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濕疹怎麼治好得快用什麼中葯方法

濕疹怎麼治好得快用什麼中葯方法

發布時間:2023-04-19 03:53:01

1. 濕疹怎麼治好得快用什麼中葯

中葯治濕疹的方子有很多,沒有所謂的特效一說,治濕疹的方子有茵陳五苓散、除濕胃苓湯、當歸飲子等。
1.茵陳五苓散:
出自《金匱要略》,具有溫陽化氣,利濕行水之功能。用於濕熱內蘊型引起的急性濕疹,表現為皮損較紅、發病急、有糜爛滲出,患者舌質較紅,舌苔較黃膩,脈弦滑有力等。服葯期間禁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腥膻食物。對本方中葯物過敏者禁用。
2.除濕胃苓湯:
來源於《醫宗金鑒》,具有清熱除濕,健脾利水之功效。用於脾虛濕蘊型引起的亞急性濕疹,皮損不紅,糜爛滲出不嚴重,患者舌質淡,苔白膩,脈滑,治療可用健脾除濕葯如除濕胃苓湯。一般無副作用,但應在醫生或葯師的指導下使用。
3.當歸飲子:
出自《重訂嚴氏濟生方》,用於血虛風燥型引起的慢性濕疹,表現為皮損肥厚、苔蘚化改變,患者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治療可用當歸飲子。用葯期間禁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腥膻食物。
中葯治濕疹的方子有很多,沒有所謂的特效一說,應在中醫辨證指導下對症治療,方可有效。

2. 治療濕疹的中草葯偏方有哪些

生活中會有很多的人出現 濕疹 的症狀,導致皮膚方面會受到特別嚴重的危害。那麼你知道濕疹的 中醫 治療方法 嗎?治療濕疹的中草葯 偏方 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治療濕疹的中草葯偏方,希望對你有用!

治療濕疹的10個中草葯偏方
1、黑魚頭:用黑魚的魚頭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後用麻油拌了塗在患處,效果挺好的。

2、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蒼術15克,苦參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後洗患處。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

3、白術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4、荊芥10克,白蘚皮15克,當歸10克,大黃10克,防風10克,百部10克,連翹10克。共炒研極細末,每次6克,飯後兩小時,滾水沖服,每日兩次。

5、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

6、取爐甘石30克,孩兒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細末,貯瓶備用,有滲出液者可用上葯撒之,無滲出者用麻油調勻塗擦患處,每天2次。適用於急性濕疹。

7、取輕粉,密陀僧,冰片,雄黃,硫黃,蛇床子,黃柏,地膚子,蒼術,共研成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葯粉適量,加食醋調成糊狀,塗擦患處。適用於頑固性濕疹。

8、生首烏15克、徐長卿6克、蟬蛻6克、金銀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參6克、生甘草5克、地膚子6克、白蘚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蒼術3克、茵陳6克、黃芩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9、白蘚皮40克,地膚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葯均研成細粉),爐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將葯充分調勻貯瓶中,用時每日3次外搽。

10、全蟲方 全蟲(打)6克,皂刺12克,豬牙皂角6克,苦參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靈仙12克,黃柏15克,白蘚皮15克,川軍(大黃)15克。久煎,一日一劑,每兩服。
治療濕疹四款 食療 偏方
食療偏方1、竹節菜粥

材料:粳米100克,竹節菜50克(干品30克)

做法:砂鍋加水,放竹節菜煎湯,去渣留汁,倒入粳米,再加些水煮成粥。

食用方法:每天食用2次,早、晚各一次。

功效:能夠 清熱 利濕,治療濕疹。

食療偏方2、冬瓜蓮子羹

材料:蓮子200克,冬瓜300克

做法:蓮子去皮、去心,用清水泡軟,冬瓜去皮、去瓤,二者煮成羹,可以加些白糖調味。

食用方法:每天1次,連續服用1周。

功效:能夠輔助治療濕疹。

食療偏方3、豆腐菊花羹

材料:野菊花10克,豆腐100克,蒲公英15克,味精、水澱粉、鹽適量

做法:材料洗凈,先將野菊花、蒲公英煎汁,大約200毫升,煎好後再放入豆腐,加些味精、鹽,煮沸,加水澱粉勾薄芡,攪拌均勻。

食用方法:當成佐餐吃

功效:能清熱 解毒 ,治療濕疹

食療偏方4、瀉心湯

材料:黃連、黃岑各5克,大黃10克

做法:砂鍋加水,放入材料煎汁,去渣取汁。

食用方法:每天1次,連服數日

功效:可以清熱除濕,能有效緩解濕疹症
濕疹的原因
1、環境因素

近年來很多研究證實患有濕疹與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系。環境包括群體環境與個體環境,人類的群體環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圍的空氣、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積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積的氣傳致敏菌源等。個體小環境是指個體的生活環境,由於人們的生活約2/3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個體小環境對濕疹的影響更加密切。

