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哪幾種
社會科學研究的三大方法:
1、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方法;
2、個體論與整體論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3、實證性與評價性相結合的集成研究方法。
三大方法是對社會科學中三個基本關系(定性與定量、個體與整體、事實與價值)的辯證解決,是既體現馬克思主義辯證思想精神,又與社會現象的復雜性相結合的,因而,它們可以構成適應現代社會整體化趨勢的方法論基礎。
(1)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方法擴展閱讀:
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
1、復雜性
社會科學所研究的社會事物(或社會歷史現帆咐象)一般都是非常復雜的,它們受眾多自然和社會變數的制約,而這些變數之間往往又是彼此相關的、非線性的關系。
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組織、自我創造、自我發展彎衫的能力;社會事物的產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個別人物作為導火索,具有較強的隨機性和模糊性;社會科學往往又較多地涉及「應該」「願望」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判斷較強地依賴於觀察者的思想動機,受到眾多內外變數的制約,表現出較強的隨機性和模糊性。
人們很難從這些隨機因素背後找出必然性因素,很難從思想動機中發現其客現動因,這就給社態鬧純會科學進行精確、客觀的分析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因而只能大量地採用定性分析的手段。
2、依賴性
一般社會事物都是建立在眾多自然事物的基礎之上,或者與眾多自然事物相聯系,因此任何一門社會科學往往涉及眾多自然科學領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自然科學的全面發展狀態。自然科學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社會科學就難以在精確性和客觀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難驗證性
社會事物一般有較長的運行周期,且在時間上具有不可逆性,有些社會事物的運行容易產生巨大的利益沖突,並會引起一些不可預測的災難,因而難以進行重復性實驗,許多社會科學的假設、預言難以在短期內和較小范圍內得以驗證。
4、主觀性
對社會事物的認識和評價要受到眾多主觀因素(特別是感情因素)的制約,而這主要取決於觀察者與觀察對象之間利益關系(特別是經濟利益關系),各種社會科學因而很容易帶有強烈的民族性和階級性。
這種由利益關系所引起的「先入為主」的主觀因素(特別是民族感情和階級感情),誘導人們形成非中性的、非客觀的、非理性的觀察態度,這就容易形成代表不同民族利益和階級利益的「社會科學」,而且互不妥協,各自為政,從而嚴重阻礙著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
㈡ 社會科學研究有哪三種基本方法
社會科學研究的三大方法:
1、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方法;
2、個體論與整體論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3、實證性與評價性相結合的集成研究方法。
三大方法是對社會科學中三個基本關系(定性與定量、個體與整體、事實與價值)的辯證解決,是既體現馬克思主義辯證思想精神,又與社會現象的復雜性相結合的,因而,它們可以構成適應現代社會整體化趨勢的方法論基礎。
(2)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方法擴展閱讀
馬克思曾預言:「科學只有從自然科學出發,才是現實的科學。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為人這一過程的現實部分。自然科學往後將包括關於人的科學,正像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統一的科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頁)。
一百多年來,人類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方面均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發展尤為突出,不僅深入到了自然界的宏觀領域、宇觀領域和微觀領域,還深入發展到了人類機體(包括大腦)和人類社會領域,而且這兩個方面仍在不斷地進行相互滲透、相互整合。
社會科學(包括思維科學)越來越多地受到自然科學的影響,許多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已經卓有成效地應用於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之中,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科學的發展。社會科學的這種不斷地採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勢,稱之為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化」。
㈢ 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 實踐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 礎.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對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和總結,通過實踐檢驗理論 和發展理論,是社會科學研究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立足時間需要研究理論 (一)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 是人為了解決自身需要與外部世 界的矛盾而進行的能動地適應與改睜如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物質生產實踐、社會政治實踐、 科學文化實踐是人類的基本實踐.其中的物質生產實踐,是人的第一個歷史活動. 「一當人 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 . 實踐活動改變了 環境,也改變了人本身.人們在進行物質生產的同時,也生產了自己的物質生活;在改變 生產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了自己的主 觀世界,一部人類社會的歷史,在本質上是人的實踐活動的歷史. 「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 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種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 (二)實踐的需要是理論研究的出發點 理論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指導實踐,回答實踐 提出的種種問題.馬克思說: 「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 的需要的程度」 . 「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 要而形成起來的」 .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把實踐的需要作為自己研究的出發點,而不能就理 論研究理論.