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閱讀短文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品讀

閱讀短文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品讀

發布時間:2023-04-02 02:02:57

① 怎樣讀懂文章的意思用什麼方法舉幾個例

具體來講,閱讀的基本步驟是:
(一)、初讀文章,了解文章中寫了哪些內容
比如一篇記敘文,是以寫人為主,還是寫事為主。如果是以寫人為主,我們就要注意作者從哪幾方面對人物進行了刻畫。如果以寫事為主,就要注意作者寫了哪些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安排材料的。這樣我們對文章的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二)細讀文章,弄懂每個段落的意思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個自然段組成的,因此,對自然段的理解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礎。
要理解自然段,需要了解常見的幾種構段方式,學會歸納自然段的段意。
自然段的基本結構有以下幾種:
(1) 先總後分
段落中的總分關系,就是利用一個概括性的句子寫出段的主要內容,然後圍繞總起句寫出分句,從幾個方面加以敘述,其中每個方面可算作一層。它一般有「總分」「分總」「總分總」三種形式。
(2)並列關系
在一個段落中,幾句話或幾層意思是並列關系,分別描述了幾件事或從幾個方面來說明一種事物。
(3)時間關系
特點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分層次,有明顯的表示時間的詞語。
(4)因果關系
這種結構形式往往在一段話中有兩層意思,一層寫原因,另一層寫結果,其呈現方式有兩種,或先因後果或先果後因。
(5)轉折關系
這種結構形式的段落,前後意思是相反或想對的,中間往往是「可是」「但是」「然而」等表示轉折的詞語來連接。 (三)熟讀課文,弄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分段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分段。一般記敘文隨著事情的發展過程,通常按照「起因——發展——高潮——結局」來寫,對於這類文章的分段,就可以按上述順序分段。
2、按時間先後分段
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是按時間順序來組織材料的,分段時就可以按時間的變化給課文分段。
3、按空間位置的變化分段
游記、參觀記、寫景狀物的文章,常常會因為作者觀察的順序、觀察點的變化而存在空間位置的變化,分段時只需抓住文中表明地點、空間轉移的詞句,就可以理清文章的段落結構。
4、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分段
帶有說明文的文章或狀物的的記敘文,往往以內容的不同來劃分段落。
(四)精讀文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是:主要內容+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的語言形式是:贊揚了、抒發了、反映了、說明了、揭露了等等。
(五)品讀文章,找出文章中的精彩詞語和句子。
理解詞語的意思有多種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有以下兩種
1、藉助字典和詞典,聯繫上下文,弄懂詞語的意思
2、結合句子和上下文,在語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六)欣賞文章,學習寫作方法
(1)了解文章是怎樣開頭、結尾的,文章的銜接與過渡怎樣,內容的照應和詳略怎樣。
(2) 弄清文章是如何表達的。比如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語言有什麼特色,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等。

② 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要從小就開始學起,提高我們的語文成績的關鍵也在於此了。掌握閱讀的 方法 和技巧有助於我們提高語文成績。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了解 文章 大意

可從兩方面著手。

1、讀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通過它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大意,我們可以把審題與讀課文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讀文先讀題。

從課文的題目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①以人命題的,由人想到事,圍繞事情提出問題。

②以事命題的,抓課題的中心詞,圍繞中心詞提出問題。

③以物命題的,從抓物的特點入手,理事及人。

④以地名命題的,由題目想到景物,圍繞景物特點提出問題。

讀文時,又要反過來看看文章內容是怎樣緊扣題目,展開自己提出的問題與文章所寫內容是否吻合。

2、了解思路。

文章的結構是作者思路的外部體現,了解作者的思路就能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文章一般是按照下述思路組織材料的:

①.縱向思路,如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或時間先後順序安排材料,讀這類文章,我們要想一想,作者先寫什麼、後寫 什麼,或者事情是怎樣發生的,怎樣發展的,結果怎樣。

如:《做風車的 故事 》,我們就可按上述提示,邊讀邊摘要點:喜歡做手工→做風車→贊揚→嘲笑→難受→ 發憤學習,我們用恰當的詞語把上述要點串聯起來就是文章的大意了。

②.橫向思路,如按事情的特點安排材料,讀這類文章注意有沒有思路。

如:《富饒的西沙群島》,開頭先概括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接著分別從海面、海 底、海灘和島上四個方面描述西沙群島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最後 總結 西沙群島的富饒,我們抓住了開頭這一句話,全文脈絡就清楚了。

二、讀懂每一句話

掌握了文章的大意,我們從整體上對文章內容有了初步印象,這還不夠,還要深入到文章的各個局部,研究作者如何用詞 造句 ,組句成段、組段成篇,文 章有幾層意思,最後才能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深切的體會和整體的理解,文章是由一句句話組成的,文章應該讀懂每一句話。尤其是一些關鍵性的 句子 和比較難懂的句子,更要認真思考。

1、抓關鍵詞語。一個句子里詞語很多,但最能表達句意的詞只有一兩個或幾個,這就是一句話的關鍵詞語,我們能理解關鍵詞語在句子中的特殊意義和感情色彩,整個句子的意思便清楚了。

2、聯繫上下文。聯繫上下文中有關的詞句或段落是正確理解句子的主要方法。

3、聯系時代背景。閱讀文章要聯系文章寫作時代背景,才能領會它的含義。

4、用縮句法讀懂長句。有些句子附加成分多,句子較長可以用縮句的方法,先抓「主幹」,剔去「枝幹」,然後再分析這些「枝葉」的作用,逐步深入理解句子的意思。

以上四種方法,不是孤立的,我們在閱讀文章時要綜合運用這些方法,不斷提出問題,步步深入地去理解句子的含義。

三、讀懂每一段話

在讀懂每一句話的基礎上,要准確而又迅速地了解每段話的意思,必須掌握「讀懂一段話的方法」。

1、抓中心詞。一段話總是圍繞一個主要意思來寫的,就像一句話中有關鍵詞語一樣,有的段落它有一、兩句表明主要意思的句子,這就是中心句,抓住了中心句就容易概括一段話的意思。

2、理清層次。有些自然段沒有中心句,必須通過逐句分析,理清一段話層次,先弄清每層意思,再歸納這個自然段的意思。

四、劃分段落

劃分段落,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文章分成幾個意思相對完整而獨立的部分。因此,分段時,先要理清全文的順序找到分段的依據,然後進行劃分。

五、最後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把各段大意連起來,就是全文的主要內容。

2、抓住 記敘文 基本要素歸納文章內容。

3、抓住幾個主要問題歸納主要內容。

2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劃分段落層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義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節。它是作者在表達內容時,圍繞一個意思說一句話或幾句連貫的話,是構成篇章的最小單位。意義段又叫邏輯段,它可 以由一個自然段組成,也可以由幾個相關的自然段合並而成。

自然段著重文字表達的需要,意義段著眼思想內容的劃分。

我們學習段,一是弄懂怎樣把話一句一句地連起來,表示一個主要意思;二是進行 思維訓練 ,培養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層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劃分層次,就是通過對一段話的分析,看出這段在有個意思,這幾個意思又是怎樣一層一層有順序地寫下來的。

自然段常見的組合方式有:

1、順承式。

即按事情或動作的先後順序表達。

例如:7月27日凌晨兩點,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

官兵們 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兒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 堤!」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

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 軀築起了一道人牆。

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 雨水 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這是人民子 弟兵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

這一自然段共有四層意思,把四層意思歸納起來概括段意:

當九江賽城湖大堤塌陷時,官兵們聞訊趕到,扛沙包,築人牆,終於保住了大堤。

2、並列式。

在一段話中,分別寫幾種事物的幾個方面,它們層與層之間的關系是並列存在的。

例如《精讀與泛讀》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對一大堆讀物,我們可以將每本書的內容提要、前言、章節目錄等很快地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樣就能大致了解每本書的梗 概、特點及應用范圍等。

對一本讀物來說,可以幾段幾段地粗讀,也可以幾頁幾頁地翻閱,而不必逐一探究某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俗話說的「一目十行」, 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 快速閱讀 方法。

這一段前後兩部分分別介紹了面對許多讀物和一本讀物時不同的讀書方法。前後顯然是並列並系的。

3、總分式。

先總述後分述或先概括敘述後具體敘述,也包括先總述再分述最後總結以及先分述再總結。

如《爺爺的蘆笛》第1自然段。在強強的相象里,爺爺的小閘屋是個好玩的地方:碧藍碧藍的海水就踩在腳下。白天,成群的海鳥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 在海水中,如千萬點螢火閃閃爍爍。

