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用的績效評估方法有哪些
企業績效評估方法較多,每個企業應結合本企業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運作的方法。對最常見的9種評估方法,即強迫選擇量表法、行為尺度評定量表法、行為觀察量表法、混合型標准量表法、關鍵績效指標法、平衡計分卡法、關鍵事件法、目標管理法、強制分布法按成本最小、操作簡單、客觀有效、改善績效4個比較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提出每種方法的適用范圍和選擇原則。
各種評估方法在滿足不同比較指標的程度上各不相同,為使比較結果清晰易見,我們簡單地把各種程度劃分成三級,即滿足程度高、滿足程度一般和滿足程度低,並且採用數值來表示這三種程度。「3」表示滿足該比較指標的程度高,「2」表示滿足該比較指標的程度一般,「1」表示滿足該比較指標的程度低。
我們在比較各種評估方法時,排除了360度評估法和關聯矩陣法。這是因為,360度評估法和關聯矩陣法並不是單獨使用的一種方法,比如在進行強迫選擇量表評分時,也可以結合360度評估法;而關聯矩陣法更多的是評估採用的一種形式,如關鍵績效指標法中關鍵績效指標通常是一個指標體系,其體現的形式就是關聯矩陣的形式。
在9種評估方法比較中,我們選定強迫選擇量表法作為參照。它對四個比較指標的明確表述是成本較低、操作簡便、客觀性得到保證,但無法使員工在評估中產生自我激勵。據此,對該方法打分(見表1)。其他評估法則通過與強迫選擇量表的比較進行打分。例如,行為尺度評定量表與強迫選擇量表相比,需要提供具體行為等級與考評標准,設計成本比較高,因此在「成本最小化」指標得分為1;每個尺度標准都用具體行為與評估者自己的專業術語來表述,操作也同樣簡便,因此在「操作簡便」得分為3;由於存在評估者判斷差異,客觀性不如強迫選擇量表,但由於有關鍵行為作依據,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因此在「客觀有效性」得分為2;為員工提供了所需的工作改進信息和強化性反饋結果,有利於績效改進,在改進績效作用方面比強迫選擇量表好,在「改進績效的作用」得分為3.再如,目標管理法與強迫選擇量表相比,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成本比較高,第一項得分為1;需要管理者與下屬一同進行計劃、組織、控制、交流和討論,操作比較復雜,第二項得分為1;目標具有明確性,因此客觀性得到保證,與強迫選擇量表不相上下,第三項得分為3;下屬參與目標管理的全過程,並能得到反饋,因此有利於績效改進,在改進績效作用方面比強迫選擇量表好,第四項得分為3.經過與強迫選擇量表法的比較,各種評估方法在比較指標的各項得分見表1。
通過對各種評估方法的比較,可以看到,強迫選擇量表和強制分布法是成本最低並且簡便易行的方法,但是無法對員工績效進行反饋和指導,不利於改進績效。行為尺度評定量表、行為觀察量表和混合型標准量表都是耗時耗力的一個方法,但是它操作簡便,對改善員工績效起到促進作用。關鍵績效指標法、平衡計分卡和目標管理法是需要花費大量成本,操作起來比較復雜,需要企業具備良好的管理基礎,這三種評估方法能提高企業管理的規范性,有利於促進企業和員工績效的持續改進。關鍵事件法主要運用於對作業層人員的評估,可以與行為尺度評定量表和行為觀察量表配合使用。
B. 績效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系統的績效考核方法:平衡積分卡、目標管理、關鍵績效指標 KPI 、標桿超越法(標桿基準法)
非系統的績效考核方法:排序法、成對比較法、強制分布法、行為關鍵事件法、行為對照表法、行為錨定法
C. 績效評價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
1.直接排序法直接排序法是一種相對比較的方法,主要是將員工按照某個評估因素上的表現從績效最好的員工到績效最差的員工進行排序。是一種定性評價方法。
2.對偶比較法
針對某一績效評估要素,把每一個員工都與其他員工相比較來判斷誰「更好」,記錄每一個員工和任何其他員工比較時被認為「更好」的次數,根據次數的高低給員工排序。和直接排序法類似,也是一種相對的定性評價方法。
3.書面描述法一種由評價者按照規范的格式寫下員工的工作業績、實際表現、優缺點、發展潛力等,然後提出改進建議的定性評價方法。
4.360度考核法「360度考核法」又稱為「全方位考核法」,最早被英特爾公司提出並加以實施運用。傳統的績效評價,主要由被評價者的上級對其進行評價;而360度反饋評價則由與被評價者有密切關系的人,包括被評價者的上級、同事、下屬和客戶等,分別匿名對被評價者進行評價。
(3)績效分析的方法擴展閱讀
績效考核是指考核主體對照工作目標和績效標准,採用科學的考核方式,評定員工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員工的工作職責履行程度和員工的發展情況,並且將評定結果反饋給員工的過程。
相對評價法:
(1)序列比較法
(2)相對比較法
