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變換訓練方法在武術中的運用

變換訓練方法在武術中的運用

發布時間:2023-03-15 21:19:23

㈠ 我國運動的幾種基本訓練方法哪些是你熟知的

體育鍛煉的方法是按照人體發展的自然規律,運用各種身體訓練方法及自然因素來培育和發展身體素質,從而實現體育鍛煉的根本目的。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要遵循靈活、相互結合、有主有從的原則。體育鍛煉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體育鍛煉方法

一、反復鍛煉法

反復鍛煉法是在相對固定的條件下按一定負荷標准反復訓練的一種方法,如50米加速跑4~6次,每次跑後間隔1~2分鍾,而且每次跑的速度和距離都不變。這種方法可以用來提高速度素質,也有助於增強下肢力量。


㈡ 武術套路教學方法運用

武術套路教學方法運用

新中國成立後,武術成為最廣泛、最普及的運動項目之一,得到了蓬勃而健康的發展。同時,通過國際體育交往,我國武術已開始流行世界,逐步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那麼,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分享武術套路教學方法運用,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語言法

語言法是指在武術教學中,運用各種形式的語言,指導學生掌握學習內容進行練習的一種方法。

運用語言法的形式有:講解、口令提示、口頭評報成績、口頭匯報、“默念”和“自我暗示”。

正確地運用語言,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端正學習態度,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加深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對加速掌握基本技術、技能,有效地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教學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講解:是運用語言法的一種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講解要通俗易懂,精簡扼要,富有啟發性,並且要注意講解的層次和時機。

A、講解的內容

①講解動作的規格和標准。動作的規格和標准,是武術技術規范化的關鍵,通過講解使學生具體明確動作的正確規格和要求,將有助於技術的提高。

②講解動作的基本規律。一些簡單的經常出現的、帶有一般規律的基本方法或基本規則要進行講解。比如:向前沖拳,沖出時總是拳背或拳眼朝上,而收到腰際抱拳時總是拳心朝上;向前沖拳、推掌,總是拳不過肩,掌不過眉等等,講解這些帶有規律性的內容更便於學生掌握好動作技術。

③講解動作易犯的錯誤。它可以提醒學生防止這類錯誤的發生,即使練習中出現了這類錯誤,學生也會很快地意識到這是不對的。

④講解動作的關鍵環節。是決定能否較快地、正確地學會動作。如翻腰(兩臂掄圓,以腰為軸),蹬腿(勾腳尖,力點腳跟)。

⑤講解動作攻防含義。使學生明確動作的實質,更有助於准確地理解和掌握技術動作,使動作做得更確切。

B、講解的方法一般採用

① 形象化講解:如講“仆步穿掌”猶如“燕子抄水”一般。

② 口訣化講解:如講“弓步”口訣為“前腳弓,後腳綳,挺胸立腰,別晃動。”

③ 單字化講解:如講“騰空飛腳”可歸納為“蹬、擺、提、拍”四個字。

④ 術語講解:如“沉肩”、“順肩”、“寸勁”等採用術語講解,可達到簡明、扼要的講解效果。

C、講解要注意幾點

① 講解要目的明確,抓住重點、要點,突出難點,做到精講、少講。

② 層次分明,不同階段,講解不同的內容,先做的先講,後做的後講。

一般講解的順序是:路線方向—規格、標准—完整與貫串的方法—技法分析—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③ 講解要體現動作的輕重緩急。

④ 邊講邊練,練習時提示講

(二)口令的運用:在武術教學中,長拳的口令一般是短促、洪亮有力(是有效地指揮學生活動的一種方法);太極拳的口令是柔和、緩慢。根據教學需要可運用不同的口令。

口令一般有:

①常用的口令;②間有分解動作的口令;③提示性口令;④綜合性口令。

(三)口頭評定成績,一般在武術教學中,評定成績,常用“好”、“有勁”等等。

(四)口頭匯報,在武術教學中可採用提問、分析、講解等手段,以培養發展學生的智能,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默念和自我暗示

“默念”和“自我暗示”都是通過無聲語言(思維)來表達的,因為語言與肌肉的活動感覺有一定聯系,無聲語 言不僅能在頭腦中表達,即將進行的動作過程,且在某種程度上還能表達動作的形象。

“默念”是在練習前想整個動作過程或動作的基本部分,動作的要點,用力方向和程度等。

“自我暗示”是指在練習中暗自默念某些指示性的字句,如“快”、“穩住”、“後仰”等。

二、直觀法

直觀法是指在武術教學中,藉助視覺、聽覺、肌肉整體感覺等,感覺器官來感知動作的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助於學生了解動作形象、結構、要領、完成方法以及時間和空間的關系。

(一)示範教學。

是教師(或指定的學生)以准確的動作為範例,使學生了解所要學習的動作形象,結構要領和方法。正確的示範,不僅可使學生通過直觀的感性認識來獲得正確的動作概貌,還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所以示範對教學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示範要求做到准確、熟練、優美。

