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區域地理的一般學習和研究方法是結合地圖和有關資料,採用綜合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具體要掌握以下三種研究方法。 1. 圖表研究法。地理學的表述有別於其他學科,文字只能恰當地表達地理概念和觀念的一部分,而不能形象地表達空間的概念。有形的圖表既是地理學的工具,又是地理知識與信息的載體,同時也是地理思想的表達方式。文字與圖表構成了地理學的形象特徵。 其中,地圖是地理學展示空間信息的傳統工具,是地理學習的工具。地圖能使時空變化現象可視化,是人們認識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變化的有效方法。任何正常有效的地理研究均要充分運用地圖。區域地理空間往往是宏大的,空間上宏大復雜的系統無法讓人們盡收眼底;時間發展的周期性、長期性給人們觀察認識地理事物帶來困難。地圖用經緯坐標准確再現空間分布,用各種符號來表現多種多樣的地理事物,小范圍容納大量的知識(時空),使人們突破時空觀察認識地理事物成為可能。 區域地理教學中,圖表研究法的培養要求包括:①在圖表上獲取簡單的信息,會進行地理數據計算和比較;②會利用圖表進行簡單的判斷;③會運用圖表表達學習結果,包括繪制簡單的地圖草圖,會將數據圖表化等。 2. 區域分析和綜合研究法。所謂「分析綜合」,是指把事物分解成若幹部分,通過分析各部分的特點、作用及其相互關系,認清主導因素,從而認識其本質特徵。 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全球、國家穗知、地區間的地理特徵或區域綜合體的形成,均是各種自然、人文要素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結果。要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級拿緩別地理綜合體(區域內綜合猜敏消體)內部的狀況及特徵,必須對地理綜合體各方面進行剖 析,認清各部門的特徵,並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才能對該地區地理特徵或區域綜合體獲得正確、完整的認識。因此,區域分析和綜合法是地理研究中運用相當廣泛的一種方法。 區域地理教學中,區域分析和綜合研究法的培養要求包括:①學會將區域分解成若幹部分或個別屬性方面來認識;②學會將分解的對象結合成一個整體加以認識;③能夠認識各個部分的聯系並找出主導因素。 總之,區域分析和綜合研究法就是使學生學會分析地理問題,培養其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3. 區域比較研究法。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石。地理學的特點之一是「區域性」,即指區域內部相對一致性和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區域比較是地理學科重要的研究方法,它要求通過區域間的自然、人文要素的橫向比較,認識區域間的「一致」和「差異」。 區域地理教學中,區域比較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求包括:①學會運用「比同」和「比異」的方法,比較區域間的共同點與差異點;②學會運用比較方法認識同一地理區域不同階段的變化特點;③學會確定區域間的比較標准。
⑵ 區域地理環境特徵的分析方法
1.從自然地理環境影響分析: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土地及礦產資源.
2.從人文地理環境分析:包括人口,工業,農業,商業,旅遊業,交通運輸情況等.
⑶ 區域分析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區域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 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區域的發展方向,工業企業的合理組合和布點,區域性的交通、動力、水利、農林、環境保護等各項工程設施和建築基地的綜合安排,居民點體系的規劃等。
在區域分析中,區域政策與實施措施包括宏觀政策、微觀政策、支持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區域規劃政策研究應注意與國家其他政策之間的相互協調一致。
(3)區域並進行進一步分析的方法擴展閱讀
區域分析的空間管制與協調規劃:
區域分析的空間管制,主要明確區域社會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落實與上一層次空間、周邊區域空間的協調,以及區域空間內部的次區域空間之間的協調。
區域分析的協調規劃中,協調的重點是區域功能分區、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和生態環境建設等。一般使管制要求落實到區域空間上,將區域整體分成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等4 種類型(依據生態適宜性評價結果)。
區域空間管制的主要依據是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尤其是區域空間生態適宜性的評價結果。
⑷ 如何從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二方面分析區域差異
學習目標:
1、 明確區域差異產生的原因。
2、 學會運用比較法對比區域差異。
3、 學會此世羨運用圖表分析區域差異。
4、 掌握回答區域差異問題的答題技巧。
學習過程:
考點一:區域差異
【自主學習】
(1)產生原因:各區域所處的 、 不同、地形影響及其對各地區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2)表現:各區域在 、地貌、 、土壤、植被及經濟、 、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
【合作探究】
1、地理環境的差異體現在哪些方面?請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結構框架的形式進行表示
2、上述地理環境差異的自然要素對人文要素有什麼影響?請舉一例加以說明
考點二:區域差異比較
【自主學習】
(1) 自然環境的比較
相似性:都是 ,面積相差不大;大部分地處 ,氣候比較溫暖濕潤。
1
相似性: 都是森拍發達的 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都比較高,經濟發展過程中都發
揮返神了 的優勢。
3、日本和英國位置的不同引起了哪些地理要素的不同? 進一步引起了哪些要素的不同?
