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怎麼寫
大家都是第一次寫,到真正寫完提交的過程中會走不少彎路;在我查閱各類範文和相關要求,並且結合實際案例後,為大家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策略。
眾所周知,學前教育畢業論文各項指標非常嚴格,甚至可以說苛刻。按照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導論、理論回顧、正文、參考文獻、後記的順序寫,不可改變。每一部分都有一定的文字,所以在開始動手寫前一定要想好每一部分有多少字,這樣整個文章的結構就會很嚴謹。再就是寫作前一定要想好要寫哪些內容,按照自己所寫的內容搜集資料,而不是根據資料寫內容。【學校有一個關於論文定稿完成時間的規定,但是具體的操作還是在於你自己】
參考文獻書寫舉例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書寫論文要點,請大家仔細閱讀,理解寫作要點;祝大家寫出優秀的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⑵ 舉例說明學前教育科研的選題有哪些來源
來源於理論
從已有的研則棗究成果中選擇課題
對已有的研究成果進行批判
重復已有的研究,洞盯鬧探討不同納罩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共同規律和差異
在學術觀點的爭論中提出新的課題
來源於實踐
從學前教育的實踐中去選出課題。
來源於規劃
從國家定期提出制定的教育科學研究規劃,提出的各種科研目標與任務中去選擇課題。
⑶ 學前教育研究課題有哪些
類 別 題 目
A學前教育發展政新建公辦幼兒園辦園機制(模式)研究 策
A 城鄉幼教機構幫扶結對機制與成效的研究
A 四川省公益性幼兒園辦園效益研究
A 城鄉學前教育均衡發展政策研究
A 幼兒教師國培後續效果研究
A 農村及民族地區免費幼師生培養中的難點探索
A 幼兒園名師、名園長工作室(園長基地、教師發展基地)
B學前教育課程改培養兒童良好社會性品質的課程開發研究 革
B 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課程優化研究 B 倫理視角下的幼兒園課程研究
B 幼兒園課程資源庫建設研究
B 園長與教師課程領導力的研究
B 幼兒園園本課程實施成效評價研究 B 幼兒園民間游戲活動開發
B 幼兒園本土課程資源開發
B 幼兒園戲劇活動的語言發展價值 B 幼兒園游戲活動設計與教育價值挖據 C 幼兒教師專業四川省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研究 發展
C 專業標准背景下幼兒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研究 C 學前融合教育師資培養研究
C 學前階段聾人教師與健聽教師協同教學研究 C 幼兒語言教育中教師的角色和語言 C 編制外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研究
C 幼兒園教師對特殊需要兒童發展的支持研究
C 少數民族地區在職幼兒教師培訓模式研究
D 學前兒童發展 四川省學齡前兒童特殊需求調研
D 幼兒園處境不利兒童心理健康維護研究
D 繪本閱讀在聾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發展中的作用
E 民辦學前教育 民辦幼兒園辦學激勵政策執行情況調研 E 民辦幼兒園辦園特色研究
E 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和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E 四川民辦學前教育發展歷程及未來走勢 E 民辦幼兒園招生管理研究
F親子與親職教育聾人父母指導聾兒親子閱讀的策略研究 活動
F 農村學前兒童家長親子教育素質研究(可具體到某個領域)
F 流動或留守學前兒童親子活動研究 H比較學前教育 成都幼兒園外籍教師調查研究
H 發達國家幼兒園課程模式研究(可分國別)
H 外國幼兒教師職後培訓模式及其借鑒研究
H 歐美國家早期干預教師資格的發展變化
H 學前特殊兒童家庭教育的實踐研究
I 學前教育綜合改幼兒園信息化發展研究
⑷ 2017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學前 教育 是教育的組成部分,人類社會誕生之日,學前教育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注重的問題,這關繫到孩子未來的成長。下面是我整理的學前教育研究 方法 ,歡迎閱讀!
