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轉變

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轉變

發布時間:2023-04-24 04:47:23

1. 新課改下教師如何實現三個轉變

從2007年陝西省進入高中新課程改革開始,雖然我們都接受了新課改的通式培訓和專業知識培訓,也聆聽過專家的指點和報告,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准備,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開展新課程教學的許多方面都需要教師自身實現一定的轉變。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著名教改實踐家李元昌曾說過:「教學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育觀念的轉變,因為有怎樣的教育觀念,才會有這種觀念下的教學方法。」 如傳統的生物課教學:教學形式大多採用教師講,學生記的方法。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常常抱怨一節課要講這么多內容,時間不夠。學生上課聽得認真、筆記記得詳細,下課合上書本和筆記一點印象也沒有了,本來生物課堂是頗有生氣的,卻上的死氣沉沉,學生漸漸失去對生物學科的興趣。而有了新課程新理念的指導,教師教學時,注重了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識;注重了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積極思維,科學設計實驗,在實驗中獲取新知。因此,要適應課程改革,要從傳統的教育觀念中走出來,向擁有先進教學思想、觀念、超前意識的角色轉變。有了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觀念,才能使自己不斷地用新的教育思想、觀念、超前意識去分析、透視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才會不斷地學習、獲取、接納新的思想和觀點,正確把握教改動向,在課改的海洋里大刀闊斧,勇往直前。 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生物學知識和技能,構建生物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生物科學的素養,培養學生獲取和綜合利用學習資源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在教學中還應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的形成。 在教學中要實現上述目標勢必要求教師的教學理念有較大的轉變,應由教師的主體性轉變為學生的主體性,變傳統的標准模式型教育觀為尊重個性發展的教育觀;由單純的教好書轉變為教學生好學,變「師道尊嚴」為師生民主平等的師生觀;由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變應試教育觀為素質教育觀;由以講授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習為主,變傳授知識的教學觀為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教學觀。 二、教學方法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以講述法為主,教師的傳授水平對學生影響極大。其基本模式就是:復習提問——引入新課——講授課程——復習歸納——布置作業——考練結合。學生的參與較少,大多是被動的回答教師的提問,至於探究、驗證、小組討論、合作學習、交流反思、自我評價等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極少採用,大多時間都是由教師唱主角,學生只是配角,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的獲得、知識的達成情況、調查研究等探究能力的提高無從談起,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方法死板,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學生的兩極分化,許多學生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教學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教學目標的多重性、教學系統本身的復雜性、教學客觀條件的千差萬別和千變萬化,使得我們不可能找到適合於一切教學環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學情境的教學公式,一種方法的優點,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必須發揮每一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克服其劣勢,實現教學方法的優化與組合,使教法結構協調、合理,各種方法優勢互補,長短相濟,立體結合。 例如,關於比較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的實驗,筆者讓學生首先分析、思考過氧化氫的分解可以在哪些情況下完成,如加熱、有無機催化劑、生物催化劑(過氧化氫酶)等條件,還需要考慮哪些問題,要遵循等量原則,單一變數原則等等,正確掌握控制變數的方法和原理。然後讓學生嘗試設計實驗步驟;也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對實驗的講述,分析討論實驗設計中各個部分的原理及作用。前者類似於對實驗探究的過程,適合於能力較強的學生,可採用引導探究的方法;後者類似於對一項實驗方法的理解和消化過程,相對難度較小,適合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可採用討論法。我們很難說這兩種方法誰優誰劣,但對具體情況,卻有合適與否之分,對於基礎與能力均較弱的學生而言,採用前一種方法顯然是難以收到理想效果的,學生的思維活動也難以開展起來。 再如,在本校超大班進行實驗課時,按照教材要求開展活動非常難,管理控制不嚴,容易造成混亂,實驗課往往就成為走過場,只是一個形式,組織教學就不能達到應有效果。因此,可以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為保證實驗課的有效和有秩序,教師可以事先培訓小組長,將基本技能教授給這些小組長,由這些小組長充當小先生,分別指導小組成員開展實驗,並與大家一起探究,提出一些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法,預期實驗結果,分析實驗結果,並得出結論。寫出實驗報告。然後,各個小組推選出一些表達能力強的同學,進行小組發言,與大家交流和反思。最後又同學自評、互評,造出最優方案,得出可信的結論。這種方法大大減輕了實驗教師的工作負擔,而且通過合作學習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懂得了方法,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學效果就會大大的提高。 總之,有效的教學應該是各種教學方法的優化與有效組合,應該與特定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性特點以及具體的教學環境相適合。多元的教學目標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達成,單一的教學方法是難以與多元教學目標的實現相適應的。我們倡導探究性學習的方法,但如果將探究泛化,將之用於一切教學情境,那是有悖於有效教學的。有效的教學方法還應有學生思維的積極參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應該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這種參與應以思維的參與為核心標准。課堂上看似熱鬧非凡,學生個個參與,而學生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參與,思維活動停留在淺層次上,這樣的參與是低效或無效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也不會是有效的。反之,有些課堂學生看似沒有太多形式上的參與,但卻是積極地在進行深層的思考,有其思維的參與,這樣的教學卻是高效的。 教師一直被認為是知識的傳授者,「傳道、授業、解惑」被認為是教師的天職。但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過程,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當的是參與、促進和指導的角色。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決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的書櫥,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於他自己的知識。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動歷程。 在新課程中教師的角色要從「唱主角」和「一言堂」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服務者或者協調者,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能仍然存在,但不應該是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教師也不應該把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知識的化身」,教師要組織學生運用教材,引導學生,使學生自己獲得學習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要參與,直至成主動學習,充分體會和享受成功的快樂和體驗。 作為教師,要想和學生成為朋友,只有從高高在上的指揮者這一角色中走出來,「蹲」下來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一起聊天。只有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平等,教師才能站在學生的立場,從學生的角度上去設計教學,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師只有把自己當作學生學習的夥伴,才能真正地為學生服務,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同喜同悲,與學生同呼吸共命運。站在合作者的平等地位上,學生才會從教師那裡獲取平等、主動、參與的意識,獲得理解、支持、幫助、鼓勵的同時和教師一道走出學習和心靈的「困境」,獲取更多的歡樂。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內化新理念,切實、有效地實現三個轉變,在教學中要勇於自我反思,探究自己的課堂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不斷嘗試反思性教學中,不斷地分析誤區、克服誤區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創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課堂,為實現全面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而教。參考文獻: [1]汪忠,劉恩山.生物課程標准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劉恩山.中學生物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作者單位:陝西省石泉中學

