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危險源辨識五種方法
危險源辨識是指通過對工作場所進行系統分析,識別出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確定其危害程度和可能性,以便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的過程。
以下是危險源辨識的五種方法:
安全檢查法:對設備、工具、機器、建築物等進行全面檢查,發現潛在的安全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改進和消除。
經驗評估法:根據從過往的類似事件團扒和經驗中獲得的信息,對工作場所進行評估,確定危險源和控制措施。
作業分析法:對具體作業的每一項工作過程進行分析和評估,找出危險源並提出控制措施。
風險評估法:通過對工作場所所涉及的人員、環境、設備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評估各種可能性的風險,確定危險源和控制措施。
事故調查法:通過對發生的事故進行詳腔緩細調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導致事故的危險塌圓昌源,以便採取措施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這些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工作場所的具體情況,綜合使用多種方法,以達到全面、准確地識別危險源的目的。
Ⅱ 自然災害風險
(一)定義
自然災害風險就是自然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帶來的危害程度,具體來說就是一定強度的某一災害在某一特定范圍內可能造成的損失。如洪水風險是指在某一重期洪水(如20a一遇)條件下,某城鎮或農村淹沒區可能遭受的損失。
災害損失:包括災區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間接經濟損失以及社會政治影響等。
直接經濟損失:災害發生後在短時間內所造成的最初的經濟損失,是一個靜態概念。
間接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的後期效應,是一個動態概念。
(二)自然災害風險分析
自然災害風險分析包括對災害本身的分析與災害涉及范圍內的社會經濟的分析。
通常把災害系統分為災害源、災害載體和受災體三部分。對災害鄭罩系統的分析包括災害源的時空分布、影響條件及發生原因、災害載體本身的特性、傳播速度及路徑、承災體的范圍及其構成,即災區的人及其有關環境系統,包括生物圈、生活生產設施等。
自然災害風險分析並不研究以上所有內容,如災害發生原因、觸發條件、載體本身的特性等,而是著重分析災害發生的頻率、強度及其涉及范圍的大小,強調受災范圍內承災體的構成即人口的分布和構成、財產的分布與構成等。
(三)自然災害風險評估
自然災害風險評估就是對自然災害發生的可能性與災害可能帶來的危害程度進行客觀地評估。
自然災害風險評估通常以一次災害過程為度(計算單位),但是遇上群發性的災害過程,也可考慮多種災害同時計算。
風險對象包括可能發生災害的地域內一切可能受到損害的人群、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經濟預測不同。經濟預測是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所作的外推,自然災害風險沒有連續的基礎歷史數據,攔鬧也不能完全採取外推的辦法,在可能損失估算中會有一定的主觀條件預測,如多因子擴分時,某些權重的確定要靠專家的經驗或外地的經驗。
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災害損失評估也不同。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是一種在災害發生之前的簡叢罩行為,是在災害的危險性分析、災害估算,災害影響小區劃,以及對各類工程、經濟部門、生命線系統的統計估算基礎上,對所預測范圍內的人口分布和構成、財產分布與構成進行的分析和估算。災害損失評估是災害發生後的行為,估算某一特定地區的破壞情況,以正確反映災情的嚴重程度。當然兩者之間仍有一定的聯系,災前的風險評估是災後損失快速評估的基礎,前一次災害損失評估是風險評估最好的參考。
Ⅲ 自然災害綜合研究
2009 年對自然災害 20 年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做了總結,撰寫了 《中國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的進展》[146]一書,關於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的概況,該書在緒論中寫到:
「隨著國際減災十年活動的進程,自然災害綜合研究工作大體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 1990 年以前,重點是進行災害自然屬性,即自然災變的研究,主要是收集、統計自然災變事件、災變強度、頻次、研究自然災變的空間分布與發展規律,並進行災變時、空、強的預測研究 。
第二階段 1990 年以後,對災害雙重屬性進行了全面的研究,重點是進行自然災度的研究,除繼續災害自然屬性的研究外,加強了災變對社會的影響研究,包括人口傷亡、經濟損失等; 重視了災害損失的時空分布規律和大災、巨災區的分布; 同時開展了減災能力的初步調查和統計; 開始重視自然災害對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和人類社會活動及環境變化對災害和減災的互饋影響,相繼開展了減災與發展、企業減災、城市減災、區域減災工作。
第三階段 1995 年以後,重點是進行社會承災體受災程度和承災能力的研究,在對災害自然與社會雙重屬性研究的基礎上,以自然災變、社會承災體易損性、減災能力三大因素的現狀與發展為基因,開展了未來災害風險的預測研究和評估; 並在此基礎上,從定性到定量化的研究了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經濟、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可能造成的影響和社會對災害的可接受能力,進而制定了一系列災害防禦、災害應急規劃和計劃,推動了減災社會化與產業化的發展。
