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濕氣大分享一劑4味葯,祛濕清熱,健脾升清,簡單好用
總感覺昏昏欲睡?身體沉重?精神不振,胃脹滿,嘴裡粘膩?四肢沉重,大便稀,一天大便好幾次?皮膚起濕疹?腹型肥胖?出現以上問題說明你的體內濕氣重了,濕氣大還有一個典型的情況,就是舌頭也變大了。
濕氣是怎麼產生的呢?
事實上,濕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界產生的濕邪,比如氣候潮濕,居住環境潮濕,經常冒雨外出,涉水等,另一種是人體內自己產生的,這種是由於脾運化能力不足了,水濕在體內停聚而導致的。脾為何會運化能力不足呢?其實祥清洞這與我們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一方面是飲食不規律謹枯,暴飲暴食損傷脾胃,不愛運動,體內水濕堆積,另一方面是憂思過多,損傷脾胃,脾虛生濕。而現代人生活設施比較完備,工作壓力大,所以內濕情況更多見。
內濕怎麼預防?當然是規律飲食,減少焦慮。
已經出現了內濕該怎麼辦呢?今天教大家四味葯,祛濕清熱,好用不貴。
「寒熱易去,而濕難除,濕性粘滯,如油摻面」這是對濕最好概括,所以祛濕不能急,需緩緩圖之。
方法是什麼呢?就是四妙丸,四種葯物組成的葯丸,包括蒼術、黃柏、牛膝,薏苡仁,丸者,緩也,緩緩圖之。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何四妙丸可以祛濕清熱。
1、蒼術
蒼術興文,味辛,善燥脾濕,對於濕阻中焦,脾胃失運而導致的脘腹脹滿,嘔惡食少,吐瀉乏力,舌苔白膩等,最為適宜。入脾胃經,更常用於濕熱下注導致的濕熱痿躄,下部濕濁帶下,汗多,濕疹等。
2、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入大腸經,苦寒沉降,能清熱燥濕,擅長清瀉下焦濕熱,對於濕熱下注出現的婦女黃帶,大腿及腳潮濕,大便粘膩不爽,小便黃赤,澀痛,以及濕熱下注的腳氣,下肢痿軟,足膝腫痛都有很好的作用。
黃柏還能用於陰虛發熱,中醫認為,濕熱傷陰,可導致陰虛發熱,黃柏入腎經,長於清相火,退虛熱。對於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都有很好的作用。
3、薏苡仁
薏苡仁性淡,味甘,入脾胃經,甘補淡滲,對於脾虛濕濁的泄瀉,水腫,腹脹,濕困清陽導致的頭昏沉倦,精神不振,以及腳氣浮腫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薏苡仁還能滲濕,舒筋活絡,緩和拘攣,對於風濕痹阻,筋脈拘急,水腫,用薏苡仁來煮粥有很好的效果。
4、牛膝
牛膝能補肝腎,強筋骨,對於濕熱下注,足膝痿軟,大腿潮濕,有很好的的作用,對濕盛導致的頭暈,頭昏沉,及頭痛,眩暈目赤,有很好的的引火下行, 引葯下行作用。性善下行,還可利水通淋,祛濕化濁,對於臨證,水腫,小便不暢都有很好的作用。
綜上,如果頭昏沉,濕氣重,大腹便正棗便,口中粘膩,四味葯組成的四妙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即可健脾祛濕,還可清熱燥濕,製成丸劑,緩緩圖之,祛濕不傷正,標本兼顧。如果你由以上問題,不妨做個參考。
2. 身上濕氣很重,有什麼辦法
體內濕氣重怎樣祛除
方法一、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方法二、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繫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在飲食方面如果食用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方法三、避環境的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發。
4.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方法四、妙用蔥、姜、蒜
蔥、姜、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葯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輪基,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方法五、薏米煮粥,淮山煲湯
祛除體內的濕氣,其實有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甚至還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中醫教你除身體的濕
但要真正去體內濕氣,還得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下手。中醫提供以下方法,讓你輕松除去身體濁重濕氣,重新恢復神清氣爽。
第1招 勤運動
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第2招 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 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濕氣重的症狀
濕氣重的症狀根據頭部、舌頭、皮膚、關節、大小便、精神狀態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腦脹、舌苔厚白、皮膚瘙癢、關節疼痛等,還感到睏倦欲睡,不想吃東西。濕氣重主要是脾虛的表現,濕氣重的症狀主要有:
1、頭部:如果身體濕氣重,會出現頭部昏沉,頭昏腦漲,就像感受很沉重,十分不舒服。
2、舌頭: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早上起來刷牙後,觀察自己的舌苔是否出現厚苔並且滑膩,如果是,則為濕氣重。正常生態位薄白苔。