2、感染因素

某些濕疹與微 生物 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霉、分枝孢霉、點青黴、煙麴黴、鐮刀霉、產黃青黴、黑麴黴及黑根霉等。

3、飲食因素

人類的食 物品 種極多,一般可分為 植物 類、 動物 類、礦物類,在近代的食物中還經常應用一些 化學 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檸檬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產生。

3. 濕疹用什麼中草葯最好 中葯治濕疹特效的方子

5

濕疹常用中葯葯膳推薦

山葯粥

原料:淮山葯,生薏苡仁,粟米各10g。

製法:淮山葯,生薏苡仁,粟米共研細粉,加水300ml,煮粥為150ml,加白糖適量服食。

功效:健脾利濕解毒,適宜於嬰兒濕疹,脾虛濕蘊者。

赤小豆薏米粥

原料:薏苡仁30g,赤小豆,玉米須各15g。

製法:將玉米須加水500ml,煎取汁300ml,放入薏苡仁,赤小豆煮成粥,加入白態鋒洞糖即成。

功效:健脾利濕,清基褲熱消腫。

6

濕疹外用中葯帆枯配方

1.馬齒莧30g,黃柏30g,生地榆30g,苦參15g。以水煎20min取汁,以紗布6-8浸葯汁,擰至不滴水為度,涼敷患處,每日2次,每次30min,觀察2周。

2.土茯苓,白鮮皮,蒼術,地黃,三棱,黃柏,紅花各30g。荊芥,防風,莪術各10g,刺蒺藜,甘草,金銀花各15g。將所有葯材加水煮沸,熏蒸患處,或將中葯放入中葯熏蒸汽自控治療儀中,加水800-1000毫升,打開開關,當出現葯蒸汽時將噴口對准患處,每次20分鍾,一天一次,2周為1個療程。

4. 濕疹怎麼治好得快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症反應。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現為慢性濕疹。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復發作等特點。

一般濕疹的皮損為多形性,以紅斑、丘疹、丘皰疹為主,皮疹明顯,逐漸向周圍散開,境界不清,彌漫性,有滲出傾向,慢性者則有浸潤肥厚。病程不規則,呈反復發作,瘙癢劇烈。

治療方法:

1內用療法

選用抗組胺葯止癢,必要時兩種配合或交替使用。泛發性濕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質激素,但不宜長期使用。

1.甘伯宗膚癢清乳霜

甘伯宗膚癢清乳霜有百部、土植皮、芙蓉葉、苦參、獨角蓮、山梔子等成分,這些成分有止癢,清熱解毒,消腫祛膿,濕疹,濕瘡,,疥癬麻風,解毒散結,瘡瘍腫毒等功效,外用塗抹,每天早晚去用,可以有效改善症狀。

3.外用療法

根據皮損情況選用適當劑型和葯物。急性濕疹局部生理鹽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濕敷,爐甘石洗劑收斂、保護。亞急性、慢性濕疹應用合適的糖皮質激素霜劑、焦油類制劑或免疫調節劑,如他克莫司軟膏、匹美莫司軟膏。繼發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劑。

預防措施

1.避免自身可能的誘發因素。

2.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過度搔抓、清洗及接觸可能敏感的物質如皮毛制劑等。少接觸化學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滌精等。

3.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濃茶、咖啡、酒類。

5. 治療濕疹的36種常用中葯

一、祛風類葯

1.防風

性味歸經:味辛甘,性溫。歸膀胱,肺,脾經。

功效解析:防風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的功效。《醫學啟源》記載,防風「主治諸風及祛濕也」。防風辛溫發散,可治療一切風邪,而且在祛風葯物中作用比較溫潤,祛風而不傷陰液。皮膚科常用其與荊芥配伍,增強止癢之效,治療濕疹伴瘙癢者。

現代研究:防風含酚類物質、甘露醇、有機酸等,有解熱發汗作用,並能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抑制組胺釋放。

2.刺蒺藜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

功效解析:刺蒺藜具有散風行血,疏肝明目的功效。因其辛散苦泄,能祛風止癢,常與防風、荊芥、地膚子等祛風止癢葯相配,增強止癢效力,用於治療亞急性、慢性濕疹伴皮膚瘙癢者。還可用與何首烏配伍,一補一散,既可養血,又能疏風止癢,適用於濕疹日久,血虛風燥,症見皮損肥厚、乾燥脫屑、瘙癢甚者。