2. 如何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

第一,要注重同學生的交往。教學中應有互動、協調的師生關系。教學活動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教學,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都具有獨立人格價值,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系,這種關系的建立和表達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徑是交往。如果師生人際關系中普遍存在著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將嚴重剝奪學生的自主權,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摧殘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將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怨恨和抵觸情緒,師生關系將經常處於沖突和對立之中。改變師生關系因此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讓學生體會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個性的張顯;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一種分享理解。交往還意味著教師角色的轉換。
第二,要在教學中改進評價方法,使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有所提高,學習更有自信心。《數學課程標准》提出:「對教學的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 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論文

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論文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論文篇1

一、在生活情境中「找」昌茄數學

所謂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需要,學生解決的矛盾問題帶到一定情境中去。創設生活情境,能激發學生探索規律的興趣,新課程標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的培養。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感,學生能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知識與教學活動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實踐。引導學生在生活實例中發現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都是生活問題數學化的具體表現。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探索、創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在互動學習中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能力,體驗著學習的成功與樂趣。

二、動腦、動口、動手中「思」數學

在新教材的使用中,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擺正自己的位置,還學生主人的地位;充分發揚教學民主,處理好師生間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多給學生創造動腦、動口、動手的時空。在《三角形的認識》耐察察一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大家看看自己脖子上的紅領巾沒襪是什麼形狀?(三角形)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三角形?是的,生活中形狀是三角形的物體有很多,除了大家剛才說到的,還有三角小旗、馬路上的標志牌等。數學來源於生活。聯系學生身邊的實物認識三角形,動腦、動口說三角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情感。再讓學生用准備好的幾根小棒擺成一個三角形,動手畫三角形,同桌合作拉一拉自己准備的學具長方形框架,看看會不會有變化。讓學生在擺一擺、畫一畫的過程中,獲得對三角形的感性認識,再通過議一議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而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地探究、思考,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價值。

