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實用全書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實用全書

發布時間:2023-04-19 10:10:45

❶ 關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書籍(名稱)

《 玫瑰與教育》(竇桂叢手帶梅)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教學機智》教育科學薯搭 《走進快樂語文課堂 》《語文教師教學知識發展研究 》《方利民快樂作文教學26招 》《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沈龍明)中滲蘆國出版社《 有效教學方法》江蘇教育 《 案例教學指南》 華師大
《 走進新課程》北師大 《 小學語文模塊備課》教育科學出版社
《 陶行知文集》 江蘇教育
《寫給語文老師的書-如何教出精彩的語文 》《小學語文: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策略 》

❷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

語文的學習考的是不斷的累積。在學校里,語文不僅是學生的重點,也是老師教學的考核點,一個好的 教學 方法 對老師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_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以供大家學習。

↓↓↓點擊獲取「小學 語文知識 」↓↓↓

★ 小學語文1-6年級知識點 ★

★ 小學語文中國文化常識 ★

★ 小學語文經典對子大全 ★

★ 小學語文詞語分類大全 ★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

一、緊扣文本特色

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曾說,書不讀通不開講,書不讀熟不開講。在教學《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中,對話描寫是文本特色之一。筆者根據這一文本特色,在學生通讀全文,把課文讀通、讀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綜合訓練:出示竺可楨爺爺與小男孩的對話,但標點沒有——學生想要讀通讀順這段話,首先就需要為這些對話加上標點;加上標點後,引導學生想像人物當時的表情、動作、神態,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感受人物這樣說話的動機,讀著讀著,學生覺得加上一些 提示語 後,讀起來更過癮。有了提示語作為坐標,學生投入其中,積極還原體驗人物當時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讀為主要目標的訓練中,慢慢地觸及人物內在的品質,人物的精神變得看得見、聽得出、說得准、讀得好、寫得活,甚至諸如「課文為什麼要以第一朵杏花為題」這樣大而空的問題也由於對人物對話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學結束時迎刃而解了。學生讀懂的過程,就是感悟體驗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真可謂「 文章 不厭百回讀,熟讀深知於自知」。

二、依據文章體裁特點

讓書本知識呈現出鮮活的生命狀態,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後課堂教學呈現的新特點。學生是 語文學習 的主人,教師要依據課文體裁特點,通過各種途徑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學生 經驗 世界和知識的形成過程聯系起來,從而激活書本知識,激發學生的想像、聯想,發展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生活經驗,激發想像、聯想,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更主要的是能極大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江南春》這首古詩時,筆者讓孩子們先讀題目,看出題目分為兩個部分——「江南」和「春」;再讓每個孩子自己去讀一讀這首詩,一問: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是寫春天的?交流時不一定按照詩句的先後順序,但每找到一處,我們就來畫一畫這個景,說一說自己為什麼這樣畫,評一評誰的畫與詩句最吻合。每一次畫、說、評,孩子實際上都在自覺地借用作者的「一雙慧眼」去欣賞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為必然。二問:你又從哪裡看出是寫江南的景色?學生能找到相關的字、詞、 短語 、 句子 ,他就穿越時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點。而能讀好這些景物,學生就能領略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色景物的。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能展開 說說 ,他也許就能回味自己身處的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點的。由此,詩歌的學習不僅僅是字、詞、句、詩的機械解釋,而是學生主動地走進詩人的內心,用詩人的眼睛去看,用詩人的耳朵去聽,用詩人的心靈去感受。學生彷彿一會兒在寫生,一會兒在春遊。《語文課程標准》中說:讓學生自己獨立地誦讀感悟,並將讀書意會到的東西用可以檢測的表情朗讀出來,是實惠便捷的解讀方式。

三、抓住「文眼」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因此,筆者認為語文學習中的體驗與感悟要真切,倡導個性化體驗,這一目標的實現只能靠「潛心會文本」。即通過反復地讀,走進文本,理解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觸摸情感的脈搏。讀是感悟與體驗的前提與基礎。不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好,就不能通過語言來認識事物之間、人物之間、人與事之間的關系;要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必須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一遍又一遍地讀書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後才有獨特的、有見地的感悟。

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父親挖掘時間長,挖掘的艱辛,永不放棄的信念,以及對兒子深深的愛等情感。筆者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領讀、引讀、組織學生有感情個別讀,把學生的感悟、體驗不斷推向文本,並且適時地設計了一個補充句子的練習: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在這36個小時里,他顧不上( ),顧不上( ),顧不上( ),甚至連( )都顧不上。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他心裡反復念叨著的一句話是( )。這樣設計引導學生感悟,既是建立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的,又是對文本的再創造和深加工;既使書本上的語言內化為學生心靈深處的話語,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這樣的言語實踐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語言、思維和精神的同步發展,達到了「訓練」和「感悟」比翼齊飛的境界。

四、定位年段要求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是要在互動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 成語 言。這種對話是基於充分朗讀、體驗、感悟的對話。

現實教學中,可能是由於考查教學效果方式的緣故,我們常常低估現在學生的水平,到小學中年級仍然將課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給學生」。筆者認為,到小學四年級下半學期,應該選擇一些足以統領全文的大問題,對學生更放手些。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中《春日偶成》這首詩時,請學生把古詩讀准讀通以後,筆者就提出一個直奔作者寫詩動機的大問題:讀讀這首詩,你感受到當時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詩中找到「樂」字。「樂」是這首詩的靈魂,於是在「樂」的籠罩下,學生開始「樂在詩中」地尋找能讓詩人「樂」的美景,開始「樂此不疲」地在詩中尋找能讓詩人偷著樂的理由,最終體會到原來作者是在美麗的春景中自得其樂。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開學習主體與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有意義的接收學習是自主建構,有意義的發現學習也是自主建構。

五、切合 兒童 特性

我們都知道,「語文,語文,語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小學階段語文的奠基作用說到底就是在掌握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中完成的。崔巒老師指出:語文課時有限,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用在識字、寫字、讀書、習作、口語交際上,把語文課上得既生動活潑,讓每個學生的各種感官特別是頭腦真正動起來,又扎實有效,向每個40分鍾要效率,要質量。時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課堂內的訓練量太少,課堂內動筆時間太少。我們要克服課堂上「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頑症,每篇課文學完後,要騰出8~10分鍾時間讓學生進行書面語言練習。教師要從檢測三維目標綜合達成情況和學生思想、情感、語言生成情況的視角,根據課文內容,設計情境性的語言書面練習題,讓學生寫一組句群或一個語段。這種練習要具有創造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能激發學生產生情境性和個性化的語言。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以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為此搭建平台,做好鋪墊,樹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辯證觀點,使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只有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潛能的開發、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時又有利於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與發展,讓教師在 教育 教學工作中體驗到教育的幸福、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

有關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推薦:

一、創設情境,引趣激興

1、實體情境。教師充分利用實物指導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適用於中低年級 語文教材 中常識性課文的教學,如教材中的《廬山的雲霧》,有條件的話,可讓學生觀察「雲霧」這些自然現象,了解雲霧的一些特點;又如《觸摸春天》、《桂林山水》、《荷花》此類涉及山川日月、花鳥魚蟲等的教學內容。