示範分為完整示範和分解示範兩種。

為了使學生能比較清楚地觀察示範的動作,突出示範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效果,應注意以下幾點:

1、示範位置的選擇

1).橫隊的等邊三角形的頂點;

2).四隊或六隊站在隊中間示範;

3).弧形隊伍在中心位置示範;

4).示範領做時,根據套路的運行方向可站在隊伍的左前方或右前方。

總之,示範位置的選擇,要根據動作方向、路線、隊形來確定。

2、示範的運用

示範面能以鏡面示範為最好,但有的運作卻不能如此。一般情況:

1)鏡面示範:凡是身體側向行進的動作;

2)側面示範:凡是身體正向行進的動作;

3)斜面示範:不能用鏡面和側面示範的動作;

4)背面示範:與動作方向一致,一般領做;

5) 多面示範:可運用鏡,側、背面示範,如“後掃腿”,看弓步的推掌,兩掌的距離、高度可鏡面示範,後腿綳直可背面示範等。

3、領做示範。在新的動作初學時,教師在示範講解之後,最主要的便是領做示範,領做示範應特別注意位置的選擇和示範的速度。

領做示範一般位於學生的左前方,背對學生以便於與學生保持相同的運動方向,當運動方向向相反方向進行時,教師須更換位置,位於學生的左前方。

總之,要使學生盡可能地看到教師領做,以便跟隨模仿,掌握技術動作的運動路線、方法和姿勢。

領做示範的速度。分為慢速和正常速兩種。通常開始用慢速,以利於學生觀察和模仿。隨著動作的逐步熟練,逐步用正常速度示範動作。

4、示範與講解應結合運用。

示範和講解是不可分割的`,往往兩者結合起來應用。有時先講解後示範,也有先示範後講解;邊講邊示範,一般說,對水平較低和水平較高的學生示範是主要的,同時還要根據教材的難易來決定。

(二)電化教學。

為了有助於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尤其是當示範不能充分顯示動作的結構、過程、關鍵與細節的時候(如動作過程過快,結構復雜,動作在空中進行不能停留等),可採用掛圖照片、電影、錄像等形象的直觀方式。它對加深教材的理解、分析動作的要領和體會套路的演練風格,提高教學效果,都有重要意義。

(三)助力與阻力教學。

是藉助外力的幫助和對抗力的阻礙,使學生通過觸覺和肌肉的本體感覺,辨別空間與時間的關系和對身體的影響,從而形成正確概念的一種教學手段,如“翻腰”教學可採用此教法。

(四)定向教學。

是以具體的或形象的方向標志,給學生指示動作的方向、幅度、軌跡和力點等,從而使學生在做動作時更具有直觀性的教學方法。例如,讓學生沿著一條直線練習,如“摟膝拗步”……

三、練習法

在教學中,通過語言、直觀所感知的動作概貌,必須經過學生親身實踐,進行反復練習,才能消除各種錯誤和缺點,掌握提高,鞏固所學的知識、技術和技能,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培養刻苦、頑強、堅毅和集體主義精神等優良品質,組織練習的形式一般有單人練習,單人練習,分組(或分排)練習和集體練習;常運用的練習方法有模仿練習、重復練習、默想練習、變換練習等組成的綜合練習法來實施。

(一)單人練習

a、適用范圍:

①學生人數多時,可採用單人原地重復練習。

②學生人數少時,可採用分散單人練習。

③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練習時,可採用個人輪流練習。

④抽查練習,可單人或小組練習。

b、作用:讓學生獨立體會剛學過的內容和完成套路的力。

(二)分組練習

a、適用范圍:一般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的情況下。

b、作用: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分析動作的能力,起到相互檢查、督促和啟發的作用,從而有助於培養團結互助的精神。

分組練習是在教師的統一領導下進行的,它應有具體的要求,分組由組長帶領同學在指定的地點練習。有目的的輔導。

(三)集體練習

a、適用范圍:一般在教新動作、復習動作、套路的情況下,由教師領做,學生跟著練習。

b、作用:便於組織,解決共性問題,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雙人練習

a、適用范圍:一般在教授對練組合、套路或練習攻防技術

時採用雙人練習方式。

b、作用: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分析動作的能力,起到相互檢查、督促和啟發的作用,從而有助於培養團結互助的精神。

四、糾正錯誤法

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動作過程中會出現各種錯誤,教師應善於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一般易犯的錯誤及糾正方法有以下幾點:

1、指導法

是指教師通過對學生練習進行評價,指導學生改正錯誤與不足。

2、靜耗體驗

由於學生肌肉本體感覺差,不能有效控制動作而出現錯誤時,教師一般採用武術站樁的靜耗、控腿等方法,讓學生體會肌肉用力的感覺。

3、對比分析

由於學生不理解動作的性質和作用,容易忽視動作之間存在的區別而出現錯誤時,教師可根據動作的攻防性質找出差異,通過正誤對比示範,講清楚攻防含義,來啟發誘導,達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目的。

