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區別和聯系
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區別和聯系是: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概念有所不同。教學方法更加具體、操作性更強,且是為教育者熟知的一些教與學的方式,任一種可取的教學方法都可從中體現出某些教學原則的滲透。而教學策略是在教學規律的指導下,教師根據特定的教育、教學情境對教學原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變通使用,它的穩定性相對來說不足,而更具有靈活性。正因為教學策略在具體使用時「靈活多變」,教師在運用它時就更需要一種技巧。
㈡ 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區別是什麼
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區別是方法不同。
教學策略是實施教學過程的教學思想、方法模式、技術手段這三方面動因的簡單集成,是教學思維對其三方面動因的進行思維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某一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付諸於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方案,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對此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它是指具體的教學方法,從屬於教學方法論,是教學方法論的一個層面。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
教學方法不同於教學方式,但與教學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方式是構成教學方法的細節,是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技術。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學方式組成,可以分解為多種教學方式;另一方面,教學方法是一連串有目的的活動,能獨立完成某項教學任務,而教學方式只被運用於教學方法中,並為促成教學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服務,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項教學任務。
㈢ 如何選擇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四)
有人將教學策略分為以教為主和以學為主兩大類,以教為主教學策略主要是先行組織者策略,以學為主教學策略主要包括支架式教學策略、拋錨式教學策略和隨機進入式教學策略。 所謂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我的理解就是,在講授新知識前,先拋出一個中介性內容,這個內容與學習者以前的知識體系比較接近,這樣可以作為引入新知識前的一個鋪墊,使新知識更容易與學習者前期知識發生聯系,更容易被理解、被接受。這種先行組織者可以是一個比喻、一個定義、一個故事、一個實例、一個框架,總之,任何能夠幫助學習者理解新知識的內容都可以作為先行組織者。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用到這種策略,只不過不知道這個術語罷了。 我個人的體會是,教師不一定要知道什麼是先行組織者策略,只需要記住一點就可以了,在講授中最好不要平鋪直敘、照本宣科,而要多講案例、多講故事,通過具體的案例、故事來闡述抽象概念和理論,盡可能藉助圖形圖像、視頻動畫來配合語言講授(當然這要因內容而異,有些內容需要進行抽象思維,不宜藉助過多的形象)。我曾經提出一句口號:教育就是講故事,好的故事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對講授內容理解得非常透徹,這種透徹不是字面上的,也不是理論上的,而是有自己切身體會的、有實踐經驗的那種。 以學為主教學策略強調教師要「導而不教」,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職責只是協助、引導學生去學,為他們的學習創造條件。這種觀念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人類主觀意識與客觀世界互相作用的產物,而不是獨立於主觀意識之外的客觀事物,因而不能夠單純通過教師的講授而「傳遞」給學生,學習者是在自己原有認知經驗的基礎上去自主建構知識的。每個人對事物的認知會因為此前各自的經驗和認知結構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建構主義主張學生應該到真實情境中去探究,並與他人進行協作和交流,才能實現意義建構。一個著名的「魚牛童話」讓建構主義理論更加深入人心,為專家學者們所津津樂道。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是主客觀互相作用的結果這一點是正確的,但建構主義誇大了知識的相對性,誇大了人類在認知上的個體差異,從而被一些專家學者推向了極端。例如,一些人試圖全盤否定教師講授的必要性,片面主張教師要少講甚至不講,主張一切知識都應該通過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研究(探究)性學習才能獲得,就是一個典型的錯誤,導致了教學改革中的種種失誤。 舉個例子,對於一些事實性知識,人類的認知其實差異很小,完全可以通過講授來傳遞。比如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參與的人物、事件的經過、相關的數據,這些知識可以通過教師的講授來傳遞,並不需要協作、探究和意義建構;但對於事件發生的原因、背景、意義的解讀卻可以通過協作、探究來建構意義。又比如,酸與鹼相遇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鹽和水,這樣的科學事實完全可以通過講授+示範法來傳遞,未必需要協作與探究。對於語言文字的學習,有時還需要通過背誦來強化對語言的感受和記憶能力,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有人對九九乘法口訣表也讓小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去學習,簡直是多此一舉。事實上,人類從古到今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通過講授、示範、練習來傳承的,不可能都通過協作與探究式學習活動來獲得。以醫學教育為例,很多手術操作的原則、步驟、注意事項是前人通過大量的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出來的,一般情況下,後學者只需牢牢記住和遵循就是了,難道還需要每個人都從頭到尾探究一遍?人類比動物高明之處,就在於人類懂得把前人的知識抽象化、概念化,歸納出一些普遍適用的原則,用以指導後人的實踐,讓後人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向前探索,而不必重復前人走過的老路。 當然,不可否認建構主義理論所具有的合理性,不可否認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研究(探究)性學習的價值和意義,關鍵是要把它放在恰當的位置。