更有趣的是,海水長著一大片一大片的蘆葦。一張普普通通的葦葉,經爺爺三折兩卷,就成了一支蘆笛。吹奏起來,曲調是那樣 婉轉悠揚,還帶著一股濃濃的海水味……。

這一段先總述爺爺的小閘屋是個好玩的地方,再具體描繪周圍景色之美、蘆笛曲調動聽。

再如《夾竹桃》第三個自然段。先總述我們家常見的花應有盡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兒依次開放的景象,最後總結園子里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的盛景。

4、轉折式。

全段分兩部分,前後兩部分意思轉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轉折詞分開。

例如《灰椋鳥》第一自然段。「早就聽說林場的灰椋鳥多。我想,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有什麼好看的呢?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就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這一段可概括為:原以為灰椋鳥沒什麼好看的,可是自從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我決定去看看。有時,前後兩部分內容間沒有轉折詞,但其中的轉折關系仍顯而易見。

如《煙台的海》第一個自然段:中國的沿海城市,東面或南面臨海的居多,北面臨海的卻很少。煙台恰是北面臨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這一段前後兩句問雖無轉折詞,然轉折關系一讀便知。

轉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轉折後的內容概括段意。上面這段可概括為由於煙台是我國少數北面臨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結果的關系表達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後果和先果後因兩種情況。

例如《莫泊桑拜師》第一個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從小酷愛寫作,孜孜不倦地寫下了許多作品,但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沒有什麼特色。//莫泊桑焦急萬分,於是,他去拜法國文學大師福樓拜為師。

這一段段意可概括為莫泊桑早年寫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樓拜為師。

以上是先因後果,再舉一例先果後因。

《真情的回報》最後一個自然段「騎上這輛嶄新的自行車送報快多了。當然,我從沒想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依舊下車把報紙送到每家門口;下雨下雪天,依舊把報紙送進門里。因為我永遠記住了:誠實的勞動,換來的是難忘的關懷和愛意。」

這一段前面是結果後面說明原因,從而突出了原因,點明了課題的含義。

二、劃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劃分文章段落,可以參考上述分層的幾種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還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總起句;有的在段尾,即總結句;也有的在中間議論部分或人物語言中)。抓住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話概括段意。用小標題的方式進行概括。

分別舉列如下:

1、《夾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並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又如《秦兵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馬俑規模宏大」,就是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沒有中心句,可根據主要意思概括為:「江澤民同志來到南開大學閱覽室,與青年學生一起吟誦詩詞並談論古典文學常話。」

3、《碧螺春》各段則可以小標題形式概括各段內容。a、久負盛名;b、名稱來歷;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寫文章的主要內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要太具體,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節、主要事件或敘述的幾個要點簡要地寫出來。

抓主要內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連起來,稍加整理;

2、按所敘述的問題來抓文章的主要內容;

3、根據文章的標題,加以補充。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以分為五段:第一段寫了五壯士接受任務;第二段寫誘敵上山,痛擊敵人;第三段寫了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段寫頂峰殲 敵;第五段寫英勇跳崖。

把這五段段意連起來,稍加整理,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篇文章寫了五位壯士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掩護群眾的任務,有計劃地誘敵上 山,痛擊敵人,終於把敵人引上絕路,殲敵於頂峰,最後英勇跳崖的經過。

又如《顏黎明的信》一文敘述了這樣幾個問題:

1、青年人該怎樣讀書;

2、談在上海看桃花;

3、能不能把信發表;

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把這幾個問題綜合起來,稍加整理,可以這樣歸納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魯迅在信中談了青年人讀書要博採眾長、博覽群書、興趣廣泛,又談了關於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發信這個話題,最後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

3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 速讀原文材料——優化閱讀方法,講求閱讀實效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認真地閱讀給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而對於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來說,語言知識與閱讀時間都是有限的。

因此,除了布置相適應的閱讀任務以外,在課堂上適度的精讀指導是相當有意義的。培養快速閱讀能力,指導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思維理解的方法,我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嚴格要求,嚴格練習。學生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有許多不良習慣,有的喜歡小聲朗讀或用手指、筆、尺子等指字認讀;有的則習慣咬文嚼字,逐詞逐句慢慢讀,以為這樣讀才能讀得透徹、理解得深刻。

針對這些不良讀法,在閱讀練習時,我要求他們做到:集中注重力,閱讀時做到「心到」、「眼到」、「筆到」;自主閱讀,獨立思考;快速閱讀,快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規定閱讀的時間,一定要按時按量完成。

2、教給讀法,自主感悟。《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閱讀要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讀法指導上要求做到對閱讀材料要一氣呵成讀完它,中間不能停頓或復讀;盡量使用默讀,達到在感知中認讀,在速讀中感知。

3、捕捉信息,重點突破。學生閱讀,既有「從書面文字開始而止於大腦的某種再現或解釋的過程」,也有「從已經習得的知識和技能」出發在閱讀中又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為一個「真正主動的、由內心促動並受內心支配的過程」。

閱讀的同時要用筆標出不懂的字、詞或句子,以便及時解決。課文《神童的「秘訣」》中陳毅讀書的方法,學生可以借鑒。認真地閱讀文章是做好題目的前提,只有認真地通讀全篇,做題時才能胸有成竹。

(二)看清題目要求——平心靜氣審題,切忌粗心大意

學生在審視閱讀理解的問題要求時,關鍵的字、詞或句子要讓學生在文中找到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第二遍讀文章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細讀全文,一般要做到如下幾點:

1、基礎知識,牢牢掌握。閱讀題型多種多樣,但是一定有基礎知識的考察,比如填標點符號、填關聯詞語、填拼音、找錯別字、找出文中的近 反義詞 ,摘抄比喻句、劃出中心句等等。

這些考察的是學生的基礎知識,課堂里一定訓練過,粗心的同學卻往往會與正確答案失之交臂。例如要求圈出正確的詞語,有的同學反而把錯誤的詞語劃去了。類似的情況,在考試時常常能見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學在該題項中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做這些基礎知識的題目時要格外仔細,這些題目盡量不要失分。

2、生字新詞,不要著急。試題中一旦出現生詞,一般會註上中文詞義,如果沒有注出詞義,那麼學生應該這樣處理:

① 利用構詞法即拆分詞素的方法來猜出這個詞的大致意思;

②有些名詞要聯繫上下文意思來猜測其意思;

③有的生詞是故意不給注釋的,是要在題目當中出現的。最常見的兩種情況:一是,要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根據意思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例如:實際的表現和所得到的稱謂或名聲是一致的。第二種情況相對於難度小一些。

3、弄清問題,巧用「原話」。對於一些題目,原文中有明顯的准確答案,要善於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進行回答。①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句子設計的,可以從文中一句找到正確的答案;②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一段話設計的,因此可以從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確的答案;③有的有的問題是根據整篇文章設計的,要求學生認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據文中提供的線索或信息進行邏輯推理。

4、想像說話,聯系生活。學生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最怕碰到回答問題和想像寫話,例如:聯系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讀文後的感受。或是: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請寫幾句話。

這樣的題目往往要先從課文中說起,你喜歡主人公的什麼品質,然後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自己是怎樣做的。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醒學生寫答案時要答滿線格。

例如:《鄰家的星期四》「唉,本該是我們的星期四,現在整個兒成了鄰家的星期四。我不由得生出長久不易平息的聯想來。」請你聯繫上文寫寫「我」可能聯想到什麼?(一連三張紙條,一連三次提醒,這位女主人真是熱心哪!她讓我們充分感受到悉尼人高度的環保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希望這些環保意識也能紮根在我們心裡,讓我們的生活環境也能越來越美麗,以優美、整潔的環境迎接世博會。)

像類似的發揮想像的問題,要聯系生活來領會文中的關鍵句段的意思,即從文中讀出自己,讀出「我」,學會轉換角色,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這樣答案才能更加完美。

在審題的時候,要像對待數學試題中的數字一樣,認真看清每一個字、詞、句、甚至每一個標點,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分析問題的提問要點。