2
4、日本和英國的工業布局都具有「臨海型」的特點嗎?為什麼?請結合「自主學習」部分分析回答。
⑸ 地理的分析方法
地形,自然條件,以及地理位置,工業水平來分析。
如日本:地形主要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狹人稠,資源短缺,四面靠海,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這里交通便利,有利於進出口事業的發展。
⑹ 基本分析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幾種
基本分析法主要包括宏觀經濟分析。主要探討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和宏觀經濟政策對股票活動和股票市場的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主要通過一系列經濟指標來反映。 中觀經濟分析。主要探討業和區域經濟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拓展資料:
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是以企業內在價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決定企業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經營狀況等進行詳盡分析(一般經濟學範式),以大概測算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和安全邊際,並與當前的股票價格進行比較,形成相應的投資建議。基本分析認為股價波動軌跡不可能被准確預測,而只能在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買入並長期持有",在安全邊際消失後賣出。
其中宏觀經濟分析主要探討各經濟指標和經濟政策對證券價格的影響。
經濟指標又分為三類:先行性指標,這些指標的變化將先於證券價格的變化;同步性指標(如個人收入、企業工資支出、CDP、社會商品銷售 售額等),這些指標的變化與證券價格的變化基本趨於同步,滯後性指標(如失業率、庫存量、單位產出工資水平、服務行業的消費價格、銀行未收回貸款規模、優惠利率水平、分期付款占個人收入的比重等),這些指標的變化一般滯後於證券價格的變化。
除了經濟指標之外,主要的經濟政策有: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信貸政策、債務政策、稅收政策、利率 與匯率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等。
行業分析和區域分析是介於宏觀經分析與公司分析之間的中觀層次的分析,行業分析主要分析產業所屬的不同市場類 型、所處的不同生命周期以及產業的業績對於證券價格的影響;區域分析主要分析區域經濟因素對證券價格的影響。公司分析是基本分析的重點,
公司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財務報表分析是根據一定的原則和方法,通過對公司財務報表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比較、組合、分解,求出新的數據,用這些新的 數據來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是否健全、企業的經營管理是否妥善、企業的業務前景是否光明。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目標有公司的獲利能力、公司的財務狀況、公司的 償債能力、公司的資金來源狀況和公司的資金使用狀況。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垂直分析法。
(2)公司產品與市場分析。包括產品分析和市場分析兩個方面。前著主要是分析公司的產品品種、品牌、知名度、產品質量、產品的銷售量、產品的生命周期;後者主要分析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市場佔有率以及市場競爭能力。
(3)公司資產重組與關聯交易等重大事項分析。
⑺ 區域經濟學有哪些分析方法啊幫幫忙~~
區域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有很多。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分。空間計量分析就是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不同的問題所有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例如分析區域收斂問題時,主要有:截面數據分析法、面板數據分析法、時間序列分析法、以及分布式收斂分析法。
不知道你研究的論文是哪方面的,所以不好推薦。
波特的五力模型主要用來分析企業所在行業競爭特徵的一種工具,是企業制定競爭戰略時經常用到的戰略分析工具。 不適用於區域經濟研究。
⑻ 如何整體把握初中區域地理教學內容的教學實錄
並輔以案例進行分析說明。
區域地理是高中新課程必修三的主要內容,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共同組成了高中地理課程的三個必修模塊,是中學地理教學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必修三是在學灶磨習了必修一、必修二有關地理環境的組成、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及人與環境協調發展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人地關系、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踐,就區域可持續發展進行的綜合分析的學習過程。因此,必修三是依託具體區域案例,培養學生學會綜合分析、應用的能力。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是地理學的核心問題,而認識這一關系則需要落實到具體的區域上,因此進行區域地理教學設計時需要考慮到與必修一、必修二的聯系,同時突出區域地理特點及教學價值,需要對這部分內容有整體把握。
