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節奏朗讀教學的設計方法是什麼
節奏是塑造音樂形象的基本表現手段,在這一課中採用圖形譜,改變傳統知識傳授的傾向,採用肢體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生活中出發,讓學生發現生活與音樂的密切關系。學情分析:初一年級學生,好動,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慾望,生理心理日趨成熟,屬於青春萌發時期,參與互動的意識也強。怎麼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因此這節節奏的互動要新穎出新,教學內容要豐富多彩,教學形式要生動活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比較適合採用肢體語言,讓學生直觀地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形體表演中積極愉快的進行節奏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通過肢體律動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心體驗、感悟、表現音樂的節奏。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熟練掌握休止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奏型,利用肢體動作進行節奏訓練。引導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和協作交流式的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潛能,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節奏的能力以及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音樂活動、肢體語言、討論、創新等方式讓學生感受、體驗、表現休止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節奏的不同。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肢體語言讓學生直觀性的參與,發現生活與音樂的密切關系,從而達到身心的滿足、愉悅。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熟練掌握休止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奏型,利用肢體語言動作進行節奏訓練。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在感受和體驗中理解休止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節奏的不同。
⑵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節奏訓練
小學音樂教學節奏訓練是小學音樂教學音樂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節奏是音樂的脈搏,是組成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樂都離不開鮮明的節奏。學生在唱歌、舞蹈、器樂等活動中,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節奏,作為音樂教師我們深感到節奏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們的音樂教學。
在音樂教學中,節奏是組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它好像音樂的「骨骼」,沒有節奏,旋律就不存在了。節奏更是學好唱歌的重要前提。因此,節奏訓練比較枯燥,學生一般不感興趣。如果此時不注意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去聽、去練、效果肯定不佳。
為了化解這一難點,我嘗試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快樂地參與節奏的訓練中,而且對節奏訓練逐漸產生興趣。以下是我的幾種教學方法的歸納總結。
一、 看圖識節奏
首先在黑板用不同的顏色畫出高高低低的一些方塊兒,學生們一下就被吸引了。有的瞪大眼睛充滿好奇,有的咧嘴微笑非常高興,還有的一頭霧水被這小方塊兒深深地吸引……在這種狀態下,讓學生先認識了一個是一拍,方塊兒里有一個字 ,這個字就讀一拍。後面採用問答的形式,老師問方塊兒里有兩個字各讀幾拍?學生立刻回答「各讀半拍」。一個字占兩個方塊兒讀幾拍?「讀兩拍」。學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地將方塊兒里的奧秘揭開了,而且非常明白。簡單的幾句話,學生就將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全理解了,興趣非常的濃厚。
二、象聲詞模仿節奏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總是在黑板上寫出幾條節奏,讓學生用
「da」的形式讀,或者是用手拍一拍。如:2/4 × ×︳× ×︳×—‖ 其形式比較枯燥,學 da da ︳da da︱da—‖學生興趣不大,處於被動學習狀態。那麼,怎樣將這些乏味的知識,讓學生樂於接受並且易於接受呢?
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中去創造音樂,從中取材,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與主動積極的學習慾望。因此,在節奏訓練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探索生活中聲音的長與短,加以綜合。不同的節奏用不同的學生熟悉的「象聲詞」讀出、拍出,這種方法便於學生的記憶、理解。學生讀節奏時,不同的節奏型用不同的讀法,使學生必須動腦筋想「是什麼音符」,應該「讀什麼」,不動腦筋則讀不出音節。此法突出了讀音的形象性,盡量做到讀起來上口,降低了教學難度,例如基本節奏型與讀法:
⑴ × × | × ×|| 讀作:咚咚 咚 咚 (模仿心跳聲)
⑵ ×× 讀作:嘀嗒(模仿秒針走動的聲音)
⑶ ××× 讀作:噠噠噠(模仿馬蹄聲)
⑷ ××× 讀作:咚咚咚(模仿敲門聲)
⑸ ×××× 讀作:沙沙沙沙(模仿下小雨的聲音)
⑹ × ×· | × ×·|| 讀作:嘀 嘀 嘀 嘀(模仿汽車喇叭的聲音)
⑺ ×·× 讀作:知·了(模仿知了鳴叫的聲音)
