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種教學法中的游戲對數學教學有什麼好處
學游戲對課堂教學的作用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已成為了課程內容的一部分,因此數學的學習方式不能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它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過程。數學游戲對於改善我們的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助於樹立正確的數學態度。由於數學游戲具有趣味性強、令人興奮和具有挑戰性等特點,因此通過數學游戲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未知問題的強烈好奇心,而興趣和好奇心為學習數學和探索數學現象的奧秘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這就讓數學學習成為了一種高級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充滿了樂趣。
許多數學家開始對某一問題作研究時,總是帶著和小孩子玩新玩具一樣的興致,先是帶有好奇的驚訝,在神秘被揭開後又有發現的喜悅。在數學游戲的過程中,沖物也會不可避免地碰到一些困難,遇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況,但是這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勇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培養他們正確的數學態度,使之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有助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數學游戲所涉及的內容往往有趣、吸引人、淺顯易懂,不需要過多的預備知識,只要掌握一般的基本知識,初學者即可登堂入室。例如用形狀相同或不同的正多邊形組合起來鑲嵌一個平面的游戲,只要把兩個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整齊排列在一起就能鑲嵌成一個平面,非常簡單,十分容易上手。但還可以是多個正多邊形、多種正多邊形的組合,可以千變萬化,能創造出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圖案,樂趣無窮。在拼湊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自己的設想進行判斷,需要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由於每個學生的思維不同,產生的結果將會是多種多樣的。在游戲中,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鍛煉和培養,且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3有助於滲透數學思想。游戲與數學的相似保證了數學游戲有利於數學思想的培養,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的精神。可利用游戲引導學生開展有趣的數學活動。還有,數學游戲還具有將抽象的知識通俗化的作用。比如,在研究「視圖」時,可引入游戲。先在桌上放一個茶壺,各小組四位同學從各自的方向進行觀察,並讓學生把觀察的結果畫下轉自:http://www.zha.com來進行比較,發現了什麼,試著去解釋。通過觀察比較、小組討論、集體評價和動手操作等多種形式,有效地將抽象的知識通俗化。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觀察、鑒別、分析能力,根據直覺用筆畫出自己的感覺,用自己的方式來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達、用自己的身體去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
4有助於獲得數學知識。數學游戲可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機會。例如折紙游戲。用一張正方形的紙片進行折疊,紙片上留下摺痕會揭示大量的幾何知識:全等、對稱、四邊形的性質、相似……如果紙片能夠一直折下去,當對折30次後,它的高度比珠穆朗瑪峰高度的10倍還多,通過計算,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不算不知道,數學悶侍真奇妙」,從而對數學產生極大的興趣。折紙的過程也極具啟發性:用一張正方形(二維物體)的紙張來折一個立體物體(三維物體)。如果學生折出了新的東西,那麼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這個立體物體攤開並仔細觀察留在正方形紙張上的摺痕。這個過程包含了維數的變動,一個二維物體變成三維物體,又回到二維。通過游戲獲得知識,對數學教學也有一定啟示:教學必須適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願望和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散罩液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5有助於推動新課程的實施。有些數學游戲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新課程要求學生具有多方面的素質,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數學的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地成為發展學生能力的主渠道。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地多培養學生動手、動口、表達等各種能力。不少的數學游戲可以作為是鍛煉學生這些能力的絕好的素材。如「6條線段能否組成4個三角形?12根火柴能否組成5個正方形?6個正方形?」在數學教學中合理地利用數學游戲,可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都得到張揚和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得到鍛煉和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意志品質、態度情感等因素也得到鍛煉和培養。這有利於改革以書本知識為本、以教師為本和以教案為本的傳統教學,實施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學習為本、以開放為本和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目的的教學,也必能對新課程的實施起到推動作用
㈡ 校園游戲有哪些好處
可以進行教育,營造學習氛圍,熱愛學習
游戲、玩樂,是兒童的天性。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游戲活動,既有助於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清指力的發展,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活動是孩答謹配子們最感興趣,是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方式。我的理想的教學活動是教師用充滿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游戲活動,讓課堂充滿了歡樂,充滿了情趣,學生和老師勞逸結合,來活躍課堂氛圍。
這樣在課堂中就能真正起到調節課堂氛圍,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的能力,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發揮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作用。
運用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學習不是一種負擔,晌弊自主的想要學習,而不是被迫學習。
課堂游戲也可以放鬆學生的心情,讓他們可以以更好地狀態去面對接下來的學習。
㈢ 漢中老師將知識點融入游戲助學生記憶,這種教育方式有什麼好處
漢中老師將知識點融入游戲助學生記憶,這種教育方式有幾點好處,首先,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有趣的,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其次,這種教育方式更方便孩子去記憶,能夠更好地記住知識點。另外,這樣的教育方式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另外,這樣的粗吵教育方式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中,孩子們也會越來越喜歡這門課,也會越來越喜歡老師,更加有利於培養師生關系。如果說師生關系培養好了,那麼在後續的教學過程當中就會非常省事省力,而且孩子們也更願意參與到課堂游戲當中。
以上就是這種教育方式的好處。
㈣ 幼兒教學中,游戲活動有哪些好處
引言:在幼兒的日常生活當中,游戲對於幼兒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他們來說,游戲教育是他們開始幼兒嘩念教育階段的第一步。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對他們進行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都比較喜歡游戲,那麼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在幼兒教學中游戲活動有哪些好處?