相對比較法是對員工進行兩兩比較,任何兩位員工都要進行一次比較。兩名員工比較之後,相對較好的員工記「1」,相對較差的員工記「0」。所有的員工相互比較完畢後,將每個人的得分相加,總分越高,績效考核的成績越好。
(3)強制比例法
強制比例法是指根據被考核者的業績,將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為幾類(最好、較好、中等、較差、最差)進行考核的方法。
D. 績效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管理類方法:
1.平衡計分卡
1992年第1/2月號的《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羅伯特·卡普蘭與戴維·諾頓合著的《平衡計分卡——業績衡量與驅動的新方法》。這是有關平衡計分片的第一篇文章。文章提出,不能只從財務指標來評價一家企業的業績,而應從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以及學習與發展四個維度來評價企業業績。
平衡計分卡最初作為一種綜合的戰略績效管理及評價工具,在10年的時間里,平衡計分卡在理論方面有了極大的發展,在實踐領域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公司的認可。被哈佛工商雜志譽為75種出色的工商管理點子之一,是衡量企業綜合經營能力的一種工具。它主要從以下四個重要方面來衡量企業:
財務角度:企業經營的直接目的和結果是為股東創造價值。盡管由於企業戰略的不同,在長期或短期對於利潤的要求會有所差異,但毫無疑問,從長遠角度來看,利潤始終是企業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客戶角度:如何向客戶提供所需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滿足客戶需要,提高企業競爭力。客戶角度正是從質量、性能、服務等方面、考驗企業的表現。
內部流程角度:企業是否建立起合適的組織、流程、管理機制,在這些方面存在哪些優勢和不足,內部角度從上方著手,制定考評標准。
學習與創新角度:企業的成長與員工能力素質的提高息息相關,企業惟有不斷學習與創新,才能實現長遠的發展。
平衡積分卡最大的特點就是平衡,它改變了以往只依靠財務指標來衡量一個企業的績效的缺陷。
這種考核員工的方法需要企業有非常明確和具體的目標體系和四個方面的分解能力,同時,還需建立全面、龐大的資料庫,為各項指標提供數據來源,就某一個企業來說,並非所有的崗位指標都能提煉或分解到這四個指標體系,因此這種方法的實施需要企業在進行業務流程設計時就按照平衡計分卡的思路來建立,這在實際運用中有一定的條件和要求。
2.關鍵績效指標KPI
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是衡量企業戰略實施效果的關鍵指標,其目的是建立一種機制,將企業戰略轉化為內部過程和活動,以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持續地取得高效益。通過KPI可以落實企業戰略目標和業務重點,傳遞企業的價值導向,有效激勵員工為企業戰略的實現共同努力。
KPI的制定應圍繞「公司戰略」,通過分解戰略,制定合理的目標,並對其實現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以驅動業績。KPI制定的出發點是企業戰略。企業中各部門了解企業的戰略方向後,根據戰略制定工作計劃並做好工作輕重緩急的安排。業績考核結果顯示了員工業績和公司業績的實現程度,即公司戰略是否得以順利實施。因此,在對員工做了業績考核之後,應當使用薪酬杠桿對員工的業績行為加以強化。
3.目標管理考評體系
目標管理法是企業中廣泛採用的一種績效考核方法。具體的方法是,在考核期初被考核者與主管根據組織目標制定在考核期間需達到的工作目標,考核者在考核期末對照目標與被考核者一同檢討,並根據目標完成程度進行考核打分。
目標管理法的優點是:能通過目標的制定有效指導與監控員工工作行為,同時加強員工自我管理意識從而提高工作績效。以目標的達成情況作為打分標准,評估客觀性較強。缺點是:訂立目標的過程復雜,耗費時間,成本高。目標與打分標准因員工不同而不同,所以最終考核分數在同級員工中缺乏可比性,將其作為加薪、劃定獎金的依據有困難。當所確定的目標不夠明確、不具有可衡量性時,目標管理法往往要面臨失效。同時目標管理法在推行過程中,往往傾向於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視了長期效益的實現,因此在現實中只用目標管理法來評價績效管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和問題的。
4. 360度考評體系
該考評法是通過被考評人的上級、同級、下級和服務的客戶對他進行評價,從而使被考評人知曉各方面的意見,清楚自己的所長所短,以達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360度考評法分為跟被考評員工有聯系的上級、同級、下級、服務客戶這4組,加上員工本人。也可用外請的顧問公司來分析考評結果,最後寫出報告交給被考評人。考評的內容主要跟公司的價值觀有關,考評分析表設計很詳細,所有參與考評的人員對每一項都有各自的評價,最後由專門顧問公司分析,得出被考評人的評價結果。被考評人如果發現在任一點上有的組合的評價較低,他可以找到這個組的幾個人進行溝通,提出「希望幫助我」,大家可以開誠布公地交換意見。360度考核見下圖所示:
上級考評
同級考評 員工自我考評 客戶考評
下級考評
圖360度考評
(1) 上級考評
上級考評主要是員工的直接上級對員工進行考評,因為員工的直接上級是了解員工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工作能力的人,可以通過多種機會評估員工工作能力和業績。
(2) 同級考評
同級往往對員工的工作狀況非常熟悉,信息的來源也是很真實的,對於工作性質需要多個部門合作時,用同級考評可以獲得更客觀和准確的信息,但當同級之間因工作的性質存在競爭時,同級之間考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就會有所降低。
(3) 下級考評
這種考評比較適用於管理者,即被考評人的直接下級或間接下級對其進行考評。考評的內容主要是管理者的責任心、管理作風、對下級的指導、培訓、激勵、溝通等。
(4) 客戶考評
如果員工的工作性質需要與較多的外部客戶打交道,那從客戶那裡取得的考評信息往往會更有利於更全面的評價員工,因此,客戶考評通常比較常用於服務、銷售等需要直接與外部客戶打交道的部門。考評通常採用調查問卷、客戶訪談等形式進行。
(5) 員工本人考評
員工本人考評也就是自評,用於評價自己的工作表現、工作業績等,但在考評時,員工本人對考評內容、考評標準的理解可能會與上級的理解不一致,結論可能會優於上級的考評結果,這主要是員工本人歸因時的偏差和更高的自我評價。
360度考評體系具有全員參與管理、信息收集對稱、能分散管理者日常管理力等特點,但它的評估過程復雜、統計工序繁多,在人員素質不高時,易造成人際關系緊張或可信度低等後果。
二、統計類相關方法:
1. 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記AHP)是指將決策問題的有關元素分解成目標、准測、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上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種決策方法。這一方法的特點,是在對復雜決策問題的本質、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之後,構架一個層次結構模型,然後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把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從而為求解多目標、多准則和無結構特性的復雜決策問題,提高一種簡便的決策方法。
AHP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為:
(1)、構建層次結構模型
構造遞階層次結構,即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分類分析,構造一個各個因素之間相互連接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2)、建立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是指:在上面建立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中,針對上一層來說,本層與之相連的有關元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的比較。
(3)、計算權重向量
計算單一準則下相對元素的重要性,即層次單排序,根據判斷矩陣計算對於上層某元素而言,與之有聯系的相對重要性次序的權重,也可以歸結為計算該判斷矩陣的特徵根和特徵向量。主要有三種方法:和法、根法和特徵根法。
(4)、進行一致性檢驗
2.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方法就是把原來的多個指標(變數)經過正交變換,轉化為少數幾個相互獨立的綜合指標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這使將原來的指標重新組合成一組彼此無關,即信息互不重疊的新的綜合指標,來反映原來指標所攜帶的較高比例的信息量。所以,主成分分析就是利用降維的思想,把多指標轉化成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的多元分析方法。這些所得到的綜合指標都是原來變數的線性組合,綜合指標不僅保留了原始變數的主要信息,彼此之間又不相關,同時又比原始變數具有某些更優越的性質,這使得我們研究復雜問題時能夠抓住主要矛盾,實現對問題的科學分析和評價。因此,主成分分析在社會和經濟統計研究中的應用十分廣泛。
E. 績效評價方法
