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做過敏試驗是什麼注射方法

做過敏試驗是什麼注射方法

發布時間:2023-04-30 04:24:08

A. 皮試原理

青黴素具有毒性低、療效好的優點(用於敏感的革蘭陽性球菌、陰性球菌和螺旋體感染),被廣泛用於臨床治療,但在使用中較易發生過敏反應,發生率可達旦3%-6%,而且任何年齡、任何給葯途徑、任何劑型和劑量、任何給葯時間,均可發生過敏反應。因此,在使用各種劑型青黴素前,必須做過敏試驗,試驗結果陰性,方可用葯。
青黴素過敏試驗
1.發生機制
青黴素是一種半抗原,進入人體後與組織蛋白結合成為全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LgE),使機體處於致敏狀態(致敏階段)。當機體再次接受青黴素時,抗原和抗體結合,引發過敏反應(發敏階段),從而產生如蕁麻疹、哮喘、喉頭水腫、休克等一系列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
2.預防措施
(1)使用青黴素前詳細詢問病人的用葯史、過敏史、家族史,有青黴素過敏史者,禁做過敏試驗,並聯系醫生更換其他葯物。
(2)在使用各種劑型青黴素前,都必須做過敏試驗。已接受青黴素治療的病人,停葯3天以上或在用葯過程中更換生產廠家、批號時,須重新做過敏試驗。
(3)正確實施青黴素過敏試驗:准確配製皮試液,正確實施皮內注射,及時觀察反應,正確判斷試驗結果。
(4)試驗結果陰性者,方可用葯;試驗結果陽性者,禁用青黴素,並在體溫單、醫囑單、門診卡、病歷卡、注射卡及床頭卡上用紅筆標明「青黴素(+)」,同時告知病人及家屬。
(5)青黴素應現用現配:青黴素的水溶液在室溫下非常不穩定,易產生青黴烯酸、青黴噻唑等降解產物和高分子聚合體,使其致敏性增高,葯效下降。故使用青黴素時應臨時配製,不宜放置過久。
(6)加強工作責任心: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不宜在空腹時進行皮試或給葯,防低血糖反應與過敏反應混淆。注射青黴素的同時做好搶救准備工作,注射後嚴密觀察病人反應,首次注射青黴素者需觀察30分鍾。
3.試驗方法

皮內注射試驗法

試驗液的配製:試驗液以每毫升含青黴素G200~500U(200~500U/ml)為標准,以等滲鹽水作為稀釋液配製,以青黴素1瓶80萬U為例(表示16-14)。青黴素試驗液不穩定,在室溫下可保存4小時,在冰箱冷藏可保存24小時,過時應棄去。

表示16-14青黴素試驗液配製法

青黴素

加等滲鹽水

青黴素含量

要求

80萬U

4ml

20U/ml

完全溶解

取上液0.ml

0.9ml

2U/ml

搖勻

取上液0.1ml

0.9ml

2000U/ml

搖勻

取上液0.1~0.25ml

0.9~0.75ml

200~500U/ml

搖勻

試驗方法:在前臂掌側下段皮內注射青黴素試驗液0.1ml(含青黴素G20~50U),20分鍾後觀察結果並記錄。

結果判斷:

陰性:皮丘無改變,周圍無紅腫,無自覺症狀。

陽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現紅暈硬塊,直徑大於1cm或皮丘周圍出現偽足、癢感。嚴重時可有頭暈、心慌、惡心,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

青黴素快速過敏試驗法

原理:青黴素分子結構中的酸根帶負電荷,在水溶液中電離後,負離子含致敏原。當通電時,其負離子可通過負極透入皮下,與體內蛋白質結合變成抗原,青黴素過敏者在電極板下皮膚有陽性反應現象。

用物:青黴素快速過敏試驗儀(如圖)、皮試液(用注射用水配製)10000U/ml、注射用水、棉簽、紗布。

試驗方法:

