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師科學研究的方法

教師科學研究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28 16:48:54

A.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哪些

科學研究方法還包括實驗法、教育行動研究法、教育敘事法、個案研究法、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等。
實驗法可分為自然情境中的實驗和實驗室中的實驗等,
教育行動研究法,是指教師在現實教育教學情境中自主進行反思性探索,並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他強調研究與活動一體化,使教師從工作中學習、思考、嘗試和解決問題。凱米斯提出教育行動研究由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四個基本步驟組成。
教育敘事法,是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教師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於這些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個案研究法是指對某一個體 (群體、組織)長期研究。歷史研究法指的是對事件發生發展過程的研究。 比較研究法指的是與其他國家對比的研究方法。

B. 教育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1. 教育學研究方法
教育學研究方法 教育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首先,教育研究是促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動力。通過教育研究,轉變教育觀念;探索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徑、手段,並為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質量與辦學效益提供決策依據。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性,又能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

其次,教育研究是發展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的基礎。教育研究是充實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論開拓與學科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後,教育研究能夠增強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養未來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徑。教育科學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於廣大教師來說,通過教育科研,能夠使他們在教育實踐中勇於探索,由單憑經驗向依靠理論過渡,通過認識、學習和運用教育規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成為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成為未來的教育改革家。

中學教育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為,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系,即信息聯系.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
中學教育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為,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系,即信息聯系.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
比較教育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什麼
教育科學領域中的一個新的分支學科。對什麼是比較教育,說法不一,大多數比較教育學者認為,應從各國實際出發,研究世界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國際性教育問題,而不是從抽象定義出發,構思現實意義不大的形式上的理論體系。

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說,比較教育學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綜合利用有關的新科學和新技術,研究當前世界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的教育;在探討其各自的經濟、政治、哲學和民族傳統特點的基礎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點、發展規律及其總的趨勢,並進行科學預測。以便根據本國的民族特點和其他的具體條件,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教育的最佳作用,為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學水平服務。

比較教育學的基本特徵 ①國際性。比較教育至少要對兩個以上國家的教育進行比較研究。它是跨國家的,具有國際性的特徵。②可比性。在國際教育方面,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可能探索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結論作為本國的借鑒。③綜合性或跨學科性。比較教育學研究的任務,在於集中幾門社會學科的成果應用於對各國教育的研究,它跨越了幾門學科的范圍。因此,需要有哲學、歷史、政治經濟學與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 並熟習這些學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對各國教育進行歷史的、社會的具體分析和綜合比較。

比較教育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817~1917)這個階段以 「借鑒」 為主要特點。1817年法國教育家M.-A. 朱利安首次提出《比較教育的研究計劃與初步意見》,他對比較教育研究提出了四點創造性的建議:①組織一個國際教育協會,聘請常任公務人員,承擔比較教育資料的搜集工作。②採用問卷的方式向各國收集資料,以便國際教育委員會提出適當的教育改革建議。③建立師范學校網,用最新的方法培訓師資。④發行各種語言的教育定期刊物,傳播教育改革的經驗。這些建議對比較教育學的發展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歷史意義。第二階段(1917~1945)。從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對世界各國教育制度的發展進行國際性的對比研究,探索支配各國教育制度的基本因素。美國教育學家I.L.坎德爾是這個階段的代表人物,他於1933年所著《比較教育》一書對當時比較教育的教學與研究都產生過較大的影響。中國曾把該書譯成中文,作為大學的比較教育課的教科書蘇聯教育理論與活動家..克魯普斯卡婭'" class=link>;..克魯普斯卡婭也研究了美國、德國、奧地利、法國、比利時和瑞士的教育經驗,這對蘇聯教育的發展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第三階段(從1945至今)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以國際教育經驗為基礎,加深和擴大研究成果。表現在:①擴大與新建研究機構。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漢堡教育研究所,1956年成立了國際教育成績評定協會等機構。1970年世界比較教育學會理事會成立。到80年代該學會曾分別在渥太華、日內瓦、倫敦、東京,召開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議,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②比較研究方法多樣化。在前一階段,坎德爾等人的歷史學的研究方法佔優勢;在這一階段,除歷史法外,許多教育家把社會科學的概念與研究方法引進了比較教育研究的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比較教育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比較教育要成為一門科學,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指導,從各國的實際出發,應用多種比較研究的科學方法。常用的方法分兩大類:①以區域研究為主進行比較。②以問題研究為主進行比較。此外,還可輔之以描述法、歷史法、社會學法、統計法等。在研究中,要根據研究的對象和任務,靈活使用各種方法,使比較研究的成果具有普遍的意義。