1、BSC:即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是常見的績效考核方式之一,是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
2、KPI:即關鍵績效指標法,關鍵績效指標法是以企業年度目標為依據,通過對員工工作績效特徵的分析,據此確定反映企業、部門和員工個人一定期限內綜合業績的關鍵性量化指標,並以此為基礎進行績效考核。
3、360度考核:即全視角考核法,由上級、同事、下屬和顧客對被考核者進行考核的一種考核方法。通過這種多維度的評價,綜合不同評價者的意見,則可以得出一個全面、公正的評價。
(5)績效分析的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企業需要營造並堅持業績導向、業績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性原則,倡導打糧食的價值創造文化,利益和機會依據客觀、公正的評價向價值創造者傾斜。
重視考核,但不以考核替代管理。不能出現什麼問題和矛盾,都試圖用考核的方法去解決。
在業績指標和能力指標、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數量指標和行為(任務)指標之間保持平衡,避免員工及組織行為出現偏差。
F. 績效分析。 具體內容需要怎麼做
因為你的描述不夠准確,我只能假設你的問題是「績效結果分析如何做?」
考評數據的分析方法如下:
考評數據的分析是利用科學的分析方法根據考評數據及相關資料進行綜合評價,為人力資源的決策提供依據,分析考評數據大致有下面幾種方法:
(1)順序法:順序法就是將考評分數按照其大小順序進行排列,根據員工考評得到的分值所處的位置,說明員工在考評中的排序。順序法可依據總分進行排序,也可依照要素得分或指標得分進行排序。
(2)能級分析法:指用一定的臨界點將考評得分劃分為若乾等級,並對此進行評價的方法。能級的劃分可以是總分,也可以是結構分或要素分,它同順序法的主要區別是後者只將分數排隊,如:100分、91分、81分,以此類推,能級分析法是將分數劃區分,如:0~59分為差,60~69分為一般,70~79分為中,80~89分為良,90分以上為優。
(3)對比分析法:將兩個以上的考評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比較他們的績效情況,對比時可以用數據的總分比較,也可以採用要素或結構得分進行比較。
(4)綜合分析法:運用考評數據對員工進行全面細致綜合的評價,這種評價只根據考評標准進行分析,不與別人的考評結果進行對比。
(5)常模分析法:將某個員工的考評結果與某個固定的崗位模式要求進行分析比較,看與這個模式相符的程度,從而對其績效進行評價。
G. 績效評價的五種方法是什麼
一、層差法
等級差法將考核結果分為若乾等級,實際執行結果落入哪個等級,該等級對應的分數即為考核分數。
例如:人員招聘周期=從用人單位提交申請到員工錄用確認時間的時間段。
如果設置的最短完成時間為30天,則預計完成時間為25天。招聘周期指標在考核中的權重為15%,即15分。
假設計點可以分為三種方式。
A如果在25天內完成,將獲得15分。
B如果在25至30天內完成,將獲得10分。
C如果在30天後完成,將獲得0分。
二、減分法
扣分法是扣除標准分而不加分的方法。在指標執行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按一定標准扣分,無異常情況給予滿分。
三、比率法
比值法是將指標的實際完成值除以計劃值(或標准值)計算百分比,再乘以該指標的權重得分,得到該指標的實際評價得分。
計算公式:A/B*100%*對應分數。(A為實際完成值,B為計劃值或標准值)。
例如:人力資源部招聘計劃完成率=實際招聘人數/計劃招聘人數。
如果招聘計劃完成率占本季度權重的20%,即20分,則得到的分數為:招聘計劃完成率*20。
四、非此即彼法
非此即彼的方法意味著結果只有幾種可能,沒有中間狀態。
例如:信息部負責公司一級流程發布計劃的完成率。
如果季度指標的權重為10%,即10分,由於每個部門的流程並不多,人力資源部可能只有8個流程,財務部門可能只有7個流程。一個季度完成的流程數量不會很高,所以這個指標的最低要求是100%。計算時,只有兩個結果,100%完成和未完成。
如果完成100%,則獎勵10分。
如果未100%完成,則獎勵0分。
五、說明法
說明方法:當上述方法不能用於評估時使用的方法。解釋方法主要需要對績效考核結果中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進行解釋,並設置與每種情況相對應的評分方法。
例如:員工滿意度調查和分析指標可以使用解釋性方法進行評分。如果指標是某個位置的20%,則四個點分別是:2點、8點、4點和6點。總和是最終得分。
H. 績效評價方法有哪些
績效評價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和公眾評判法等。
I. 分析工作績效的差距的方法有哪幾種
分析工作績效的差距的方法:
目標比較法(與績效目標相比)
水平比較法(與上期績效相比)
橫向比較法(去其他公司、其他部門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