3、皮膚:濕氣重的人,皮膚會感到癢癢的,像有蚤子在身體爬動一般難受,用手去抓癢,有紅色凸起,像被蚊子叮一樣。不過持續比較段時間就消失。4、關節:當濕邪傷及到關節時,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臘敗謹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5、大小便:濕氣重的人,會有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症狀。如果大便成形,濕氣重會使大便黏膩,很難沖干凈廁所,也需要多枯兆幾張手紙才擦乾凈。
6、精神狀態: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腦漲之感,易睏倦,記憶力減退。
7、胃口:濕氣重的人,胃口會受到影響,不想吃東西,食慾不好,出現胸悶腹脹,飯量少,還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3. 身體濕氣重怎麼排濕最有效
身體濕氣重怎麼排濕最有效
身體濕氣重怎麼排濕最有效,濕氣給人帶來了諸多麻煩,許多人都不會把它當一回事,濕氣是導致各種疾病的常見原因,長期下來對於人體健康有著很大的損耗。以下分享身體濕氣重怎麼排濕最有效
排毒排濕氣最好的方法一、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關繫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量、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在烹調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最好加入蔥、姜,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排毒排濕氣最好的方法二、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因為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濕熱病症。
排毒排濕氣最好的方法三、避開環境中的濕氣
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日常生活中應注意:
1、睡覺不要睡在地板上。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應多開窗透氣。
4、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及時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發。
身體濕氣重的4大症狀
1、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2、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濕證;
3、舌苔很厚,起床時表現最為准確;
4、大便黏膩,馬桶總沖不幹凈;
中醫去除排毒的食譜
1、香薷飲
做法: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蘇葉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當茶飲用,每日一劑。
功效:香薷味辛微溫,可發汗解表,和中利濕;紫蘇性味辛溫,能發散風寒,行氣和中化濕,又解魚蟹之毒。白茅根清熱利尿。本方特別適用於夏季貪涼而致的感冒,身困重,怕冷而心煩,頭痛而無汗,或見腹痛吐瀉者。
2、竹葉茶
做法:竹葉5克,白茅根5克,荷葉2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當茶飲用。每日一劑。
功效:竹葉甘淡而寒,功善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荷葉味苦微咸,性辛涼,能夠清暑利濕,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適應於夏季皮膚、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3、冬瓜海帶湯
做法:冬瓜100克切片,海帶30克洗凈,蝦皮、精鹽適量,煮湯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鯽魚一條,一起燉湯。
功效:冬瓜味甘淡性寒涼,能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海帶味咸性寒,可清熱利水,養陰止血;鯽魚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濕止渴。本方消暑除濕功效顯著,多數人都可以食用。
去除體內濕氣的方法: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去除體內濕氣的方法: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繫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去除體內濕氣的方法:避環境的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發。
4、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相關知識擴展:去除濕氣應吃的食物
1、妙用蔥、姜、蒜
蔥、姜、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葯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2、薏米煮粥,淮山煲湯
祛除體內的濕氣,其實有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甚至還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3、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
放到煲湯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濕氣重的人,身體會有什麼表現?
