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五個經典創新思維訓練方法
無論做什麼都是貴在堅持,創新訓練也是一樣,要想培養出良好的創新思維,就要每天堅持去做,堅持去想。只有這樣我們的大腦才能不斷地開發,思維不斷地創新,在未來的某一天創造出全新的事物。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關於十五個經典創新思維訓練方法,歡迎借鑒參考。
一、三三兩兩討論法
此法可歸納為每兩人或三人自由成組,在三分鍾中限時內,就討論的主題,互相交流意見及分享。三分鍾後,再回到團體中作匯報。
二、腦力激盪法
腦力激盪法是最為人所熟悉的創意思維策略,該方法法是由Osborn早於1937年所倡導,此法強調集體思考的方法,著重互相激發思考,鼓勵參加者於指定時間內,構想出大量的意念,並從中引發新穎的構思。腦力激盪法雖然主要以團體方式進行,但也可於個人思考問題和探索解決方法時,運用此法激發思考。該法的基本原理是:只專心提出構想而不加以評價;不局限思考的空間,鼓勵想出越多主意越好。
此後的改良式腦力激盪法是指運用腦力激盪法的精神或原則,在團體中激發參加者的創意。
三、六六討論法
六六討論法是以腦力激盪法作基礎的團體式討論法。方法是將大團體分為六人一組,只進行六分鍾的小組討論,每人一分鍾。然後再回到大團體中分享及做最終的評估。
四、心智圖法
是一種刺激思維及幫助整合思想與信息的思考方法,也可說是一種觀念圖像化的思考策略。此法主要採用圖志式的概念,以線條、圖形、符號、顏色、文字、數字等各樣方式,將意念和信息快速地以上述各種方式摘要下來,成為一幅心智圖(Mind Map)。結構上,具備開放性及系統性的特點,讓使用者能自由地激發擴散性思維,發揮聯想力,又能有層次地將各類想法組織起來,以刺激大腦做出各方面的反應,從而得以發揮全腦思考的多元化功能。
五、曼陀羅法
曼陀羅法是一種有助擴散性思維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宮格圖,將主題寫在中央,然後把由主題所引發的各種想法或聯想寫在其餘的八個圈內,此法也可配合"六何法"從多方面進行思考。
六、分合法
Gordon 於1961年在《分合法:創造能力的發展(Synectic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一書中指出的一套團體問題解決的方法。此法主要是將原不相同亦無關聯的元素加以整合,產生新的意念/面貌。分合法利用模擬與隱喻的作用,協助思考者分析問題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觀點。
七、逆向思考法
是可獲得創造性構想的一種思考方法,此技法可分為七類,如能充分加以運用,創造性就可加倍提高了。
八、屬性列舉法
是由Crawford於1954年提倡的一種著名的創意思維策略。此法強調使用者在創造的過程中觀察和分析事物或問題的特性或屬性,然後針對每項特性提出改良或改變的構想。
九、希望點列舉法
這是一種不斷的提出“希望”、“怎樣才能更好”等等的理想和願望,進而探求解決問題和改善對策的技法。
十、優點列舉法
這是一種逐一列出事物優點的方法,進而探求解決問題和改善對策。
十一、缺點列舉法
這是一種不斷的針對一項事物,檢討此一事物的各種缺點及缺漏,並進而探求解決問題和改善對策的技法。
十二、檢核表法
檢核表法是在考慮某一個問題時,先製成一覽表,對每項檢核方向逐一進行檢查,以避免有所遺漏。此法可用來訓練員工思考周密,及有助構想出新的意念。
十三、七何檢討法(5W2H檢討法)
是“六何檢討法”的延伸,此法之優點及提示討論者從不同的層面去思巧和解法問題。所謂5W,是指:為何(Why)、何事(What)、何人(Who)、何時(When)、何地(Where);2H指:如何(How)、何價(How Much)。
十四、目錄法
比較正統的名稱是“強制關聯法”,意指在考慮解決某一個問題時,一邊翻閱資料性的目錄,一邊強迫性的把在眼前出現的信息和正在思考的主題聯系起來,從中得到構想。
十五、創意解難法