4、語言提示

由於學生遺忘動作或對動作要領不清楚而出現錯誤對可以通過提示動作名稱或動作要領來啟發、誘導學生完成正確動作。

5、慢解領做法

由於學生接受能力和協調性差而出現錯誤時,教師就要耐心地採用慢速分解示範和反復領做的方法來幫助糾正。

6、助、阻合力法

7、保護幫助法

由於學生還沒有熟練掌握完成某些動作的方法,害怕運動中出危險時,教師應採用保護幫助的方法,讓學生放心地體會動作要領,逐步克服動作中的錯誤。

8、素質補缺法

由於學生身體的某些素質差做不好動作時,教師應採取發展這些素質的措施,逐步提高動作的質量。如騰空飛腳等……

9、附設條件法

由於學生不適應某些動作的做法,達不到規定標准時,教師可採用設定村志的方法幫助學生克服缺點和錯誤。

總之:糾正動作錯誤時,教師要善於抓住共性的錯誤,組織集體會診,發揮群眾的智慧,啟發學生分析錯誤的因果關系,以點帶面地解決普遍性的問題,還要善於發動學生互相識別錯誤和糾正錯誤。

集體教學糾正共性錯誤,分組、個別教學糾正個別錯誤,還有同步法、規律法。

五、檢查法

常見的方法有:觀察法、提問法、抽查法、測驗法

六、比賽法

是根據教學的任務和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出教學比賽的標准和要求,採用個人、分組、集體比賽等形式進行的一種教學方法。

a、適用范圍:個人比賽分組、集體比賽,由教師或學生評分。

b、作用:能提高技術、技能及表演、比賽、考試的適應能力和示範能力。

;

㈢ 武術基本功動作要領及教學方法

一、武術基本功的內容和教學要點

(一)武術基本功的主要內容

武術基本技術的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包括柔韌性基本功、力量性基本功、擊打和抗擊打基本功等內容,是提高練習者習武能力的基礎練習方法。對武術運動員和武術專業人士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每日必習之法,民間有「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之說。基本功的形式簡單,可選擇性強,某些內容簡單易學,容易量化,對學生有較好的鍛煉效果,便於教師進行課堂組織,對提高學校的武術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目前學校武術教材中選用的武術基本功主要是腿部柔韌性的練習內容。

武術中對於腿部柔韌性的練習方法十分豐富。現在經常運用的主要有壓腿、耗腿、搬腿、踢腿、控腿等多種傳統練習方法。腿部柔韌性的傳統練習方法還有吊腿、撕腿等。

為盡快提高腿部的柔韌性,使腿法既柔又韌,上述各種練習方法必須注意「動靜結合」的練習原則,把壓腿、耗腿、搬腿等抻拉性的練習和踢腿、控腿等速度、力量性練習結合起來進行;同時還要特別注意一次練習的運動量不能太大,避免肌肉拉傷。腿部柔韌性的練習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長期堅持不懈。練習腿法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備活動,以免肌肉拉傷。

(二)武術基本功的教學要點

學校體育教材中的武術基本功內容,主要是壓肩、正壓腿、側壓腿、俯腰下壓腿;正踢腿、側踢腿、外擺腿、里合腿等內容。這些內容形式簡單,易學難練。教學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把上述內容在一次課內教完,最好第一次課用少量時間教學2-3種;在以後的課准備活動之後,用少量時間復習邊教學新內容,每次課新教1種。如此類推進行教學,直至教完。

2、每節課的准備活動之後,都要用少量時間練習學過的武術基本功內容。並不斷提高動作幅度的要求。

3、武術基本功內容是單個反復練習的動作,對於教師來講,可選擇性強,容易組織。教師可以利用次數(如壓腿的次數)、高度(如踢腿的高度)、距離(如壓腿前額與腳尖的距離)的比賽來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4、武術基本功內容學生練習時有明顯的身體疼痛和疲勞感覺,教師要順勢進行意志品質教育。

二、武術基本動作的內容和教學要點

(一)武術基本動作的主要內容

1、基本手型和手法

手型和手法是武術技術中上肢進攻和防守時,手的形狀(手型)和手臂的運動方法(手法)。屬於武術 「四擊(踢、打、摔、拿)」 技術中內容最豐富的一類。武術中的手型、手法因拳種流派各異,方法多、變化奇巧。

(1)基本手型

手型按其形態可分為拳、掌、勾、爪等幾種。

各種手型均要求造型規范。

(2)基本手法

手法按其作用可以分為進攻和防守兩類。進攻手法主要攻擊對方的頭部和軀乾等部位,按其基本運動形式可以分為直線向前擊打手法,如沖拳、推掌等;弧線側擊的手法,如貫拳、鞭拳等;由下向上的如勾拳、挑掌等;由上向下的如劈掌、砸拳等;講究擊打的速度和力度。防守手法按主要阻止對方的攻擊,按其基本運動形式可以分為由外向內的拍擋;由內向外的格擋;由下向上的架檔;由上向下的壓檔;以及用肩背阻擋等;強調防守的時機和准確度。