頭重腳輕
當人體內濕氣重的時候,人就很容易會感覺到有頭重腳輕的症狀,如果總是覺得頭昏昏沉沉的,臉色暗沉,那麼就可能是濕氣重造成的。
關節僵硬
當濕氣進入人的關節,和寒氣相遇,就會變成寒濕。這時候就會覺得關節比較僵硬,活動起來不是很方便,有點像機器人的感覺。
皮膚瘙癢
在冬天的時候,很多人會有皮膚瘙癢的感覺,多數時候都是認為皮膚太乾燥所以才有瘙癢的感覺。但是,當體內寒濕進入,也會導致皮膚瘙癢,並且在用手撓過之後,皮膚上會出現很多凸起的小紅點,但是過一會兒之後又會自己消失。另外,臉上總是長痘痘冒油,也都是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大便粘稠
在排便的時候,如果發現大便沖了幾次才沖下去,那麼說明體內可能出現了濕氣。這種現象,一般和人的飲食習慣有一定的關系。當吃了比較油膩或者是辛辣刺激的食物,就會容易導致體內濕寒入侵,從而出現大便粘稠的情況。
體內有濕氣怎麼辦?
第一種:按摩法。
通過給腹部按摩的方式,來將身體中多餘的濕氣排出去,堅持按摩,就能給身體帶來一些好處。每天早上起來之後,仰卧在床上,雙手重疊在一起,放在肚臍眼的部位上。先順時針按摩150次,之後再逆時針按摩150次,再向下推到腹部150次,一直到腹部有發熱的感覺最好。
第二種:吃紅豆薏米粥。
當體內濕氣重的時候,身體中的水分沒辦法進行很好的代謝,就容易水腫。紅豆和薏米有消除水腫的作用,早上的時候經常吃一些紅豆薏米粥,能夠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濕氣,從而達到去水腫的功效。
第三種:泡腳祛濕。
經常的泡泡腳,能夠有助於排出身體中的濕氣,因為泡腳會使全身發熱,甚至有微微出汗的感覺。在泡腳的時候,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生薑、艾葉、紅花等材料,在溫度和葯物的雙重刺激下,能夠刺激腳底的穴位,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也能夠加快的將身體中的毒素和垃圾清除出去。
第四種:睡前貼祛濕貼。
在白天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上面的幾種方式來進行祛濕,晚上的時候,也可以用花椒、桂圓、艾絨一起打碎,挑一些放在肚臍眼裡面,用膠布貼上,起床之後揭掉就可以了。這三種食材都屬於熱性,身體可以吸收他們的熱性,從而將身體中的寒濕逼出來,讓身體恢復健康狀態。這就是利用肚臍可以吸收葯性的功能,來將身體中的濕氣排出,還可以起到調理宮寒的作用。
總而言之,身體中如果濕氣太重,就會導致頭重腳輕、關節僵硬、皮膚瘙癢、大便粘稠等情況,會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多的影響。因此,當發現自己體內濕氣過重的情況下,那麼就要及時的進行調理,通過按摩、泡腳、吃紅豆薏米粥等等,來將體內濕氣排出。濕氣祛除干凈,自然身體會更加健康。
4. 濕氣重有什麼辦法嗎。
治療濕氣重的土方法
1、芹菜湯:芹菜250g,煎湯,吃菜飲湯,連續服用。
2、蒼耳子防風紅糖煎:蒼耳子60g,防風60g,紅糖25g。將蒼耳子、防風加水濃煎熬膏,加紅糖,每次二湯匙,開水沖服。
3、綠豆苡米海帶湯:綠豆凹g,苡米30g,海帶20g,水煎,加紅糖適量服。每日1-2次。
4、白菜根湯:白菜根200g,銀花20g,紫背浮萍20g,土茯20g,水煎,加適量紅糖調服,每日1-2次。
5、白菜蘿卜湯:新鮮白菜100g,胡蘿卜100g,蜂蜜20毫升。將白菜、胡蘿卜洗凈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開水後加菜,煮5分鍾即可食用,飲湯時加入蜂蜜,每日2次。
6、薏米紅豆:薏米30g,紅小豆15g,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7、馬齒莧煎:鮮馬齒莧30~60g,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並可配合外洗。
8、冬瓜湯:帶皮冬瓜250g,切塊,煮湯食用。
9、黃瓜煎:黃瓜皮30g,加水煎煮沸3分鍾,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10、綠豆海帶粥:綠豆30g,水發海帶50g,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糯米成粥,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鍾加入紅糖即可。
11、艾灸是一種常見的中醫治療手段,在祛除寒濕方面具有很好的療效。艾灸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將艾條點燃,然後用艾條熏相關的一些穴位即可。治療濕氣重的效果很不錯,堅持使用一段時間後,體內的寒濕之氣就會減輕很多。
5. 體內濕熱重,應該怎麼辦
治療濕熱證,有一個組合非常精妙,就是二妙散,由蒼術和黃柏兩葯組成。
其中蒼術辛溫,能夠芳香化濕,也有一定的健脾祛風的功效,能夠治療脾胃濕阻,寒濕不運而導致的濕濁病症;黃柏苦寒,擅長清利下焦濕熱,兼有一定的解毒功效。
在臨床上尤其是脾胃濕濁兼有下焦濕熱的患者,很適合使用二妙散,可以根據臨床症狀,辨別濕和熱的輕重,調配這兩個葯的用葯比例。
舌體胖大苔白膩或黃膩,可以用此葯方治療,寒濕重的,可加大蒼術用量,或配合白術、茯苓、陳皮等葯物,減少黃柏的用量,以免苦寒傷脾胃。
如果體內熱毒重於濕者,可加大黃柏的用量,如泌尿系統感染下焦濕熱者可配合車前子、滑石等葯物;下肢腫痛疔瘡等病症可配合金銀花土茯苓等,以加強清熱的功效。