(三) 細找文中原話——巧借關鍵詞句,進行答案定位

語文閱讀理解題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它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質。其問題設置大致分三個層次:直接源於原文,間接源於原文,超越原文。

對第一層問題,需要認真感知原文,並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從原文或自己的知識儲備中覓得答案;對第二層問題,需要反復強化、整體感知原文,對文意做到融會貫通,並積極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對第三層問題,需要高度領悟文意,並在此基礎上積極運行延伸思維、 發散思維 、 逆向思維 等思維活動,才可形成答案。就上面的三層問題的題型,我分別舉例說明。

1、直接提取信息。大多數閱讀試題會出自選文的某一處地方,其關鍵詞基本涉及到具體的字詞句,我們可以抓住問題中的關鍵詞,找准問題的出處。

答案一般在問題關鍵詞前後的位置,可以在其上文和下文或是聯繫上下文進行搜索定位。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低年級較為常見)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2、提取信息後概括。有時候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如若它指定必須要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回答,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概括。

3、提升內涵,升華情感。有些題目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如《在金色的沙灘上》一文,作者為什麼要用《在金色的沙灘上》為課題?(理解「金色不僅指的是沙灘的顏色,更指的是小姑娘這種如同金子般的高尚品質。)這就要求學生要經過縝密的思考,寫出完美的答案了。

語文閱讀理解中,回答問題要精煉,摘取原文則是關鍵。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准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緊扣關鍵詞句,帶著問題去讀短文,可以快速地在原文中找出答案。

(四)認真回答問題——掌握答題技巧,力求言之有據

閱讀能力培養的最終目的是答題時取得最大的正確率,所以教師要正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教學生掌握必要的答題技巧:第一遍讀文章時不要做題,第二遍閱讀時再做題。回答問題時也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不可不答。學生只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提出的問題,才能得分。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就必須向學生說明這一點,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

2、不能亂答。學生不聯系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不得分。我們在閱讀理解訓練中強調學生要答滿線格,但並不是讓學生胡說和亂說,寫一些沒用的東西。答題時要抓住要點,不能偏離題目要求。

3、懂得取捨。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先放一放,以免影響回答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後,如有剩餘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

在解答閱讀題時,讓學生千萬不要慌,要靜下心來,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 思維方式 ,先從容易的入手,逐漸地打開思路。

4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例: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這句話是總起句,在文中起到開篇點題,引出下文的作用,抒發了作者對荷蘭的贊美之情。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總結全文。

例: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了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抒發了作者對鄉下人家的熱愛之情。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例1:「筆直的公路上,一隊隊燈柱,像等待檢閱的儀仗隊。」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燈柱的整齊地立在公路上的特點。

例2:「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雨後春筍生機勃勃的特點。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例:「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調了灕江的水的靜、清、綠的特點。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例1:「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卧,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是設問句,它能引起讀者對進入金龍洞的小船的注意,並引起讀者的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例2:難道蝙蝠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是反問句,它強調了蝙蝠的特點,蝙蝠的眼睛特別敏銳也不能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楚所有的東西,並加強了語氣。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 短語 用了比喻、對比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 說明文 :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相關文章:

1. 小學語文短文閱讀理解得高分的四個技巧

2. 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及方法步驟匯編

3. 小學語文六年級閱讀方法及技巧

4.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

5. 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③ 散文的品讀有什麼技巧

1、整體入手,理清文章脈絡。材料豐富,思路靈活是散文的主要特點之一,閱讀時一定要著眼於文章的整體,注意理清內部的相互關系,從宏觀上駕馭文章,體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傾注其中的情。
2、了解背景,透視創作歷程。作品是社會的折射,內容是背景的產物。有不少散文的創作,往往受環境的影響。因此,了解文章的相關背景,是閱讀鑒賞散文的一把鑰匙。
3、藉助想像,體察作者情感。散文屬於文學范疇,閱讀散文必須發揮聯想和想像,結合個人生活體驗,和作者情感發生強烈共鳴。。

4、辨識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仿茄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現手法之一,托物言志類散文也多次出現在高考試題中。
5、明確技巧,提高答題效率。閱讀散文,掌握一些常見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技巧,可以提高閱讀效率,提高答題的正確率。常見的有:①比喻。如「獸」「鬼」各指什麼(《獸·人·鬼》);②反襯。如《報秋》中用太陽花反襯玉簪花生命力之強;③對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翹起的狗尾巴草」,「自虛大乎我炫耀的燈籠草」,「凌空懸掛的黃瓜」,與「緊緊依靠大地,樸素沉著的青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④象徵。如《門》(2001年)中的「門」;⑤排比。如「領取秋,領取冬,領取四季,領取生活」(《報秋》),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對點明主旨起到了強化作用;⑥變換人稱。用「我」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用「你」便於抒情,便於對話,拉近與讀者的距離,用「它」或「她」只是寫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顧後,分析句段關系。閱讀散文時還要瞻前顧後,注意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前後勾連。如《話說知音》(2002年),為什麼說「知音的傳說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理清前四段之間的關系。第一段寫自從有了關於知音的傳說後,人們對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寫了關於知音的傳說在歷代典籍中的記載。綜合這兩部分,就回答了以上問題。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閱讀散文還需注意文體特點。敘事散文講求以小見大,形與神的關系是重點;寫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與景的契合是關鍵;詠物散文托物言志,盡可能體味象徵手法。但有一點更重要,那就是,閱讀鑒賞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發現「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智慧去解讀「差悉作者心靈彈奏的歌聲」。

④ 文言文閱讀方法

1. 文言文閱讀技巧

學習文言文重點主要是文言文的讀音,斷句,對句意的理解,對精美語段的背誦,對文章內容的要點的概括這五個方面,近年來為了更好的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也擴大了對課本以外的淺顯的文言文閱讀。

學法指導:

1.讀准字音

藉助課本(書下注釋)和工具書,讀准字音。文言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多義字;通假字;古代人名;地名仍保留古音的字。這些都是學習的重點。

2、學會斷句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進行朗讀,詞之間的停頓根據文意,古漢語大多採用單音詞表意,不要把兩個相鄰的單音詞誤讀為現代漢語的合成詞。長句可根據文意斷句,句首的語氣詞可停頓。

3.理解句意

①藉助課文注釋、工具書理解句意。

②了解古今詞義變化,正確理解句意。

③結合上下文理解句意。

4.對精美選段進行背誦

要想背得快、記得牢,首先要讀准課文,一字不差,不丟字,不多字,不錯字,認真地逐字讀,待到讀熟後,再考慮背誦,一篇新課文,最主要的是先讀正確,否則讀錯的地方形成習慣很難糾正。其次,邊讀邊理解,已有理解內容,才能背得准確。第三,背誦時可將較長的文章分成小段,「個個擊破」。第四,藉助聯想,形體動作,輔導記憶背誦。第五,不斷復習,任何人記憶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計劃地進行反復訓練,可以增強記憶。第六,背誦中心難點易錯之處,可摘重點寫筆記。

5、對內容要點的概括 針對文章的內容,一般設問:寫什麼人,敘了什麼事,介紹了什麼物品的特點,闡述了怎樣的道理,答這些問題,就要逐句逐層逐段理解文章,在閱讀方法上是與現代文相同的,文言文雖然因距離我們生活較遠,但它的學習是有明確范圍的,無論那個知識題,都以課本為主。所以一般同學只要肯下卜氏力氣,文言文的成績就會較好。

2. 文言文的閱讀方法是什麼

文言文閱讀是高考必考的內容,共20分,主客觀題兼有。

多年的備考工作積累讓我清醒地認識到,文言文的復習要夯實基礎,文言文閱讀水平的提高要以閱讀和訓練想結合,在理解文言實詞虛詞詞義和句式特點的基礎上把握全文,要注重詞語和句式歸納的對比練習,句子的翻譯要准確規范、直譯為主,適當增加文言文的課外閱讀量。 (一)掌握文言的常用詞語和句式的一般用法,不是讓學生生硬地記古漢型凳散語詞典、背語法條條,而是要通過閱讀文章,用「字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辦法去解決。

學習語言的最好辦法是生活到那種語言環境中,每天說,每天聽,就能很容易地學會。說文言的時代已經距我們很遠很遠了,我們學文言文已經找不到那種語言環境了。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誦讀古人的文章和古人晤對一堂,在一個小的天地里創造出一個學文言的語言環境。誦讀時,口耳眼心都能用得上,記得快,能培養文言的語感。

