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鼓勵院校充分應用教學方法

鼓勵院校充分應用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15 21:45:10

1. 數字賦能高職數學「三教」改革

新時代以互聯網為標志的信息革命拓展了教學的時間、空間、質量和效率維度,也為技術賦能「三教」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應用高等數學」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基礎課,目前還存在生源類型較多與要求多樣、數學基礎參差不齊與學習動力不足、理論與應用脫節、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困難、人文素質教育普遍缺失等問題。因此,通過數字賦能現代高職數學「三教」改革,可以有效提高高職數學教學質量。

路徑

數字賦能教師教學能力、教材內容、教學方法變革

一是數字賦能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三教」改革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因素,而推進教師的變革,教師專業發展是基礎,教學創新是抓手,團隊創新是核心。首先,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種著力提升現代教段者育技術能力的活動和培訓,深刻領會到智能化時代的召喚、教學信息化轉型勢在必行。其次,借著課題研究提升數字化教學能力,教師要積極申報教改課題,比如可以藉助線上線下混合教改課題,把課程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分工給教學團隊的成員,集體備課、磨課、提升完善每一個知識點的PPT,然後再把每一個知識點拍攝成一個8—10分鍾的教學視頻,上傳到線上教學平台,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再其次,積極參加教育教學能力競賽和輔導學生參加各種競賽來提升數字化教學能力。

二是數字賦能教材內容變革創新。為滿足移動課堂與教材緊密相連,可以編寫「立方書」,即在教材的知識點和課後習題旁邊附上二維碼,學生掃碼可以隨時觀看教學視頻和題目詳解。比如,由筆者主編的省新形態教材《應用高等數學(上冊)》里共嵌有99個二維碼,提供教學視頻68個和習題詳解31個,《應用高等數學(上冊)習題冊》內容編排由淺入深,較難的題目旁邊附有詳解二維碼,書末附有題目簡答。教材在重視一元函數微積分理論知識基礎上,新增MATLAB計算機操作技能以及與專業結合的應用案例,如瞬時速度、切線的斜率、最優化、旋轉體的體積、平面圖形的面積、銀行復利等。同時,新增課程思政與文化內容,如數學思想、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名人談數學等。教材內容與行業崗位緊密相關,基礎性、應用性強,結合課程文化、課程思政,彌補了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困難、人文素質教育普遍缺失等問題。

三是數字賦能教學方法改革創新。教法的改革最終要落腳到學生學法的生成上,沒有學法的不斷生成,課堂就不會呈現出復雜多變、豐富多彩的生態樣式。以筆者實施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為例,首先在平台上搭建在線課程,上傳教學視頻和教學資源,然後按照線上線下課時1 1進行教學,學生在線上課完成老師事先布置的視頻、作業、討論等,老師借著線下課檢驗學生學習效果、深化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實踐知識的應用和人文素質教育等。目前,線上資源非常豐富,有教學視頻95個,總時長978分鍾,作業題1961道,考試題1804道,非視頻資源480個。

同時,我們還用互聯網技術與信息化課程相融合的形式,為學生搭建「學習平台+交流平台+競賽平台」三平台,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線上線下立體化推進,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實踐教學項目化、強化數學應用能力、素質教育案例化,還藉助課程思政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個性品質等,實現「實踐能力+人文素質」雙向融合。數字賦能教法,受益的不僅是個別班級學生,更是全校學生、全網學生。疫情期間,我們的線上課程為很多高職院校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工作要求提供了優質課程資源保障,如今累計選課人數達16788人,惠及230多所高校的師生。

對策

提升教師隊伍質量,優化教材內容,選擇合適教法

「三教」改革是一個整體,三者之間具有聯動性。因此,重構教學組織是實施「三教」改革的前提,其中,提升教師隊伍質量是關鍵,優化教材內容是核心,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是基礎,而數字賦能「三教」是現代高職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

一是為教師「賦能」,大力提升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教師的教學過程將專業知識和信息化手段完美結合,進而提升教學效果、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是未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然而目前高職院校尚存在教師信息化教學的相關理論基礎較為薄弱、閉燃銷信息化轎游教學的課程設計能力有待加強等問題。因此,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是「三教」改革的重要切入點,作為服務於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教師隊伍群體,提升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的能力和新媒體技術的靈活運用能力,不僅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實現有強大的助推作用,更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根本任務。

二是為教材「賦能」,加快編寫立體化新型態教材。教材是教學內容的支撐和依據,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加快教材改革與創新,是更新教學內容、推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當前,職業院校尚缺乏適合於線上線下結合運用的「立體式」教材,因此,推進教材改革和創新,根本措施就是要推進課程建設,以課程建設為統領,按照更新教學內容、完善課程標准、編寫或開發教材的邏輯順序進行,同時,在實踐中應把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結合起來,鼓勵編寫新型態教材。

三是為教學「賦能」,大力推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教法改革核心是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為培養符合行業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使職業院校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有效對接,必須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大膽推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學習內容模塊化,課程模式多樣化,建立適合不同專業群特點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模式。其次,課程教學手段「智能化」,推行線上、線下課堂和計算機軟體實訓課堂「三個課堂」教學模式。其中,線下課堂教授基本理論、小組合作討論、教師答疑解惑;線上課堂傳授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促進拓展學習;計算機軟體實訓課堂完成綜合技能訓練,提升實踐能力,為專業學習和數學建模競賽等服務。同時,通過升級線上課堂,搭建智慧學習平台,實現「三個課堂」實時連接、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建立師生互動深度參與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

(作者:王桂雲 系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2. 高校藝術體操課分層教學法應用是什麼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家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標准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與調整。在國家對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之下,高校藝術體操課程的開展要充分發揮其增強身體機能、提高身體素質的作用。分層教學法的提出有利於促進高校藝術體操課打破傳統教學桎梏,達到因材施教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標。因此,在當前對高校藝術體操課的分層教學法進行深入探討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 著力增強對分層教學法的使用意識

國家有關教育部門要對高校藝術體操課程的開展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引領,站在時代發展高度上對藝術體操課程的開展做出方向性指導,以我國人才培養標准和人才培養實際需求為依據給高校的藝術體操課程開展在分層教學法方面的應用給予相對較為全面的指導。鼓勵和引導高校在藝術體操課程的實踐開展過程中運用分層教學法。其次,從學校的層面來說。高校要以學校領導者為切入點來著力增強學校領導者對分層教學法的重視程度,提高學校領導者對,在藝術體操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法的意識,力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學校在分層教學法應用到藝術體操課程教學實踐當中獲得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支持,推動分層教學法在藝術體操課程當中的順利有序開展。