在臨床觀察,大部分濕熱病症的患者,多數也會有苔厚膩舌體胖大的現象,就說明有寒濕脾虛等情況,也是濕熱證的根源,往往需要顧及脾胃調理,使脾胃得運,寒濕的話,濕熱也就容易祛除,否則單純運用濕熱的葯物,往往更傷脾胃,病症趨於復雜。
6. 濕氣太重該如何調理
濕氣我以前一直認為是個玄乎的東西,覺得無關緊要,直到去了廣東,外部環境的濕熱,加上空調冷飲涼茶的作用,很快濕氣的威力就發揮出來了,我本身就是除了走路都懶得動的人,這下更不想動了,整天渾渾噩噩,也神搭雹沒什麼勁,關鍵是吃的那麼清淡還是痘痘、口腔潰瘍停不下來,然後還出現了小腿水腫。
這下慌了,去看了醫生,說是濕氣過重,開了些中葯,但是工作比較忙,煎葯什麼的也確實很不方便,所以吃完那次的之後就沒再吃了,然後網上也有不少的食療方,星期天的時候就開始捯飭著自己做了,專門買了個帶預約功能的電飯煲,平時在手機上遙控,回家就有湯可以喝了,也挺方便的。分享幾個祛濕的食譜。
1、冬瓜薏米老鴨湯
材料:老鴨半隻,薏米一把,冬瓜一斤,蔥,姜,料酒,鹽
做法:鴨肉先焯水,然後翻炒,加水燉煮,加薏米煮1個小時,再加冬瓜和鹽燉熟就差不多了。
這個湯健脾利濕,對於水腫之類的都有不錯的效果,尤其適合夏季喝,做起來也不是很費力,但是我一般會省掉翻炒的步驟,覺得這樣更清淡。
2、材料:薏米20克(炒制)、山楂10克、玉米須3克、檸檬5克
做法:除薏米之外的材料浸泡,然後用開水沖泡,檸檬等水溫下降之後泡入即可。
作用:祛濕氣,排毒、美白、消水腫。
這種沒什麼空間和工具限制,可以隨時隨地用,當然還是要有熱水。
除了飲食方面的,還一定要多運動,運動可以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散濕,適量運動就好,過猶不及嘛!跑步之類的都挺好,運動之後,可以用艾葉泡泡腳,泡到身體微微冒汗就成了,據說這樣祛濕效果最好,睡覺的時候可以用一用祛濕的tie,正好利用晚上器官排毒時間,所以要早點睡哦!這類東西里我用過擇益靖濕感覺還不錯,另外睡覺空調溫度要控制好,不貪涼。
平時飲食也要注意不貪涼,少吃生冷油膩的東西,不穿潮濕衣物,祛濕氣也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要階段性進行,定期祛祛濕氣,不要等它累積成病了,後悔就晚了。
你是不是也出現過這樣的問題:耳內濕(耳禪濕),俗稱耳濕,睡覺的時候總是流口水,經常上廁所便便都黏馬桶,很難沖干凈,舌頭白膩、整個人虛胖,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
這些症狀很多人都有,擁有這類症的人群被中醫稱為體內濕氣重,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一去看中醫,就被濕氣重重的原因,因為濕氣重的症狀是很明顯的,中醫一看便知。
濕氣重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哪些危害呢?俗話都說:「濕氣重是萬病之源」,
1、濕在上焦肺會生痰、咳喘、胸悶、氣短。
2、濕在中焦會脾虛、食慾不振、失眠、健忘、思慮過度、睏倦無力、大便溏瀉。
3、濕在下焦會腰膝酸軟、無力、下肢沉重、浮腫、小便不利等。
那麼濕氣重該怎麼辦呢?這里分享個食療祛濕的千古名方在《本草綱目》裡面記載有這么一個食療方——芡實薏米茶,具體做法是將薏米仁炒到微黃,將炒薏米、芡實、赤小豆各5克用冷水浸泡半天(或用熱水浸泡兩小時),洗凈後加水煮一小時,轉文火煮半小時,待涼飲用。
之所以加入芡實,是因為芡實的健脾作用最好,還可固腎,腎臟好了,能夠利尿、祛除水濕。
很多人說到濕氣,第一個想到的重視紅豆薏米,其實是錯誤的,中醫里記載的紅小豆祛濕是指赤小豆,而非紅豆(紅豆是養心的),希望大家不要在弄錯了。
1、適當食用姜
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把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等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便會有所改善。
2、避開「濕」的食物與環境
人體內之所以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與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便很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故此,對濕氣敏感的人,不應穿著潮濕的衣服;不應長時間暴露在潮濕的環境中;不應睡在潮濕的地板上,最好選擇離地面較高的床上。
3、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一般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而同時他們又往往會由於濕氣重而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不願意運動這樣便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越是不愛運動,體內郁積的濕氣便越多,如此下去,游帆只會引發一系列的重症,因此,增加 體育 鍛煉勢在必行,通過運動,讓身體枝睜里的濕氣以汗水的形式直接發散出來,是最有效也是最自然的辦法。
濕氣不是水一樣或者水汽一樣的物質,而是像鼻涕一樣黏黏的東西,特別存在骨縫關節處,體內的濕氣是各種各樣病症源頭。濕氣從來不是孤軍奮戰的,它遇寒則為濕寒,遇熱則為濕熱,遇風則為風濕,還有暑濕、痰濕等。而濕氣是潛伏在人體內的 健康 炸彈,很多人突然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臉上黏膩不舒服,頭發老是油油的,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口腔症狀比較明顯,舌苔白厚。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等,殊不知這些都是濕氣過重的典型表現。