毛澤東說: 「社會科學研究專從書本子裡面討生活是危險的. 」 「一個馬克思主 義者如果不懂得從改造世界中去認識中國,又從認識中國中去改造中國,就不是一個好的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 」 立足於實踐的需要研究理論,要求理論工作者必須滿腔熱忱地投 入生活,與實踐和時代的發展同進步,與人們群眾共命運,真正了解實踐的需要、時代的 走向和人民群眾的願望,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勇於立足歷史潮頭,引領時代 發展和進步.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社會科學在社會發展中的先導作用. (三)社會科學研究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理論研究,歸根到底是對 問題的研究. 「如果你能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說明一個兩個實際問題,那就要受到 稱贊,就算有了幾分成績.被你說明的東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績就越大. 」 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愛因斯坦說: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 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 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模戚真正進步. 」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社會科學.強烈的問題意識,首先表現在善於提出問題.如果問題本身 沒有什麼意義,甚至是一個偽問題,那麼,而後的全部研究都會變得沒有什麼價值,甚至 是毫無價值. 社會實踐豐富多彩,社會旦早陵問題錯綜復雜,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十分寬廣.有 社會擔當意識,有歷史責任意識的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有十分重視研究那些事關國家、民 族命運,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關鍵問題和前沿問題,這對於從全局上推動 我們事業的發函,具有重大意義. 二、對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總結 (一)科學理論是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科學理論不但是適應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 而且 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人的正確 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從社會的物質生產實 踐、 社會政治事件和科學文化實踐鍾來. 鄧小平說: 「一個新的科學理論的提出, 都是總結、 概括實踐經驗的結果.沒有前人或今人、中國人或外國人的實踐經驗,怎麼能概括、提出 新的理論?」 成功的經驗是寶貴的財富,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只有全面總結正反 兩方面的經驗,才能深刻了解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經過勝利、 失敗、再勝利、再失敗的「兩起兩落」 ,在總結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之後,才真正認識了中 國這個客觀世界、逐步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總結了新中國成 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其中包括「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才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 論體系,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既要重視總結別人的經驗、過去的經驗,更要 重視總結自己的經驗、現實的經驗,在不同時空的比較中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拒絕研 究別人的經驗、過去的經驗,只承認自己的經驗,是失足的狹隘經驗主義;拒絕研究自己 的經驗、現實的經驗,一味照搬別人的經驗、過去的經驗,是十足的教條主義,二者都是 主觀主義. 經驗是具體的、零碎的、偏於感性的認識.總結經驗的任務,在於經過思考, 把這些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之作,形成概念和 理論的系統,再現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的敘 述出來. 」 (二)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研究的結果 總結經驗,要堅持唯物主義反映論,堅持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馬克思、恩格斯反復強調: 「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 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 」 「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 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 」 「在自然界和歷史的每一科學領域中, 都必須從既有的事實出發」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從原則出發的先驗論時指出: 「原則不是研 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應用於自然界和人類歷史,而是從它們 中抽象出來的;不是自然界和人類去適應原則,而是原則只有在復核自然界和歷史的情況 下才是正確的. 」 馬克思主義反映論要求我們堅持觀察的客觀性,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 貌去認識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來成分.研究問題不能從概念、定義或主觀想像出發,而 應當從實際出發.毛澤東說: 「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 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 想到.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像,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 的事實,詳細地佔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 的結論. 」 (三)調查研究室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一環 調查研究是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 「即使 只是在一個單獨的歷時事例上發展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一項要求多年冷靜鑽研的科學工 作,因為很明顯,在這里只說空話是無濟於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審查過的、充分地 掌握了的歷史資料,才能解決這樣的任務. 