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
如何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
1、閱讀時放鬆心情,盡量營造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學生心情放鬆了,思緒才會像鳥兒一樣在天空自由飛翔,像魚兒一樣在大海中暢游,閱讀時才會大膽想像。
2、選取自己喜歡的詞語、句段、文章想開去。比如說看到「人聲鼎沸」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也許你會想到元宵節鬧花燈的熱鬧場面,也許會想到足球賽場那些瘋狂的球迷。
讀到「鴉雀無聲」,你也許會想到老師生氣的時候,教室里沉默的同學和緊張得要凝結的空氣。
比如讀《觀潮》這篇課文,讀到這一句: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我彷彿看到一排排巨浪翻滾,越來越近,越來越高,我彷彿在現場聽到那山崩地裂的浪潮聲,感受大地都在顫動,這氣勢,太壯觀,太讓人驚心動魄了!
再如《走月亮》這篇優美的散文,文字里流著月光,帶著花香,如:細細的流水,流著山草和香味,流著月光。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我彷彿看到白色的月亮安靜地躺在水塘里,好像也在快樂地聽著潺潺的流水,聞著淡淡的花香。
3、通過對比閱讀想像畫面。通過閱讀多篇同一主題,同一方法的文章,在文字與方法的相互交融中,讓孩子的閱讀走向深入。我們以四年級上冊課文《觀潮》為例,這篇文章就是按照順序描寫景象,這樣就使景象有連續的畫面感。
在《主題閱讀》中與課文對應的文章是《錢塘潮》,同樣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潮水,來讓孩子想像畫面。
在《走月亮》一文中,閱讀方法是:抓住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想」來想像畫面,《主題閱讀》中對應的選文《玩月亮》是同作者的一篇作品,文中運用優美的語句,營造了「我和我的夥伴在月下玩耍的情境。」
這樣對比閱讀,不僅能抓住其中的寫法,還可以體會不同情感的不同表達。
㈡ 如何指導學生「想像畫面」
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語文要素是「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可是,如何引導學生「想像畫面」,這難住了我們。
這不,一下課,大家就又圍到了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起來:
「想像是個太自我的事情,我們可以自己去想像,但是怎麼引導學生去想像呢?」
「想像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能有什麼方法呢?」
「我上課的時候,只是讓學生讀完課文或者片段後,跟他們說:請你想像一下,你看到了什麼畫面?但是怎麼想像?要藉助什麼去想像?我不知道怎麼教!」
「就是,就是,我就是隨便講,學生就是隨便說。落實這個語文要素,我沒有任何章法。」
聽著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我想到了對於「想像」這個名詞的解釋。「想像,對小學生來講,就是把眼前抽象的文字轉化成頭腦中的形象畫面,像放電影一樣,在頭腦中播放一遍。它不是簡單的接受和復制,而是透過文字,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去領會、體驗,並進一步加工、改造、豐滿、延伸。」(摘自網路)這句話雖然是在網路中一個不知名的人所寫,但我非常認同,它說出了我對於這個詞語的所有理解。
怎麼引導學生去「想像畫面」呢?在上完《觀潮》和《走月亮》《現代詩二首》後,有了一個逐漸清晰起來的思路。
《觀潮》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畫面,重點描寫了「潮來時」,這部分內容也是大部分老師講課時的重點。三個畫面從靜到動再到靜,分別抓住不同的景物來表現:「潮來前」按照從近到遠的順序,羅列了「錢塘江、江面、薄霧、鎮海古塔、中山亭、觀潮台、小山」等景物,描繪了一幅大潮未來時的安靜等待畫面。「潮來時」則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抓住浪潮「聲音」和「樣子」的變化,來描繪大潮在江面上奔騰跳躍、驚心動魄的動感之美。「潮退後」寥寥數筆描繪了餘波涌來、浪吼依舊的畫面。三個畫面的描寫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詳有略。
對於這三個畫面如何引導學生去想像,在教學中可以分別採取不同的方法:
一、藉助文字,講述畫面
引導學生想像不是漫無邊際的,要藉助文字展開。
如《觀潮》這一課,「潮來前」簡略交代了觀潮的時間、地點和周圍環境,羅列了觀潮前的景物,景物的特點只有簡練的概括,如「寬闊」「平靜」「若隱若現」等詞語。景物特點越是概括,越有發揮想像的空間。
教學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自讀課文,圈劃出這個畫面中景物的名稱以及特點,「寬闊的錢塘江」「平靜的江面」「蒙蒙的薄霧」「屹立的鎮海古塔」「若隱若現的小山」「人山人海的海塘大堤」。然後引導學生把這些景物按照順序排列,或者「從上到下」,或者「從遠到近」,或者「先岸上在江上」,添加上自己的想像,把詞語形象化,用形象的語言去描述概括的特點,用自己的話描繪畫面中的景物和特點。從文字出發,以文字為抓手,讓學生的想像有法可循、有據可依的同時,明白描繪畫面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二、調動感官,豐富想像
