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纖維成分分析定量方法

纖維成分分析定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3-04-26 05:39:32

⑴ 混紡織物中纖維成分定量分析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纖維定性要求纖維種類准確、標注名稱規范。

纖維名稱主要依照GB/T 4146.1-2009《紡織品化學纖維第1部分:屬名》、GB 11951-2018《天然纖維術語》和GB/T 29862—2013《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中給出的名稱,不管出於何種原因,不可隨意臆造纖維名稱。

纖維定性的行業標准主要是FZ/T 01057(所有部分)《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其包含燃燒法、顯微鏡法、溶解法、含氮含氯呈色反應法、熔點法、密度梯度法、紅外光譜法、雙折射率法8種方法,纖維定性需要結合至少2種方法相互驗證才可以確定。

纖維定性檢驗人員需要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特別是顯微鏡法需要檢驗人員有很強的纖維鑒別能力,需要熟悉各種纖維的外觀特徵,人才培養周期較長。

(2)纖維定量要求依據定性結果選擇合適的定量方法,操作要規范,結果標注要合理、准確。

定量的標准主要有GB/T 2910(所有部分)—2009《紡織品定量化學分析》、FZ/T 01026—2009《紡織品定量化學分析四組分纖維混合物》、GB/T 38015-2019《紡織品定量化學分析氨綸與某些其他纖維的混合物》。

FZ/T 01101—2008《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測定物理法》、GB/T 16988—2013《特種動物纖維與綿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測定》、FZ/T 30003—2009《麻棉混紡產品定量分析方法顯微投影法》、FZ/T 01112—2012《紡織品定量化學分析蠶絲與羊毛或/和羊絨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鋅法)》、FZ/T 01103—2009《紡織品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纖維混紡產品定量化學分析方法》等。

按照定量過程是否讓答使用化學試劑可以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法包括人工拆分法和顯微鏡法,因此檢驗結果有凈干含量、結合公定回潮率含量和方法標准含量3種表示方式,其中按照FZ/T 30003—2009方法標準的檢測結果為凈干含量。

按照GB/T 16988—2013方法標準的檢測結果為方法標准含量,通常在檢測結果中不作任何標注。在實際工作中,除非產品標准有明確要求用凈干含量表示,則需清晰明示為凈干含量,否則均認為檔扒標注含量是結合公定回潮率含量(特種動物纖維除外)。

纖維定量檢驗人員需要非常熟悉相關方法標准,經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且需要具有一定的紡織和化學基礎。

(3)纖維標識要求標注的纖維含量及種類准確、一致,字跡清晰、醒目、規范。

纖維標注和標識判定主要是依據GB/T 29862—2013《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纖維含量「宜標注至整數位」,企業需要合理把握標准尺度。纖維含量部位的標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產品中起裝飾作用的部件、非外露部件以及某些小部件。

例如:花邊、褶邊、滾邊、貼邊、腰帶、飾帶、衣領、袖口、下擺羅口、松緊口、襯布、襯墊、口袋、內膽布、商標、局部綉花、貼花、連接線和局部填充物等,其纖維成分可以不標。

除襯布、襯墊、內膽布等非外露部件外,若單個部件的面積或同種織物多個部件的總面積超過產品表面積的15%時,則應標注該部件的纖維含量。」簡而言之,就是該標注的部位必須准確標注坦蠢慧,非必須標注的部位若標注了,則必須標注准確。

⑵ 纖維素測定方法

需測定的物品經中性洗滌劑煮沸處理,不溶解的殘渣為中性洗滌纖維,主要為細胞壁成分,其中包括半纖維素、纖維素、木凱賀質素和硅酸鹽。植物性飼料經酸性洗滌劑處理,剩餘的殘渣為酸性洗滌纖維,其中包括纖維素、木質素和硅酸鹽。

酸性洗滌纖維經72%硫酸處理後的殘渣為木質素和硅酸鹽,從酸性洗滌纖維值中減去72%硫酸處理後的殘渣為飼料的纖維素含量。將72%硫酸處理後的殘渣灰化,在灰化過程中逸出的部分為酸性洗滌木質素(ADL)的含量。基於VanSoest原理的纖維素含量分析系統。