1接上電源,按電源鍵,顯示「123」儀器進入程序自檢狀態;有故障則聲光、代碼顯示報警,無故障顯示「P」,A、B路(可同時做兩個人)進入待機狀態。

2用注射用水棉簽擦凈病人前臂常側下段皮膚(忌用乙醇),不宜過濕。

3將皮試液滴在方形電極布上,注身用水滴在圓形電極布上(可同時做對照試驗),將固定帶束於皮試部位,松緊適宜。按下「啟動」鍵,5分鍾儀器顯示「FFF」並蜂鳴提示,按「復位」鍵,進入待機狀態。

4解下固定帶,觀察電極壓跡處的皮膚反應。

經果判斷:

陰性:皮試始終無任何感覺,滴葯液的電極下,即使有皮膚壓跡或充血,充血可在1-2分鍾消失,無全身不適,或方形、圓形電極下皮膚都有輕微紅暈、無丘疹,不伴有局部及全身反應。

陽性:在滴葯液電極下,皮膚出現密集的小丘疹或蕁麻疹、風團、大丘疹,周圍充血或不充血,少數病人可出瑞白斑。部分病人伴有臂部癢、刺、壓等感覺或有全身反應。

B. 常用注射法有哪些

(1)劃痕法

在無菌操作下,用針頭將表皮劃破,使微量葯液進入皮內的方法。

用於預防接種或作葯物過敏試驗。

(2)皮內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間的方法。

用於葯物過敏試驗、預防注射和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驟。

(3)皮下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用於不宜經口服給葯,要求在一定時間內發生葯效時,如各種菌苗、疫苗的預防接種和胰島素、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葯物注射。

(4)肌內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肌肉組織內的方法。人體肌肉組織有較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毛細血管壁是多孔的類脂質膜,葯物透過的速度較透過其他生物膜為快。自肌肉注射的葯物可通過毛細血管壁到達血液內,吸收較完全而生效迅速。

凡不宜採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葯物,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者,適於肌內注射法給葯。

C. 各種注射法的名稱和進針角度

一、皮內注射法(ID) 皮內注射法是將小量葯液注入表皮與真皮之間的方法。 (一)目的 1.用於各種葯物過敏試驗,以觀察局部反應。 2.預防接種。 3.局部麻醉的先驅步驟。 (二)部位 1.皮膚試驗 取前臂內側下段。因該處皮膚較薄,皮色較淡,易於注射和辨認。 2.預防接種 常選用三角肌下緣部位注射,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三)用物 注射盤內放無菌1ml注射器和4.5~5 號針頭,按醫囑備葯液。 (四)操作方法 1.將用物備齊攜至床邊,核對,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做皮試前,應詳細詢問有無過敏史,如對需要注射的葯液有過敏史,則不能作皮試,應和醫生取得聯系,更換其他葯物後再作試驗。 2.用1ml注射器及針頭,抽取葯液,排盡空氣。 3.選前臂掌側(或三角肌下緣部位),用70%酒精棉簽消毒皮膚待干,左手綳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使針頭斜面向上,和皮膚呈5度至15度刺入皮內(圖10-5)。 4.待針頭斜面進入皮內後,放平注射器,注入葯液0.1ml, 葯量要准確,使局部形成一圓形隆起的皮丘,皮膚變白,毛孔變大。 5.注射完畢,迅速拔出針頭,切勿按揉,清理用物,按時觀察反應。 圖10-5皮內注射法 6.如需作對照試驗,用另一注射器和針頭,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注入0.1ml等滲鹽水20分鍾後,對照觀察反應。 (五)注意事項 皮膚消毒忌用碘酊,進針勿過深,拔針不按壓,以免影響結果的觀察。