各種手法均要求出擊迅速,力點准確。

2、基本步型和步法

步型和步法是武術各類技術的技術基礎。可以說武術「踢、打、摔、拿」各類技術都是在的步型和步法的基礎上完成的。

(1)基本步型的主要內容

馬步、弓步、仆步、虛步、獨立步。

各種步型均要求平穩扎實,重心清晰。

(2)基本步法的主要內容

上步、進步、退步、閃步、墊步、插步。

攻擊和防守大多是在移動中進行的,在移動中調整與對方的距離,尋找和創造進攻與防守的最佳機會。在接近對手和與對手對峙時的身體移動是「步法「。

3、基本腿法

腿法在武術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拳諺有「手似兩扇門,全憑腿打人」的說法,表明腿法在武術中的重要作用。腿法是武術「四擊(踢、打、摔、拿)」技術中較有難度的一類技術,因此必須要經過腿部的柔韌性練習和踢沙袋等硬度練習,腿法才能達到一定水平。腿法按其運動形式可分為直擺性腿法,如正踢腿、外擺腿;伸屈性腿法,如彈腿、瞪腿;掃轉性腿法,如前掃腿、後掃腿;擊響性腿法,如拍腳、里合腿擊響等。

主要的腿法有:彈腿、蹬腿、側踹腿。

4、基本跳躍動作

跳躍是兩腳蹬地起跳,身體在騰空時完成攻防招數的各種動作。是武術中難度較大的一類技術。跳躍技術不僅是武術套路中「錦上添花」的動作;在格鬥實戰中有時也可以取得出其不意的進攻效果。

跳躍技術主要包括四類:

(1)屈伸與直擺跳躍(如騰空飛腳等)。(2)轉體跳躍(如旋風腳等)。(3)旋翻跳躍(如側空翻等)。(4)遠竄跳躍(如大躍步等)。

跳躍動作是武術中難度較大的技術,是武術套路中「錦上添花」的動作。平衡動作是體現身體平衡能力的動作。二者都需要有腿法基礎和彈跳、協調等身體素質,以及騰空後對身體姿勢和動作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武術基本動作的內容和教學要點

學校體育教材中的武術基本動作主要是拳、掌、勾等手型;沖拳、推掌、擺掌、撩掌等的手法;弓步、馬步、仆步等步型;彈踢、蹬腿等腿法。這些內容是單一的武術動作,形式簡單,細節要求多。教學時要在示範的基礎上,向學生依次講清動作的外型、結構、運動路線的幅度、主要的作用等內容。另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在拳、掌、勾等手型的教學時,要重點強調每種手型的動作規格。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不同手型的變換練習,提高練習興趣。

2、教師在的教學沖拳、推掌、擺掌、撩掌等的手法時,要重點強調每種手法的動作規格和勁力。強調沖拳推掌不能只用手臂的動作和力量,要藉助擰腰的力量,配合步型時要藉助腿的蹬地之力。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單個手法的練習,也可以把幾種手法組合起來進行練習。

3、教師在馬步、弓步、仆步等步型的教學時,要重點強調每種馬步、弓步的動作規格。因為學武術教材中的步型主要是馬步和弓步。練習步型也是武術的傳統要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步型的變換練習和適當的站樁練習。盡快使步型定型。

4、教師在彈踢、蹬腿等腿法的教學時,要重點強調每種腿法的動作規格和要點。要先教學生彈腿,強調綳腳尖;因為有些學生沒有綳腳尖的意識。掌握了彈腿之後蹬腿容易掌握。另外,教學腿法的同時要柔韌性的練習相結合。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彈踢和蹬腿的行進間連續練習。

三、武術組合動作的內容和教學要點

武術組合動作就是把兩種以上的武術不同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等基本素材串聯起來,進行單人的或兩人進攻和防守的連貫練習。這種練習對於初學者掌握武術的基本動作,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和連貫完成不同動作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武術組合的主要內容

1、武術單人組合動作

2、武術雙人攻防組合動作

武術組合動作的規律性要求是每個動作要規范;每動作的連接要自然連貫,有節奏感。對練要攻防逼真。

(二)武術組合動作的教學要點

動作組合是幾個武術動作組編在一起的練習。教學前要復習學過的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然後在示範的基礎上,向學生依次講清所教組合是由幾個完整動作組成;每個完整動作的結構和特點;其中有沒有以前沒有學習過的新動作;每個動作的銜接,有無方向的變化等內容。在講解中要及時組織學生體驗練習,講解和體驗練習之後,要盡快帶領小學生反復進行練習鞏固。以便讓學生盡快掌握這些基本內容。