游戲對於幼兒的智力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因為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不同的游戲對孩子。處於幼兒年齡段的孩子,他們大多都比較喜歡玩,所以說游戲活動對他們來說既能夠玩的開心,又可以學到知識。而且他們在課堂上就是因為用很多事物來完成游戲,也把課本上的知識教給了孩子。他們對這種形式的游戲活動都十分的感興趣。
㈤ 幼兒教育中,開展游戲教學有什麼好處
說到寓教於嘩畢樂這個詞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但是現在仍然有很多家長拒絕這種教育方式 ,因為他們覺得玩耍和學習是毫不相乾的,而且他們認為玩游戲並不能增進孩子們對學習的樂趣,只會讓孩子更加沉迷於游戲。但其實家長們這么想是非常不對的 ,如果孩子一直玩游戲的話 ,確實對學習沒有幫助,但如果說適當的玩耍還是對學習有好處的 。那麼你覺得在幼兒教育中 ,開展游戲教學有什麼好處呢?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
同時,我們家長對於孩子們的娛樂教學一定要保持支持的態度,因為這種教學方式有利銀余於我們孩子開放性格的形成 ,而且還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與學習的積極性 ,這對孩子的成長和未來都是有好處的 。我們家長也要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 ,並且鼓勵孩子也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讓孩子有一種集體榮譽感 。
㈥ 幼兒教育的游戲教育法的優勢
導語:幼兒期是兒童認知、語言、社會性高級心理機制發展的重要時期,游戲是幼兒的主要社會活動,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最好的活動形式。下面為大家帶來幼兒教育的游戲教育法的優勢,快來看看吧。
幼兒教育的游戲教育法的優勢
1、游戲對幼兒智力發展的價值
兒童陸滑差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游戲不僅對幼兒的智力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本身還能反映出兒童的智力發揮水平。首先,幼兒通過游戲與不同的人、環境、材料交往,得到了多種信息,擴大了知識面,從而使智力得到發展。其次,幼兒在游戲中自發地反復練習各種基本動作,把大腦的某些特殊、積極而富有創造性的區域激發起來,使兒童的動作協調和控制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從而促進幼兒思維與智力的發展。
1.1游戲能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藉助於語言、表象或動作實現的。在游戲中,幼兒把過去的經驗和當前的游戲情景相結合,形成了對某一角色、事物的概念,解決游戲中所面臨的問題,以確保游戲順利開展。游戲對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概念形成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兩方面。
1.1.1游戲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並掌握某些概念。
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的認識,是思維的基本形式。概念在兒童的認知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幫助兒童根據事物所具有的某些共同屬性,將不同的事物組合在一起進行認識,並形成組織性記憶。
皮亞傑的研究表明,兒童對幾何形狀的理解單憑知覺或視覺是不夠的,還必須通過觸摸探索出圖形的輪廓,進而抽象出形狀來。如在玩拍球與呼拉圈游戲時,幼兒從中感受並發現球體與圓的區別,而不再將「球」和「圓」相混淆。
在桌面游戲時通過擺弄幾何形狀積木,從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幾何形狀的各種特徵,掌握簡單幾何形狀的概念,也使感知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得到相應的發展。
游戲還可以促進幼兒對角色、時間、事物等抽象概念的認識。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幼兒會根據游戲發展的需要,通過對過去經驗的改組,形成了對某一角色、對某一事物、時間的概念。
如在「交警指揮交通」游戲中,幼兒扮演著交警的角色,通過不斷模擬交警指揮交通的行為,形成了對交通警察這一角色的概念;在使用玩具刀時,使幼兒形成了對刀是「鋒早皮利的」、「用來切東西的」的概念。幼兒通過游戲形成了對某些抽象概念的認識,促使思維形式從直覺形象向抽象概括形式發展。
1.1.2游戲能促進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
思維的發展過程可以說是開始於所面臨的特定問題,在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才會得以發展。游戲的不確定性、行為的可選擇性給幼兒帶來很多問題,幼兒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利用各種資源解決游戲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促進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