二、皮下注射法(H) 皮下注射法是將小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一)目的 1.需迅速達到葯效、不能或不宜經口服給葯時採用。如胰島素口服在胃腸道內易被消化酶破壞,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葯或術前供葯。 3.預防接種。 (二)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緣、上臂外側、腹部、後背及大腿外側方(圖10-6)。 圖10-6皮下注射部位 (三)用物 注射盤內無菌1-2m注射器和5.5~6號針頭,按醫囑備葯液。 (四)操作方法 1.將用物備齊攜至床邊,核對,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選擇注射部位,用2%碘酊和70%酒精進行皮膚消毒,待干。 2.將葯液吸入注射器,排盡空氣,左手綳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栓,針頭斜面向上和皮膚呈30度到40度角,過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圖10-7),迅速刺入針頭的三分之二,放開左手固定針栓,抽吸無回血,即可推注葯液。 3.注射完畢,用消毒棉簽輕按針刺處,快速拔針,清理用物。 (五)注意事項 1.針頭刺入角度不宜大於45度,以免刺入肌層。 2.盡量避免應用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葯物作皮下注射。 3.經常注射者,應更換部位,輪流注射。 4.注射少於1ml的葯液,必須用1ml注射器,以保證注入葯液劑量准確。 圖10-7皮下注射法

三、肌內注射法(IM 或im) 肌內注射法是將葯液注入肌肉組織的方法 . (一)目的 1.和皮下注射同,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葯量較大的葯物。 2.不宜或不能作靜脈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者。 (二)部位 應選擇肌肉較厚,離大神經、大血管較遠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為最常用,其次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及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以臀裂頂點向左或右一側劃一水平線,從服務員骼嵴最高點作一垂直平分線,將臀部分為4個象限,其外上象限並避開內角(從髂後上棘至大轉子連線),即為注射區(圖10-8)。 (2)聯線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線的外上三分之一處為注射部位(圖10-8)。 圖10-8臀大肌肌內注射定位法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別置於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緣處,這樣骼嵴、食指、中指便構成一個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與中指間構成的角內。此處血管、神經較少,且脂肪組織也較薄,故被廣泛使用。 (2)以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以病人自體手指寬度)為標准。 為使臀部肌肉鬆弛,可取以下各種體位。 側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彎曲。 俯卧位:足尖相對, 足跟分開。 坐位: 坐位椅要稍高,便於操作。 3.股外側肌注射部位為大腿中段外側,位於膝上10cm,髖關節下10cm處約7.5cm寬。此區大血管、神經干很少通過,部位較廣,適用於多次注射者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為上臂外側自肩峰下2-3指,此處肌肉分布較臀部少,只能作少劑量注射。 三角肌九區劃分法;把三角肌的長度和寬度中線都均分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為九個區,分別為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後區。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後區為三角肌肌內注射的絕對安全區。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區為相對安全區。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後區深面,因有橈神經通過,為三角肌注射的危險區。 4.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區因肌肉太薄不能作肌內注射。 (三)用物 注射盤內無菌注射器2-5ml,針頭6-6.5號,按醫囑備葯液。 (四)操作方法 1.將用物備齊攜至床邊、核對,解釋,以取得合作,協助病人取適當體位。 2.用2%碘酊和70%酒精消毒皮膚,待干。 3.吸取葯液排盡空氣,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綳緊皮膚,右手持針,如握筆姿勢,以中指固定針栓,針頭與注射部位呈90度,快速刺入肌肉內。一般約進針2.5~3cm(消瘦者及兒童酌減)。 4.松開左手,抽動活塞,如無回血,固定針頭,注入葯物。注射畢以消毒棉簽按壓進針點,快速拔針。 5.清理用物,歸還原處。 (五)注意事項 1.切勿把針梗全部刺入,以防針梗從根部折斷。 2.兩種葯液同時注射時,要注意配伍禁忌;需長期作肌肉注射者,注射部位應交替更換,避免硬結的發生。 3.兩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選用臀大肌注射,因有損傷坐骨神經的危險,幼兒在未能獨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發育不好,應選用臀中肌、臀小肌處注射 (六)病區內集中進行肌內注射 1.在同時間內為多數病人作肌內注射時,可將用物、葯物注射本放於治療車上,治療車下層放一盆消毒液和治療碗,內襯紗布,以收集用過的注射器及針頭,然後推車到病房,按病床順序邊吸葯,邊注射。 2.在同一時間內為多數病人作肌內注射時,需准備集體用的治療盤,內放無菌巾、注射器及針頭、葯物,治療碗一隻,內放消毒液紗布。 3.操作方法 (1)治療盤上鋪無菌治療巾(雙層)。 (2)核對大、小注射卡,將小卡按床號固定在治療盤內,准備葯物。 (3)吸取葯液,套上安瓿,放在無菌治療盤內,使活塞柄對准小注射卡,最後蓋上無菌治療巾備用。 (4)按床號順序核對,向病人解釋後注射。在另一病人注射前,用消毒液的紗布擦拭雙手後,再行注射。

