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孔子叩其兩端的教學方法是指

孔子叩其兩端的教學方法是指

發布時間:2023-05-09 21:07:46

1.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1)孔子叩其兩端的教學方法是指擴展閱讀

孔子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

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愛護學生,學生很尊敬他,師生關系融洽,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

2. 孔子的教學原則有哪些

編者按:孔子不但在德育方面總結了育人的原則,在教學也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原則。他的這些教育教學理念對今天的教育教學影響非常巨大。

教學方法知識的來源是認識論的根本問題,歷史上曾存在不同的認識路線。孔丘本人的自學過程和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經驗,表明了人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實際上,他遵循的是「學而知之」的認識路線,他的教學方法論是以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認識路線為基礎的。

(一)學、思、行結合

「學而知之」是孔丘進行教學的主導思想,學是求知的途徑,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

他提出「博學於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於古代文化、政治知識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他提出「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要多聽、多看,還要多問,擴大知識的來源和范圍,以獲得一些直接的經驗。學習知識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深化。

他主張「學而時習之」,對學習過的知識要時常復習、練習,才能牢固掌握。他要求弟子每天檢查所傳授的知識復習了沒有。在他影響下,弟子們很重視復習。曾參就把是否復習作為每天反省的三方面內容之一,子夏則說:「月無忘其所能。」各人的學習安排雖有不同,但重視復習卻是一致的。

孔丘提倡學習知識面要廣泛,在學習的基礎上認真深入地進行思考,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在論述學與思關系時,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只是讀書記誦一些知識,而不通過思考加以消化,這只能是抽象的理解,抓不住事物要領,分不清是非。如果光是左思右想,而不通過讀書學習以吸收實際知識,那也會心中疑惑,不能解決問題。

單純的學或單純的思,都存在片面性。在學習過程中,必先掌握豐富的知識材料作為依據,才可能憑借這些材料進行有效的思考。因此,在學與思兩者關系中,學習居先,它是基礎,是主要方面。在有了知識材料的條件下,需要進一步思考,才能使認識深入和提高,抓住事物的本質。學習和思考兩者應當結合起來,這種見解符合人的認識規律,已初步揭示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

教師根據學思結合的要求,不僅要鼓勵學生努力學知識,而且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思維能力,對所學習的事物,要多問幾個為什麼;要弄清事實和形成這種事實的原因,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去思考問題,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孔丘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如學《詩》,不僅要學懂記牢,還要能實際應用在政治上、社交上。如果不能應用,學得學得再多也沒有意義。學習道德也一樣,知道社會道德規范,就要體現於生活實踐中,如當仁不讓、聞義能徙、擇善而從、知過能改等便都是積極的行動。把自己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統一起來,這才是孔丘所要求的躬行君子。他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誇誇其談而言行脫節是可恥的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勤快一些,「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應當更重視行動。學是為行服務的,能夠行,也就證明已有學。他的弟子子夏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里體現的就是能夠行等於已有學的觀點。

從學與行的關系來看,學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學更重要。由學而思而行,這是孔丘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庸》把學習過程分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顯然是繼承孔丘學、思、行結合的思想並加以發展的。

(二)啟發誘導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比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年)提出引導學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結論的「助產術」早幾十年。

孔丘認為,不論學習知識或培養道德,都要建立在學生自覺需要的基礎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自己對問題能加以思考,獲得切實的領會,才是可靠和有效的。為了幫助學生形成遇事思考的習慣,培養善於獨立思考的能力,他提倡啟發式教學。他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狀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朱熹《論語集注》說:「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孔丘說這段話的意思是:在教學時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但還想不通,然後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辭表達出來,此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比如一個方的東西,已說明一個角的樣子,如果這個學生不能類推其餘三角的樣子,這表明他未開動腦筋去思考或者是他的接受能力還不夠,教師就暫不必多講,否則就是包辦和硬灌,難於達到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目的。

這種啟發教學包含三個基本要點:

第一,教師的教學要引導學生探索未知的領域,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慾,積極去思考問題,並力求能明確地表達;

第二,教師的啟發工作以學生的積極思考為前提條件,其重要作用就體現在「開其意」、「達其辭」;

第三,使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發展,能從具體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則,再以普遍原則類推於同類事物,而擴大認識范圍。

孔丘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訓練學生的思考方法,他提出:「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簡稱為「由博返約」。博學以獲得較多的具體知識,返約則是在對具體事物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歸納,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則與觀點。博與約兩者是辯證的統一。學生具有了這種思考能力,對掌握知識就能起重要作用,最明顯的就是能把復雜的知識系統化,把握住知識的核心。孔丘問子貢:「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子貢答:「然。非與?」孔丘說:「非也。予一以貫之。」所謂「一以貫之」,是在多學廣識之後,綜合各事物的本質特徵形成一個基本的思想觀點,然後又以它為指導,貫穿於一切處事接物的言行中。顏回所以能「聞一知十」,就是他善於思考,掌握基本觀點並能運用推理方法來說明同類現象。