(2)纖維成分分析定量方法擴展閱讀

纖維素的功能:

1、治療糖尿病

膳食纖維可提高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提高胰島素的利用率;膳食纖維能包裹食物的糖分,使其逐漸被吸收,有平衡餐後血糖的作用,從而達到調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2、預防陸孫拆和治療冠心病

血清膽固醇含量的升高會導致冠心病。膽固醇和膽酸的排出與膳食纖維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膳食纖維可與膽酸結合,而使膽酸迅速排出體外,同時膳食纖維與膽酸結合的結果,會促使膽固醇向膽酸轉化,從而降低了膽固醇水平。

3、降壓作用

膳食纖維能夠吸附離子,與腸道中的鈉離子、鉀離子進行交換,從而降低血液中的鈉鉀比值,從而起到降血壓的作用。

什麼是膳食纖維,簡述它常用的分析方法操作要點

指食品中不能被人體消化酶所消化的多糖類和木質素的總和。

(1)重量法A、取樣( A)乾燥樣品(B)含水分較高的樣品

B、 酸處理:C、鹼處理D、乾燥 E、灰化

(或)在熱的稀硫酸作用下,樣品中的糖、澱粉、果膠等物質經水解而除去,再用熱的氫氧化鉀處理,使蛋白質溶解、脂肪皂化而除去;然後用乙醇和乙醚處理以除去單寧、色素及殘余的脂肪,所得的殘渣即為粗纖維,如其中含有無機物質。可經灰化後扣除。

(2)中性洗滌纖維(NDF)的測定:樣品經熱的中性洗滌劑浸煮後,殘渣用熱蒸餾水充分洗滌,除去樣品中游離澱粉、蛋白質,礦物質,然後加入α一澱粉酶溶液以分解結合態澱粉,再用蒸餾水、丙酮洗滌,以除去殘存的脂肪、色素等,殘渣經烘乾,即為中性洗滌纖維(不溶性膳食纖維)

(3)酸性洗滌纖維(ADF)的測定:樣品經磨碎烘乾,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的硫酸溶液迴流煮沸,除去細胞內容物,經過濾、洗滌、烘乾,殘渣即為酸性洗滌纖維

(4)容量法:用2%鹽酸溶液除去可溶性糖、澱粉和半纖維素後,用80%硫酸使纖維素溶解並加熱水解為葡萄糖後測定,再換算為纖維素含量。

⑷ 食品中纖維素含量的測定,具體的實驗方法

常溫下,纖維素既不溶於水,又不溶於一般的有機溶劑,如酒精、乙醚、丙酮、苯等。它也不溶於稀鹼溶液中。因此,在常溫下,它是比較穩定的,這是因為纖維素分子之間存在氫鍵。纖維素不溶於水和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能溶於銅氨Cu(NH3)4(OH)2溶液和銅乙二胺[NH2CH2CH2NH2]Cu(OH)2溶液等。[2]
纖維素水解
在一定條件下,纖維素與水發生反應。反應時氧橋斷裂,同時水分子加入,纖維素由長鏈分子變成短鏈分子,直至氧橋全部斷裂,變成葡萄糖。[3]
纖維素氧化
纖維素與氧化劑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系列與原來纖維素結構不同的物質,這樣的反應過程,稱為纖維素氧化。(引自郭莉珠檔案保護技術)纖維素大分子的基環是D-葡萄糖以β-1,4糖苷鍵組成的大分子多糖,其化學組成含碳44.44%、氫6.17%、氧49.39%。由於來源的不同,纖維素分子中葡萄糖殘基的數目,即聚合度(DP)在很寬的范圍。是維管束植物、地衣植物以及一部分藻類細胞壁的主要成分。醋酸菌(Acetobaeter)的莢膜,以及尾索類動物的被囊中也發現有纖維素的存在,棉花是高純度(98%)的纖維素。所謂α-纖維素(α-cellulose)這一名稱系指從原來細胞壁的完全纖維素標准樣品用17.5%NaOH不能提取的部分。β-纖維素(β-cellulose)、γ-纖維素(γ-cellulose)是相應於半纖維素的纖維素。雖然,α-纖維素通常大部分是結晶性纖維素,β-纖維素,γ-纖維素在化學上除含有纖維素以外,還含有各種多糖類。細胞壁的纖維素形成微纖維。寬度為10-30毫微米,長度有的達數微米。應用X線衍射和負染色法(negative染色法),根據電子顯微鏡觀察,鏈狀分子平行排列的結晶性部分組成寬為3-4毫微米的基本微纖維。

