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研讀數學教材
聽了雷老師的課,我也有很多感想,對於如何研讀數學教材我有以羨岩下幾方面的想法:
第一,通讀全教材
作為數學圓派漏教師,數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課程,若教師的知識點零散,沒有層次感,不分重難點,這樣教下來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以後再想找回數學興趣就非常難。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不僅要通讀初一至初三的全部教學內容。還要去了解他們小學數學的內容。從小學到初中數學知識跨度是有點大,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差的就很難跟上老師的步伐,所以我們在研究數學教材的時候要在這部橘爛分找到銜接的點,讓學生更快的過度到中學的教學中來。
第二,略讀年段教材
數學內容是相通的,很多知識他都有聯系,在哪個學段該學到什麼層次,作為教師要把握好,不要超出學生所能接受的范圍。
第三,精讀本冊教材
讀教材要做到,從粗到細,從薄到厚。就比如初二數學下冊,對於這一冊的數學教材,要做到細讀,比如哪個圖,哪一句話是在第幾頁,哪個位置都能很快的說出來。教材分為幾個不同的版本,在我們精讀的時候,要學會對比找同一知識點在這版本下的內容有哪些異同點,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相應的講解。
第四,品讀本課教材
品讀其實換句話說就是從微觀的角度來讀教材,要從教師的角度和學生的角度來進行品讀,這一節內容學生要怎麼學?老師要怎麼教?學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方法來引入等等的,都是我們要去研究的。對於教材給我們的例題的難易程度要進行分析,在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進行本課時的教學。
怎樣去研讀數學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根據所在學校,學生的情況不同,可能研讀教材的方法也會不一樣,但是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做到「掌握教學的度」不要一味地去講,我們要運用多種感官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數學給我們生活中帶來的美,以及數學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讓他們認識到數學源於生活。
數學是一門枯燥的課程,要如何把一門枯燥的課程變成一門有趣生動的課,也是需要我們老師不斷的去研究,去發現的。
『貳』 如何有效研讀小學數學教材
解放教師時間,潛下心搜培來研讀教材
1.減少學生的作業量,教師必須先完成布核沖置給學生的作業
2.開展以備課組為單位的研讀教材活動
二、深入研讀教材,完善教材內容
1.研讀教材內容,分析例題和習題
2.研究教材體系,考慮知識形成線索和改漏殲學生認知線索
3.研究教材內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叄』 研讀數學教材小妙招
時代在進步,教育方法更要與時俱進,切實提高教師研讀教材的能力尤為重要。研讀教材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研讀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學的基礎。
研讀數學教材時我們不能孤立的,單純的去讀教材,必須結合課程標准,結合教學用書,結合學情來研讀教材,這樣才能讀懂教材,才能更好的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點,反之則會出現師之於淺,師之於偏,師之於謬。
在研讀數學教材時我們可以結合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讀:
一、結合課程標准,把握教材理念
研讀課標,明白每個學段的教學內容及要求。這樣我們就能准確把握教學總目標,教學重、難點,明確「四基」的要求和教材背後的數學核心素養。襪虧行
二、結合教學用書,理解編寫意圖
通過閱讀,了解教材是如何體現和落實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清空羨楚各部分教學內容編排的特點,明確教材中各知識點的學習要求以及每一個主題圖,每一道道例題、習題的設置意圖,這樣我們才能挖掘出數學知識背後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
三、研讀數學教材結構
讀教材不能碎片化,一定要整體化,系統化,結構化的研讀教材,注重知識的聯系性,把握知識的聯點,不然我們的告嘩教學就會出現只見樹,而不見森林,教學沒有深度和廣度。在教學前,我們可以先通讀1—6年級的教材,對數學的整體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再略讀本年級的教材,掌握上、下冊之間的聯點,再次精讀本冊教材,讀懂每單元教材。最後再來細細品讀本課時教材,包括主題圖和例題的解讀,明白本節課知識點所屬的知識體系,在整個小學的教材中是如何編排的。清楚本節課的教材所屬單元的地位,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四、結合學情研讀數學教材
研讀教材時,從教材角度和學生的角度兩個方面,解讀知識點、主題圖、例題。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思考學生已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思考是否需要創新使用教材等等,這樣我們的思維才能和學生碰撞在一起,才能真正讀懂教材,利用好教材。
五、讀懂教材習題的編寫意圖
教材後面的每一道習題都有著不同的編寫意圖,是對本節內容,本單元知識的梳理與鞏固。在教學前,解讀數學習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備好新授課,還能掌握一些知識的重點、難點和考點。
六、藉助集體的力量研讀教
在研讀教材時,我們要學會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向身邊的名師請教,看他們對每一個單元,每一個知識點的解讀和自己解讀的是否一樣,誰的解讀更加透徹,更加精闢。 教師在研討交流中一定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博採眾長,擇善而從。一個人的思想分享給另一個人,就變成了兩個思想,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學會藉助團隊的力量,集思廣益,更好的利用好教材。
一堂精彩有深度的數學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廣度,是否能挖掘出知識背後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否能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數學演變歷程等等。數學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主要基礎。研讀教材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 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提高數學素養,促進專業發展。
『肆』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提高研讀教材的能力①