誦讀必須在理解詞義,了解句式的前提下進行。閱讀文言文與現代文不同。

現代文是從現代漢語寫的,所用的詞彙和句式在口頭上就很熟悉,並且理解了,只要把文章念出來,體會體會,就能明白意思。文言文是用古漢語寫的,我們雖然通過漢字,用現代的語音讀出聲音來,但粗宏不明白這些聲音的意義,也不明白這些聲音是如何組合起來的,當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

葉聖陶先生曾舉「棄甲曳兵而走」為例,很好地說明了這種現象,「棄甲曳兵而走」,六個字中,除了「曳」字外,其餘五個字都在2500常用字表中,小學畢業生都會認會寫,但會認會寫並不等於能夠理解它們在文言中的意思。「棄」只在「放棄」這個詞兒里學過;「甲」呢,只知道甲乙丙丁的「甲」;「曳」字沒學過,當然不明白是「拖」的意思;「兵」字認識,但只知道是「水兵」「士兵」的「兵」;「走」字認識,也只明白是「行走」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縱使高聲朗讀,甚至死記到能「背誦」的程度,縱使悟性很高的學生,也很難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如果讀一篇文言作品,對其中詞語的意義,句式的特點沒有逐字逐句的弄懂,當這些詞語和句式在另一篇作品中出現時還是不懂。

這樣的讀法,對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也就沒有多大幫助。只有在懂得詞義,了解句式特點,像朱熹所說的那樣「一字一句,分曉真切」的前提下,讓學生反復誦讀一篇篇文言作品,才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意義。

因此,文言文的閱讀教學,有一個「重新識字」的問題,所謂「重新識字」,是指要讓學生明白那些雖然能讀出聲音,但不懂得它們在文言中的意義,即字的詞義。教師的講解、注釋、工具書,都為這種「重新 識字」提供了方便。

我之所以強調在誦讀前要理解詞義、了解句式,是因為過去文言文教學中,有一種過分強調熟讀,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說的教法,效果並不好。現在這種作法沒有了,但它的影響不能說一點也沒有,比如說,只串講課文大意而不落實字詞句,甚至只對照教參的譯文講一通,講完之後就是讀,就是背,至於文章中字詞的意義,句式的特點是什麼,學生一點也不知道。

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一直到熟,熟到什麼程度?一般來說,一篇課文,提出其中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麼意思,如果能背誦那就更好。 (二)詞語和句式的對比練習,可以訓練學生注意古人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因為對象或場合的不同,同樣一個意思,所用的詞語和句式有細微的不同。

或色彩不同,或語氣不同。區分這些不同之處,有助於加深理解。

詞語和句式的歸納練習,可以訓練學生在感性材料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己動腦、動手整理,結合自己課內所學過的文言知識,總結出同類語言現象的某些規律。使之達到理性的認識,並且使知識逐漸系統化、條理化。

這種對文言詞語和句式的對比、歸納練習,可以在一篇之內進行,也可以不限於一篇的范圍之內。 (三)練習文言文的現代漢語翻譯,可以檢查學生對文言文中的字、詞、句的積累是否落實。

如果是不懂,或者是半懂,那麼,只要一翻譯原文,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問題暴露出來了,或是詞義沒弄清楚,或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對症下葯,及時糾正。

荀子曰:「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學生在實踐中遇到阻礙,出現疑惑,經過思考,經過教師的指點,得到了解決,記憶也就更深了。練習文言文的現代漢語翻譯,還可以提高現代漢語的表達能力。

有些句子,我們可能已經理解了它們的意思,但用現代漢語表達不出來,除了因為自己對原文的理解還不夠准確、清晰之外,現代漢語的語匯不夠豐富、文字表達能力不高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搞點文言文的翻譯練習對提高現代漢語的表達能力是有幫助的。

文言文的現代漢語翻譯,可以是口頭翻譯,也可以筆譯。無論採用什麼方式進行,都應該以准確、規范為標准。

准確,指詞語要翻譯得准確,要牢牢落實;規范,指譯文的句子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那種只寫出句子大意的翻譯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沒有多大幫助。

翻譯要以直譯為主,譯文要准確規范,對中學生來說,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開始訓練時,總是不夠准確、不夠。

3. 文言文閱讀技巧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二者應是有機的統一,而且「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葉聖陶語)。

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的根本目的在於教會學生學習。從根本上講,文言文教學實質上就是指導學生閱讀文言文。

因此,文言文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探究或創造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這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向大家介紹一種比較切實可行的程序化的文言文閱讀方法――五步閱讀法。

一、預讀 其主要目標是:讀准字音,准確停頓,把握節奏;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具體做法是:(1)查閱工具書,結合注釋給生字生詞注音。

(2)根據教師范讀或課文錄音清楚准確地朗讀課文。(3)結合課文注釋和語文工具書,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

(4)結合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從整體上了解課文。(5)通過解題和通讀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和文體特徵。

二、抄讀 其主要目標是:熟悉課文,自學存疑,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具體做法是:(1)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與名言警句。

(2)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難句。(3)記錄在閱讀課文時產生的疑難問題。

(4)閱讀或摘抄(或作提要、目錄)與課文相關的輔助材料。(5)結合單元學習的提要、課文預習提示、思考和練習,確定學習的童點和難點。

三、解讀 其主要目標是:通過語言分析,具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表現出來的作者的觀點、態度或思想傾向。具體做法是:(1)結合語境,從句子結構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2)利用古漢語常識具體分析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3)翻譯(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課文或課文片斷,以求深入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

(4)課堂專題討論,落實重點難點,分析解答課後「思考和練習」中的語言訓練題。四、品讀 其主要目標是:就思想內容、章法結構、表現技法、語言藝術、藝術風格等方面對文章進行文學和美學的鑒賞性閱讀。

具體做法是:(1)從文體特徵出發,總體上把握文章作為一種「類型」的基本特徵。(2)比較閱讀,從內容和形式方面對文章的具體特徵和作者的藝術個性進行分析。

(3)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就重要的實詞、虛詞和語法問題撰寫語文小論文,以鞏固所學知識,強化能力訓練。五、誦讀 其主要目標是:加深理解,強化記憶,豐富語言,積累材料,訓練語感,培養素質。

具體做法是:(1)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朗讀,力求熟讀成誦。(2)朗讀品味,背誦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確記憶。

(3)擴展閱讀,研讀與文章相關的材料,擴大知識面以求更為全面深刻地理解課文。(4)整理學習筆記,編寫學習小結,以突出重點難點。

(5)指導寫作讀後感想或思想評論,以求陶冶情操.。

4. 文言文閱讀方法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趙學紅 (二)文言文比較閱讀的方法與解題技巧知識點的把握文言文學習應使學生能「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背誦優秀詩文80篇(段)」。文言文試題應「重點考查學生的記誦積累,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

إ1.課內向課外延伸,比較閱讀成為重要試題形式。إ從2004年到2006年文言文試題選文方面的變化,我們不難發現其發展軌跡——在新課程中考之初,更多的是用課內篇段檢測文言文教與學在詞語、句子及文意理解等方面知識和能力的落實情況,目的在於引導我們夯實基礎;然後,再用課外文言文閱讀引導文言文學與用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逐漸向運用課內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解決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的方向過渡。

這體現了新課程中考重視考查我們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方向。在這種過渡中,比較閱讀是一種聯系課內外知識、促進我們學會遷移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是課內兩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較閱讀,也可以是課內外各一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較閱讀。

2.考查內容仍以字詞為主,兼考對內容的理解。إ考查的內容大多有這樣幾項:通假字的本字、讀音及意義;常用文言實詞的意義;常用文言虛詞的用法;重要句子的翻譯以及文段主要內容的理解等。

題型主要有三大類:إ文言文的考查一般以主觀題為主,出現了很多開放性題目。開放性命題有幾種形式:①名句賞析。

如「以為凡。

5. 初中文言文的閱讀技巧

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而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

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於同學們准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所以,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

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對症下葯」解答問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

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繫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

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後,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

例如:「慶歷(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

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

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④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補出來。

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主語)。」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硃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

三種方法,採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准確率較高。

⑤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方法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 方法 ,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小學語文相關內容推薦↓↓↓