⑸ 玻璃纖維檢測方法

玻璃纖維棉經常應用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它擁有很好的保溫,降噪的作用。目前市場上有不少的廠家生產玻璃纖維棉,但是生產的技術不一,所以產品的好壞也不能一概而論,如何對這些玻璃纖維棉的質量進行評估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玻璃纖維棉怎樣進行檢測從而區分它的好壞,快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檢測方法
1 儀器
1.1 偏光光學顯微鏡:放大倍數50~1000x。
1.2 折光率測定儀:測定折光率范圍N=1.400~1.700。
2 試劑
2.1 液體石蠟:折光率N=1.470(20℃)。
2.2 氯代萘:折光率N=1.634(20℃)。
2.3 浸油(用液體石蠟和氯代萘按不同重量匹配支撐折光率在1.490~1.570范圍內的若干種浸油,並用折光率測定儀測定其折光率)。

3 步驟
在建築製品的不同部位取下樣品若干塊,切片製成薄片或粉料。粉料經粗磨後縮分取樣約20克,再細磨至通過方孔篩(4900)孔,製成粉末樣品。

4 分析方法
製造建築製品所用的石棉主要是溫石棉,系一種含有富硅酸鎂的纖維狀礦物,其分子式為:Mg6(OH)6·(Si4O11)H2O;另一類石棉為角閃石石棉,系一種含有富硅酸鹽的纖維狀礦物。對石棉的檢測方法如下:
4.1 薄片分析法
將制備的薄片樣品放置於顯微鏡載物台上,用不同倍數的物鏡觀察樣品,如若有與上述石棉礦物光學性質相吻合的礦物,即斷定該礦物為石棉礦物。若觀察的幾個樣品中均未見石棉礦物的特徵。可斷定該材料中不含石棉礦物。
4.2 粉末分析法
取少量樣品放在載波片上,滴入所配的浸油(最接近石棉礦物折光率的一種浸油)於樣品上,蓋上蓋玻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如若有與石棉礦物光學性質相吻合的礦物,即斷定該礦物為石棉礦物的特徵。若觀察的幾個樣品中均未見石棉礦物的特徵。可斷定該材料中不含石棉礦物。
5 注意事項
5.1 先用低倍物鏡觀察樣品,在用高倍物鏡觀察。
5.2 置於波片上的樣品要適量,以保證觀察的准確性。
5.3 粉末法觀察樣品,若浸油折光率高於(或低於)石棉礦物,應更換較低(或較高)的浸油,並重復4.2的操作。

⑹ 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定量分析方法

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定量分析方法

摘要分別採用日本標准JIS L1030-2:2012中的60%硫酸法和國家標准GB/T 2910.6―2009中的甲酸/氯化鋅法對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的定量分析進行了對比。

試驗結果證明兩種方法各有優劣,均能滿足日常檢測需求。

關鍵詞:棉和粘膠纖維;60%硫酸法;甲酸/氯化鋅法

棉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

棉纖維製品具有吸濕和透氣性好,柔軟而保暖的優點。

粘膠纖維又叫人造絲、冰絲、粘膠長絲,它是以棉或其他天然纖維為原料生產的纖維素纖維。

棉型織物是指以棉紗或棉與棉型化纖混紡紗線織成的織品,而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是典型的棉型織物,這兩種纖維混紡既可以彌補各自的不足,又能發揮各自的優點,因此其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1]。