(三)武術操的教學要點

武術操是把幾個武術動作組編在一起,用操的形式進行練習。教學前可以組織學生練習復習學過的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或者練習幾個在武術操中的規律性動作。然後再逐節教給學生。學生初步掌握之後,再向學生講解所教動作的結構和特點;其中以前沒有學習過的新動作要重點講解。教學武術操時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武術操中的每拍動作都是比較簡單的動作。因此,教師在初期的教學過程中不必細致講解,要以領做為主要的教學手段。

2、學生初步掌握了一節操的動作,教師就要盡快用口令指揮學生進行二八拍的練習,強化學生的記憶。

3、學生初步學會了全部操的動作,教師要全套操領做,並盡快組織學生配樂練習,加速學生的記憶和掌握。

四、武術套路的教學要點

武術套路是以技擊動作為素材,遵循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變化規律組編成的整套動作練習。武術套路運動按運動形式可分為徒手(拳術)套路、器械套路、對練套路和集體演練套路等四類。單練包括徒手的拳術與器械,對練包括徒手的對練、器械對練、徒手與器械對練,集體演練分徒手的拳術、器械或徒手與器械。

(一)武術單練套路的教學要點

教學前要有針對性地復習學過的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或把拳術套路中的和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近似的動作抽出來,在准備部分之後進行少量時間的練習。之後宣布正式教學拳術套路。

1、向學生做全套拳術套路的完整示範。

2、從拳術套路的第一個完整動作開始,依次逐動地進行教學,直至教完套路的最後一個動作。

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動作示範講解之後都要進行帶領學生進行3-4次的練習和讓學生自己練習2次;然後進行下一個動作的教學。教學3個動作以上,就要進行前面動作的練習,如此循環進行。

3、在每節課的結束之前,一定要留有時間進行本課新授內容的總復習,其中要有學生自己「消化」的時間。

4、用數節課把全套動作教完之後,就要馬上轉入糾正課。在糾正課上,可把根據動作運行的方向,把整個拳術套路分成兩段(如動作多也可以分成4-6段),然後進行每段動作的糾正練習和全套動作的練習。

5、糾正課之後就要進行全套動作的演練課。此時教師要組織學生練習拳術套路的全套動作,並在練習的間歇時間內,向學生介紹重點動作的進一步要領和相關的武術文化知識;也可以進行正確和錯誤動作的對比;還可以進行個人或分組的觀摩演練。

間歇時間不可過長,要盡量組織學生反復進行集體的全套練習,以在集體中促進學生盡快掌握所學習的內容。

教師在教學的全程中要注意一點,就是不能過多向學生講解和示範動作的攻防含義,點到即可。不然會影響拳術套路的學習質量。

(二)武術對練套路的教學要點

武術對練套路是兩人或兩人以上,按照預定的程序進行的攻防格鬥套路。其中包括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徒手與器械對練三種練法。目前學校開展的主要是徒手對練套路。

武術對練套路是練習者之間按照固定的動作次序進行的假設性對打練習,其目的主要是為了體現武術的的攻防技術原理,表現武術攻防的美感和韻律,以動作的難度質量及完成的效果分勝負。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經常進行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練習

2、要搞清武術對練套路中每個動作的規格和要點

3、要弄清每個動作的具體攻防含義。

4、要持之以恆地經常練習

(二)武術對抗項目的教學要點

武術的本質是攻防技擊,目的是要造成對手傷亡的。因此,武術的動作是帶有傷害性質的。武術對抗教材再怎樣選擇,也是具有一定的傷害性。這一點是每一位從事武術對抗教材教學的體育老師首先應有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才能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採用相應的安全教學方法。在武術對抗教材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三點:

1、每種武術對抗教材一定要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

2、要給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讓學生具有「我不能傷害對方」和「我也不能讓對方傷害」的意識。

3、武術對抗教材必須要經過兩人的配合對練,學生才能達到初步掌握的學會程度。教師在教學每種具體的武術對抗教材技術時,在教會學生技術的同時,一定要用語言告之學生練習時的安全程度。在具體的練法上一定要有限制,限制使用一方學生的技術發揮和用力程度,確保安全和有趣味的學習。

五、武德的內容和教學要點

武德的概念:武德是習武之人在社會生活中應自覺遵守的練武和用武的道德標准。1987年全國武術學術研討會將武德定義為「尚武崇德,修身養性」。「武德」一詞最早見於《左傳》。《左傳·宣公十二年》中說:「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民安、和眾、豐財。」

武德教育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具有我國傳統特色的民族自信和愛國主義的道德教育的價值。對全面推行和實施素質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進行武德教育,主要是把武德的內容滲透在武術課堂常規的約束、武術禮儀的教授實施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武德教育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鄭重向學生介紹和講解武德的內容。