低段是對節奏的感知和認識階段,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把所要求掌握的節奏與生活相聯系,會比較簡單一些。這些聲音都是學生熟悉的聲音,所以在模仿過程中,學生的興趣一直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多次反復練習後,難的、復雜的節奏對他們來說就一點也不難了。漸漸的我發現這種方法雖然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高了。
二、 兒歌法
把難記的基礎樂理編成兒歌,讓學生容易接受。首先無論是低段還是高段學生,都應該在一開始就讓學生能認識幾個最基本的音符單位。幾個常用的時值由長到短分別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接著再讓學生明白它們之間的關聯與不同。
如在區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時值的教學中,我出示了這樣一首兒歌:
音樂 媽媽 真粗 心,
取個 名字 調了 包。
又給 大家 添麻 煩,
請你 一定 記清 楚,
四分 音符 唱一 拍,
別看 八比 四要 大,
八分 音符 唱半 拍。
朗朗上口,易學易記。又如,用於區分附點四分音符與附點八分音符的時值時,用了這樣一首兒歌:
四分 音符, 八分 音符。
加個 圓點要 記清 楚,
四分 音符 加圓 點,
等於 一拍 加半 拍。
八分 音符 加圓 點,
等於 半拍加 半半 拍。
當枯燥、單調的樂理知識化為一首首動聽的兒歌並熟記於心時,學生會感覺音樂對他們而言不再是神秘。新鮮與好奇心主宰著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也不再是被動。
四、劃拍法,適合於中高年級。
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由具體形象思維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的思維方式的轉變,一般認為是四年級。因此,在低段熟練掌握基本節奏後,可以在中高段嘗試學習較復雜的節奏及其運用。
節奏練習時,可用「噠」字來念節奏,同時用手劃拍,為了節奏正確,拍與拍之間的速度平均。我採用過渡的方法,先用低年級的讀法讀兩遍,以後發展到用「噠」,讓學生們習慣了這種方法後,再直接用「噠」讀節奏。例如:
⑴ × × │×× ××│× ×│×─‖
走 走 嘀嗒 嘀嗒 走 走 慢走
噠 噠 噠噠 噠噠 噠 噠 噠─
⑵ ×·×│×·×│×× ××│× 0‖
知 了 知 了 嘀嗒 嘀嗒 走 空
噠 噠 噠 噠 噠噠 噠噠 噠
這種方法節拍感比較強,在音樂課中也是常用的方法。
五、用打擊樂器創作節奏
用打擊樂器按節奏伴奏時,在教師出示節奏時,學生早被樂器吸引了,興致當然很高。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樂器,會正確演奏樂器,了解樂器的演奏特點。然後發揮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創作想像力,用各種打擊樂器創編節奏,為歌曲進行伴奏。利用各種打擊樂器,根據節奏型進行合奏,或給小樂曲配上伴奏,培養學生的合奏能力。
六、創編節奏
在學生熟悉節奏的基礎上,採用打擊樂器或動作進行大膽地創編節奏,在這一創編的過程中,教師應放手,積極鼓勵學生以個性的參與去創造節奏,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能通過合作、討論、大膽地進行嘗試,教師都要給予表揚,不僅要表揚積極參與創編的學生,也要鼓勵那些膽小,能力較弱的學生,發掘和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通過課堂實踐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高漲,而且對節奏掌握的也很好。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把內容繁多的音樂知識歸納為簡煉的內容,把高深的理論變成生動、形象的語言,用「活動的教學」調動學生親自參與活動,在各種活動感受音樂、學習音樂、創造音樂,在樂於學的高昂情緒中學好節奏,打好節奏基礎。
總之,學習節奏是小學唱歌、舞蹈、視唱、器樂、欣賞等諸多學科的支柱,學生學習節奏時,只要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從課堂各個細節入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才能確切地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學生的潛力也能夠得到最大發揮。這些都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在學生身上我看到了一些成功,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我相信在新課程的指引下,只有不斷地嘗試新的教學樣式和開拓新的教學領域,才能享受到創造帶來的無窮樂趣。
⑶ 《有趣的節奏》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有趣的節奏》說課稿(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說教材:
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對幼兒實施音樂教育是促使幼兒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是幼兒園音樂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打擊樂活動不僅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和技能,並能培養幼兒基本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創造能力。
打擊樂活動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門課程,平常在班級開展的打擊樂活動中,使用的都是正規的樂器,這些樂器對於小朋友們來說已不再那麼新奇了,於是我萌發了一個利用空奶粉罐、空餅干盒來替代鼓,在易拉罐內裝些綠豆製作成沙球讓幼兒進行演奏的想法。我選擇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作為本次活動的背景音樂,這首曲子旋律歡快,節奏型簡單統一,整首樂曲的節奏型均為XX|XX|XX|XXX||與本次活動幼兒要學習、掌握的節奏型相符。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節奏型XX|XX|XX|XXX||。活動的難點我定位為看教師的指揮分聲部演奏。
