酒精或單用福爾馬林的各自不足,易使標本保持常態。配製方法:酒精(75%)150毫升;水醋酸40毫升;福爾馬林60毫升;蒸餾水300毫升。 用此種浸漬液,可將幼蟲一次投入,然後密封容器長期保存,注意適時更換或添加浸液。(蚜蟲一般不用此浸液)

(4)醋酸、白糖浸漬液
用此浸漬液浸漬標本,可在一定時間內對綠色、紅色、黃色的幼蟲體色起到保色作用。配製方法:無雜質的純凈白糖5克;冰醋酸5毫升;福爾馬林5毫升;蒸餾水100毫升。

上述標本浸漬液不僅適於各種幼蟲標本的浸制,其它多種昆蟲的各態標本也可以選用。昆蟲標本浸漬液的配製方法較多,各有優點和不足,關鍵是根據蟲體結構和葯物原理,分別採用不同的浸漬液,並在實踐中摸索和積累經驗,不斷提高浸漬標本的質量。
(二)幼蟲標本干製法
將軀體完整的活幼蟲,平放在較厚的紙上或解剖盤中,腹面朝上,頭向操作者,尾向前展直。用一玻璃棒(或圓木棍、圓鉛筆桿)從頭胸連接處向尾部輕輕滾壓,使蟲體內含物由後面漸漸排出,以後逐次用力滾壓數次,直到蟲體內的內含物全部壓出,只剩一個空的蟲皮為止。
取醫用注射器,拉空針管,將針頭插入後面(不宜過深,但過淺又易脫落),然後用一細線將後面與尾部插針處扎緊,剪斷余線。
將已經插入針頭的蟲體連同注射器一起移到烘乾器上加溫的蟲體輕輕送入罩內,即可點燈加熱。
操作時,一面加熱一面徐徐推動針管,向蟲體內注入空氣,此時需注意邊注氣邊看蟲體伸脹情況,並反復轉動蟲體使之烘勻,待恢復蟲體的自然狀態時,即停止注氣,把蟲體徹底烘乾,移出罩外,在尾部扎線處,滴一小滴清水,用小鑷子把扎線退下。用一粗細適當小玉米桿或火柴棍從後插入蟲體,以能支撐蟲體為度,然後在桿(棍)的外端插上昆蟲針,用三級固定蟲位,插上標簽,幼蟲吹脹的干制標本即告完成。
生態標本製作法

常用的方法是將某種昆蟲的各態(卵、幼蟲、蛹、成蟲)及其寄主的被害部分,一起裝配在玻璃面標本盒內,可供教學、科普展覽之用。
標本盒一般用厚草板紙,盒蓋鑲上玻璃。標本盒的尺寸,通常是32(長)×22(寬)×2~3(高)厘米。盒內墊放脫脂棉,墊棉後,即可將制備好的標本,按預計布局一一就位,並在各蟲態及被害寄主下面,分別用小標簽註明,然後再在棉層的右下方放一標本簽,蓋上玻璃面盒蓋,用大頭針在盒的側邊固定。為了防蟲損害標本,在墊棉前可在盒底放適量樟腦粉(塊)。
成蟲剖腹干製法
有些腹部比較粗大的成蟲如蝗蟲、螽斯之類,欲進行干制標本,需將其內臟及脂肪等清除干凈,填充脫脂棉,才能長期保存。操作方法如下:
(一)將已致死的蟲體,用小解剖剪從腹面中央第二至五節,剪一開口。
(二)用鑷子把胸腔,腹腔的內臟和脂肪等內含物全部清除,再用脫脂棉把胸腔和腹腔的內壁擦拭乾凈。
(三)將脫脂棉撕成若干小塊,用小鑷子夾起小塊脫脂棉沾上些樟腦粉,一塊一塊向胸、腹腔內填入,直到填滿體腔,恢復原來蟲態為止。
(四)把開縫處的棉纖維用鑷子掖平掖好,再把開縫兩側的蟲體表皮拉回原位展平吻合開口。以後隨著乾燥,表皮會逐漸回抱,無須用線縫合開口,便自然更加吻合了。
(五)把蟲體用昆蟲針按規定針位插針固定在展姿板(厚紙板或聚丙乙烯板)上整理蟲姿。
(六)用大頭針先固定三足,一般是前足向前伸,中足中立、後足向後伸,擺出前足沖、中足撐、後足蹬的姿勢,顯示出躍躍欲跳的神氣,然後仍用大頭針把觸角向兩側展開,連用整姿板平放乾燥。
(七)標本干妥後,撤去固定姿勢的大頭針,用三級台固定蟲位,加插標簽,即可長期保存。
微小型昆蟲標本製作法
一般微小型昆蟲如跳甲、跳蟬、飛虱等不能直接插針,需用微蟲針穿刺或用膠液粘在小三角紙卡上,然後用昆蟲針間接固定。此法又名「二重針刺法」,操作方法如下:
(一)微蟲針刺法

微蟲針針體細而短,尖端銳利,無針帽,對於微小而堅硬的小昆蟲極為適用
用小鑷子夾起蟲體,按規定針位用微蟲針垂直刺穿,並把標本插在小軟木塊上。然後再用昆蟲針插小木塊。用三級台固定蟲位,加插標簽,標本和標簽均位於昆蟲針的左邊。
(二)三角紙卡膠粘法

把普通卡紙剪成底邊長0.4厘米,高為1厘米的微型三角卡,用昆蟲針針尖沾一點乳膠,輕輕點在三角卡尖端上,然後用針尖把蟲體粘起,放在點有膠液的三角卡尖端,並迅速向後撤針,以免把蟲帶起,這一操作非常關鍵,主要是針尖上膠液不能過多,再就是靠熟練的技術。粘好的標本如需調姿,可用昆蟲針尖撥挑。最後在三角卡的寬端穿插昆蟲針,用三級台固定蟲位,加插標簽,即可放入標本盒(櫃)內保存。
昆蟲標本還軟法

採回的標本如不及時製作,放置時間一久,軀體就會乾燥,關節、翅基變得僵硬,這樣的標本需要軟化處理才能加工製作。較穩妥的方法是把標本放入還軟缸內,置放一定時間,待軀體、翅基等部位軟化靈活後,再按新鮮標本的製作方法進行加工。
還軟缸和乾燥缸一樣,只是缸底放入干凈濕沙,把欲還軟的標本連同紙袋一起放入缸內,把蓋蓋嚴。由於缸內濕度較大,逐漸潤及標本,即使蟲體體軀、關節、翅基等關鍵部位得以軟化。實踐表明,乾燥多年的標本,在夏季一般2-3天即可還軟。
放入還軟缸內的昆蟲標本,由於蟲體大小、質地及乾燥程度不一,還軟所需的時間也有不同,因此,標本放進缸內後經常檢查,檢查時可用小鑷子輕輕觸動蟲體的各關鍵部位,如果發現已經適當軟化,應立即取出,以免軟化時間過長,整個標本變得過度濕軟而報廢。還要注意缸內標本切勿觸及濕沙、浮水。
存放在標本盒(櫃)內的插針標本、如果存放日久,蟲姿變形,也可把它們放到還軟缸內,待軟化後再重新調姿。

B. 火箭科普小知識幼兒園

1. 火箭科普小知識
火箭科普小知識 1. 航天科技知識
要自己組合一下!學習航天精神,承載民族復興的責任 一、引言 我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船「神州」五號的航天旅程圓滿成功,實現了中華兒女多年的飛天夢想,長大了中國人的志氣,是我國航天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正文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

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遠平坦的。

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或和彎皮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要在挫折和困難中奮起。

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戰斗和特別能公館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2. 航天科技小知識
一、航空航天飛喚差行器上電子設備的特點是:

①要求體積小、重量輕和功耗小;②能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工作;③高效率、高可靠和長壽命。在高性能飛機和航天器上,這些要求尤為嚴格。飛機和航天器的艙室容積、載重和電源受到嚴格限制。衛星上設備重量每增加1公斤,運載火箭的發射重量就要增加幾百公斤或更多。導彈和航天器要承受嚴重的沖擊過載、強振動和粒子輻射等。一些航天器的工作時間很長,如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長達7~10年,而深空探測器的工作時間更長。因此,航空航天用的電子元鬧皮器件要經過極嚴格的質量控制和篩選,而電子系統的設計需要充分運用可靠性理論和冗餘技術。

二、航空航天電子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是:

①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提高航空航天電子系統的綜合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②提高實時信號處理和數據處理的能力和數據傳輸的速率;③發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規模集成電路;④發展更高頻率波段(毫米波、紅外、光頻)的電子技術;⑤發展可靠性更高和壽命更長的各種電子元器件。
3. 航天科普知識
「長征」3號甲運載火箭

「長征」3號甲是在「長征」3號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火箭全長52.52米,火箭直徑、整流罩均超過「長征」3號。「長征」3號甲同樣是三級液體助推火箭,一、二級為常規燃料,第三級為液氫液氧燃料。第三級把直徑由2.25米增大到了3米,並增加貯箱長度,推進劑由8.2噸增加到17.6噸。整個起飛重量240噸,起飛推力300噸,其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由原來的1.4噸提高到26噸。它是中國目前高軌道上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具有一箭多星和適應多種軌道衛星發射要求的能力。

1994年11月30日,「長征」3號甲火箭又把中國新一代通信衛星「東方紅」3號發射升空。「長征」3號甲不僅適用於各種大、小衛星發射的需要,而且其發展潛力很大。中國正在用它作芯級,並利用中國已經成熟的捆綁技術,發展「長征」3號乙、「長征」3號丙火箭,由此形成並利用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群體,其中「長征」3號丙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到48噸。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CZ-3A)是一枚大型三級液體運載火箭,繼承了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的成熟技術,採用了改進的液氫液氧第三級,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的運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於擁有更靈活先進的控制系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可以在星箭分離前對有效載荷進行大姿態調姿定向,並提供可調整的衛星起旋速率,因而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為我國下一步研製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CZ-3B)及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CZ-3C)創造了條件,成為我國GTO運載火箭的基本型。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軌道有效載荷,同時兼顧低軌道(LEO)、太陽同步軌道(SSO)等其它軌道有效載荷的發射,也可進行一箭雙星或多星的發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的GTO運載能力為2.65噸,全箭起飛質241噸,全長52.5米,一、二子級直徑3.35米、三子級直徑3.0米,衛星整流罩最大直徑3.35米。它的一子級和二子級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為推進劑,三子級則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氫(LH2)和液氧(LOX)。

全箭由箭體結構、動力系統、控制系統、遙測系統、外測安全系統、滑行段推進劑管理與姿態控制系統、低溫推進劑利用系統、分離系統以及輔助系統等組成。

主要有六個系統:1.箭體結構,是火箭的主體。2.控制系統,是火箭的大腦。由計算機、平台、分離機構等組成,由設計師事先設計好發射程序。3.動力系統,由發動機、燃料箱等組成,是火箭的動力源。4.遙測系統,是將工作參數和監測數據由無線電傳回地面的系統。5.外側安全系統,是火箭出現故障,地面無法操縱火箭的時候,進行空中自毀的系統。6.低溫推進劑利用系統,是合理調控燃料混合比,有效利用燃料的系統。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1994年2月8日首次試驗飛行,成功發射了兩顆實驗衛星。之後,連續五次成功地發射了五顆GTO通訊衛星。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的所有六次發射完全成功,發射成功率達到100%。
4. 有關火箭構造的科技知識
火箭的基本組成部分有推進系統、箭體結構和有效載荷。

有控火箭還裝有制導和控制系統,有時還可根據需要在火箭上裝設遙測、安全自毀和其他附加系統。 推進系統是火箭飛行的動力源。

固體火箭的推進系統就是固體火箭發動機。液體火箭的推進系統包括發動機、推進劑貯箱、增壓系統和管路活門組(見飛行器推進系統)。

箭體結構的作用是裝載火箭的所有部件,使之構成一個整體。通常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殼體和液體火箭的箱體構成箭體結構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還包括尾段、級間段、儀器艙結構和有效載荷整流罩等部分。箭體結構應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外形。

在完成相同功能的前提下,箭體結構的重量和體積越小越好。減輕箭體結構重量的途徑,除設計技巧和工藝方法外,結構型式和材料的選擇也很重要。

有效載荷是火箭所要運送的物體。火箭的用途不同,有效載荷也不同。

軍用火箭的有效載荷就是戰斗部(彈頭)。科學研究用的火箭的有效載荷是各種研究儀器。

運載火箭的有效載荷則是人造衛星、載人和無人飛船或空間探測器等航天器。
5. 航天小知識
呵呵,我也要參加這個比賽。

我查到了,所以。

不告訴你! 算了,還是告訴你吧!1.身體健康 每天都要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至少跑步兩英里(約3.2公里),騎自行車15分鍾,50米的泳道游五個來回,不間斷地舉重15分鍾。 2.團隊合作 學會和他人相處。

太空船空間很小,你必須知道怎樣和其他機組人員在一起生活。 3.外語水平 懂基本的俄語。

但是這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曾經在02年花費巨資搭載俄羅斯太空飛船進行太空旅遊的南非富翁馬克-沙特沃思曾經表示,每天四個小時的俄語課程就像給大腦動手術還不上 *** 。

4.身體檢查 良好的健康狀況是必需的。心臟病人是絕對不允許上天的,但是像輕微的哮喘病等不會有影響。

5.心理檢查 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尤其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保持鎮靜的素質。一名宇航員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危險,而在太空可沒有哪裡可以逃的。

6.超重耐力訓練 超重耐力訓練要求航天員在承受8倍於自身體重的重力條件下,保持正常的呼吸和思維能力。這種訓練通常會在高速旋轉的離心室或旋轉座椅上完成,訓練中最大的壓力是承受加速度,航天員的訓練則要求超載達到人體自重8倍重力的加速度,持續時間為40至50秒。

在載人航天飛行訓練中,超重耐力訓練是對航天員自我極限的最大挑戰,這是有名的魔鬼訓練,很多人為之卻步。 7.急救訓練 基本的急救知識是宇航員的常識,比如骨折後給腿部上夾板,還有給傷口上葯等。

8.陸地生存訓練 模擬太空梭在俄羅斯的野外意外墜毀,受訓者必須接受怎樣生火,怎樣搭建臨時住所,如何求救等基本生存訓練。 9.海上生存訓練 萬一發生意外,宇航員還應該做好在緊急降落黑海的准備。

其中一個訓練就是宇航員穿著太空服跳入水中,在水中應該學會自己給救生艇充氣。 10.失重訓練 在失重狀態下,一切日常任務如吃東西、喝水、上廁所、嘔吐等都需要重新學習,否則可能會給你和其他人帶來很多麻煩。

美國宇航局的醫學專家特意研究出一個名叫「嘔吐彗星機」的大型儀器,宇航員只要在上太空前,在這個儀器里「住」上100個小時,那麼,他上到太空後,就不會再發生嘔吐的現象了。而在這個不斷旋轉的機器里,宇航員還要學會在30秒內穿好太空服。

11.學會駕駛太空梭 太空旅行什麼意外都可能發生,因此如果自動控制系統出現故障導致意外,或其他機組人員全部遇難的話,必須有人能夠駕駛太空梭返回地球。 12.錢 最後可能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你應該擁有至少2000萬美金。

1.2007年11月24日我國首顆探月衛星發射成功,這顆衛星名稱是嫦娥一號。2.2007年11月24日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的運載火箭在西昌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3.目前我國有三個衛星發射基地,即將在文昌建設第四個發射基地,預計在2010年投入使用。4.2007年4月14日我國用「長三甲」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北斗衛星送入太空,該衛星是我國「北斗計劃」中的一顆衛星,請問「北斗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定位導航。