」要了解情況、掌握資料,唯一的方法就是向社 會作調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就沒有真正的社會科學研究. 調查研究要客觀、周 密和系統,不是實例、不是枝節之論,而是掌握全部材料的綜合.列寧說: 「在社會現象領 域,沒有哪種方法比胡亂抽出一些個別事實和玩弄實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腳的了.挑選任 何例子是毫不費勁的,但這沒有任何意義,或者有純粹消極的意義,因為問題完全在於, 每一個別情況都有其具體的歷史環境.如果從事實的整體上、從它們的聯系中去掌握事實, 那麼事實不僅是『頑強的東西』 ,而且是絕對確鑿的證據.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系 中掌握事實,如果事實是零碎的和隨意挑出來的,那麼它們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連兒 戲也不如. 「搜集材料既要全面而要有重點,歷史的和現實的,內部的和外部的,正面的和 反面的,主要的和次要的,愈豐富愈好.在此基礎上,加以分析、綜合,抓 住本質、抓住 規律、抓住全局. 三、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 (一)在實踐中檢驗理論 理論是否正確,在理論的范圍內不能解決.馬克思說: 「人的思 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 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思 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毛 澤東說: 「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 作為經驗理論是非的實踐標准,具有確定 性與不確定性,我們應當辯證地加以理解.所謂確定性,就是只能通過實踐的結果論是非, 而不能以本本論是非,不能以聖人論是非,不能以權威論是非,不能以長官意志論是非, 不能以自我感覺論是非.某一認識即使不能被一時的具體實踐所證實或證偽,最終也必將 被人類持續的總體實踐所證實或證偽.所謂不確定性,是說任何時間都是具體的、在一定 條件下進行的,它不可能完全證實或證偽一切認識,而且這種證實或證偽所達到的程度或 便捷也是相對的,因而不是一勞永逸的.列寧說: 「實踐標准實質上決不能完全地證實或駁 倒人類的任何錶象.這個標准也是這樣的『不確定』 ,以便不讓人的知識變成『絕對』 ,同 時它又是這樣的確定,以便同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一切變種進行無情的斗爭. 」 在社會 科學研究中,要把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統一起來,凡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認識, 就要毫不動搖的加以堅持;凡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認識,就堅決及時地加以就哼;凡尚未 被實踐證實或證偽的東西,就要在實踐中繼續研究和探索.既要防止主觀盲目性,又要防 止思想僵化. (二)在實踐中發展理論 實踐是發展的,理論也是發展的.社會實踐的發展,一方面不 斷為我們提供新的經驗和新的認識工具,從而不斷提高我們的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另一 方面,實踐所提供的經驗和認識工具又總是有限的,從而又限制著我們的認識能力和認識 水平.這種狀況決定了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隻能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而不能 是絕對的統一. 毛澤東說: 「全世界自古以來,沒有任何學問、任何恭喜是完全的,是再 不向前發展的. 」人的認識作為一個以實踐為基礎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從不知到知、從知 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從知之不深到知之較深、從知之不夠正確到知之比較正確的過程.因 此, 「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 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 」 客觀世界的運動、變化、發展 永無止境,人們在實踐中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也永無止境. 「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 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 .我們應該牢記恩格斯的話: 「世界體系的 每一個思想映像,總是在客觀上受到歷史狀況的制約,在主觀上收到得出該思想映像的人 的肉體狀況和精神狀況的限制」 ,因而每一時代人們的認識「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東西,無 例外地總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確的東西多得多」 .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科學與迷信是對立的,堅持科學必須破除迷信.毛澤東說: 「我們除了科學以外,什麼都不要相信,就是說,不要迷信.中國人也好,外國人也好, 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對的就是對的,不對的就是不對的,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 不論古代的也好,現代的也好,正確的就信,不正確的就不信,不僅不信而且還要批評. 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 社會科學研究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精神,都則就會喪 失根本、 ,迷失方向;同時又要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自覺把自己的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 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 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 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完整准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並在新的 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 解放思想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 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 「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 和客觀相符合」 .社會科學研究要尊重本本,但不能搞本本主義;要尊重別人的經驗,但不 能照搬別人的經驗;要尊重自己的經驗,但不能固執己見.對一切都要加以分析,看它是 不是真有道理,有幾分道理,擇其是者而從之,其不是者不從之.就是說,要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是社會科學工作者最可貴的品質.