在此期間,完成了 13 項科技攻關項目,為國家、部門、地方、企業編寫了 33 份規劃、計劃、設計,編著 ( 含合著) 了 30餘本專著和 100 余篇論文、編制各種全國性災害與減災區劃圖一百多張,籌建了自然災害綜合資料庫,為建立災害科學體系和災害數字化地圖提供了基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其他獎項。
……
1. 自然災情調查與綜合研究
1989 年開始,三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對我國地震、氣象、洪水、海洋、地質、農、林等七大類 35 種自然災害的概況、特點、規律及發展趨勢進行了綜合性的全面調研。1994 年建立了自然災害綜合信息系統。在對自然災害分布規律、成災規律和減災對策綜合研究的基礎上,1995 年編寫並出版了 《中國重大自然災害及減災對策 ( 總論) 》[72]、 《中國重大自然災害及減災對策 ( 分論) 》、《中國重大自碰賣耐然災害及減災對策 ( 年表) 》和七類災害的全國分布圖。
基於自然災害對社會危害情況的調查、分析和評價,2000年出版了 《災害 社會 減災 發展———中國百年自然災害態勢與 21 世紀減災策略分析》[105]; 2003 年編制了 《中國重大自然災害與社會圖集》[121],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系統反映了災情與災害對社會的影響及系統的減災對策。
2. 減災能力調查與評估
1989 年開始對我國各類自然災害的減災能力現狀進行了初步調研,2000 年對我國區域減災能力進行了宏觀評估,2005 年首次對我國減災基礎能力、監測預警能力、防災抗災能力、救災重建能力進行了調查與綜合評價,編寫了 《中國基礎減災能力區域分析》[128]、 《中國洪水災後重建問題和需求及對策》[103]、《自然災害評估》[135]等論著。依據區域減災基礎能力與受災程度、減災有效度、災害深度的對比對區域減災基礎能力增長需求度進行了分析與分級評估。
3. 自然災害區域危險性、危害性、風險性分析
從 1991 年開始,在對我國單類與綜合自然災害的強度、頻次、受災體易損性調查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對我國自然災害區域危險性 、危害性、風險性進行了多次量化研究,1994 年首次編制了中國地震、氣象、洪澇、地質災害等單類與綜合的災變區劃圖、災度區劃圖和風險區劃圖等系列區劃圖 41 幅,編寫了「中國自然災害區劃與保險區劃」[98]研究報告和 《中國自然災害區劃工作進展》[94]專著。2005 年在新編中國災害災變區劃圖、災度區劃圖、風險區劃圖的基礎上,編寫了 《中國 21 世紀初期自然災害態勢分析》[120]、 《中國自然災害風險與區域安全性分析》[127]等論著。
依據區域自然災害損失程度、區域自然配蘆災害深度、區域相對減災基礎能力、區域不可接受影響程度等,對我國區域安全性進行了評價,劃分了不同等級的風險區,圈定了對社會危害可能特別嚴重的巨災風險笑春區。
4. 人口—資源—環境—災害互饋系統問題綜合研究
近年來,環境問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1992 年馬宗晉、高慶華發表了 《論人口—資源—環境—災害惡性循環的嚴重性與減災工作的新階段》[64],對黃河和長江洪災、華北地面沉降、沙漠化等面臨的嚴峻形勢提出了 「黃牌警告」。2001 年撰寫了 《環境·災害與地學》[109]、《論土地資源與地質災害的雙重屬性與發展態勢》[110]、《社會可持續發展人類自身的覺醒》[114]、《關注人口 資源 環境與自然災害》[108]等文章和專著 《自然災害與全球變化》[122],進一步闡述了自然變化和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雙重影響,討論了太陽活動、地殼運動和全球變暖等因素的致災作用。提出了綜合減災要與人口政策、資源開發、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統籌兼顧的對策意見。2006 年面對乾旱可能引起的災害和環境問題,調查並編寫了 《中國的乾旱化、荒漠化、水資源危機和藏水北調問題》( 資料摘要)[130],指出乾旱化將是最大的災害影響,並提出了對策性建議,上報中央,受到重視。
5. 自然災害綜合預報探索
在自然災害調研過程中逐步認識到各種自然災害都不是孤立的,彼此往往形成災害鏈、災害群,構成自然災害系統。自然災害系統是地球表層系統的一部分,其規律服從地球系統的發展演化規律和全球變化,並受著太陽及其他天體活動的影響和制約和人為因素的影響。
這一系統性的認識,從理論上推動了單類與綜合的災害預報向深層次發展。從 1991 年開始,在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領導下,連續開展了三個年度的自然災害發展趨勢綜合會商,除了為國家提供了年度自然災害發展趨勢總況外,也為中國可持續發展態勢分析提供了依據。根據全球變化和自然災害的發展趨勢的研究,在論著和報刊上多次指出乾旱是對我國危害最大、不良影響最深遠的自然災害,並圈定了未來旱災風險區。
6. 研究並提出與推動減災系統工程
1991 年馬宗晉高慶華共同撰寫了 《減輕自然災害系統工程初議》[50],提出減輕自然災害是一項包括監測、預報、防災、抗災、救災、重建等各種措施的系統工程。之後相繼提出建立全國立體監測系統和災害信息共享系統; 進行自然災害形成機制的綜合研究和綜合預報的探索及綜合減災的理論方法研究; 國家、城市、企業綜合減災系統工程的設計; 災後重建需求和對策的綜合研究; 城市和地區災害應急方案的制訂和組織; 災情統計標准、災害等級劃分標准; 災害評估模式; 災害保險; 災害管理等問題的廣泛研究; 開展了示範區研究,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共鳴。根據取得的成果,撰寫與編著了 《中國減災社會化的探索與推動》[83]、 《1998 年長江大洪災的反思和 21 世紀減災對策》[93]、《中國自然災害區劃研究進展》[94]、 《中國洪水災後重建問題和需求及對策》[103]、 《中國 21 世紀初期自然災害態勢分析》[120]、《中國自然災害風險與區域安全性分析》[127]、 《中國重大自然災害與社會圖集》[121]、 《中國區域減災基礎能力初步分析》[128]、《中國減災需求與綜合減災》[136]、 《自然災害系統與減災系統工程》[137]等論著和大量相關論文。