小學生語文趣味故事

小學語文常識大全

小學生語文學習方法指導

小學生語文有哪些自學方法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方法

第一、帶著疑問去閱讀

在閱讀語文課文時要帶著疑問去閱讀,一邊閱讀一邊思索問題,做到課文基礎性的理解為佳。

第二、補充閱讀

家長和老師可以根據當前學期課文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適合學生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從課外讀物中獲取知識的同時,也是提升閱讀能力,還可以作為教學的一種補充。

第三、標注重點

在閱讀課文時,學生們會遇到生字、生詞是再正常不過的。可用標注的方法標記,並針對標記的生字、生詞進行注音或註解,已達到提升記憶的作用。標注,不僅是標注生字生詞,還可以標記詞句重點、中心思想和自己喜歡的語句。必要時可將這些標記的語句進行記錄,作為寫作時的素材,還可以養成良好的筆記習慣。

第四、默讀的方式更適合

默讀是閱讀方式的一種。優點:閱讀速度快,不易疲勞;更便於集中精神理解、吸收及思考課文內容;在默讀時做到邊看邊想,要把每一句、每一段課文都要看懂。讀完一段想想段落大意是什麼,然後將每段課文大意串連起來, 總結 全文體現的重要內容。

第五、 循序漸進,有層次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課,應該努力讓學生自主讀書,但自主不等於放任,閱讀與訓練是相輔相承的,學生的字詞語言思維等閱讀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長期的訓練。不同的年齡段,學生的閱讀水平是有差異的,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層次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有明確的規定。

我們應該從各年段發展的連續性上整體把握,不要只盯著本年級的目標。如低年級學生閱讀課文,可以按「讀准——讀通——讀懂」這樣幾個層次進行。中高年級也可以按照「讀通——讀懂——品讀」這樣幾個層次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這里強調「品讀」,按照年級的不同有一定的培養欣賞、評價能力,這樣逐步培養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

第六、讓學生廣泛閱讀-----使閱讀成為習慣

閱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學生的閱讀不僅僅局限於課堂,更包括課外。學生的課外閱讀是一項大工程,同樣需要學校與老師的幫助指導。研究表明,中國 兒童 的閱讀量遠遠少於同年齡西方兒童,中國兒童大量閱讀的時間也比西方兒童兒童整整晚了四年,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孩子閱讀能力的形成。

利用學校的資源,自主開發資源,通過課外大量的閱讀,不僅是對閱讀教學的補充,更是閱讀積累,思想積累,方法積累的有效途徑。方法有:

(1)、學校應該盡可能開放圖書閱覽場館,班級成立讀書角。發動學生帶來閱讀資料。組織好閱讀小組,對閱讀資料進行分類刪選,註明閱讀字數,閱讀時間、提出閱讀任務, 做好「學生閱讀情況記錄」。

(2)、定期不定期的開展閱讀競賽活動。

(3)、成立閱讀小組,組織閱讀測試等。

閱讀能力是孩子的終身能力,必須從小抓起,立足於早,立足於興趣,立足於養成。從小學開始,扎扎實實,讓閱讀變得快樂,變得輕松,變成習慣,讓閱讀教學融入真正有效的高效的語文。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怎麼提高

1、認真把題目讀一遍。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我們要認真把題目讀一遍,看清楚問的是什麼。

2、帶著問題讀 文章 。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我們要帶著問題讀文章,一字一句的認真讀文章。

3、把重要的 句子 劃出來。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我們要把重要的句子劃出來,方便我們找答案。

4、對照題目和文章找答案。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我們再對照題目和文章,進一步確定正確答案是什麼。

5、一定要用心去答題。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用心去答題,集中注意力,不要分心。

小學語文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1、識字寫字

現在的 一年級語文 課本是先識字再學習拼音,把漢語、漢字擺到第一位,一開始就注意培養學生認字讀書的興趣。對課文里要求會認的字要認識並會口頭 組詞 ,對要求會寫的字,必須掌握這些字的基本筆畫和偏旁部首,要求學生能按筆順規則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學生的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漢語拼音

雖說漢語拼音現在從第二單元才開始學習,但不能忽視漢語拼音的學習。因為學生學會漢語拼音,能自主學習漢字,能提前進入閱讀,漢語拼音就是識字的工具。要求學生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並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課內課外閱讀

學生學習拼音後,就要進入閱讀學習了。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在閱讀中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 成語 和格言警句等。對課本中要求背誦的兒歌、 童謠 和淺近的古詩,能熟練背會;要求背誦的課文必須一字不錯地背會,一是可以積累詞語、語言,二是語文考試中的按原文填空就是考察學生背誦課文的能力。新教材加大課外閱讀量,要求學生海量越大。學生可閱讀 一些淺近的童話、寓言、 故事 等,在讀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中華語言的優美。

4、寫話有興趣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詞彙量有限,鼓勵學生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一兩句話或三四句話都行。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並且把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靈活地運用到寫話中。在寫話時 培養學生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語文學習 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所以最好讓孩子從小學一年級起就打好基礎,養成語文學習的能力和習慣,這對於以後的語文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方法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包括哪些方法

★ 小學語文閱讀基本方法有哪些

★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方法技巧

★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歸納

★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技巧

★ 小學語文閱讀指導方法整理

★ 小學語文常用閱讀方法

★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⑥ 閱讀短文的方法與技巧

閱讀短文的技巧和方法如下:

1、全身心地投入閱讀

閱讀體驗是以整體感知為基礎的,讀第一遍時,我們不要總考慮做題找答案,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閱讀,理解內容,獲取信息、把握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尤其在讀文學作品時,最主要的是情感體驗,是與作者交流。

要用心傾聽來自世界的聲音,頭腦中重現以往的生活場景,激起心靈深處的共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審題者對文章內容的獲得,都建立在仔細閱讀、反復推敲的基礎上,因此所有的題目都一定是這個「本」的「末」,千萬不能「本末倒置」。

2、用鉛筆標畫

為了提高效率,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邊讀邊想,邊看邊畫。給自然段標號,為重點段落的句子標號,找出重要的語句,在表示次序的詞語前標出①②③等,都要用鉛筆。

這樣不但有助於理解閱讀材料,還不至於把卷面弄臟弄亂。審題時,題幹上帶引號的關鍵詞語、括弧里的說明,也一定用鉛筆標出,這樣可以抓住題目的重點。

3、掌握試題設計的順序

閱讀試題的設計總有一個規律,或總—分或分—總。關於「總」的試題無論在前還是在後,我們可以先看它,因為這正好和我們的閱讀步驟一致,便於我們總體把握。

關於「分」的試題一般根據文章從前到後,依次設題。知道這一點,一句題干順利地在原文中尋找閱讀區間,就能按部就班地答題。

4、題目之間可以互相啟發

可能有這樣的情況:某一題不會解答,這是可以先看下一道題目,或許可以從後一道題目中得到啟發;有時後邊的試題也能從前滿的題目中找到靈感。

5、多角度思考,分點回答

有時答題的內容較多,千萬不能寫成一大片,既不分段也不分點,給老師判卷造成困難。可用①②③的形式分項作答,這樣既可以使自己的答題思路清晰,又會讓答案一目瞭然。

6、要充分發掘題干中隱含的有效信息

要認真研究題干,尋找解題的突破口,確保准確答題。因為題干中往往有重要的暗示作用,能體現命題意圖和答題方向,顯示答題的閱讀區間和答題方法。

特別是題幹上帶引號的語句,把它當成一個固定的「集裝箱」還原原文,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除了耐心讀文之外,細心讀體是最關鍵的。

⑦ 閱讀課外書的技巧和方法

閱讀課外書的技巧和方法

閱讀課外書的技巧和方法,課外閱讀就是課內閱讀的延伸,通過課外閱讀學生能夠更好的豐富自身的知識,為以後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那麼閱讀課外書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跟隨我一起去學習吧。

閱讀課外書的技巧和方法1

一、創建良好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樹立榜樣,營造閱讀氛圍。小學生天生愛模仿,且教師的行為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為學生樹立榜樣,自身多進行課外閱讀,拓寬閱讀范圍,以對不同的作品產生不同的感悟。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去進行閱讀。