怎麼知道自己有濕氣呢?可以從以下方法進行自查:
1、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早晨眼皮腫,或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舌苔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2、看頭部
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的時候,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會伴隨發熱、怕冷風、流清鼻涕等表濕症。
3、消化效果:濕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不佳、飯量下降、不成形等。因而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得表現。
4、小便及婦女帶下,而且大便也會表現得比較稀:濕卸還有一個特徵就是「趨下」,輕易傷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醫 養生 ,健脾「化濕」。小便渾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特徵都相對經典。
5、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濕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幾大招去濕氣
1、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越是不愛運動的人,體內淤積的濕氣就會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而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動,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身、游泳、瑜伽、太極等運動,都可以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2、艾葉泡腳
艾葉泡腳具有驅寒的作用。艾屬於極陽的葯物,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疾病。對於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葉水泡腳是可以的,但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必須停吃寒涼的食物。不要再讓寒濕侵入,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體質在慢慢地增強。
可取生薑、菖蒲、藿香各50克,艾葉100克,放入大鍋,加滿水,煮開後再熬10分鍾;用紗布濾去葯渣,加入適量的熱水,泡澡15-30分鍾,有助於全身的化濕滅菌。
3、按摩三穴位祛濕
處於身體三個凹陷處的穴位就是人體的排濕口。
膝窩的委中穴,位於腿窩的中心點上,這里有個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這里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腰痛等疾病的發生。所以平時在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撥動或者敲打不少於36下。
肘窩的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於此。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肘關節疼痛(或者肩周炎)、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感冒發熱、咽喉炎等。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分鍾左右,以感覺到酸脹為宜。
4、少吃甜食、生冷食物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等。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濕」。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涼性性質。
人們只知道十有九濕,但卻不知道濕氣是怎麼產生的,有什麼表現,更加不要提調理了。其實,體內濕氣過重的表現在人們的身上是十分明顯的,大多數的人都能夠及時的發現的。而要想避免濕氣對身體 健康 產生影響,去除濕氣的辦法,大家也應多加了解。
所以濕氣重,我們要學會調理,才能把濕氣甩掉。
1、頭部:如果身體濕氣重,會出現頭部昏沉,頭昏腦漲,就像感受很沉重,十分不舒服。
2、舌頭: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早上起來刷牙後,觀察自己的舌苔是否出現厚苔並且滑膩,如果是,則為濕氣重。正常生態位薄白苔。