比較教育的研究雖然已取得很大的成績,並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但由於各國的教育制度不同,指導思想各異,如何解決比較教育研究中的統一對比標准」問題,還需要比較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闖出新路。
教育學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關於教育學的研究方向,有各種各樣的觀點,有人認為是「教育現象」,有人認為是「教育事實」,有人認為是「教育規律」,有人認為是上述三者中的兩項或三項,還有人籠統地認為是「教育」或「人」。這些觀點大多模糊不清,似是而非。

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應是以「教育事實」為基礎,在教育價值觀引導下形成的「教育問題」,其目的在於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動的規律性聯系,以服務於教育實踐。

教育問題的提出標志著教育學的萌芽;教育問題的發展是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教育問題的轉換表明教育學研究傳統和範式的變革;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及其派別。教育學研究要有「問題意識」,防止「虛假問題」的出現,不斷地深化問題。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近代心理學、生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化教育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教育的一般規律。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和關系,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復性。如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生產、經濟、文化、人口之間的關系,教育活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教育內部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之間的關系,中學教育中教育目標與教學、課外教育之間的關系,教育、教學活動中智育與德、體、美、勞諸育之間的關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與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間的關系,學生學習活動中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等等都存在著規律性聯系。教育學的任務就是要探討、揭示種種教育的規律,闡明各種教育問題,建立教育學理論體系。
對教育研究方法這門課有什麼看法
《教育研究方法》這門課在本學期只有十次課,每次課是2個學時,另外有4個學時是撰寫開題報告,實際上只有八次課而已,我認為課時是有些短,因而使這門課程的教學顯得倉促了,學生需要在短時間把握較多內容,學習起來有些困難。

這門課程分為九個專題進行講授,從第一專題教育科研方法緒論、第二專題研究規劃、第三專題查閱文獻、第四專題文獻綜述、第五專題定量研究方法、第六專題定性研究方法、第七專題開題報告撰寫、第八專題撰寫開題報告到第九專題畢業論文的撰寫。鑒於課時限制,老師進行重點教學,同時也注重了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比如將第四章選擇抽樣、第五章實驗研究、第六章調查研究作為第五專題定量研究方法的內容,將第八章個案研究、第九章行動研究作為第六專題定性研究方法的內容。

在講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老師突出教育研究方法和技術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首先讓我們初步了解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然後才講授研究規劃的內容,而選定研究規劃的基本程序:一是發現研究課題;二是分析相關課題的研究背景;三是明確課題目標;四是確定研究方法;五是制定研究計劃;六是撰寫課題論證報告。老師根據後面的教學內容——查閱文獻、文獻綜述、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的撰寫,首先講述研究規劃的教材內容符合我們的學習特點,具有科學性。

而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的撰寫對於我們本科師范生來說至關重要,開題報告的撰寫有選題依據及意義、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參考文獻目錄、文獻綜述等幾方面內容。學習《教育研究方法》,從短期目標來看具有實用意義,為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的撰寫作好理論和初步的實踐准備;從師范生今後從事教師崗位來說,學習教育研究方法,准確掌握相關教育科研和理論,逐漸樹立正確的科研態度,掌握一定的科研程序、方法與技能,形成主動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活動的科研意識和科學素養,具備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長遠的實際意義。

C. 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有哪六種

探究形式

(一)發現式探究
發現式探究是以學生本身觀察和經驗為基礎,在學習情境中通過自己的探索自我發現學習的主要內容。這種教學法就是我們常說的發現教學法。
開放性的問題, 封閉性的問題,
(二)推理性探究
推理性探究是「沒有動手做」而應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開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它的主要特點是:學生通過問題進行思考;學生直接或間接地觀察現象,如親手做、教師示範、看視頻和閱讀等;學生通過提出疑問和討論來得出或歸納出概念。
推理性探究教學過程往往包括教師講述、師生共同討論、學生運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步驟。
(三)實驗式探究
實驗式探究是一個完整的實驗過程,包括從問題的提出到最終的解釋報告全過程。這種探究學習是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習。