3. 如何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一)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大眾化教育階段的教育觀和質量觀

1999年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2007年我國大學的毛入學率達到26%,早已步入國際公認的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因此,我們的教育觀念也必須隨之轉變。
高等教育大眾化滿足了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資源,也提升整個民族的素質。同時,大眾化帶來的入學水平參差不齊也給大學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我們在教育方式上應該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體現靈活性和多樣性,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選擇機會和自由發展空間,為學生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寬松的環境。

大眾化教育觀的核心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因此我樣在教學和管理中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逐步建立多樣化的教育教學體系,既要有利於具有天賦的精英人才脫穎而出,同時也要兼顧那些基礎較差,學生有困難的同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得到發展。
(二)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一要積極推進基礎課程的分級教學。大學英語、高等數學課程要在總結08級分級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在09級全面開展分級教學。要建設好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機房,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良好條件。線性代數、計算機文化基礎等課程也要進行分級教學的試點。各專業學院要積極為部分優秀學生開設選擇性的提高類課程,加強對優秀學生的培養。

二是要穩妥推進教師掛牌上課,不斷完善學分制。要繼續穩妥地擴大教師掛牌上課的范圍,除在部分公共基礎課進行試點外,要選擇部分專業基礎課程進行教師掛牌上課的試點,要不斷完善選課制度,使選課制度更適應學分制的要求。

三是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要在堅持傳統教學方法優勢的基礎上,更多地採用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質量,積極開展網上答疑,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現教中心要切實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和網路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四是抓好課程考核工作的持續改進。鼓勵採用口試、答辯、撰寫論文和大型作業的方式進行課程考核。對公共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程要堅持實行教考分離制度,嚴格考場管理。
五要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把知識傳授與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積極推進與企事業單位的產學研合作,不斷探索3+1,2+2等合作辦學模式。要加強在企事業單位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的工作,努力開辟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新渠道。要積極開展與國外高校的合作,探索本科人才國際合作培養的新模式。高職學院要加強與航空國防企事業單位的合作,探索訂單式培養的新模式。

六要加強教學改革研究工作,倡導和支持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積極撰寫高水平教改論文,切實提高教學研究水平。要進一步抓好現有的重點教改項目,特別是省級重點教改課題,使之帶動人才培養改革的實踐,提高改革的實效和受益面。要積極組織申報各類教學改革成果,力爭在國家級獎勵上有所突破。

(三)加強基礎課程的教學,提高基礎課程教學水平

一是要加強基礎課程的教學建設,根據分類分級教學的要求,精選教學內容,使基礎課程的深度和廣度既符合本科教學要求,又能有所提高,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要不斷研究基礎課的教法,積極開展教學法研究活動,堅持集體備課、作業批改和答疑等教學制度,做好題庫建設,在有條件的基礎課實行期中考試制度。

二是要規范基礎課程的管理。針對部分專業基礎課分散開設的現象,有必要加強這類課程的管理。要堅持課程歸口管理,落實責任院系。責任院系要切實加強課程建設,選派教學水平高,責任心強的教師作為課程負責人,統一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要求,以確保專業基礎課程的質量。

三是要加強基礎課的師資隊伍建設。要研究制定打造基礎課教學團隊的政策措施,鼓勵教師全身心投入基礎課教學和改革。要在職稱晉升、崗位聘任等方面對基礎課教師予以政策傾斜。
(四)扎實推進「質量工程」

一是要在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立項的基礎上,切實抓好三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兩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建設,使之成為教學的典範,充分發揮示範作用。同時積極做好
同家精品課程、國家級名師、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方面的申報工作,爭取有所突破。

二是要緊緊圍繞航空國防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打造專業特色與品牌,要牢固樹立專業的品牌意識,按照「人無我有、有人我優、人優我精」的要求做好專業的頂層設計,積極引進高水平師資,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切實增強人才的競爭力,不斷建立良好的社會聲譽。

三是要加強精品課程建設。建立校院兩級優質課程體系,通過精品課程和優質課程的建設帶動其他課程的建設,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要建設一批雙語教學的精品課以帶動雙語教學。精品和優質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注重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實踐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要加強教材的建設,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自行編寫教材,不斷提高教材編寫質量。國家級特色專業尤其要制定好教材編寫規劃,組織編寫系列的特色教材,爭取更多優秀教材的出版和獲獎。

(五)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一是要抓好人文科學素質教育課程的開設。要制訂政策,鼓勵優秀教師開設人文科學素質教育選修課,要按照課程建設的要求抓好全校任選課教師把關,教材的選配,考核的方式等等,提高人文素質課程的質量。

二是要積極開展課外講座活動,邀請各界名人、企事業單位領導來校講學,舉辦「名人講堂」。堅持高層次人才講座制度,每一位正教授和學科帶頭人每年必須為本科生開設一次講座,並作為其業績考核的一個條件。

三是積極開展大學生社團活動,豐富校園的文化生活,讓更多的大學生在活動中增強才幹。要組建更多、更廣泛的人文、科技類社團,要為大學生開展社團活動提供條件;鼓勵教師參與學生社團活動的指導,把對社團活動的指導計入教師業務工作量。

四是要抓好第二課堂活動的組織。要不斷探索能最大限度調動大學生參與熱情的新穎形式,充分調動和利用社會力量,加強與兄弟院校、企業、農村、部隊和社會各部門的聯系,爭取各方支持,開展文化、科技、文體和青年志願者等活動。

五是要加強對素質教育的規劃與管理。學校近期已成立了素質教育中心和藝術教育中心,專門組織人員統籌管理素質教育方面的課程建設,講座開設和活動指導,以推進素質教育的開展工作。

(六)進一步改進實踐教學體系,積極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

一是要繼續抓好實驗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要積極整合資源,更新內容,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不斷提高其質量。要使學生學會獨立選擇實驗器材,確定實驗方案,掌握通過科學實驗去發現規律和真理的思維方法和實現手段。

二是要繼續抓好開放性實驗的開設。要鼓勵有條件的學院向全校學生開設更多的開放實驗項
目,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強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是要積極探索本科生進行科研工作的模式與途徑。要從機制上鼓勵優秀本科生加入教師科研團隊,有條件的學院應選拔一批優秀學生在二、三年級參加教師科研工作,在科研活動中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是要積極開展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通過「三小」等活動激發大學生創新意識。要組織好各類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積極開展「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機械設計、力學競賽、軟體編程、外語演講以及其他各類科技競賽活動。要加強教師指導,努力在參加省級以上競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同時產生一批高水平的大學生科技成果(專利、科研論文等)。
五是要大力強化專業課程設計(學年論文)。專業課程設計是培養工科學生專業基本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要在專業課程設計中大力提倡「回歸工程」的理念,把理論教學與工程訓練相結合,將設計題目與工程項目相結合,著力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工程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文管類專業的學年論文也要強調實踐和調查研究,著力培養學生廣泛調查、深入分析的能力。