2、模擬情境。教師根據講解的需要,可運用電教手段,如放幻燈,使學生獲得形、聲、色的直觀感覺;或出示相關的攝影、圖畫,再現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據課文內容,師生分角色進行表演,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能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抽象為具體,寓教於趣,寓教於樂,提高教學效果。如教學《鳥的天堂》時,可充分發揮電教手段的優勢,創設了小鳥生存的情境,鳥的後面藏著一些詞語,讓學生認讀,並用話語和音樂為輔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臨其境,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並為學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3、語感情境。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老師繪聲繪色的語言渲染也是創設情境的很好方式。例如教學《白鷺》,當白鷺的圖象出現在孩子眼前時,老師若以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語言加以描繪:「看,這是一隻多麼美麗的白鷺,閃閃發光的雙眼,它潔白高貴的外衣,腳上還穿著一雙金黃色的高筒皮靴,多酷啊!」學生聽了老師的描繪,便能充分感受白鷺的美麗。教師通過這樣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能培養學生正確敏銳的語感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聯想,體會其情境。

4、想像情境。運用擴散思維的方法,啟發學生合理想像,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關注人物的命運,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強化感受,由「動情」到「悟理」。 如在教學《麻雀》中老麻雀救小麻雀時,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想像小麻雀遇到了什麼危險,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設身處地為小麻雀著想,為老麻雀著想。通過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整堂課學生始終能以飽滿的情緒參與學習,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有效導問,感悟文本

設計有效的導學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是教師突出授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從而成為課堂的主導。學生會根據教師的導學提問,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上,使自己的思維處於一種積極活躍的狀態,從而更好地走進文本,感悟文本。

1、抓題眼導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導入,是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的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安定學生情緒,誘發學生的感情。導課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問題導入最能激起學生的探究願望。我們可利用語文課程的有效資源,抓住課文題眼巧設問題。如《蝙蝠和雷達》一課,上課伊始,可讓學生質疑提問:什麼是雷達?蝙蝠和雷達好像是不相乾的兩種事物,怎麼會連在一起?由於問題來源於學生,在學習文本時,他們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解決這些自己心中的困惑。小學語文教材中類似的課題很多,比如《小苗和大樹的對話》、《長城和運河》、《水上飛機》等等,都可以在課前或由老師設問,或由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發學生閱讀期待,為學生進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2、抓關鍵詞句導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裡?語文的味道在哪裡?在關鍵的詞句里,在理解後的朗讀里。」詞語是課文的基本單位,詞語學習是項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別是對課文中的關鍵詞、難懂詞語更應該不惜時間,深入理解。因此,閱讀教學中,我們還可以拓展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從小處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發散學生思維,使詞義理解得更透徹。使課文內容理解得更深刻。如教學《我的戰友邱少雲》時,可導問:「同學們,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紋絲不動』(文眼)的?」抓住「紋絲不動」這個詞語組織教學,緊扣文本,讓學生對「紋絲不動」的感悟層層深入:從對「紋絲不動」的字面意思到「紋絲不動」的原因及「紋絲不動」的結果,最後到不「紋絲不動」的後果,對話剝筍似的不斷深入,讓學生多元解讀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偉大形象。

3、抓主要線索導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本脈絡清晰,條理清楚,在文本教學時,教師如果抓住主要線索教學,往往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漁夫的 故事 》一文中,漁夫是怎樣遇見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又是怎樣做的呢?漁夫戰勝魔鬼,憑的是什麼?你是從哪看出來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麼會上當呢?由於所提的問題起到了提綱契領的作用,整堂課避免了出現「滿堂問」的現象,學生在讀中思議,在讀中質疑釋疑,在讀中理解感悟,學得自主,學得愉悅,學得扎實。

三、巧用評價,激活課堂

新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正逐步由單一的教師評向多元評價轉變,也就是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和學生的 自我評價 。作為教師應緊緊抓住課堂評價語言這一法寶,在教學中巧用評價,激活學生的情緒,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於永正老師曾在一次公開課上一位男同學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而又聲情並茂。於老師聽完他的朗讀後主動走上前去,微笑著和這位男生握手,並真誠的說:「你讀的太好了,播音員也不過如此。在讀這篇課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學們想再聽你朗讀一遍。」話音未落,聽課的老師和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送給精彩表現的學生,更是送給對學生進行真誠評價的於老師。在這樣充滿愛意的課堂中,學生展現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語文的歡樂。

四、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這里說的寫,並不是說寫寫生字、寫寫課文,而是從大語文教學觀來考慮。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把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地、持之以恆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於動手,勤於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興趣的激發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以教材為突破口,找准聚集點,捕捉契機,依據學生特點,靈活變換角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並把學生引入情景,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慾,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延伸。例如,教學《美麗的丹頂鶴》時,先讓學生預習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並說明喜歡的原因。學生會說出「作者不但用詞用得好,還進行了詳細的觀察。」 「作者的觀察重點突出。」 「作者太喜歡丹頂鶴了,他把丹頂鶴寫得如此完美。」等。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藉此機會可利用課前就已經布置的作業:你回家詳細觀察了什麼動物?重點觀察了它的什麼?把你觀察到的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下來。再如,教學《觀潮》一課之前,可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了作者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錢塘江大潮的喜愛贊美之情。藉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家鄉的景物。所寫的有家鄉的小河、家鄉的柳樹、家鄉的果園等。這樣持之以恆地教學,使學生做到讀寫結合,課課有練筆。久而久之,老師不布置他們也會自己找素材,捕捉信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會穩步上升。

總而言之,只有在閱讀教學中不斷 總結 、探索,找出善於挖掘學生興趣的課堂設計,那麼這也是一個值得借鑒學習的好閱讀教學法。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方法與學好語文十大習慣

★ 小學語文學科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老師的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課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必備的方法技巧

★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要點

★ 小學語文課堂有哪些實用的教學方法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❸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以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為此搭建平台,做好鋪墊,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 教學 方法 和 措施 ,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一

(一)採取一切可實施的措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以講誘導法。這種方法就是指通過教師給學生講述某一些 故事 ,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有閱讀的慾望。教師可以選取一些 童話故事 、一些名著等等,用生動的語言給學生講出來,讓學生有閱讀書籍的興趣。

2.以身示範法。教師要和學生一道進行閱讀、寫 讀後感 等等。起到模範帶頭的作用,要用自己的閱讀情況實打實地感染學生,讓他們愛上閱讀。

3.賞識激趣法。教師要對那些喜愛閱讀的學生進行鼓勵,要多多誇獎他們,讓他們始終保持閱讀的熱度。平時也要多舉辦一些「讀書小明星」的評選活動,並給出色的學生一些獎勵,由此來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要給學生創造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

小學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周圍是圖書的世界,那麼他們也就自然而然地拿起書進行閱讀。因此,我們教師要學生創造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我們可以將教室裝扮成小型的圖書館,讓學生沉浸在書的世界;可以在教室掛上激勵學生多讀書的 名言 ,讓教室中充滿著 文化 的氣息;還可以每一周抽出幾節課的時間專門讓學生進行閱讀等等。

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學生就能夠深深地被環境和氛圍打動,能夠主動地進行閱讀。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學會正確的閱讀步驟