㈣ 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區別
策略是比較宏觀的,而方法是較為微觀的。比如選擇一門課的教學內容和組織安排知識內容體系,這就屬於宏觀的教學策略。根據這一教學策略我們可以選擇較為細致。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怎樣講解某個概念,怎樣介紹某篇課文的作計等。
教學方法是指“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目的和任務,師生在共同活動中所採用的方式、手段。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的方法,是教法與學法的統一”。一般的教學方法應該有以下的幾種: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訓練和實踐法、合作學習法、示範模仿法、強化法、實驗法、練習法等。
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採用的方式、方法、媒體的總和”.如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掌握學習教學策略、情境-陶冶教學策略、示範-模仿教學策略;再如建構主義中的自主學習策略包括:支架式教學策略、拋錨式教學策略、隨機進入教學策略、啟發式教學策略、自我反饋式教學策略、基於Internet的探索學習策略;還有協作式教學策略包括: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競爭、協同和夥伴等。還有探究型教學策略等等。
㈤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鼓勵學生質疑,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人雲:「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思」是學習的重要方法,「疑」是啟迪思維的鑰匙。
學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華,因為創造的起點是從問題開始的。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我只不過是喜歡尋根問底地追求問題罷了。」他一語道破了創新和發現的真諦;好奇心理、問題意識及鍥而不舍的探求,是科學研究獲得成功的前提。讓學生主動求知,學會質疑問題,應成為當今課堂教學的航標,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對任何問題都質疑。
如在講述《雨中》時,教師先板書課題《雨中》,讓學生看題並提出自己看了題之後的想法或疑問,這樣一來,提高了學生的思考積極性,而且增進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如:「雨中到底發生了一件什麼事?」「雨中有誰和誰?」「為什麼事情發生在了雨中?」……通過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對哪些問題還關心不夠,這樣就能增加教學的'針對性,做到有的放失。
二、注意學生的說話訓練
我國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聖陶指出:「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最為基本,說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這就是說,在學生的語文素質結構諸要素中,「說」是關鍵要素。說話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今學期的教學實踐中,我有意識地強化了學生的說話能力的訓練,注意發揮「聽」「說」對思維、讀寫諸方面的帶動作用,極大的促進了學生各項綜合素質的整體協調發展。
對於這一點,我在導入正課之前給五分鍾的時間讓學生「真情告白」,為了做到情切語明,表意直接,不少學生提前收集資料,防止上台窘迫,為了表達自己的心聲,學生們會更多地閱讀有關資料,甚至會用上一些電影、電視中精妙的台詞。那種認真勁與執著精神,是他們個體意識逐漸成熟的表現。因為他們從同齡人身上更容易看到自身的不足,十分期盼能跟上或超越別人。
此時此刻,教師如能恰當地在一邊給予點撥,採用激勵手段及時鞏固,就會遠勝於平常教師上課時的苦口婆心。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漸提高,學生與老師走的也更近。
三、讓學生當小演員,表演課文內容
時下,課本劇像一股和暢的春風吹進了校園,其藝術魅力獨具特色。更以其演出形態的豐富活潑,觀演關系的天然和諧,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通過排演課本劇,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體驗成功中增添了自信心,為學生健康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每天局限在40分鍾的課堂教學中,教學天地相對窄小,老師每天一成不變的講解課文的方式難免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如果教師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材中有目的地選擇一些適合於學生排練成課本劇的文章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將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學習《丑小鴨》一文時,我和學生一起動手製作了頭飾:美麗潔白的天鵝、灰不溜秋的丑小鴨、善良的鴨媽媽……當學生們把頭飾戴上時,課堂一下子變成了童話王國。學生出神入化的表演,繪聲繪色的朗誦,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真實的環境當中。我特別鼓勵一位性格內向的差生,讓他扮演丑小鴨。他演得很好,我不失時機地表揚了他,並對全班同學說:「別看他現在是我們班上的『丑小鴨』,他只要努力學習,一定會超過你們,變成比你們還美麗的『白天鵝』。」課後,我時常督促他,關心他,不久他的成績直線上升,人也變得很自信,很開朗。