② 創新思維訓練與方法的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新經濟時代的特殊背景,提出了一整套創新思維訓練的技巧和創新的方法。主要介紹了創造性思維最常用的7種思維方式和最有效的5種思維方法,並對其進行了詳細全面的闡述。案例貫穿全書,使本書頗具可讀性,更以多種形式充分調動讀者的思維活性,達到觸類旁通、快樂學習的目的。本書是作者在授課的基礎上提煉而成的,有大量實戰練習,既生動有趣,又開拓思路。
本書不僅適用於企業的管理、研發和銷售人員,對於教師、學生、政府官員及一切從事創造性勞動的人們都能有所啟發。
想要成為創新型人才,請看《創新思維訓練與方法》!創新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來提高的,而創新又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你能認真閱讀,並按照《創新思維訓練與方法》的指導勤加練習,相信你一定能成為具有創造力的人才。不要錯過《創新思維訓練與方法》的三大理由:精選的案例會給你帶來啟發,讓你創新有思路。是作者多年研究、培訓和實踐的經驗總結。實操性的訓練讓你拿來就用。
③ 如何培養創新思維
當代的世界是創新競爭的世界,每個國家之間的創新競爭也可以說是創新的競爭。每次的創新發明都會引起世界的轟動,帶動世界的發展,提升科技水平。那竟然創新那麼好,我們如何去尋找創新的靈感?如何去製造創新,創作創新?
1 打破固有的心智模式
創新的第一要求是什麼?我覺得應該是打破我們的心智模式與心智枷鎖。說是創新,那麼就是與平常不一樣的,打破常規,打破我們平時的思維,不能用我們的慣性思維去想像。QQ是我們用的很多的交流平台,但是它不像微信那樣收到廣泛使用。為什麼?因為微信是在QQ基礎上加上了支付手段,以前是現金的時代,現在是線上支付手段。線上支付手段的好處就是防止了小偷和掉錢的可能,但是出現了電信詐騙的弊端。很明顯,每次創新的發明都會伴隨著利與弊的發生,但是往往會利大於弊。
8 強化創新意識
創新人格的建立,創新意識的改造。創新意識就是不願意遵循常規,喜歡另類和挑戰,不斷追求新事物的意識。大家都知道愛迪生他是創新大王,他是怎麼做到的,難道就因為他是一個天才嘛。他說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賦」說明了努力比天賦更為總要。他知道好的靈感不會憑空產生,所以他給他的學術立下了要求:每十天一個小發明,六個月一個大發明。正是由於這種強制性的發明要求,使得他的學生不斷思考,一刻不敢怠慢,刻意求新求異。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逼自己一把。
④ 舉一反三--高效的創新思維方法
「 舉一反三的解釋是:從一件事物的情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道理。形容善於類推,能由此及彼。《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書》:「夫告往知來,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者皆適。」 反:類推。
「舉一反三」思考法,是一種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它從常見的舉措和想法入手,提煉想法背後的原理,並依此類推,尋找解決問題的替代方案或從不同角度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當原有的問題解決方案未必有效或條件不支持原有解決方案的實施時,我們就需要嘗試尋找替代性方案,甚至創造性的解決問題。「舉一反三」思考法能幫我們打開思路,是進行創新思維訓練的一個重要的思考方法。「舉一反三「思考法由五個步驟組成:(1)確定目標;(2)羅列想法;(3)提煉延伸;(4)搭建框架;(5)檢驗框架。
下面將詳細介紹「舉一反三」思考法的步驟和方法,首先,從一個小案例開始:
大家先停下來思考一下,拿出紙和筆寫下你能想到的方法。
通常,大家能想到3-5種方法,例如:吸管、海綿、紙巾、石頭或加熱等。不過,如果大家只要稍加練習,應該可以想到十幾種方法。見下圖1
