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投資項目的財務評估方法主要有哪些
估什麼是項目建設必要性評估?包括哪些內容??有哪些作用?
項目建設性評估師投資項目評估的首要環節,是對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項目投資建設的必要性的理由及建設的重要性和可能性進行重新審查、分析和評估。
作用: 第一, 保證投資項目規劃和投資決策的正確性。
第二, 為增強項目產品競爭能力和提高投資效益、降低投資風險提供可靠依據。
第三, 有利於控制投資項目建設規模、防止盲目建設和重復建設。 第四, 有利於引導投資者和貸款機構選擇正確的投資方向。
內容: (1)項目建設是否符合國民經濟總量平衡發展的需要 (2)項目建設是否符合經濟結構優化的需要 (3)項目建設是否符合國家一定時期的產業政策。 (4)項目建設是否符合國家生產力布局的要求,能否促進國民經濟地區結構優化 (5)項目建設是否符合國家經濟長遠發展規劃、行業發展規劃和地區發展規劃的要求。 (6)分析考察項目產品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投資項目的財務評估方法主要有:
1、非貼現評價法(靜態):包括靜態投資回收期法、投資利潤法等;
2、貼現評價法(動態):包括凈現值法、凈現值率法、獲利指數法、內部收益率法等。
⑵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怎麼做
一、投資項目經濟可行性分析的步驟和內容:
(1)弄清市場需求和銷售情況。包括需求量、需求品種等的預測。
(2)弄清項目建設條件。包括資金、原料、場地等條件。
(3)弄清技術工藝要求。包括設備供應、生產組織、環境等情況。
(4)投資數額估算。包括設備、廠房、運營資金、需求量等投資數額
註:在計算運營資金需求量時,應先計算出生產成本,然後按照資金周轉所需時間來計算。
(5)資金來源渠道和籌借資金成本的比較分析。
(6)生產成本的計算。包括原材料、工資、動力燃料、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各項租金等。
(7)銷售收入的預測。包括銷售數量和銷售價格。
(8)實現利稅總額的計算。
(9)投資回收期的估算和項目生命周期的確定。
(10)折舊及上繳稅金的估算。
註:通過項目在生命期內提取折舊,計入成本,來測算項目實現利潤和上繳的稅金。
(11)項目經濟效益的總評價。
二、投資項目經濟可行性分析的一般方法:
判斷:預期未來投資收益是否大於當前投資支出,項目實施後是否能夠在短期內收回全部投資。
(1)投資回收期:
也稱投資收回期,以年或月計,是指一個項目投資通過項目盈利收回全部投資所需的時間。
(2)投資項目盈利率:
投資項目盈利率=年平均新增利潤/投資總額×100%
(3)貼現法:將投資項目未來逐年收益換算成現在的價值,和現在的投資支出相比較的方法。
V0=Pn×(1+i)--n
註:V0:收益現值Pn:未來某一年的收益i:換算比率,即貼現率
三、在考慮時間因素情況下的評價指標:
(1)凈現值:指投資項目在生命周期內變成現值後逐年的收益累計與總投資額之差。
註:一般要求的貼現率,凈現值為正的項目都可接受,凈現值越高的項目盈利能力越強。
(2)項目盈利系數:指項目盈利現值累計數與總投資額之比。
(3)內部收益率:指在投資項目凈現值為0時的貼現率。
註:內部收益率大於企業要求的貼現率或利潤率的所有投資項目,企業原則上都可以接受,此時投資項目的凈現值為正;從籌資角度講,如果已知某一項目的內部收益率,那麼所有籌資成本低於內部收益率的籌資方案都是可行的方案。
四、與分析投資項目經濟可行性有關的其他經濟分析:
(1)最優生產規模的確定:利潤分析法、經驗分析法、成本分析法和盈虧平衡點法。
(2)銷售收入的確定。
(3)生產成本的測算:
原材料費=原材料耗用量×單位價格
燃料動力費=燃料動力耗用量×單位價格
工資及工資附加費=生產定員人數×平均工資及附加費水平
車間經費=車間管理費+折舊費+修理費
管理費用=公司經費+工會經費+勞動保險費+土地使用費+董事會經費+咨詢費+稅金+技術轉讓費+業務招待費+其他管理費
營業費用=運輸費+包裝費+保險費+廣告費+差旅費+銷售人員工資及其他費
產品製造成本=原材料費+燃料動力費+工資及附加+車間經費+管理費用+營業費用
五、收購兼並項目經濟可行性分析:
(1)現金收購兼並的經濟可行性分析:
A、一般步驟:
a、預測被收購兼並企業以後各年的可能收益,確定收購兼並後的現金流量;
b、確定收購兼並對象應該實現的最低可接受報酬率;