5 為紀念400年前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觀測星空這一壯舉,2007年3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確定2009年為國際天文學年,主題定為:「The Universe – yours to discover」。6.下列關於行星說法錯誤的是木星在我國古代被稱為『長庚』,它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質量最大的。

7.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去考察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下列探測器和被探測的行星對應正確的是伽利略號 木星8.下面關於太陽系質量最大的前5個大行星,按質量從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9. 獵戶座大星雲的梅西耶編號為 M4210.下列關於各節氣的含義描述不正確的是冬至那天太陽赤緯為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11.人類已給月球上的許多地方命名了,下列名稱不屬於月球的是奧林匹斯山12.月球的環形山大多數以天文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的,其中也有我國古代的天文學家,下面人物中那位人名並沒有用來命名的是宋應星13.關於望遠鏡表述正確的是相比地平式望遠鏡,赤道式望遠鏡的優點是易於跟蹤天體的周日視運動14.月球繞地球轉動的軌道面和月球赤道之間的夾角大小為6度41分,這使得我們能夠在地球南北極看到一些月球背面。

15.下列關於彗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彗星靠近太陽時被加熱,彗星的光主要是由熾熱的氣體發出的。16.小行星的發現同提丟斯—波得定則的提出有密切聯系,根據該定則,在距太陽距離為2.8個天文單位處應有一顆行星,隨後皮亞奇果真在該處發現了第一顆小行星穀神星17.在太陽系內有的行星向外輻射的能量比其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量還要大,到目前為止,已知這樣的行星有木星和土星18.土星外圍的光環中間有一條黑暗的縫隙把光環分為內外兩部分,這條縫隙是以它的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的,被稱為卡西尼環縫19.通過對月相的觀察我們可以大致的知道當天在該月份中的日期,如當月相為上弦月時,大概為每個月的農歷初八左右20.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有一顆行星的自轉方式非常獨特,它的赤道面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為97度55分,幾乎是『橫躺』軌道平面上自轉,這是哪顆行星? 天王星21.下列天體哪個。
6. 科普小知識
科普知識讀後感

2008年9月25日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日子,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七號」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出征遨遊太空,在漫無邊際的太空上演偉大和神奇,這是中華民族實力的展示,也是中國人民向世界的又一個宣告……興奮之餘,總有許多疑惑縈繞心頭。例如:為什麼不能在設備齊全的實驗室完成科學實驗,非要帶到遙遠的太空上去進行,我在《十萬個為什麼》里找到了答案。

原來,在茫茫的太空里有四項特別優良的天然條件:絕對沒有空氣,絕對沒有污染,零下270度的低溫條件以及不受任何地球引力的干擾.尤其是第四項條件,它在地面上的任何實驗室里都是絕不可能做到的。太空梭是在太空里飛行,是一個動態過程。把實驗帶到太空梭上去做或者帶到遙遠的太空上去進行,其目的是為了讓實驗在與地面上完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就有可能創造出全新的科學奇跡.最吸引人的要數在太空科學試驗全新的生產加工方法:冶煉新的合金材料、各種新材料的焊接、製造質地絕對純凈的玻璃、提煉合成新的化學葯物等……看完整篇科普文章資料,我情不自禁地贊嘆道:「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議了!」

我想:我們今天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就是為將來去揭開一道道深邃、神秘的科學難題,去開辟一個新的科學領域,去引領一個新的科學時代!
7. 飛船科普知識迷快來喲
東方號宇宙飛船東方1號宇宙飛船,所屬國家蘇聯,它由乘員艙和設備艙及末級火箭組成,總重6.17噸,長7.35米。

乘員艙呈球形,直徑2.3米,重2.4噸,外側覆蓋有耐高溫材料,能承受再入大氣層時因摩擦產生的攝氏5000℃左右的高溫。乘員艙只能載一人,有三個艙口,一個是宇航員出入艙口,另一個是與設備艙連接的艙口,再一個是返回時乘降落傘的艙口,宇航員可通過舷窗觀察或拍攝艙外情景。

宇航員的座椅裝有彈射裝置,在發生意外事故時可緊急彈出脫險。同時在飛船下降到距離地面7000米的地方,宇航員連同座椅一起彈出艙外,並張開降落傘下降,在達到4000米高度時,宇航員與座椅分離,隻身乘降落傘返回地面。

設備艙為頂錐圓筒形,長2.25米,重2.27噸,在飛船返回大氣層之前,與乘員分離,棄留太空成為無用之物。東方1號宇宙飛船打開了人類通往太空的道路。

上升號宇宙飛船上升號宇宙飛船,所屬國家蘇聯,重5.32噸,球形乘員艙直徑與東方號飛船大體相同,改進之處是提高了艙體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宇航員在座艙內可以 *** 宇航服,返回時不再採用彈射方式,而是隨乘員艙一起軟著陸。

上升1號載三名宇航員,在太空飛行24小時17分鍾;上升2號載兩名宇航員,在太空飛行26小時2分鍾。 聯盟號宇宙飛船聯盟號飛船,所屬國家蘇聯,俄羅斯,它由軌道艙、指令艙和設備艙三部分組成,總重量約6.5噸,全長約7米,宇航員在軌道艙中工作和生活;設備艙呈圓柱形,長2.3米,直徑2.3米,重約2.6噸,裝有遙測、通信、能源、溫控等設備;指令艙呈鍾形,底部直徑3米,長約2.3米,重約2.8噸。

飛船在返回大氣層之前,將軌道艙和設備艙拋掉,指令艙裝載著宇航員返回地面。從聯盟10號飛船開始,前蘇聯的宇宙飛船轉到與空間站對接載人飛行,把載人航天活動推向了更高的階段。

除前蘇聯和俄羅斯的三種飛船外, 美國曾研製和發射過三個型號的飛船, 分別是水星號, 雙子星座號和大名鼎鼎的阿波羅號. 其中水星號飛船是美國的第一種載人宇宙飛船, 阿波羅是登月飛船. 另外中國研製並發射的神舟系列飛船, 已成為世界上第七種載人宇宙飛船.水星號載人飛船 「水星」飛船是美國的第一代載人飛船,總共進行了25次飛行試驗,其中6次是載人飛行試驗。「水星」飛船計劃始於1958年10月,結束於1963年5月,歷時4年8個月。

「水星」計劃共耗資3.926億美元,其中飛船為1.353億美元,占總費用的34.5%;運載火箭為0.829億美元,占總費用的21.1%;地面跟蹤網為0.719%億美元,佔18.34%;運行和回收操作費用為0.493億美元,佔12.6%;其他設施為0.532億美元,佔13.46%。 「水星」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載人空間飛行的突破,把載一名航天員的飛船送入地球軌道,飛行幾圈後安全返回地面,並考察失重環境對人體的影響、人在失重環境中的工作能力。

重點是解決飛船的再入氣動力學、熱動力學和人為差錯對以往從未遇到過的高加速度和零重力的影響等問題。 「水星」飛船總長約2.9 m,底部最大直徑1.86 m,重約1.3~1.8 t,由圓台形座艙和圓柱形傘艙組成。

座艙內只能坐一名航天員,設計最長飛行時間為2天,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為34小時20分,繞地22周(1963年5月15日~16日「水星-9」飛船飛行)。「水星」計劃的6次載人飛行共歷時54小時25分鍾。

「水星」飛船的姿態控制系統以自控為主,另有兩種手控方式作為備份。航天員僅在必要時使用手控裝置控制飛船的飛行姿態,在飛船操縱方面僅起到輔助作用,基本上是一名供地面研究人員了解人對空間飛行環境適應能力的受試驗者。

但在飛行中也表現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神州號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在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的基上改進研製的長征2號F載人航天火箭。