二、說目標:
我們班的幼兒都很喜歡打擊樂活動,打擊樂活動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活動的開展就是為了實現幼兒享受奏樂活動的快樂,體驗音樂和打擊樂器演奏的整體音效的樂趣;發展幼兒運用打擊樂器進行藝術展現的能力,結合我班幼兒的現有水平,我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能力方面的目標:掌握節奏類型XX|XX|XX|XXX||;並能根據簡單的節奏圖譜在教師的指揮下互相配合協作,嘗試用教師自製的樂器進行打擊樂活動。
2、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在師生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樂趣。
3、《綱要》中提出"鼓勵幼兒用自然物、廢舊材料替代樂器進行演奏活動。"所以我從認知方面提出了第三個目標:知道廢舊材料也能發出有趣的節奏,增強幼兒的節儉意識。
三、說教法學法:
本次活動過程中我運用到的教法有:律動導入法、激趣游戲法、圖譜教學法。
1、律動導入法:小朋友們在律動中不僅感受了音樂,還在不經意間拍、踩了本次活動所要掌握的節奏類型。
2、激趣游戲法:玩"猜猜我是誰"的游戲,這個游戲捉住幼兒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徵,還帶有挑戰性,使小朋友們在虧敗嫌不知不覺中主動積極地一遍又一遍地拍打節奏。在游戲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體驗了在教師的幫助、鼓勵下獲得成功的快樂。其實游戲的過程就是一個分解、整合學習節銷手奏的過程。
3、圖譜教學法。中班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圖譜上形象的圖案直觀易懂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並用的活動,它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用動作和材料的操作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見所聞。"因此活動中讓幼兒聽一聽、看一看、拍一拍、敲一敲等活動安排豐富。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個人演奏、集體演奏的形式加強了幼兒的節奏練習。
四、說准備:
1、我為小朋友們准備了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CD。
2、節奏譜兩張,《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節奏圖譜一張。
3、我還准備了空奶粉罐、餅干盒和用易拉罐製作的沙球作為本次活動的打擊樂器。
五、說過程:
1、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枯歲功的一半。"那麼怎樣才是好的開始。我個人認為一個成功的節奏活動莫過於教師把握住幼兒的興趣點,讓幼兒愉快、主動地去學習節奏。本次活動以律動開始,我引領著幼兒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聲中聽節奏、拍節奏、踩節奏從而有效地導入活動的目的。
2、通過玩"猜猜我是誰"的游戲,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譜練習節奏XX|XX|XX|XXX||。並提醒他們廢舊材料也能發出美妙的節奏,廢棄物可以收集起來再利用。
3、請幾名幼兒嘗試根據節奏譜進行演奏。
4、出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節奏圖譜,引導全體幼兒練習連貫地拍歌曲節奏。
5、分組練習演奏樂器。將幼兒分為兩組:男孩為小熊隊;女孩為洋娃娃隊。兩隊幼兒聽教師的口令分別在活動室的左、右兩邊的方陣坐下,並按音樂節拍練習演奏。
6、在幼兒熟悉整首歌曲節奏、掌握了這些樂器的演奏方法之後,組織幼兒集中。
(!)在教師的指揮下,集體演奏。
(2)分聲部演奏:提醒幼兒老師的左手指揮鼓方可演奏,右手指揮沙球演奏,雙手同時指揮就是合奏了。
8、活動的最後,請幼兒放下樂器,輕輕地走到老師的身邊,告訴他們:不單是樂器能發出有趣節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充滿節奏,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就這樣,大家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聲中,帶著愉快、期待的心情離開了活動室。
六、說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我始終注意遵循逐層深入、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感受節奏到徒手練習節奏,再轉換到配器樂演奏;難度也是由淺到深,從集體演奏到分聲部演奏的過程中幼兒需要看我的指揮迅速做出准確的演奏。正是在這些敲敲打打搖搖中,幼兒享受到了演奏過程的許多樂趣,在合作過程中的相互傾聽,相互配合,使幼兒更多地學習到了合作的精神。從而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讓幼兒從中發現和理解節奏,感受節奏美。
活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在分組演奏樂器這一環節,如能請配班老師用鋼琴為幼兒伴奏效果可能會更好,還有分聲部演奏播放背景音樂時,在第一樂句有一部分幼兒有點跟不上節奏等等。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活動的認識與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給予寶貴的意見,謝謝大家!
目標 :1 幼兒通過活動學會掌握節奏強弱規律。
2 能根據動物外特徵,初步探索用不同語言動作表現強弱特點。
准備 :1 節奏圖譜
2 各種可以敲響的物品及用具
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律動
(二)基本部分
1 「今天老是請來了許多小客人看看是誰呀?」(出示節奏譜)
2 他們誰和誰是好朋友,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念節奏圖譜)
3 讓幼兒比較輕重,理解強弱的規律。
a. 我們都知道大象大老鼠小,那我們用嘴巴嘴發出什麼聲音來表示大象?用什麼聲音表示小老鼠?
b. 提醒幼兒根據動物的個數來發聲。
4 用動作表示輕重
5 幼兒嘗試(請幼兒自由選擇物品)
a 請小朋友用你手上的東西敲出大象的聲音。
b 小老鼠用什麼聲音表示呢?