減災系統工程的理念目前已為我國減災各界廣泛接受,並已體現在減災規劃和減災活動中。
7. 建立了自然災情評估統計標准體系
1991 年提出 《關於建立自然災害評估系統的總體構思》[52],1996 年在國家經貿委領導下,會同 20 個部局,全面調查研究了各部局、各災類災情調查統計的現狀,在統籌兼顧的原則下制定了統一的災情評估統計標准體系和指標。編寫了 《我國部門災情統計標准化現狀調查》、 《自然災害災情統計標准化調查研究報告》和專著 《自然災害災情統計標准化研究》[86]。
提出的綜合意見已為相關部門和國家經貿委接受,並呈報國務院。在此基礎上已開始制定自然災情統計國家標准。
8. 進行了自然災害與可持續發展關系的研究
1990 年開始,提出並推動了減災與發展、城市減災、企業減災、區域減災及減災社會化與產業化,深入研究了自然災害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在自然災害對社會可持續發展影響程度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了 《災害、社會、減災、發展》[105]、《減輕地質災害與可持續發展》[104]、《可持續發展與減災》[126]等論著、研究報告和 《關注人口、資源和自然災害》[108]、 《經濟發展與減災》[118]等論文。參與了中國 21 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編的 《中國21 世紀議程》、 《中國可持續發展態勢分析》 和 《可持續發展:人類關懷未來》等專著的編寫。
在對經濟發展與自然災害雙向調研的基礎上,進行了各省( 市、自治區) 社會可持續發展綜合能力與自然災害影響程度綜合分類,編制了自然災害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影響程度圖。1999 年馬宗晉、高慶華呈報了關於開展 「國家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和社會突發性災難應急管理系統示範研究」的建議,2001 年發表了 《建立社會安全保障體系,保障社會可持續發展》[115]、《初議防疫-減災綜合體制》〔124〕等論文。
9. 開展了國際災害與減災科學交流
關於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創新點,該書緒論中繼續寫到:
1. 提出了 『自然災害雙重屬性』 的新觀念,奠定了災害社會屬性和災害科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認為自然災害具有自然與社會雙重屬性,這就打破了單純『天災』的概念,推動了成災過程的社會性分析,認識了人口—資源—環境—災害的互饋關系,打開了社會化減災的廣闊道路,改變了從事自然災害研究者只重視災害自然屬性研究的傳統觀念和范疇,開拓了自然災害理論研究的新領域。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共同支撐下,初建了災害科學體系框架,撰寫了其中約 30部災害科學系列論著。
根據自然災害的自然屬性,認識了自然災變與地球表層系統和與全球變化的關系,為自然災害綜合預報提供了理論基礎; 根據災害對社會影響和社會的減災需求,在分析 『災害—社會—減災—發展』辯證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 21 世紀初的減災綜合策略,認為減少人為致災因素,轉移和保護受災體是最經濟、最有成效的減災措施; 提出社會經濟發展、環境建設、防災減災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的策略及減災社會化、產業化。提出的加強社會減災的多方對策建議,已在管理部門領導層和成災工作人員與群眾中產生了深遠影響。
2. 界定了自然災變與自然災害的科學含義
自然災變屬於自然變異,只有自然變異對人類社會造成損失時,才稱為自然災害。從而根據成災機理提出了消滅或削弱災害源; 削弱或分流災害載體; 轉移或保護受災體的減災原則。
同時提出自然災害和減災辯證法的論點,認為自然災害既有弊也有利,減災活動既可減輕災害,也可致災; 任何減災措施既有利,也有弊。指出了 『興利除害』、『避害趨利』、『化害為利』『害中求利』『權衡利弊』、『求大利棄小害』的辯證減災思想。
上述減災原則和減災指導思想已滲透到社會減災活動中,據此已為國家、地方、企業編寫規劃、計劃十多份。
3. 將系統科學引入災害科學研究
通過對各類自然災害的綜合研究,發現許多自然災害不是孤立的,往往構成災害鏈、災害群、災害系統; 減輕自然災害需要多部門的協作和多種措施的聯合運用,從而提出了自然災害系統和減災系統工程的新觀念。並於 1991 年出版的 《中國減災重大問題研究》一書中,為我國自然災害研究和減災提出了具有導向意義的總體藍圖 ( 現在的實踐檢閱,當初提出的大部分意見是正確的) 。
基於以上理念,提出了自然災害綜合調研和綜合預報的意見,在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和國家地震局、國家氣象局、國家海洋局、水利部、地礦部、農業部、林業部等部門的共同支持下,對我國地震、氣象、海洋、地質、洪澇、農、林等七大類自然災害進行了聯合調查研究,了解了我國災情總況; 聯合舉辦了三次自然災害綜合會商,推動了省市自然災害綜合預報工作的進展,為綜合減災提供了依據。