c、確定收購兼並最高的可接受現金價格;
d、計算收購兼並並投資所能獲得的報酬率;
e、根據企業的資金結構,分析現金收購的可能性;
f、分析收購兼並產生的影響。
B、避稅效應:
當某一盈利企業兼並一虧損企業時,兼並後虧損企業的虧損額將沖抵盈利企業的盈利,使盈利企業應稅利潤減少,從而實現避稅效應。
C、現金流量預測:
a、現金流量=經營利潤-所得稅+折舊及非支出現金的費用-流動資金增加數-固定資產新增數
b、第N年的現金流量=第N-1年的銷售收入×(1+銷售收入增長率)×第N年的銷售的銷售利潤率×(1-所得稅率)-(第N年的銷售收入-第N-1年的銷售收入)×(每1元銷售收入所需增加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產投資)
D、估計可接受的最低報酬率:
借入資金成本=借入資金利率×(1-所得稅率)
自有資金成本=無風險報酬率+風險系數×市場風險補償率
最低報酬率=長期負債÷結構性負債×長期負債利率+所有者權益÷結構性負債×自有資金成本
註:無風險報酬率通常取國債券的收益率;風險系數是收購兼並者股票的價格或企業的價值隨市場波動而波動的幅度,是項目投資者風險大小的指數,對於上市企業可以取該企業股票價格增減百分比和股票總指數增減百分比的比值;市場風險補償率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市場指數的報酬率超過無風險報酬率的部分,通常在5%~5.5%之間;如果被收購或兼並企業的風險系數和借入資金的借款利率較高時,應該以被收購兼並企業資金總成本為計算最低報酬率的依據。
E、計算最可能接受的現金價格:
可接受的最高現金價格=累計現值+殘值+有價證券現值-債務
註:某年現值=某年現金流量÷(1+最低報酬率)對於上市股份制企業來說,可用最高現金價格除以股票總數來得到收購兼並時每股的最高出價。
F、計算各種價格和方案的報酬率:
G、分析現金收購或兼並的可行性:
H、評估收購或兼並對每股收益和資金結構的影響:
(2)股票收購兼並的經濟可行性分析:
A、一般步驟:
a、確定增發股票的數量,即增加多少股票不至於影響企業的控制權;
b、確定增發新股對每股收益和股票價格的影響;
c、估計被收購企業的股票價值,比較股息收益率高低,以決定是採用何種收購方式;
d、確定可以用來交換的股票的最大數量;
e、評價收購對企業每股收益和資金結構的影響。
B、用於評價上市公司的特殊財務比率:
a、每股收益=凈利潤÷年度末普通股份總數
Ⅰ、合並報表問題:編合並報表時,應以合並報表數據計算。
Ⅱ、優先股問題:如果公司發行了不可轉換優先股,則應扣除。
每股收益=(凈利潤-優先股股利)÷(年度末普通股份總數-年度末優先股數)
Ⅲ、年度中普通股增減問題:在普通股發生增減變化時該公式的分母應使用按月計算的「加權平均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平均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月份數÷12)
Ⅳ、復雜股權結構問題:發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種類的股票(如優先股等)的公司,應按國際慣例計算該指標,並說明計算方法和參考依據。
b、市盈率(倍數)=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註:該指標不能用於不同行業公司比較;市盈率高低受市價影響,市價影響因素很多,包括投機、炒作,長期趨勢很重要。
c、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註:股利總額是指用於分配普通股現金股利的總額
d、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價×100%
e、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凈收益×100%
股利保障倍數=普通股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留存盈利比率=(凈利潤-全部股利)÷凈利潤×100%
f、每股凈資產=年度末股東權益÷年度末普通股股數
註:年度末股東權益是指扣除優先股權益後的余額;每股凈資產,在理論上提供了股票的最低價值。如果公司的股票價格低於凈資產的成本,成本又接近變現價值,說明公司已無存在價值,清算是股東最好的選擇。
g、市凈率(倍數)=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C、確定增發股票的數量:
收購兼並活動要以不降低企業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為原則。
D、估計收購方和被收購方企業的價值,確定收購方式和換股比例:
甲公司1股換乙公司股票的比例=(甲公司股票價格×乙公司市盈率)÷
(乙公司股票價格×甲公司市盈率)
註:當收購企業的價值被市場低估或者以股票價格計算的企業價值低於用現金流量計算的企業價值時,收購企業傾向於用現金收購的方式而不是用股票收購;相反,收購方傾向用股票收購更合算。
E、評價收購對企業每股收益和資金結構的影響:
a、如果收購方支付給被收購方的股票市盈率大於其自身原來的市盈率,則會使收購方的
每股收益減少;反之,則增加;如果兩者相等,則每股收益不變。
b、從資金結構的角度講,股票收購不會引起新的債務,從而會使企業的自有資金負債率降低,但這種降低是否值得,關鍵在於收購兼並行為是否會給企業帶來更高的收益,如果兼並後被收購企業的未來收益增長高於收購企業,則兼並活動能在較短時期內提高整個企業的每股收益,並為收購方創造良好的效益。
(3)杠桿收購的經濟可行性分析:
A、定義:一個企業通過借款收購另一個企業產權,後又依靠被收購企業創造的現金流量來償還債務的收購方式為杠桿收購。
B、意義:
a、目前,杠桿收購已變成了一種融資、避稅、促使企業效率提高和確認企業價值的工具。
b、杠桿收購可使收購方用較小的資本獲得另一企業全部或部分產權,實現其融資的目的。
c、杠桿收購會引起對被收購企業的資產重新評估、可以提高資產的賬面價值,從而提高折舊基數,增加折舊提取數,實現合理避稅。
d、杠桿收購可帶來所有權結構和經營班子的調整,有利於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和效率提高。
e、成功的杠桿收購活動對收購方、被收購方和貸款機構都會帶來利益。
f、杠桿收購已經變成企業謀求發展和增值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C、杠桿收購活動能否成功取決於:
a、收購方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和水平;
b、周全、完善的收購兼並計劃;
c、企業的負債減少,現金流量比較穩定、有保障,即收購企業要有負債經營的能力;
d、被收購企業要擁有一部分能夠變現的資產或者一定數量的可以作為貸款抵押物的資產,並且資產的賬面價值可以通過評估而提高;
e、企業要有一段時期的平穩生產經營,在此期間可以不進行更新改造投資,生產經營的凈現金流量可以用來償還負債。
D、當然,進行收購兼並活動不能只從經濟上看是否可行,還要從企業所處的行業、市場、管理經驗等多方面去考慮,要充分發揮收購方生產、技術、資金、管理經驗方面的優勢,這就要求進行收購兼並活動時還要注意:
a、盡可能收購兼並相同產業或相關產業的企業,以發揮生產、技術和管理優勢;
b、盡可能收購兼並產業屬於高速增長階段的產業,因為不成功的收購兼並大多數集中在缺少發展前景的產業領域;
c、盡可能收購兼並擁有自己銷售渠道和客戶的企業,因為企業能否取得現金流入主要取決於企業是否擁有市場。
⑶ 怎麼去評估一個項目的可行性
評估項目的可行性,與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有相似性。可行性更注重項目的實施根據。對項目進行明廳評估時,一般要有三部分:
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進行邏輯性鄭碼評判(主要指市場、技術、生產組織、資金)並作出結論;
對項目調研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風險披露,並作出定性結論;
對激叢隱項目財務邊界中的相關問題進行風險披露,作出判斷和結論。
⑷ 如何做好一個項目的投資評估
要對一個項目進行評估,首先要對該項目進行一定的了解,可以通過調查,收集資料等方式對項目的內容,特點,目的,投資項目周期及其意義有一定的了解。
然後對該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與評估,對項目實施備選方案,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實地考察,從市場營銷,技術方案,組織管理,社會及環境影響,財務效益,國民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分析方案是否可行,並對與之相關方案進行比較,然後對方案進行優化,得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再進行項目評估。項目投資評估應該認真審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關於項目必要性的論證,並著重調查研究和評估以下內容(一)項目的必要性評估,(二)項目建設條件的評估(三)項目建設方案評估(四)項目投資效益的評估 (五)對有關政策和管理體制的評估。