c 幼兒看節奏譜打擊
(三)結束部分
送小動物回家。
目標:
1.感知分辨4∕4拍的節奏譜,學習2∕4 拍節奏譜。
2.能用熟練、自然准確的聲音演唱歌曲,掌握由弱到漸強的唱法技能,自編節奏型為歌曲配伴奏。
3.模仿《羚羊賽跑》的動作要協調,掌握好重心,按速度的變化用輕巧、輕快的的步伐模仿羚羊賽跑。
准備:
課前觀察蝴蝶飛舞的姿態,學習模仿動作。4∕4、2∕4節奏譜若干張,羚羊賽跑的投影片一張,樂器若干。
活動與指導:
1.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模仿蝴蝶飛,重點強調翅膀舞動時是以腕關節為主帶動手臂至頭上方向,手腕相對,動作幅度大,要保持身體平衡。
2.歌曲:《我是小鼓手》
(1)「你們想當一名小鼓手嗎?小鼓手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呢?演唱時用什麼樣的心情唱!」
(2)集體聽前奏演唱小鼓手。
要求幼兒用自豪、歡快、活潑的心情演唱,重點唱准由弱到漸強的唱法。
(3)幼兒分組討論,選擇什麼樂器,用什麼節奏型為歌曲配伴奏。老師巡迴指導。
(4)全體幼兒聽音樂齊奏,學會看指揮。
(5)幼兒按自己自編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3.有趣的節奏小屋
今天老師帶小朋友一起春遊「動物園」,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隨老師做重步、輕步走。 「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聽說我們來做客,都非常熱情的邀請我們到它家裡去做客,但是它們每一家門上都有一個節奏門鈴,只要你做對了上面的節奏,主人就會立即開門讓你進去。」
出示節奏小屋(放投影片)。
(1)逐個出示小房子,幼兒按門鈴(打節奏)對了小動物出來迎接。
(2)同時出示4間房子,老師按門鈴(拍節奏)小朋友分辨老師敲的是誰家的門。
(3)用語言節奏來叫門,x x x x x x∣。
(4)幼兒用各種聲音和動作來表示所指定小屋的節奏型,如:拍手、跺腳、說話。
(5)老師彈琴來叫門:13 56 5 ─∣xx xx x─∣。
(6)請4個小朋友分別在四個方向舉起不同的節奏型(硬板做的小屋),老師用動作、語言表示一種節奏型,幼兒分辨後馬上走向相應的小屋。
4.羚羊賽跑
幼兒分成四隊甲、乙、丙、丁,甲和乙一隊,丙和丁一隊。按音樂舞蹈的內容進行舞蹈。重點要掌握移動重心,用輕快的步伐,隨音樂的速度,快慢,有節奏的做動作。
結束部分:幼兒聽「蝴蝶飛」的音樂飛出教室。
活動設計意圖:
節奏是音樂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最易被人感知。自然界和人的生活中無不蘊含著節奏。本次活動讓幼兒把生活中蘊含的節奏與具體的節奏型聯系起來,從而對節奏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上來。
一、 活動目標
1、體驗節奏世界裡的樂趣。
2、通過聯想生活中的節奏,感知節奏型的多樣和
有趣。
3、學習創編說白詞並配以節奏進行朗讀。
二、 活動准備
1、多媒體幻燈圖片一套。
2、易拉罐、瓶子、碗、筷、匙、若干。
3、腦白金盒子一個。
三、 活動流程
調動情緒、引發興趣 聯想節奏、引導編節奏語言 看圖編詞句、配節奏朗讀 演奏作品
四、 活動過程
(一)調動情緒、引發興趣。
(1) 用一神秘物引幼兒入活動室。
通過揭開神秘物而引題。
(2) 聽音樂選擇動作:走、跳或跑,
引導幼兒說出節奏的快慢特點。
(二)聯想生活中的節奏。
音樂教案-有趣的節奏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的各種節奏。如:打哈欠| | 、掃地| | | 、拍皮球| | |
各環節設計意圖
情感目標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供幼兒看圖創編說白詞用。
供幼兒演奏作品用。
供調動幼兒情緒及引入主題
用。
抓住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應用神秘物能很好地調動幼兒的情緒和注意力。
幼兒聽著音樂自主反應,快慢不同的節奏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生活中存在許多有趣的節奏,幼兒無時不在使用。這個環
小鳥叫| | 、刷刷牙| | | 牙疼| | |拔河比賽加油聲 | ||等等。
音樂教案-有趣的節奏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2)啟發引導幼兒想像編節奏語言。
發揮幼兒的想像,讓幼兒自由編說。
(三)看圖創編說白詞
(1) 出示幻燈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片的意思
及判斷圖片中各種行為的正確或錯誤,並學習創編說白詞。
(2)配節奏朗讀。
引導幼兒為說白詞配節奏。如果幼兒無法完成,
教師可提供節奏型給以提示,讓幼兒編配。
(四) 演奏作品
幼兒演奏作品。請幼兒用生活中的實物,進行打擊伴奏,獲得成功的樂趣。
節把幼兒生活中發現或發生的現象與節奏聯系起來,讓知識得以升華,同時感受節奏型的多樣和有趣。
通過舉一反三的想像練習,既可培養幼兒節奏感又可擴充詞彙。
據省市委、婦聯近段向全市發起的倡導「五不新風」精神為
音樂教案-有趣的節奏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主導,讓幼兒在風趣、幽默、易
懂的漫畫中,感悟出「五不新風」的含義,並讓幼兒嘗試編配節奏,這樣幼兒既能理解並能迅速地記憶。使「五不新風」之花從小在幼兒心中綻放。
以幼兒為主體, 尊重幼兒的編配。