首次提出並逐步完善了減災系統工程的框架設計,提高了減災工作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已成為統一全國綜合減災工作布置的基礎模式,該系統包括: 監測、預報、評估、防災、抗災、救災、重建、保險、立法-教育、規劃-指揮等十個子系統,設計中明確了各系統的內涵、工作屬性和子系統之間相約互饋關系。這個包容不同成災工作領域和工作層次,按災前、災時、災後和平時展開的減災系統工作模式,已為單災類減災工作管理,各級政府的多災類減災工作綜合管理和減災規劃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設計基礎,目前已被廣泛採納、參考,各省 ( 市、自治區)和國家級減災管理部門已制定了相應的減災工作設計,在減災工作思想和減災行動的全國統一性方面,起到了規范性的作用。
4. 建立了自然災害研究的工作系列和模式
提出並實施了自然災害研究六部曲,即災情綜合調查、災害危險性分析、災害危害性分析、災害風險性分析、社會減災能力分析和社會減災需求度分析。
在調查研究和資料綜合的基礎上,參與並統編了中國自然災害史,編創了中國歷史時期自然災害分布圖和 3000 多年來的災害發展態勢圖; 全面調查與反映了近 50 年來我國各類自然災害的災情; 總結了我國百年 ( 20 世紀) 自然災害態勢,從災害雙重屬性角度,闡述了 2l 世紀初中國自然災害的發展趨勢。
研究深度已從單純災害分布規律研究,發展到對災害危險性和危害性的定量評價,基本查清了我國災情的發展變化及其對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的嚴重性,提出分災種的危害性評價:旱災的危害最為深遠; 洪災的損失最大、最頻繁; 地震的死人最多,影響社會安全最重; 海洋災害增長最快; 地質災害的增長與人類活動及建設的非規范發展關系密切; 農林病蟲害中大災有再度復發之勢。
在 GIS 支持下首次 編制全國性包括氣象、洪澇、地震、地質、海洋、農業、森林等多災種的各類災害系列區劃圖約 100 余幅,標示了我國重點災害危險區、危害區、巨災風險區和災害保險分區,指出了減災重點區域。
研究了自然災害對區域可持續發展影響度,將減災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范疇,成為制定減災規劃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各災種的減災對策,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和省、市與公眾的廣泛關注。」
Ⅳ 關於預防自然災害國家都有哪些對策
我國政府對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對策研究綜述摘要: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各種突發公共事件接連不斷, 自然災害便是突發公共事件表現突出的一種,常常給人們帶來生命和財產損失,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遭到破壞。政府通過建立和健全新的政府應急管理體制和機制,不斷提高政府對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能力。近年來學者的相關研究很多,在理論上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本文主要介紹部分有借鑒價值的觀點,以次不斷學習掌握有關知識。關鍵詞:公共事件 突發自然災害 應急管理 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來,我國的基尼系數已接近0. 5,社會正處於動盪期,台風、海嘯、礦難、空難、地震、火災、騷亂等接連不斷,恐怖襲擊、疫病傳播、生態災難也時有出現,威脅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03年「非典」蹂躪中國大地、從口蹄疫情到禽流感,從全國的手足口病, 到今天的汶川大地震突發自然災害接連不斷,給人們帶來生命和財產損失,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遭到破壞。 一、突發公共事件的界定 突發公共事件是從公共管理角度研究危機的專用術語,主要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重大社會影響,是對公共安全、社會穩定、國家政權有較大影響的突發公共事件或狀態。 從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依據,突發事件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根據突發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類。自然災害是由於自然現象的異常變化作用於人類社會,從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秩序混亂,影響和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事件。以自然災害發生的主導因素(地理屬性)為依據,可把自然災害分為四大類:氣象氣候災害、地質地貌災害、水文海洋災害、生物災害。此外,宇宙空間和太陽系的一些天體的特殊運動現象也會對地球和人類社會構成不同程度危害,這就是天文災害(星災)。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其形成原因和特點又各不相同,給人們造成的影響和危害在范圍、程度上也不相同,應當採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應對。自然災害作為突發公共事件的一類,常常會給人們帶來生命和財產損失,應當採取措施積極應對,以盡可能降低其造成的危害。① 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意義自然災害除了具有一般突發公共事件的突發性、公共性、危害性等特點外,還具有其不同於其他突發公共事件的一些特性。在形成原因、影響范圍、時間、傳播形式等多方面,自然災害區別於其他突發公共事件,在應對時要充分考慮這些特性,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和救助手段。