四、靜脈注射法(IV或iv) 靜脈注射法是將葯液注入靜脈的方法。 (一)目的 1.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需迅速發生葯效時,可採用靜脈注射法。 2.葯物因濃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採取其它注射方法。 3.作診斷、試驗檢查時,由靜脈注入葯物,如為肝、腎、膽囊等X線攝片。 4.輸液和輸血。 5.用於靜脈營養治療。 (二)部位 常用的有肘窩的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或手背、足背、踝部等處淺靜脈。 (三)用物 注射盤內無菌注射器(根據葯液量選用),針頭6.2-7號或頭皮針,止血帶,治療巾或一次性紙巾。按醫囑備葯物。 (四)操作方法 1.將備齊用物攜至床邊,核對,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2.用注射器吸取葯液,排盡空氣,套上安瓿。 3.選擇合適靜脈,以手指探明靜脈方向及深淺,在穿刺部位的肢體下墊治療巾或紙巾,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約6cm處扎緊止血帶,用2%碘酊消毒皮膚,待干後以70%酒精脫碘,囑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 4.穿刺時,以左手拇指綳緊靜脈下端皮膚,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針頭和皮膚呈20度角,由靜脈上方或側方刺入皮下,再沿靜脈方向潛行刺入。 5.見回血,證實針頭已入靜脈,可再順靜脈進針少許,松開止血帶,囑病人松拳,固定針頭,緩慢注入葯液。 6.在注射過程中,若局部腫脹疼痛, 提示針頭滑出靜脈,應拔出針頭更換部位,重新注射。 7.注射畢,以消毒棉簽按壓穿刺點,迅速拔出針頭,囑病人屈肘按壓片刻。清理用物。 8.注意事項 (1)注射時應選擇粗直、彈性好、不易滑動的靜脈。如需長期靜脈給葯者,應由遠心端到近心端進行注射。 (2)根據病情及葯物性質,掌握注入葯液的速度,並隨時聽取病人的主訴,觀察體征及其病情變化。 (3)對組織有強烈刺激的葯物,注射前應先作穿刺,注入少量等滲鹽水,證實針頭確在血管內,再推注葯物,以防葯液外溢於組織內而發生壞死。 9.靜脈注射常見失敗的原因。 (1)針頭斜面一半在血管內,一半在血管外,回血斷斷續續,注葯時溢出至皮下,皮膚隆起,病人局部疼痛。 (2)針頭刺入較深,斜面一半穿破對側血管壁,見有回血,但推葯不暢,部分葯液溢出至深層組織。 (3)針頭刺入過深,穿透對側血管壁,葯物注入深部組織,有痛感,沒有血,如只推注少量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