現代研究:刺蒺藜含揮發油、皂甙、黃酮類化合物及微量生物鹼等。皂甙可以抑制機體衰老過程中某些退化性變化。刺蒺藜提取物有抗過敏作用,並能改善皮損部血液循環狀態。

3.全蠍

性味歸經:味辛、咸,性平。歸肝經。

功效解析:全蠍具有祛風止癢,通絡止痛,解毒散結的功效。《玉楸葯解》中記載全蠍:「穿筋透節,逐濕除風。」就是說其葯力能夠入絡脈,祛除深藏於其中的風濕邪。因其祛風而止癢故可用治風邪入絡引起的皮膚瘙癢。臨床則多用來治療慢性濕疹伴皮膚瘙癢者,效果良好。全蠍與蜈蚣配伍使用,兩葯走竄搜剔,可以增強祛風活絡、息風止痙的功效。另外,全蠍還善解毒,有以毒攻毒散結的作用,尤適宜於風毒惡血蘊結肌膚引起的頑固性瘙癢、皮膚增厚者。

現代研究:全蠍含有蠍素、氨基酸、無機元素、甜菜鹼、膽甾醇、蠍酸等成分,具有抗驚厥、抗癲癇、鎮痛、抗腫瘤等葯理作用。全蠍與蜈蚣配合使用可達到止癢的原因,與兩葯均有鎮靜作用,可降低皮膚神經末梢的敏感性有關。但二葯均有毒,用量過大可引起溶血反應,臨床曾有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因此,使用時應注意劑量。

4.僵蠶

性味歸經:味辛、咸,性平。歸肝、肺、胃經。

功效解析:僵蠶具有祛風解痙,化痰散結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僵蠶可治「皮膚風瘡」。因其祛風止癢,多用於治療濕疹伴皮膚瘙癢者;又因其有疏風熱的作用,可治療風熱蘊結肌膚引起的濕疹,常與桑葉、菊花等疏散風熱葯配伍使用。

現代研究:僵蠶主要含蛋白質、脂肪、草酸胺,以及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醇水浸出液有抗驚厥作用,體外試驗有輕度抑菌作用。

二、祛濕類葯

1.蒼術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

功效解析:蒼術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可祛上、中、下三焦之濕。因其有特異香氣,還可以進行香療,即中醫理論所說的「芳香辟穢」。中醫認為,身體異味,如腋臭、口臭、汗臭等,真正原因是機體內有濕熱,體表孔竅是散味的「門窗」。香療可以疏通體內代謝,祛濕熱,讓身體「門窗」自然散發清香。使用蒼術時,需要注意因其性味辛溫,不宜用於有熱象證候者。

蒼術對脾虛濕盛型的亞急性、慢性濕疹尤為適宜。如果伴有面色無華,食慾不佳,大便溏薄,小便不黃等脾虛癥候,可與白術、茯苓、澤瀉配伍使用。若伴胸悶惡心,腹脹等氣滯症狀,常與陳皮、厚朴合用,增強除濕理氣的效力。

現代研究:蒼術含揮發油,並含豐富的維生素A,有助於皮損部位癒合。

2.厚朴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肺、大腸經。

功效解析:厚朴具有燥濕消痰,溫中下氣除滿的功效。中醫認為,性味苦燥的葯物可以祛除濕邪。厚朴苦燥辛散,能祛濕邪,同時,因其性溫可下氣除脹滿,與其他葯物配合使用可以治療濕疹證屬脾虛濕盛者。常與蒼術、陳皮同用,如平胃散。

現代研究:厚朴甲醇提取物和厚朴酚對皮膚腫瘤有抑製作用。

3.茯苓

性味歸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

功效解析:茯苓具有滲濕健脾的功效。《世補齋醫書》記載,茯苓可以行水,又可行濕。皮膚科常用治療亞急性、慢性濕疹,泛發性濕疹,證屬脾虛濕盛者。臨床上多同山葯、白術、薏苡仁配伍,達到健脾利水之功,如參苓白術散、朱仁康的健脾除濕湯等。

現代研究:茯苓含糖類、酸類物質,有抗菌、利尿的作用。

4.薏苡仁

性味歸經: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

功效解析:薏苡仁有利水消腫,滲濕健脾,清熱排膿的功效。因其性涼,能清熱而利濕,又能健脾,臨床常用治濕疹證屬脾虛濕盛型。常與人參、白術、茯苓配伍,如參苓白術散。薏苡仁除了是一味中葯外,還是一種美容食品,經常食用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雀斑、老年斑、妊娠斑,對粉刺、脫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現代研究:薏苡仁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薏苡仁酯為有效成分之一,可用於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炎作用。

5.車前子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寒。歸肝,腎,肺,小腸經。

功效解析:車前子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神農本草經》記載,車前子可利水道,除濕痹。且本葯利濕而不傷陰,車前子利水作用大於清熱作用。車前子與健脾祛濕葯配用,可利濕止瀉,用治濕疹水皰明顯,皮膚濕爛者;與清熱利濕葯同用,增強清熱效力,並通過利小便的作用使濕有出路,如配伍龍膽草、黃芩、澤瀉、通草之龍膽瀉肝湯,清熱利濕,治療證屬濕熱的急性濕疹、接觸性皮炎、葯疹等。