學前教育發展現狀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馮曉霞教授認為,當前學前教育中的諸多問題,大都源於本世紀初進行的學前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遺留問題:“先是因為國有企業的改制、事業單位的縮編,原來由企、事業單位辦的幼兒園被作為‘包袱’甩了出來;之後又以‘優先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或‘消減政府財政支出’為理由,推向市場。而這些原企、事業單位幼兒園,恰恰是為廣大中低收入人群服務的。” 被冠以“體制創新”之名取而代之的、由個人承包的幼兒園或私立幼兒園,要麼價高得負擔不起,要麼質差得令人嘆息。即便是所剩不多公立幼兒園,收費之高也讓公眾抱怨不已。
學前教育教育目標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學前教育的目標是“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可從以兩個方面理解學前教育目標:
1、學前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從世界學前教育目標的發展趨勢看,20世紀60年代著重 智力開發 ,70年代強調創造力的培養,80年代重視個性、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發現, 兒童 的發展應該是全方位的。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逐漸開始認識到,學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
2、正確處理各育之間的關系。即處理好體育和其他各育之間的關系、好智育和德育的關系、處理好知識和智力的關系、處理好全面發展和因材施教之間的關系。
學前教育教育內容
學前教育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體育,指向於人的身體的發展過程,提高幼兒健康水平學前教育為目的。智育的內容主要包括生活護理、幼兒體育活動、健康教育、衛生保健工作等。
2、智育,指向人的認知發展過程,培養認識興趣和習慣,發展智力為目的。智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感覺教育、語言交往能力的培養、增進幼兒對環境的認識、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3、德育,是指向於人的社會性發展過程,培養和塑造兒童道德人格為目的。德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文明禮貌教育、友愛教育、集體生活、品質和性格、愛國愛家情感的萌發等。
4、美育,指向人的審美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培養和發展人的審美能力為主要目標。德育的內容主要包括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形式美等。
市場現狀
我國的早教市場在1998年開始萌芽,經過10多年的發展,早教機構已經走過了一波迅速擴張期。以東方愛嬰、紅黃藍等為代表的本土早教機構和以金寶貝、天才寶貝等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占據著當前的早教市場。
據《中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 報告 前瞻》數據顯示,2010 年,我國共有幼兒園15.04萬所,較上年增加1.22萬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2976.67萬人,比上年增加318.86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130.53萬人,比上年增加17.75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56.6%,比上年提高5.7個百分點。
但總體上看,學前教育仍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城鄉發展不平衡,師資隊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比較突出。
“十二五”時期,學前一年毛入園率提高到85%。到2020年,學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園率分別達到95%、80%、70%。
⑸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具體研究方法有哪些
實證研究法——英國哲學家培根(F.Bacon)說:「科學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歸納、分析、比較、觀察和實驗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條件。」兒童心理學與其他科學一樣,重視用理性方式去整理感性材料。具體體現為以下三種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觀察兒童在一定條件下言行的變化,作出詳細的記錄,然後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他們心理活動的特點的方法。
觀察法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過觀察,人們可以收集到最直接的資料,包括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和相關的數據。按不同的維度,觀察法分為以下幾種具體類型。
從時間上看,分為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長期觀察指研究者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連續進行系統觀察,積累資料,並加以整理和分析。定期觀察指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持續觀察(如每周一次),到一定階段後予以總結。