正確的閱讀習慣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形成習慣之後,也就會下意識地按照自己的習慣走。學生的閱讀步驟應該分為以下三點。

1.首先讓學生大聲朗讀 文章 ,找出其中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單詞。並在黑板上寫出這些詞,先教學生怎麼讀,怎麼解釋。然後在讓他們默讀文章,在每一段之前標上序號,對段落分段,畫出每一段中心句。在他們讀完之後,和他們一起分析每一段中心思想。

2.在分析文章之前,教師要為學生講一下當時的背景,這樣可以使學生大致了解到文章中的某些形象詞語的言外之意。之後創設相應的情景。讓他們進一步身臨其境,再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看看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3.根據學生提出來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討論,也可以和教師一起討論,讓學生的思維開闊一些,不能禁錮他們思想。對於課後的問題也是一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但是也要告訴他們答案不是的。

(四)傳授給學生正確地閱讀技巧,讓學生體會閱讀的快樂

我們應該遵循與課內外相互結合的原則,並讓學生學會閱讀的順序,即一般應用程序類,第一次閱讀初感覺文章的表明意義,第二次閱讀和深入分析文章,感受作者的隱含情感,第三次閱讀評論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作目的等等。通過這樣的閱讀途徑,學生也能自己進行閱讀。

閱讀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能力的養成,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小學語文老師要根據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採取相應措施,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正確地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二

1.教學目標要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 學習方法 、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制定科學、系統、全面的教學目標,合理分配課堂的教學時間,准確把握課堂節奏,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講解精要的課堂內容,根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學習目標。

教師與學生之間首先要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以成績的好壞劃分學生等級,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學習心態。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教師也要盡可能多地列舉例子,補充其他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既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也學會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有著終生的意義,他們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 總結 能力等對他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相當重要。所以,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潛力,提高課堂效率。

2.渲染課堂氣氛的方法

2.1 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的機會。語文課最怕的就是教師一個人把課堂時間全部佔用,而學生只能認真聽講。長期這樣下去,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越來越低。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主體。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自由學習的時間。

以課文《飛向月球》為例,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老師應該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月球上有太多神秘的東西,小學生對月球也充滿了好奇,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給學生一個自由想像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在發言過程中,教師可以起帶頭作用,然後再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

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對月球上的事物進行猜測、想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聲講出自己的想像。用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整個課堂顯得自由活潑,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 想像力 和表達能力[2]。

2.2 角色體驗,點燃學生的激情。角色表演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小學生的表演慾望比較強,而且通過角色表演可以培養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可以讓學生在表演中把握住語言的節奏,使學生在表演中逐漸對課文產生感情。

《牛郎織女》是一個千古傳唱的神話 愛情故事 ,像這樣的故事光靠教師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它的美的。所以,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牛郎織女的故事,當然,學生也可以發揮想像,豐富故事內容。比如,當牛郎織女分別多年後,在鵲橋上相見後會說些什麼,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情境模擬相關的對話。

筆者相信用這樣的方法,肯定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的樂趣,使他們在以後的語文課上更有激情。

3.趣味性教學

小學教師要激發 兒童 的學習熱情,必須根據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注意趣味性。那種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不能培養能力,自然也無藝術性可言。教學是一種藝術,藝術最講究分寸。

還有,對課堂提問必須精心設計,不僅要在備課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客觀的預測,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這需要有豐富的教學 經驗 和較高的教學藝術。

在作業設計方面,在於鞏固、消化、運用所學的知識,並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組織好學生的作業,對發展智力、培養創造才能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在如何布置學生作業的問題上,比較普遍存在兩個弊端,一是數量多,學生負擔重;二是純知識的機械性的作業多,不利於能力的培養。

我們應該從知識與能力的結合上設計好學生的作業,一般說來,作業設計不僅要體現靈活性,還要體現統合性。語文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基本功訓練,作業設計也要相應地體現綜合性。單一性的訓練,是不利於學生掌握語文教學這個工具藝術性的。

4.藝術性創新教學

當今的孩子們最缺乏的是什麼?是生動的實踐、豐富的體驗、大膽的疑問、無拘無束的展示,缺少解放和創新。 教育 ,首先是人學,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只有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中心主體地位,才能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潛能,學生才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去創新,去體現自己最大的價值和作用。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從總體上說,在觀念、模式、方法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影響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問題。也就是說,教師仍處於主體地位,學生仍然是被老師牽著走的地位。我們的語文教學藝術盡管也呈現出千姿百態,但是仍缺少學生本人的自學、自悟、自得。

因此,教師必須把主體地位讓給學生,要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自己在教學藝術方面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家,是因為教師的勞動本身就是創作,而且比藝術家的創作更富有創造性;所以,創新性不僅僅賦予教學藝術以生命,它也是一切藝術的源泉。

5.關愛和尊重學生

新課標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體驗及理解,能動地認識和改造知識,賦予知識以個性化的意義,課堂也不再是傳授知識的聖殿,而是發展生命的樂園。作為課堂教學不可缺乏的一部分?D?D小學生語文課堂學習評價也應該體現這一理念。

因此,教師應該善於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敏銳地捕捉存在於他們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點,並及時地給予賞識,把愛的陽光灑向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後進生的心田。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小男生:父母離異,寄住在外婆家裡。因為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溫暖和雙親的呵護,他性格內向,鬱郁寡歡。他每天都蜷縮在座位的一角,那膽怯的眼神似乎怕見到春天的陽光,讓人瞧著好心痛!下課的時候,我只要一走進教室,總會擠點時間,溫和地趕走他的同桌,陪他一起做作業,和他一同讀課文。

時間久了,其他同學也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圍過來與他談天說地。看著他又害羞又激動的樣子,我總是喜歡走過去,輕輕地撫摸他的小腦袋。漸漸地,他敢於和同學們親近了。當他第一次在課上主動地站起來回答我提出的問題的時候,真的,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從容地、有條理地回答完問題後,我仍然激動地凝視著他,贊許地頻頻點頭,很久都沒有回過神來。

他似乎也很興奮,不時地用眼睛瞅著我,這時,我覺得自己和這個孩子的心貼得好近、好近。這次小小的成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轉變,他成了一個敢於發言而且愛笑的陽光男孩。

6.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

有什麼的環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那麼有什麼樣的教師可能就會培養出什麼的學生。教師的素質與觀念、能力同樣會決定學生的素質、觀念。作為教師要與時俱進,終生學習,不斷地與外界學習交流、合作,以達到更完美,更適合,更有效的意識。

教學中注意改觀以往的語文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為教而教,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高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語文教學成了學生生活的一種負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走語文教學生活化的道路,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於生活,課堂教學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我們應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教學貼近生活,聯系實際。

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並真正受到啟迪;才能賦予課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潛在意義;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做生活的主人。作為教師就應走出 應試的局限,從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角度重新思考,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觀念更新,以適應和滿足社會進步與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三

一、緊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體,抓住重點詞句

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曾說,書不讀通不開講,書不讀熟不開講。在教學《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中,對話描寫是文本特色之一。

筆者根據這一文本特色,在學生通讀全文,把課文讀通、讀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綜合訓練:出示竺可楨爺爺與小男孩的對話,但標點沒有學生想要讀通讀順這段話,首先就需要為這些對話加上標點;加上標點後,引導學生想像人物當時的表情、動作、神態,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感受人物這樣說話的動機,讀著讀著,學生覺得加上一些 提示語 後,讀起來更過癮。