現代研究:車前子含黏液、琥珀酸等,有利尿作用。

6.茵陳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功效解析:茵陳具有利濕退黃的功效。《神農本草經》記載「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其祛濕作用強,又有解毒療瘡之功,為治濕熱黃疸的要葯,還可用治小便不利,風癢瘡疥。茵陳配伍清熱葯,如茵陳蒿湯,用於治療濕熱內蘊的濕疹。

現代研究:茵陳含香豆精、茵陳酮、茵陳揮發油,有利膽解熱作用,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

7.萆薢

性味歸經:味苦,性平。入肝,胃,膀胱經。

功效解析:萆薢具有祛風除濕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萆薢為足陽明、厥陰經葯也。厥陰主筋屬風,陽明主肉屬濕,萆薢祛風濕功效顯著,能治頑痹、遺濁、惡瘡諸病之屬風濕者。臨床常配伍茯苓、薏苡仁、扁豆以健脾除濕,治療脾虛濕濁不化之急性、亞急性濕疹。

現代研究:萆薢含薯蕷皂甙,有抗真菌作用,並能擴張末梢血管。

8.藿香

性味歸經:味辛、微,性溫。入脾,胃,肺經。

功效解析:藿香不僅具有芳香化濕、祛暑辟穢、和中止嘔的功效,又可以健胃,助脾胃正氣。《本草正義》記載,藿香芳香而猛烈,溫煦而燥烈,能祛除陰濕邪,同時助脾胃正氣,是濕困脾陽、倦怠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有效葯物。皮膚科常用來治療暑濕引起的皮膚病,如亞急性濕疹、皮炎等,如藿香正氣散。

現代研究:藿香含揮發油,促進胃液分泌,並有抗菌作用,對皮膚真菌也有抑製作用。

三、清熱類葯

1.黃芩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肺,膽,脾,胃經。

功效解析: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尤其善於清中上焦的濕熱。金代醫家張元素歸納黃芩瀉熱功效顯著。皮膚科常用其治療皮炎濕疹類過敏性皮膚病,辨證屬濕熱者。清代名醫鄒澍總結張仲景使用黃芩的經驗,其中一條就是黃芩與黃連配伍,清中焦之濕熱。現代臨床中也常使用黃芩與黃連配伍來增強清熱燥濕力量。黃芩與金銀花、連翹等葯同用,對熱毒瘡瘍有治療效果。

現代研究:黃芩主要成分為黃芩苷,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強的特點,而且不易產生抗葯性。黃芩苷對皮膚和指甲的致病真菌亦有抑製作用。

2.黃連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

功效解析: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其清熱燥濕作用大於黃芩,並且對中焦濕熱最有效,而且善於清心經實火。中醫認為,火分為實火或虛火,實火多為外感邪氣,治宜瀉火,若外邪已傷陰則瀉火同時還要滋陰。虛火為陰虛而不制陽,治療宜滋陰,若陰損及陽則需陰陽共補,不過仍以滋陰為主。

黃連可內服或外用治療濕疹、癰腫、顏面紅斑等。黃連配伍黃芩、梔子可治療急性濕疹皮炎類疾病,辨證屬濕熱證者,又因黃連可清心胃之火,故心胃經有實火而兼見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表現的,使用黃連尤為適宜。黃連制軟膏外敷,可治皮膚濕疹。單味黃連外洗亦有收斂止癢作用,可治療陰囊濕疹、下肢濕疹。外塗黃連浸汁,可治耳道流膿。

現代研究:黃連主要成分是小檗鹼,有較強的廣譜抗菌作用,同時還能通過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對抗過敏反應。黃連煎劑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

3.黃柏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

功效解析: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長於清泄下焦濕熱,也是治療濕疹最常用的外用葯之一。內服可用於因濕熱下注、瘀阻經絡而引起的諸多皮膚病,症見焮紅腫痛、潰破滲出等均可使用,尤其對下肢皮膚病效果較好。若外用該葯,還有清熱燥濕,收斂瘡面的作用。常與蒼術配伍使用,即二妙散。皮膚科對濕熱見症明顯的濕疹,手足汗皰症,脂溢性皮炎等可用此方。

現代研究:黃柏含小檗鹼,具有抗菌作用,對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此外,黃柏可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

4.龍膽草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肝、膽經。

功效解析:龍膽草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作用。《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因肝膽有熱而致病者,龍膽草皆能治癒。可見其清肝膽熱功效顯著。因此,龍膽草常用於治療以濕熱為主證的急性濕疹、過敏性皮膚病,方用龍膽瀉肝湯、清熱除濕湯(趙炳南創制)等。龍膽草配伍苦參、梔子、黃柏、車前子效力更強。外用龍膽草單味葯水煎冷敷,可以治療急性濕疹。