還比如教學《狼和小羊》,為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中狼的凶惡和羊的可憐,教師在課外指導學生做狼和小羊的頭飾,然後在課堂戴著頭飾表演課文內容。在表演時,提示學生將狼凶惡的樣子和羊可憐的樣子表演出來。學生們表演的都很精彩,尤其是細節表演上更是一組勝過一組。實踐證明,表演使孩子們由「本角色」變為「他角色」,在新奇、好奇中,學習成為一種智力活動,創造活動。
四、運用電教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集投影、幻燈、錄音、錄像、電視、語言實驗室和多媒體計算機等多種媒體實施教育,將為教育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當前,現代化教學手段如何合理運用、如何將多種教學媒體優化組合的問題已成為突出的問題。教學多媒體的運用是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的。媒體使用得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益。
我在教學實踐中,運用計算機媒體,讓學生充分主動地參與,拓展了多方面的協作學習。比如在教學《「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課時,利用多媒體創造了老師和同學們正在香港游覽的教學情境,告訴學生由於是「一日游」,所以我們就去淺水灣、海洋公園和銅鑼灣幾個景點。這時多媒體展示三個景點的地圖,學生自由組成小旅行團,去他們喜歡的地方盡情游覽。
學生此時完全是自主的學習,他們分成若干小組去讀相關景點的課文,學習預先收集的資料,等到老師請他們做導游時,他們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使用多媒體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課堂氣氛也掀起了高潮。
總之,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是千變萬化的。俗話說的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依據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和教材的實際特點,抓住時機,有效「充電」,這樣就能達到一種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㈥ 小學語文教學策略與方法有哪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記得好多位著名教育專家都曾經說過:「教學 有方,但教無定方.」至於選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有很好的促進和提高作用的. 反之,如果你的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生,就會造成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沒有提高,反而阻礙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因此,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要會選教法,能讓學生在你的引導下盡可能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 當今教育強調知識學習的探索性和創新性,教師不能再襲用傳統的以情節分析為中心的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模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據這些教育理念,教師採用怎樣的閱讀教學方法與學生獲得怎樣的學習效果是密切聯系的,因為每一種閱讀教學方法都應由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一、「讀、思、議、導」結合法 閱讀教學不能僅限於現成的教材,那樣學生的閱讀量會太少,閱讀面太狹窄,學生的視野放不開.但教師可以利用現成的教材教會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利用課堂中學到的閱讀方法延伸到課外.在一般閱讀課文的教學中,應該力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按照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最後由教師「點撥引導」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是讓學生先把課文「讀一讀」,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能發現問題,做到整體感知課文所要表達的一個大概意思是什麼;然後讓學生「想一想」作者寫這些內容的目的是什麼;再「議一議」,不僅要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還要「議一議」你對哪些問題或哪個句段、人物、環節感興趣,感興趣的原因是什麼?最後教師針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引導,使學生不僅能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而且有一個明確的閱讀思路,掌握了這種閱讀方法,學生對閱讀課文的理解會感覺輕松許多.以前那種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注入式教學方法需要5課時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只需1課時學生就能輕松駕馭.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感到閱讀量的不足,因此,他們的閱讀內容就會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他們需要從課外讀物中獲得閱讀知識,汲取豐富的閱讀營養.我們連續10多年組織學生成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的閱讀范圍由課內擴展到課外,由教材拓展到圖書角、學校閱覽室以及圖書館、書店乃至網上閱讀等等.我特別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多讀、多看、多想. 例如,在學習了《七顆鑽石》這篇童話故事之後,同學們主動找來許多童話故事進行閱讀.《大灰狼》、《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許多童話故事和故事集紛紛在同學們中傳閱.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擴大了學生們的閱讀量,還大大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更可喜的是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二、「讀、寫」結合法 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這里說的寫,並不是說寫寫生字、寫寫課文,而是從大語文教學觀來考慮.