㈣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指將物理或抽象對象的集合分組成為由類似的對象組成的多個類的分析過程。聚類是將數據分類到不同的類或者簇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同一個簇中的對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簇間的對象有很大的相異性。聚類分析是一種探索性的分析,在分類的過程中,人們不必事先給出一個分類的標准,聚類分析能夠從樣本數據出發,自動進行分類。聚類分析所使用方法的不同,常常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不同研究者對於同一組數據進行聚類分析,所得到的聚類數未必一致。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從變數群中提陪中取共性因子的統計技術。因子分析就是從大量的數據中尋找內在的聯系,減少決策的困難。因子分析的方法約有10多種,如重心法、影像分析法,最大叢亂棚似然解、最小平方法、阿爾發抽因法、拉奧典型抽因法等等。這些方法本質上大都屬近似方法,是以相關系數矩陣為基礎的,所不同的是相關系數矩陣對角線上的值,採用不同的共同性□2估值。在社會學研究中,因子分析常採用以主成分分析為基礎的反覆法。
3、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相關分析是研究現象之間是否存在某種依存關系,並對具體有依存關系的現象探討其相關方向以及相關程度。相關關滲則系是一種非確定性的關系,例如,以X和Y分別記一個人的身高和體重,或分別記每公頃施肥量與每公頃小麥產量,則X與Y顯然有關系,而又沒有確切到可由其中的一個去精確地決定另一個的程度,這就是相關關系。
4、對應分析
對應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也稱關聯分析、R-Q型因子分析,通過分析由定性變數構成的交互匯總表來揭示變數間的聯系。可以揭示同一變數的各個類別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變數各個類別之間的對應關系。對應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將一個聯列表的行和列中各元素的比例結構以點的形式在較低維的空間中表示出來。
5、回歸分析
研究一個隨機變數Y對另一個(X)或一組(X1,X2,„,Xk)變數的相依關系的統計分析方法。回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數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系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運用十分廣泛,回歸分析按照涉及的自變數的多少,可分為一元回歸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按照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類型,可分為線性回歸分析和非線性回歸分析。
㈤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具體有哪些
作者:Chloe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427444/answer/2052867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學期正好在上《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課,把筆記分享給題主好了。
社會科學提出理論的過程,其實也就是為特定目的系統的收集、分析和總結信息(或數據)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把它叫做研究(research),它的一般程序是這樣的:
1.尋找問題,並論證研究問題的價值
2.通過文獻綜述,找出當前對該問題的研究現狀和缺失
3.形成具體的研究問題、變數和假設
4.設計程序來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
5.報告數據分析的結果
6.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結論和建議
我想題主想問的可能是具體的研究方法吧?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分為定量和定性的兩大類。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是內容分析、控制實驗、問卷調查等等,定性的研究方法也叫做質化的研究方法,常用的就是深度訪談、焦點小組、民族志/田野調查之類的。
吶,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這個東西呢,我學了一學期,可是到寫學期論文的時候,我依然不知道要用哪種研究方法,所以,一兩句話根本講不清楚的。題主如果想系統的了解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可以去看書,這種教材簡直數不勝數,我們老師推薦的是艾爾·芭比的《社會研究方法》。如果題主想深入的了解各種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請照目錄把每種方法都來一遍,實踐出真知。
至於我們如何判斷某個理論的正確與否,不好意思,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是判斷不了的。沒有專業的學科背景,我們就只能看它是否符合常識、是否以邏輯實證為基礎、是否有大量的數據和事實做支撐。但是,作為一個門外漢,我真的不敢說某某領域的某某理論正確或者不正確。
就醬。
我繼續搞我的傳播理論論文選題去了。。。
㈥ 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原則 (1) 主要內容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既是其世界觀, 又是其方法論。 在此 基礎上, 它具體化為從實踐出發的方法、 社會系統研究方法、 社會矛盾分析方法、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社會過程研究方法、社會認識與評價方法、世界歷史的研究 方法等等,除此之外,還有邏輯和歷史一致的方法、歸納與演繹的方法、分析與 綜合的方法、抽象與具體的方法、主客觀相統一的辯證方法、歷史合力的研究方 法、 「人本」和「物本」相統一的方法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一個 創造性的開放體系, 人類在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 馬 克思主義都應該積極地予以借鑒和吸收。 (2) 基本原則 貫徹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中的基本原則包括如下幾點: 第一,客觀性原則。按照人類社會的本來面目來認識和理解人類歷史,這是任何 社會科學方法論的首要前提。 盡管我們永遠不可能把握純而又純的社會客體, 但 是,客觀性的要求卻是絕對必要的。