從范圍上看,分為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全面觀察指在同一研究內對若干心理現象同時加以觀察、記錄。重點觀察則是在同一研究中只觀察、記錄某一項心理現象。
從規模上看,可分為群體觀察和個體觀察。群體觀察指研究者的觀察對象是一組兒童,記錄這一群體中發生的各種行為表現。個體觀察又稱個案法,是對某一特定兒童作專門的觀察。個案法是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具有啟蒙和試點的作用。
2.調查法:調查法包括談話法、問卷法、測驗法和產品分析法四種。
3.實驗法
⑹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選題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選題選的題目有很多,下面就學前教育的給些參考題目舉例如下:
1、某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小學化」傾向研究
2、同伴沖突中教師介入行為的研究
3、同伴違反規則背景下幼兒的行為反應及其動機研究
4、退縮型幼兒的個案研究
5、文化變遷下離異家庭兒童的個案研究
6、小班幼兒繪畫興趣培養策略
7、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的生活化研究--某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為
8、一線教師對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的認知現狀調查與分析
9、影響幼兒規則形成的因素研究
10、游戲教學活動中促進中班幼兒分享行為策略研究
11、幼兒教師對觀察記錄的運用現狀研究
12、幼兒進餐拖延行為的個案研究
13、幼兒一日活動中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培養策略研究
14、幼兒園家園互動的現狀調查
15、幼兒園民間美術教育活動的環境創設策略研究
16、幼兒園實習生教育效能感影響因素的研究
17、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中教師管理行為的現狀研究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學前教育
⑺ 學前兒童常見行為題目的個案研究
幼兒園課題研究報告
| [<<] [>>]
--------------------------------------------------------------------------------
2-6歲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
龍游縣實驗幼兒園課題組*
內容提要:幼兒的禮儀是幼兒園園風和幼兒精神風貌的縮影,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對形成良好的園風、教風、學風能起積極的作用,並且禮儀蘊藏於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於幼兒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時每刻,而且具有具體明了、簡明易懂、操之易行的操作性和實用性。
在兩年的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中,我們通過「探索型主題教學」活動、生活化的禮儀教育以及豐富多彩的禮儀實踐活動,將禮儀行為養成內容滲透到幼兒一日活動之中,寓禮儀教育於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游戲活動之中,變理性的說教活動為感性襲配的趣味活動。幼兒通過實踐活動,禮儀行為得到規范,同伴之間團結友愛、禮讓友好、互相合作,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涌現出一批批「講文明、懂道理、守信譽、善交往」的新苗。
在課題實踐研究中,家長、老師也對照各自的禮儀行為內容與要求。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展示給幼兒面前,身先士卒做幼兒的表率,形成老師、幼兒、家長良好禮儀行為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關鍵詞:兒童 禮儀行為 養成 教育
一、侍配課題的提出
禮儀,通俗的解釋就是待人接物的禮節禮貌及方式,是交往的規范,即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行為准則。一個人的禮儀行為不僅僅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與文化素質,有時甚至反映出一個國家國民的素質,是關繫到國格、人格的大事。隨著我國WTO的加入,世界「地球村」格局的逐步形成,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公共交往的日益密切和頻繁,決定了學好禮儀知識,培養禮儀習慣是現代社會每個人必須培養的獲取成功的重要素質。
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禮儀教育更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例:英國學前教育計劃學校委員會(Shools councyl pre-school Ecation Project)把「提供一個學習的環境,發展和諧的人際關系」作為評價學前教育的標准之一;日本文部省公布的《幼兒園教育要領》(1990年4月)中也把「人際關系」作為學前教育五大領域之一,強調和諧的人際關系的構建離不開禮儀教育。我國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0年)在社會領域中提出了教育幼兒「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等。因此禮儀教育是各國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課題組組長:陳玲 成員:金向明、藍晟、韓正英、鄭智慧、張根菊、葉瑛
顧問:商祝泉、勞小春、余建平 執筆:藍晟