盡情快樂地演奏,感受成功的樂趣。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分辨節奏的能力。
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活動難點: 培養幼兒分辨節奏的能力。
活動准備: 幻燈片、節奏小屋卡每人一套、動物頭飾四個。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我們的活動室里來了四個小動物,它們是誰呢?你們看(播放幻燈片)
(二)活動部分
1、觀察小動物的房子,發現特別之處。
這些小動物想請小朋友去家裡做客,你們想去嗎?我也很想去。
(播放幻燈片)你們看看小動物的家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有節奏符號)
2、提出規則。
這些小動物家的門鈴也很特別,是一種節奏門鈴。只要小朋友做對了門上的節奏,小動物就會出來迎接我們。
3、感知四種節奏型 (播放幻燈片配合)
(1)老師依次「按門鈴」。 (如:我先去小兔的家,我要按門鈴了……)
(2)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敲小候小貓小牛小兔家的門。
4、分辨四種節奏型 (播放幻燈片配合)
(1)現在我要去一個小動物家,你們猜猜我去的是誰的家?
(2)請幾個小朋友來選擇一個小動物的家來「按門鈴」。
(三)游戲部分
1、游戲「舉小屋」 (播放幻燈片配合)
鋼琴也想去小動物家玩你們能不能幫幫它,看它能進哪個屋?
(幼兒每人一套小屋模型,分辨後舉出相應的節奏卡片。)
2、游戲:「找小屋」
玩法:分別由四個小朋友舉著小屋模型站在場地四周。老師用鋼琴彈一個小屋的節奏型,幼兒分辨後,迅速走到相應的小屋後面。
(四)結束活動
小朋友,活動室外面來了許多小動物也想請小朋友去家裡做客,你們想去嗎?我們趕快走吧!
⑷ 怎麼掌握音樂的節奏
1、單手握小棍,輕敲桌面,分別用中速、快速、慢速三種速度練習,打出非常均勻、准確、無輕重音的點子。
2、同樣的方法,加上輕重音,即2/4的強、弱,3/4的強、弱、弱,4/4的強、弱、次強、弱,以及其他種節拍強弱關系。
3、雙手握棍,一隻手一拍打一下,另一隻手同時每拍均勻打兩下,再練習每拍均勻打四下,均勻打三下。開始不管節拍,只求均勻,然後再加上節拍。
4、速度也可適當改變,但每拍四下的速度不宜太快。這些練習並不復雜,但如能熟練掌握,將能有效地為初學者打下良好的拍感和節奏感的基礎。
5、學習能力強的,還可進一步練習2對3的拍子,即:一隻手每拍打出平均的兩下,另一隻手同時打出平均的三下,再兩手交換。
(4)節奏這個詞可以用什麼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音樂節奏的分類
一、1/4拍:1/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1拍。
二、2/4拍:2/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2拍,可以有2個4分音符。強、弱。
三、3/4拍: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可以有3個4分音符。強、弱、弱。
四、4/4拍:4/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4拍,可以有4個4分音符。強、弱、次強、弱。
五、3/8拍:3/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可以為一大拍,但是實現上有3拍。可以有3個8分音符。強、弱、弱。
六、6/8拍:6/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大拍,但實際每小節6拍,可以有6個8分音符。強、弱、弱;次強、弱、弱。
七、還有罕見的8/8、8/16拍,前者是以8分音符為一拍,後者則是以16分音符為一拍。
⑸ 在音樂課堂中節奏訓練的方法有哪些
實名推薦一本音樂工具書《118個有聲會跳的節奏》,剛買的,課堂教學還不錯哦。主要是有搭配的動畫小視頻,上課的時候學生都很配合哈哈哈~
⑹ 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有效開展節奏訓練
一、開展課堂游戲訓練節奏
現代教育心理學表明,只有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參與體驗、身心投入活動中,才能使學生學習狀態達到最佳。處於小學學習階段的兒童,其身心特徵表現為喜歡表現自我,活潑,愛動,對孫衫帶未知的事物表現很強的興趣。從小學音樂教材中音樂節奏教學任務來看,其表現為節奏結構簡單、生活化、常識化、場景化,且充滿律動感。
所以,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的訓練應該充分把握小學生這些身心特徵,充分分析音樂教材,了解小學音樂教材中節奏教學的特點、任務,把節奏與生活場景相結合,讓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地聯系生活實際,使理論化的節奏知識變成非常生動和形象的東西。
比如,教師可以帶著學生玩律動方面的游戲,通過肢體有節奏的運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滿足學生活潑愛動、表現自我、好玩等等這些的特點,也就達到訓練學生音樂節奏的目的。
比如,教師可以採用奧爾夫教學法,將學生幾人分為一組,讓他們隨著節奏搖擺身體,或者拍手、跺腳等等。
也可以讓學生排成一排或者圍成一圈,進行手的舒展和前後的踏步塌虛。再如,將全班學生以6人為一組、分別扮演時針、分針、秒針,模擬時鍾走動的快慢來感受節奏。還可以由教師自創一些節奏,由學生根據節奏通過肢體語言摹仿表演出來。甚至由學生自己打出一些即興節奏,由其他同學來模仿表演等等方式,都能有效加強小學生節奏訓練。