3、皮膚:濕氣重的人,皮膚會感到癢癢的,像有蚤子在身體爬動一般難受,用手去抓癢,有紅色凸起,像被蚊子叮一樣。不過持續比較段時間就消失。
4、關節:當濕邪傷及到關節時,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5、大小便:濕氣重的人,會有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症狀。如果大便成形,濕氣重會使大便黏膩,很難沖干凈廁所,也需要多幾張手紙才擦乾凈。
6、精神狀態: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腦漲之感,易睏倦,記憶力減退。
7、胃口:濕氣重的人,胃口會受到影響,不想吃東西,食慾不好,出現胸悶腹脹,飯量少,還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1、睡不夠。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症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2、口味重。腸胃功能好壞關繫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
3、愛吃涼。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4、喝大酒。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5、老坐著。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還會引發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
6、運動少。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夏季里,從事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還可以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進而防止內生濕邪的產生。運動時身體微微汗出,還能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讓身體感覺更加輕盈。專家發現,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晚間相對涼爽時進行,以散步、快走、慢跑、各種球類、太極拳等運動方式為宜。
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
2、針灸祛濕
一般針灸治療需要先找到具體的病症原因,然後根據相應的穴位租用進行針灸治療,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這種方法應用較為廣泛,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嚴重情況制定整體的治療療程,對於較為嚴重的朋友還需要結合中葯、拔罐等治療方法來祛除濕氣!
3、拔火罐
拔火罐通過物理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調動人體幹細胞修復功能,及壞死血細胞吸收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激發精氣,調理氣血,達到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拔火罐後會留有罐印。一般情況下,罐印會在7天左右消散。
拔火罐後的顏色主要取決於體內濕氣、拔火罐的時間長短、醫生的手法等因素,拔火罐後的顏色有紫黑色、紅色、暗紅等,分別提示可能有相應的疾病,但只能作為參考,還要結合個人的症狀表現來判斷。通常拔火罐後顏色偏深,預示著體內寒氣、濕氣較重,平素貪涼、可能是濕熱體質等。
4、食療祛濕
薏米紅豆粥
薏米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
材料:薏米和紅豆按2:1配(大約差不多就行啦,沒有必要這么精確)
做法:把薏米和紅豆洗凈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用猛火煮開,改慢火煮至薏米爛熟即可。喝的時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紅糖。
薏米紅棗粥
紅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份、胡蘿卜素、磷、鈣、鐵等,有維生素丸的美稱,有較強的抑愛、抗過敏作用。紅棗還能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等患者很好的保健品。
材料:薏米5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將薏米、糯米分別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4小時,撈出瀝干;紅棗洗凈瀝干。
2、把薏米、糯米一起放入鍋內,倒入適量(800毫升)清水,先用大火煮開後轉至小火,再加入紅棗,熬至米粒糊化成粥狀,即可盛出食用,依照個人偏好可加紅糖。
「濕」是人體很常見的致病因素之一,屬於中醫「六淫」,但在人體內的表現各不相同;病位不同,人體的症狀也不相同, 養生 方法、中成葯選擇也各不相同。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濕」的類型,以及合適的中成葯推薦!