六是要加強畢業設計工作。不斷探索改進畢業設計,提高其質量的途徑和方式。要保證畢業設計的工作時間,探索提前開題的改革。要結合實際,精心選擇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和題目,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一方面要與教師的科研相結合,把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與畢業設計(論文)緊密結合起來,鼓勵學生發表論文。另一方面要與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需要相結合,鼓勵更多學生到企事業單位做畢業設計(論文),解決企事業單位中的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進一步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也為大學生就業找寬途徑。
七是要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今年要重點建設好航空維修實驗室和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等實驗室。工訓中心等實踐基地也要加強建設,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較好的模擬實際工作的環境。與此同時,各實驗室要改進管理,提高開放程度和大型設備的利用率。

八是要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隊伍的建設,一方面要充實隊伍。從政策上吸引較高學歷的人員從事實踐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強這支隊伍的實踐能力培養和提高。要通過科研實踐、崗位培訓、比賽練兵等方式提高實驗實訓教師的實作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

(七)進一步完善教學指導和評價體系

一是要堅持各級領導聽課制度,通過聽課最直接地了解獲得課堂教學的第一手資料,掌握教與學的動態,以利及時針對問題進行改進。

二是要建立考試分析制度,通過對考試結果以及對學生成績的分布,來檢查學習效果,總結教學的成績與不足。

三是要不斷完善學生評教制度,及時通報反饋學生信息員所反映的問題,並應建立對改進效果進行反饋的環節。

四是要完善校院二級督導制度。尤其是要加強學院一級的督導組的工作,應制定工作規范,
升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努力開創教學工作的新局面,為加快建設教學研究型航空大學而努力奮斗!

4. 談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對策

談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對策

通過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案研究,提升青年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進而提高高職院校教學整體水平,促進高職院校的持續健康發展。

摘要: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從教時間不長,普遍缺乏教學經驗與教學技巧。但是青年教師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資源,是實現高職院校教學與培養目標的主幹力量,其教學能力的提升,對促進高職院校教育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能力提升;青年教師

青年教師是普通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和進步對促進學校教育提高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青年教師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的提升,是培養出高素質、高能力的學生的重要前提,也是促進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因此,針對高職院校設計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一、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案制定的依據

1、指導思想結合高職院校特色,堅持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及教師自主發展的原則,開展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2、制定目標1)規范青年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

2)完善青年教師的教學手段,能夠熟練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完成信息化技術與專業課程的有機整合。

3)加強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能夠掌握專業相關技能,並具備一定得教科研能力。

3、領導小組為了保證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作的順利開展,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案需要成立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首先,學校成立專門的“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校領導、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各教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主要成員,負責全面指導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作;其次,各教學單位成立“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作組”,工作組由教學單位負責人和教研室主任等構成,負責本單位的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具體工作。

4、面向對象主要從教學時間比較短,教學方法、技巧及職業技能還有待提高的青年教師中進行選擇,因此,可以選擇從教五年以內,年齡為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作為主要的培養對象。

5、方案要求

1)屬於提升對象的青年教師必須參與,其他教師可以自願參加。

2)方案執行期間,青年教師必須自覺遵守各項培養制度與紀律,嚴格按照提升方案要求完成各項提升工作。

3)及時上交學習心得及相關材料,按時書寫培養總結,保存各項學術成果和技能證書。

二、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案具體實施內容

1、制訂自我專業發展規劃每位青年教師要制訂一份具體的“自我教學能力提升規劃書”,規劃書內容要明確:自身情況、規劃目標、個人發展規劃及主要措施,一般時間設定為三年。

2、加強青年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

1)每學期研讀2-3本與教學專業相關的前沿性書籍,並撰寫讀書報告。

2)學校每月組織召開一次青年教師教學研討會,青年教師相互交流學習心得,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3)各二級學院每月召開一次青年教師教學專題演講會,由學院青年教師輪流分享教學心得。

4)經常組織青年教師去兄弟學校聽課、學習、交流,並不定期地請專家來校作報告,與青年教師座談交流。通過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拓寬青年教師視野,提高其教學能力和知識水平。

3、強化匯報課制度以教研室為單位,落實到每個青年教師,每學期組織一次邀請課和公開課,邀請學院所有教師去聽課,匯總意見,做好教後總結與反思。

4、強化教師技能提升

1)職業技能。①外出學習。學習先進的教學思路、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結合高職院校的具體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②向企業講師靠近。凸顯職業教育的特點,積極向企業講師、企業教官學習,完善教學課堂知識體系。另外,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優勢,為教師提供入企掛職鍛煉等機會。

2)專業技能。①教師講課比賽。每學期學校舉行一次青年教師教學評比,對於教學水平優秀的'教師給予獎勵,並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區級以上的教學評比活動。②在學校允許的情況下,錘煉教師的創新意識,帶領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參加高級別的行業技能大賽。

3)積極參加學科教科研工作,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每學期青年教師需根據教學課程、科研內容或教學體會,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或專業論文,並鼓勵青年教師積極申報校級以上課題。對有突出教學成果的教師給予科研獎勵。

5、建立考核檔案。將青年教師的教學常規、教學基本功、學科基本功等量化計分,計入到青年教師的考核檔案,以此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進行考核評價。

6、大力選拔和培養學校專業(學科)帶頭人。精心選拔具有發展前途的青年教師進行重點培養,形成專業(學科)帶頭人。

三、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案實施方式

1)教師讀書會。教師每學期讀3-5本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最新書籍,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庫,保證自己的課堂教學鮮活。

2)教學匯報課。每學期青年教師都要上匯報課,一般在每學期開學的一個月份進行,學校組織評委打分,並將分值計入到青年教師考核檔案。

3)舉辦各類講座。利用校內外優秀教師資源開展各類教學講座,完善青年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

4)座談交流。各單位要經常組織青年教師開展座談會,單位領導要認真傾聽他們的要求,指導青年教師成長。青年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心得、交流課堂教學的方法,做到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5)形成科研成果。青年教師要認真搜集和整理專業前言知識和相關資料,每學期撰寫兩篇具有代表性的學科論文,每學年申報一項科研課題。

四、總結

本文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案的依據、內容及方式進行了具體研究分析。通過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案研究,提升青年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進而提高高職院校教學整體水平,促進高職院校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駱建建.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07:125-127.