三、在不同的玩中「學」數學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必然會想方設法去認識它,研究它,佔有它,從而獲得與此有關的知識與技能。教師要抓住低年級學生好玩的心理,設計不同層次的「玩」,由開始的跟著老師玩,到最後的合作玩,自己玩,讓他們在玩中不停地思考、探索。

四、游戲中「悟」數學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把游戲引入課堂,可以把教學內容寓於游戲之中,變靜態的課堂教學為動態的教學活動,進而使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獲取知識。兒童注意的特點主要是無意注意,有意注意不可能持久。因此,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後,注意力就容易分散,精神不集中,思維不活躍。這時侯,用游戲的形式來完成剩下的教學任務,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戲中「悟」數學,可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自然、數學與身邊世界的聯系,這樣的教學方式,適合兒童的心理特點,遵循兒童的學習規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實際生活中「感受」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努力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學經驗的積累,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新課程教學實驗的不斷深入,通過家庭、學校的有效溝通和一系列的實驗作業,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激發了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

六、開放的課堂氛圍中「做」數學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課堂教學應順應孩子的天性,依據孩子的愛好和興趣設計教學,在學生喜愛的找朋友、送信、小魚吐泡泡、送小動物回家等游戲中展示活動內容,讓他們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使情感得以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自己和充分交流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在活動中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共同尋找、探究、體驗,掌握數學的知識、思想與方法,充分感受數學的魅力和樂趣。

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論文篇2

社會在不斷進步,舊的教育理念已經不適應社會的需求,要求我們的教育理念要進一步更新。《數學課程標准》是新形勢下數學教學的.行為目標,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部分教師正處在從原有的教學理念轉變到新的教學理念的一個過渡時期。我們要真正領會《數學課程標准》的精髓,既要突出新課標下的先進教學理念,又要發展傳統教學中優秀的教學思想方法。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啟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給學生充分提供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學生還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也能有所進步。實踐結果證明,課堂教學的變化,學生思維活躍,敢於質疑,願意與同學、老師交流,勇於發表不同見解,樂於表現自己。下面就自己對數學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轉變淺談一點自己的做法。

(一)建構新型學生觀。

學生觀是教師教學理念的具體表現,也是教師教學行為的出發點。新課程體系充分肯定學生的內在價值,將個性發展作為課程的根本目標。要實現這一理念,首先要求教師改變陳舊的學生觀,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其次,要著力改變學生由來已久的自我認識和學習方法,通過自身教學方式的改變去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把學生從被動的世界中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學習的主體,要自己思索、自己動手、獨立學習。具體說,教師應賦予全體學生比傳統教學中多得多的參與學習的機會和權利,用動態的、發展的觀點評價學生的學習,重視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習體驗,善待學生生命過程中的各種表現,給學生創造進行獨立思考、辨析的空間,主動進行知識的建構。

(二)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往應是一種對話式的,平等式的「我——你」關系,在這種關系下,師生雙方以知識作為對話的文本,尊重彼此視界的差異,敞開精神,相互接納,無拘無束的自由交流,最終實現視界的融合及知識的生成。對話式教學要求師生雙方都作為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豐富的人彼此真誠交流,每一方都把另一方看作可與之對話的「你」,雙方都作為完整的人在完整的精神世界深處投入到對話中,互相接納、敞開、理解。即教師不是作為權威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而是與學生共同探究、創生知識;學生也不再作為知識的容器被動聽從教師的指令,而是帶著各自的興趣、需要和觀點直接通過與教師的對話而與知識對話,並從中獲得生活的意義。對話雙方通過彼此心靈的互動與溝通,共同創生和開發課程,並探錄、體驗、感受知識之中、之外的世界或存在的意義。

(三)在快樂中「學」數學

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就必然會想方設法去認識它,從而獲得與此有關的知識與技能。教師就要抓住學生好玩的心理,設計不同層次的「玩」,由開始的跟著老師玩,到最後的合作玩,自己玩,在玩中不停的思考、探索。在教《0的認識》一課時,先出示一幅空教室圖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說說自己的看法。在我們的周圍找一找什麼地方有0?再讓學生玩一玩、變一變?並說一說自己的發現,怎樣的情況下,0表示起點。怎樣的情況下,0表示沒有。整個教學,學生在快樂中學會了「0」的有關知識。

