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收集資料
一個人的記憶是有限的,
為把自己學習過的知識長久保留下來,
就需要對這些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類
收集資料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一、生活中取材。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生動活潑的語料,只要留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活中碰到的許多事情都很有趣,把這些生動的事例放入收集的資料或是文章中的時候,可以把文章也變的很有趣。從生活中取材很方便,只要是生活中所碰到的與研究題材有關的事情,都可以記錄下來。
二、從歷史文獻中取材。
歷史文獻,范圍很廣,從歷史文獻中選取的材料,很富有歷史意義,可以幫助我們在整理的時候擴充內容。這樣的故事也很有吸引力,幫助我們進行對比等事情。查閱歷史文獻比較簡單,在圖書館或是書店中,都有很多這方面的書籍、資料。
三、文史類工具書中取材。
四、從現行報刊傳媒中取材。
在閱讀報刊時,留心報刊上的各方面問題。報刊上的資料都是最新的,都十分的有用,最新的新聞等都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資料的價值,將有用的資料從報紙、刊物上剪下來,或用復印機復印下來,再進行剪貼。這種方法很實用,范圍又很廣。
閱讀書報雜志時,搞調查研究時,要隨身帶筆和紙,隨時記下所需資料的內容,或有關的感想體會,理論觀點等。
這種做法不但便於資料的積累,更重要的是使報紙充分發揮了作用。
五、從網路中取材。
網路是現代社會的人們最喜歡用的東西了,網路的四通八達給我們帶來不少方便的用途,而在網路中收集資料是最容易的,也是最便捷的,網路上的連接很多,所以搜索和收集資料的范圍很廣、查找到的資料也是最好用的,查找到以後可以下載列印,十分方便。計算機互聯網上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信息傳遞快,在網上可以查找與自己科研有關的材料和信息,了解各方面的知識與內容。這個方法是我們現在最喜歡用的方法了,用網路收集資料幾乎是每一個人都在使用的。
對收集來的資料不要隨手一放,置之不理,要認真閱讀,仔細加以分類,進行研究。
人們用以上的方法去查找、收集資料,既方便又快捷,用這些方法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資料,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對這些資料進行挑選與整理。
在收集某一專題資料時,要注意其完整性,對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評價都要摘取。「拾到的材料未必都是真品」
,自己所摘取或引用的資料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力求在較長的時間內對自己的學習都能有所幫助、有所裨益。
在全面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要突出重點,即對於你所研究的題目、你所感興趣的方面,要多用些氣力。戰線不能拉得太長,否則,會淹沒學習重點。
收集資料的方法有很多種,卻並不是每一種都能用到。以上的幾種方法都是人們常用的幾種,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條件的需要或是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查找資料的方法,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取材與編輯,達到最好的效果。
B. 簡述收集原始資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要明確資料的收集范圍,如地域范圍、時間范圍,編專業志還要限以專業范圍。地域范圍是根據行政區域所確定的范圍,但應注意收集有關部門經濟、文化輻射與被輻射等超越地域范圍的資料。時間范圍是每部志書凡例所規定的上下限。專業范圍,凡專業所涉及的內容均在范圍之內,應注意打破部門界限,不要收集專業以外的非專業資料。
其次,要了解資料的來源,資料來源極其廣泛,根據資料的不同存在形式,一般分為文字資料、實物資料、口傳資料、音像資料、圖片資料。其中文字資料是編修地方誌斗陵主要的資料來源,涉及面廣,主要包括檔案、報刊、史志、譜牒、私人著述、工商實業資料等方面。實物資料,指那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實物,如文化遺址、古墓葬、文物、金石、地圖、藝術品、建築物等,都是考察和研究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料。我國歷史上編史修志,都很注重實物資料。口傳資料,包括口碑資料和口頭回憶資料。如民間流傳的故事、典故、民歌、民諺、民謠、方言、曲藝和歷史見聞、回憶等。
根據不同的資料來源,可以採取不同的收集方法。
1、文字資料收集方法。文字資料需要藉助各種目錄索引,有的放矢地收集。一是圖書目錄,二是報刊目錄,三是檔案目錄,四是傳記資料索引。
2、實物資料收集方法。對本地區的山川、景物、道路、古跡、文物等要進行實地考察,用現代科學方法加以觀測記錄,可以採用文字描述、測繪、拓印、攝影、錄像等手段。
3、口傳資料收集方法。口傳攔彎一般通過采訪獲得,采訪形式可多種多樣,如登門拜訪,開座談會、發函征詢等。民歌、方言、曲藝等必簡銷悶須做錄音。
4、音像資料收集方法。一是收集音像資料原件,二是通過復制的辦法取得所需要的資料。
5、圖片資料收集方法。除了收集原件外,應廣泛收集影印件,如圖片集、地方誌、年鑒、期刊及其他圖書中的有關部門圖片資料。
C. 如何收集資料
(一)方法指導
怎樣圍繞課題查找資料
查閱文獻並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能,而這一技能是隨著你的不斷查閱而積累起來的,你必須親自去嘗試才能得到它,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你。查閱文獻時不僅需要耐心、細致、仔細,還需要經過慎重的考慮,並按照一定的程式去做,而不是到圖書館東抄一段,西抄一段。
為有效地進行文獻的查找,應該按照下列過程進行。
1.對課題提出一系列的疑問,然後分析這些疑問與課題的關系,以確定想要查詢的信息或問題是某一數據、某一概念還是某一觀念等。