現代研究:龍膽草含龍膽苦苷、當歸苦苷等苷類苦味成分,有顯著的抗炎、抗過敏作用,對常見細菌及致病性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5.苦參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功效解析:苦參具有清熱燥濕、祛風殺蟲的功效,自古就是治療濕疹皮炎類皮膚病的主葯。《本草圖經》就評價苦參「古今方用治瘡疹最多」。因其清熱燥濕止癢,治療濕熱所致的急性濕疹、皮炎效果顯著,且常用於治療陰囊濕疹。內服外洗均有較好療效。常與蛇床子配伍,蛇床子燥濕殺蟲,二葯相合,煎水外洗,燥濕功力更強,且寒熱相濟,可以治療寒熱屬性不明顯的男子陰囊濕疹。

現代研究:苦參含多種生物鹼和黃酮類。苦參鹼有減輕炎症反應的作用,而且具有類似皮質激素的抗炎、抗過敏效果。

6.玄參

性味歸經:味甘、苦,性寒。歸肺,胃,腎經。

功效解析:玄參具有養陰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因其既清熱瀉火,又可滋養津液,所以熱毒實證、陰虛內熱證均可使用。臨床常用於慢性濕疹遷延日久,證屬陰傷有虛熱者,因病程較長,以致耗陰傷血,生風化燥。常見皮損浸潤肥厚,乾燥脫屑,瘙癢劇烈,常有舌紅苔花剝或舌淡苔光。朱仁康老中醫創滋陰除濕法,治療此型濕疹,方用滋陰除濕湯,便以玄參為其中一主葯。

現代研究:玄參含生物鹼、糖類、甾醇、氨基酸、脂肪酸、微量揮發油、胡蘿卜素等。玄參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此外,本品對多種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還具有抑製作用。

7.白鮮皮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脾,胃經。

功效解析:白鮮皮具有清熱解毒,祛風燥濕的功效。《葯性論》記載,白鮮皮可治一切熱毒風、惡風、風瘡,為皮膚科常用葯。常與苦參、地膚子配伍,煎湯內服、外洗,治療風熱濕毒所致的濕疹、外陰濕疹、陰囊腫痛。

現代研究:白鮮皮含白鮮鹼、白鮮內脂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明顯抑制變態反應,減少病變部炎症滲出,促進皮損癒合。

8.金銀花

性味歸經:味甘,性寒。歸肺,胃,大腸經。

功效解析: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是治療瘡癰的要葯。清代陳士鐸對金銀花大加贊賞,認為金銀花最能消火熱之毒,主張清火熱之毒必用本葯。臨床中金銀花常用於治療急性濕疹、葯疹、接觸性皮炎等辨證屬濕熱而熱象明顯者。熱象明顯且有化毒趨勢,常見皮膚大片紅斑、丘疹,皮色焮紅灼熱,疼痛。常與連翹、蒲公英、地丁配伍,以清解熱毒,如五味消毒飲。

現代研究:金銀花含綠原酸、異綠原酸、黃酮類,對多種致病菌有抑製作用。金銀花莖葉提取物能明顯的抑制真菌生長,對病毒也有抑製作用。金銀花水煎劑對免疫系統有雙向調節作用。

9.青黛

性味歸經:味咸,性寒。歸肝,肺經。

功效解析:青黛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其性寒能清熱,味咸可入血,故能清熱解毒,消斑。臨床上青黛常用於治療急性濕疹、葯疹、過敏性皮炎等,尤其適用於血熱引起的皮膚紅斑、熱痛。外用可與黃柏、石膏等配伍。

現代研究:青黛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製作用。青黛中分離出的色胺酮對皮膚病真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10.土茯苓

性味歸經:味甘、淡,性平。歸肝,胃經。

功效解析: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濕的功效。其功效能入絡,清除濕熱蘊毒。土茯苓湯最早是用來治療比較嚴重的瘡毒的,據說,土茯苓還是治療梅毒的要葯。作為治療梅毒的要葯,土茯苓湯對於一般的「濕熱」也有明顯的功效。現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濕熱瘡毒以及濕熱久郁的濕疹。

現代研究:土茯苓根莖含皂苷、鞣質、樹脂等。土茯苓苷能給肌膚補充充足的水分和養分,促進人體自身對皮脂的調理,達到平衡。鞣質等酸性成分及其衍生物有滋養肌膚,抑制炎性反應的作用。

11.馬齒莧

性味歸經:味酸,性寒。歸肝,大腸經。

功效解析: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血消腫的功效,對治療癰腫毒熱有明顯療效。如《醫宗金鑒》記載的馬齒莧膏即以馬齒莧鮮品搗爛外敷,治療血熱毒盛的腫瘍。現代臨床多用其煎湯外洗,單味水煎劑有明顯收斂、消炎、止癢作用,所以,常用於治療急性濕疹,有滲出糜爛者。