自然災害是突發公共事件的一類,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應當遵循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原則。②二 、我國政府對公共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一系列對策從目前國內外學者觀點看,對應急管理的界定一般包含兩層含義: 一是說明應急管理的目的; 二是說明應急管理應該採取什麼管理行為。基於以上考慮, 所謂應急管理, 就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管理行為來預防和處理突發公共事件, 以使公共組織及其成員擺脫危機狀態的行為過程。其宗旨是通過提高政府應對突發危機事件的預警能力和救治能力,及時有效地處理危機,迅速恢復社會穩定,將突發危機事件帶來的危害盡量降低到最小程度。主要對策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公眾對公共突發念滲宏事件發生的認識要有效地應對突發事件, 增強防災、減災的意識。平時應進行關於應對自然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並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以提高人們的防災減災意識。應當加強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災、減災意識,通過各種途徑,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普及教育,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減災意識,調動全社會的力量,開展和做好「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群策群力,防治結合」的防災、減災工作。自然災害在目前雖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應當樹立防災意識,盡量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一發生,則積極應對。可以通過培訓提高人們的防災、減災意識,增強人們對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認識和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及水平。③2.加強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建設 應急預案又稱應急計劃,是針對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災害,為保證迅速、有序、有仔冊效地開展應急與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是喊高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重要內容,對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由於自然災害具有突發性、不確定性、危害性等特點,在平時加強對自然災害的監測非常重要,但是在當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下,對於某些自然災害還是無法准確地進行預測,不能避免其發生,那麼就必須採取積極措施應對。如果自然災害一旦發生,有關部門則可以根據預案並結合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對自然災害進行處置。因此,應當加強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建設,以提高自然災害應急管理能力。3、加強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之間的合作,改革減災管理體制針對轄區所發生的自然災害的嚴重性程度,明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自然災害風險綜合行政管理體系中的責任,加強轄區自然災害區劃、減災規劃、應急預案編制、應急行動、救災救濟基金、恢復與重建等項工作,從而實現明確目標、分級負責、協同作戰,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整合上述關於區域自然災害風險綜合行政管理功能。這是政府的有關指導意見。 4、做好日常戰略物資儲備工作 建立國家的戰略物資儲備制度。戰略物資就是指關繫到國計民生的糧食、能源、礦產資源、醫療設備等,這些對應付緊急事件、特別是災難的救助和災後的重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戰略物資的儲備還應該考慮到地理上的安全性和分布情況,以保證在關鍵時候能夠迅速發揮作用。例如按照國際上的慣例,石油進口達到本國石油消費的7 %就是警戒線,而應該制定相應的戰略石油儲備計劃,一般來說,這種儲備應該為90 天的進口量。所以我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制度迫在眉睫。其他如糧食、礦產、金融方面的儲備也都是如此。在應急管理中,人力和物力上能否及時得到保障是整個行動成敗的關鍵。所以政府有權根據情況啟動各種戰略物資儲備;有權號召全體公民共同努力處理全國或者局部地區的戰備、救災搶險等緊急狀態;也有權在必要時強制有關公民有償提供一定勞務或者財物的措施。世界各國的法律對此都有規定。④ 在這次汶川震中,國家很多物質儲備出現了緊缺,給救災帶來了諸多不便。5、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規章制度為有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 西方發達國家首先開展的工作就是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規制度,統一政府在應急管理中的職、權、責, 確定依法管理的法制原則。