2.根據這些問題或信息的性質選擇檢索工具,即確定是通過網路全書等參考性工具書,還是通過報刊索引等檢索性工具書進行查找。
3.確定檢索途徑,即去本校的圖書室,還是去本地區的圖書室,或者向老師或有關專家咨詢。
4.選定檢索方法,即從最近出版的書籍和期刊開始往前查,還是限查某幾年的書籍和期刊等。
5.利用檢索工具書所提供的查找線索進行查找。
6.一旦查到你所需要的文獻,就可以去索取該文獻。
7.閱讀文獻,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文獻資料的整理加工
從事科學研究僅僅會查閱資料還不夠,還要對文獻資料進行加工整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處理信息,它包含整理和加工兩項工作。
1.整理
查閱到有關的文獻之後,把它進行摘錄(標明出處,包含書名或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出版單位、版本、出版時間,還有期刊的年號、期號,報紙的年、月、日等)或復印,然後按順序排列、歸類。
摘錄可以寫在筆記本上,也可以寫在卡片上。但筆記本不便於資料的歸類整理,而卡片不僅便於歸類整理還便於查找、使用和攜帶。卡片紙要大小一致,一張卡片只記一個觀點、事例或問題,每張卡片上的內容都要標明出處。
2.加工
只對文獻進行分析思考,然後剔除假材料,去掉過時、重復的材料。對有價值的材料進行研究,這個階段往往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寫批語,做記號,寫提要,做札記,寫綜述。
寫批語,就是在所摘錄資料的空白處寫上自己的見解、解釋或質疑。
做記號,是讀者對重點、難點、精彩之處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劃上的各種標記,如直線、曲線、紅線、波浪線、圓圈、括弧、著重號、問號、感嘆號等。
寫提要,就是對包含各種信息的研究文獻進行總結。即把原文的基本內容、主題思想、觀點、獨到之處或其他數據,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做札記,就是在筆記本上隨時記下自己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和各種想法。札記不求形式,你可以隨時隨意的記下你在閱讀時引發的思考。做札記的好處在於能更好的幫助你去記憶和思考。
寫綜述,就是匯總你所查找的某一類別的所有資料,然後進行加工處理,內化為自己的結構體系寫成的一份報告。每一份綜述實際上就是一項研究報告,它能為自己或別人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東西。
(二)給學生多種主題,要求學生自己選擇主題,通過幾種方式,搜集盡量多的資料,並能恰當地應用在寫作中。
1. 我來說魯迅
魯迅先生作為現代文壇的鬥士,他以筆為槍,把對當時社會統治的黑暗腐朽、民眾的麻木不仁都進行了沉痛的抨擊,他是文學家,更是個不折不扣的革命家。那他那不平凡的一生中有多少讓人感動和震撼的故事?對他這偉大的靈魂,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情來尊崇?組織學生以「了解魯迅」為專題,到圖書館去查找有關魯迅的生平經歷、文學創作等資料。以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用自己語言藝術的加工和提煉,在班級的故事會中聲情並茂地將給大家聽。
2. 讀中有天地
魯迅先生的創作很多,其深刻的思想、尖銳的筆鋒不是刀槍勝似刀槍的刺入敵人的胸膛,也許他不是戰場上的勝利將軍,更不是冒槍林彈雨的士兵,但他卻讓仇視他的人膽怯,敵視他的人無奈,他也讓信任他的人以生命相托,讓尊敬他的人擁有無限精神營養而不斷在斗爭的道路上前行。組織學生查找魯迅作品,選讀感受最深的一部,做讀書筆記,在召開班級讀書報告會上進行討論和交流,談體會最深的一點,提倡學生提出不同見解。
3. 漫步人物畫廊
魯迅筆下的人物形形色色,可以說是描盡當時社會的眾生態,請把他作品中人物做以整理,並進行簡要的形象分析,在讀書課上與同學們交流和交換積累,盡量做到全面,然後裝訂成小冊子,對魯迅作品的人物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4. 在積累中收獲
以魯迅的一篇文章為例,組織學生利用網路查找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字詞理解.內容介紹.有關評論.等內容,做一份簡單但很全面的預習筆記.課堂上比較一下,包括橫向和縱向的比較,認識到資料搜集的用處,引導學生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對知識的積累將會幫助很大。
5. 小小資料員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確,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花鳥魚蟲總會引起人們無限的情思,於是,歌詠自然萬物的優美篇章油然而生.我們究竟能搜集多少呢?組織學生到電子閱覽室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利用網路搜索,查找此類篇章,建立自己小組的資料庫並且分門別類,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資料庫更全面更系統?並在課下選出一類較有特點的篇章進行賞析或評論。
6. 走進自然
組織學生查找關於長城的資料,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假期登上長城,親自領略那「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組織學生走進自然,走進名勝古跡。去感受自然風光的旖旎,去接受人文氛圍的洗禮,學生在實地可以采訪當地的老人,講述有關的傳說故事,可以做文字筆錄或是實地拍照。活動後可以交流心得,展示考察結果及搜集的有關資料,也可以組織學生游覽家鄉附近的人文景觀或是名勝古跡。
7.知識大比拼
組織學生分成兩組比賽,在搜集有關長城的知識的基礎上,在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分別列出有關長城資料的幾個內容題目,例如:有關對聯、古詩及相關知識等,由雙方派出代表,進行問答、搶答等方式的知識競賽,讓學生能在相對輕松愉快的氛圍在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