現代研究:馬齒莧含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和鉀鹽,及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P等,具有抗菌作用,對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並有抗過敏作用。

12.地膚子

性味歸經:味苦、甘,性寒。歸腎,膀胱經。

功效解析:地膚子具有利濕清熱止癢的功效。《本草原始》記載,地膚子可以去皮膚中濕熱,皮膚外濕癢。臨床常用與白鮮皮、苦參、黃柏同用,煎湯外洗,治療濕疹伴瘙癢者;與豬苓、澤瀉、車前子配伍可以清利下焦濕熱,止癢。

現代研究:地膚子含苷類及生物鹼、維生素A等,有保護皮膚、抑菌的作用。

四、理血類葯

1.生地黃

性味歸經:味甘,性涼。歸心,肝,腎經。

功效解析:生地黃具清熱滋陰,涼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珍珠囊》記載生地黃「涼血,生血,補腎水真陰」。因其有涼血的功效,所以,可以清解血分熱毒,可用於治療血熱毒盛型濕疹。常與黃芩、丹皮等配伍。又因其能潤燥生津,也可用於治療血虛風燥之慢性濕疹。

現代研究:生地黃含地黃素、甘露醇、生物鹼、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成分,具有抗輻射、保肝、降低血糖、強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的作用。

2.當歸

性味歸經: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

功效解析: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全當歸根略呈圓柱形,根上端稱「歸頭」,主根稱「歸身」,支根稱「歸尾」,全體稱「全歸」。 《本草新編》記載:「當歸,味甘辛,氣溫,可升可降,陽中之陰,無毒。雖有上下之分,而補血則一。」當歸頭止血,當歸身和血(既能補血,又能活血),當歸尾破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雖然當歸有頭、身、尾之分,功效也略有不同,但補血為其最大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證的慢性濕疹。常配伍白芍、熟地以養血潤燥。

現代研究:當歸含揮發油、酯類、菸酸、維生素A類等。當歸提取物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致炎物質的釋放,從而起到抗炎作用。當歸煎劑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並且能促進機體免疫功能。

3.赤芍

性味歸經:味苦,性涼。歸肝經。

功效解析:赤芍具有化瘀、止痛、涼血、消腫的功效。因其性涼入肝經,可涼血、活血化瘀,臨床上適用於血熱型濕疹皮炎等皮膚病。應用時常與丹皮配伍。

芍葯以其根入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應用時有人常把兩者混淆。白芍味苦、酸,性涼,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的功效。白芍補血斂陰,凡虛寒腹痛、泄瀉者慎服;赤芍活血涼血,凡血虛者慎服。

現代研究:赤芍含有芍葯苷、苯甲酸、揮發油、樹脂、糖類、澱粉等,對痢疾桿菌、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並有鎮痛、鎮靜和抗驚厥的作用。

4.紫草

性味歸經:味甘,性寒。歸心,肝經。

功效解析:紫草具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紫草,其功長於涼血活血,利大小腸。」因其長於清理血分之熱,所以可以治療一切臟腑火熱熾盛之實火病。常用於麻疹及其他熱病發斑疹而斑疹紫暗,色不紅活或疹出不暢等。常與赤芍、生槐花、白茅根等配伍。

現代研究:紫草含乙醯紫草素(水解後生成紫草醌)、紫草紅、異丁醯紫草素等,有抗炎、抗菌作用,同時對皮膚真菌及流感病毒有抑製作用。

5.丹參

性味歸經:味苦,性微寒。歸心,心包,肝經。

功效解析: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除煩安神的功效。《本草匯言》記載:「丹參,善治血分,去滯生新,調經順脈之葯也。」臨床常用於慢性濕疹,濕熱久郁而致血瘀者。與金銀花、連翹、乳香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葯配伍,用於治療瘡癰腫痛。

現代研究:丹參含丹參酮類、丹參醇類、維生素E等,能改善機體微循環,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丹參制劑可以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

6.白茅根

性味歸經:味甘,性寒。歸肺、胃經。

功效解析:白茅根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其性寒,善清肺、胃之熱,又因其可涼血止血,同時又有利水作用,故能導熱下行。作用特點是性寒而不礙胃,利水而不傷陰,尤以熱證而有陰津不足者,最為適用。

現代研究:白茅根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蘋果酸、三萜烯、鉀鹽、白茅素、蘆竹素、羊齒烯醇等,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其水浸劑有利尿作用。

7.莪術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

功效解析:莪術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的功效。《本草經疏》記載:「莪術行氣破血散結,是其功能所長。」莪術苦泄辛散溫通,既入血分,又入氣分,能破血消瘀,行氣止痛。臨床用於病情遷延日久,濕熱毒邪瘀熱互結於肌膚的慢性濕疹。常與活血葯配伍應用。