2、要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接受武德的內容。

3、要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向學生理解武德的內容。

上述各類內容對從事學校體育教學的教師和幾乎全部沒有武術基礎的學生而言,教學雙方都是有難度的。要想在有限的課時內教會學生教材的內容,並收到新課標中五個領域目標的效果,必須以教材內容為重點,在掌握技術動作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實現五個領域的目標。

㈣ 武術散打項目的專項特徵及其訓練應用是什麼

「專項特徵是指對專項運動成績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對專項訓練具有直接指導作用的環節、過程和因素,是區別不同運動項目之間異同的主要標志」。因此,明確和細化項目的專項特徵,不僅能夠完善項目的理論知識,更能夠指導專項訓練的開展。然而,就武術散打項目而言,目前對於專項特徵的研究少之又少。

㈤ 散打反映速度訓練方法

散打反映速度訓練方法

導語:散打是搏擊的一種,主要訓練反映速度。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散打反映速度的訓練方法,歡迎參考!

利用突然發出的信號,使學生快速做出應答反應,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例如武術散手訓練中的打靶練習,教師規定好練習的動作,突然「揚」靶,學生以最快的速度作出擊打動作。提高簡單反應速度,主要取決於學生對動作的熟練程度,對於初學者可採用游戲和各種球類活動的方式,發展枯租首簡單動作的反應速度。但是要想把武術散打技術中的簡單動作的反應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必須採用專門的練習方法。

重復法: 要求學生盡可能快地對突然出現的信號或突然改變的環境作出反應,回答的動作是學生早已掌握的簡單的單個與組合的練習。例如反復完成閃躲防守左直拳,同時反擊對方腹部的動作,根據教型空師的`手勢作出相應的防守動作等。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隨著反應速度的鞏固和提高再進入專門訓練階段。

分解法: 即分解技術動作,在處於較容易完成的條件下,通過提高分解動作的速度來提高反應速度。例如學生完成向外閃躲防守對方左直拳後,利用左側踢腿攻擊對方腹部的動作,在練習中可以先練習向外閃躲,然後再提高左側彈踢腿的動作速度。

變換法: 即根據動作的強度和具有時間變化的信號改變練習形式和環境,來提高簡單動作反應速度。例如採用條件性實戰來消除學生心理障礙等方法,提高簡單反應速度,使最高反應速度得到進一步穩定和提高。

復雜動作反應速度的訓練: 武術散手比賽,攻防激烈,瞬息萬變,對於復雜動作反應速度有著更高的要求。而且它與技術、戰術訓練密不可分,因而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條件實戰、實戰和比賽來完成。對抗雙方只有在實戰中,特別是在比賽中才可能暴露出問題,選擇動作是否正確、有效,只有在實踐運用中得到檢驗。

對對方進攻動作的反應並作出選擇,它包括發現進攻、判斷速度和擊打部位、選擇動作方法、實現方案四個階段。其中提高學生復雜動作反應,主要是提高觀察與判斷能力。具體方法如下:

培養預料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可以採用單獨的防守實踐訓練,如教師規定雙方一至兩分鍾的進攻與防守動作,一方進攻,一方防守。要求防守一方的學生要先於進攻一方之前發現其動作並准確沒數作出防守動作(包括閃躲)。但最重要的一點,雙方都要從實戰要求出發,認真練習。

採用示靶訓練,選擇反應時間教師持靶,在不同位置突然揚出,規定學生在不同位置的打靶動作組合,並要求快速完成。這一方法,是建立在技術動作的熟練程度、質量以及個人特點和協調能力等基礎上的,故它是一種提高技術、訓練戰術的有效手段,只是要求不同。總之,要在有目的地發展復雜反應速度的專門訓練中,盡可能地模擬武術散手運動中復雜反應的條件和類似的形式,讓學生反復適應後使反應時間縮短。由於復雜動作反應速度的轉移范圍較廣,因而應採用多種形式的專門練習。


;