眾所周知,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因都屬於纖維素纖維,故其定量分析一直以來是纖維定量中的一個難點,其化學試劑對棉具有一定的損傷,其准確性與穩定性都是較難控制的。

本文以拆分法作為標准值比較了日本標准JIS L1030-2:2012《紡織品纖維混合物定量分析的試驗方法 第2部分:纖維混合物定量分析的試驗方法》[2]與國標GB/T 2910.6―2009《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6部分:粘膠纖維、某些銅氨纖維、莫代爾纖維或萊賽爾纖維拍尺與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鋅法)》[3]

對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的`定量分析,通過分別使用60%硫酸法和使用甲酸/氯化鋅法對於定量結果准確性和穩定性、經化學試劑溶解後棉的損傷情況以及對於不同深淺顏色的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的溶解情況來比較這兩種方法的優劣性。

1 試驗

1.1 試劑

1.1.1 60%硫酸法

(1)60%的硫酸溶液:368mL水中加入343mL濃硫酸(密度為1.84g/mL),使其密度達到1.498g/mL。

(2)稀氨水溶液:取20 mL濃氨水(密度為0.880g/mL),用水稀釋至1L。

(3)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1.1.2 甲酸/氯化鋅法

(1) 甲酸/氯化鋅溶液(85%,分析純):20g無水氯化鋅(質量分數>98%)和68g無水甲酸加水至100g。

(2)稀氨水溶液:取20mL濃氨水(密度為0.880g/mL),用水稀釋至1L。

(3)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1.2 主要儀器

乾燥器:裝有變色硅膠;乾燥烘箱:能保持溫度為(150±3)℃;分析天平:精度0.0002g或以上;具塞250mL三角燒瓶:容量余賀源不小於200mL,具玻璃塞;HZ-010 恆溫振盪儀;真空泵;玻璃砂芯漏斗:容量為30mL~40mL。

1.3 試驗條件

兩種標准方法試驗條件的對比見表1。

1.4 試驗

取兩組具有代表性的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平行試樣,每組試樣顏色一淺一深共兩塊,每個試樣約1.000g。

另外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樣品在溶解過程中能夠與試劑充分接觸,制樣過程一定要將試樣拆散成紗線,這樣才可以得到比較理想的試驗結果。

稱取1.0g左右試樣在溫度105℃左右的密閉通風烘箱內進行,時間不少於4h。

隨後將稱量瓶和豎態試樣連同放在旁邊的瓶蓋一起烘乾。

烘乾後,蓋好瓶蓋,再從烘箱內取出並迅速移入乾燥箱內。

冷卻時間在2h左右。

冷卻後,從乾燥器中取出稱量瓶,並在2min內稱出質量,精確到0.0002g。

(1)60%硫酸法

60%硫酸法操作[2]是將已稱取好質量的試樣放入三角燒瓶中,每克樣品加入100mL 60%硫酸溶液,蓋上瓶塞,用振盪儀劇烈振盪10min後,靜置5min,再振盪15min後真空抽吸排液,將玻璃漏斗和不溶纖維烘乾、冷卻、稱重。

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溶解後的殘留物。

(2)甲酸/氯化鋅法

淺色試樣的溶解操作[3]是將預處理後已恆質量的試樣迅速放入盛有預熱溫度達40℃的甲酸/氯化鋅的三角燒瓶中(每克試樣加100mL試液),蓋緊瓶塞,搖動燒瓶,浸濕試樣,在40℃下保溫150min,每隔45min搖動一次,共搖動2次。

接著,用20mL、 40℃溶液清洗,再用40℃水清洗,然後用100 mL稀氨水溶液中和清洗並使殘留物浸沒於溶液中10 min,再用冷水沖洗,每次清洗液靠重力排液後,再用真空抽吸排液,最後烘乾、冷卻、稱重。