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研讀數學教材能力的有效辦法
1.正確理解教材編撰者的編寫目的
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知識的設定多是以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為切入點,然後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析、實踐探究等活動總結出最終的數學結論。其次是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生活現象。最後是總結歸納數學結論,並挑選經典例題實現能力強化。在這樣一整套的教學流程中,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基礎,也是保證後續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有利條件,在時間上應當盡可能簡短,切忌不能過長。觀察和分析生活現象是促進學生思維發散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可以適當延長教學時間。總結歸納數學結論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教導學生將具象的數學現象轉化為抽象的數學用語的步驟。強化例題解析能力的訓練是對數學知識的一種鞏固的手段,並且這一鞏固手段也是教學中常用和必用的。
2.有效梳理基礎性的數學概念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概念可以說是教材中最為基礎的知識點,只有學生將基礎的概念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後,才能在此基礎上實現例題分析、習題解答、知識延伸等過程,否則就難談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想學生充分理解數學概念,數學教師就應當在課前精心研讀教材內容,將本單元基礎性的數學概念進行有效的梳理,讓學生接受到系統化、整體化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特性」的知識時,教師應當在課前仔細研讀本單元教學內容,確定本單元的基本教學概念「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而對於「三角形的穩定性」,教師則可以通過讓學生聯想生活中的實例,如房頂多採用三角形的結構來展開教學,當然還應當重點向學生論述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在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讓學生掌握本單元的基礎概念,如此才能實現進一步的分析、解題、總結的過程。
3.總結出各單元具有代表性的課後習題
教師通過對課後的練習題進行仔細的研讀,挖掘出每個章節具有代表性的習題進行講解,可以有效提高習題訓練的質量,並
且對學生思維的延伸也是一種很好的觸動,避免了學生厭煩題海戰術現象的發生。比如說,在教學「立體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時,其中有一道具有代表性的正方體體積的求解習題:將10個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拼接成不同的長方體,那麼它們的體積各是多
少?學生依據求解的目的很快便可以計算出相應的結果,但是教師不能滿足於學生對習題求解的掌握,還要教導學生將想像中的長方體形狀用實際的物體拼一拼,或者在紙上繪制出來,強化小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
概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對教材研讀的能力關乎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提高教師的教材研讀能力非常重要,為此,教師應當正確理解教材編撰者的教學目的;有效梳理基礎性的教學概念以及積極總結各單元具有代表性的習題,進而在不斷探索和總結中有效提高自身的研讀能力。
『伍』 小學數學教師怎樣研讀教材、教師用書才有效
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研讀新課標,明確教學目標 1、明確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目標。課改實驗教師,只有首先從客觀上整體把握數學新課程標准對整個基礎教育階段所提出的要求才能達到高屋建瓴的境界。 2、明確每冊教材應該達成的目標。對每冊教材的整體架構和主要知識板塊,課改實驗教師必須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在時間分配和重點處理上有的放矢,科學合理。 3、明確每個單元應達成的教學目標。對每個單元的重點知識點必須清楚明白,並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採取合理的學習方式。 4、明確每節課應達成的教學目標。把每一課、每一幅圖中蘊涵的教學因素都發掘出來,要根據教學實際合理地組織教材,在此基礎上再備課。 二、研讀教材內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作為一名教師要輕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課,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很好地領會教材的內涵,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只有對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上才能駕馭自由。如:每個知識點的主題圖是什麼意思,例題反映了什麼內容,練習要達到什麼目的,等等。充分發揮教科書的資源作用。當然,這也不是說教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教師唯沖應在認真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自己的理解創造性地使咐脊用教材,做到尊重教材和靈活處理教材相結合,並注意教材體現的幾個特點。 1、挖掘教材內涵,為學生提供現實背景 實驗教材的編者費了很多心思在現實生活中尋覓小學數學的精彩鏡頭,並從中選取了具有特定數學信息的現實衡山滲背景。教師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資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例如: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比一比」中的「小兔蓋房」,教材就提供了較完整的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作為學習新知識的背景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些學生熟悉的情境,讓他們進行比較,充分感知「同樣多」「多」和「少」的含義,努力給學生提供一個熟悉的背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注意教材體現的數學與**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新教材的內容編排非常注意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教育思想。