在發射點火十分鍾後,船箭分離,並准確進入預定軌道。 飛船入軌後,地面的各測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測量船對飛船進行了跟蹤測控,同地,還對飛船內的生命保障系統、姿態控制系統等進行了測試。

北京時間11月21日凌晨3時,地面指揮中心向飛船發出返回指令,神舟一號飛船於北京時間2002年11月21日15點41分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飛船在太空 *** 飛行了21個小時。

神舟二號飛船是中國發射的第二艘實驗飛船,它也是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航天飛船,飛船的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三部分組成。 神舟二號飛船於北京時間2001年1月10日1時零分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神舟二號飛船飛行期間,各種試驗儀器設備性能穩定,工作正常,採集了大量寶貴的飛行試驗數據。此時飛行,還首次在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多領域的科學實驗。

1月16日19時22分,神舟二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的主著陸場成功著陸。飛船在太空中運行了近七天,繞地球飛行了108圈。

神舟三號是中國發射的第三艘無人實驗飛船,這也是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上除了沒搭。
8. 航天科技知識
第一位乘坐火箭的前蘇聯(現俄羅斯)的尤里·加加林 第一個登陸月球:美國的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 第一個在太空行走:前蘇聯宇航員阿列克謝·列奧諾夫 中國火箭為什麼叫「神舟」:中國的火箭是「長征」系列,中國的載人飛船是「神舟」系列,有兩層含義:一是音同「神州」,二是「神奇的船(宇宙飛船)」的意思 關於東方紅的知識:東方紅一號是我國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謝謝!第一輪 問:人類是什麼時候登上月球的? 答:是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

問:哪個國家的哪個宇航員第一登上月球? 答:美國的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踏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問:關於月球的來源有哪些說法? 答:以前也曾對地球和月球上的岩石樣本進行過分析,說二者一模一樣,應該是起源於同一種物質。但就這樣草率地認為地球和月球本是一家,問題挺多。

比如說,月球和地球是怎麼同時從同一物質形成的。有說法是,早期地球轉得太快,以至於開始膨脹,最終破裂分離出月球,可惜這種說法信服的人不多。

據《新科學家》報道,瑞士科學家最近也比較了月球和地球的岩石樣本,結論卻與上述研究不同。他們使用質譜儀法,把樣本經過氬燃燒氣化,高精度地分析樣本里成分的重量,結果發現,雖然二者在多數方面極其類似,但月亮岩石樣本的鐵57對鐵54同位素的比率比地球上的要高一點。

科研人員說:「我們惟一可以解釋的就是,在月球和地球的形成過程中,它們部分氣化了。」只有「巨大行星相撞」理論才可能具有氣化原子所需要超過1700攝氏度的高溫環境。

太陽系誕生大約5000萬年後,一個像火星那麼大的行星(Theia)與地球發生了碰撞。這個災難性的碰撞威力巨大,可能是超過使得恐龍滅絕的那次行星碰撞所釋放能量的1億倍,足以融化、氣化地球的相當一部分,Theia同時也被完全摧毀了。

碰撞所產生的殘骸進入地球的軌道,最終合並形成了月球。 當氣化鐵原子時,質量相對輕點的同位素先蒸發掉。

既然變成月球的殘骸曾經被徹底氣化,它有可能損失較多較輕的鐵同位素,也就是說月球鐵57對鐵54的比例要比地球高一點。科學家所以有上述之解釋就是根據這一點。

關於月球的起源此前還有一種理論,該理論認為是路過的天體被地球引力「抓住」了。月球起源之謎引起了不少科學家的興趣。

今年歐洲航天局將用衛星發射一台重3公斤、烤箱大小的壓縮影像展示X射線光譜儀,儀器將沿著離月球表面僅1公里的橢圓形軌道繞月球運行,監測並記錄不同的光波數據。其中,由它測定的首張完整的高解析度月球地圖以及獲取的有關鎂和鐵比例的數據等,將有望告訴我們月球到底起源於哪裡。

問:月球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資源? 答:土壤、岩石、硬金屬、放射性物質、磁場等. 問:人造月亮是怎麼回事? 答:用巨大的反光鏡反射太陽光到地球背光面 問: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遠? 答:38萬多公里 問:月球是海嗎?為什麼? 答:不是,是平原.因為暗色和較少特徵的月球平原叫「月海」,這是由於古代的天文學家認為上面是海洋的緣故。事實上,月海由巨大隕石撞擊後從月幔流出並覆蓋表面的玄武岩岩漿形成。

問:最大的月海叫什麼? 答:最大的海是風暴洋,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 問:月球與地球的年齡哪個大? 答:月球大 問:月球的半徑是多少? 答:1738公里 問:為什麼會發生日食現象? 答:每當月球運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三個天體連成一線時,日食便會發生。月球阻擋了太陽光,在地球上造成陰影,使某些地區不能接受到部份或全部陽光。

至於觀測者看到太陽給遮蓋了多小,則要視乎他們身處的地方相對月球陰影的位置。如觀測者在半影區內,他們會看到日偏食,而身處本影區的人則會看到日全食。

問: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麼回事? 答:隕石砸的。正常情況下(比如地球,外圍有大氣層,當隕石穿過大氣層的時候,和空氣產生磨擦作用,這種熱量足以將隕石燃燒掉,有少數很大的或含某種特殊物質的,沒有充分燃燒掉,落到了地面) 而月亮外圍沒有大氣層,隕石就直接落向月球表面,形成了這種環形山,你看看它的形狀像不像一個石頭落向水面時的情況。

問:人到了月球為什麼那麼輕? 答:因為月球引力小 問:月球為什麼會有圓缺變化? 答:是由於日、地、月三者的運行造成的自然現象 問: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建築嗎? 答:能(萬里長城) 問:月球是行星嗎? 答:不是,它是地球的衛星 問:你能說出哪些天文儀器? 答:天文望遠鏡、射電望遠鏡 問:天文台為什麼建在山上? 答:地勢高、視線好、便於觀察 問:天文台為什麼是圓的? 答:觀察面廣,便於確定位置 問:我國戰國時代著名的的作者是誰? 答:甘德和石申 問:歲差現象是由誰發現的? 答:虞喜 問:祖沖之編定的歷法叫什麼名字? 答:《大名歷》 問:唐朝是誰主持測定了午線長度? 答:僧一行 問:我國古代最精確的歷法是由誰編定的?這個歷法叫什麼? 答:是由郭守敬編定的、這個歷法叫《授時歷》 問: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鍾是什麼? 答:水運儀象台 問:水運儀象台是在哪部書中有記載? 答:《新儀象法要》 問:的作者是誰? 答:蘇。

C. 宇航員的訓練方式有哪些

我有,就是長了點
有資料記載,當初前蘇聯宇航員在一年時間內,要騎自行車1000公里,滑雪3000公里,越野跑步200多公里。美國選撥登月宇航員,每天要穿著幾十公斤重的宇航服在炎熱的佛羅里達沙漠中行走20到30公里。

類似高強度訓練並沒有成為楊利偉和其他航天員們開始時的障礙,只有當教練把第一本書《載人航天》遞到楊利偉手上時,他才真正體會到當一名航天員的艱難。

當初離開飛行團時,師長對楊利偉說:「你的身體,你的訓練,我沒什麼擔心的,但是你可能要面臨學習許多新東西。」果真,來到訓練中心不久,楊利偉就給師長打了一個電話:「師長,讓你說中了,現在我就像學生一樣坐在教室里。」