有了提示語作為坐標,學生投入其中,積極還原體驗人物當時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讀為主要目標的訓練中,慢慢地觸及人物內在的品質,人物的精神變得看得見、聽得出、說得准、讀得好、寫得活,甚至諸如「課文為什麼要以第一朵杏花為題」這樣大而空的問題也由於對人物對話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學結束時迎刃而解了。

學生讀懂的過程,就是感悟體驗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真可謂「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知於自知」。

二、依據文章體裁特點,喚起學生生活經驗,激發想像、聯想

讓書本知識呈現出鮮活的生命狀態,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後課堂教學呈現的新特點。學生是 語文學習 的主人,教師要依據課文體裁特點,通過各種途徑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學生經驗世界和知識的形成過程聯系起來,從而激活書本知識,激發學生的想像、聯想,發展學生的思維。

喚起學生生活經驗,激發想像、聯想,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更主要的是能極大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江南春》這首古詩時,筆者讓孩子們先讀題目,看出題目分為兩個部分——「江南」和「春」;再讓每個孩子自己去讀一讀這首詩,一問: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是寫春天的?交流時不一定按照詩句的先後順序,但每找到一處,我們就來畫一畫這個景,說一說自己為什麼這樣畫,評一評誰的畫與詩句最吻合。

每一次畫、說、評,孩子實際上都在自覺地借用作者的「一雙慧眼」去欣賞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為必然。二問:你又從哪裡看出是寫江南的景色?學生能找到相關的字、詞、 短語 、 句子 ,他就穿越時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點。而能讀好這些景物,學生就能領略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色景物的。

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能展開 說說 ,他也許就能回味自己身處的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點的。由此,詩歌的學習不僅僅是字、詞、句、詩的機械解釋,而是學生主動地走進詩人的內心,用詩人的眼睛去看,用詩人的耳朵去聽,用詩人的心靈去感受。

學生彷彿一會兒在寫生,一會兒在春遊。《語文課程標准》中說:讓學生自己獨立地誦讀感悟,並將讀書意會到的東西用可以檢測的表情朗讀出來,是實惠便捷的解讀方式。

三、抓住「文眼」,採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朗讀、體驗、感悟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因此,筆者認為語文學習中的體驗與感悟要真切,倡導個性化體驗,這一目標的實現只能靠「潛心會文本」。即通過反復地讀,走進文本,理解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觸摸情感的脈搏。

讀是感悟與體驗的前提與基礎。不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好,就不能通過語言來認識事物之間、人物之間、人與事之間的關系;要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必須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一遍又一遍地讀書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後才有獨特的、有見地的感悟。

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父親挖掘時間長,挖掘的艱辛,永不放棄的信念,以及對兒子深深的愛等情感。

筆者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領讀、引讀、組織學生有感情個別讀,把學生的感悟、體驗不斷推向文本,並且適時地設計了一個補充句子的練習: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在這36個小時里,他顧不上( ),顧不上( ),顧不上( ),甚至連( )都顧不上。

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他心裡反復念叨著的一句話是( )。這樣設計引導學生感悟,既是建立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的,又是對文本的再創造和深加工;既使書本上的語言內化為學生心靈深處的話語,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

這樣的言語實踐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語言、思維和精神的同步發展,達到了「訓練」和「感悟」比翼齊飛的境界。

四、定位年段要求,在對話互動中生成情感,生 成語 言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是要在互動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成語言。這種對話是基於充分朗讀、體驗、感悟的對話。

現實教學中,可能是由於考查教學效果方式的緣故,我們常常低估現在學生的水平,到小學中年級仍然將課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給學生」。筆者認為,到小學四年級下半學期,應該選擇一些足以統領全文的大問題,對學生更放手些。

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中《春日偶成》這首詩時,請學生把古詩讀准讀通以後,筆者就提出一個直奔作者寫詩動機的大問題:讀讀這首詩,你感受到當時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詩中找到「樂」字。

「樂」是這首詩的靈魂,於是在「樂」的籠罩下,學生開始「樂在詩中」地尋找能讓詩人「樂」的美景,開始「樂此不疲」地在詩中尋找能讓詩人偷著樂的理由,最終體會到原來作者是在美麗的春景中自得其樂。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開學習主體與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有意義的接收學習是自主建構,有意義的發現學習也是自主建構。

五、切合兒童特性,適度拓展,堅持練筆

我們都知道,「語文,語文,語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小學階段語文的奠基作用說到底就是在掌握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中完成的。崔巒老師指出:語文課時有限,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用在識字、寫字、讀書、習作、口語交際上,把語文課上得既生動活潑,讓每個學生的各種感官特別是頭腦真正動起來,又扎實有效,向每個40分鍾要效率,要質量。

時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課堂內的訓練量太少,課堂內動筆時間太少。我們要克服課堂上「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頑症,每篇課文學完後,要騰出8~10分鍾時間讓學生進行書面語言練習。

教師要從檢測三維目標綜合達成情況和學生思想、情感、語言生成情況的視角,根據課文內容,設計情境性的語言書面練習題,讓學生寫一組句群或一個語段。這種練習要具有創造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能激發學生產生情境性和個性化的語言。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四

一、課堂中教學語言的准確運用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將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擴充學生的文學素養。教師要准確掌握語言運用的准確性,因為小學生正處於模仿學習階段,不能給他們帶來錯誤的認知,影響他們以後的學習。除此以外,教師還要能深刻、精準地運用語言的感情色彩,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如在教學《落花生》時,教師一定要注意為學生講解「落花生」是花生的別名,不要把「落」字理解成為動詞,不要未經查證與核實就望文生義地理解為「種花生」,造成錯誤性的理論。另外,還要注意語句的正確使用。

如「對於這個同學的看法,有的學生非常不同意,而我認為是對的」這句話的理解,就有兩種相反的思路——到底是對前邊同學的看法認為是對的,還是對後邊學生非常不同意的看法認為是對的呢?這就是一種歧義句,但是小學生還學不到語法這一塊知識,如果教師表達的模稜兩可,學生理解起來就會很困難。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務必要准確地運用語言,說出的語句是幫助學生理解事物的,而不是給學生造成困惑或是錯誤的學習。此外,教師教學過程中也要抓住重點,突顯精華,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無限的知識,真正達到以簡駕繁、以少勝多的境界。

二、課堂中的多媒體運用

小學語文課本中包含的內容繁多,可以說是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從古今到中外無所不有。所以,課本中有很多內容對年紀尚小的學生來說還是陌生且難以理解的。這個時候就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帶領學生學習這些奇妙的知識。

多媒體教學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形象生動地傳輸、再現知識的原理和物體原型,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知識,從而加快學生學習和記憶的速度。同時,在課堂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更精準地把握學習重點、難點。