二、運用詩歌朗誦訓練節奏
詩詞不僅詞句優美,而且飽含深情,還能夠使人產生豐富的想像。對詩詞的朗誦,本身就必須把握一定的節奏,所以小學音樂中節奏的訓練還可以用朗誦詩詞這一方法。教師可以找一些學生熟知的詩詞,飽含深情地朗讀或者帶讀,增強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力。
要注意的是,在朗讀詩詞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隨著朗讀的節奏,用手拍打出節奏,讓學生更形象、更直觀的感受到節奏。
比如:
學生在朗讀自己熟悉的詩詞中,不僅強化了學生對節奏的形象把握,又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則蘆興趣,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協調能力。
三、模仿生活場景訓練節奏
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中去創造音樂,從中取材,以自然聲音、現象、場景等為啟發元素,經過教師的即興創作,把節奏融合生活中,將生活化的元素融入節奏教學中,使學生形象的理解節奏,掌握節奏。通過模仿生活場景訓練節奏,能夠使學生在輕松自如的心態中來學習節奏,把生活場景融入節奏教學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節奏的積極性,更有利於學生直觀明了的學會掌握節奏知識,加深了學生對節奏的記憶和理解。比如,在教學生如何認識音符時,可以讓學生先找出生活中一些動物的走路姿態,然後根據動物走路的節拍把音符形象化表現出來。引導學生模仿公雞走「咔、咔、咔、咔」,馬駒跑「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等。教師再根據學生模仿的節拍在器樂上彈奏出來。教師還可以從生活中不斷挖掘哪些聲音長與短不同的律動,引導學生用熟悉的「象聲詞」讀出來、拍出來。
如:
(1) × × | × ×||讀作:咚咚咚咚(模仿心跳聲)
(2)××讀作:嘀嗒(模仿秒針走動的聲音)
(3)×××讀作:咚咚咚(模仿敲門聲)
四、使用各種樂器訓練節奏
用樂器訓練節奏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樂器,懂得樂器的一般特性,會使用樂器。在課堂上,讓多名學生拿不同的樂器,讓一個學生模仿或即興拍打節奏,然後由不同的學生用器樂演奏出來。或者由學生用器樂演奏一組節奏,然後由其他學生用手拍打出來。或者,一部分同學朗誦詩詞,由另一部分同學用器樂演奏配音。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可以用同一種器樂將聲音長短和變化的節奏即興演奏出來,然後由學生現場模仿。還可以利用器樂,結合生活場景,由教師彈奏不同音符構成的音樂,然後學生根據音樂,模擬各種動物的叫聲或者動作,這樣既活躍了氣氛,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提高了學生的動作反映能力,更重要的是,也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把理論性較強、專業性較強的音樂節奏知識演變成生活化、趣味化、形象化的形式,把純知識性的東西通過表演、模仿、游戲等形式表現出來,用「動」的東西表現「靜」的知識,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在輕松自如的環境中學。只有調動學生參與,在各種活動游戲中感受節奏、學習節奏、創造節奏,才能學好節奏,打好節奏基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創作能力,豐富他們的想像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⑺ 打大鼓的節奏教學方法
打鼓節奏教學有三個主要步驟:
一、節奏感訓練:
首先,學習者需要訓練節奏感,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和靈活的反應能力,以便能夠更好地把握和掌握節奏。有效的節奏感訓練方法是使學習者在聽音樂、節奏的過程中跟著節拍動作節奏,逐漸培仔灶養節奏感;另外,可以學習理論樂器的音樂節奏,不僅可以充分了解節奏的結構,而且可以鍛煉感知節奏的能力,從而縣備節奏的表現能力。
最後,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可以多參考樂器的演奏,結合自己的特點對細節進行調整,以便更好地展現出節奏的不同特點。這樣,打鼓的節奏就可以被更充分、更全面的把握和運用。
⑻ 低年級節奏教學的學情分析可以採用哪些方法
低年級節奏教學的學情分析可以採用的方法是:競賽教學、游戲教學。
低年級節奏教學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語言尤為重要,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液御信語言是駕馭教學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現手段,若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教學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因此,注重課堂教學語言的應用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