在長期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幼兒在具有聰明活潑、知識開闊等優勢的同時,也有著獨斷、霸道、無禮、自私等缺點。學前兒童時期是一個人個性、品德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所形成的習慣是非常牢固的,往往影響人的一生而成為個人行為准則的組成部分,正如歌德所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由此可見,禮儀教育是時代的需要,是培養二十一世紀接班人的需要,它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利於提高民族素質。幼兒的禮儀是幼兒園園風和幼兒精神風貌的縮影,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對形成良好的園風、教風、學風能起積極的作用。並且,禮儀蘊藏於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於幼兒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時每刻,而且具有具體明了、簡明易懂、操拍談指之易行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因此,可以這樣認為,禮儀教育作為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基本工程,在學前兒童中進行禮儀行為養成教育是切實可行和極為重要的。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開展了2-6歲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
二、課題研究依據
(一)理論依據
1、心理學理論
學前心理揭示從出生到入學前(0—6歲)兒童心理的發展是身心不斷發展成熟的過程,處於不同年齡段的嬰幼兒有著不同的心理特點,禮儀教育只有遵循學前兒童身心發育的規律,才能滿足其發展的需要,才能形成養成教育科學的梯度序列。
社會心理學揭示了人們社會行為的心理機制,養成教育著眼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必須吸收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來探索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內部機理。
2、學前課程理論
學前課程理論揭示了課程編制的基本原理,有利於研究者處理好課程編制中的各種問題,選擇及組織課程要素,使其內容有高度的一致性。
3、《綱要》及浙江省《幼兒園課程》
學前教育著重抓好禮儀啟蒙教育和禮儀行為養成教育,通過解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浙江省《幼兒園課程》,可以清楚地羅列出學前兒童的禮儀目標和內容,形成一個由低到高的梯度序列的完整體系。
(二)實踐依據
1、我國從古至今的傳統教育中有著豐富的禮儀教育經驗,對於這些內容,我們應當批判性地借鑒那些至今仍適用的歷史遺產。
2、我園教師在日常的禮儀教育過程中有不少新的創造,這些新思路、新方法是本課題著重要加以總結發展的內容,因此,要十分注意發現新觀點和新做法,探索新理論和新經驗。
三、研究目標與原則
(一)研究目標
1、在總結第一線教師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分年級編制「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總目標、實施計劃和具體內容」,制訂各年齡階段「幼兒星級禮儀行為標兵」評選條件,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體系,開展分年級試驗性實踐,在此基礎上不斷修訂和完善,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幼兒園園本禮儀教材 ——「2-6歲學前兒童禮儀教材」,以充實園本課程。
2、通過本課題研究,使幼兒、家長、教師的禮儀得到顯著改觀,形成一個人人懂道理、守規則、講文明的良好精神風貌。
3、禮儀行為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三方面組成,通過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使其互相滲透、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從而達到「要我做」變「我要做」。
(二)研究原則
1、整體性原則
幼兒園課程需要把各種教育因素有機結合起來,使它們相互支持,相互強化,只有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才能轉化為幼兒完整的、系統的學習經驗,以達到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因此,要注重把集體教育活動與生活活動、自由游戲等各種活動中的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結合起來;注重把幼兒園的教育與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挖掘結合起來;不僅考慮「顯性」的教育影響,而且充分考慮幼兒可能獲得的「隱性」經驗等等。
2、生活化原則
生活化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特點,既體現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也體現在課程的組織上。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加強教育與生活的聯系,使幼兒園教育生活化;在課程的組織上,寓教於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兒園的生活「教育化」。
3、缺失優先原則
應把學前兒童現實發展中不足的,但又是理想發展所必須的方面突出出來,並在教育的各個環節中給予特別的關注,以保障孩子們基本的學習權和發展權。
4、正面教育,鼓勵引導的原則
在對學前兒童的禮儀行為養成教育中,要做到「以人為本」,理解兒童,尊重兒童,熱愛兒童,對他們身上所存在的不成熟,不完美甚至不良行為習慣,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循循善誘,熱情耐心地加以糾正,使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5、言傳與身教相結合原則