1、暑濕。表現為心煩氣躁、發熱、口乾舌燥、周身睏倦乏力等症狀;應多吃清熱解暑利尿食品,比如冬瓜、西瓜、黃瓜、絲瓜、五花茶等。
中成葯可以參考選擇:可以選擇藿香正氣丸、蓮花峰茶;有解暑濕、利尿、和胃、行氣的作用。
2、寒濕。多表現為關節疼痛、腹脹腹瀉、畏寒怕冷、身體困重、舌苔白膩等症狀;平常可多吃生薑、胡椒、辣椒、桂皮等食品。
中成葯可以參考選擇:附子理中丸、香砂養胃丸;有溫陽暖胃、祛寒止痛的功效。
3、脾虛濕盛。多表現為睏倦乏力、大便稀溏、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平常多吃健脾食品,比如白術、茯苓、陳皮、薏苡仁、芡實、蓮子等。
中成葯可以參考選擇:參苓白術丸、健脾丸;有健脾和胃、固腸止瀉的功效。
4、濕熱阻滯。多表現為皮膚油膩、面生暗瘡、睏倦乏力、舌苔黃膩等症狀;肝膽濕熱伴有心煩氣躁、口乾口苦、頭暈頭痛等;胃腸濕熱多伴有脘腹脹滿、大便粘稠、排便不暢、肛門灼熱等症狀。平常多吃清熱利尿祛濕食品:如冬瓜、赤小豆、白蘿卜、薏苡仁等。
中成葯可以參考選擇:濕熱在肝膽,可選擇龍膽瀉肝丸;濕熱在胃腸,可選擇香連丸;濕熱在皮膚,可選擇濕毒清膠囊。
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症狀,判斷自己」濕「的類型,選擇適合自己的 養生 方法和中成葯,早日祛」濕「!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寒在一起叫寒濕。體內濕氣不去除,生病感冒分分鍾就找上門,就算吃再多的補品、葯品都如同隔山打牛。
現在正處於多雨水的季節,很容易增加體內的濕氣,體內濕氣加重就會引發一系列疾病。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個60歲老中醫教的一個小妙招,排出體內的濕氣,身 體更 健康 。
1、 飲食清淡。
腸胃系統關繫到營養及水分的代謝買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發炎,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體內的濕氣。
生冷食物、冰品或者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最好在烹飪時加入蔥、姜,降低食物的寒涼性質。
2、避免環境的濕氣。
人體濕氣的產生,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意外,跟環境也有很大一部分關系。經常在潮濕、陰暗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所以,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一些小事情。
a、 房間要多開窗透氣,保持空氣流通,拒絕潮濕的環境。
b、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
c、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洗完頭發後要及時吹乾頭發。
當一個人排出了體內的濕氣之後,整個人都會精神抖擻,感冒發燒都會遠離你。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幾款去濕氣的食物,讓你身體更 健康 。
1、薏米
薏米是清熱祛濕的首選食品,中醫常用其來治療脾虛腹瀉、風濕逛街疼痛等症狀。
2、苦瓜——清涼解渴、清熱解毒
苦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可以加速排出體內的濕氣。這款苦瓜片大肚茶,採用袋泡茶的形式,高透氣性,耐泡出味,沖泡簡單,方便攜帶。
3、紅豆
紅豆是利水、消腫、清熱、祛濕的佳品。
4、玉米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
5、綠豆
7. 身體濕氣重怎麼辦
人體中有寒氣濕氣很容易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然而,由梁猜哪於種種原因,導致很多人的體內濕氣寒氣過多,久而久之,許多疾病就會找上門,因此,及時除體內濕氣寒氣刻兆頌不容緩,那麼,怎樣去除體內濕氣寒氣呢?我們一起來看除體內濕氣寒氣的方法。
怎樣去除體內濕氣寒氣