好的教學語言可以做到生動、形象、幽默機智,它能使學生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對完成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教鬧輪學語言有口頭語言、體態語言和書面語言之分,它的拆巧應用主要是表現在課堂教學中,由此作以下三方面的探討。
班級節奏教學的主要優點是:
①把相同或相近年齡和知識程度的學生編為班級,使他們成為一個集體,可以相互促進和提高。
②教師按固定的時間表同時對幾十名學生進行教學,擴大了教育對象,加快了教學進度,提高了教學工作效率。
③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方面有統一的規定和要求,使教學能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和發展教育事業。
④各門學科輪流交替上課,既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又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和效果,減輕學習疲勞。班級教學的出現是教育史上一個重大的進步。
⑼ 少兒樂理:音樂節奏教學法
一、聽說節奏訓練
對於低年級初學節奏時,我一開始就對他們進行聽說節奏練習。
⒈ 聽節奏,讓學生用耳朵去聆聽,去感知各種各樣的節奏,我播放平時生活中最常見的聲音(如:火車聲、汽車聲、風鈴聲、鍾聲、走路聲等),讓學生把節奏哼孝枯差了出來。
2. 說節奏,結合剛才聽了的聲音節奏外,還讓學生說說平時生活中還聽到了哪些聲音的節奏。此時孩子們就會暢所欲言,不知不覺中對節奏就有所感悟,慢慢增強了學生的節奏感。
因此,聽說節奏訓練,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聽辨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音樂良好的感受能力,動口能力等,也為以後的視唱練耳打下基礎.
二、模仿節奏訓練
低年級學生善於模仿,模仿也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模仿成人的活動,模仿各種小動物,他們都樂此不疲,我們老師要給學生多多示範,在示範時,必須要准確、規范、到位,在音樂聲中完整的進行示範,使學生對音樂的節奏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在模仿節奏練習中我抓住這幾點:
1、模仿聲音進行節奏練習
讓學生從語言出發掌握節奏,例如:在教學一年級第二冊第三課歌曲《農場的早晨》時,編者將「X、X、X -、0」這四種節奏組合成三種不同的節奏型。為了盡快掌握三聲部的節奏練習,我說:農場上真熱鬧,小動物們全到了,小羊、小鴨、小雞要一起唱歌,我們分組扮演小動物,一起邊唱邊表演吧! :(讓學生根據動物特徵說節奏)
小羊 :
× -︱ × - ︳ × × ︳× - ︳
咩 - | 咩 - | 咩 咩 | 咩 - |
小鴨 :
× × ︳× O ︳ × ×× ︳× O ︳
呷 呷 | 呷 0 | 呷 呷呷 | 呷 0 |
小雞 :
×× × ︳×× ×︳×× ×× ︳×× ×︳
嘰嘰 嘰 | 嘰嘰 嘰| 嘰嘰 嘰嘰 | 嘰嘰 嘰|
2、動作模仿
根據一些簡單的節奏型,師示範動作( 拍手、拍腿、跺腳、拍肩等 ),讓學生模仿,培養他們學習節奏的敏感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去感知節奏。如節奏型:
① (拍手)ⅩⅩ Ⅹ∣ ⅩⅩ Ⅹ ∣
② (拍腿)Ⅹ Ⅹ∣ ⅩⅩ Ⅹ ∣
③ (跺腿) Ⅹ ⅩⅩ∣ ⅩⅩ Ⅹ ∣
④ (拍肩) Ⅹ — ∣ Ⅹ — ∣
3、語言動作同時模仿
師有節奏地邊說邊做動作,利用多種節奏(如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給學生示範,學生模巧皮仿,培養他們動作的協調性。如:
①師拍手(念)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
請你 跟我∣ 這 樣 做∣
②?生模仿(念)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敗悄∣ 我就 跟你∣ 這 樣 做
⑽ 如何培養小學生節奏感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節奏感
關鍵詞 音樂;課堂教學;培養;節奏感
旋律、節奏、音色、和聲是音樂的四大基本要素,而其中節奏是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德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說:「兒童的音樂教育應先從節奏教學開始。」因此,對於小學生而言,培養其音樂節奏感,並訓練好節奏是學好音樂的前提與基礎。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也曾或多或少的將節奏訓練作為教學內容納入到音樂課堂教學中,但那也只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並沒有真正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節奏感的訓練。因此,學生上了幾年的音樂課後,還是不能准確的拍擊出一條完整的節奏,更不能准確地唱好一首歌曲。由此我開始思索:要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首先要幫助他們建立起良好的內心音樂節奏感。而內心音樂節奏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和建立起來的,它需要通過較長時間有步驟、有計劃地培養和訓練才有成效。