五、股靜脈注射法 (一)目的 常用於急救時作加壓輸液、輸血或採集血標本。 (二)部位 股三角區,在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劃一聯線的中點為股動脈,股動脈內側0.5cm為股靜脈。 (三)用物 注射盤內10ml或20ml無菌乾燥注射器、紗布、試管。 (四)操作方法 1.病人平卧,下肢伸直略外展,局部常規消毒,待干。 2.術者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然後於股三角區捫股動脈搏動,或找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聯線中點的方法作股動脈定位,再消毒穿刺點及術者手指,並用左手手指加以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針頭和皮膚呈90度或45度角,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刺入,見抽出暗紅色血提示已達股靜脈,固定針頭,根據需要採取血標本或注射葯物。 4.抽血或注射畢,局部用無菌紗布加壓止血3-5分鍾,確認無出血,方可離開。清理用物。 (五)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防止感染。 (2)抽出為鮮紅色血液,即提示穿入股動脈,應立即拔出針頭,緊壓穿刺處5-10分鍾,直至無出血為至。 六、動脈穿刺注射法 (一)目的 作血液氣體分析; 重度休克,須經動脈輸入血液以增加有效血容量;施行某些特殊檢查(如腦血管造影);施行某些治療(注射抗癌葯物)。 (二)部位 採集血標本常用橈動脈與股動脈。橈動脈穿刺點位於前臂掌側腕關節上2cm、動脈搏動明顯處。股動脈穿刺點見前面。 (三)用物 注射盤內加無菌的5ml或10ml乾燥注射器,7號針頭及標本容器,手套。若作治療、檢查,另備葯液。 (四)操作方法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常規消毒,范圍要廣泛,術者立於穿刺側,戴手套或用2%碘酊與70%乙醇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以固定欲穿刺的動脈,右手持注射器,在兩指間垂直或與動脈走向呈40度刺入動脈,見有鮮紅色回血,右手固定穿刺針的方向及深度,左手以最快的速度注射葯液或采血。操作完畢,迅速拔出針頭,局部加壓止血5-10分鍾。

D. 怎樣測試過敏

護膚品過敏測試可以把護膚品塗到耳後根來判斷,或者是塗在手臂的內測。從耳後根來測試護膚品是否過敏:需要用棉簽蘸取少量的護膚品塗在耳後根,靜待一個小時,如果皮膚沒有出現什麼不適感,也沒有什麼不正常現象,那麼說明這款護膚產品...1、皮內試驗。在人體的皮內注射過敏原,然後再過一段時間觀察皮膚的反應,根據皮膚的反應來判斷是否對這種物質有過敏現象。在檢測之前是需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與衛生的。

2、點刺試驗,這是很常見的一個檢測方式,先將點刺的皮試液滴在皮膚上面,然後用點刺針穿過滴液,刺入人體的皮內組織處,這種檢查的方法非常的安全,皮損小。患者並不會承受較大的痛苦,但是費用會比較高。

3、斑貼試驗。最主要是能夠檢測人體面部和手部等部位過敏原的有效方法,常見的過敏原有甲醛芳香混合物等等。這種檢查的方法非常的簡單方便。將抗原稀釋液浸過的葯膜直接放置在前臂屈側,然後再觀察皮膚的反應,一旦發現有過敏反應,那麼就能夠找到過敏原了。

怎樣測試皮膚過敏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皮膚容易過敏的朋友們,尤其是在換季的時候是需要特別的注意個人的護理措施的,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清潔,還應該要特別重視飲食,不要抽煙,也不要喝酒,應該要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患者要保證充足睡眠時間,不要亂用化妝品,尤其是劣質性的化妝品不可以使用,以免導致人體出現其他類型的並發症。

E. 皮內注射法用於葯物過敏試驗時,正確的做法是()

皮內注射法用於葯物過敏試驗時,正確的做法是()