面對天文、航天技術、空間慣性坐標這些新知識,楊利偉感到頭發懵。剛開始坐在教室的時凱告察候,坐不住,從不喝茶的他,拚命地喝茶,好讓自己不犯困。

第一次考試結果出來了。楊利偉考了93分,排名第三,兩名教練分別是第一和第二。

第一個階盯茄段結束後,楊利偉被告知他的階段總評全優。「打基礎的前兩年,晚上12點以前睡覺的時候很少。正規的理論學習讓自己有了質的飛躍。」楊利偉總結道。

訓練的嚴格,一開始也讓航天員們有些難以適應。有時候,楊利偉也會對教練開玩笑說:「能不能對我們寬容一些?」

由於太空環境十分艱苦惡劣,人在航天過程中要經受巨大的加速度、噪音、振動、失重、宇宙射線等不良因素的影響,而且宇航員在這樣的環境中還要完成復雜的駕駛、操縱、實驗和觀測任務。正因如此,對航天員的訓練非常嚴格。

飛船遨遊太空,航天員要在密閉狹小的環境里經歷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過程。尤其是飛船在處於彈道式軌道返回地面時,航天員要承受自身重量十幾倍的壓力,容易造成呼吸極度困難或停止,意志喪失、黑視,甚至直接影響生命。此時,離心機抗負荷訓練是提高航天員超重耐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楊利偉說,在8個 G負荷的旋轉中,人的面部肌肉開始變形下垂,整個臉只見高高突出的前額。頭盆方向超重時,血壓向下肢,頭腦缺血眩暈;做胸背向超重時,前胸後背像壓了塊幾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難。

每做一次訓練,善於動腦的楊利偉都及時總結經驗,掌握好抗負荷用力和頻率的度。慢慢地,他達到了8個G以上,「越做越輕松」。做大載荷他最高心率才達到每分鍾110下,跟平時基礎心率沒什麼區別,成為同伴中抗負荷成績的佼佼者。

而在做轉椅訓練時,教練則乾脆跟楊利偉說:「你可以免試了。」在每分鍾轉速24圈的轉椅上,不僅要180度順時針和逆時針快速運轉,而且上下前後擺動。但「楊利偉的身體太棒了,轉15分鍾,如果不是要他不停擺頭的話,他簡直可以在轉椅上睡著了」。

飛船模擬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實模擬飛船內環境,是對航天員進行航天飛行程序及操作訓練的最為重要的航天專業技術訓練場所。飛船從發射升空充分進入軌道,到調姿返回地球,飛行程序指令上千條,操作動作幾十個。飛船艙內的儀表盤指示燈密密麻麻,各種線路縱橫交錯,各種設施星羅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們,並能進行各種操作和排除故障,只有靠在模擬器中反復演練。

楊利偉是個有心人。去年年底做模擬器訓練的時候,他用一個小攝像機拍了很多坐艙圖片。回來以後,輸入電腦,自己刻了一個小VCD,隨時播放,盡快地熟悉裡面的各種設備———現在已經熟得一閉眼睛就能想得清清楚楚。

飛船上天之前,楊利偉他們做了十幾次強化訓練,每一次訓練都是楊利偉第一個做。做完以後,給教員提供信息:哪個地方不合適,哪個程序不到位,哪個地方操作不合理。修改完,後面的人再做,少走了很多彎路。

載人飛船聯合測試,楊利友鏈偉去的次數最多。在測試推進艙和返回艙分離,然後馬上切換到返回艙的動力系統這個動作的時候,按規定10秒鍾必須完成動作,研製人員最快6秒種可以做完,楊利偉只用了5秒。

在首飛選拔的5次正常飛行程序考試中,楊利偉獲得了兩個99分、3個100分,名列專業技術綜合考評第一名,成為首飛航天員第一人選。

出征時刻,楊利偉心情坦然地走向發射架。那一刻,數億人的目光注視著他,他背負著一個民族的希望去迎接挑戰。「當然,從最壞的角度考慮,這畢竟是一次冒險,但冒這個風險值得。我到這里來就是為了執行這個任務,我就是為了執行這個任務而來的。」

火箭呼嘯而上,楊利偉奔向了太空。

浩瀚太空從此寫下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

D. 航天器在主引擎關閉而進行勻速航行時,可否只改變姿態而不改變運行軌跡

可以的。這個動作叫做調姿。
通訊衛星,到達軌道之後都要進行「調姿」,也就是把拆銀裂天線對准地球上的特定位置。還有,絕大部分的衛星都要在天上進行調姿動作,這些動作都是在不影響飛行軌跡的情況下進行的。
作為探月衛星的旅閉嫦娥一號,它的調姿過程更加復雜。
航天器調姿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搏塵是使用專門的調姿發動機是最常見的方法。航天器上通常都有幾個到幾十個不等的調姿發動機。

E. 兒童健康科普知識大全小常識

1. 科普知識大全小常識瓢蟲
科普知識大全小常識瓢蟲 1.關於瓢蟲的知識,誰知道
瓢蟲是一類非常漂亮的甲蟲,圓圓的身體,鞘翅光滑或有絨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紅色或黃色的斑紋,或紅色、黃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紋,但有些瓢蟲,鞘翅黃色、紅色或棕色,沒有斑點;體長通常在1-15毫米之間。

也有一些其他昆蟲很像瓢蟲,如一些葉甲(圖B),但瓢蟲的鞘翅上沒有明顯一列一列的粗大刻點,觸角及足都比較短。 從專業上說,多數瓢蟲具有以下三個特徵,即下顎須端節斧形,跗節隱四節式和第一腹板具後基線。

然而,這三個特徵並非瓢蟲科所此耐襲特有,也不是所有瓢蟲同時具有這三個特徵。如果從一個甲蟲中可找到二個或三個上述特徵,我們可以認定它是瓢蟲。

但一些屬如展唇瓢蟲屬僅具後基線一個特徵。但這樣的種類並不常見,至今採到的標本數不多。
2.有關瓢蟲的知識
瓢蟲為鞘翅目瓢蟲科(學名:Coccinellidae)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艷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

別稱為胖小、紅娘、花大姐、金龜、金龜子(但金龜子實際上是指另一種甲蟲),甚至因為某些種其分泌物帶有臭味而俗稱為臭龜子(但這也是混稱)。英文名ladybirds(又稱ladybug)里的lady一般被認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聖母瑪利亞。

全世界有超過5000種以上的瓢蟲,其中450種以上棲息於北美洲。人們常採集成群的瓢蟲賣給農民和園藝業者以防治蚜蟲、蚧、蟎等害蟲。
3.七星瓢蟲的知識,急需
七星瓢蟲 中文名:七星瓢蟲 拉丁學名: 綱:昆蟲綱 目:鞘翅目 科:瓢蟲科瓢蟲亞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棉蚜、麥蚜、豆蚜、菜縊管蚜、玉米蚜、高梁蚜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畝差小麥、豇豆、白菜、玉米、高梁 形態特徵: 雌蟲:體長5。

70一7毫米,寬4一5。60毫米,呈半球形,背面光滑無毛。

剛羽化時鞘翅嫩黃色,質軟,3—4小時後逐漸由黃色變為橙紅色,同時兩鞘翅上出現7個黑斑點,位於小盾片下方者為小盾斑,小盾斑被鞘縫分割成兩半。另外,在每一鞘翅上各有3個黑斑,鞘翅基部靠小盾片兩側各有1個小三角形白斑。