一、傾聽生活中的聲音,感知節奏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節奏感與聽覺有著必然的聯系。因此,首先應讓學生掌握用聽的方法來探索節奏的本領。大自然中有很多豐富奧妙的聲音,如火車長鳴,百鳥歡唱,狂風吼叫,雷雨交加......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出來並將其帶進音樂課堂,讓學生仔細聆聽,並引導學生發現這些聲音變化的規律性。如快、慢、輕、重及清脆、沉重、輕柔、悲憤等等。當學生們已經傾聽和認知大量聲音後,再告之這些有規律的聲音便是節奏。再如:張老師設計的一年級《快樂的一天》一課中,她將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從清晨鬧鍾鬧醒-聽著鳥兒叫上學-認真上課-課間玩打手槍的游戲-晚上安靜睡五個場景作為整節課的教學主題,在不同場景中都設計一種不同的節奏型,並運用不同的游戲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這樣的教學設計既激趣,效果又明顯。
二、藉助肢體語言,基慎咐體驗節奏
肢體語言就是通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的一種方式。依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如能將其恰當地運用到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中,並藉助它們讓學生表現和體驗節奏,便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柯達伊的教學法中正是採用變化多樣的肢體語言在音樂聲中引導學生做各種不同的游戲,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韻律感,提高學生音樂感悟力、音樂表現力。
1.聲勢
「聲勢」是用最簡單身體動作的聲音進行的節奏組合活動,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動作節奏訓練活動之一。最基本的動作是:跺腳、拍腿、拍手和捻指。「聲勢」可以培養兒童的節奏感和對不同音色的感受,訓練學生准確的聽覺、敏捷的反應、記憶力和節奏的句式感。如:我在執教研討課《奇妙的音樂》一課中,就充分利用聲勢來引導學生辨別拍號和體驗音的長短。我們知道,辨別拍號的關鍵是對音的強弱關系有正確的認識,聽辨出強拍與弱拍。一年級學生主要學會辨別2/4拍、3/4拍。課中,我沒有對學生進行枯燥的基本拍號樂理知識的灌輸,而是引導孩子們聽到強拍雙手擊掌,弱拍時輕輕拍擊左手掌;遇到弱拍休止時,則可以採用攤掌或握拳來表示。當學生掌握基本的節奏強弱規律後,我先組合節奏句式讓學生拍奏出來,然後學生分小組組合後再練習拍擊。等到學生熟練掌握後,我出示《兩只老虎》的歌曲用柯達伊教學法來引導學生邊視唱邊做柯達伊手勢,以此來加強學生節奏感和音準的練習。當遇到休止符時,我讓學生自己設計不同的動作來區分,有的學生握拳,有時學生攤掌,還有的學生雙手在胸前搭成小屋狀。這種用相應的聲勢動作來表示節奏中的不同孝態時值的反復練習,會逐漸使節奏符號、聲勢與相應時值之間建立穩定的認知聯系、形成記憶。有助於幫助學生體驗音的長短、建立節奏感覺、掌握節奏准確。以上的兩種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也逐漸成為我們引導學生聽辨音樂拍號和體驗音的長短的固定使用法。
2.律動
律動是用簡單的身體動作表現音樂搏純,它對學生節奏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在音樂課堂中創設條件,讓學生能運用各種身體動作來體會音樂,增強其節奏感。在一、二年級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我首先有意識的讓學生體會音樂延續、終止及快慢強弱,然後給學生欣賞一些節奏感較強的樂曲,啟發、引導他們根據音樂設計動作。學生們根據節奏發揮想像:聽到進行曲節奏的音樂模仿軍人走正步,聽到輕柔的樂曲就學小鳥飛等等。在節奏音樂活動中,孩子善於用肢體語言來體驗節奏,我就讓他們來個「全身」總動員:頭、肩、腰、口、手、腳都活動起來。這樣的節奏練習,學生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中,他們經過本身肢體動作的表演,不但獲得了情感上的滿足,並且表現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培養。
當然,肢體語言還包括指揮、舞蹈、表演等等,只要我們做個教學中的有心人,合理、恰當的將其運用到我們的教學課堂之中,必定會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扎實、有效。
實踐證明,這些在課題研究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切實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節奏感,學生們也對音樂有了更深層次的感受與體驗。嘗到課研的艱辛與甜蜜後,讓我更加堅信,只要我們遵循藝術教學規律、吃透新課標理念,扎實有效的開展音樂課堂教學與研究,必定會大力推進我們音樂教學改革,提高我們的教學實效,從而培養一批真正會聽、會唱、會體驗音樂的學生,更會促進音樂教師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