A.常選擇悔悉洞上臂三角肌下緣作為葯物過敏試驗部位

B.用2%碘酊消毒1遍,70%碧枯乙醇脫碘2遍

C.進針陸戚角度為25°左右

D.拔針時勿按壓

正確答案:拔針時勿按壓

F. 青黴素類過敏反應的試驗方法

試驗法有劃痕、斑貼、滴圓斗蔽眼、皮內注射等法,以皮內注射法(皮試)為常用。皮試液是由青黴素G鈉溶於等滲氯化鈉注射液(500單位/ml),以無菌操作法製成,4℃下保存可用1周,室溫則只限當日應用。將皮試液0.02~0.05ml注於肘內側皮下,等待20分鍾觀察橘州結果,呈陰性反應時始可用葯。有銷宏時雖皮試局部呈陰性反應,但患者有胸悶、頭暈、哮喘、皮膚發癢等症狀出現,也不應給予葯物。

G. 想知道對於什麼葯物過敏,需要做什麼試驗

葯物過敏,做實驗,我們最熟悉的那肯定是青黴素過敏試驗了。
青黴素過敏試驗就是用少量的青黴素在皮膚表面進行注射,就是所謂的皮試,就是說如果你過敏頌李的話,你會手臂上出現一些類似於斑點一樣的東西,這樣就只能知道你唯櫻物是過敏了就可以不使用這種指液葯物了。

H. 皮試操作怎麼

皮試
皮試是皮膚(或皮內)敏感試驗的簡稱。某些葯物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如青黴素、鏈黴素、細胞色素C等,常見的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蕁麻疹、皮炎、發熱、血管神經性水腫、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甚至可導致死亡。

1定義
為了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特別是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規定一些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膚敏感試驗,皮試陰性的葯物可以給病人使用,皮試陽性的則禁止使用。這些需要做皮試的葯物被稱為皮試葯物.皮膚試驗是藉助抗原、抗體在皮膚內或皮膚上的反應進行免疫學檢測的方法。根據反應機制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中合反應皮膚試驗,可觀察機體的體液免疫狀態;另一類為超敏反應皮膚試驗,用來檢測機體的超敏反應和細胞免疫狀態。錫克試驗是衡量人體對白喉易感性或免疫程度的一種皮試。方法是注射一定量的白喉毒素於受試者前臂屈側皮內。受試者如無免疫力,24~48小時,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直徑在1~2厘米者為陽性反應。相反,受試者如有免疫力,其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毒素抗體,能中和注入的毒素,局部不出現紅腫,為陰性反應。此試驗除用來測定機體對白喉的易感性以外,還可檢測白喉預防接種後是否產生免疫力。其實質是毒素、抗毒素的體內中和反應。I型變態反應(見變態反應)皮膚試驗是變應原與特異性抗體IgE(免疫球蛋白E)在皮內進行的一種反應。引起I型變態反應的抗原,經注射或劃痕後,可在10~20分鍾內引起紅腫反應,如青黴素皮試,異種動物血清皮試等。本試驗陽性者表示對該抗原過敏

2准備工作
首先應當制備試驗用抗原,如有合格商品可直接購買。可以作為變應原的物質種類繁多,例如動物皮毛、家禽羽毛、鴿糞、昆蟲、蟎類、真菌、花粉、雜草、物理粉塵和各種食品等都可能成為變應原。不同抗原的制備方法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①收集原料;②粉碎與勻漿;③脫脂與提取;④過濾與分離;⑤分裝保存。分裝保存之前應對提取產物進行鑒定。首先必須經過無菌試驗、急性毒性試驗和熱原檢查,保證提取產物無明顯的毒副作用;還要測定產物的蛋白含量,用凱氏定氮法或磷鎢酸沉澱法標定出總氮單位或蛋白氮單位。變應原的范圍很廣,難以做得完全,所以查找變應原需依靠患者的病史和醫師的經驗以將可疑范圍縮小,學樣成功的機會就大得多。一般醫院和衛生所都能做葯物過敏試驗,多在注射室完成;防疫部位在一些免疫接種之前有時也要做皮膚試敏;其餘的均在變態反應科或檢驗科的專門實驗室。實驗室應有專人負責,除具備各種專用試驗器材之外,還應備有意外搶救的葯品及設施。試驗部位應清洗干凈,嚴格消毒,以免皮膚的不潔物引起非特異性反應或感染。當皮膚患濕疹、感染、皮炎或外傷時不宜進行皮膚試驗。正在或近日服用免疫抑制劑或抗組胺葯物者也不宜進行皮膚試驗。