高中新課程必修三區域地理包括兩部分內容,「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區域可持續發展是目標,認識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是基礎,只有螞辯洞在認識區域內地理環境、人類活動及其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才可能採取適當的策略,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進行區域地理教學設計時,需要將這兩部分內容聯系起來進行單元教學設計,通過依託具體區域,分析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是本部分教學設計的主體思路。
教學設計是應用系統方法分析研究教學的問題和需求,確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步驟,並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的一種計劃過程與操作程序。一般來說,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包括教學內容及其教育價值分析、學生及學習任務分析、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活動的設計、學習效果評價的設計。這其中,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核心,所有教學活動都為達成目標而設計,而教學目標的確立需要依據課程標准;為達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其教育價值分析是首要任務,因為「教什麼」遠比「怎麼教」更為重要,只有在整體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學才能順利實施。因此本講聚焦於整體把握區域地理教學內容,梳理出區域地理教學內容的思維主線,找出最核心的知識,從而回答區域地理部分需要教給學生什麼最重要的知識的問題。
1 基於課程標准整體把握區域地理教學內容的一般思路
課程標準是對區域地理教學設計所需要達成的最終教學目標,因此整體把握區域地理教學內容,首先需要在理解課標的基礎上進行。
在《高中地理新課程標准》中,必修三區域地理包括兩部分:「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其中,「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部分的標准如下:
1)了解區域的含義;
2)以兩個不同區域為例,比較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
3)以某區域為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4)舉例說明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區域可持續發展」部分的課程標准如下:
1)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發展的原因,森林、濕地等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了解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
2)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了解該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3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農業生產的條件、布局特點和問題,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
4)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5 )以某經濟發達區域為例,分析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了解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措施。
總體來看,課程標准對於區域地理部分的要求,主要採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特定區域為載體,從了解區域的含義入手,認識區域的時間和悶枯空間上的差異,並以具體區域為例分析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應用,進而達到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基於課程標準的要求,區域地理教學設計可以運用地理視角,即地理的空間視角、時間視角和綜合視角來分析和看待這部分內容,構築教學設計的思維主線,梳理知識間的聯系,建立有層次的知識結構。因此整體把握區域地理教學內容可以有以下思路:
⑼ 人文地理學分析方法有哪些
一、人文地理學研究的調查研究方法
地理社會調查
科技文獻資料
地理調查和信息獲取的新技術與新方法
區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較和歸納
二、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空間模型方法
(一)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要數學模型
統計分析模型規劃與管理模型系統分析模型
(二)數學方法在人文地理學中的應用