現代研究:莪術含有的揮發油成分,有抑菌、抗炎作用,並能促進局部微循環。

五、補益類葯

1.白術

性味歸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

功效解析: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術炒用其健脾益氣效力更強,臨床用於治療脾虛濕盛型的亞急性、慢性濕疹。常用炒白術配伍黨參、茯苓等,以健脾除濕,同時佐以清熱葯,如參苓白術散。

現代研究:白術能顯著增強白細胞吞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能力。白術多糖對淋巴細胞的增殖功能有恢復的作用。白術對腫瘤細胞有細胞毒作用,能提高機體抗腫瘤反應的能力。

2.黨參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脾,肺經。

功效解析: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血的功效。黨參為常用補氣中葯,但其力量較人參弱,一般慢性虛弱病證都可選用。皮膚科常用其與茯苓、白術、黃芪配伍,以健脾益氣,治療濕疹屬脾虛濕盛證。

現代研究:黨參含皂苷、蛋白質、維生素、糖類、生物鹼以及多種氨基酸等,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3.熟地黃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解析: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補精益髓的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熟地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熟地黃甘溫質潤,補陰益精以生血,為養血補虛之要葯。臨床常用其與當歸、白芍配伍,治療濕疹遷延日久,有血虛證候者。

現代研究:熟地黃含地黃素、維生素A、糖類及氨基酸等,有抗炎和減少滲出的作用。

4.沙參(南沙參、北沙參)

性味歸經:南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北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

功效解析:南沙參具有清肺化痰、養陰潤燥、益胃生津的功效;北沙參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南沙參與北沙參雖是不同科屬的兩種植物葯材,但一般認為兩葯功用相似,但細分起來,南沙參偏於清肺祛痰,而北沙參偏於養胃生津。皮科用於治療慢性濕疹後期,陰傷有熱者。

現代研究:北沙參含生物鹼,有降溫、鎮痛作用;南沙參含皂苷,有抗菌作用。

5.何首烏

性味歸經:味苦、甘、澀,性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解析:何首烏具有養血祛風,補益肝腎,烏須黑發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何首烏可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其性不寒不燥,是滋補的良葯,其功效又在地黃、天冬之上。臨床常用何首烏與天冬、麥冬、白芍配伍以養血潤燥,用於治療慢性濕疹而血虛風燥見症者。

何首烏的藤莖可入葯,名首烏藤,又名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歸心、肝經,能養血安神,祛風止癢。《本草綱目》記載首烏藤:「風瘡疥癬作癢,煎湯洗浴,甚效。」可以治療失眠多汗、血虛身痛、皮膚瘙癢,特別適宜濕疹膚瘙癢伴睡眠差者。

現代研究:何首烏含卵磷脂等細胞新生和發育所必需的物質,有利於皮損細胞新陳代謝和再生。

6. 中醫治療濕疹的方法有哪些

濕疹是一種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滲出傾向,伴劇烈瘙癢,易反復發作的皮膚炎症。可多年不愈。

中醫治療濕疹的話建議用以下三種方法去除:
方法一:艾葉洗澡:
將新鮮的艾葉曬干或者直接去葯店購買干艾葉,取四珠的量,清水洗凈去除雜質,放入大鍋中加水煮開,然後小火繼續煮5-10分鍾左右,然後將艾葉撈出,將葯汁導入澡盆中,水溫降至40℃左右時,即可開始洗澡,一天洗一次或隔天一次。
方法二:馬齒莧
把采來的馬齒莧覽洗凈,放在開水裡煮15分鍾,待涼後再擦洗有濕疹的皮膚患處。建議每天洗兩三次即可,早晚至少各一次。

方法三:取碧幽詩洋甘菊清濕蘊肌霜。
蘸取適量後直接在濕疹患處進行塗抹,待皮膚自動吸收即可。每日可塗抹3次。

7. 治療濕疹的中草葯介紹

濕疹屬於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中葯可以有效治療濕疹。那麼濕疹吃什麼中葯好?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治療濕疹的葯吧。

治療濕疹的中葯

1、虛實夾雜證

慢性濕疹患者多為血虛脾弱與濕熱夾雜。本證表現為濕疹日久不愈,皮膚粗糙變厚,抓破可流黃水,患處皮膚色暗滯,身倦乏力,苔膩,舌質淡嫩且胖,脈緩。治宜健脾養血,兼以清利,可選用:

(1)松香、枯礬、雄黃、黃丹各等份,共研細末,過篩,將葯粉用。

(2)白術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2、濕熱證

急性濕疹多屬於濕熱證。急性濕疹患者多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皮膚發紅,出現丘疹是急性濕疹的常見表現,或出現小米粒狀紅疹,頂端起水泡,癢,抓破後流水,浸淫成片,可結痂,伴口乾少飲,小便色黃。患上急性濕疹,吃什麼中葯好?宜選擇清熱祛濕之功效的方葯:

(1)苦參50克,蛇床子30克,蒼耳子15克,水煎取葯液洗患處。

(2)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

(3)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4)黃連10克,黃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為細末混合備用。如皮膚糜爛流水則將葯末撒在患處,流水不多或沒破不流水時用香油調勻後外敷。

(5)鮮馬齒莧200克,水煎後取葯液,濕敷患處。對皮膚糜爛流黃水者用之。

(6)鮮馬鞭草100克,水煎取葯液,放冷後洗患處。

濕疹的臨表床表現

1.按皮損現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濕疹 皮損初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由於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抓破後呈明顯的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邊緣不清。如繼發感染,炎症更明顯,可形成膿皰、膿痂、毛囊炎、癤等。自覺劇烈瘙癢。好發於頭面、耳後、四肢遠端、陰囊、肛周等,多對稱發布。

(2)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症減輕後,皮損以小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僅見少量丘皰疹及糜爛。仍有劇烈瘙癢。

(3)慢性濕疹 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也可開始即為慢性濕疹。表現為患處皮膚增厚、浸潤,棕紅色或色素沉著,表面粗糙,覆鱗屑,或因抓破而結痂。自覺瘙癢劇烈。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腘窩、外陰、肛門等處。病程不定,易復發,經久不愈。

2.根據皮損累及的范圍,分為局限性濕疹和泛發性濕疹兩大類。

(1)局限性濕疹 僅發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濕疹、女陰濕疹、陰囊濕疹、耳部濕疹、乳房濕疹、肛周濕疹、小腿濕疹等。

8. 濕疹用什麼中葯洗效果好

濕疹可以用中葯的金銀花,泡水洗,有清熱蔽羨解毒、除帆罩濕、止癢的作用。用金銀花120克,放入洗澡水內,10分鍾後。人進入泡半個小時,有去濕疹止癢的效果。還可以用廣藿香100克,放在溫水裡,半個態並鬧小時後,進去泡澡,有止癢去濕疹的作用。艾葉100克,煎湯,用艾葉汁塗抹濕疹處,能止癢,還可以配合西葯的西替利嗪服用。(一次一片,一天一次。)

9. 濕疹都有哪些中醫治療方法

濕疹屬於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表現為對稱性皮損,形態多種多樣,常伴隨奇癢,且易反復發作,患者非常痛苦。中醫治療濕疹具有一定療效,通過中醫辨證施治,口服中葯結合一系列外治方法,如中葯濕敷、拔罐、火針療法、中葯熏蒸療法,效果較好。對於濕疹後期出現的皸裂性慢性苔蘚樣濕疹,可以使用中葯封包聯合蠟療,療效較好。

10. 濕疹中醫怎麼辦用什麼中葯好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非傳染性、過敏性表皮炎症,在中醫文獻中擁有「浸淫瘡」、「旋耳瘡」、「綉球風」、「四彎風」、「奶癬」等多種別稱,分發作部位及人群不同又有多種分類。
去除濕疹的話建議用以下三種方法:
一:取洋甘菊蘊磯霜。
蘸取適量後直接在患處進行塗抹,待皮膚自動吸收即可。每日可塗抹3次。
二:取土茯苓10克,草龜1隻,白糖適量。
將草龜殼碾碎,然後和土茯苓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以慢火反復熬煮成膏。每次服用時,用葯匙舀取30毫升,放入碗中,撒入白糖,倒入溫開水沖飲。每日可食用2次。
三:取陳皮15克,雲苓10克,蒼術6克,白術6克,白扁豆5克,蒼耳子3克,甘草3克。
將上述葯材全部置於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並煎煮,煎煮至沸騰後濾出,待溫時服用。每日服用2次。

閱讀全文

與濕疹怎麼治好得快用什麼中葯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雞翅木傢具的鑒別方法 瀏覽:799
鈴蘭花葉片連接方法 瀏覽:963
如何快去減肥的方法 瀏覽:166
周口拉布拉多訓練方法 瀏覽:331
自我隔離解決方法 瀏覽:442
庭院燈底座安裝方法 瀏覽:191
開鎖方法視頻 瀏覽:566
全身美白最有效方法快速 瀏覽:235
疊手機盒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810
術後腸粘連的治療方法 瀏覽:912
限號字母計算方法 瀏覽:593
摔跤徒手訓練方法 瀏覽:531
簡單做蒸雞蛋糕的方法 瀏覽:463
紅魔晶使用方法 瀏覽:720
白內障主要治療方法 瀏覽:810
84去霉斑最簡單方法 瀏覽:458
花生芽苗菜的種植方法 瀏覽:538
陽光板大棚安裝方法 瀏覽:337
玉石腰帶扣的使用方法 瀏覽:350
整數拆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