㈥ 學習武術,應該怎麼訓練

力量耐力是指在規定時間內反復完成比賽動作所要求的高水平的肌肉收縮能力。 例如: ① 多次重復的拳、腿練習,應力求表現高水平的起動力量和爆發力; ② 多次重復的摔假人或摔法練習,應發揮最大力量和爆發力。 2 、力量耐力訓練的方法學要素 1 )負荷強度: 提高拳法和腿法的力量耐力練習,阻力略超出比賽活動阻力的 5~10% ; 提高摔法的力量耐力練習中,可超出比賽活動阻力的 10~30% 。發展最大力量耐力,可採用 60~80% 的重量; 發展速度力量耐力,可採用 40~60% 的重量;發展靜力性力量耐力,可採用 70~100% 的重量。 2 )練習的持續時間: 提高出拳、出腿力量耐力的練習時間為 30~60 秒; 摔法的練習時間為 30 秒 ~2 分鍾。 3 )練習的間歇時間: 發展出拳、出腿的力量耐力練習,若持續時間為 30~60 秒,間歇時間為短於練習時間 5~10 秒; 若練習時間較長,間歇時間也相應延長。 4 )練習的速率: 動作速率應盡可能與比賽活動的速效一致。 5 )練習重復次數與組數: 發展最大力量耐力的重復總次數可達 60~100 次,練習 3~5 組; 發展速度力量耐力的重復總次數可達 100~200 次,練習 3~6 組。 3 、發展力量耐力的訓練方法 1 )循環力量訓練法: 運用各種力量訓練方法學的參數,選擇若干練習手段,組成各練習「站」並以循環方式進行練習。 散打力量耐力的循環練習通常採用 4~8 個練習,每組循環重復 3~4 次,總持續時間 20~30 分鍾。 採用 40%~60% 負荷強度,每組完成 10~20 次,進行 3~5 組,組間間歇 3~90 秒鍾。 採用 25%~40% 的負荷強度,以快速的動作節奏完成練習,每組橡頌重復 30 次以上,完成 4~6 組,組間間歇 30~60 秒鍾。 2 )重復訓練法: 採用低強度負荷的專項手段,如持啞鈴的拳法練習、輕負荷的腿法練習、步法練習和單支撐連續高抬腿等。 每組重復 20~40 次,間歇 60~90 秒鍾,完成 3~5 組。 二、速度訓練 「快打慢」是散打運動的一項客觀規律,因此,運動員的速度能力在散打比賽實戰中起著至關最重要的作用。不 是散打專項運動員所需要的智能、技能甚至於體能,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都是以速度為中心,以不同的速度形式表現出來。速度能力決定著散打技戰術運用和發揮的成效。 (一) 速度在散打中的表現形式 :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動作頻率和位移速度。 1 、反應速度 包括簡單反應速度和復雜反應速度。 簡單反應速度是運動員對特定動作或信號做出反應的快慢; 復雜反應速度是對對手動作的變化做出相應動作的反應快慢能力。 2 、動作速度 動作速度是指運動員身體完成單個動作的時間長短,即散打運動員出拳或出腿的動作速度。散打比賽對運動員的動作速度能力要求很高,先發制人和後發制人及防守反擊,都需要很好的動作速度能力。 3 、動作頻率 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動作數量的能力。散打要求以最短時間完成一套動作組合,發揮最大動作頻率。 4 、位移速度 是指單位時間內身體快速移動能力。 (二)速度訓練的方法學要素 1 、練習強度 練銀塵習強度的選擇和安排必須使運動員機體產生適應性的變化。 練習強度合理,有助於速度能力的適應性變化。博母帕認為,為了有效地提高速度能力,練習強度應在次最大強度和最大強度之間。普拉托諾夫進一步認為,運動員以最大速度能力的 90%~100% 完成較短時間的運動,有利於提高速度能力。低於這種速度,會大幅度降低訓練效果。 2 、練習的持續時間和練習量 反應速度練習和配對反應練習的持續時間,只要運動員處於適宜的興奮狀態,練習就可繼續進行。 訓練實踐中,做 30~60 秒鍾的拳、腿法速度性組合練習,保持極限強度和次極限強度動作的狀態。 練習量的控制以保持最大速度能力為准則。當疲勞出現,不能繼續保持最大速度時,應停止練習或轉向其他內容的訓練。 3 、組間休息 散打速度性成組練習之間的休息時間一般為 2~3 分鍾,休息時間鋒如禪過長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 (三)速度訓練方法 1 、重復反應法 此法主要用於提高運動員的簡單反應時。 例如: ① 「報號擊靶」,運動員根據教練員報號的位置,分別擊打不同的靶位。 ② 「反應靶」,教練員預先規定好出靶的位置和靶面以及相應擊打的動作,反復亮靶引起運動員對刺激的反應。 2 、視覺反應法 此法主要用於提高觀察對手動作變化的反應能力和選擇反應能力。 視覺反應法可分以下步驟進行: 1 )通過配合練習,觀察隊友出拳、出腿 方法;判斷隊友出動作的方向、路線、高度和擊打位置,提高預判能力。 2 )對隊友發出的某一動作做出一至兩個常規的反應動作或反擊動作。 3 )隨著常規的反應動作的熟練,不斷增加新的反應動作練習,從而使運動員掌握對某一進攻動作做出正確防守和反擊的各種攻防技能。 3 、重復訓練法 此法是提高散打運動員動作速度和頻率的基本方法,也用於改善技術動作,形成動力定型。 要求: 運用此法進行速度訓練時,應充分調動練習的積極性,以最快速度完成動作。 