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溶解後的殘留物。

深色試樣的溶解操作是將預處理好的樣品放入預熱達70℃的甲酸/氯化鋅的三角燒瓶中,在70℃下保溫20min,其溶解操作步驟與淺色試樣步驟相同。

1.5 計算

2 結果與討論

2.1 試驗結果

兩種試驗方法的測試數據見表2和表3。

2.2 結果分析

由表2、表3可見,所有經60%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鋅法測得的試驗結果與實際拆分法標准值的比例偏差均在允差范圍(3%或5%)內波動。

淺色的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用60%硫酸法試驗結果與實際混紡比例間最大偏差為0.50%,平行間最大偏差為0.28%;甲酸/氯化鋅法試驗結果與實際混紡偏差最大為1.86%,平行間的最大偏差為0.61%。

兩種方法測得的平行樣間的偏差均小於1%,但測得的平行樣間偏差比甲酸/氯化鋅法測得的平行樣間偏差小,說明對於淺色試樣而言60%硫酸法的穩定性相對較好。

深色的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用60%硫酸法試驗結果與實際混紡比例間最大偏差為1.60%,平行間最大偏差為0.67%;試驗結果與實際混紡偏差最大為0.88%,平行間偏差最大為0.35%,說明對於深色試樣而言甲酸/氯化鋅法的穩定性相對較好。

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兩種方法溶解淺色樣品後的殘留物後發現:粘膠纖維溶解得都比較完全;採用60%硫酸法溶解後的殘留物發現剩餘的棉纖維幾乎沒有損傷;採用甲酸/氯化鋅法溶解後的殘留物,剩餘的棉纖維有輕微損傷。

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兩種方法溶解深色樣品後的殘留物後發現:採用60%硫酸法溶解後的殘留物,有微量未溶解的粘膠纖維殘渣粘在棉纖維上;採用甲酸/氯化鋅法溶解後的殘留物,粘膠纖維溶解得比較完全。

3 結論

對於大多數棉和粘膠纖維混紡織物的定量試驗,JIS L1030-2標准中的60%硫酸法和國標GB/T 2910.6―2009中的甲酸/氯化鋅法所測得的結果與實際混紡比例偏差均在GB/T 29862―2013《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標識》規定允差范圍之內,能夠滿足日常檢測的需要。

經過大量試驗,筆者認為對於淺色試樣,60%硫酸法優於甲酸/氯化鋅法;而對於深色試樣,則反之。

因此,採用JIS L1030-2標准中的60%硫酸法對於我們常規的國標檢測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參考文獻:

[1] 鄭少瓊.再生纖維素纖維與棉混紡產品的定量分析方法探討[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2,41(2)2:21-23.

[2] JIS L1030-2:2012 紡織品纖維混合物定量分析的試驗方法 第2部分:纖維混合物定量分析的試驗方法[S].

[3] GB/T 2910.6―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6部分:粘膠纖維、某些銅氨纖維、莫代爾纖維或萊賽爾纖維與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鋅法)[S].