同時,老師更要了解一些兒童文學創作方面的新信息,讓自己的閱讀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拉近和學生在閱讀興趣方面的距離。小學生生性好動,他們喜歡看滑稽有趣的兒童作品,課間,我就和學生談論這些作品,特別是談論、評價一些十分逗笑的章節,激發學生想說的慾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讓孩子們覺得讀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在與學生笑談課外書之餘,我還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一些新出版的兒童作品,讓他們去收集、閱讀這些充滿童趣的文章。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從而實現高質量的閱讀。

2。採取游戲的方法,使學生在玩中讀。游戲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教學方式,也是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手段。在閱讀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一改以往死板的閱讀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學生會用各種活潑的形式來顯示他們的讀書所獲,他們就會覺得讀課外書是一件趣味盎然的事。例如,朗讀一些精彩的詩篇,可以採取游戲的形式來開展。

中國的古詩詞節奏感強,極富韻律美,在朗讀的時候,配上音樂,讓同桌互拍手掌,用唱童謠的形式來誦讀經典的古詩詞,同桌學生在面對面的擊掌誦讀中,及時糾正了對方的錯誤,利於雙方共同進步,真正實現了在玩中讀的目的。

二、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拓寬閱讀范圍

小學生的分辨能力還較差,面對著很多豐富的課外讀物難免會眼花繚亂,不知道哪種讀物適合自己,究竟哪本書適合自己的年齡,怎樣讀都是一個很難取捨的問題。然而教師若是不注意這些問題將導致學生失去了閱讀興趣,或是由於自己選擇了不恰當的書籍而誤入不正確的道路上。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做好指導工作,向學生介紹和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提高閱讀能力。我在教學時常向學生推薦以下兩種讀物:

(1)經典讀物。小學生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

因此,把一些經典的讀物,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等推薦給學生,學生能夠在閱讀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推薦讀物。

(2)暢銷讀物。很多圖書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義的感召、美好的幻想等,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積極親身體驗,使其能產生發自內心的激動和興趣。

三、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課內課外相聯系,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從教材的特點出發,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並以課本為藍本,逐漸將學生的閱讀任務拓展到課外,以拓寬其閱讀視野,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更豐富,從而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將課外與課內相聯系起來,能夠達到知識縱橫交錯。

2、根據問題的不同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在小學生讀物中有很多文體,其中令學生喜歡的有連環畫、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小說、科普讀物等,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文體給予不同的閱讀指導。如指導學生讀少兒報刊,運用瀏覽和細讀兩種方法。

指導學生拿到報紙先統覽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後選擇重要的、新鮮的和自己感興趣的細讀。同時,要教給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記筆記,將閱讀中得到的材料整理出來,以便以後寫作時運用。

3、教給學生具體的閱讀方法。告訴學生無論什麼樣的閱讀均需要以下三個步驟:首先是粗讀,拿到一篇文章後應先大致地了解所講內容,這通過粗讀後能夠掌握;其次是精讀,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再次是熟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勾勾畫畫,做好筆記。

閱讀課外書的技巧和方法2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眾所周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對某件事物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的去追求,乃至形成愛好,養成習慣。的確,興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它能調動學生內在的潛力,促使他們積極思考。也可以說興趣是閱讀的內驅動力,有了這個動力,學生就會擠時間讀,所以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的效率,關鍵還在於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1、精心創設情境,培養閱讀興趣。教師可恰當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視、聽等方面給學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創設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樂中學,趣中獲」。例如在教學《爬山虎的腳》一課時,老師可以充分結合文中優美、流暢的語言,配上一段舒緩動聽的音樂和精美、生動的動態畫面,再加上老師飽含深情的范讀,從而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使之受到藝術的感染。

學生在細細的聽、看中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也會被老師美的情感、語調和生動的畫面所陶醉了。孩子們其實是很善於模仿的,老師的范讀無形中為孩子們樹立了榜樣。這時他們也顯得躍躍欲試了,這時老師再因勢利導,讓學生試讀。學生反復吟讀最終領悟到課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悅,自然也就培養了閱讀的興趣。

2、充分發揮想像,培養閱讀興趣。每一篇課文的內容都是有限的,而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內涵卻是無限的。只有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才能從「有盡」的「言」 中領悟到「無窮」之「意」。

如教學《小木偶的故事》一課時,可以讓學生想像現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後來又會發生什麼事呢?誰來接著編下去,讓學生展開自己豐富的想像,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帶有興趣與思考餘地,逐步提高閱讀能力,自然也就「愛讀」 了

3、組織課堂游戲,培養閱讀興趣。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愛表演。在中年級教學童話一類性質的課文,可以讓學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進行分角色表演,或讓學生排演課本劇等方式,在編一編、演一演的過程中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又能使學生有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從而達到享受閱讀的樂趣。

4、開展課間活動,培養閱讀的興趣。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我們開展朗讀比賽、辦讀書剪貼報、手抄報,開展讀書會、講故事比賽、讀歌朗誦會,展示出色讀書筆記知識競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間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讓學生自覺進行課內外閱讀。

5、談自己的讀書感受讓學生樂於讀書。教師要經常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後的`收獲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

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6、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想去閱讀。教師要經常向學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由於小學生關於形象思維的特點,可選擇有精彩畫面的書給學生看,學生容易被吸引,就會熱情地去閱讀,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適合孩子的口味,他們才會對書感興趣。

7、發揮故事的魅力讓學生主動去閱讀。故事人人都愛聽,尤其是從小就伴著奶奶的童謠、媽媽的童話長大的孩子,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雙耳立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並茂,娓娓渲講,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巳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裡。

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結局之際,教師嘎然收聲無不動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節交錯復雜,後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後事,請自讀原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

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古人雲:「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因此,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良好的讀書方法,養成良好閱讀習慣也尤為重要。

1、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從表面上看,閱讀就是眼睛看,實際上,閱讀是一個處理信息的極其復雜的心理過程,有效的閱讀要求小學生不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特別是對課文以及一些有啟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馬觀花,需用心體會,圈點批註,認真思索。

2、培養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的習慣。閱讀方法一般包括初讀、品讀。初讀時,只要求學生讀准字音、理解生詞、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讀就要求學生在讀中思考、體味、理解、升華,即抓住重點詞句,細細揣摩,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在品讀時,我們又可以引導學生採用朗讀、默讀、誦讀等方式來深刻地理解課文;在略讀時,根據閱讀目標的不同,我們又可以採用游覽式讀書法和篩選式讀書法。

3、培養學生善於質疑的閱讀習慣。「學貴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動力。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個人思維活躍的表現,質疑蘊含著創新的因素。每教學一篇課文,我就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

久而久之,學生學會了質疑,有了疑,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慾,進入一種積極探索的狀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也就逐步養成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了閱讀能力。

三、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要加強詞句訓練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

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裡?重點應引導學生說,也就口頭運用。

第五冊《晨讀》中有一句「現在,他們已經懂得珍惜時間,用功讀書。」句子的意思學生不難理解,重點詞「珍惜」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回答,讓學生比較「珍惜」和「愛惜」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讓學生比較「珍惜」和「愛惜」「珍重」有什麼異同,然後讓學生用「珍惜」一詞口頭造句。

有的說:「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有的說:「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好本領,將來更好地建設祖國。」……通過說話,既加深了詞語的理解,又對學生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要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

學生閱讀能力能反映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課文中的詞語、句段意思不太懂,學生讀起來必然不流暢;如果意思領會不正確,閱讀時的語調、感情就不恰當、不自如。因此,我們要深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難點在哪裡,只要找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讀一讀課文,就能知道學生的實際。

只有了解學生實際,才能有的放矢進行教學。閱讀教學方法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看課文內容,看學生的實際水平,該講的講,該讀的讀,該練的練,該做的做。教師要大膽相信學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們通過讀、練、議能掌握相當部分的內容,教師的精力集中到學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五、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要善於啟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

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 學生一經起啟發,積極性就高起來,認真讀書,主動發現的問題也多起來了。學生的求知慾強了學習興趣也深了。

六、「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閱讀

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來提高其閱讀能力。

1、略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學生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類與地球、自然的密切關系,有目的地閱讀《人與自然》一書 ( 或上網查閱 ) 。

而且要指導學生去圖書館借閱相關的資料,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於寫科學小論文,以培養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裡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據典,情節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3、默讀法。默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利用默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4、摘抄評價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作文准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志,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