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對教材的延伸與拓展。 如「分類」教學,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去觀察商店物品的擺放。「認識時間」教學,可以讓學生為自己製作作息時間表、了解學校的作息時間表,這些都能夠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數學知識,又如「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材提供了豐富的貼近生活的情景資源。課一開始,我們可以問:「你們喜歡去公園玩嗎?星期天有許多小朋友來到這兒,看看他們在干什麼?」這時候,學生開始觀察整幅圖,回答出有的氣球、風車,有的猜謎、套圈。再引導學生觀察單一的情境圖如習氣球。在學生感受情境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設問提出「還有多少個」的問題,接著讓學生思考「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把學生的注意力又轉移到探討計算方法上來。 這樣的數學題材來源於學生的生活現實,學生不僅感興趣,學習熱情高,而且可以知道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需要掌握它。 3、重視教材提供的數學實踐活動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在「位置」這一知識教學中,可以把書上的電影院的畫面放回到實際中來,先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再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排數以及座位號的排列規律,為下面找位置的實踐活動做准備。然後學生分組討論,在一系列的准備工作以後,活動開始,學生每人一張電影票自行進場找座位,允許有困難的學生與同伴交流,這時候,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再如教學「平均分」時,我設計了一個元宵節里自己給家裡人分湯圓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動手把盆子里的15個湯圓平均分在5個小碗里,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十分高漲。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了愉悅的學習體驗,同時使他們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4、注重拓展其他學科資源的聯系 數學與其他學科有密切的聯系。教師要從其他學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資源,提升學生的素質。一位教師在教「百分數的意義」時,讓學生根據「百發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穩」這三個成語說出百分數,學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一位教師在教「軸對稱圖形」時,讓學生從字母中、漢字中、國旗中、交通標志中找軸對稱圖形。這樣,加強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拓展了學科視野,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也得了很好的落實。 新教材真正體現了標準的理念,在編排設計上體現了教材只是教學的基本資源,為教師留下了較大的改進空間,並提示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經驗體驗,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發揮教育智慧的空間,教師應根據自身的條件,學生的條件,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效果更佳。
『陸』 教師怎樣研讀教材
教師如何既體現教學的基本思路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呢?解決這個問題是受諸多因素制約的。這就要求教師能夠仔細地研讀小學教材、體會教材編寫意圖並創造性的組織切實可行的數學探索活動。 葉聖陶曾經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要老師善於運用」。「研讀教材」是教師融合教學基本思路耐讓並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先決條件。研讀教材就要針對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內容,對教材中的顯性和隱性因素進行詳細的重組和處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教材中所要傳達的信息以問題情境的形式出現,以使自己設計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對知識本身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容力。 研讀教材的主要步驟是: 1、要無遺漏地讀出每頁教材中呈現的所有信息。 2、揣摩編寫者安排這些信息的意圖。 3、要弄清楚知識內在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知發展特點,思考教學設計。 一、教學課例的「情景化」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新教材按照《課程標准》的要求,對學生的興趣與生活經驗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教材慎重的選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學習內容,以多樣化的情景設計呈現教學內容,而且關注學生興趣、需要、經驗和年齡特點的高度契合,著力創設學生喜聞哪銷樂見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體驗身邊的數學問題時,激發探究慾望,調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三、知識安排的「科學化」 新教材不僅圖文並茂、生動有趣,呈現方式豐富開放,其知識體系的安排也更加合理。它不僅刪除了舊教材「繁、難、偏、舊」的知識、增加了新知識,還結合新時期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對原有的知識點進行了整合、重構,使數學知識在結構上安排更加科學。 四、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老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師和學生發展的過程。要關注學李畝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教材所呈現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特徵,不可能包含所有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新教材在落實這一建議上,更加強調學生的個體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