⑺ 纖維成分鑒別方法

1.手感目測法:此法適用於呈散纖維狀態的紡織原料。
(1) 棉纖維比薴麻纖維和其它麻類的工藝纖維、毛纖維均短而細,常附有各種雜質和疵點。

(2) 麻纖維手感較粗硬。

(3) 羊毛纖維捲曲而富有彈性。

(4) 蠶絲是長絲,長而纖細,具有特殊光澤。

(5) 化學纖維中只有粘膠纖維的干、濕狀態強力差異大。

(6) 氨綸絲具有非常大的彈性,在室溫下它的長度能拉伸至五倍以上。

2.顯微鏡觀察法:是根據纖維的縱面、截面形態特徵來識別纖維。
(1)棉纖維:橫截面形態:腰圓形,有中腰;縱面形態:扁平帶狀,有天然轉曲。

(2)麻(薴麻、亞麻、黃麻)纖維:橫截面形態:腰圓形或多角形,有中腔;縱面形態:有橫節,豎紋。

(3)羊毛纖維:橫截面形態:圓形或近似圓形,有些有毛髓;縱面形態:表面有鱗片。

(4)兔毛纖維:橫截面形態:啞鈴型,有毛髓;縱面形態:表面有鱗片。

(5)桑蠶絲纖維:橫截面形態:不規則三角形;縱面形態:光滑平直,縱向有條紋。

(6)普通粘纖:橫截面形態:鋸齒形,皮芯結構;縱面形態:縱向有溝槽。

(7)富強纖維:橫截面形態:較少齒形,或圓形,橢圓形;縱面形態:表面平滑。

(8)醋酯纖維:橫截面形態:三葉形或不規則鋸齒形;縱面形態:表面有縱向條紋。

(9)腈綸纖維:橫截面形態:圓形,啞鈴形或葉狀;縱面形態:表面平滑或有條紋。

(10)氯綸纖維:橫截面形態:接近圓形;縱面形態:表面平滑。

(11)氨綸纖維:橫截面形態:不規則形狀,有圓形,土豆形;縱面形態:表面暗深,呈不清晰骨形條紋。

(12)滌綸、錦綸、丙綸纖維:橫截面形態:圓形或異形;縱面形態:平滑。

(13)維綸纖維:橫截面形態:腰圓形,皮芯結構;縱面形態:1~2根溝槽。

3.熒光法:利用紫外線熒光燈照射纖維,根據各種纖維發光的性質不同,纖維的熒光顏色也不同的特點來鑒別纖維。

各種纖維的熒光顏色具體顯示:
(1)棉、羊毛纖維:淡黃色

(2)絲光棉纖維:淡紅色

(3)黃麻(生)纖維:紫褐色

(4)黃麻、絲、錦綸纖維:淡藍色

(5)粘膠纖維:白色紫陰影

(6)有光粘膠纖維:淡黃色紫陰影

(7)滌綸纖維:白光青天光很亮

(8)維綸有光纖維:淡黃色紫陰影。

⑻ 鑒別天然纖維用什麼方法最可靠為什麼

手感目測法根據纖維的外觀形態、色澤、手感及拉伸等特徵來鑒別纖維。例如,天然纖維長度整齊度較差,化學纖維長度一般較整齊。在天然纖維中,棉纖維短而細,常附有各種雜質和疵點;麻纖維手感粗硬;羊毛纖維捲曲而富有彈性;蠶絲是長絲,長而纖細,具有特殊光澤。化學纖維中,粘膠纖維的干濕強度差異大;氨綸具有高伸長、高彈性。利用這些特徵,可以將他們區別開來。其他化學纖維由於外觀特徵較相似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人為而定,所以很難用手感目測法加以區別。

圖片

圖片
燃燒實驗法

圖片

燃燒法是鑒別紡織纖維大類的一種快速而簡便的方法。他是根據纖維燃燒特徵的不同來粗略區分纖維。鑒別方法:取一小束未知的纖維,用鑷子夾持,慢慢接近火焰,觀察纖維靠近火焰,接觸火焰,離開火焰時的燃燒狀態,以及燃燒時散發的氣味和燃燒後殘留物的特徵,來粗略的鑒別纖維。之前在【纖.知識】衣服標識上面料成分有假?教你一種方法識別成分(點擊藍色字即可查看原文)有提到,在此不再贅述。

圖片

圖片
顯微鏡觀察法

圖片

顯微鏡觀察法是利用普通生物顯微鏡觀察未知纖維的橫、縱面形態來鑒別纖維,是纖維鑒別中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天然纖維的形態特徵較為獨特,如羊毛表面具有鱗片,棉纖維具有天然扭曲,麻纖維具有橫節豎紋,蠶絲截面為三角形,而化學纖維的截面多為近似圓型,必須運用其他方法加以驗證。

目前,在紡織生產上開發利用的幾種新型再生纖維與其它多種紡織纖維進行混紡、交織,生產出各種新型紡織面料,對這些面料的成分鑒別,我們通常是將織物的經緯紗線拆出後,再將紗線退捻拆出纖維。