最後,得出評估結論。在完成評估內容後,要綜合各種主要問題作出項目總評估,並提出結論性意見。1項目是否有必要2項目所需條件是否具備3項目開發方案是否科學合理4項目投資是否落實 ,效益是否良好,風險程度有多大5項目開展有什麼政策措施6評估結論性意見。明確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或可行性研究報告及項目方案需作修改或重新設計,或建議推遲立項,待條件成熟後再重新立項。項目評估工作結束,應作出項目評估報告
重點是對項目成本與效益的確定和評估,應該按照目標標准原則和沉入成本原則確定財務成本和效益,經濟成本和效益,然後銀行和企業運用財務評估方法,通過現金流量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得出IRR,NPV,和不確定性得出小項目,競爭性項目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對於大項目壟斷項目外部效果顯著基礎項目還要進行國民經濟評價,包括宏觀效益,資源配置,社會效益,對財務分析進行調整,主要通過影子價格,現金流的調整和社會折現率來評估,此外對於對於其他一些項目,如交通項目、環境項目、水利項目、能源項目、農業發展項目等,還應進行社會評估,主要是從人的角度評估項目的可行性,不僅要效益增加,且要合理、公平
總之要做好對一個項目的評估,要考慮多方面內容,並根據項目的性質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評估,才能更好地達到評估的目的,以減少項目投資決策失誤,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率,提高投資效率。
⑸ 項目評估的基本程序
項目評估的基本程序如下:
1、組織安排
組織安排是項目評估工作的第一步,即:組織力量、制定計劃。
2、收集資料
為直接投資提供咨詢服務的投資銀行機構應收集這些資料數據,加以查證核實,並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投資銀行還應根據評估內容和分析要求,通過企業調查和項目調查,進一步收集必要的數據和資料;根據查證發現的問題和疑問,通過調查,進一步核實清楚,根據收集的大量資料,加工整理,匯總歸類,以供評估中審查分析以及編制各種調查表和編寫文字說明之用。
3、審查分析
審查分析是在收集到必要的資料以後開始的,主要包括基本情況審查和財務分析兩個方面。
企業和項目概況審查,市場和規模分析,技術和設計分析;財務預測,財務效益分析;經濟效益分析。
4、編寫報告
根據調查和分析結果,編寫投資評估報告。評估報告要對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多種方案,加以比較評估,肯定一種最優方案,並提出對投資項目的評估結論。評估報告要按規定程序送交企業最高投資決策機構審批。
(5)項目可行性研究中的評估方法擴展閱讀:
項目評估一共有以下三種方法:
一、費用效益分析法
主要是比較為項目所支出的社會費用(即國家和社會為項目所付出的代價)和項目對社會所提 供的效益,評估項目建成後將對社會做出的程度。最重要的原則是項目的總收入必須超過總 費用,即效益與費用之比必須大於1。
二、成本效用分析法
效用包括效能、質量、使用價值、受益等,這些標准常常無法用數量衡評,且不具可比性,因此,評價效用的標准很難用絕對值表示。通常採用移動率、利用率、保養率和可靠程度等相對值來表示。成本效用分析法主要是分析效用的單位成本,即為獲得一定的效用而必需耗費的成本,以及節約的成本,即分析凈效益。若有功能或效益相同的多項方案,自然應選用單位成本最低者。
三、多目標系統分析法
若項目具有多種用途,很難將其按用途分解單獨分析,這種情況下應採用多目標系統分析法,即從整體角度分析項目的效用與成本,效益與費用,計算出凈收益和成本效用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項目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