頭黑色,額與復眼相連的邊緣上各有1淡黃色斑。復眼黑色,其內側凹入處各有1個淡黃色小點,有時與上述黃斑相連。

觸角栗褐色,稍長於額寬,錘節緊密,側緣平直,末端平截。唇基前緣有窄黃條,上唇、口器黑色,上顎外側黃色。

前胸背板黑色,兩前角上各有1個近於四邊形淡黃色斑。 小盾片黑色。

前胸腹板突窄而下陷,有縱隆線,後基線分支。足黑色,脛節有2個刺距,爪有基齒。

腹面黑色,但中胸後側片白色。第六腹節後緣凸出,表面平整。

雄蟲:第六腹節後緣平截,中部有橫凹陷坑,上緣有一排長毛。 卵:長1。

26毫米;寬0。60毫米。

橙黃包,長卵形,兩端較尖。成堆豎立在棉葉背面。

每塊卵一般20一40粒,最多達80粒。 幼蟲:共4齡。

各齡期的主要特徵: 一齡:體長2—3毫米。身體全黑色。

從中胸至第八腹節,每節各有6個毛疣。 二齡:體長4毫米。

頭部和足全黑色,體灰黑色。前胸左右後側角黃色。

腹部每節背面和側面著生6個刺疣,第一腹節背面左右2刺疣呈黃色,刺黑色。第四腹節背面刺疣黃色斑不顯。

其餘刺疣黑色。 三齡:體長7毫米。

體灰黑色。頭、足、胸部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

前胸背板前側角和後側角有黃色斑。腹部第一節左右側刺疣和側下刺疣桔黃色,刺黑包。

第四節背側2刺疣微帶黃色,其餘刺疣黑色。 四齡:體長11毫米左右。

體灰黑色。前胸背板前側角和後側角有桔黃色斑。

腹部第一節和第四節左右側刺疣和側下刺疣均有桔黃色斑。其餘刺疣黑色。

蛹:體長7毫米,寬5毫米。體黃色。

前胸背板前緣有4個黑點,中央2個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後緣中央有2個黑點,兩側角有2個黑斑。中胸背板有2個黑斑。

腹部第2—6節背面左右有4個黑斑。 腹末帶有末齡幼蟲的黑色蛻皮。

俗稱花大姐。 分布在我國東北、華北、華中、西北、華東和西南等一些省區;另記載於蒙古、朝鮮、日本、原蘇聯、印度及歐洲地區。

成蟲體長5。 2-6。

5毫米,寬4-5。6毫米。

身體卵圓形,背部拱起,呈半個水瓢狀。頭黑色、復眼黑色,內側凹入處各有1淡黃色點。

觸角褐色。口器黑色。

上額外側為黃色。前胸背板黑森兄,前上角各有1個較大的近方形的淡黃地。

小盾片黑色。鞘翅紅色或橙黃色,兩側共有7個黑斑;翅基部在小盾片兩側各有1個三角形白地。

體腹及足黑色。 年發生多代。

以成蟲過冬,次年4月出蟄。產卵於有蚜蟲的植物寄主上。

成蟲和幼蟲均以多種蚜蟲、木虱等為食。系益蟲,應予保護。

七星瓢蟲是著名的害蟲天敵,成蟲可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虱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被人們稱為「活農葯」。 七星瓢蟲是鞘翅目瓢蟲科的捕食性天敵昆蟲,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

20世紀70年代在黃河下游已開始用助遷法防治棉花和小麥蚜蟲,90年代開始人工繁殖,並用於生產。七星瓢蟲以鞘翅上有7個黑色斑點而得名。

每年發生世代數因地區不同而異。 例如,在河南安陽地區每年發生6-8代。

北方寒冷地區,每年發生世代數則較少。七星瓢蟲成蟲壽命長,平均77天,以成蟲和幼蟲捕食蚜蟲、葉蟎、白粉虱、玉米螟、棉鈴蟲等幼蟲和卵。

七星瓢蟲1頭雌蟲可產卵567-4475粒,平均每天產卵78。4粒,最多可達197粒。

七星瓢蟲取食量大小與氣溫和獵物密度有關。以捕食蚜蟲為例,在獵物密度較低時,捕食量隨密度上升而呈指數增長;在密度較高時,捕食量則接近極限水平。

氣溫高的條件下,影響七星瓢蟲和獵物的活動能力,捕食率提高。據統計,七星瓢蟲對煙蚜的平均日取食量為:1齡10。

7頭,2齡33。7頭,3齡60。

5頭,4齡124。5頭,成蟲130。

8頭。七星瓢蟲近80天的生命期可取食上萬頭蚜蟲。

毒性七星瓢蟲對人、畜和天敵動物無毒無害,無殘留,不污染環境。 七星瓢蟲在我國分布相當廣泛,分布的地區有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江蘇、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四川、雲南、新疆、 *** 、內蒙古等地,常見於農田、森林、園林、果園等處。

七星瓢蟲是著名的害蟲天敵,成蟲可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虱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被人們稱為「活農葯」。 七星瓢蟲有較強的自衛能力,雖然身體只有黃豆那麼大,但許多強敵都對它無可奈何。

它3對細腳的關節上有一種「化學武器」,當遇到敵害侵襲時,它的腳關節能分泌出一種極難聞的黃色液體,使敵人因受不了而倉皇退卻、逃走。它還有一套裝死的本領,當遇到。
4.昆蟲科普知識
其中快速飛動往返的多半是雄蝶;在甘藍菜上停停點點,緩慢飛行的則是雌蝶。

昆蟲標本的製作方法干制後的成蟲標本除墊棉裝盒保存外,一般都是插針存放。 (一)昆蟲針主要是對蟲體和標簽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目前市售的昆蟲針是用優質不銹鋼絲製成。針的頂端以銅絲製成的小針帽,便於手搖移動標本。

按針的長短、粗細,昆蟲針有數種型號,可根據蟲體大小分別選用。通用的昆蟲針有七種,即00、0、1、2、3、4、5號。

0至5號針的長度為39毫米,0號針最細,直徑0.3毫米,每增加一號其直徑增粗0.1毫米。另外還有一種沒有針帽很細的短針為00號針,是把0號針自尖端向上1/3處剪斷即成00號短針,可用來製作微小型昆蟲標本,把它插在小木塊或小紙卡片上,故又名二重針。

(二)插針後的效果昆蟲種類不一,插針位置也有所不同,主要是避免針孔位置不當而損傷了蟲體中間部分的特徵而影響分類鑒定。插針時,務使昆蟲針與蟲體成90°角,避免插斜而造成標本前後、左右傾斜,定要垂直插下。

已插針的標本,要進一步調理蟲體在針上的位置,並使附插標簽各就各位,做到層次分明,規格一致,便於移動,利於觀察。插針時如蟲位過高,即針帽至蟲體距離過短,手指移動標本時極易觸傷蟲體;蟲位過低又影響下面所附插的小標簽。

所以,必須使蟲體與針帽距離適當,又和下面附插的小標簽保持適當距離,如圖1、圖2中的距離較合適。 貼翅標本製作法在教學中蝶蛾類插針標本,常因經常取放、傳遞觀察頗易損傷,同時又鑒於蝶蛾類昆蟲主要特徵又多取決於翅面,因此用透明膠帶粘貼雙翅製成貼翅標本,在教學中有一定應用價值。

貼翅標本的製作方法不一 ,現將一種單面貼翅法簡介如下。(以菜粉蝶為例)(一) 先根據翅面大小,選用適寬的透明膠帶和與翅面主色近似的一小塊電光紙。

(二) 用小鑷子分別從翅基部取下四翅。(三) 任取一翅,翅面朝上放在電光紙上,用膠帶蓋貼。

蓋貼時先把膠帶一端粘在翅前方的電光紙上,然後向下徐徐把膠帶拉平,先貼住翅緣,再蓋貼翅面。最後粘貼在翅面下的電光紙上;把膠帶剪斷。

依上法把四翅一一用膠帶貼妥。(四) 用小圓頭鑷子尖,沿翅邊周圍加壓,使翅邊的膠帶牢固地粘在電光紙上。

(五) 把已壓邊的四翅,一一沿翅邊剪下。剪邊時最好用小彎頭剪刀便於彎轉剪邊。

剪邊要寬窄適度,過寬則會失真,過窄則膠帶和紙邊不易粘牢。(六) 把已剪好的四翅,按展翅位置用膠水粘貼在一張大小適中的卡片紙上,再把觸角粘妥。

(七) 在卡片的下方,註明標本名稱、分類位置等,貼翅標本即已製成。 製作貼翅標本除上法外,還有如下一些製作方法:1. 將透明膠帶依翅體大小剪下一段,膠面朝上平展在玻璃板上,把已取下的四翅,翅面朝向膠面,按照生態姿勢放在膠面上,再把觸角粘在適當位置上,在翅下方粘上小標簽(字面朝下),最後蓋上一張大小適當的卡片紙(或其他襯紙)壓平即可。