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把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地、持之以恆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於動手,勤於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興趣的激發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以教材為突破口,找准聚集點,捕捉契機,依據學生特點,靈活變換角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並把學生引入情景,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慾,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延伸.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五冊語文《灰雀》一課時,先讓學生預習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並說明喜歡的原因.許多同學找了描寫灰雀外型及活動的句子「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他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的歌唱,非常惹人喜愛.」當我讓他們說明喜歡的原因時,他們爭先恐後地說開了.有的同學說:「作者不但用詞用得好,還進行了詳細的觀察.」有的同學說:「作者的觀察重點突出,重點觀察了胸脯的顏色.」還有同學接著說:「我看作者太喜歡灰雀了,他把灰雀當成人來寫.」最有趣的是王毅然同學的發言,他說:「老師,我認為婉轉的歌唱中的『婉轉』和惹人喜愛中的『惹』這兩個詞用得非常恰當、生動.婉轉不僅寫出了灰雀歌唱的聲音,同時也引導我們把灰雀歌唱時的動作想像出來了.它不光脖子一伸頭一抬,還有可能是翅膀和頭很協調地扭來扭去才能發出婉轉的聲音.『惹』字是在寫了外型和唱歌之後你想不喜歡它都不可能……」 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藉此機會老師充分利用課前就已經布置的作業:你回家詳細觀察了什麼動物?重點觀察了它的什麼?把你觀察到的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下來.不一會,有的寫了小白兔、有的寫了大公雞、有的寫了大白鵝……不光寫了外型,還寫了步態、叫聲以及吃相等,許多同學寫得很形象、很具體. 再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老師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了作者按四季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情.藉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家鄉的景物.所寫的有家鄉的小河、家鄉的柳樹、家鄉的果園等,他們不僅寫出了景物特點,而且寫作順序也很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真摯感情. 這樣持之以恆地教學,使學生做到讀寫結合,課課有練筆.久而久之,老師不布置他們也會自己找素材,捕捉信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會穩步上升. 總之,閱讀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勞動,教師如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何從單純的字詞句的教學走向段篇的教學,注重從學生的閱讀能力入手,閱讀方法的選擇是很重要、也是很有效的.
㈦ 教學策略與方法
第一章 教學策略的涵義解析 一從「教學」的概念說起 二 教學策略的基本含義 三 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第二章 課程目標與教學策略攔源察 一 怎樣理解課程與教學目標 二 新課程教學目標有什麼特點 三 怎樣根據課程與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策略 第三章 課程理念與教學策略 一 課程理念與教學策略有什麼關系 二 新課程介導怎樣的課程理念 三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怎樣貫徹和滲透於教學策略中 第二編 課程內容和策略性加工 第四章 課程內容的認知性加工 一 課程內容的預熱化 二 課程內容的生活化 三 課程內容的問題化 四 課程內容的操作化 五 課程內容的結構化裂配 第五章 課程內容的情境性設計 一 富集課程資源 二 獲取替簡茄代經驗 三 促使感同身受 四 提供學習誘因 五 運用模擬情境 第六章 課程內容的情感性處理 一 展示情感 二 發掘情感 三 誘導情感 四 賦予情感 五 調節情感 第七章 課程內容的活動性展開 一 開放課堂 二 在參與中學 三 綜合學習 四 探索研究 五 課程整合
㈧ 教學策略與方法
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採用的方法、方式、媒體的總和。
教學方法是指師生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而採用的教學措施和教學手段,是教師和學生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系。
4. 要做好歸納、小結
三、 討論法(中學適用): 生生之間,探討、辨明是非真偽。
• 要求 :
1. 提前做好准備,問題要有吸引力
2. 善於在討論中對學生啟發誘導
3. 做好討論小結
四、讀書指導法:培養自學能力
• 要求:
1. 指導學生精心閱讀教科書
2. 指導學生善於閱讀參考書
3. 指導學生寫好各種形式的讀書筆記
五、演示法:教師展示事物。直觀教具,進行示範性實驗或採取現代化試聽手段。
• 要求:
1. 做好演示前的准備
2. 使學生明確要求
3. 感知演示對象,並能進行綜合分析
六、參觀法:組織學生到校外一定場所進行直接觀察、訪問
形式:准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
七、練習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
按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
按掌握的進程分: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
• 要求:
1. 明確的目的與具體的要求
3.