圖片

圖片
溶解性實驗法

圖片

溶解法是利用纖維在不同化學試劑中的溶解特性各異的原理來鑒別纖維。它適用於各種纖維及其製品,應用十分廣泛。它除了可定性分析纖維品種外,還可對各種混紡紗線、織物和雙組分纖維進行定量分析。此種方法比較准確、可靠,常用其他方法做出初步鑒別後,再用溶解法加以證實。但在試驗中,必須嚴格控制化學試劑的濃度、處理溫度和時間,以獲得較准確的實驗結果。

兩組或三組分纖維混紡產品需要先做纖維定性鑒別,並用適當的方法對試樣進行預處理,然後用適當的溶劑溶去混紡品種的一種纖維,將剩餘纖維清洗,烘乾,稱重和計算。

例如:滌棉布重1.0克,用75%的硫酸溶去棉,不溶的是滌綸,稱重的0.6克,那麼這塊布含棉40%,含滌綸60%。

圖片

總結四種方法,可採用燃燒法將纖維初步分成纖維素纖維,蛋白質纖維和合成纖維三大類;纖維素纖維和蛋白質纖維有各自不同的形態特徵,用顯微鏡法鑒別;合成纖維一般採用溶解法加以進一步准確定量鑒別。

⑼ 化纖原料如何分析鑒定

第一:原料定性分析

目的是分析織物紗線是什麼原料組成,是屬純紡紗線,還是混紡紗線。鑒別纖維,一般是先決定纖維的大類,屬天然纖維還是屬天然蛋白質纖維或是皮桐磨化學纖維,再燃斗決輪御定是哪一品種。常用的鑒別方法有;手感目測法,燃燒法,顯微鏡法和化學溶解法等,其具體方法同纖維的鑒別方法相同。

第二:混紡織物成份的定量分析

這是對織物(或紗線)進行含量的分析。一般採用溶解法,即:選用適當的溶劑,使混紡織物(或紗線)中的一種纖維溶解,稱取留下的纖維的重量;從而得出溶解纖維的重量,然後計算百分率。

⑽ 飼料中粗纖維的測定

飼料中粗纖維的測定通常使用Weende analysis方法。

粗纖維測定儀簡介:

1、粗纖維測定儀是依據常用的酸鹼消煮法消煮樣品,並進行重量測定來得到試樣的粗纖維含量的儀器,該系統主用於抽提穀物、食品、飼料等中的粗纖維、酸性和中性洗滌纖維、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

2、採用濃度准確的酸和鹼,在特定條件下消煮樣品,再用乙醇除去可溶物質,經高溫灼燒後扣除礦物質的量,所含量稱粗纖維。

3、它不是一個確切的化學實體,只是在公認強制規定的條件下測出的概略成份,其中以纖維素為主,還有少量半纖維素和木質素。

4、適用於對各種糧食,飼料等的粗纖維含量測定,測試結果符合國標GB/T5515、GB/T6434的規定。

閱讀全文

與纖維成分分析定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衣物護理劑使用方法 瀏覽:479
無觀眾賽事解決方法 瀏覽:849
對幼小研究的主要方法 瀏覽:271
配魚食方法都用什麼原料 瀏覽:66
48x125x25兩種簡便方法 瀏覽:774
不出汗的女人減肥有什麼方法 瀏覽:836
光化學中光化學的研究方法 瀏覽:188
自己如何取鐵耳屎的去除方法 瀏覽:886
解決城市擁擠的方法 瀏覽:246
綠豆酸漿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08
韭菜蘭花種植方法 瀏覽:331
電腦玩對峙2下載方法 瀏覽:18
斷橋鋁門窗窗框安裝方法 瀏覽:379
8字拉力器的正確鍛煉方法高難度 瀏覽:577
按米水電安裝計算方法 瀏覽:177
沏奶粉的正確方法 瀏覽:997
試述刷漿工程常用的材料配製方法 瀏覽:62
牙長骨刺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794
立體龍舟手工製作方法步驟視頻 瀏覽:623
樹葉盒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