[2]溫希東,烏蘭高娃,宋榮,謝利娟,卿中全.提升高職教師教學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07:84-85.

[3]張晶,張海生.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與提升機制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5,01:116-120.

[4]吳曉.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狀與提升路徑[J].長沙大學學報,2016,01:141.

[5]陳明學.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探討[J].江蘇高教,2016,02:110-112.

;

5. 我校是一個新辦的學校:如何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在建立專科之初,就明確了「高起點、新思路、高標准、嚴要求、抓改革、創一流」的發展指導思想,提出了專科教育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以教學為中心,以使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得到整體優化為前提,以培養生產第一線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為宗旨,以試點專業教改為龍頭,以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內容改革為核心,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為突破口,以工程環境建設為基礎,進行全方位、大力度的教學改革。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一些經驗,現匯報如下:�

一、借鑒國外先進理論和方法,進行專業教學改革和建設�

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是教學工作的龍頭,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備嫌耐。學校在成立專科之初,就明確了以培養生產一線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為宗旨,以試點專業教改為龍頭,以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內容改革為核心,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為突破口,進行全方位、大力度的教學改革思路。按照這種思路,借鑒國外先進的CBE理論和DACUM方法,構建能力目標型教學模式,進行專業試點改革。在試點的基礎上,開發新專業,改造和擴展老專業。2003年,我們又借鑒TAFE辦學模式,與澳大利亞啟思蒙(Chisholm)學院聯合辦學,進行新的專業改革。與此同時,學校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教學方式方法,考試制度,學生的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學校非常重視人才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早在改建專科之初,發電廠與電力系統專業結合國情,借鑒加拿大CBE理論和DACUM方法,研究構建了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能力目標型」教學模式。1995年,該專業的試點方案通過了國家教委的考察評審,被批准為第三批教改試點專業。1998年,該試點專業通過了國家教委試點專業的中期評估。能力目標型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指導思想、產業界參與教學,根據職業能力分析,確定能力目標,對教學過程實行目標管理。其課程設置打破了原先專業教學計劃「三段式」的框架,教學內容貼近工程實際,教學方法更加靈活,人才能力素質培養貫串整個教學過程,更有利於人才的健康成長。學校在大力推進發電廠與電力系統試點專業的同時,積極探索非教改試點專業的教學改革。在借鑒發電廠與電力系統專業試點經驗的基礎上,

學校又制定了發電廠集控運行專業和繼電保護及自動化專業的教改方案,1998年這兩個專業被國家教委批准為第四批教改試點專業。「高工專能力目標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教改項目獲得河南省教育廳教學成果一等獎。1998年3月,經原國家教委評估,學校被原國者芹家教委批准為全國示範專科重點建設學校。為了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使學校培養的人才更適應社會的需求,學校成立了「專業建設委員會」,調整專業結構,增設新專業,拓展老專業。通過深入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仿春兄弟學校及人才市場進行調研,經專家組對新增專業的充分論證,形成了近五年學校專業發展規劃,共38個專業。其中新建的電子商務、涉外商務、應用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物業電氣技術、會計電算化等8個專業已經開始招生。�

在開發新專業的同時,學校也對一些傳統的專業如火電廠熱能動力、火電廠集控運行等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改造,使學校老專業的定位更加准確,培養目標更加明確,課程設置更合理,並進一步加強了學生計算機、外語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2002年,教務處組織各系部,完成了2002年已招生專業教學計劃的開發修訂以及老專業教學計劃的調整和修訂工作。

學校非常重視進一步發揮主幹專業的優勢,著力建成一批特色鮮明、在國內同類學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專業(具有優良品質的專業)。學校自籌100萬元資金,投入重點專業的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學校也非常重視新專業的建設,拿出近100萬元的資金用於新專業的建設,一些新專業的發展勢頭非常好,如電子商務專業的第一批畢業生在社會上的表現突出,專業能力很強,今年6月,2000級一位學生一畢業就被深圳一家公司任命為河南分公司的總經理;2001級的一位學生沒有畢業就在鄭州自行創辦一個公司(2003年12月20日開業)。由於專業的依託,學校已被國家勞動保障部技能鑒定中心批准為電子商務師培訓基地和技能鑒定中心(河南只批准了3所高校)。�

為了進一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使專業改革向更深層次發展,學習和借鑒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質量,從2003年開始,學校參加了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牽頭、國家教育部批準的與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合作辦學項目。該項目借鑒澳大利亞學歷教育與崗位技能培訓相融合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cation)教育培訓體系,以與澳大利亞啟思蒙(Chisholm)學院合作辦學的形式,引進優質教學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模式,探索、實踐新世紀符合中國國情的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模式。TAFE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採用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按照澳大利亞國家制定的職業崗位技能標准和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的框架,進行課程開發、實施教學;以行業組織制定的職業技能標准和國家統一的證書制度為依據進行專業和課程設置;企業參與教學,和教育部門聯合確定教學內容;課堂教學以提高能力素質為原則,強調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按照TAFE模式培養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和較強的外語水平,為其到國外進一步深造、到涉外企業就業打下良好基礎。2003年9月1日,電力工程和西方財會兩個專業的92位學生正式開課,從此,學校對外聯合辦學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引進全新的教學理念、教育觀,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試考核方法,全新人才質量觀,獨特教學計劃、職業能力標准,先進的職業技能培訓及評價體系,這一切都對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不斷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學校在專業改革的同時,以轉變教育思想觀念為先導,以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通過不斷推廣試點專業的成功經驗,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努力培養能夠面向電力、面向市場、面向21世紀的專業技術應用性人才。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措施:�

第一,組織有關教師參加原國家教委「面向21世紀高等工程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課題的研究工作,以教育理論研究為先導,帶動全校的教學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第二,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全面修訂非教改試點專業教學計劃,優化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體系。第三,實行主輔修專業制,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先後開設了科技英語、計算機及應用、企業管理、數學建模、計算機網路開發與應用5個輔修專業和制圖CAD等4個單科輔修課程;第四,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改革教學管理制度,實行計劃學分制,因材施教培養復合型人才;第五,積極探索高等工程專科學校教學規律,組織教學人員,進行高工專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總結提出了教與學的互動等「八項教學原則」。