(四)實際生活中「感受」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努力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學經驗的積累,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新課程教學實驗的不斷深入,通過家庭、學校的有效溝通和一系列的實驗作業,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激發了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

總之,教與學的方式的改變,要求教師不斷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不再以知識形態來呈現,而是以行為的方式來呈現;不斷地更新觀念,不斷探索,以適應課程改革地需要。

;

4. 怎樣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學

根據學生認知發展秘人格發展的具體特點,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觀念。教學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作用,現代教育理論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同時科學素養的的培養是通過科學教育來實現,最有效方法是措施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在科學課程中的學習方式也應體現自然科學的特點,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實踐能力,我認為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讓課堂成為溝通現實生活和書本知識的橋梁,在教學設計上,應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圍繞學生的學習,引導學生在社會大環境中自主學習和探索。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 首先,創設有效的課堂情景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處於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身心得到輕松、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才能產生積極的動力和探究的慾望,才能將精力集中到學習上,才能實現真正的人與人心靈的溝通,彼此產生信任,讓學生充分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在潛移默化中主動獲取知識。其次,激發動機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希望被肯定是每個人的心理趨向,特別是身心發展不很成熟的學生,更需要得到老師的肯定,贊賞和激勵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使學生得到極大的滿足感,從而堅定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決心。再次,利用問題,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同時可以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發學生學習認識的沖動和思維的活躍性,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總之,只有自主學習才能幫助學生確立自主的尊嚴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才能真正將學習變成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斷生成、張揚、發展和提升的過程。 二、在科學探究中落實新課程理念 在傳統的實驗課教學模式中,限於探究材料條件,教師一般只能從資料分析→講解教材→歸納現象→得出結論的教學方式,或者教師僅要求學生嚴格遵照教材指導,並受教學時間限制的實驗,在實施教學過程中,科學探究的理念沒有得到較好的落實和體現,僅側重於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技能訓練,而挖掘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科學思維、互相交流合作的空間相對較少,束縛了學生探究願望或創新思維的形成。作為一名生物學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有限的資料、圖片、數據的變化中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使學生養成思維的習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積極地創設情境,使學生合作探究,總結強化,學以致用,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不斷學習。 三、開發和利用資源,讓學生生活融入課堂 課堂之所以沒有聲音和活力,是因為脫離了學生的生活,沒有突破教材,沒有超越陝隘的教學內容,不能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課堂,應該說與學生的書本世界相割裂無不聯系,受傳統教學的影響,過分的強調其封閉性,在教學設計上,沒有開發和利用新的教學資源,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缺乏生氣,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無法讓教學「活」起來和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不能使學生從被動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的建構者。遠未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徹底的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從中更好的激發教師的創造性。 總之,只有學生來自內在的、發自內心的、貼近生活的、是學生自己的精神需要,才是一種可持續性的學習行為。因此,適應於教育的本質的教學活動,適應於現化教學理念的教學設計,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勇於探索,並創造性地進行學習。

閱讀全文

與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轉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專政的方法解決矛盾 瀏覽:855
3714的計算方法 瀏覽:147
日本蛇毒眼膜使用方法 瀏覽:112
女生尖叫訓練方法 瀏覽:150
家裡烤麵包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927
小米5s運營商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1
用簡單的方法找到市場籌碼集中區 瀏覽:624
中介借鑰匙解決方法 瀏覽:975
網路答題是什麼研究方法 瀏覽:557
避孕葯具使用方法 瀏覽:829
如何改善羊水少的方法 瀏覽:533
ssww浴缸使用方法 瀏覽:775
毛衣分針計算方法 瀏覽:315
遠程紅點訓練方法 瀏覽:405
疑難雜症的治療方法 瀏覽:729
汽車鍍膜蠟的使用方法 瀏覽:669
幽門螺菌治療方法 瀏覽:362
拉桿上籃鍛煉方法 瀏覽:972
陀螺細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瀏覽:762
錯誤3014解決方法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