在社會歷史領域,堅持客觀性的原則,就要 求我們始終堅持認識論的實踐標准, 歷史觀的生產力標准和價值觀的人民主義標 准(以人為本的) 第二, 主體型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我們, 一要注重從主體的緯度去觀察社會客體; 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結合起來; 三要注重堅持群眾史觀, 反對英雄史 觀。 第三,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實質上是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要求我們從系 統的觀點來觀察人與自然的關系, 處理好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系統性原則要求 我們從系統的觀點來看待個人於社會的關系, 堅持集體主義精神。 系統性原則要 求我們關注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樹立全局性的觀念。 第四,具體性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這是因為,真 理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離開了 一定的時空條件,我們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第五,發展性原則。這要求我們用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問題, 反對用靜止和孤立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問題。 在認識社會現象的時候, 要善於從 合理性中發現不合理性,從不合理性中發現合理性。 「辯證法要本質上是批判的 和革命的」 ,批判性是發展性原則的必然要求。 二、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原則 社會科學方法論既有同於其它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方面, 又有別於其它方法 的方面, 社會科學方法論既要遵循一般社會科學研究的原則, 又要有適合於自身 特殊性的原則。 探討社會科學方法論及其原則, 必須搞清社會科學方法論原則的 意義和作用。 (一) ,社會科學方法論原則的意義和作用 方法論原則是哲學世界觀對具體研究方法發揮指導作用的中介環節, 是方法 論的基礎,主線與標志,它制約、支配研究過程的各個階段和各個環節,影響和 決定研究方法、手段、工具的選擇和運用,制約研究態度、步驟和研究成果。 社會科學方法論是關於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論。 在研討、 闡述科學認識方 法時,側重於對方法論作哲學分析,側重於方法的理論基礎,它是一門理論性很 強的學科,在社會科學方法論科學體系中,方法論原則則佔有核心的地位。 第一、社會科學方法論原則是哲學世界觀對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發揮指導作 用的中介。 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 這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這種一致性主要體現在: (1) 任何科學方法歸根結底都為一定的哲學世界觀所決定。 (2)方法論支持、影響 甚至改變著一定的世界觀。 (3)哲學世界觀終究要轉化為一定的方法論。 世界觀與方法論在意義上也有一定差別。首先,兩者的對象范圍是不同的, 哲學世界觀的范圍是包括自然、 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整個世界; 方法論的研究對象 是方法,只限於研究方法這個范圍。其次,哲學世界觀對於人的實踐活動的指導 是間接的,作為方法論研究對象的方法,往往是以規范、章程、條例、准則甚至 律令等相對確定的形式存在著的, 並且方法論還規定了方法的性質、 特點、 作用、 適用范圍、有機聯系等等,這就使得方法論知識具有直接操作性,人們可以直接 利用它們去指導自己的認識活動、研究活動以及改造世界的物質活動。 哲學世界觀往往是一種理論形態, 表現為一定的理論體系和理論觀點, 它要 轉化為方法論, 對人們的實踐活動發生指導作用, 往往要通過一系列的中介環節。 方法論原則就是哲學世界觀和實際應用的研究方法之間的中間層次, 是哲學方法 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和具體科學方法論發揮指導作用的中介環節。 這樣, 方法論 原則就具有了雙重特點:一方面,它不是純粹的理論,它簡單明了、清楚明白, 具有某種准則、律令、模式的形式,帶有很大的指令性,操作性;但是,另一方 面,它又為一定的理論體系所支撐,是一定的理論體系的濃縮化、結晶化,因此 它並不等於一套具體而細微的操作技術, 不去管人們具體實踐的操作細節, 而是 管整個行動方案,管大致的研究思路。 在社會科學方法論體系中,必須首先明確承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地位, 承認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社會科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我們認為, 馬克思主義哲學特 別是其唯物史觀, 為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 把唯物主義歷史觀 基本原理用以指導人們的社會科學研究活動, 會派生出一些一般的社會科學研究 的方法論原則, 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憑借這些原則來實現對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指 導。 第二,社會科學方法論原則制約、支配著研究過程的各個階段和各個環節。 首先, 方法論原則制約、 支配著研究課題的選擇, 遵循不同方法論原則的人, 有其自己考慮問題的特定的角度, 因而在選擇研究課題時, 就會表現出一定的甚 至是極大的差異,例如,信奉「證實原則」或「證偽原則」的研究者們,會自然 而然地把那些既不能證實也不能 證偽的形而上學問題、神話、占星術、宗教和偽科學問題排除在自己的研究 視野之外。 其次,方法論原則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制約著研究方法、研究手段、 研究工具的選擇和運用。例如,湯因比按照「文明社會可比性原則」 ,在研究文 明史的過程中,就注重運用比較研究法,因為這種方法可以克服歷史的狹隘性, 把所研究的個別事物納入廣闊的歷史背景之中, 從而為更好的綜合創造前提, 並 且, 這種研究方法還有助於揭示歷史規律的同異, 為深入探求歷史現象的本質及 其規律創造條件。 再次,方法論原則還影響、制約著研究途徑、研究步驟、研究態度等等 因素。例如,波普所描繪的科學進化的邏輯,也就是他認為的個別科學家進行科 學探索的邏輯。波普所要求的研究態度是:大膽地猜測,無情地批判、進攻、創 造,充分宏揚主體的能動性。 以上表明, 方法論原則是科學世界觀與具體的研究方法之間的中介。 它 影響、制約、支配著科學研究過程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