不僅要向學前兒童講明什麼應該做,如何做才對,而且教師、父母的言談、舉止、行為方式也要作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因為這種成人的示範效應,對兒童的成長有著特殊的意義。
四、課題研究階段
(一)第一階段研究:
從2001年9月2001年10月止,時間2個月,這一階段主要完成以下4項任務:
1、組織教師學習各種理論,做好筆記。
2、進行廣泛調查與摸底。
3、確定發展目標,尋找教材。
4、成立禮儀教育中心指導組。
5、邀請顧問組的專家對課題進行指導,並廣泛吸收我省其他地方幼兒園的一些經驗。
(二)第二階段
從2001年10月—2003年9月止,時間2年,全面進行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具體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實踐研究階段
2001年10月——2002年9月
(1)創建環境,營造氛圍。
(2)集體教學,明辨事理。
(3)日常滲透,習慣養成。
(4)榜樣示範,熏陶感染。
(5)業務研討,共同提高。
2、中期檢驗修正階段
2002年10月——2002年11月
(1)邀請顧問組專家對課題研究情況加以指導。
(2)組織教師對課題實施情況進行討論,檢驗與修改教材草稿。
3、再實踐階段
2002年12月—2003年6月
修改後的教材在實踐中驗證,各教研組分別負責本年齡段的研究工作通過進一步營造氛圍,使集體教育和日常滲透相結合,習慣養成和榜樣示範相結合,同時積極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形成家園雙向交流網路,密切地與幼兒日常禮儀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實際相結合。每月「禮儀教育中心指導組」召開各級教師參加的例會,進行業務研討以促進教師共同提高,並且定期檢查提出意見和建議,使課題研究不斷趨於完善。
(三)第三階段
2003年7月—2003年11月
在全面深入研究之後,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編印教材,形成成果。其步驟為:
(1)分年級編印學前兒童禮儀教材:《2—6歲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主題活動集》與《2—6歲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個案集》。
(2)指導組審核教材。
(3)撰寫結題研究報告。
五、課題的操作策略
(一)注重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
為了使課題研究能有效地開展,在課題研究前期,我們首先運用特性等級評定法,對幼兒禮儀行為的現狀進行了調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資料。我們向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共18個班級的幼兒發放調查表491份,調查表的具體內容由各班班主任負責填寫,要求老師對表格五大項中的54條內容(具體內容見附件一)如實地反映,並著重申明此項調查不作為幼兒及班級評定的依據,其數據僅供課題研究所用。調查結果顯示,有16.9%的幼兒缺乏文明禮儀、18.2%的幼兒不能與同伴之間進行友好交往、17.1%的幼兒對自己的舉止不能控制,特別嚴重的是有32.2%的幼兒對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不知珍惜愛護,而且家長的禮儀行為現狀也不盡如人意(調查統計結果見附件二)。
這些調查數據為我們的後續研究奠定了基礎,也為我們修正研究目標、制訂研究措施提供了事實依據。
(二)創建環境,營造氛圍
環境育人是現代幼兒教育的一大特點。正如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言:「兒童認知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積極主動建構的。」 《幼兒園工作規程》也把「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列為重要的教育原則。
孩子成長需要和諧的環境,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要為幼兒創設寬松、愉快的環境,這是開展2-6歲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加強了校園的文化環境建設,為小朋友們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活動的環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幼兒園門口披掛了7米長的書寫有「開展禮儀星級活動,爭取文明小公民」的大紅橫幅;門廳兩側牆壁上六塊2.3平方米的宣傳欄內分別書有「致家長的一封信」、「各年齡段幼兒星級禮儀行為標兵評選條件」、「家長禮儀行為標兵評選條件」、「家長行為道德規范」、「學前兒童行為道德規范」、「教職工禮儀行為養成要求」;大廳正中則掛著「全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其兩側是「星級禮儀行為標兵表彰欄」、「小小督查兵名單」等。
讓環境感染人,讓環境教育人,使環境在兒童禮儀養成教育中起到積極的作用,使我們的幼兒、教職工置身於濃厚的禮儀教育氛圍中。
(三)科學指導,及時檢查,促成良好習慣的養成
1、做好班級禮儀指導
為了使各班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來,我們組織課題組成員召開會議,通過討論確立班級禮儀內容,再由課題組成員組織各年級組的班主任明確幼兒禮儀現階段的目標以及具體實施辦法,由各班班主任對照「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具體內容」進行逐條落實,著重對進餐禮儀、課堂禮儀、活動室禮儀進行教育指導,並且每周都將本班幼兒的禮儀表現作出記錄(見附件三:班級禮儀記錄表)。根據班級幼兒禮儀行為所表現出的不良禮儀行為,進行科學地指導。