學校引導和鼓勵教師廣泛應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近幾年先後建成了8個多媒體教室和3個雙向插播教室,購置和自製了一批優秀的教學錄像片,組織開發了多門課程的電子教案、CAI課件和教學軟體。到2003年,先後有100多位教師、4800多名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有四分之三的教師能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在學生培養方面,貫徹因材施教原則,注意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創新能力。如在外語教學中,實行分級動態教學,組織、鼓勵學生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選拔英語優秀學生進入培優班進行英語口語等方面的培養,為學有餘力的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注意加強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培養,利用增加上機操作課時、參加等級考試、開辦輔修專業等,提高學生計算機水平。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活動。1997.1998年參加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共獲得河南賽區2個一等獎、7個二等獎、4個成功參賽獎;在全美數學建模競賽中,共獲得2個二等獎和2個成功參賽獎;在199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河南賽區)中,獲得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成功參賽獎。�

三、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高等工程專科教育以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為辦學宗旨,學生在校期間應獲得現場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形成應用性的知識能力結構。學校通過大量的社會調查,分析確定了以「加強工程環境建設,實現與生產崗位技術對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主線的指導思想,對實踐教學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實踐。經過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系統完整、符合生產實際要求、適應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和崗位技能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同行專家的贊同和用人單位的認可。學校圍繞「加強工程環境建設,實現與生產崗位技術對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主線,以生產崗位技能要求為依據,構建以基本素質和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教學模式——能力目標型教學模式。以「實際、實用、實效」為原則,以「必須、夠用」為度,進行實踐教學內容與環節(實驗、實習、實訓、實踐)的開發。通過優化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實踐教學方式、增大實踐教學時數等措施,構建出以工程技術應用能力為目標的新的實踐教學體系。邀請本專業領域的現場專家,根據畢業生能力目標的需要,制訂、修改專業教學大綱;鼓勵教師同時擔任同一專業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任務,將理論課程內容與實踐課教學內容進行融合;鼓勵任課教師自己編寫教材,優化教學實踐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將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統籌安排,進行有機結合,做到專業理論課與專業實踐課相結合,專業課與專業實訓課相結合,專業實踐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使相應專業的教學大綱、教材、教學場地、師資一體化。專業理論教學過程中穿插實踐教學,實踐教學過程中滲透理論教學,促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四、完善學分制管理制度,保障教學質量�

學分制是指學生修滿規定的學分後,即可獲准畢業的教學管理制度。學分製作為教學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本科學校已有比較成功的做法和成熟的經驗,但在專科學校,國內還沒有成熟的經驗。學校結合高等工程專科教育改革的實際,1996年由教務處牽頭組成學分制改革工作組,選定一個系試行核計劃培養、多渠道拓寬專業面的計劃學分制。�

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適合本校情況的《計劃學分制實施方法》,於1997年在動力系電廠熱能動力、火電廠集控運行、熱工檢測及控制技術3個專業的1997級、1998級、1999級3個年級中進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對教學計劃進行修訂,完善了管理辦法及配套措施,2000年學校印發了《關於在全校2000級新生中試行計劃學分制的決定》,在2000級學生中全面推行了計劃學分制。2002年,學校又對學分制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和調整,制訂了《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分制管理條例》,使學分制管理更加科學和規范。�

計劃學分制的全面實施,實現了學生自由選課的理想,調動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積極性。一方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加大了學生對所修課程的選擇權,增強了學生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識,使得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增強了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教師因材施教,促進教師自覺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盡其所能,多上課,上好課。學分制的實施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提高學生對教學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自

我管理的能力。同時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初步探索出了適合學校實際情況的學分制發展模式,達到了學校培養「適應面寬,適應性強,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復合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的。�

五、建立嚴密的教學全過程質量監控體系,保持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學�

教學管理的重點是建立可靠、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和有效機制。自1995年以來,學校共成立了5屆教學質量督導組,1999年成立首屆教學專家咨詢委員會。督導組和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主要由學校知名的離、退休老教師、老專家和在職的教學骨幹組成。督導組除了對全校理論課程隨機聽課,對教學質量優秀獎評選聽課外,還積極參與到實驗教學、實習教學、畢業設計、畢業答辯、考試考核等各個環節之中。督導組成員通過課堂聽課、課後總結、與被聽教師座談等方式,把教學方法有創新、課堂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推選出來,進行公開課教學,推廣其先進經驗和方法;同時也對青年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督導工作的深入開展,使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也使一大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另外,督導組還參與學校專業建設、教學計劃修訂等教學工作之中。教學專家咨詢委員會對學校的教學改革方案、專業改造和新專業開發方案等進行咨詢,確保方案的科學性。�

學校除了成立教學質量督導組和教學專家咨詢委員會進行教學監控和咨詢外,還建立了教學信息反饋制度。每學年聘請品學兼優、認真負責的學生為教學信息員,來反饋教學信息及學生的建議和要求;開設了教學信息反饋箱、教務處網頁信箱,隨時反映教學要求和問題;開發了採用計算機讀卡、統計的學生測評任課教師的評教系統;建立了隨機檢查與期中教學檢查相結合的教學檢查制度。此外學校還成立了由教學校長、各系部主任和教務處人員組成的教學督察組,隨機對全校任課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督察.

六、實行嚴格的考核制度,樹優良考風考紀�

學校早就全面實施了考教分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下半年,學校又對《期末考試實施辦法》及補充規定、《考試規則》、《監考職責》等文件進行修訂整理,在整個考試過程中對試卷的命題、試卷的保密、考試過程、試卷評閱、成績登錄、作弊處理等6個環節嚴格把關,杜絕作弊現象發生。為了防止學生替考,實行學生證、考試證和學生本人三對照入場考試的辦法。學校還成立了由校長、書記、教務處、學生處、各系部主任參加的期末考試巡視組,對期末考試進行監督。為加強期末考試管理,進一步規范考試程序,杜絕學生作弊現象,2003年初,進一步完善《考務手冊》,對試卷命題、主考、監考、巡視、督導等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並採用游標讀卡機,進行計算機閱卷和成績統計工作。此外,還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考核方式的改革,借鑒國內外高校的成功做法,如口試,計算機輔助考試,藉助實驗實習基地進行課程考核,分級、分階段考核(1門課程,兩種考核內容)等形式,形成了以考風建設帶動學風和教風建設的良好勢頭。�

七、增強成人教育與培訓的力度�

學校具有特殊電力行業教育資源優勢,從技術人員,設備設施能滿足電力行業有關技術培訓和崗位培訓。為開創電力行業新局面提高電力職工理論業務素質,今年學校承辦電力系統下達的各項短期培訓班共11期,培訓1127人次。由省電力公司牽頭組織,學校積極配合,承擔培訓工作組織嚴密,教學計劃合理,考核嚴格,管理到位,培訓效果較好,受到公司領導和廣大學員的肯定和好評。完成省電力公司下達的全部五項各類培訓任務。同時各系部與電力企業加強聯系,為電力行業服務開辦了一些相關技術培訓班。通過培訓提高了電力職工的技術理論水平、操作技能,適應了電力行業高新技術迅猛發展的需要。�

為培養電力企業合格的技術應用性人才,保證培訓質量,解決學員在工作中的難點、疑點,學校教學部門組織進行了學員信息的信息反饋和跟蹤調查,並進行了分析。針對學員普遍反映的「應補充計算機、英語和自動控制方面的知識,補充關於專業方面內外發展前沿的新技術、新成果。教學內容應適應新技術、新設備、新理論的要求」。開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活動,主要是教師與學員的現場實習操作講解、增強教學效果,解決實際問題,學校要求教師必須改進教學方法,要求專業所在系部重新修訂教學計劃,大膽改革教學內容體系,提高教學質量,提高了學員的綜合素質,適應了工作崗位的要求。�

為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電力行業改革發展的要求,拓寬為電力企業、為社會服務的渠道,學校在成人教育、技術培訓、技能鑒定三個方面,逐年擴大規模,增多項目,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現有函授本科(華北電力大學、長沙電力學院)、函授專科、電大專科。函授專科專業設置從傳統三個專業增設到八個專業,函授本科三個專業,電大專科兩個專業。辦學形式有函授、成人脫產、日校生等。現在各類專業層次成人在冊學員達3000人左右(不包括03年新生),達到省電力公司給學校成人教育提出的目標,為服務企業,方便職工學員的學習,兼顧企業生產,學校.在全省各地開設了11個教學點和函授站,解決了企業和學員的工學矛盾,受到企業和學員的歡迎和支持。)2003年成人專科函授生源仍然旺盛,報考人數超過2000人,達到分數線的有1500多人。�

作為省電力公司下屬教育部門,學校承擔了省電力行業特殊工種職業技能鑒定任務。成立了由國家勞動部正式批準的「電力行業特殊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和「河南省第一火力發電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鑒定站進行了自身建設,各項制度不斷完善,鑒定質量和任務都達到國家的有關要求。今年由於「非典」影響,共完成21個工種4個級別153人次的技能鑒定。

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了省內外教育專家和用人單位的一致肯定,畢業生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素質不斷增強。新生報到率一直保持在河南省同類高校前列,5年內一次就業率名列省內同類學校前茅,2002年,一次就業率就高達78%。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以上是學校在教學方面的的一些做法,但由於一些改革尚在實驗階段,肯定還有許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望上級領導和兄弟院校不吝賜教,我們將衷心感謝。

6. 高校教學方法如何改革

導語:高校教學方法如何改革?為了補救改軟肋大短板,知時識勢,聚心智,拉滿弓,早出發,盯落地,盡快開展一場以小見大的方法問題專項大改革,一掃長期籠罩的舊教學方法陰霾,以期收獲投入相對較少而見效大且廣的功用績效,也是必要和可能的,而且會是澤及眾生、功德無量的善舉。

高校教學方法如何改革

1 高校課程教學方法研究現狀

科學的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學方法研究引起了眾多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家與教育學家的廣泛興趣。姚利民對高校教學方法研究進行了綜述,他與其合作者從教學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出發,闡述國內的教學改革的現狀,認為盡管政府和高校在教學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教學方法的改革面臨著很多阻力,包括來自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有必要打破教學改革堅冰,創新高校教學方法;蔣家瓊等在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2009學術年會中強調了教學方法改革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切入點。

2 高校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思路與手段

2.1 在教學方法的功能上,由“授人以魚”轉到“授人以漁”。

知識信息的海量增長、學習型社會的到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不確定性,今後職業變換的可能性等決定了高校教學的成敗不能以知識傳遞多寡為衡量標准,而要教授學生學習、研究的方法,增強學生的知識遷移或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問題發現、分析和解決能力,因此,要轉變以教授、知識傳遞、灌輸為主的教學方法,採用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加強學習方法與研究方法的指導,以提高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重點,發展應變能力,增強學生的適應性和創新性的教學方法。

2.2 在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上,由注入式發展為啟發式。 我國高等教育要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信息的容器,他們必須主動建構知識,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主動地學習,教師必須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因而應廢止注入式的教學方法,代之以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教學生思考、發現、理解、生成,建立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找到知識與生活、將來工作等關聯性。教法與學法相結合,由重“教”輕“學”轉到重“學”,探索、採取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情感或個性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學習、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活動的獨立程度與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3 教學內容優化和教學方法改革相結合。 教學內容是教師教學的載體,也是師生授受、生成、創新的基本素材,即使用最好的教學方法去教陳舊、無用、缺乏意義或價值、模糊、混亂的教學內容,也不會有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方法改革必須與教學內容優化相結合,在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精品課程、優化課程教學內容等基礎上,實施教學方法的改革。

2.4 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當代心理學、教育學理論研究說明,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之間在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相互作用。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情感、意志、性格、氣質等,這些因素雖然不直接參與學生的認知和學習活動過程,但它們是學生智力活動的精神支柱和學習過程的動力系統,因而可以調節教學活動,使之順利地進行,從而極大地影響學生智力水平的發揮。

2.5 現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 的有效應用。 在當今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和知識信息量猛增的形勢下,傳統的教學手段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只有採用更加科學、更加現代化的技術設備來服務教學,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完成培養人才的任務。

2.6 教學模式的改進。 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師生互動,不能一味地給學生滿堂灌,不顧及學生的聽課感受;在實驗教學中,由於實驗內容包括化探數據處理、化探制圖以及數據解釋評價,對教師和學生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在教學模式改革中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在野外地質實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化探采樣、岩石學肉眼觀察,樣品標記和樣品加工處理等一系列的專業實踐技能,提高學生課堂理論知識與野外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高校教學方法如何改革

(一)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學生與教師是構成大學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兩類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離開任何一方,大學就不再為大學,人才培養就不可能進行。因此,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包括“以學生為本”與“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就是樹立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第一要務的思想,要把能否有效促進學生發展作為衡量教學改革成敗的惟一標准。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以期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的創新過程中,既要遵循教學的原則和規律,又要符合學生學習可能性和個別差異。潘憊元先生對此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高校教學方法並無絕對優劣之分”,“高校教學方法改革不是尋求剔除所謂不好的教學方法而採用好的方法,或剔除傳統方法而採用現代的方法,而是尋求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或是思想觀念,熟練地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自身的個性以及學生情況等來選擇在達到目標時最合適的方法。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見表1},學生基礎與學習態度是阻礙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創新的三大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學方法創新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應該改變以“注人式”和死記硬背為特徵的傳統教學方法,秉承現代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創新精神,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雙方共同參與、互相合作的過程以及學生積極學習、能動發展的過程。