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小學生年齡較小,在學習方面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理解事物有一定的難度,運用多媒體就能克服這個限制,它能將抽象的課文語言轉化為直觀的動畫,將知識具體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有幾個動詞的排列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有這樣一段話:「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迎上去看,看見烏龜媽媽追上去,看見青蛙游過去」,這句話當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學生既不知道這些詞的表現形式,也不知道該如果使用,這時候我就運用了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把小蝌蚪尋找媽媽的整個過程製作成了flash動畫,重點強調了這三個動詞的表現形式,這樣一來學生就明白了迎上去就是相對的游過去,追上去就是從目標後方趕上,游過去就是從周圍游到目標物體身邊。

他們看完了這個動畫,這三個動詞的表現形式就會留在腦海里,從而為學生的語言表達的精準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提供參與機會,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好他們的主體作用。而要想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讓學生參與到互動教學中來,給他們提供獨立的活動場所,使每個學生在學到知識之後還能再傳播出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還以《小蝌蚪找媽媽》一課為例,教學中我把全班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讓組員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來進行表演。這樣,學生就能在自己理解的同時再分享給其他同學。這個環節既有競賽意味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需要注意的是,新課程改革雖然倡導探究性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但並不是說教師就不重要了。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遇到經小組討論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教師就要適時地參與到探討中來,給出積極的建議。

四、課外的發現

學習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表達,學會熱愛生活,讓學生從現在起就懂得文字的力量。所以,不能把學生束縛在課堂中,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培養學習語文的習慣,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如我曾經給學生布置一項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仔細觀察路上的路標、商店牌匾,記住一路上都有哪些商店,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問家長,如果你發現哪家的牌匾寫了錯別字,老師會有獎勵。留這個作業的目的主要有兩點。

❹ 小學語文教學理論書籍有哪些

小學語文常識教學設計(邱雪華)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透視(方斐卿)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埋激細節(高帆)新課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指導(大連教育學院)小學語文教彎嘩襪學法(魏薇)
《 玫瑰與教育》(竇桂梅)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竇桂梅與主題蘆襲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 名師課堂經典細節》(詹明道) 江蘇人民出版社
《 語文課》(鐵皮鼓)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小學語文名師同課異教實錄》(張文質)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小學語文模塊備課》教育科學出版社
《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沈龍明)中國出版社
《 走進新課程》北師大
《 案例教學指南》 華師大
《 陶行知文集》 江蘇教育
《 有效教學方法》江蘇教育
《 教學機智》教育科學

❺ 小學語文常見的八種教學方法是什麼

1、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

2、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3、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7、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

8、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5)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實用全書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1、主張「和諧」。

在語文教育的價值追求上注重工具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和諧統一;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注重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關系的和諧統一;在閱讀體驗上注重尊重兒童獨特見解和遵循文本特點的和諧統一;在教學手段應用上注重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

2、主張「本真」。

語文教育應基於本真的兒童,應真正從兒童需要出發,遵循兒童認知特點,聯系兒童生活世界;語文教育應追求本真的課堂,教學目標應當切實,教學過程應當真實,教學風格應當朴實。

❻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也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讓學生輕松進行大量的閱讀,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關注的熱點。那如何更好地提高語文識字教學效率呢?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篇1

一、識字內容的選擇

(一)借鑒傳統,豐富識字內容

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強調了識字教學的重要性,但從教學的實際來看,新理念、自主學習等等甚囂塵上,在強化橫向借鑒的同時,也弱化了縱向的繼承。特別在識字教學,忽視了對傳統識字教學優秀傳統的傳承。

在我國古代,兒童啟蒙的識字教學大多採用集中識字的方法。《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就是我國古代流傳最廣的識字教學優秀教材。在識字教學中先用大約一年的時間讓兒童集中地認識2000多字,然後教他們讀書。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這與「三百千」的特點分不開的。

首先,「三百千」都是以韻語形式編寫的,正體現出了漢字和漢語的特點,也符合兒童的閱讀興趣,讀起來琅琅上口。像《百家姓》共收集507姓(單姓446,復姓61),通俗常見。雖然《百家姓》是由沒有意義聯系的單字組成,但是採用四字一句,隔句押韻的形式,語調和諧,讀來順口,聽來悅耳。

如: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百家姓》的奇特就在此,它把沒有完整意義的姓氏單字組合起來形成韻文,學生易讀易記。作為姓氏的只是一些代表符號而已,但作為識字教材,卻很實用。就是在今天,讀一讀《百家姓》也不無裨益,比如將「仇」(qiǜ)讀為「酬」,把「查」(zhā)讀為「察」的錯誤就可避免。這也大概是古代能夠廣泛流傳的原因之一。

我在一年級下開始嘗試在早讀時間讓學生朗誦《百家姓》來識字,經過半學期的誦讀,學生就能掌握,比如我班的流動人口學生正好有「亓」「厙」這二個姓,學生也很快會讀。

其次,「三百千」內容具有豐富的人文性。如《三字經》三字一句非常容易朗誦,它短小的篇幅,不僅生動有趣,還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從中還可以領悟到中華傳統文化以及獨特的思想價值。如「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等,就講了發奮讀書的道理,對今天的學生也是有啟迪意義的。而《三字經》作為古代識字教材,兒童很喜歡這樣三字一句,前後又大致押韻,讀來琅琅上口的編排形式,在朗讀的過程中,自然也就記住了字形。

誠然,《三字經》中的內容已落後於當今時代的要求,但它的編排形式完全可以借用於今天的識字教學。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中,一部分識字內容就借鑒了《三字經》的編寫形式:如,一年級下冊在教學「懂、貌、父、母、教、認、錯、事、改、願、碗、筷、掃、誇」等字時,採用了「三字經」的形式:「小朋友,正年少,尊長輩,懂禮貌。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長輩錯,要提醒,態度好,心意誠。家務事,要承擔,洗碗筷,掃庭院。家愛我,我愛家,好孩子,人人誇」。這種具有創新性識字方式,將單純識字的枯燥乏味變得興趣盎然。

由此我也在識字教學中把網上收集到的《高占祥「新三字經」》作為識字教材用到課堂上,帶領學生誦讀認字,也起到了較好效果。

春日暖,秋水長,和風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棟梁。天行健,人自強,生我材,為興邦。倡和諧,民所望,興道德,國運昌。人之春,在少年,光陰迫,惜時間。生有涯,知無限,苦攻讀,莫偷安。求學路,曲彎彎,路是弓,人是箭。頭不回,弦不斷,志不渝,永向前。——《高占祥「新三字經」》(片段)

(二)引入屬對,加大識字容量

對對子原本屬古代私塾先生訓練蒙童作文時採用的一種方法,稱為屬對。在古代科舉考試教育訓練為中心的教學中,結累了大量屬對的經驗與精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不再要求學生對對子,因此,屬對這種教學方式逐漸消失,僅僅成為少數人的業余愛好。