圈劃景物後,用語言描述自己想像到的畫面,學生大多隻是能藉助文字說出「看到了什麼景物」,其他感官很少能夠參與進去。需要教師通過提示,引導學生調動多重感官參與進去,豐富畫面,充實表達。
如《走月亮》第六自然段,作者描寫我自己我阿媽在村道和田埂上走月亮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藉助文字描繪了一幅有香有月、有聲有色的「月下田園圖」。這一段具體出現的景物有「秋蟲」「夜鳥」「魚兒」「果園」「溝水」「稻田」「油菜」「蒲公英」「,這些景物,有的是通過「聲音」出現,如「秋蟲」「夜鳥」「魚兒」「溝水」,有的是通過「味道」出現,如「果園」,有的是通過「眼睛」出現,如「稻田」,有的是通過「聯想」出現,如「油菜」「蒲公英」。怎麼引導學生想像作者描繪的這一幅畫面呢?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圈劃景物之後,在老師的提示之下去想像畫面。如「走在村道上,我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走在田埂上,我聞到了……想到了……」,當學生描述畫面時,用這樣的提示語讓他們的畫面豐富起來,在這樣的練習中,同時也明白要調動多種感官去想像,為調動「多種感官」描繪畫面打下基礎。
三、情境帶入,描繪畫面
除了以上兩種方法以外,不同特點的文章有不同的引導方法,《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可以採取「情境帶入法」。
現代詩《花牛歌》用簡潔凝練的語言,一句一畫面,把花牛「坐」「眠」「走」「做夢」這些活動和具體的景物「剪秋羅」「白雲」「小尾巴」「太陽、青峰」等串聯了起來。學生在想像畫面時,教師一邊描繪情境「太陽暖暖的照著大地,一片綠綠的草地上,……。一隻花牛……,它……感覺累了,就悠閑地坐了下來,……。在草地上坐著坐著,它的眼睛開始迷糊了,……,……」學生根據老師描繪的情境,藉助教材中的文字和插圖,興趣盎然的補充完整畫面。從而把花牛的活動和景物的描寫自然的結合起來,初步滲透「人物+景物」描寫畫面的寫作方法。
引導學生想像畫面的方法還有很多種,教學時要引人而異,因課而異,想像畫面、描述畫面的過程,就是訓練觀察、學習表達的過程,把握「指向寫作的閱讀」的理念,讓閱讀為寫作服務,訓練想像能力的同時,為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㈢ 請寫出想像畫面的方法
寫出想像畫面的方法
一、想像作文的特點和要素
想像作文是近年來才開始流行的文章體裁。它提倡學生大膽展開聯想和想像,進行作文。作文的內容一般是非現實的內容,突破了現實世界的束縛。題材大多是寓言、童話、故事新編、夢中世界、時空旅行等。
想像作文不一定符合情理,要求學生啟動聯想,將現實升華成幻想,來源於生活但要高於生活。
二、想像作文的基本表現手段
1、多觀察,多思考。
不能脫離生活現實基礎,在平時要注意觀察生活、發現新的事物。要有積極的思想和大膽的想像。充分地認識和理解生活,有著創新的思想和意識。
2、觀察仔細,聯系實際。
要寫出自己的新穎性和獨創性。運用自己的發散思維,寫出自己心中的世界。但是要注意,雖然是想像作文,也是來源於生活的,不能一味地天馬行空,自說自話。要注意想像的合理性。避免在作文中,脫離生活現象,寫出虛假、誇張、空泛的文字。
三、想像作文結構的基本模式
1、要大膽想像。
行文時要脫離現實,大膽地展開聯想和想像,不要束手束腳。我們都知道,行文的基拙就是從時間、地點、起因、發展、結果、語言、動作、心理、形狀、環境、人物等方面下手觀察一個事物,這樣所反映的內容自然就多,寫作起來就可任意選取素材表達自己的想法。
2、想像要合理。
想像是來源於生活的,因此我們要展開正確、合理的想像,從實際出發來寫出一篇精彩的想像作文,那種脫離實際的胡思亂想是不可取的。
3、想像的內容要具體。
文章最忌的就是空洞,沒有中心,沒有主題。在行文的時候要注意話有所指,事有所敘。要努力、專注地將頭腦中想好的構思,真實生動地刻畫在自己的作文中。
4、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寫出真情實感來,是寫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一般來說,作者在面對這個文體時,表達的都是自己對未來的想像,以及自己對未來生活的喜愛和嚮往。因此,我們在寫想像作文時,也應該在描寫未來的同時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情
(3)想像畫面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寫作技巧
1、簡明扼要:這是你在修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無關主題的統統都刪掉。一個短句比一段冗長的廢話更具說服力,大白話比晦澀的專業術語更受歡迎。記得:簡單就是力量。
2、富於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動詞,當然,並沒有要求每一句都是這樣,你需要變化。但是,多試試能夠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沒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時候再用,你剛開始寫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