例如,有的幼兒在做完游戲後,沒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櫃的習慣,我們就有意識組織幼兒進行收拾玩具的練習,並多次重復訓練,使幼兒養成不用提醒游戲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
2、隨時檢查,及時改進
在各班班主任指導、記錄、檢查的基礎上,我們還對照「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具體內容,對各班級禮儀進行檢查,並認真如實地填寫「2—6歲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檢查記錄表」(見附件四),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例如,在檢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隨手丟棄廢紙屑的現象比較常見,馬上採取相應的措施,讓「禮儀小標兵」做好表率,同時開展「人人撿一把,潔凈無比」的活動,利用早操後的五分鍾,人人參與此活動,經過兩個星期的強化訓練,操場上的垃圾不見了,展示在人們面前的是整潔寬敞的校園,幼兒由衷地說:「沒想到我們的幼兒園會如此的干凈!」「整潔的幼兒園變得更美麗了!」
3、注重個案分析,總結教育經驗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個別化教育是相對於一致化教育而言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教育。其主要特徵是:教育對象的個別性和教育方法、形式的差異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個案分析進行個別幼兒禮儀行為養成的教育,允許幼兒在禮儀行為養成中表現出的反復性以及不穩定性,當幼兒違反了規則,教師給予每個幼兒的引導、幫助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僅給予語言提示性幫助;有的則讓大家討論誰對誰錯;有的需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目的是讓每個幼兒都能摒棄原有的不良禮儀行為,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良好禮儀行為養成給自己所帶來的快樂。我們根據幼兒所表現出來的情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從措施實施過程中,再次觀察其效果,然後從此個案中,歸納出相應的教育經驗和方法,實施個別化教育正是為了更好地落實面向全體。在整個課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共收集了540份 「2—6歲學前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個案觀察記錄表」(見附件五),這些記錄表真實地反映了學前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施過程。
下面是韓正英老師教育幼兒從小愛勞動「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個案觀察記錄表」中的有關內容:
●現象:新學期開學了,孩子們又回到幼兒園,開始了集體生活。我照舊請小朋友做值日生,當我請到祝君怡時,想不到她對我說:「韓老師,我不想做值日生,做值日生會弄臟我的新衣服。」聽了她的話,我決定暫不請她,先尋找原因,再對症下葯。
●措施:在自由活動時,我把祝君怡叫到身邊向她詢問:不願做值日生的原因?原來不是她不願做,而是她媽媽特別交待過,不要把衣服弄臟,不要去倒垃圾,不要去擦桌子……這樣衣服就不會臟了。找到原因後,我決定先做通家長思想,於是,到了離園時,我特意把她媽媽請到午睡室和她交談,原來她媽媽特別愛清潔,祝君怡在家時,什麼事也不幹,一切都由媽媽包攬了。當我了解了這一切後,一方面與家長談心,讓家長意識到培養孩子愛勞動、愛集體的重要性,請家長配合幼兒園教育,在家多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另一方面,通過故事《蘭蘭愛勞動》、詩歌《值日生》及談話等形式對其進行積極引導,對值日工作出色的幼兒予以表揚,使祝君怡從中受到教育。
●效果:經過兩天的努力,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祝君怡想做值日生了,每當安排值日生時,她的小手總是舉得高高的,幹活時,也是最認真的。
●備註:孩子出現問題可能是幼兒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家庭的原因,而教育孩子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家長工作,只有家園同步,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1、開展各類評比活動
(1)開展幼兒「星級禮儀行為標兵的評比」活動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我們制訂了各年齡階段的幼兒「星級禮儀行為標兵」評選條件(見附件七),分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四個年齡階段。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有具體的標准,如小小班、小班幼兒的「星級禮儀行為標准」評選條件有10條,凡符合其中3個條件的幼兒為「一星級禮儀行為標兵」,符合5個條件的幼兒為「二星級禮儀行為標兵」,符合7個條件的幼兒為「三星級禮儀行為標兵」,所有條件都符合的幼兒為「四星級禮儀行為標兵」(中、大班幼兒「星級禮儀行為標兵」評選條件見附件)。每月在月底由班級老師把符合條件的「星級標兵」名單上報教科室,我們再組織所有的「星級標兵」參加掛牌儀式,當一塊塊星級小紅牌戴在小朋友的手臂上時,那種自豪感寫在孩子們稚嫩的臉上,盪漾在孩子們的心田,深深地激勵著自己,並感染著其他幼兒奮發向上。對良好禮儀行為習慣的贊許,可以使成功的幼兒肯定自己,使其他的幼兒看有形象、學有榜樣。一學期全園共發放「一星級」禮儀行為標兵牌462個,「二星級」禮儀行為標兵牌192個,「三星級」禮儀行為標兵牌83個,「四星級」禮儀行為標兵牌36個。
(2)開展文明班評比活動