但是把對對子引入到識字教學中,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一方面,教材中有這樣的安排。如,一年級下冊在教小學生認識「霧、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楊、秀」等字時,就採取對對子的方式,將這些要認識的生字以對子的形式出現:「雲對霧,雪對霜,和風對細雨,朝霞對夕陽。花對草,蝶對蜂,藍天對碧野,萬紫對千紅。桃對李,柳對楊,山清對水秀,鳥語對花香」在—一對應的吟誦中,學生也自然完成了識字任務。另一方面,長興人在過年也有貼春聯的習俗,在識字教學中我就將認讀春聯作為一項內容,讓學生認讀、背誦、收集春聯,在課堂上交流。同時在識字課中,有意識地把認字編成對子。如,在教學「恨、漠、忱、炭、貧、富、飢、索、奉、永」等字時,編了這樣的對子:「美對丑,愛對恨。真誠對虛假,冷漠對熱忱,雪中送炭見真情,助人為樂獻愛心。貧對富,冷對暖。飢寒對溫飽,索取對奉獻,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這樣的識字活動,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自然興趣盎然。此外,學生還在對對子的過程中學到了為人處事的道理。家長在家裡聽到孩子稚嫩的誦讀聲也很滿意。

二、識字能力的培養

借鑒傳統、引入屬對,豐富了識字教學的內容,也增加了識字量。而識字教學不僅僅是量的增加,還需提高識字能力。識字能力是運用知識技能以及智力過程中,經過經常的識字訓練而獲得一種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呢?我們可以從以下途徑來培養:

(一)利用有趣活動提高兒童記憶字形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有識字的樂趣。識字是枯燥的,想讓學生識字對識字有興趣,那我們可以利用有趣活動來達到了讓學生牢記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加、減、拼、畫、猜、講故事等多種活動來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識字,寓教於樂,喜歡漢字。

所謂「加」、「減」,就是利用漢字結構部首的增減,從而形成不同漢字的方法,來強化學生認字,給學生帶來樂趣。比如「日」加「月」是「明」,同樣用減的方法:「明」減「日」是「月」。而「拼」則是利用漢字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品字結構這些特點,來加快認字,如「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從,三人是眾」「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也是焱」等等。

所謂「畫」和「猜」,就是利用漢字音、形、義合一的特點來加快識字。「畫」就是結合形聲字的特點來認字,這種手腦並用的方法,在識字教學初期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認識「日」字,可以畫畫太陽,認識「水」字,可以用簡筆畫畫出水等等。而「猜」則是在學生已認識了500個左右時,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識字。如,「兩個人在土上」猜一猜是什麼字,「二小、二小,頭上長著草」(「蒜」)。還可以讓學生也編一編「間」字怎麼記。學生就說:「太陽外面有一門」。對於一些容易記錯的形近字,也可以設計「幫媽媽找娃娃」的游戲來認字,比如學習「海」字時,告訴學生「悔」的媽媽是「每」,指導學生幫「每」媽媽找到它的孩子,在學生找出「梅、海、侮」等字時,可以比較字形,辨別偏旁的不同,這樣學生自然也就記住字形了。

(二)利用生活經驗來提高識字能力

漢字來源於生活,那麼作為識字的教學也應該回到生活。這就是要鼓勵學生留意身邊的字,通過積累、收集來提高識字量。當然要讓學生進行交流、展示,並給予表揚肯定。如:名字、路牌、廣告牌、超市裡物品名稱等等。我們在識字教學開始時,就要求家長配合,如:在傢具上貼上其名稱標簽,孩子在家中接觸傢具時通過這些標簽很快認識了名稱,增加了識字量。一個班級幾十個不同的名字,可以讓學生互相叫叫名字,識識名字。在學的過程,學生有發現識字的快樂,激發了學生識字興趣。利用生活中識字調動識字積極性。讓學生帶來各種生活中見到的字,比如報紙、零食包裝袋等等互相交流學習。在交流學習中分享識字的快樂,體會識字的成功感,提高識字的慾望,自然而然學生的識字能力在逐漸提升。

(三)反復練習鞏固識字能力

根據遺忘規律,識字必須要加強練習和鞏固復習。為了避免學了就忘,就要讓學生回頭復習,溫故而知新。比如學生通過寫字來鞏固了對字形的記憶。字詞的掌握在於聽說讀寫中能正確運用,同時,字詞在反復地運用中才能鞏固,因為在運用中字詞的復現率高,學生的識記效果就好。教師利用組詞以及說話寫話,指導閱讀課外讀物等方式達到鞏固識字目的。又如,上課前讓學生先把課文讀幾遍,不會讀的再通過查字典來學習。由於多次讀課文,生字復現率高。教師要落實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一起學習。一旦發現有讀得不準的字音,師生及時提出進行矯正。還可以開展一些識字大擂台活動,比一比學生誰的識字多,這樣不僅鞏固了已學的生字,也可以從別的學生中獲取新字,也可以進行閱讀比賽達到復習生字的效果。

當然,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不能急於求成。只要我們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利用靈活多變的恰當的識字方法,結合思維特點,鼓勵想像實踐,培養識字習慣,讓學生輕鬆快樂地多學漢字,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識字方法的多樣化

(一)用歸類識字的方法來多認字

利用偏旁相同從它們的意義上進行分析認識,比如:「撿、提、拔、拾、拎」等字都是和手的動作有關,我們可以同時來記住相同偏旁的字。又比如:「狗、猴、貓、狼」等字都偏旁一樣都表示一種動物。還例如關於樹林名的字「樺樹、楊樹、桃樹」等都有相同偏旁木字旁。從它們的偏旁以及字義上很快地掌握了這些生字。

利用比較法對形近字進行歸類識字。在二年級開始,就把形近字歸為一類進行同時認識,這樣識字效率就大大提高。比如,認識「晴、清、請、情、蜻」可以放在一起認,「晴」日字旁,和太陽有關;「清」三點水,和水有關;「請」言字旁,和說話有關;「情」豎心旁,和心情有關;「蜻」蟲字旁,和昆蟲有關。形近字很多,把形近字放在一起來進行比較異同來認字,這樣一位就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歸類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既是學生很好的識字方法,也是老師很好的指導方法。用歸類的方法高效率的掌握了文中許多生字。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認識生字。利用歸類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產生興趣,用自己的方式學習。到了學期結束,也便於把這些生字拿出來進行歸類分組來進行復習鞏固。所以歸類識字可以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果,提高了識字量。

(二)利用漢字的結構加快識字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從結構上可以把漢字分成獨體字和合體字兩大類。可以從字的結構來進行分類歸納進行認字。如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包圍結構等。把相同結構的字放在一起來進行認識,這也是一種方法。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提出「六書」之說,我們可以對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和形聲字等的構字方法進行分析來幫助學生認字。例如「休、采、兵、眾、牧、旦、炙」等會意字,可以通過字形字意的分析,學生非常感興趣,不僅識了字,還了解了一些漢字文化。對於形聲字,我們可以利用音符和義符的比較來加快識字。比如:「膀、腰、肚、背」「趴、蹲、跑、路」「睜、眼、睛、眠、睡、眨」「捕、搖、擠、搬、擦、抄、拾、摔、拔、攔、摸」「鋼、銅、鐵、釘」「被、裙、褲、襖」「病、疼、痛、瘋」等。既可以提高識字效率與識字數量,又可以使學生悟到一些構字規律,將機械識記變為意義識記,對今後自學生字、提高獨立識字能力大有幫助。