我國雖然也制定和頒布了一些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法律和法規, 但是這些法律本具有很強的部門特徵, 難以整體協調, 其核心問題在於我國缺乏一部關於緊急狀態與行政緊急處置法。有必要通過健全和完善緊急狀態與行政緊急處置法律制度, 把我國的應急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 一旦發生重大危機和突發事件, 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絕大多數公民的生命安全, 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與此同時,我國政府還要不斷健全和完善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在應對危機與處理突發事件中的法律責任。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最終解決得如何, 取決於我國體制改革和法制化程度, 取決於人們對危機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 取決於我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理論研究的深度。為了保證應急管理的質量,就需要對應急管理的全過程進行實時的監控,並且根據事態的發展迅速作出相應的調整。這種監控,一方面是根據下面的具體實施情況,發現應急管理的措施本身所有的弊病,及時作出調整。這中間的關鍵是保障信息傳輸渠道的雙向和有效,也就是說要保障信息來源的多元化和客觀性。這就不僅要靠政府機關的內部信息系統,還要廣泛依靠學術單位、民間機構、新聞媒體的廣泛參與。因為下級機關由於利益的考慮,提供的反饋信息往往是不準確的,多報喜少報憂,很容易造成信息上的誤導。另一方面,就是根據監控的情況,對於執行不力的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進行及時的撤換和處理。6、尊重公眾的知情權,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制度。面對突發事件,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的常規動作就是「捂蓋子」封鎖消息或者出於各種目的的虛報、瞞報、緩報、漏報。但事實「, 謠言止於智者」。有專家提出,「有時候, 災難所引發的恐慌會比災難本身更具有破壞性。災難僅僅是侵害了人的肉體, 在一定范圍內有殺傷力; 恐慌則摧毀人意志,能夠導致整個社會混亂。」所以,有效進行信息的預防、發布、引導和批駁,尊重公眾的知情權,把群眾欲知、想知、應知的信息及時、准確、完整地告知群眾, 既可以矯正視聽, 避免信息傳遞失真, 提高政府公信力, 又可以有效避免和控制事件升級。尤其是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政府的權威信息傳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確, 就越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和政府的威信。所以政府應該加快信息公開制度化建設, 提高政府透明度, 更好地發揮主流傳媒的作用。同時,政府也必須要重視全民的危機管理教育, 積極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輿論、信息觀。7、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支持參與救災危機的救助,不能僅靠政府的力量,還應動員社會力量的參與,這樣不僅有助於緩解危機在公眾中產生的副作用,使公眾了解真相,消除恐懼,起到穩定社會、恢復秩序的作用,而且調動各種社會資源進行危機救治,可以降低政府救治危機的成本,建立國際溝通與協作機制。當今世界,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現代技術的發達,資訊和人口在全球范圍內日益頻繁的流動,使得地球上任何一次大的災難都變成不僅是本地的,而是全球性的災難,如印度洋海嘯事件。在這個變得更加相互依賴的世界中,政府要有全球化眼光,要與國際組織在危機管理方面擴展合作。在危機管理上,我們要積極爭取國際性的組織和地區性的組織在資金、人員、技術、教育和培訓、以及道義上的支持,同時加強與國際組織在信息方面的溝通,通過溝通協作機制的建立,加強國際國內合作,充分利用國際資源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以實現地區、國家之間的相互促進與共同發展。⑤ 汶川地震後,中國的企業和個人紛紛捐款捐物,世界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也向中國伸出了援助之手,有效的幫助了抗震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 8、危機結束後的善後處理工作 危機結束後,還要進行危機管理總結,徹底清除復發隱患和同類事件發生的根源;消除由於危機造成的不良影響,重振政府形象。建立危機的善後處理系統,是危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做得不好,同樣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有時還會演變成新的危機。因此必須克服重事態平息、輕善後處理的錯誤做法,將善後工作作為處理危機事件的重要一環。建立危機的善後處理系統,一是設置做好善後工作的專門機構,迅速制訂善後工作的基本思路與基本對策;二是加強政府的危機公關。在汶川地震發生後,公眾心理是十分脆弱的,,政府進行心理救治,以擺脫危機陰影。三是在危機善後處理工作結束後,政府應建立危機資料庫,要充分發揮危機評估系統的作用,對危機後果、將來的形勢動向進行分析評估,從中探求規律性的東西,藉以彌補危機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工作失誤,並排除潛在的危機,為政府機關及其公務人員進一步提高危機處理能力、管理水平及預防和有效解決新的危機事件提供參考。 