(二)積極探索並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機制

科學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證教學改革的有序開展並順利達到既定目標。教學改革必然伴隨著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沒有制度建設,就不能保證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沒有制度創新,教學改革就難以突破性進展。在教學方法創新的過程中,回報率低及教學與科研難以協調的問題尤為突出。除此還表現在難以獲得立項支持、教師間交流與合作環境差、教學設施與條件保障不足等方面。教學方法的改革僅靠教師群體的自發自覺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政府、社會、學校、教師、學生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就學校而言,應從積極建立教學方法創新資源保障機制,在資金上給予支持;改變教師評價體制中重科研輕教學的局面,根據教師情況各異,在對待教學與科研的關繫上有所區別。在進行職稱、業績評定時,處理好教學指標與科研指標之間的關系;發揮評獎評優引導作用,營造教學方法創新的氛圍,引導教師重視教學方法的應用與實踐,鼓勵教師從事教學方法的探索;吸收借鑒其他高校在建設教學方法方面的做法,建立多種方式的教學經驗交流渠道,讓教師能夠及時分享其他同事在教學方法探索過程中的經驗和心得;出台激勵性政策,要求名師、教授承擔教學工作等方面積極探索並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機制。

(三)充分發揮教學名師的榜樣作用

在新的形勢下,教學名師對教師專業的發展和對學科專業的引領,應當成為教學名師管理的重要內容。所謂高校教學名師可以理解為出名的或是有名聲的有較高學術造詣、教學藝術、教學成就的教師,是高校教師中學識淵博、道德高尚、受人景仰的人。[10]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精神,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由每三年評選改為每年評選一次,大力表彰在教學和人才培養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學名師的重視及肯定,教學名師作為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本身所具備的優秀特徵值得其他高校教師學習。大多數教師對教學名師不管在教學上,還是科研上都是比較認可的,但多數教師也認為目前我國教師名師的示範作用發揮得不夠。我們通過對高校教師教學方法的來源進行統計分析時發現,83.7%的教師認為自身教學方法的來源主要是自我學習與摸索,65.3%的教師認為是觀摩與借鑒同事,來自專門培訓和承襲教師這兩個方面所佔的比例不大。這說明了高校教師教學方法不是可以通過簡單培訓就能得到。高校教師教學方法的創新要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並且要充分發揮教學名師的榜樣作用。高校可以通過推動名師上講台、開設教學名師的觀摩課,或者是學校組織教學名師開一系列的講座傳授創新的經驗或心得,這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不失為培養高校教師教學方法創新的一個良好途徑。

(四)加強培訓與引導,全面提高教師教學素質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的實施,必須依賴於教師知識水平、教學才能和教師的素質。新技術的發展改變了知識的傳播方式,要求教師具備利用先進技術的能力,要求教師以平等的、謙虛的態度來組織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具備引導和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穿針引線的支持能力。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教學的需要,高校應該改進和完善青年教師培訓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政策引導,教師必須努力學習國際上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斷吸收新觀念、新方法,以發展個性、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在教學中探索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心理學,提高教育理論素養,拓寬專業知識面,提高學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合格教育工作者,才可以擔負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

高校教學方法如何改革

(一)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學觀念依然存在

教師是教學的執行者,在教學中處於主導地位,教學方法創新的關鍵在於教師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發揮,教師的現代教學理念是否真正樹立起來。教育部教改項目“高校教師教學方法創新研究”課題組通過對學生和教師的問卷調查,發現教師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大多數學生認為教師用於知識傳授的時間遠遠多於能力的培養;超過5%的學生認為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程度一般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時,在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時間分配上,更加註重知識的傳授,習慣於“一言堂”、“唱獨角戲”,教師講學生聽的習慣很難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依然是高校教師的首要選擇,我們知道傳統的教學方法具有本身的優點,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不利於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盡管一些教師對教學方法創新有一定的認識,對如何創新教學方法進行深人研究探討的教師卻為數不多,真正付諸實施的就更是少數。

(二)現行的教學管理不利於教學方法創新

建立和完善學校管理制度與配套措施,是促進高校教學改革、實現其最終目標的必要保障。目前,對於什麼樣的班,什麼樣的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教學,教師如何駕馭不同的課程教學,學校的政策制度應當提供什麼支持,這些是我國大學常常為人們所忽視的。根據我們對普通教師的調查數據顯示(如下表1),影響教學方法創新的前5個因素,依次是回報率低(47.8%)、科研與社會工作任務重,精力不足(37.3%)、學生基礎與學習態度差(34.5%)、教學設施與條件保障不足(34.1%)、難以獲得立項支持(30.5%),除此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

高校現行的教學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還不完善,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依然存在,促進教學方法創新的激勵機制還不夠,教學方法創新涉及到的物質條件和運用環境有待加強。當教學管理難以營造和諧的環境時,教學方法的創新就難以進行。學校要採取根本的鼓勵政策與措施,真正樹立起重教風氣,圍繞“教學改革”合理有效地實施教學管理以激發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的積極性。

(三)教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我國現行的教學評估制度(即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視,促進了本科教學工作,但就教學方法而言,在整個評估體系中,只是作為“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下面“課程”里的一個指標。按此評估,很難看出教學方法在學校整個教學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就更難以談得上促進高校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通過對高校教師教學方法創新情況的調查發現,目前高校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創新,認為“普遍的”僅佔7.2%,“較多的”也只佔36.8%,“少數的”占最高的比例達41%olal換句話說,目前高校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創新研究與實踐尚未形成一種氛圍,還處於一種教師個人自行摸索的階段。