孔丘還提出「叩其兩端」的思考方法,從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進而解決問題。他有應用這種方法的實際經驗,「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他用反問的方式,引導對方從事物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找出解決矛盾的答案。孔丘常用這種方法來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他曾和子貢討論對人進行評價的問題,子貢問:「鄉人皆好之,何如?」孔丘說:「未可也。」子貢又問:「鄉人皆惡之,何如?」孔丘又說:「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評價一個人不可簡單片面,盲目從眾,失去准則,「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把握好人的准則,從正反面考察,只有全鄉的好人喜歡他,全鄉的壞人痛恨他,才能證實是好人。這種思考方法注意事物的對立面,在分析其矛盾的基礎上作出正確的判斷,是合乎辯證法的。

孔丘善用啟發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廣為學生們稱贊。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孔丘能循序漸進、巧妙誘導啟發人思考,不僅使學生學習廣博的知識,又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思想觀點,在學習上不斷前進。顏回的好學和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啟發式教學是分不開的。

(三)因材施教

孔丘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教育原則,貫徹於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取得了成效。他是我國歷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因材施教的提出,有其客觀的歷史條件。孔丘適應社會變革對人才的需要,開辦私學。其眾多學生的情況頗為復雜。就年齡來說,多數是青年,也有部分是成年,年齡差距較大;社會成分也各式各樣,貧民、小生產者、商人、地主、貴族都有;又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素養、性格特徵存在很大差別;要求也不一致,有的請教幾個問題就走,有的則長期追隨左右,流動性很大。在這種情況下,要進行集中統一的教學是不可能的,只有從各人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個性特點和具體要求來進行教育,才能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因材施教是適應這種需要的最好方法,有利於加速各種人才的成長。實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是承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並了解學生的特點。孔丘了解學生,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通過談話。有目的地找學生談話,有時個別談,有時二三人或四五人聚集一起談,方式較為靈活。他了解學生的志向,就是通過與幾位學生自由交談而得到的。

第二,個別觀察。注意從學生的言論來了解學生思想特點是重要的,但也要避免單憑言論作判斷的片面性,因此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只憑公開場合的行為表現作判斷有片面性,要「退而省其私」;只憑一時的行為作判斷有片面性,還應對行為的全過程進行考察,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說,要注意學生的所作所為,觀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傾向,這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徹。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積累很多經驗,認為不同的事務、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質。通過了解,孔丘熟悉了學生的個性特點,並作出了評價。

(四)好學與實事求是的態度

孔丘認為,教學需要師生雙方配合協作,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是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

1.要有好學、樂學的態度

學生好學應當表現於實際行動,他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求學的人對於吃住問題不必過多計較,重要的是要勤敏做事,慎於言論,向有道德學問的人學習,這才算得上是好學。好學還不夠,進一步還應樂學,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道學問有用而學的人,不如為了愛好學問而學的人;為愛好學問而學的人,不如以求學為樂的人。以學為樂的人有強烈的求知慾,對學習存在濃厚的興趣,名利引誘不能動其心,對飢寒威脅

3. 孔子的教學,具體有什麼高明的地方

孔子的教學,具體有什麼高明的地方?

1.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個性,採取不同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是孔子最著名的教育思想之一。孔子收了三千弟子,卻善於找出每個人的優缺點,從而揚長避短,長得善於挽回損失,最終成就了七十二賢人。啟發誘導,循循善誘。學生不能死記硬背,需要理解和認識知識;但是認識知識的過程不能太快,否則很難深入。所以孔子提出了啟發式教學思想,這是近代西方才提出的,也是國內外學校提倡的主要教學方法。

閱讀全文

與孔子叩其兩端的教學方法是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干擾素用什麼方法打 瀏覽:353
打不著火的最佳方法 瀏覽:665
蒙氏教育研究方法 瀏覽:222
腰椎間盤脫出檢測方法 瀏覽:335
檢查手機中病毒的方法 瀏覽:425
如何才能不勞而獲的一百種方法書 瀏覽:280
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瀏覽:656
住友挖機空調不涼快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瀏覽:777
外語教學常用方法教資 瀏覽:729
1x98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974
怎麼學拼音最快的方法 瀏覽:22
教學方法框圖 瀏覽:576
談判表演技巧和方法 瀏覽:258
細胞纖維化檢測方法 瀏覽:144
你知道哪些便方法 瀏覽:940
大半夜便秘睡不著快速解決方法 瀏覽:165
性功能勃起障礙的治療方法 瀏覽:391
馬常見的病和治療方法 瀏覽:45
如何有效防困的方法 瀏覽:227
100斤山葯種植方法 瀏覽: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