每月我們將對18個班級進行評比,對文明班的評比有具體的要求,實行一票否決制,凡是班級衛生當月扣分或幼兒出現安全問題,一律不得進入文明班的評比,被評上「文明班」的班級,在全體教職工會議上由園長室授予「文明班」的循環三角旌旗,學期結束也給予相應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3)開展教師「禮儀之星」評比活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因此,我們堅持把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組織教師開展「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敬業、愛生、奉獻」等主題活動。教師每月對照「教職工禮儀行為養成要求」(見附件八)進行自報,月底根據教師自報情況,由課題組成員對其進行評價,核實後公示三天,無異議的給予通報表揚。星數越多,所需的要求也就越高,如評「三星級」的老師要與當月班級的衛生、安全掛鉤,凡班級衛生、安全扣分的就沒有資格申報。學期結束,對「禮儀之星」給予相應的獎勵。
(4)開展「家長禮儀行為標兵」評比活動
家庭是幼兒主要的生活環境,父母是幼兒接觸最多的人,所以家長的禮儀行為在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中起著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開展「家長禮儀行為標兵」的評比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們發倡儀書(見附件九),讓家長了解開展「家長禮儀行為標兵」活動的意義,明確「家長禮儀行為標兵評選條件」的具體內容(見附件十),使家長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其次,每月的26—28日將「家長行為禮儀標兵」的名單在班級家園聯系欄中進行公布,接受本班成員的監督。最後,凡被評上「三星級」以上的「家長禮儀行為標兵」將在園內進行通報表彰,由園長室授予榮譽證書。
2、開展「行禮儀,說文明話」的活動
每天都有6名中大班的小朋友身穿大紅禮儀服裝,胸前斜披禮儀綵帶,頭戴禮儀帽,在園門口迎侯家長和小朋友,一聲聲「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深深地感染著孩子,也凈化著家長,使得小朋友成為課題實踐研究的「小小宣傳員」、「小小監督員」,一批批「講文明、懂道理、守信譽、善交往的新苗在實踐中涌現。
3、開展「小手牽大手」告別不文明行為簽名活動
我園把課題推向社會,與縣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目標相結合,6月份組織「小手牽大手,創建文明一起走」的活動(見附件十一),1500多名家長、小朋友和老師與縣領導在大紅的橫幅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呂玉茹副縣長到會並致詞,縣教育局書記姜鐵作了熱情洋溢講話,園長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向不文明行為告別,幼兒代表用稚嫩的聲音向家長和老師宣誓,家長和老師字正腔圓地朗誦「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從領導到群眾,從幼兒到家長,都用各自不同的形式向不文明行為告別。更為壯觀的是小朋友把2000個五彩氣球放飛天空,這不僅是向不文明告別,而且也是把自己美好的心願放飛藍天,讓氣球為我們作證:良好禮儀行為將深埋我們心中,明天的棟梁之才一定會有良好的做人品德。同時,還將簽有1500多個名字的大紅橫幅展示給幼兒園大門口,使得更多全社會的人都投入到告別不文明行為簽名的行列中來,整個活動內容健康,組織有序,氣氛活躍,給每個人都留下了難以忘懷的一天。
4、開展「我為社區獻力量」活動
每學期期末,我們組織全園「四星級禮儀小標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小標兵們來到社區小花園,把一些不協和的廢紙、包裝袋等雜物清掃干凈。對燈柱上、石椅上的城市「牛皮癬」(廣告紙)進行清除,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嘖嘖稱贊。過路的人都翹起大拇指說:「這樣的活動組織得很有意義,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而且也鞭策著我們要身先士卒作好表率。」
5、開展「探索型主題教學」活動
「探索型主題教學」活動是幼兒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自主觀察、探索周圍現象和事物,教師適時、適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導的一種系列活動。通過「探索型主題教學」活動,將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幼兒一日活動之中,寓禮儀教育於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游戲活動之中,變理性的說教活動為感性的趣味活動。
根據各年齡階段幼兒生理、心理特點,我們設計了18個主題,其中小小班有「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學著自己做」、「有禮貌的好寶寶」、「我愛玩具」4個主題,小班有「我愛幼兒園」、「親親熱熱一家人」、「我會玩玩具」、「我們講衛生」、「潔凈的家園」5個主題,中班有「我愛你們」、「同伴同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會這樣做」、「我們來環保」5個主題,大班有「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學會謙讓」、「學會做人」4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有若干個詳實的具體活動案例。我們在整個「2-6歲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課題研究中共設計了18個主題、252個活動案例。(見附件十三)
現在,選取中班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中的一個探索型主題教學活動案例展示如下:
我們來環保
●設計理念