如在「小超市」的角色扮演游戲中,具體的情節是不確定的,而且具有很大的選擇性,幼兒通過不斷運用已掌握的知識經驗,即對收款員、顧客及買賣東西的認識,並對這些經驗進行重組,以及通過商量游戲情節該如何發展,如何使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符合故事情節的發展,使游戲得以順利開展,從而使自身問題解決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同時,在游戲中玩具的使用、代替也促進了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幼兒在游戲時,由於材料有限,常常需要創造性地用一種物品代替另一種物品,同一個物體可以當作不同的玩具,或者自己動手把一件物體變成自己所需要的物體。如在「小餐館」游戲中,幼兒會創造性地用紙條當「面條」,用小積塑片當「飯」,用冰棒棍當「筷子」。而且同樣一種物品在不同游戲中幼兒還會充當不同的東西,如用積塑條充當護士的「注射器」,充當警察叔叔的「警棍」等,在沒有代替品時,幼兒還會用橡皮泥捏出要用的各種物品。
在這過程中,幼兒通過將代用物體與被代用的物體進行比較分析、判斷,然後思考如何代用物體,從而解決因缺乏某件物體而出現的問題,思維能力從中得到了發展。
1.2游戲促進幼兒創造想像力的發展。
幼兒期是想像力、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想像豐富,是個體創造力發展最有潛力的時期。在游戲活動中,由於沒有固定的行為模式,不受眾多規范的約束,幼兒的思想和情讓前感能夠不受壓抑地自由表達,他們可以真實、自由地表現自己的創造力。他們在游戲中通過聯想、想像來模仿現實社會生活,而聯想、想像也正是創造性必須具備的心理因素。
各種形式的游戲都可以豐富幼兒的創造性想像。如在結構性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建造各種物體,形式靈活多變,游戲為幼兒提供嘗試、設計、實驗的機會,是促進幼兒想像力、創造力發展的重要手段。結構游戲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兒豐富的聯想,激發幼兒的創造動機。而且,幼兒實際操作游戲材料,進行游戲的過程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
如在「堆城堡」的游戲中,幼兒通過設計城堡的大小、形狀、外觀,並用磚塊堆砌出各種形狀不同的城牆、煙囪等,使自身想像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鍛煉和發展。而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在不違反游戲規則的情況下,幼兒會根據游戲的主題,進行一定的構思和表演活動,扮演不同的角色,想像游戲劇情的發展。
例如,幼兒經常玩的游戲「看病」,在這個活動中,幼兒通過使用玩具來表現假想的游戲情節:把玩具床當病床,把活動室的一角作為醫院,戴上眼鏡、戴上口罩模仿醫生給病人檢查等等。這些虛構性和真實性的獨特結合,都是在幼兒想像力的干預下完成並實現的。幼兒通過想像和模仿,從而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
在游戲中,幼兒的想像從外在生活狀態向內在活動轉化,使想像服從一定的構思,游戲情節按預定的情節發展,使創造有了主動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幼兒只是通過邊擺弄幾樣玩具邊用語言表達,就可以進行一場情節豐富的游戲,還可以根據幾個人物編出情節豐富的故事。游戲使幼兒敢想、敢做、無拘無束地想像,創造出離奇的故事。
2、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價值
游戲在幼兒從自我中心過渡到一個社會人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在游戲中作為集體的成員,開始學習相互理解,這可以說是游戲經驗在社會性發展方面最重要的價值。這種相互作用,有助於他們形成對待他人的態度和行為。
2.1游戲有利於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
自我意識是人類特有的高級心理活動形式,是人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客觀世界關系的一種意識。它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評價、自我情緒體驗和自我控制。幼兒通過游戲動作發現自我。幼兒在兩三歲時,逐步區分出「我」和別人,進入幼兒園後,通過在游戲中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
幼兒在游戲中,要與其他夥伴發生的關系,他們逐漸地發現和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自己的行為結果及他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並以此調整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能被同伴接受。幼兒在游戲中通過與同伴交往,認識自我,並以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評價中選擇被社會認可的經驗,內化到自己的心理結構中,從而形成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
