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練習身體協調性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七十%,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動作如下: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10.陀螺翻滾、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擺振、13.站立拋接球、14.坐拋接球、1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撐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
B. 如何訓練身體的協調性
協調性需要先了解:1、影響協調性因素;2、協調性訓練理論,以下敘述。
1、影響協調性因素
影響協調性因素有:
(1)交互抑制—支配動作反面肌肉的神經沖動之抑制或阻止。
(2)力量--反面肌肉的放鬆與收縮。
(3)耐力—疲勞的出現對精緻動作有影響。
(4)心智練習—心智練習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5)本體感受器(proprioception)—對位置肌肉關節的張力感受。
2、協調性訓練理論
協調性(coordination)指身體作用肌群之時機(timeing)正確、動作方向及速度恰當,平衡穩定且有韻律性謂。在各項體能中,協調性訓練可說最困難,因影響協調性除了遺傳、運動員心理個性外,尚有肌力與肌耐力、技術動作純熟度、速度與速耐力關系、身體重心平衡(關系肌力與肌耐力)、動作韻律性(技術動作要純熟方可)、肌肉放鬆與收縮,甚至還有柔軟度等。
協調性訓練法大概有以下九種手段: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2、反向完成動作;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准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七十%,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動作如下: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10.陀螺翻滾、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擺振、13.站立拋接球、14.坐拋接球、1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撐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
當然,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動作越復雜學習效果越佳,所以教練可以再編十到二十項動作,計約三十個項目練習。
回答者: 五嶽獨尊zzzz
C. 如何鍛煉肢體協調性
這個口述可能不太容易明白~
我原來在拳擊隊里待過 我們那有一套練習協調性的訓練操 我給你大概說說吧
1.雙腳原地跳 腳尖交換點地 按1122的順序 就是左左右右左左右右這樣
2.在1的基礎上 雙手向後顛 (就跟在身前做鄙視那個動作昂 握拳拇指向下那個 在身後按1122的節奏 上上下下 跟腳一起做)
3.和2差不多 只是一個手在上一個人在下
4.在1的基礎上 雙手伸直 從兩側平移到身前 上下交叉兩次 返回 這個節奏要短 也就是說 1122這個節奏里要做兩次 然後重復
5.
D. 求能增加身體協調性的訓練方法,要圖文並茂
練習散打和拳擊.散打要求身體的協調性,拳擊練習步法.這兩個我就是給你圖片,你也看不出來什麼.功夫片估計你不會沒看過.要不你就自己吊個沙袋打打吧.
E. 協調性訓練動作有哪些
1、平衡步:提高身體平衡性以及四肢協調性。
起始姿勢抬起雙手至與肩同高;將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方的方式沿直線走;向前走,抬起後腿,然後暫停1秒,接著每條腿邁20步。
2、樹式:提高身體平衡性,強化小腿與軀干協調性
豎直站立,將足底放在對側大腿內側,保持腹部收緊,雙手成祈禱的姿勢,保持10~30秒換對側重復此動作。
3、向上抬手:提高肩部,胸部頸部背部整體協調性。
站立,手臂放與身體兩側,吸氣從兩側抬起你的手臂,伸直軀干繼續抬起手臂直至手臂位於頭部正上方。向上延展你的手臂且掌心相對,保持10~30秒。
4、上犬式:打開胸部,強化肩部腹部協調性,增肌後背柔韌性。
起始於低位平板支撐。向上抬起你的軀干且臉朝向前方。足背放在地面且伸直手臂,保持膝蓋和大腿抬離地面,保持這個動作10~15秒。
5、穿針引線:提高肩背部協調性。
起始於四足中立位,背部放平放鬆呼吸。一隻手臂從胸部下方穿過並向對側延展,同時旋轉手臂。接著換對側手臂,重復此動作30~50次。
F. 怎樣練協調性
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准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七十%,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動作如下: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10.陀螺翻滾、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擺振、13.站立拋接球、14.坐拋接球、1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撐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
當然,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動作越復雜學習效果越佳,所以教練可以再編十到二十項動作,計約三十個項目練習。
G. 如何鍛煉身體的協調性
協調性需要先了解:1、影響協調性因素;2、協調性訓練理論,以下敘述。
1、影響協調性因素
影響協調性因素有:
(1)交互抑制—支配動作反面肌肉的神經沖動之抑制或阻止。
(2)力量--反面肌肉的放鬆與收縮。
(3)耐力—疲勞的出現對精緻動作有影響。
(4)心智練習—心智練習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5)本體感受器(proprioception)—對位置肌肉關節的張力感受。
2、協調性訓練理論
協調性(coordination)指身體作用肌群之時機(timeing)正確、動作方向及速度恰當,膠饢榷ㄇ矣性下尚暈健T詬饗釤迥苤校��饜匝盜房傷底罾�眩�蠐跋煨�饜猿�艘糯�⒃碩�斃睦碭魴醞猓�杏屑×τ爰∧土Α⒓際醵�鞔渴於取⑺俁扔腖倌土�叵怠⑸硤逯匭鈉膠?關系肌力與肌耐力)、動作韻律性(技術動作要純熟方可)、肌肉放鬆與收縮,甚至還有柔軟度等。
協調性訓練法大概有以下九種手段: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2、反向完成動作;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准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七十%,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動作如下: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10.陀螺翻滾、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擺振、13.站立拋接球、14.坐拋接球、1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撐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
當然,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動作越復雜學習效果越佳,所以教練可以再編十到二十項動作,計約三十個項目練習。
H. 怎麼訓練協調性
協調性訓練有以下九種方法:
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
2、反向完成動作;
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
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
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
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
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
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
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能力是以身體素質平衡發展為基礎,它可使已具備的速度、力量、耐力、技術有機的溶合,使達到最優的效果。與神經系統發育的完善程度密切相關,協調意味著經濟和節省能量,青少年早期訓練中應最優先發展的能力。
一、協調性概述
定義:人體在運動中流暢、准確、協調地完成動作的能力。
協調性,嚴格說來不能作為一種素質,它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表現。在運動中主動肌、協同肌、對抗肌、支持肌的相互配合,使能夠最經濟地完成動作。
二、協調性的組成因素
1. 分化能力:肌肉清晰地感覺時間、空間和力度的能力;
2. 結合能力:將各節動作精密妥善地連接能力;
3.定位能力:感知位置關系(人我、物我)並做出感應動作的能力;
4. 平衡能力:保持平衡或在喪失平衡之後盡快回復的能力;
5. 節奏能力:正確地再現動作的節奏或模仿表現動作節奏的能力;
6. 反應能力:感知狀況變化並做出切換動作以適應狀況變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