(三)通過語境識字提高識字效果

學習語文的一句老話叫「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所謂「語境識字」,就是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要經常創設語境條件結合漢字運用來強化學生識字效果。首先是要讀准字音。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讀課文,在語境中來認識這些字,這是一種有效的識字方法,也是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二是要理解字義。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時時注意有意識的把握漢字音、形、義的整體性教學,就是要做到在辨字音時結合辨字形,在辨字形時結合辨字義,在辨字義是結合組詞造句等加深理解。一句話,鞏固漢字的識字教學,要遵循漢字語言規律,結合詞語、句子理解字義,從字義、字形、字音的聯系,加深理解和鞏固字義。比如同義、反義、近義字的歸類比較,要理解掌握生字體現在語言環境中才能容易記住。

如「粘貼」「粘稠」「打顫」「顫抖」的區別。

識字教學方法各種各樣,而通過實踐不難發現更多有效的識字方法。從字的外表我們可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認識,但仔細琢磨品味,我們會發現字內在蘊藏的趣味韻味,每個漢字好像都充滿了生命力,都有它的魅力所在。若能如此,學生怎麼不喜歡呢。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決不能將識字成為學生的負擔,應該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法對不同的字進行科學有趣地教學。以「趣」為前提,讓學生開心識字。自然而然增強了識字的慾望。認識的字數量多了,興趣有了,孩子們自然就有了嘗試的慾望。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大膽地進行識字。識字教學也就不難了。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篇2

識字是小學語文中很重要的一門課程,但是對於剛剛接受教育的兒童來說,往往會產生一種抗拒的心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如何讓孩子喜歡小學語文和識字這門課。

一、變換形式——「玩」中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佔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否則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找准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

二、教給方法——學會學

小學語文的教學要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於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漢字是屬於表意文字,其中70%以上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

三、激發興趣——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篇3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愛好,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在教學中語言、表情、動作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使他們和老師的關系更親近、更密切,其次根據學生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這一特點,可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小客人」等好聽的名字,讓學生對生字有一種親切感。比如用猜謎語的方式也極容讓學生記住:(層)雲頭一具屍;(翠)士兵頭上插羽毛;(爽)錯錯錯大錯;(琴)今日頭上寫二王;(困)一口咬根樹;(牽)大牛腰戴帽;(燦)山邊在起火;(握)屋邊伸支手;(彈、胡)單弓射到古時月等。識字過程也隨之變成交朋接友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興趣也就隨之而生。

二、變換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力時間短,無意注意力占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40分鍾的教學活動中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能只採用單一的教學形式,要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游戲是學生樂意為之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找准游戲與相關教學內容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創新。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教師講授新課時,要精心設計,把理性的傳授與聲、色、形等融為一體,使機械、呆板的教學內容變得妙趣橫生,賞心悅目,這樣可以借教師的語言感染力,喚起學生的情感和想像,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天南地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小學語文第一冊《識字6》時,我設計了一個旅遊的大情境,在愉快的游的行中分成五個環節:

(1)買票:自讀生字。

(2)瀏覽景點:認識景物名稱(海鷗、沙灘、軍艦、秧苗、稻田、魚塘、果園、小溪、石橋、翠竹、飛鳥)。

(3)掃除攔路虎:認識一隻海鷗、一片沙灘、一艘軍艦、一條帆船、一畦秧苗、一塊稻田、一方魚塘、一座果園、一道小溪、一孔石橋、一竿翠竹、一群飛鳥、一面隊旗、一把銅號、一群「紅領巾」,一片歡笑等數量詞。

(4)奪旗比賽:認讀生字,再組詞造句。

(5)贈送紀念品:鞏固數量詞。整節課,學生在我精心設計的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場景中,將自己的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學得津津有味。

三、教給方法,讓學生在學中悟

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的,而結果則是以靜態形式存在於學生的主觀世界中。為了讓學生都想學、都願學、都會學,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因為漢字是屬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的漢字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

在形聲字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注意分清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拉、打、挑、推」和「踢、跳、躍、跑」兩組字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區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學生「提手旁」表示與手有關的意義,「足」字旁表示與「足」和「腳」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分了這些部首以後,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提手旁」和「足字旁」的漢字了。

童心純真,童心無邪。學生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只要能滿腔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隱含在漢字中的樂趣,那麼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他們的一種樂趣。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篇4

識字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一開始接觸的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新課程把識字教學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有目的地調動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具體方法

1、實物演示法

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於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慾望。

2、編故事

兒童時代充滿了幻想,最喜歡聽動聽的故事,此時,老師在學到一個生字時,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給字編故事,如:把禾苗栽在土中的過程叫種。再如:問,有人聽到門外有動靜,他就開口問一問。

3、分解字形

有些字筆畫繁多,學生識記有難度,如果把這些字分解開來,就一目瞭然。如朝,可分成十日十月;霜可分為雨、木、目。有些字既可以分解,又可在分解的基礎上體現出這個字的意義,那就更易記住,如熱字,可釋為丸子放在水裡煮需要加熱。

4、歸類

漢字中有許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像,字義卻相差很遠,怎樣來識記區別這些字呢?可以用歸類法學習,就是把這些字寫出來進行比較。如:扁、遍、編、篇、騙、偏這些字分別在二三冊中出現,可對這些字進行字音、字形、字義上的比較,再組詞,就易記住了。

5、加一加,減一減

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加一加或者減一減的方法讓學生能掌握一些字,學生很容易記住。如:大、天、太、日、早

6、自編謎語法

猜謎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中國漢字,很多都可成為一則謎語,寓教於樂,不失為一種好的識字法。如:一口咬去牛尾巴。日月相伴是明字。

7、分析字型

學習一個生字,要教會學生分析字型,從音到型,如蝦字,左右結構,左邊是蟲字旁,右邊是下字,它是形聲字。如乙字,筆畫名稱為橫折彎勾,獨體字。長期分析字型,使學生養成習慣,看到生字便會分析,對掌握漢字有一定的好處。

8、換偏旁

有些生字可利用換偏旁變成一個新字。如:十加口字旁念葉,加單人旁念什。還可以通過畫畫教學生字,藉助實物識字,動作演示識字,筆畫添加等。在教學中各種方法可結合使用,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趣味性,培養識字能力。

二、課前充分准備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教師在教學前盡量做好每課的生字卡片。老師在課堂上用工整的楷體板書生字。對一些有爭議的字要查閱資料進行探究。

教師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兒童的興趣出發,開展實踐活動。採取模擬、創設情境的辦法讓兒童識字。如舉辦娃娃超市、動物運動會、秋天的田野、我當小導游、逛商店等活動,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人更廣闊的周圍環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像和思維的空間。因此,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善於識字後,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像,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❼ 小學語文課文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授法,回答法(談話法),演示法, 情景教學法,情感教學法,師生互動法,閱讀法 教師首先通過備課,掌握教材內容(特定的知識)之後,在課堂運用口頭語言載體,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叫講授法。 教師在首先掌握教材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師通過口頭提問,學生口頭回答問題,教師提問或用語言加以啟發引導的方式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認識的方法,就叫做回答法或談話法。 教師在掌握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利用掛圖、模型、實物等直觀教具,通過演示活動和教師的語言指導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掌握知識的方法就叫做演示法。 ①教學方法,就教學方法所要達到的目的來說,教學方法是通過完成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體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觀、道德品質和個性的教學任務,從而達到培養合格人才的目的的方法。②教學方法,就其手段來說,其基本手段是知識,教學是運用知識武裝學生,並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定的教育,對所運用的知識,有特定的規定性,主要是通過特定的教材內容來體現。③教學方法的運用,它作用的對象是學生,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方法。④教學方法的使用者、控制者,包括教師和學生,因為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活動,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都是教學方法的使用者和控制者,都具有能動作用。只是教師在運用教學方法的活動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通過配合教師教的活動,以學習的方式來體現。