總之,在我國, 危機管理的研究基本上處於起步階段,仍屬一個全新課題。這就需要我們理論界和實踐部門通力合作, 選擇各種典型案例進行剖析, 尤其要對眾多國外比較成型的相關案例進行挖掘,力爭從理論總結到實踐運作全方位尋求符合我國國情、政情的解決方案, 以推進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理論的進展。要加快應急管理的法制建設,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應急管理法制體系,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強應急管理預案研究,科學論證,積極演練;提高應急裝備和技術水平,加快應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設,形成國家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的科技支撐體系。
Ⅳ 自然災害的成因級應急措施
一、自然災害成因的多重性
自然要素,如大氣、海洋和地殼,在其不斷運動中發生變異,如暴雨、地震、台風等。當其對社會造成危害時,即為自然災害。人類生存於地球表面,影響人類社會或可導致災害的變異,主要發生於地表附近的空間內,向上包括一定高度的大氣圈,向下可達到一定深度的岩石圈,每個圈層內的自然變異與相應的自然災害,都有各自的特徵。按照自然變異的成因,可以把它們分為大氣圈災害、海洋圈災害、岩石圈災害與生物圈災害等。[1](p2-3)自然災害的成因,既有自然性因素,也有社會性因素。
自然災害成因的自然性因素,有多重含義。第一,自然界的基本要素光、熱、水、土、氣、動植物等處於變動不居時,它對人類和環境有影響。第二,自然界一種要素的變化,引起其他各種環境要素的變化,如地震引發火災、水災、疾病等,火山噴發引起氣候寒冷、森林火災、城市毀滅等,海洋地震引起海嘯、海潮等,乾旱引起病蟲害、土地沙化、鹽鹼化、草場退化、地面沉降、地裂等。而這些變化,同樣對人類及其他環境要素造成危害。第三,宇宙中任何天體的變化,不僅會影響其他天體,而且有時會影響地球上人類和其他各種環境要素的變化並造成危害。第四,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取決於自然要素變化的強烈程度、時間尺度、發生地區、交通通訊狀況、政府反應速度和方式等多種因素。
自然變化除了給人類帶來災難,有時也有益處。如人類可以利用潮汐變化規律來決定航海路線、捕撈地點和時間。對沿海地區來說,風力級別越早枝虛小,海灘養殖和海上作業越安全。洪水在天然條件下,具有塑造和維護生態系統的功能:洪水是沖積平原的造就者,洪水能補給江河兩岸和湖泊、濕地的水源及兩岸地下水,維持兩岸和湖泊、濕地的生態系統。洪水不僅對自然生態系統有益,而且對人類文明的發生和發展有益。對於自然災害成因的自然因素,人類不能苛責於自然。歷史早期,人類可以通過經驗和知識,適應自然變化。各民族中都蘊涵著規避災害的地方性知識和技能技術。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了,科學家可以通過科學和技術手段來研究其成因、規律,提出預防和應對的方案。
自然災害成因,也有社會性因素,如農業社會中人類的生產經濟生活,就有可能成為自然災害的社會性因素。陳志強教授提出,當代史學,不僅要對工業文明及其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持批判態度,對農業文明,亦應持批判和反思的態度。[2]筆者很同意這樣的觀點。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地理基礎和物質基礎,黃河的沖決和泛濫給兩岸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是,黃河河患,都是河流改道、遷徙造成的嗎?這當然有自然因素,更有社會性因素。漢朝賈讓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他指出,戰國時,沿河兩岸的齊、趙、魏三國,在黃河兩岸修築堤壩,各國大堤防「去河二十五里。雖非其正,水尚有所游盪。」河水有瀦留區和行水通道,暴雨季節,河水盛漲,不會對人類社會有任何影響。當大水「時至而去,則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無害,稍築室宅,遂成聚落。」雨後河水乾涸,陸燃留下淤泥,人民在乾涸的河道上,耕田、建設住宅,於是有了小聚落,小聚落發展成大城郭。「大水時至漂沒,則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澤而居之,湛溺自其宜也。今堤防狹者,去水數百步,遠者數里。……近黎陽南故大金堤,……民居金堤東,為廬舍搭羨。……又內黃界中有澤,方數十里,環之有堤,往十餘歲太守以賦民,民今起廬舍其中,此臣所親見者也。東郡白馬故大堤,亦復數重,民皆居其間。」[3]當大水再次來臨時,就會沖毀民田廬舍。人民為了保護耕田廬舍,再次在河道附近數百步至數十里的地方,築壩自救。於是民田和住宅侵佔了河水的瀦留區和行水通道。戰國如此,漢朝尤其如此。
自漢代至明清,隨著人口的增長,大一統國家徵收賦稅慾望增強,黃河流域、海河流域、長江中下游等地區,都發生了人爭水地的社會經濟行為。《宋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中的《河渠志》,很大部分都是闡述運河和黃河的水患及其治理。黃河、運河利大,害也大。對兩河的自然災害,對北方河流的災害,顧炎武指出,早先江、河、淮、濟四瀆,是四條獨立人海的河流。黃河水有瀦留區如巨野澤和梁山泊等,有支流如屯氏河、赤河,分流人海。早先河決,為害沿河州郡。宋以後,河淮合一,清口又合汴、泗、沂三水,同歸於淮.災害更大。因為,第一,古時瀦水區都被墾種。明清時,古時巨浸山東巨野澤、梁山泊,周遍「無尺寸不耕」,梁山泊方圓「僅可十里,其虛言八百里,乃小說之疑人耳」。第二,行水通道成為鄉村和城市。「河南、山東郡縣,棋布星列,官亭民舍,相比而居。……蓋吾無容水之地,而非水據吾之地也。故宜其有沖決之患也。」人民為什麼占據河水通道?顧炎武認為,「河政之壞也,起於並水之民貪水退之利,而占佃河旁淤澤之地,不才之吏因而籍之於官,然後水無所容,而橫決為害。……《元史·河渠志》謂黃河退涸之時,舊水泊淤地,多為勢家所據,忽遇泛溢,水無所歸,遂致為害。由此觀之,非河犯人,人自犯之。」黃河東流人海,遇到運河沿線的重要城市,「今北有臨清,中有濟寧,南有徐州,皆轉漕要路,而大梁在西南,又宗藩所在,左顧右盼,動則掣肘,使水有知,尚不能使之必隨吾意,況水為無情物也,其能委蛇曲折,以濟吾之事哉?」①「吾無容水之地,而非水據吾之地」、「非河犯人,人自犯之」兩句話,揭示了河患的社會性成因。