美國心理學家馬爾茲認為,個體絕大多數的自我信念都是依據過去的經驗――成功與失敗、屈辱與榮耀,特別是童年時的經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
幼兒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會產生種種成功或失敗的體驗,從而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認識。成功的體驗對於幼兒的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自信心的培養至關重要;而失敗的體驗,會使幼兒的自信心減弱。
例如在玩「小餐館」的游戲中,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切菜、炒菜、做飯,在模擬成人的勞動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與滿足感,這種成功的體驗導致了幼兒自信心的初步形成。而更多的游戲活動的成功體驗則鞏固了幼兒自信心,使幼兒有著積極的自我情緒體驗。
游戲本身具有一定的規則性,幼兒在趣味性游戲中扮演各種社會角色,承擔各種社會職責,學習各種社會規范、行為准則,操作各種玩具,逐漸將在趣味游戲中獲得的行為規則轉化為主體意識,又通過趣味游戲的操作活動,將內化了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實現主體意識對自我的控制、監督和調節,這樣幼兒就逐漸養成遵守一定規則的行為習慣,由他控到自控,逐漸形成自我控制能力。
2.2游戲有利於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謙讓、幫助、合作、共享等有利於他人和社會的行為。親社會行為是一種自願的社會行為,它有助於人與人之間高質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適應社會生活的要求。游戲是幼兒體驗社會生活的最好方法,是幼兒學習社會交往技能,培養親社會行為的重要途徑。
在兒童的親社會行為中,合作行為最常見,其次是分享行為和助人行為。我國著名醫學心理學家丁瓚曾經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人際關系的適應」。幼兒的人際關系雖然簡單,但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關系重大。游戲是幼兒對社會生活的一種再現,它具有群體性,幼兒通過自己與同伴的共同活動,把最感興趣的事情反映出來,從中學會共處,學會合作。
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可學習如何參加小組,為同伴所接受;如何共同協議,互相協作,互相配合;如何公平地解決發生的爭吵和不同的意見,從而培養他們更好的考慮別人,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能力。
例如:體游「齊心協力」是由3個小朋友同穿一對長鞋,聽從帶頭小朋友指揮一起起步,共同前進完成的。為了能把游戲玩好,幼兒往往樂於抑制自己的願望,自願地遵守規則,使自己的行動服從游戲的需求。因此,通過游戲,可以使幼兒學會分享、謙讓、合作、幫助,從而提高人際交往技能。
正如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說:「幼兒的社會化行為處於自我中心和真正社會化之中的中間地位,只有當他們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放出來,具備了與同伴進行有效的協作能力時,社會化才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有許多幼兒集體游戲是需要協作完成的,在逐漸學習如何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無疑幼兒社會化的進程也在逐漸地前進。
3、游戲對幼兒良好情緒發展的價值
情緒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現代社會要求孩子不僅要有高「智商」,還要有高「情商」。幼兒是游戲的主體,總會帶著一定的情緒去參加游戲活動。通過游戲,幼兒親身體驗積極情緒,學習調節情緒、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3.1游戲使幼兒經常體驗積極的情緒。
情緒、情感是一個人對他所接觸到的人和事的態度。高興、愉快、輕松等等我們稱之為積極的.情緒。弗洛伊德認為,游戲是由快樂原則支配的,所以游戲往往給人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這表現在游戲能發展兒童的成功感,從而增強兒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游戲中幼兒按自己的意願、自由自在地活動。
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氣氛中,容易通過自我的努力而成功。另外游戲中沒有來自外界的壓力,允許幼兒以自己的方式、毫不畏懼地探索,從而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興奮,產生愉悅和滿足等積極情緒。如在「過家家」中,幼兒模擬成人的生活,從做飯、打掃房間等等的游戲活動中體驗成功,並獲得快樂愉悅的情感體驗。