置放蟲翅和觸角時,需按生態姿勢,預先設計好各自的適當粘著位置,只能一次放妥,否則翅面、觸角一經置放,即被粘住,不能再次調理。2. 將四翅的翅面,先按生態姿勢擺在卡紙(或其他襯紙)上,再放上觸角,加上小標簽;然後蓋以透明膠帶。

操作時為防止翅和觸角移動錯位,可在翅基和觸角兩端各點上一點微量膠水,暫時固定。蓋壓膠帶時,先將膠帶的一端固定,然後慢慢拉壓膠帶,隨拉隨向下壓蓋蟲翅,要穩拉、拉平,防止發生皺褶或氣泡,也必須一次拉壓嚴緊。

貼翅標本是以觀察蟲翅形態特徵為主的一種識別措施,至於蟲體的其他部分,如頭、胸、腹、及其附肢,也是分類鑒定的重要依據,因此貼翅標本多用一般標本來製作,珍稀些的蝶蛾類,仍是以整體插陣保存為好。 微小型昆蟲標本製作法 一般微小型昆蟲如跳甲、跳蟬、飛虱等不能直接插針,需用微蟲針穿刺或用膠液粘在小三角紙卡上,然後用昆蟲針間接固定。

此法又名「二重針刺法」,操作方法如下: (一)微蟲針刺法微蟲針針體細而短,尖端銳利,無針帽,對於微小而堅硬的小昆蟲極為適用用小鑷子夾起蟲體,按規定針位用微蟲針垂直刺穿,並把標本插在小軟木塊上。然後再用昆蟲針插小木塊。

用三級台固定蟲位,加插標簽,標本和標簽均位於昆蟲針的左邊。 (二)三角紙卡膠粘法把普通卡紙剪成底邊長0.4厘米,高為1厘米的微型三角卡,用昆蟲針針尖沾一點乳膠,輕輕點在三角卡尖端上,然後用針尖把蟲體粘起,放在點有膠液的三角卡尖端,並迅速向後撤針,以免把蟲帶起,這一操作非常關鍵,主要是針尖上膠液不能過多,再就是靠熟練的技術。

粘好的標本如需調姿,可用昆蟲針尖撥挑。最後在三角卡的寬端穿插昆蟲針,用三級台固定蟲位,加插標簽,即可放入標本盒(櫃)內保存。

幼蟲標本製作法幼蟲標本通常是用浸製法保存,此外也可用干制。現分述如下: (一)幼蟲標本浸製法 1. 排空腸道採集或飼養的活動蟲,須先停食致飢,待其腸道里的食物消化完畢,排盡殘渣之後,再加工浸制。

目的是為了防止蟲體污腐不潔,污染浸漬溶液而損壞標本。 2. 熱水浴蟲為防止蟲浸漬後皺曲變形,需在浸漬前用熱水浸燙,使蟲體伸直,充分顯露出蟲。
5.科學小知識
1。

為甚麼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 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

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2。 為甚麼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

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於是就打起呵欠來。

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3。

為甚麼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一層盔甲。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

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

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並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4。 為甚麼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 向日葵花盤下面莖部的地方,含有一種叫做「植物生長素」的物質。

這物質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卻具有厭旋光性,每遇到光線時,便會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陽升起時,向日葵莖部便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來整棵植物就向著太陽的方向彎曲了。

5。 為甚麼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一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發的顏色便愈黑。

而黑色素少的話,頭發便會發黃或變白。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發也會漸漸變白啊! 6。

為甚麼螢火蟲會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因為在它們的腹部末端有發光器,發光器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使螢火蟲能發出一閃一閃的光。 螢火蟲發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還有求偶、警戒、誘捕等用途。

這也是它們的一種溝通的工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發光方式、發光頻率及顏色也會不同,它們藉此來傳達不同的訊息。 7。

為甚麼肚子餓了會咕咕叫? 肚子餓了便會咕嚕咕嚕地叫,這是因為之前吃進的食物快消化完,胃裡雖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 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里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

下次不要再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因為這是正常的生理動作呢。 8。

為甚麼駝鳥不會飛? 身型龐大的駝鳥類的一種,但它們卻不會飛上天啊!這不是因為它們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們的羽毛都太柔軟,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適合飛行。 另外,駝鳥的肌肉不發達,胸骨又平平的,對飛行都沒有幫助。

駝鳥生活在非洲,由於長期居於沙漠地區,身體為了適應環境,便逐漸演化成現在的樣子。 9。

為甚麼罐頭里食品不容易變壞? 午餐肉、豆豉鯪魚、茄汁豆。

都是美味的罐頭食物,它們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變壞。 這因為罐頭是密封的,細菌便無法進入。

人們在製造罐頭食品的時候,把罐頭里的空氣全部抽出,然後把它封口。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即使裡面的食物沾上少許細菌,它們也無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為甚麼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哭個不停? 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呱呱大哭,這不是因為他們感到不開心,而是他們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著第一口的空氣呢! 當嬰兒離開媽媽身體出生時,他們吸進的第一口空氣會沖到喉部去,這會猛烈地沖擊聲帶,令聲帶震動,然後發出類似哭叫的聲音。 11。

為甚麼蜥蜴的尾巴斷落後仍然不斷彈跳著? 為了保護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護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當受到襲擊時,尾巴更會因肌肉劇烈收縮而導致斷落。基於斷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經活著,它會不斷彈跳,從而分散敵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脫。

別以為他們的生命會這樣完結,其實只需多個月,尾巴又會重新長出來,繼續生活。 12。

為甚麼松鼠的尾巴特別大? 別看輕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的同時,它的尾巴正發揮很大的功用。它能夠令松鼠在樹上跳躍時得到平衡,避免掉下來受傷。

此外,這條大大的尾巴更能於冬天發揮保護的功用,緊緊圍著松鼠的身軀,既方便,又實用。 13。

為甚麼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節? 一般人有五隻手指,而手指的長度各有不同。但是,有沒有人察覺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節,而唯獨大拇指只有兩節呢? 原來,它的節數正好配合其它四指。

要是三節的話,大拇指會顯得沒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節,它便不能自如地與其它四指配合抓緊東西! 14。 為甚麼自己搔自己時不感到痕癢? 當別人搔自己時,我們會倍感痕癢,而且不斷大笑;可是,當自己搔自己的時候,我們不單不會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癢。

基於我們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備,大腦會發出一種 「不會有危險」的訊息,神經亦隨之放鬆,所以便不會大笑起來和感到痕癢了! 15。 為甚麼海水大多是藍、綠色? 望向大海,很多時也發現海水呈現藍、綠色。

可是,當你把海水撈起時,你卻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無色。 原。
6.科學小知識大全
科學小知識 冰糕為什麼會冒氣? 冰糕冒氣是因為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

向日葵為什麼總是向著太陽? 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

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 *** 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 蟬為什麼會蛻皮? 蟬的外殼(外骨骼)是堅硬的,不能隨著蟬的生長而擴大,當蟬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蟬的外骨骼限制了蟬的生長,蟬將原有的外骨骼脫去,就是蟬蛻。

蜜蜂怎樣釀蜜? 蜂先把采來的花朵甜汁吐到一個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裡進行調制,然後再吐出來,再吞進去,如此輪番吞吞吐吐,要進行100~240次,最後才釀成香甜的蜂蜜。

F. 神舟十三號乘組將使用快速返回方式返回地球

神舟十三號乘組將使用快速返回方式返回地球

神舟十三號乘組將使用快速返回方式返回地球,目前,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在軌穩定運行,航天員乘組計劃於4月中旬返回地面。神舟十三號乘組將使用快速返回方式返回地球。