在高校中,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相比,缺乏有效競爭機制和激勵措施。政策制度的精神與教學要求不相吻合,是制約大學教學方法創新的主要障礙。對教學方法創新的重視大多停留在會議和文件上,在實踐上缺乏必要的措施和制約機制。如教師採用教學雙方共同參與的,以問題為中心,通過探素、討論、案例等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吸收知識、應用知識、發現知識,甚至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研究性教學時,由於教學評價機制的不完善,產生了難以衡量教師的工作量,難以考察學生學習情況的問題。加上近年來,有關職稱評定、考核政策的導向作用,導致教師重科研輕教學;重論文與成果輕工作態度、責任心、敬業精神等問題。這些都不利於高校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只有當評價不僅僅是源於行政壓力,而是源於教師內在的發展需求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對學生的評價也影響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僅局限於知識的掌握情況的考核,教學的重心應由知識傳授轉向能力培養,從側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轉向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需要以多樣化、適應性的質量觀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更有利於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7. 如何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又是一個難題。下面,我就我的多年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課外充分備課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在教師水平、教材內容和學生基礎已定的情況下,備課是教師能否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能否認真備課和善於備課,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學水平的主要環節。不管課程改革怎麼改,鑽研課標、把握教材是教師永遠的基本功。如果教師本身對課程標准和教材都沒有吃透,就很難有效地引導學生。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課堂主體已由「教的主體」轉變為「學的主體」,「教是為了不教」。也就是說,原來站在課堂邊緣地帶的學生要站到課堂的中心位置去主宰課堂。教師要真正地讓課堂「一切為了學生」,真正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因此,我認為,備課應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備教材;二是備學生。

(一)備教材
開車最怕路不熟,教學最怕教材不熟。要讓學生有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想,作為教師,博覽群書,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知識修養,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這才是我們思維之渠,清亮如許的活水。課前,教師要先吃透教材。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認真學習課程標准,通讀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思想內容、知識基礎和基礎訓練的要點,從而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便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完成教學目標做必要的准備工作。
只有課堂教學目標明確,才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明確教學的重點是什麼,就可以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當詳則詳,當略則略,主次分明;抓住課堂的難點,教學設計的形式,問題的處理方式才不會單一。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備學生
教師在課前備課中除吃透教材外,還得吃透學生。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在素質教育中,學生才是課堂的真正主人,教師備好的課能否為學生所接受,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備好教材的同時必須備好學生。

1、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異是我們必須接受的一個現實,如何認識及處理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成功的課堂的關鍵所在。

2、其次,要把握提問藝術,給學生成功的愉悅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有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反復多次,就會產生學習的愉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設法給學生以成功的滿足。課堂提問,問題不宜過難或過易。問題太難,學生無從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喪失信心和興趣,影響課堂效率。問題過易,學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戰性,即使答對,也無成功感,同樣也會影響課堂效率。
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另外,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可能多種多樣,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教師都應對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及時肯定,對能正確答出問題的學生應以表揚,讓學生體味教師贊賞的愉悅。學生有了成功感,就對自己有了信心和興趣,也就更主動、更積極、更專心地學習了,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3、最後,教學方式要直觀、靈活。根據學生(特別是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持續時間不長、好動、急躁等身心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運用直觀、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掌握知識、接受教育,特別是多媒體課件,能夠提供真實、生動、感人的素材,強烈地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氣氛,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好方法。多媒體教學,帶來了課堂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它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得益彰,它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增,有利於其掌握教學內容,特別有利於培養、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這也就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課內精心上課

素質教育,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而,我們應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教法,減少教師的教和講,增加學生的思和悟。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對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自己應心中有數,哪裡該啟發引導,哪裡該講解,哪裡該重點強調,教師應把握好「講」的尺度,千萬不能什麼都講,什麼都問,一人唱「獨台戲」。擠掉了學生讀書、思考、練習的時間,課堂教學效率就不高。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效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講得太多了,學生活動太少。教師少講,學生多讀、多思、多練,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課堂上,教師更大的作用是「導」,而不是「教」 ,學生的「學」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在學生如何「學」上做文章,重在讓學生「悟」。
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時間「悟」。有道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其實有好多知識不是講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教師講的少,就要精講,把握好哪些知識需要講,哪些知識不需要講。課堂上教師如果滴水不漏,大講特講,反而會將學生引入迷魂陣里,教師應讓出一些時間給學生「悟」。但是,教師要把握好給學生「悟」的時間,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總體智力水平,設計好「悟」的時間,不能只提一二個問題而整節課讓學生一直在「悟」,這樣,教師不僅不能完成教學任務,而且也提不高課堂教學效率的。
像我校,一部分優生被別的好學校錄取了,另一部分又去私立學校讀,剩下的在校生,總體智力水平為中下等,在這種實際情況下,我認為:
一是,要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只有課前預習了,才能在課堂上教師提問時不會一問三不知,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短短的一節課內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能提高課堂效率。
二是,教師提的問題不能太難。太難,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是解答不出來的。
三是,提問的學生應有層次性。較難的,提問優等生;不太難的,提問中等生;容易的,提問後進生。教師不能老是提問學習好的學生,而忽略了或不重視後進生。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要傾注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在給優生「錦上添花」時,一定要注意為中間生和暫時的後進生「雪中送炭」,使其向優生轉化。
教師的期望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這些方式都讓學生從中體驗到了快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主動去發現探索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是,教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好「悟」的時間,若是在短時間內學生「悟」不出來,教師則要不時地啟發,而不能讓時間白白地流逝。若在教師的不斷啟發下,學生仍回答不出來,我認為,這時候,教師只好「教」了,讓學生課余時間再「悟」吧,不然,是完成不了教學任務的。這一點,教師應靈活機動把握好。
五是,要努力創設「和諧情境」、「樂學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緒、積極的情感對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和諧情境」、「樂學氛圍」,用各種各樣的幽默,類比等豐富的語言和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以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態度去主動的探索,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從根本上減輕學生的壓力和負擔,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會認知、學會生活、學會應用、學會創造。這樣,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教無定法,貴要得法。 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造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教師選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就會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以上僅是我對課堂教學的一點淺薄見解。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地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更科學的教學方法,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閱讀全文

與鼓勵院校充分應用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抬頭紋太深了用什麼方法能去掉 瀏覽:771
薄層色譜檢驗方法有哪些 瀏覽:480
急性結膜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856
如何使用電動牙刷的方法 瀏覽:797
汽車玻璃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906
分析經濟學的方法 瀏覽:894
共線向量解決方法 瀏覽:51
手機wifi信號增強安裝方法 瀏覽:585
公頃的計算方法 瀏覽:860
做實驗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33
流產的種類和治療方法 瀏覽:484
桑黃茵的種植方法 瀏覽:84
快速摘蘑菇方法 瀏覽:183
iphone鍵盤語音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56
粉葉玉鳳蘭塊莖食用方法 瀏覽:990
失眠最快的方法視頻 瀏覽:539
6598怎麼用簡便方法算 瀏覽:231
不加水蒸蛋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670
馬桶用什麼方法最干凈 瀏覽:933
寫一篇爆文簡單的方法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