4. 有恰當的分量與適當的難度
5. 有正確的態度與良好的習慣
6. 有及時的檢查與認真的總結
八、實驗法:學生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通過條件控制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
• 要求:
1. 明確目的,制定實驗計劃
2. 重視語言指導和教師示範
3. 學生獨立操作,及時檢查結果
九、實習法:又叫實習作業法
校內外、實際操作能力。
比如:數學課測量練習、生物課植物栽培
㈨ 教學策略與方法
教學策略與方法如下:
(1)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為達到課程目標而採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學策略要根據教學情境的要求和學生的需要隨時發生變化。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絕大多數教學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煉或轉化課程內容的問題。
教師使用或設計某種類型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還要求學生的配合才能算真正使用了某種教學方法。再次,教學方法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有機結合與統一,而不僅僅是教師教的方法。
㈩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與策略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將科學 文化 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擴充學生的文學素養。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 教學 方法 與策略,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與策略
(一)採取一切可實施的 措施 ,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以講誘導法。這種方法就是指通過教師給學生講述某一些 故事 ,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有閱讀的慾望。教師可以選取一些 童話故事 、一些名著等等,用生動的語言給學生講出來,讓學生有閱讀書籍的興趣。
2.以身示範法。教師要和學生一道進行閱讀、寫 讀後感 等等。起到模範帶頭的作用,要用自己的閱讀情況實打實地感染學生,讓他們愛上閱讀。
3.賞識激趣法。教師要對那些喜愛閱讀的學生進行鼓勵,要多多誇獎他們,讓他們始終保持閱讀的熱度。平時也要多舉辦一些「讀書小明星」的評選活動,並給出色的學生一些獎勵,由此來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要給學生創造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
小學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周圍是圖書的世界,那麼他們也就自然而然地拿起書進行閱讀。因此,我們教師要學生創造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
我們可以將教室裝扮成小型的圖書館,讓學生沉浸在書的世界;可以在教室掛上激勵學生多讀書的 名言 ,讓教室中充滿著文化的氣息;還可以每一周抽出幾節課的時間專門讓學生進行閱讀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學生就能夠深深地被環境和氛圍打動,能夠主動地進行閱讀。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學會正確的閱讀步驟
正確的閱讀習慣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形成習慣之後,也就會下意識地按照自己的習慣走。學生的閱讀步驟應該分為以下三點。
1.首先讓學生大聲朗讀 文章 ,找出其中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單詞。並在黑板上寫出這些詞,先教學生怎麼讀,怎麼解釋。然後在讓他們默讀文章,在每一段之前標上序號,對段落分段,畫出每一段中心句。在他們讀完之後,和他們一起分析每一段中心思想。
2.在分析文章之前,教師要為學生講一下當時的背景,這樣可以使學生大致了解到文章中的某些形象詞語的言外之意。之後創設相應的情景。讓他們進一步身臨其境,再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看看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3.根據學生提出來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討論,也可以和教師一起討論,讓學生的思維開闊一些,不能禁錮他們思想。對於課後的問題也是一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但是也要告訴他們答案不是的。
(四)傳授給學生正確地閱讀技巧,讓學生體會閱讀的快樂
我們應該遵循與課內外相互結合的原則,並讓學生學會閱讀的順序,即一般應用程序類,第一次閱讀初感覺文章的表明意義,第二次閱讀和深入分析文章,感受作者的隱含情感,第三次閱讀評論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作目的等等。
通過這樣的閱讀途徑,學生也能自己進行閱讀。閱讀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能力的養成,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小學語文老師要根據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採取相應措施,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正確地閱讀。
相關的具體做法
1.五遍讀書法
熟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就是要強調書要多看,多讀,並非真的要讀百遍、看萬卷。不過,一篇文章如果能多讀幾遍,學習效果會更好。特別是,同學們使用的語文課本上的文章,大多是精品,一般的文章讀三五遍並不多,而有的文章讀十遍尚覺得少。現向同學們推薦一高考狀元的「五遍讀書法」,以供同學們參考。
第一遍:上課前對老師要講的課文先預習一遍。
第二遍:課後,把課文再認真的研讀,並把老師講過的內容復習一遍。
第三遍:學完一個單元後,從單元第一課到單元最後一課仔細的看一邊遍。
第四遍:是當一本書全學完後,結合教師的復習指導,把整本書再讀一遍。
第五遍:也是最後一遍,即在考試前幾天,與學習筆記和平時的單元檢測相配合,把課本粗略的翻看一遍,復習老師在課堂上講的重點、難點。
2.寫 讀書筆記 和製作卡片
首先,最好一則筆記記一個問題,內容思想等可多些幾則,不要混在一起,這樣便於整理和以後使用。其次,一個故事、一句話、一個數據、一段議論,不論大小均可寫成讀書筆記。但決不能肢解原文、歪曲願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與引用的原文混雜在一起。
相關文章:
1. 小學語文教學難點的突破方法
2.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方法與學好語文十大習慣
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方法
4. 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5. 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