神舟十三號乘組將使用快速返回方式返回地球1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眼下已經在軌工作生活5個半月的時間了。目前,三名航天員正在緊張地進行返回前的各項准備,神舟十三號飛船將按計劃踏上歸程。

目前,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在軌穩定運行,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計劃於4月中旬返回地面。這幾天航天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貨包,加強身體鍛煉,為返回做好准備。

在返回地球之前,航天員還有許多重要的工作要做,既要保證空間站在短暫無人的情況下能夠正常運轉和安全飛行,也要保證自身能夠安全穩妥的降落地球。

這些工作要有條不絮的開展,確實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從三月的最後一周,也就是從3月28日起的准備階段,就是給宇航員提供做好各項准備工作的預留時間。

神舟十三號的返回與以往的神舟飛船有本質的區別,神舟13 號將首次採用快速返回方案。

以往的神舟飛船要想返回地球,先要在天上轉上一天大約十幾圈,這期間只有一次機會脫離原來的運行軌道,進入預定返回軌道,這種就叫定時、定點返回。在天宮1號是兩天的返回軌道,就是要在兩天時間里,只有一次能夠同時經過主副著陸場的機會,所以神舟十號飛船,返回時就要在天上來轉上多圈以尋找機會返回。

但是這次神舟十三號快速返回,還只需要幾圈,也就是幾個小時就可以進入到返回軌道,這樣做既縮短了航天員的等待時間,也提高了返回時的舒適性,而且對我國空間站建成以後的常態化運營幫助非常大。

對於神舟十三號的快速返回技術已經得到了驗證,神舟飛船返回過程當中要經歷的4個階段,24個步驟褲敗,總體上分為制動減速、大氣層外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回收著陸4個階段,又細分為24個步驟。

第一階段制動減速,經歷第1~5步,第1步神舟飛船與航天器解鎖分離,還在正常的400公里低地球軌道上運行;第2步飛船整體第1次偏航調整姿態,由順著飛改為橫著飛,大約一分鍾以後,飛船的'軌道艙與返回艙解鎖分離;

第3步飛船第2次調整姿態,飛船由橫著飛,改為倒著向前飛;第4步返回艙和推進艙組合體俯仰調姿,與正常的運行軌道出現12度的夾角,建立返回姿態;第5步推進艙發動機點火制動,剎車減,速高度下降,脫離原軌道,進到返回地球的過渡段軌道。

第二階段大氣層外自由滑行,經歷第6~8步,第6步推返組合體,沿過渡段的軌道逐漸降低高度,制動發動機適時關機;胡亮顫第7步當下降到距離地面140公里時,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推進艙在大氣層中燒毀;

第8步返回艙俯仰調姿,把返回艙的速度、方向,與當地水平面的夾角調整到1.5度左右,為再入大氣層做好准備,但這一段非常關鍵,角度太小就不能進入大氣層,就再也回不來了,但角度太大,過載太大,航天員又受不了,一般神舟號飛船的航天員此時要承受4個G的過載。

第三階段再入大氣層,經歷第9步,這第9步升力控制,當返回艙距離地面大約100公里時,以盾底朝下,採用半彈道式進入大氣層,返回艙呢還要調整姿態,可以利用氣動外形產生一點升力,抵消一部分下降的速度,此時速度大約是7.9公里/秒,升力控制一直持續到距離地面20公里高度結束,返回艙繼續減速下降。

第四階段回收著陸,經歷第10到第24步,在距離地面10公里處,開始啟動飛船的回收著陸,先後經歷拉出引導傘、減速傘、主傘的減速過程,在第14步減速傘把返回艙的速度從200米/秒,減到60-70米/秒,第19步,主傘接著減速到5~6米/秒,距離地面大約5.5公里時,返回艙把防熱大底的拋棄掉,露出反推發動機。

距離地面大約1米的時候,反推發動機點火,讓返回艙以大約3米/秒的速度軟著陸,至此返回艙就平穩落地了。

這些步驟如此詳細,其實整個過程當中,持續的時間大約就一個小時,而耗時較長的階段就是第一步,以前神舟十號與天宮1號,神舟十一號與天宮2號分鍵氏離的時候,都是在固定軌道上,到了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與空間站分離的時候,由於空間站的運行軌道,經常需要修正和調整,並不是原來的固定軌道,它不會為了神舟飛船的返回,而耗費寶貴的推進劑。

所以在神舟十二號返回時,就對飛船的返回軌道,進行了適應性的設計和驗證,等到神舟十三號再返回時,就可以用神舟十二號已經驗證的技術,從以前的定點、定時返回,需要在原來的運行軌道上繞一天找機會,改成繞上幾圈就能找到返回軌道,這項技術,已經在航天大國當中處於領先地位。

加油吧中國航天人!加油,神舟十三號成組!重組祖國歡迎你們准時歸來!

神舟十三號乘組將使用快速返回方式返回地球2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在送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後,在軌飛行的航天員乘組正在緊張進行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各項准備。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成為入住中國空間站的第二批航天員。160餘天的太空飛行中,3名航天員在地面科技人員支持下,圓滿完成了2次出艙活動、2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活動,開展了多項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項目。

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航天員首次在軌通過遙操作完成貨運飛船與空間站對接,飛行乘組創下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為後續建造空間站奠定了堅實基礎。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期間,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過春節。在地面支持下,飛行乘組利用工作訓練間隙參加了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活動,舉辦了中國人首次天宮畫展,與廣大青少年開展天地互動交流,進行了別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傳播活動。

目前,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在軌穩定運行,航天員乘組計劃於4月中旬返回地面。

神舟十三號乘組將使用快速返回方式返回地球3

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40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絕大部分器件燒蝕銷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天舟二號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發射的首艘貨運飛船、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的第一次應用性飛行,2021年5月29日發射入軌,送去6.8噸補給物資。

在軌運行期間,天舟二號先後與天和核心艙進行了4次交會對接,按計劃完成了飛船繞飛、機械臂轉位艙段驗證、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等多項拓展應用試驗。

此外,天舟二號與空間站分離後,利用推進劑餘量,成功實施了與空間站2小時快速交會試驗,為空間站在軌建造和運營管理積累了經驗。

與此同時,在軌飛行的航天員乘組,也正在緊張進行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各項准備。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即將完成6個月的飛行任務,預計在4月中旬返航,屆時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航天英雄將全程直播返回地球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神舟十三號首次採用快速返回方案,飛船隻需要在天上轉幾個小時就可以進入返回軌道了,這樣不僅縮短了航天員的等待時間,還增加了航天員的舒適性。

這次長達6個月的航天任務,三位航天員不僅做了很多有趣的實驗,身體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航天英雄是14億中國人的驕傲,他們為了探索宇宙奧秘付出了太多的辛酸,身體和心理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如今他們到了「回家」之際,預祝他們圓滿地完成飛行任務,期待他們早日平安歸來,向航天英雄致敬,期待祖國的航天技術可以屹立世界之巔。

閱讀全文

與調姿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瓷磚美縫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350
治口臭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瀏覽:896
自來水噴槍安裝方法 瀏覽:228
濕疹水泡治療方法 瀏覽:602
扭傷的治療方法 瀏覽:363
慢性濕疹好的治療方法如何治 瀏覽:257
主板里的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48
物理教學方法對比法 瀏覽:26
中葯材木瓜的食用方法 瀏覽:285
不拘泥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21
一類盈虧問題解決方法 瀏覽:725
封店注意事項及解決方法 瀏覽:613
終於找到做酸奶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55
法學的規范分析方法包括 瀏覽:164
精神病治療有哪些方法 瀏覽:477
蘋果石榴種植方法 瀏覽:202
北京治療陽痿的好方法 瀏覽:58
如何做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 瀏覽:295
安卓手機有哪幾種擴容方法 瀏覽:170
艾滋檢測方法及原理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