專家介紹,去除體內濕氣寒氣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採用哪種方法祛除寒氣跟濕氣,通常要根據個人情況和體質來決定的,對於濕氣寒氣不嚴重人朋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飲食上稍微注意,但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堅持一段時間,這樣體內的濕氣寒氣就會排除,切不可吃冰冷的食物,保暖也要做好。
對於濕氣寒氣比較嚴重的朋友,如果給患者的身體和生活都帶來影響,那麼就要引起重視了,可選擇中醫的方法除體內濕氣寒氣,比如中醫裡面的葯浴、拔罐,還有針灸等,祛濕跟驅寒氣的效果都不錯,需要患者注意的是,中葯治療要堅持橡碼一段時間才可以有效果。
其實,在現實生活 中,人體中或多或少的都會有濕氣和寒氣,專家建議,薏米紅豆熬粥可以去除體內濕氣寒氣,因為薏米與紅豆都有很好的祛濕效果,其健脾胃的效果也是很不錯的,專家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些薏米紅豆熬粥,對人體健康有很多大的益處。
溫馨提示:怎樣去除體內濕氣寒氣?以上介紹了去除體內濕氣寒氣的方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專家提醒,體內濕氣寒氣危害很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吃冰冷的食物,否則體內有濕氣和寒氣,從而影響身體健康,可以適當的做一些戶外運動,勞逸結合,多排汗也可以起到排濕的效果。濕氣重有什麼表現呢?
1、頭部。濕氣重,最先反應的是頭部,出現頭昏腦漲,四肢沉重,連骨頭、肌肉都是酸痛的。附帶著有頭部發熱,怕冷,流鼻涕,渾身不舒服。
2、關節。若是濕氣入侵體內,關節也會出現一些特徵。因為氣血運行不暢順,四肢關節容易沉重,屈伸不利等。
3、消化。濕氣困擾脾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濕氣重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不佳等表現。有時候還會出現口渴但不想喝水、口淡、濕困等。
4、婦女小便帶下,大便不成形。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特徵都出現過。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徵。
體內濕氣怎麼祛除?
每到春季,不少人都會出現體內濕氣重的現象。再加上現在的人缺乏運動,並且壓力過大,經常熬夜,這些都會造成腸胃消化功能受到影響,導致水分代謝失調,從而出現體內濕氣重的症狀。要去除體內的濕氣,首先要從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做起。
1、勤運動。濕氣重的人可以通過運動來緩解壓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排出濕氣。跑步、游泳、瑜伽、太極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加速血液循環。
2、多吃清淡食物。涼性、生冷的蔬果,容易造成腸胃不適。酒、牛奶、肉類不易消化。所以,濕氣階段,多吃清淡的食物為好。
3、避開環境的濕氣。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發;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8. 體內濕氣重經常頭疼,該如何調理呢
濕氣重可以導致頭痛症狀,從中醫角度考慮這種情況是痰濕頭痛,因為中醫講濕邪的性質是重濁、黏膩,濕為陰邪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阻滯經絡氣機,痰濕重的人有可能會影響影響經脈氣血的運行而形成頭痛的症狀。
頭里有濕氣,患者一定會覺得頭部很困重,好像很重濁的感覺,古人發現這個現象稱之為頭重如裹,就好像頭部沉重的好像裹一個濕布一樣。濕氣不是進入到腦子里,只不過是濕氣順著經絡,有可能周行到全身,在你的頭部出現濕氣比較重的表現,表現為頭暈、沉重感,最終甚至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等等這些表現。可以用一些健運脾濕的葯物,比如說紅豆、赤小豆、薏仁米、絲瓜、藕、冬瓜等清利濕熱的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