❽ 小學語文常見的13個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常見的13個教學方法:自學法、練習法、講讀法、談話法、直觀教學法、活動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兒歌教學法、教例評析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讀、寫」結合法、電教法、研究法。

1、自學法

自學法也稱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自主學習為主,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的一種教學方法。

2、練習法

練習法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要求,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己的感官活動和實際操作,鞏固知識、技能和形成習慣的方法。

3、講讀法

講讀法,也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教師往往寥寥數語就講清問題,或點破難點,說清關鍵,使學生課文「字求其訓,句求其義,篇求其旨」,並「因道悟文」,掌握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要領。

4、談話法

談話法,即問答法,一般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提問學生,並引導學生對所提問題得出結論,使之有所獲得的一種教學方法。

5、直觀教學法

小學一年級學生特點是感性認識比較強,對理性內容比較模糊和抽象,對於認識能力還停在淺顯的初入校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採用直觀圖像教學,運用圖片、多媒體等資源,在大腦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記,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這樣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活動教學法

在提高課堂四十分鍾教學效果的同時,還可以通過開展系列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以配合、鞏固課堂教學的效果,鼓勵學生用拼音學寫簡短的句子和日記,盡管學生還寫不好,有許多寫錯的音節,只能寫一句或幾句話,但通過寫記練習,使學生充分認識拼音的重要性,並學以致用,鞏固了學習效果。

7、游戲教學法

不同年齡的學生認識水平,認知特點以及個性心理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必須認真分析一年級新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及規律,並在此基礎上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

8、兒歌教學法

一年級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借外部刺激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學中,運用淺顯韻味的兒歌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

9、教例評析法

評析法指選擇與小學語文教學有關的實際例子,師生共同進行學習研討、分析評價、理論聯系實際,驗證理論知識,學習教學方法,吸收先進經驗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法教學的難點所在,也是形成教學能力的基礎環節。

10、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是近年來受到廣泛重視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任務之中,通過創設學習者有興趣的情境,設置驅動學習者探究的任務,讓學習者合作起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於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11、「讀、寫」結合法

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語文教師耐心地、持之以恆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於動手,勤於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

12、電教法

通過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錄音機、廣播、電視、電影、錄像機、語音實驗室、電腦、網路、多媒體來提高教學質量。

13、研究法

問題解決式;課題探究式;實驗論證式,多和學生研究一些事務,提高學生的興趣。

❾ 小學語文課的教學方法分享

導語: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運用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思想和教學能力的體現,是達到高效教學的保障。

小學語文課的教學方法分享

1 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好奇心,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創新的潛在動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對新出現的情況和新發生的變化及時作出反應。發現問題,並追根尋源、激發思考、引起探索慾望,開始創新活動。因此,我根據小學生這一特點,激起學生研究問題的濃厚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引出探索的慾望。

2 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創造條件,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

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在語文課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使學生敢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

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一種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悅,為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提供良好的心理條件。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給每個學生的提問投以微笑,關注和點頭,允許他們在教師講授的過程中插話。引導學生敢於對教師、書本上的觀點,提出質疑,要積極提倡學生標新立異、勇於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由地思考問題。允許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辯論,讓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質疑促思。

3 放飛學生的思維,教給方法,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

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更困難」可見提問並不容易。學生從「敢問」到「會問」,有一個培養和提高的過程。需要教師的示範和引導。

3.1 以問引文。教師的提問要有啟發性,要抓住關鍵之處。這樣能夠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中矛盾之處的注意。從而產生相關疑問。

3.2 提供範例。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喜歡模仿的又是教師的行為方式,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提問的.角度、思路、方法方面給學生提供範例。善於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勤於思考、敢於想像猜測,對同一個問題多層面,多視角地去觀察、分析和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探因求果、正反對比、逆向思維、突破定勢等方法,提出來具有創新性的問題,長期潛移默化,學生便會由原來的被提問變為主動提問。

3.3 善問是在學生有主動提問意識基礎上的更高的要求,是敢問、會問的進一步提高,善問是要問得當,問得明、問得妙。問得當,是指當問之處才問,不要一有疑就問,每疑必問,應當經過充分的思考確實有疑問再提問。那些通過自己的努力,或通過查工具書、向別人咨詢、與同學互相討論便能得以解決的問題,則不必提問。問得明,是指對問題的表述要清楚、明白。

清晰的表達。可以使問題更加明朗,而且還能幫助提問者自己理清思路,為問題更加深入探討和解決提供契機。問得妙,是指學生提出的問題具有很高的認識水平,這些問題無法從課本或教學資料中得到答案,必須由學生經過理解、分析、推測、歸納等過程將那些看似零碎的信息進行加工。這就需要調動提問者認知方面的所有潛能,有時還要受到自己的興趣、動機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約。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題、敢問、會問、善問、並且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及時納入教學思路之中,這樣既加強訓練的針對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4 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像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後感等,以發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的教學讓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得到升華。

5 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

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

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後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於學困生我還經常作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

總之,語文教學應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安全、民主、合作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輕松中學習,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思維結果,培養創新精神。


❿ 小學語文老師都有哪些教學方法

1、閱讀技能需要教導小學生的,所以你作為老師一定要提前把要上課的文章通讀了解,才能更好的更透徹的解釋給學生聽。 2、說話技能因為是小學的而且是語文老師,所以說話很重要,在很多人的小學時代語文老師都是一個天使的形象,而保持就需要做到:說話輕柔,有耐心,可以一句句的說明學生不懂的問題。還有就是對待家長,也一定要耐心在耐心 3、書面表達能力一定要有好的書面表達能力,因為小學是基礎,基礎打好了什麼都會很容易的,所以在給學生布置寫作或者閱讀理解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說明每個地方的不懂的問題,在修改學生作業的時候也要把每一個錯的點都寫清楚寫明白。 4、設計和組織教學的能力在每次上課前一定要做好該課程如何講解的教案,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到方法,不能只是死學,課堂氣氛也很重要,所謂寓教於樂。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實用全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簡單粗暴的練腹肌方法 瀏覽:382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簡單方法 瀏覽:851
油菜封草最佳方法 瀏覽:751
電纜熱縮管使用方法 瀏覽:799
黃豆堵漏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509
有眼袋用什麼方法更好呢 瀏覽:969
333333怎麼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913
沐浴凝露使用方法 瀏覽:923
拋光液使用方法 瀏覽:138
美的光波爐的使用方法 瀏覽:302
鑒定分析屬於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118
實驗方法從哪裡來 瀏覽:447
擀皮鍛煉方法視頻 瀏覽:364
籃球訓練簡單方法 瀏覽:804
oppo手機鬧鈴聲音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36
風疹的有效治療方法 瀏覽:19
怎麼減臉上的肉用1種方法 瀏覽:176
安速蟑螂屋使用方法 瀏覽:920
雞舍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瀏覽:785
褥瘡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