另外游戲的假想情景能給幼兒營造了一個安全的心理氛圍,能使幼兒的現實緊張感得以放鬆,消極的情緒得以排解。如本來孩子很怕打針,但通過玩「醫院」游戲,孩子給娃娃打針,宣洩不愉快地回憶,從而減少了心理壓力,使幼兒的心理處於健康的狀態。同時也使幼兒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感覺、認識對方的情緒,進而學會關心、體諒對方,接納他人的觀點。
3.2游戲有利於提高幼兒的情緒控制能力。
情商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情緒控制。幼兒情緒的控制能力是需要通過學習和訓練才能獲得的。發展心理學認為:幼兒意志力薄弱,情緒情感容易外露、沖動,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但游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使幼兒愉快地、心甘情願地服從角色分配,服從規則要求而表現出較好的情緒控制能力。
在許多角色游戲中,幼兒擔當一定的角色,要把自己當作別人來考慮,這時,他既是別人,又是自己,但他必須按角色的要求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在一些規則性游戲中,為了使游戲更順利的開展,幼兒必須服從游戲規則,剋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如在扮演服務員時,即使自己有所不滿,但是由於角色的要求,幼兒會適當的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微笑有禮地對待客人。許多研究表明,由於興趣所致,幼兒在游戲條件下,更能抗拒誘惑,延遲自身的滿足。因此隨著游戲的發展,幼兒的情緒控制能力也逐步得到發展。
綜上所述,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快樂而又自主的實踐活動。它與幼兒心理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最有效的活動形式。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習得了知識、概念,學會辨別事物,發展了智力;體驗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學會了交往和協調,向社會人轉變;體驗了積極情緒,學會了控制情緒。
所以說「游戲的過程即幼兒發展的過程,游戲有著不可忽視的教育價值。」。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充分認識游戲對幼兒心理發展的價值,充分地理解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和願望,給幼兒提供足夠的材料和空間,讓幼兒自由地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健康地成長。
民間游戲與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民間游戲可交叉在語言活動中。兒童早期的語言發展是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聽、看、觸、摸、嘗、聞,等等,來發展他們的語言。而在聽的過程中,要求小朋友們要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語言活動中,我選擇了《接龍》游戲。這個游戲要求小朋友們要根據老師所說片語的最後一個字當作自身片語的第一個字,因此.幼兒在游戲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不需要老師強調。小朋友們玩了還想玩,在愉快的氣氛中發展了幼兒的聽力和口語能力。其次,民間游戲可交叉在角色游戲活動中。角色游戲是幼兒較喜歡的一種游戲,因此,我將民間游戲融入到角色游戲中,如,在角色游戲中,我開設了(1)「過家家」,在游戲中,兒童分擔不同的角色,有的當爸、有的當媽、有的「煮飯」、有的「掃地」;(2)「娛樂館」,裡面設一些游戲,如「盲人」擊鼓、「貼鼻子」等,讓幼兒參與。這些可充分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組織能力,促進幼兒積極交往能力的發展,同時在這種愉快的活動中,小朋友自身動手動腦,協調能力得到了提高。心理學研究還標明:大家在一起活動或游戲,會比個人活動、游戲的效果好得多。這種「一起行動看效果」,可促進兒童在一起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第三,民間游戲可交叉在區域活動中。我的童年非常快樂,一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夥伴們在空氣新鮮、陽光充沛的屋前屋後的空地上,田埂邊玩踢毽子、跳格子等游戲。鄰居的小夥伴們個個被曬得臉兒黑里透紅,被風吹得皮膚都裂了,但我們的身體卻是健康的。說實在的,民間游戲對我們的影響確是很大,我們在游戲中學會了與同伴們如何相處,學會了分享。特別是「扮新娘」「石頭、剪子、布」「丟手絹」等游戲到如今仍然讓我難忘。由此得到啟發,於是我在班上設置了民間游戲角,裡面都是我們小時候玩過的內容,如「挑竹簽」「翻花繩」「夾豆子」「吹羽毛」等,小朋友對這些游戲興趣甚濃。
把民間游戲滲透進各種學習活動好處很多。
1、有利於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