3類型及方法
皮膚試驗的最常用部位是前臂曲側,因此處皮膚較為光滑細膩,而且便於試驗操作和結果觀察。按正規作法,左右兩臂一側作試驗,另一側作對照。需要時也可選用上臂或背部皮膚。具體試驗方法可分為皮內試驗(intracutaneoustest)、挑刺試驗(pricktest)和斑貼試驗(patchtest)。
皮內試驗
將試驗抗原與對照液各0.02~0.03ml用皮試針頭分別注入皮內(不是皮下),使局部產生一個圓形小丘。當同時試驗多種抗原時,相互間至少間隔4cm,以免強烈反應時互相混淆結果。皮內試驗的敏感性比其他皮膚試驗高,所用抗原應適當稀釋,以免出現嚴重反應;當高可疑性抗原出現陰性結果時,應逐漸加大抗原濃度進行重復試驗。皮內試驗是最常用的皮膚試驗,應用范圍也很廣,幾乎各類抗原及各型反應都可用皮內試驗進行測定,只是不同類型的反應觀察結果的時間和判定結果的標准不所不同。
挑刺試驗
也稱點刺試驗或刺痕試驗。將試驗抗原與對照液分別滴於試驗部位皮膚上,用針尖透過液滴或在皮膚上輕輕地挑刺一下,以刺破皮膚但以不出血為度;1min後拭(吸)去抗原溶液。同時試驗多種抗原時,千萬注意不要將不同的抗原液交叉混合,以免出現假陽性。挑刺試驗主要用於型變態反應,該法雖比皮內試驗法敏感性稍低,但假陽性較少,與臨床及其他試驗的相關性較強。劃痕試驗(scratchtest)是挑刺試驗的一個變型,用三棱針或注射器針頭在皮膚劃一條或多條約1cm長的創痕。因為劃痕的輕重與長短難於掌握一致,故不常用。
斑貼試驗
將試驗抗原直接貼敷於皮膚表面的方法。試驗抗原為軟膏時可直接塗沫在皮膚上;如為固體物時可用蒸餾水混合或浸濕後塗敷於皮膚上;如為水溶液則浸濕紗布後敷貼於皮膚上。所用抗原濃度以不刺激皮膚為原則,塗敷范圍以0.5~1cm為宜。塗敷後蓋以油紙或玻璃紙,用紗布或綳帶固定;如有明顯不適感可隨時打開查看,並進行適當處理。斑貼試驗主要是檢測Ⅳ型變態反應,敏感程度雖然不太高,但假陽性較少,結果的可信度大。

閱讀全文

與做過敏試驗是什麼注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不好的汽油車打不著火解決方法 瀏覽:373
網吧吃雞設備封禁解決方法 瀏覽:132
最簡單粗暴的練腹肌方法 瀏覽:382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簡單方法 瀏覽:851
油菜封草最佳方法 瀏覽:751
電纜熱縮管使用方法 瀏覽:799
黃豆堵漏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509
有眼袋用什麼方法更好呢 瀏覽:969
333333怎麼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913
沐浴凝露使用方法 瀏覽:923
拋光液使用方法 瀏覽:138
美的光波爐的使用方法 瀏覽:302
鑒定分析屬於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118
實驗方法從哪裡來 瀏覽:447
擀皮鍛煉方法視頻 瀏覽:364
籃球訓練簡單方法 瀏覽:804
oppo手機鬧鈴聲音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36
風疹的有效治療方法 瀏覽:19
怎麼減臉上的肉用1種方法 瀏覽:176
安速蟑螂屋使用方法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