對長江下游的自然災害,南宋的衛涇,宋元之際的馬端臨,都指出水患的實質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侵佔了行水通道。衛涇認為,南宋初,東南豪強圍湖造田,「三十年間,昔之曰江、曰湖、曰草盪者,今皆田也。……圍田之害深矣。……圍田一修,修築塍岸,水所由出入之路,頓時隔絕,稍覺旱乾,則占據上游,獨擅灌溉之利,民田無從取水。水溢,則順流疏決,復以民田為壑。」[4](p233)馬端臨指出:「大概今之田,昔之湖也。徒知湖之水可以涸以墾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將胥而為水也。」[5]王毓瑚則指出,永嘉之後,北人南遷,對耕地的需求增加,湖田、圍田、圩田、壩田、垸田,都很普遍,這種充分利用低窪地和沼澤地的田法,主要推行於古雲夢澤及其以東沿江沼澤地區,圩田成了長江中下游廣大低窪地區的重要水田類型,圍田和圩田,都是與水爭地。[6](p316-322)其實唐宋以後出現的多種土地利用形式,雖然為解決糧食問題做出了貢獻,但是,實質上卻都是人與水爭地、人與林爭地、人與山爭地。
對海河流域的自然災害,清人也看到了其成因的社會性因素。雍正三年舉行畿輔水利,其時,允祥和朱軾的副手陳儀(河北文安人),就指出河北淀泊附近農民貪占淤地的現象和危害,主張放棄淀泊周邊的耕種利益,作為河北諸水的瀦水區和行水通道。陳儀和高斌曾設法打擊或改變侵佔河湖淤地的行為。乾隆十年左右的東安縣知縣李光昭,及其聘請的學者周琰指出,永定河的水災,是人民占墾河道,官府又按畝起科所導致:「北方之淀,即南方之湖,容水之區也。」「借淀泊所淤地,為民間報墾之田,非計之得也者。蓋一村之民,止顧一村之利害,一邑之官,止顧一邑之德怨。」②應當由國家統一規劃、施工、管理和使用河流,避免出於一村一縣利益的水利或其他經濟行為。乾隆年間,中國人口達到3億,有非常強烈的土地需求,出現了嚴重的侵佔水道現象。乾隆三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批評了全國各地貪占淤地的現象:「淀泊利在寬深,其旁間有淤地,不過水小時偶然涸出,水至則當讓之於水,方足以暢盪漾而資瀦蓄。……乃瀕水愚民,惟貪淤地之肥潤,占墾效尤。所佔之地日益增,則蓄水之區日益減,每遇潦漲水無所容,甚至漫溢為患,在閭閻獲利有限,而於河務關系匪輕,其利害大小,較然可見。」③因此,他嚴禁直隸及其他省濱臨河湖地面,不許佔耕,違者治罪。一旦發生,惟督撫是問。但是,由於清朝人口激增,這種情況是禁止不了的。
1998年長江流域大洪水,所沖毀的湖北垸田,實質就是垸田侵佔了行水通道。這與長江流域環境變遷有很大關系,一百年間長江上游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掉了80%,武漢在幾十年前還擁有上百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如今這些湖泊只剩下了幾十個,其餘的全被填掉了。人不僅侵佔了洪水的通道,而且還占據了湖泊,砍伐了森林,使森林攔蓄水流的作用減少。2008年春天南方發生冰雪災害,一般歸因於氣候突變。如果僅僅是氣候變化,科學和技術可以預測、預報、預防。但是這次冰雪災害中倒塌的電線桿,大多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安裝的。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是自然災害,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新建學校教學樓倒塌現象比較嚴重,而傳統的羌寨民居、上世紀50年代蘇聯援建的樓房,損壞較小。可以說,最近10年的這三次災害,社會性因素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程度。有些城市災害,就是人禍造成的。
以上事實說明,有些社會因素本身就是自然災害的成因,有些社會因素則加劇了自然災害的致災程度。事實上,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人類過度侵犯自然造成的。以洪災為例,洪水變成洪災,往往是人類無節制地與水爭地,限制水合理的活動空間,違反自然之水運行通道所造成的惡果。對社會性因素,可以多從人類自身找原因,建立新的人類生產生活模式,改變人類利用自然的態度。
應急措施
自然災害的應急措施
路遇塌方如何應對
1、在道路塌方比較嚴重的地區,轎車無法行駛,應原路返回找到能夠提供補給的地方,再考慮改走其他線路。
2、在遇到輕微塌方的情況時,可先派人探查前方道路車輛是否能通行。
3、在公路或國道出現斷路或塌方的情況時,政府和有關部門很快會組織救援,遇險人員要耐心等待。
4 、駕車出門遠行要必備一些食品、飲用水和燃料,以備遇到斷路或難以找到補給用品時的急需。
遇泥石流如何脫險
1、沿山谷徒步時,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過多停留。
2、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特別留意是否聽到遠處山谷傳來打雷般聲響,如聽到要高度警惕,這很可能是泥石流將至的徵兆。
3、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
4、發現泥石流後,要馬上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兩邊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絕對不能往泥石流的下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