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師如何提高創新能力
提高教師的教育創新能力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追求新知識 。
教師掌握的知識越豐富,知識結構越合理,就越能觀察和發現新問題,越能適應教育創新的需要。教育創新要求教師要有多方面的知識:不僅需要廣博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同時要及時掌握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和手段,並把它們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為教育創新服務。因此,教師本身要學會學習,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擴展教育視野,以滿足教育創新的要求。
二、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從課堂教學上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
教育創新要求改變教學方法,使教學達到「不教而教」的目的。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採用啟發式、情景式等,目的也只是為了方便教師傳授知識,讓學會知識。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創新能力,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的需要。教育創新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會」知識,還要教「會學」知識,要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指導學會如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如何創造性地將已 有的知識應用到具體問題中去。
三、教師要創新問題情境,從而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
良好的問題情境設計,可以使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對問題探究的強烈熱情,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重要條件。為此,教師先要營造寬松、、自由的教育氛圍。形成有利於創新能力培養的環境。要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創新問題情境。這種問題情境要有一定的難度,必須通過努力才能完成,整個思考的過程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要善於創設難度適中的問題情境,來調動思維活動的主動性和創新性。這樣,通過創新問題情境,也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創新能力。
四、教師要創建新型師生關系,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在傳統的師生關系中,教師成了課堂的中心,主宰了整個課堂。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消失了,的主體地位、創新精神被扼了。課堂教學中,不能產生出創新的,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得不到發展。在實施教育創新時,我們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建立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合作的關系。教師要激發的求知、好奇心;教師要有寬容和開放的心態,成為探索知識的者。同時,我們要充分體現的主體地位:使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生動活潑地進行思考,從中培養、發展自己的創新品格和創新能力。只有轉變傳統的師生關系,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的教育教學創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發展。
五、教師要創新評價方法,從科學評價中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實施教育創新,我們要改革評價方法,使其更科學、更全面,更有利於創新能力的發展。教師要把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作為評價、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創新思維,要善於對課堂創新學習做出激勵性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要多使用具有表揚性質的言語,讓感到自己的創新努力得到了和同學們的認可。這樣才能鼓勵不斷努力創新。這種評價方法的改變,也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創新能力。
總之,實施教育創新,需要教師多角度,多層次地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教師自身的創新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貳』 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
1、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習興趣。
2、營造一個生動、活潑、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3、注意其好奇心與求知慾的培養,並且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給予理解,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並鼓勵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的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4、對學生的一些超現實或異想天開的想法或問題要給予肯定和贊賞,在興趣的形成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起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而成為創新的動力。
5、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求異思維是創造力的中心,能幫助學生擴展思維觸角,開闊智力視野,敢於探求創新。
『叄』 培養創新思維常用方法有幾種
『肆』 怎樣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隨著現在科技發達和多媒體的進步,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前進,如果改善並且創新教學方法,是老師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需要研究的。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舊的教學方法「重教太過」、「教學分離」等主觀主義痼疾。這種主觀主義的特徵是教學過程被演化成簡單的告訴與被告訴的過程。教師只知道自己做自己的教授,不管學生能否接受,只知道反復地一味灌輸和強化作業。人們也習慣於把教師所乾的事稱為「教書」,把教師教書的法子稱為「教授法」,似乎教員是專門教書本知識,此外無別的可教。教學脫離嚴重的影響了教學效果。學生在校內也似乎除受教外,無別的功課可學,於是乎出現了「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學的事體,都被教的事體打消了。論起名字來,居然是學校,講起來卻又像教校」。他尖銳地指出這是教與學的分離,並呼籲「教學二者,實在是不能分離的,實在是應當合一的」,兩者分離是違背教學規律的,其弊端最終表現為「一來先生收效很少,二來學生苦惱太多」。陶行知指出教學方法必須革新,用新的教學方法取代舊的教學方法。他說「我自回國以後,看見國內學校里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認定有改革之必要」。同時他指出中國應同歐美國家一樣,要廢除注入式、填鴨式的教授法,取而代之的應是「教學做合一」法。陶行知明確闡明「教學做合一」法的含義,在撰寫《教學做合一》一文時,指出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來定。後來又進一步闡述「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陶行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做」的環節,認為「做」是首位的,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與學之所以能統一,就是統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否則,「教固不成教,學也不成學」。