圖1
如果我們藉助一些方法和工具再進行深度思考,可以想到幾十或者上百種方法,甚至一些從來沒有想到或用到的方法。見下圖2
圖2
應用「舉一反三」思考法打開思路可以通過以下五個步驟進行:
接下來,對每個步驟進行詳細講解。
這個步驟要做兩件事情:
問題是目標與現狀之間的差距,要解決問題就要設定正確的目標;目標不對,努力白費。目標,就是要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標准,這個問題就算解決了。例如,"如何搞定丈母娘?"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設定一個目標:丈母娘答應把女兒嫁給你。搞定丈母娘本人不是目標,讓她把女兒嫁給你才是目標。目標的設定不一定要符合SMART原則,但一定要具體的。例如,如何設計一款手機?這個問題的目標就很難清晰的定義,因為我們並不知道新款的手機是什麼樣的。
把我們能想到解決某個問題或達成目標的想法,先羅列出來。例如說,要把水清空一半以上,大家會想到吸管、海綿等,先把這些想法寫出來,(詳見下圖3)。建議可以用到便簽貼或思維導圖,以便後期整理思路。
圖3
這個步驟是舉一反三思考的 關鍵核心步驟 , 需要提煉某個具體想法背後的原理,並進行延伸思考以找出更多的替代方案 。主要做三件事情:
通過第二步的羅列想法,已經有了解決問題的初步想法和方案,我們先把這些初步想法進行歸類分組。例如,我們可以把吸管、海綿歸到一組,接下來進行提煉和概括初步想法的原理,找到它們內在的因果聯系。提煉原理的方法就是問「為什麼?」,「為什麼這個想法或方案能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呢?」
詳見圖4
圖4
在這個環節 特別強調要向上提煉原理,而不能向下解釋 ,是因為接下來需要根據這個原理進行延伸思考。舉例,我們從吸管和海綿提煉出「吸出來」這個原理後,接下來進行延伸思考:
以上可以看出,如果提煉了原理,並在相同的原理下進行延伸思考,可以尋找到不少的替代方案。但是,要想進一步打開思路,還需要換個角度,從不同的方向進行思考。這要求我們圍繞目標進行變化角度的探索。
從之前的原理出發,圍繞目標換個角度思考,有可以進一步打開思路。詳見圖5
圖5
到了這一步,需要把上一步的的想法構建框架,用邏輯樹的形式呈現出來,並應用邏輯順序來延伸更多想法。主要做三件事情:
第三步的思考,還是處在發散思維的狀態,是有意識的引導思維進行有目的性的發散思考,到了第四步 需要藉助邏輯和框架的力量,來進行思考 。
繼續舉例:
圖6
以上的思考是圍繞「溢出來」這個節點目標進行思考的。也可以圍繞總目標進行思考,
我們通過 向上提煉原理,同時藉助邏輯的力量進行橫向延伸,可以找到更多的替代方法 ,進一步打開思路。詳見圖7
圖7
接下來就用邏輯樹把前面思考的階段性成果進行記錄和呈現,詳見圖8
圖8
這是最後一步,需要對邏輯樹中的每個節點,每個層級都應用 MECE原則 進行檢驗,以便做到邏輯閉環。主要做三件事情:
自上而下對邏輯樹中的每個節點、每個層級都按MECE原則進行檢驗。首先檢驗第一個層級,要把水清空,吸出來、溢出來、固態、汽態這四個分支是否符合MECE原則呢?見圖9
圖9
事實上是不符合MECE原則的,應該把吸出來和溢出來向上提煉「液態」的共性,把液體、固態、汽態放在同一層級,才符合MECE原則。而且,只要把「液態」的共性提煉出來,我們又會發現邏輯沒有閉環,可以產生更多新的想法。見圖10
圖10
以此類推,邏輯樹中的其他節點和層級也可以進行邏輯檢驗(見圖11),以不斷完善框架,最後得到一個相對完整的思維導圖(見圖12)。
圖11
圖12
以上,就是舉一反三思考的詳細介紹和分步驟演繹解說。
「舉一反三」思考法能幫助我們從常見的幾個想法開始,思考想法背後的原理,再依據原理進行延伸思考或從不同的角度探究更多可能性和替代方案。綜合應用了大腦自然的發散思維和邏輯框架,是引導我們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高效的創新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