要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教師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 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培養和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⑧ 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閱讀能力是孩子的終身能力,必須從小抓起,立足於早,立足於興趣,立足於養成。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一、引導學生「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大多會採用自由朗讀、默讀、分角色讀、齊讀、指名讀等閱讀方法,這樣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真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我覺得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1、通讀,整體感知課文。2、掃描,把握重點,做到心中有數。3、精讀,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喜歡的句段,及自己不懂的地方,圈點批註。4、摘抄,把文中寫得最好的詞句段落摘錄下來。如《荔枝》一文,學生通過這樣學,對課文內容就悟得更深。

二、教會學生「品」

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品味課文。1、品味語言,抓住 文章 中的優美詞句段落身臨其境地去閱讀,去想像,去感悟,去欣賞。2、品味情感,讓學生走進課文,進入角色,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我的戰友邱少雲》,體會邱少雲被火包圍著作者的心情時,我先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自己的戰友被火燒死的情形,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然後再閱讀作者心裡難過的這段話,這樣讀者自然和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共鳴。

三、訓練學生「析」

一篇文章常常在表現手法、層次結構、思想內容上有獨特之處,同時許多文章在這些方面又有相似之處。所以教師在必要的示範分析後,訓練學生自覺地學會分析綜合的方法。如《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只有一個地球》、《宇宙生命之謎》,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方面分析後,學生得到「漁」了就會照貓畫虎了。

四、鼓勵學生「評」。我們在閱讀、品味、分析後,還可以鼓勵學生大膽評論。「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思想內容,鼓勵學生批判地繼承,敢於評價敢於創新,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只要言之有理。

2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一、做閱讀理解的三個步驟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閱讀理解時,同學們先要快速的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標題(中心)、開頭段(觀點)、結尾段(結論)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題句),理清脈絡,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時間花在生詞難句上。每認真讀完一段,要及時概括段意。

2、瀏覽考項,細讀答題。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後,同學們可瀏覽一下短文後面的題目,然後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的閱讀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閱讀。(要做到認真讀題目中的每個字,並在原文找出大體范圍,就等於答對該題的一半了。)

3、復讀全文,驗證答案。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准確,簡潔,全面。

簡要概括來說:一、縱觀全文,把握主旨。二、認真審題,定向掃描。三、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體型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 句子 ,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 總結 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加以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著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製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答題模式:誰----為了什麼-----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4、 說說 主人公思想性格變化題型----關鍵要答出「變」來,如:他從以前……變得……

5、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記敘文 中的議論是作者在記敘中所記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贊揚,為什麼贊揚;或反對,為什麼反對。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的過程中對所記事物抒發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為兩大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通過文章的字、詞、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或從考題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然後領會寫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窮人》主要描寫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難依然收養了自己已故鄰居的兩個孤兒這件事,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呢,從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寧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幫主的高尚品質。

(2)分析課文的重點段。從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所產生的美好的幻覺以及幻覺瞬間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現實,再聯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慘死接頭」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他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從文題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題目就直接點明了中心。如《偉大的友誼》,文章歌頌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的革命友誼。

(4)、從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最後一句:「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復出現的一句話:「說話要算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3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1、 循序漸進,有層次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課,應該努力讓學生自主讀書,但自主不等於放任,閱讀與訓練是相輔相承的,學生的字詞語言思維等閱讀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長期的訓練。不同的年齡段,學生的閱讀水平是有差異的,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層次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有明確的規定。

我們應該從各年段發展的連續性上整體把握,不要只盯著本年級的目標。如低年級學生閱讀課文,可以按「讀准——讀通——讀懂」這樣幾個層次進行。中高年級也可以按照「讀通——讀懂——品讀」這樣幾個層次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這里強調「品讀」,按照年級的不同有一定的培養欣賞、評價能力,這樣逐步培養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

2、多元輻射,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

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應該努力提倡學生創造性閱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語言和創造性思維。

廣義地說,讀、述、唱、畫、演、問、比、思都是閱讀的形式。把他們有機結合,從而形成讀述結合

把學生自讀課文與指導復述結合起來,即把朗讀、默讀、速讀與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相結合。

讀唱結合把指導閱讀理解和音樂演唱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音樂氛圍中加深對課文的領悟,提高朗讀能力。讀畫結合(把讀與美術繪畫結合起來,在讀中或學生自畫,或師生共畫,或展現現成圖畫。

讀演結合把閱讀和表演相結合,在學生閱讀中,或教師獨演,或學生自演,或師生共演。

讀問結合把閱讀和質疑問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學會問,在疑中加強讀。

讀思結合把閱讀和思考、聯想、討論結合起來,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及生活閱歷加深認識,於思接千載、鉤前聯後中拓寬視野,在師生共議、爭鳴辯駁中交流心得。

3、 讓學生廣泛閱讀-----使閱讀成為習慣

閱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學生的閱讀不僅僅局限於課堂,更包括課外。學生的課外閱讀是一項大工程,同樣需要學校與老師的幫助指導。研究表明,中國 兒童 的閱讀量遠遠少於同年齡西方兒童,中國兒童大量閱讀的時間也比西方兒童兒童整整晚了四年,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孩子閱讀能力的形成。

利用學校的資源,自主開發資源,通過課外大量的閱讀,不僅是對閱讀教學的補充,更是閱讀積累,思想積累,方法積累的有效途徑。

方法有:(1)、學校應該盡可能開放圖書閱覽場館,班級成立讀書角。發動學生帶來閱讀資料。組織好閱讀小組,對閱讀資料進行分類刪選,註明閱讀字數,閱讀時間、提出閱讀任務, 做好「學生閱讀情況記錄」。

(2)、定期不定期的開展閱讀競賽活動。(3)、成立閱讀小組,組織閱讀測試等。

4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一) 優化閱讀方法,講求閱讀實效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認真地閱讀給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而對於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來說,語言知識與閱讀時間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適應的閱讀任務以外,在課堂上適度的精讀指導是相當有意義的。

培養 快速閱讀 能力,指導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思維理解的方法,我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嚴格要求,嚴格練習。學生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有許多不良習慣,有的喜歡小聲朗讀或用手指、筆、尺子等指字認讀;有的則習慣咬文嚼字,逐詞逐句慢慢讀,以為這樣讀才能讀得透徹、理解得深刻。

針對這些不良讀法,在閱讀練習時,我要求他們做到:集中注重力,閱讀時做到「心到」、「眼到」、「筆到」;自主閱讀,獨立思考;快速閱讀,快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規定閱讀的時間,一定要按時按量完成。

2、教給讀法,自主感悟。《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閱讀要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讀法指導上要求做到對閱讀材料要一氣呵成讀完它,中間不能停頓或復讀;盡量使用默讀,達到在感知中認讀,在速讀中感知。

3、捕捉信息,重點突破。學生閱讀,既有「從書面文字開始而止於大腦的某種再現或解釋的過程」,也有「從已經習得的知識和技能」出發在閱讀中又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為一個「真正主動的、由內心促動並受內心支配的過程」。

閱讀的同時要用筆標出不懂的字、詞或句子,以便及時解決。課文《神童的「秘訣」》中陳毅讀書的方法,學生可以借鑒。認真地閱讀文章是做好題目的前提,只有認真地通讀全篇,做題時才能胸有成竹。

(二)看清題目要求

學生在審視閱讀理解的問題要求時,關鍵的字、詞或句子要讓學生在文中找到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第二遍讀文章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細讀全文,一般要做到如下幾點:

1、基礎知識,牢牢掌握。

閱讀題型多種多樣,但是一定有基礎知識的考察,比如填標點符號、填關聯詞語、填拼音、找錯別字、找出文中的近 反義詞 ,摘抄比喻句、劃出中心句等等。這些考察的是學生的基礎知識,課堂里一定訓練過,粗心的同學卻往往會與正確答案失之交臂。

例如要求圈出正確的詞語,有的同學反而把錯誤的詞語劃去了。類似的情況,在考試時常常能見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學在該題項中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做這些基礎知識的題目時要格外仔細,這些題目盡量不要失分。

2、生字新詞,不要著急。

試題中一旦出現生詞,一般會註上中文詞義,如果沒有注出詞義,那麼學生應該這樣處理:

① 利用構詞法即拆分詞素的方法來猜出這個詞的大致意思;②有些名詞要聯繫上下文意思來猜測其意思;③有的生詞是故意不給注釋的,是要在題目當中出現的。最常見的兩種情況:一是,要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根據意思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例如:實際的表現和所得到的稱謂或名聲是一致的。第二種情況相對於難度小一些。