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自動精神,反對灌輸的教學方法。明確的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習結合在一起。他明確指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教給學生」,教師要在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上更進一步,使學生「不得不憤,不得不悱」。陶先生要求,要特別注意把自動力的培養貫徹於全部的工作、學習、生活之中。傳統教育用會考來確定學生是否畢業,會考成為衡量學生學業的惟一標准,這種教育制度不僅扼殺了學生的生機,束縛了青年的思想,而且使學校成了會考籌備處,學校必須教的課都是要會考的,不會考的課則「不必教;甚而至於必不教」,學校中的音樂課、圖畫課、體操課、家事課等等課內外的活動都被取消了。陶行知尖銳地揭示出這種制度是「變相的科舉」,「大規模地消滅民族的生存力」。因為,學校「所教的只是書,只是考的書,只是會考指南,教育等於讀書,讀書等於趕考」,「一連三個考趕下來,是會把肉兒趕跑了,把血色趕跑了,甚至有些是把生命趕掉了,這真是殺人的會考,用會考在殺人」。為此,他大聲疾呼要停止這種毀滅人生活力的單純性文字之會考,對學生應採用新的評價方式。陶行知主張以有利於學生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建立和發動能培養生活力的創造的「考成」,並闡明「考成」要以生活的實質為內容,不能象會考那樣「紙上空談」,要注重學生的身體強健狀況,手腦並用的程度以及改造物質和社會環境的程度。陶行知深信這種著眼於實際生活,重視培養人的實踐力、創造力的「考成」,較之會考制度引發的「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創新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靈魂。在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的背景下,總結並借鑒他成功的教育理論和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論主義和現實意義。
『伍』 如何創新教學模式
一、從學生接收信息的模式進行創新性教學互動;舉例:孩子們有聽感型接收信息模式,聽感靈敏並學習效率高;有視感型接收,需要運用相關視覺材料,才能達到高效獲取信息;還有觸動感型接收,則需要伴隨相應的行為動作進行學習。
二、從學生的興趣天賦入手,進行創新性教學互動;舉例:傾向於與人交流的孩子,可以分組競賽;傾向於自我交流的孩子,可以激發其獨特的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從學生的心理行為模式進行創新性教學互動。舉例:表演型給機會展現自己;創造型挑戰其智力;人際型提供群體或小組討論交流。
以上三點,根據不同科目及課堂進行課前設計備課,會取得非常好的課堂效果。
『陸』 淺談如何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不憤不啟,不誹不發,教師在課堂上巧設疑難、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後,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展開課堂討論,給學生創造一個樂於思考、善於思考、敢於表達、師生和生生多向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以主體的地位在發現和探究中完成學習的過程。課堂討論就是在商討和辯論中互相啟發,從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學模式。課堂討論可以開辟寬松的民主教學環境,充分體現學生的全體性和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學術氣氛。討論時,教師要善於啟發和誘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當出現沉默時,教師撥開話題,打破沉默,啟發學生發言;當討論進入高潮時,特別是出現爭論時,教師要因勢利導,緊扣主題,將討論引向縱深,最後做好總結。總結時,要表揚質量高的發言和積極性高、進步快的學生。
『柒』 教師在講解課程的時候,應該如何創新自己的教學思維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但是教學對於教師來說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教育是雙向互動的過程,不僅僅是老師單方面的講授,也要和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程度相結合。教師在教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時候都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那麼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怎樣創新自己的教學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捌』 教師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創新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創新可以創新學習方式,創新教學研究,創新教學設計,創新師生關系,創新評價機制。
1、教師要創新學習方式,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
教師不僅要堅持學習,而且要堅持終身學習,要學習一些新的理論和知識,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才能適應現代發展需求。教師掌握的知識越豐富,知識結構越合理,就越能善於觀察和發現問題,就越能適應教育創新的需要。
2、教師要創新教學研究,做一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
教師不能只會一味地教,不會認真思考和總結經驗。只有認真歸納和總結,用成功的經驗指導自己的教學,收獲的成功會更大。教育科研能力是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超越教育實踐的創新能力。
教師要想使自己真正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必須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不斷反思和總結,不斷創新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教育教學理論。
3、教師要創新教學設計,從總體設計上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教育創新要從總體設計上進行創新,它包括教育教學目標、教育教學內容和過程、運用教育教學方法等諸多環節。在這些環節中,教師事先要有個整體規劃,對每一個環節要進行創新設計,從而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更加完整更加科學合理。
4、教師要創新師生關系,在新型師生關系中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創新新型的師生關系,就是要變教師為中心為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主導作用,師生之間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關系。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積極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質疑,積極討論。
5、教師要創新評價機制,從科學評價中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創新評價方法,使其更科學、更全面,更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這就要求評價方法更加客觀和科學。現行的評價方法,須實現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的有機結合,對教師和學生也從多維度進行科學評價。教師往往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作為評價學生、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
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學生創新思維,要善於對學生的創新學習做出激勵性評價。要多使用具有表揚性質的言語,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創新努力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這樣才能鼓勵學生不斷努力創新。這種評價方法的改變,也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