語言自身是一種概括化的符號,是代表一類事物的象徵。幼兒不是簡單的學習語言、而是學慣用組合的方式把語言作為思想和行動的工具。民間游戲提供了語言表達的環境。游戲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們相互表達,逐漸學會了表達,豐富了詞彙。而且游戲中的兒歌趣味性強,有節奏性,琅琅上口。如游戲「炒黃豆」,兩個幼兒在游戲的同時用語言表達「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頭。」兩人邊念兒歌邊游戲,使他們心情愉快,增進了同伴間的情感交流。
2、有利於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
數學知識較籠統,而幼兒的思維較具體形象,因此對枯燥無味的數學活動不大感興趣。假如用保守的數學教育手段來教小朋友,認為以教為主,教師起主導作用,准備大量的教玩具,而小朋友們卻學得並不理想。因而,我覺得幼兒早期數學教育應該滲透在幼兒的一切活動之中,特別是在幼兒最喜歡的各種各類游戲活動之中,在游戲中讓幼兒獲得初步數學知識,幼兒的興趣濃厚,印象深刻。我在民間游戲中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初步數學教學。如:在學習5的相鄰數時,我利用游戲《跳格子》,在地上畫一些數5的相鄰數,引導幼兒邊跳邊念"5有兩個好鄰居,就是4和6,4是5的小鄰居,6是5的大鄰居,大家一起做游戲,開心快樂又有趣。」將籠統單調的數學知識變成有趣、有節奏的兒歌,幼兒在說說玩玩中鞏固了數學的概念。
3、有利於促進幼兒動作的發展
許多民間游戲能促進幼兒走、跑、跳、鑽等大肌肉動作,例如:「跳繩」、「腳尖腳跟腳尖踢」、「舞龍燈」「揪尾巴」等。一局部民間游戲能發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協調,例如:「翻花繩」、「吹羽毛」、「彈蠶豆」等。而「老狼老狼幾點了」、「帖人」、「冰棍」、「蘿卜」等民間游戲。它們能基本實現「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追逐跑」的目的,且游戲形式生動有趣,幼兒在愉快的嬉戲中發展跑的動作,達到目標要求。
實踐證明,民間游戲不但是幼兒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有效活動形態,也是教師在進行各種學習活動的教學中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輔助手段,因而我們要利用民間游戲的全面滲透來提高學前教育的效果。
㈦ 體驗式教學有什麼優點
1.體驗式教學尊重生命的獨特性
2.體驗式教學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3.體驗式教學理解生命的生成性
4.體驗式教學關照生命的整體性
體驗式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通過教學中的交往、對話、理解而達成的「我——你」關系,而不是單純的「授——受」關系。
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 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逗者現或再現、還原教學內容, 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好指衫理解並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
體驗式教學以人的生命發展為依歸,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蘊含著高度的生命價值與意義。它所關心的不僅是人可以經由教學而獲得多少知識、認識多少事物,還在於人的生命意義可以經由教學而獲友腔得彰顯和擴展。
教學意義
1.體驗式教學是人解放自身的一種途徑
2.體驗式教學是個體知識建構的基礎
3.體驗式教學是個體品德形成催化劑與心理健康的保障
㈧ 游戲課堂的好處
1. 課堂小游戲能提高帶衡學生興趣
課堂游戲是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小學生生性好奇,活潑好動,但注意力不能持久,一般小學生都對學習是不感興趣。
在英語課開始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對它很感興趣,這實際上是由好奇心驅動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教皮行敏學難度的增加,一些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減弱。
這嚴重阻礙了英語教學計劃的進度,因此提高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2. 小游戲提高孩子啟發性
小學英語課堂游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課堂游戲具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然而,也應該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游戲不僅僅是為了簡單的樂趣。因此,在設計小游戲環節時可以設計一些有創意的游戲,從而幫助教學效果。
3.小游戲促進兒童記憶的發展
小學英語課堂小游戲可以使知識可視化,這可以讓小學生更容易記住知識,增加學生的記憶強度,促進兒童記憶的發展。
例如,在教單詞時,你可以設計一個像這樣的游戲。例如,「狗」,「貓」和「鴨」可以讓小學生在說這些單詞的時候學做這些小動物的燃枝樣子。
㈨ 幼兒教學中游戲活動有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