3、弄清問題,巧用「原話」。

對於一些題目,原文中有明顯的准確答案,要善於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進行回答。

①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句子設計的,可以從文中一句找到正確的答案;②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一段話設計的,因此可以從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確的答案;③有的有的問題是根據整篇文章設計的,要求學生認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據文中提供的線索或信息進行邏輯推理。4、想像說話,聯系生活。

學生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最怕碰到回答問題和想像寫話,例如:聯系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讀文後的感受。或是:讀了這個 故事 ,你有什麼感想?請寫幾句話。這樣的題目往往要先從課文中說起,你喜歡主人公的什麼品質,然後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自己是怎樣做的。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醒學生寫答案時要答滿線格。

在審題的時候,要像對待數學試題中的數字一樣,認真看清每一個字、詞、句、甚至每一個標點,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分析問題的提問要點。

(三) 細找文中原話

語文閱讀理解題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它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質。

其問題設置大致分三個層次:直接源於原文,間接源於原文,超越原文。對第一層問題,需要認真感知原文,並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從原文或自己的知識儲備中覓得答案;對第二層問題,需要反復強化、整體感知原文,對文意做到融會貫通。

並積極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對第三層問題,需要高度領悟文意,並在此基礎上積極運行延伸思維、 發散思維 、 逆向思維 等思維活動,才可形成答案。就上面的三層問題的題型,我分別舉例說明。

1、直接提取信息。大多數閱讀試題會出自選文的某一處地方,其關鍵詞基本涉及到具體的字詞句,我們可以抓住問題中的關鍵詞,找准問題的出處。答案一般在問題關鍵詞前後的位置,可以在其上文和下文或是聯繫上下文進行搜索定位。

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低年級較為常見)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2、提取信息後概括。有時候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如若它指定必須要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回答,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概括。

3、提升內涵,升華情感。有些題目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如《在金色的沙灘上》一文,作者為什麼要用《在金色的沙灘上》為課題?(理解「金色不僅指的是沙灘的顏色,更指的是小姑娘這種如同金子般的高尚品質。)這就要求學生要經過縝密的思考,寫出完美的答案了。

語文閱讀理解中,回答問題要精煉,摘取原文則是關鍵。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准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緊扣關鍵詞句,帶著問題去讀短文,可以快速地在原文中找出答案。

(四)認真回答問題——掌握答題技巧,力求言之有據

閱讀能力培養的最終目的是答題時取得最大的正確率,所以教師要正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教學生掌握必要的答題技巧:第一遍讀文章時不要做題,第二遍閱讀時再做題。回答問題時也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不可不答。學生只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提出的問題,才能得分。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就必須向學生說明這一點,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

2、不能亂答。學生不聯系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不得分。我們在閱讀理解訓練中強調學生要答滿線格,但並不是讓學生胡說和亂說,寫一些沒用的東西。答題時要抓住要點,不能偏離題目要求。

3、懂得取捨。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先放一放,以免影響回答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後,如有剩餘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在解答閱讀題時,讓學生千萬不要慌,要靜下心來,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 思維方式 ,先從容易的入手,逐漸地打開思路。

4、言之有據。所謂「言之有據」就是要學生在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不能只是簡單的一個詞語和句子,顯得理由不充分,更不能憑空瞎說。如:學了課文《在金色的沙灘上》,你感覺小姑娘是個怎樣的人?可以說她做事不計報酬、拾金不昧、誠實、守信用等等,但是這些還不夠。

完整的回答可以用這樣的句式回答:我感覺這個小女孩是一個 的人,因為她 。 語文閱讀理解中問答題的答案現在多是開放式的,題目得分的主動權在學生的手中,只要學生言之有據,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一名好的教師應該要善於用巧妙、機智的語言來點撥學生,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

尊重學生的體驗、見解,鼓勵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維,這對閱讀教學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益處。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在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的同時,不應忽視文本的構想和教學的價值取向,防止從一個極端(同一模式化的理解)走向另一個極端(混亂與文章背離的教學)。

在答題時,要提醒學生注意組織規范語言答題,認真書寫。答案基本考慮成熟之後,還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語言。語言簡潔明了,語句通順,盡量不要有錯別字。在答題之後,如果時間允許,要重讀全文內容,仔細地進行復查。


⑨ 閱讀方法有哪些

1、信息式閱讀法

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閱讀報紙、廣告、說明書等屬於這種閱讀方法。對於大多數這類資料,讀者應該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讀法,眼睛像電子掃描一樣地在文字間快速瀏覽,及時捕捉自己所需的內容,舍棄無關的部分。

2、文學作品閱讀法

文學作品除了內容之外,還有修辭和韻律上的意義。因此閱讀時應該非常緩慢,自己能聽到其中每一個詞的聲音,如果嘴唇沒動,只是因為偷懶。

例如讀「壓力」這個詞時,喉部肌肉應同時運動。閱讀詩詞更要注意聽到聲音,即使是一行詩中漏掉了一個音節,照樣也能聽得出來。閱讀散文要注意它的韻律,聆聽詞句前後的聲音,還需要從隱喻或詞與詞之間的組合中獲取自己的感知,得到自己的理解。

3、經典著作閱讀法

這種方法用來閱讀哲學、經濟、軍事和古典著作。閱讀這些著作要像讀文學作品一樣的慢,但讀者的眼睛經常離開書本,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細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從而理解其中的深奧的哲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經典著作閱讀法閱讀文學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學作品的特色,以 使讀者自己鑽進所謂文學觀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4、麻醉性的閱讀法

這種閱讀只是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樣使讀者忘卻了自己的存在,飄飄然於無限的幻想之中。這類讀者一般對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不感興趣,把自己完全置身於書本之外。

如果使用麻醉性的閱讀方法閱讀名著,讀者只能得到一些已經添加了自己的幻想的膚淺的情節,使不朽的名著下降到鴛鴦蝴蝶派作家的庸俗作品的水平。如果漫不經心地閱讀《安娜·卡列尼娜》,猶如讀一本拙劣的三角戀愛小說。


(9)閱讀短文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品讀擴展閱讀:

訓練五法

1、掌握看書掃視法

要讀得快,就要眼睛看得快。小學生開始讀書的時候,往往要用手指著書上的字,一個一個念,這樣讀書當然是慢的。

我們要讓學生養成以詞句為單位的整體性閱讀的習慣,學會合理掃視,糾正按「字」閱讀、默讀時動嘴、眼動沒有規律等不良習慣,逐步擴大學生的「視知覺廣度」。「視知覺廣度」大,由於眼球注視時間短和中途回視的次數少,其閱讀的平均速度就比較快。

2、 掌握看書搜索法

要提高閱讀速度,具有看書時的快速搜索能力是必要的。即在看書時能快速找到所需文章目錄,文章重點或你對文章所關心的部分。我們在訓練中必須養成學員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使他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善於發現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

這可以用提要法進行訓練。訓練的材料,可以用訓練文章中的「短篇」、「閱讀」的閱讀文章。對這些各類文章要求學員能抓住各段大意。掌握段意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

3、 掌握速讀中心法

就是要求學員在訓練中能迅速找到所看書本或文章的中心思想。

有的文章,標題就說明了中心思想(如《要造成一種民主空氣》),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例如《講講實事求是》、《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例如《荷花澱》、《反割頭稅的斗爭》)。

閱讀全文

與閱讀短文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品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笑後嗓子有痰解決方法 瀏覽:275
pair祛痘膏使用方法 瀏覽:950
退款優惠常用方法是 瀏覽:55
手機玻璃修補方法 瀏覽:309
蘿卜芽菜種植方法 瀏覽:637
治療抽瘋有哪些方法 瀏覽:956
苄氨基嘌呤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493
老款功放音響dvd連接方法 瀏覽:588
二王寫字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581
車險報警流程及解決方法 瀏覽:815
中單循環賽制計算方法 瀏覽:879
畫西施的圖片方法 瀏覽:437
還可以用什麼方法畫出直角圖片 瀏覽:214
如何防止田旱的土方法 瀏覽:234
時域卷積在頻域計算方法 瀏覽:517
腹透析使用方法 瀏覽:635
眼唇霜使用方法 瀏覽:893
小學二年級數學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327
頭發盤起來的方法視頻 瀏覽:119
稅收調研方法有哪些優缺點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