全球資源日益減少,環境保護也日顯緊迫,成為地球人共同的責任和義務。為了讓孩子從小就有作為地球人的環保意識,熱愛並保護我們的環境,對我們的地球環境有初步的印象,我設計了關於環保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培養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在我們的生活周圍,時時處處都有關於環保教育的題材,要想我們的孩子能成為環保小衛士,我們老師必須用慧眼去引導每個孩子環保從我做起,從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主題活動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生成,不斷完善。
●主題網路
●教材體系
表一 探索型主題活動教材體系一覽表
●活動案例:
活動一
認識環保標志(科學)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環保標志,知道它所表達的意思。
2、通過幾種參與活動,把環保意識轉化成環保行為。
3、在看看、聽聽、畫畫、講講中發展觀察力和分析能力。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人體呼吸器官圖、灰兔市的整治)
2、圖片兩幅(白兔市和灰免市)、各種標志各一、獎牌1枚、正方形紙、蠟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評比衛生城市(出示白兔市和灰兔市的圖片)。
2、認識各種標志。
(1)認識垃圾入箱標志。
(2)認識禁鳴喇叭標志。
(3)認識禁煙標志。
3、整治灰兔市。
(1)討論治理的辦法。
(2)幼兒製作環保標志。
(3)送標志(演示課件)
4、小結
活動二
快樂碰碰響(環保智力活動)
活動目標:
1、遷移生活經驗、激發熱愛、探索大自然和保護環境的情感。
2、體驗競賽活動的快樂,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及思維能力。
3、通過多種形式的競賽題,豐富環保知識,形成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1、材料的准備:
(1)快樂碰碰響一隻:用彩色皺紋紙把題目紙封在八個格子箱里。
(2)小鈴、鈴鼓、鈸、玩具架子鼓各一隻,貼紙小紅花若干,海洋隊、藍天隊、大地隊、高山隊的卡通手形狀的牌子各一塊,寫有選手號碼的紙及籃子,「優秀綠色小衛士」的授帶五條;
(3)准備多種形式的環保題目若干:兩塊題板,兩段錄象(水污染和地球環境的破環);頭飾:花蝴蝶、蜻蜓、青蛙、蛇、鷹
2、知識准備:
參觀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廠。
觀看關於地球環境遭到破壞的專題錄像片。
進行環保小衛士的繪畫比賽。
環境保護日的社區宣傳,愛護母親河的環保活動,綠色小天使的撿垃圾活動,學習關於環保的兒歌,歌曲等。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課題。
介紹《快樂碰碰響》的四隊隊員海洋隊、藍天隊、大地隊、高山隊分別入場。
2、以多種形式圍繞環保問題進行《快樂碰碰響》活動。
(1)第一輪比賽是單人必答題。
(2)第二輪比賽是小組必答題。
(3)第三輪比賽,我們以樂器為號進行搶答,增強集體榮譽感。「一、二、三,快樂碰碰響,碰呀碰呀碰,嗨!」
3、游戲評獎「優秀綠色小衛士」。
4、小結,結束。
●點評:在五大領域的教學中增加了環保的內容,設計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利用參觀、表演、故事、兒歌、談話、討論等形式宣傳有關知識,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在幼兒區角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設立了廢品回收站,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學會分類收集各類物品,組織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廢
⑻ 列舉5種學前教育學的研究方法。
列舉5種學前教育學的研究方法。
查看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 學前教育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2)調查法;孫敏(3)實驗法;(4)個案研究法;(5)行動研究法。
【答案解析】 參考教材P31。檔配
本題知識點:學前教育行凱指學的研究內容、方法與意義,
⑼ 幼兒教育學的研究方法
幼兒教育學的研究方法如下: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有計劃地對被觀察者的活動、行為和語言及其發生的條件進行觀察,以研究其心理活動的方法。學前兒童的心理活動有突出的外顯性,通過觀察其外部行為,可以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因此,觀察法是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種方法。
五、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過對兒童作品(手工、繪畫等)的分析來了解兒童發展狀況的一種方法。由於學前兒童在創造活動過程中,往往用語音和表情去輔助或補充作品所不能表達的思想,所以,脫離學前兒童的創造過程來分析其作品,難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動。
對學前兒童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結合觀察和實驗進行。
⑽ 自選一個學前實驗研究法課題,並從以下方面進行試驗設計:1實驗假設2實驗對象與抽樣方法3實驗變數分析及處
選題:正向激勵促進幼兒社會交往研究
1、實驗假設h:
h1:正向激勵能夠促進幼兒交往的頻次
h2:正向激勵能促進幼兒交往的質量
變數操作化:正向激勵(教師的表揚);交往頻次(觀察幼兒一小時內與夥伴互動的次數);交往質量(互動活動後夥伴對被試的評價)
實驗對象:隨機選取某幼兒園,大班,中班,小班各1個班作為實驗班;選取對應的班級為對照版,兩個班級學生數量相近,同樣的教師(這個實話說實驗研究困難些,嚴格的說就是准實驗)
實驗處理:培訓老師,實驗班老師開始表揚幼兒,對照班不表揚,根據操作化形式看錶揚後的因變數情況,證實或證偽假設1,和假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