D. 教資考試中學教育學研究有哪些基本方法

教育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五種。
觀察法是教育科學研究中使用廣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是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做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又分為了:自然情境中的觀察與實驗室中的觀察、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參與性觀察與非參與性觀察、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等。
調查法是研究者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研究對象的有關資料,對取得的第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揭示事物本質和規律,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調查法包括: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現狀調查、相關調查等。
歷史法就是通過考察事物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從而揭示其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研究方法。
實驗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創設一定的條件,人為地影響研究對象,從而驗證假設,探討條件和教育對象之問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
實驗法包括: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單因素實驗和多因素實驗等。
行動研究法是指教師在現實教育教學情境中自主進行反思性探索,並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

E. 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觀察法。常用方法:調查法,實驗法,測量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
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由於人的感覺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觀察者往往要藉助各種現代化的儀器和手段,如照相機、錄音機、顯微錄像機等來輔助觀察。
常用方法:
調查法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種類、生存環境和外部形態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調查者以正確的理論與思想作指導,通過訪談、問卷、測驗等手段.有計劃地,廣泛了解.掌握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
科學調查的步驟:明確調在的目的和調查對象一制訂合理有序的調查方案實施實驗調查方案。並如實做好記錄對調查情況和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寫出調查報告。
生物調查活動的注意事項:調查是一項科學工作。對於所看到的生物,你不管是否喜歡它,都要認真觀察,如實記錄;不要損傷植物和傷害動物,不要破壞其生活環境;注意安全,集體行動。
實驗法
生物學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門自然科學。利用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是現代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實驗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

F. 教科研三種方式

教育科研常態化的要素

——「教育科研常態化」系列談之七

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專業研究人員是教育科研常態化的三個核心要素,它們構成了教育科研常態化的三位一體關系, 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是開展教育科研常態化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三種基本力量和行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一、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師與自我的對話,是開展教育科研常態化的基礎和前提,是教育科研常態化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自我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只有轉化為教師個人的自我意識和自覺自願的反思行為,教育科研常態化才得以真正的落實。

(一)自我反思的進程和階段

按教學的進程,教師的自我反思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

1.教學前。是憑藉以往的教學經驗,對新的教學活動進行批判性的分析,並作為調整性的預測,這種反思具有前瞻性。

2.教學中。是指對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發現、自動反思、迅速調控。這種反思表現為教學中的一種機智,具有敏感性。

3.教學後。是在某一教學活動告一段落後,在一定的理念指導下,去發現和研究過程中的問題,或者對有效的經驗進行理性的總結和提升。這種反思具有批判性。

(二)自我反思的內容和作用

教師的自我反思在內容上包括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效果三個方面。教師在教學中,把自己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以及教學效果。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通過反思、研究,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提升教學水平。教師自我反思,要做好以下幾點:

1.分析教學現狀,發現問題。教師要自覺地全面審視自己的教學實踐,如通過寫反思日記、自傳等方法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理念等做出評價,界定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存在的教學問題,了解問題為何事、為何以及如何。並通過集體的討論,明確問題。這一過程,可以增強教師的問題意識,幫助教師善於從無問題處發現問題。

2.從各種角度審視問題。問題明確後,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去審視問題:⑴自己反思所提供的視角。包括回憶教師自己當學生時對老師教學的體會以及當教師後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經驗教訓。⑵自己學生所提供的視角。請學生對這些問題談談自己的感受。⑶同事所提供的視角。請同事對自己教學中的問題發表一些中肯的意見。⑷教育文獻所提供的視角。閱讀一些教育文獻,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3.進行目的——手段分析。教師以問題為中心,收集與問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明確通過問題的解決要達到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問,從已有的知識、其他教師、各種文獻中去收集相關的信息,找出能解決問題的各種手段,然後對各種能實現目的的手段進行評估,從中擇優選取最終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一過程有助於教師充分調動自己各方面的潛能,掌握並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4.實施行動。選取行動方案後,反思進入實施階段。要把各項措施落實到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在實施的時候還要不斷觀察和反思實施效果,並隨時對行動方案進行修改和調整。

5.總結評估。反思計劃實施一個周期或階段之後,教師要對實施的效果進行一個專業判斷並得出一個暫時性的結論。其中著重要對反思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體會進行總結,並做出相應的評估。這次的總結和評估,是前一段行動的終結,也是新一輪反思的前奏。

二、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教師與同行的對話,是教育科研常態化的標志和靈魂。教育科研常態化強調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

(一)同伴互助的類型

1.組織型。是指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組織的研討活動。

2.自發型。是指教師本人主動與教學夥伴進行研討,這種研討不拘時間、地點、形式,可隨時發生,也可隨時結束。實際上,這種形式的互助是大量的,具有經常性的特點。

(二)同伴互助的方法

同伴互助的實質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員之間的交往、互動與合作,其基本方法、形式有:

1.對話。對話的類型又可分為:⑴信息交換。比如:信息發布會——大家把自己擁有的信息公諸於眾;讀書匯報會——彼此閱讀過的書、觀點以及心得體會。⑵經驗共享。舉行經驗交流會或經驗總結會——大家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體會,失敗的教訓和感想與同事分享、交流。⑶課改沙龍。課改沙龍也可稱之為深度會談。深度會談可以是有主題的,也可以是無主題的。它是一個自由的開放發散過程,它會誘使教師把深藏於心的甚至連自己都意識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表達出來,這個過程同時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設性的,它會冒出和形成很多有價值的新見解。⑷專題討論。專題討論是大家在一起圍繞某個問題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

2.協作。協作是指教師尋找夥伴共同承擔責任完成對某個問題的研究任務,既有共同的研究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責任。協作強調團隊精神:⑴發揮每個教師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使教師在互補共生中成長。⑵發揮每個教師的作用,每個教師都要貢獻力量,彼此在互動、合作中成長。⑶教研組活動是教師之間相互合作,共同反思最主要的教學實踐,已成為學校促進教育科研常態化的有效內部組織形式;也是建立統一的教學研究管理系統的重要措施。⑷跨學科教師之間的團隊工作在教育科研常態化中,將備受關注。⑸集體備課、集體觀課和集體評價是其活動的表現方式之一。其長處在於,教師有了互相切磋教學問題的夥伴,教師之間可以分享備課資料和課堂教學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學情況,共同磋商教學改進策略,以加強教師對自我教學的關注和改進,同時也可以學習同伴的教學經驗。

3.幫助。幫助指研究、教學經驗豐富、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指導新任教師或教學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師,發揮傳、幫、帶的作用,使其盡快適應角色和環境的要求。學校各類骨幹教師要在同伴互助中通過 「老帶青」、「結對子」等教師之間日常的互相合作形式發揮積極作用,防止和克服教師各自成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現象,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公開課展示,也是學校內部或校際之間教師同伴互助的常見形式,是教師和專家之間的聽課和交流。它使教師有互相交流與學習的機會,有助於教師深入研究、教學和學生,提高教育質量。教師之間的互相觀摩和指導,應從教師的需求出發,理念要更新,行為要落實,要有教學評價活動,重視教學反思過程。

三、專業引領

專業引領主要是指各層次的專業研究人員對學校教育科研常態化的介入。教育科研常態化雖然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體,是在學校展開的,但它不完全局限於本校內的力量,因為教育科研常態化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缺少先進理念的引領,就可能困於經驗總結水平上的反復,甚至導致形式化、平庸化。

(一)專業引領的實質

是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理論與實踐關系的重建。

(二)專業引領的方式

1.靠教師自覺學習並吸收先進的教學理論,並運用於反思和互動的研究活動之中。這是教師從教書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經之路,教師自學理論實際上是一種隱性的專業引領。

2.靠專家、學者的指導,通過建立研究或實驗基地,指導學校的教改實驗和推行研究者的實驗成果。

(三)專業引領的形式

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學術專題報告、理論學習輔導講座、研究現場指導以及教學專業咨詢等,每一種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用,有助於達到某種目的,但就其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而言,研究、教學現場指導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教師歡迎的形式。實踐證明,專業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備課、觀課、評課等,對教師幫助最大。

閱讀全文

與教師科學研究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餐巾杯花折疊方法圖片 瀏覽:820
檢索專利正確方法 瀏覽:160
傳動軸安裝方法 瀏覽:993
耳鼻喉內窺鏡使用方法 瀏覽:512
康復認知訓練方法和技巧 瀏覽:150
42減8破十法計算方法 瀏覽:136
圓五等分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91
霍爾感測器不帶磁性檢測方法 瀏覽:465
消毒壓力鍋的使用方法 瀏覽:830
碘伏泡腳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316
300模擬量計算方法 瀏覽:265
肩頸痛肩周炎的鍛煉方法 瀏覽:606
干野生靈芝的食用方法 瀏覽:552
全身肌肉鍛煉方法視頻 瀏覽:422
哪裡有系統的織毛衣方法 瀏覽:905
如何快速學會法語的方法 瀏覽:362
電視機話筒安裝方法 瀏覽:535
黑涼粉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454
去角質正確方法 瀏覽:408
直播攝像頭卡頓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