分布型分析相互關系分析類型研究 網路分析 趨勢面分析 空間相互作用分析 系統模擬研究 過程模擬與預測研究 空間擴散研究 空間行為研究 地理系統優化調控研究
三、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社會學方法
(一)人文地理學中的現象學方法
(二)時間地理學方法
(三)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社會生態方法
四、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系統分析方法
系統分析是對系統要素的性質、功能、相互關系進行分析,對系統的各種不確定因素、系統的組織、結構、狀態和可能的變化,通過綜合處理,建立模型,反復驗證,以作出判斷,並提出抉擇方案。
⑽ 如何對幼兒在美工區進行觀察與分析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
一直以來,大家對區域材料的有序投放、幼兒活動的指導等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但對區域中幼兒的活動狀況卻很少進行觀察和評價。
因此,幼兒什麼行為是教師應該及時鼓勵、推廣的。
什麼行為是教師應該指導和干預的。
什麼行為是教師應該放手的。
這些問題的解決都有賴於教師用心的觀察和適當的評價。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覺得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幼兒區域活動進行觀察和評價。
一、幼兒是否能按規則提示約束自己的行為
區域活動具有開放、寬松、自主等特性,能更多地體現幼兒個體的游戲願望和自主行為。
因此,游戲離不開規則。
在區域活動中,除了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規則外,還可以把禮儀教育、品格教育融入到區域中去。
比如:在幼兒學習了基本禮儀和良好的品格習慣以後,根據區域的規則要求用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在每幅畫的右下角寫上序號,讓幼兒一目瞭然的觀察到區域規則所要求的內容,對幼兒進行隱性教育。
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游戲、戴入區標志、填寫入區表等形式,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處理。
比如:在操作區活動中,發現楊東傲小朋友在玩釣魚游戲時,把魚上面的曲別針掰直了,把魚嘴也撕壞了,當時問楊東傲小朋友:知道區域規則中,有一條是愛護公共物品和材料的規則嗎。
答:知道。
又問:那為什麼還要把它撕壞。
這樣做不是違反游戲規則了嗎。
楊東傲說:是看到盒子里有曲別針,還有的魚嘴上沒有曲別針,想把曲別針別在魚嘴上,沒有做好,就把曲別針和魚都弄壞了。
了解了具體的激納游情況後,沒有批評他,而是讓他觀察老師是怎樣做的。
讓他也試一試,看到他成功後,及時的鼓勵他是好樣的。
這時教師採用的不是包辦代替,而是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同時也提醒其他幼兒注意愛護物品和材料,引導幼兒學習約束和調整自己的行為,促進幼兒的社會性行為的發展,並使活動更有理、有節、有序、有意義。
二、幼兒是否與同伴、材料積極互動,在不同的區域,產生不同的效果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主要是以個體、自主學習的方式活動並建構經驗的。
然而,幼兒的學習離不開同伴的影響,同伴互助是幼兒成長的重要背景和資源。
同時,材料承載著教育者的期望和智慧,理應成為吸引幼兒注意,幫助幼兒學習,引導幼兒互動,延續幼兒興趣的媒介。
因此,不同的活動區域、不同特性的操作材料、會產生不同的活動效果。
在建構區,要求幼兒能利用不同材質的積木、半成品,運用搭高、鋪平、對接、圍合、對稱等方法,搭建出一定規模的建築造型,說出作品的名稱及用途。
在閱讀區,要求幼兒能主動選擇書,細心觀看畫故事,理解故事內容並和同伴互相交流。
在角色區,幼兒能扮演各種角色,與人交往,語言使用貼切,講文明,懂禮貌,團結友愛,互相尊重。
在美工區,幼兒能主動選擇和處理材料,善於利用各種資源,會使用簡單的工具,作品有一定的創造力,愛惜自己的作品。
在操作區,能積極嘗試各種玩具,會排、會分類、會排序、給小動物餵食、練習系鞋帶、編辮子等。
教師除了要適當調整幼兒的活動外,還要注意從新、奇、趣入手明銷,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慾,並經常更新區角材料,啟發幼兒對同一種材料不斷變化出新的玩法。
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把生活中可利用的廢舊物品,如;
酸奶瓶、紙盒、果殼、舊紙筒、蛋殼等材料,讓幼兒和家長一起收集,投放在區域中,形成資源共享。
教師還應該支持幼兒興趣的持久程度,並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只有這樣的游戲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茄臘所熟悉,才能真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工作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表格,對幼兒區域活動情況進行評價,還要定期對幼兒進區頻率、與材料互動情況進行統計,適當調整幼兒的活動。
總之,教師應精心為幼兒創設適宜的區域環境,提供適宜的操作材料,結合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在與區域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做到玩中學學中玩,與材料互動,使區域活動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游戲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