4 、變速訓練法 是一種有節奏地變換速度練習強度的訓練方法。 功能: 它既可打破極限強度訓練的單一化,又利於輕松省力地完成動作,是提高速度能力和預防「速度障礙」的有效訓練方法。 5 、預先激發運動能力 主要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預先爆發性用力刺激 遞減阻力訓練 聲響節奏導引訓練 三、耐力訓練 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抗疲勞以及疲勞後迅速恢復的能力。耐力素質對散打項目十分重要,是保證運動員技戰術充分發揮的前提。 (一)耐力素質的訓練成分 包括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訓練。 有氧耐力是機體在有氧供能狀態下持續工作的能力。高水平的有氧耐力有助於運動員承受大運動量負荷,且訓練和比賽中間及結束後的快速恢復。 無氧耐力是機體在缺氧狀態下持續工作的能力。無氧耐力訓練能有效地提高磷酸供能和乳酸供能的能力,提高機體對酸性物質的耐受能力。 (二)耐力素質訓練的方法學要素 1 、訓練強度 發展有氧耐力的強度一般不超過最大速度能力的 70% ,運動心率可控制在 140~165 次 / 分之間,運動心率低於 130 次 / 分的負荷刺激,不能有效地發展有氧耐力。 發展無氧耐力的強度,以最大能力的 90%~95% 的強度為主,也可採用以次最大強度至最大強度的各種負荷強度。 2 、持續時間 有氧耐力訓練的持續時間變化范圍較大,視訓練階段、訓練水平和專項需要程度來安排,原則上比少於 20~25 分鍾。 高強度、高密度和短間歇的無氧耐力訓練,練習的持續時間約為 10~30 秒鍾。 次最大強度的持續性無氧練習的持續時間為 1~3 分鍾。 3 、間歇時間 有氧耐力訓練的間歇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引起後續訓練機能能力的降低。可用心率控制間歇時間,當心率下降到 120 次 / 分時,開始下次練習。 lign=left> 大強度的無氧練習,在每組練習之間應安排較長的休息時間( 3~5 分鍾),以保證經訓練堆積的乳酸得以氧化,使運動員在基本恢復時開始下一次練習。 (三)耐力素質訓練方法 1 、提高有氧耐力的訓練方法 1 )長時間有氧能力的訓練方法: 持續練習時間較長,一般安排為 20~30 分鍾,心率指標約為每分鍾 150 次。 功能: 用於提高心臟保持機能活動水平不變的持續活動能力,發展運動員有氧代謝系統的供能能力,是發展一般耐力的最有效的運動形式。 2 )短時持續訓練方法: 持續時間約為 5~10 分鍾,心率指標控制在每分鍾 160 次左右,完成 2~3 組,組間間歇時間充分。 功能: 利於發展有氧狀態下的供能能力。 例如: 以原地跳躍配合全身各部位運用動作的有氧健身操和跳繩,不僅能有效地提高有氧運動的強度,而且能提高運動員的節奏感、協調性和步法的靈活性。 3 )有氧間歇訓練方法: 練習的負荷時間約為 6~10 分鍾,符合強度的運動心率指標為 170 次 / 分左右,組數較少,間歇充分。 功能: 主要用於發展運動員有氧代謝系統的工作能力。 例如: 間歇跑 1000~1500 米。 2 、提高無氧耐力的方法 1 )極強性間歇跑: 負荷時間通常在 10~60 秒鍾內,心率指標可達到 180 次 / 分。 例如: 60~100 米的間歇跑、 100~400 米的間歇跑。 功能: 用於提高非乳酸能和乳酸能系統混合供能能力和提高速度耐力。 2 )強化性間歇訓練方法: 負荷時間通常在 60~120 秒鍾,心率指標 170~180 次 / 分,練習數組,間歇時間不充分,待心率降至每分鍾 130 次左右,即可進行下一組(次)的練習。 例如: 拳法、腿法和拳、腿法組合擊打沙包的練習。 功能: 用於發展乳酸能系統的供能能力和提高在無氧供能狀態下技術動作的穩定性和實效性。 3 、提高體力的方法 12 分鍾跑: 要求在 12 分鍾內達到 2800~3000 米距離,隨著訓練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距離。 變化強度跑: 採用快跑 20~40 米,接著進入 40~60 米的慢跑,如此重復 6~10 次,完成 2~3 組,組間充分休息或不充分恢復。 比賽特徵的模擬練習: 模擬散打每局比賽的時間特徵、運動強度變化特徵和運動形式特徵,設計空擊或擊打、摔的組合練習,以提高機體對散打比賽供能機制和運動強度等特定條件的適應。練習 5 分鍾,重復 3~4 組,間歇 1~3 分鍾。 高強度、高密度、多重復、短間歇的專項對抗練習: 越是激烈的對抗練習,越能發展散打比賽所需的體能。但間歇應以保證機體的充分恢復,並注意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散打比賽既要求運動員有很高的有氧能力,也要求高水平的無氧能力,因此,必須採用多種訓練方法,全面提高機體的耐力水平。在全年的訓練安排上,要分階段、系統和有側重地進行各種耐力訓練,以保證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果。 四、柔韌訓練 (一)柔韌訓練的方法學要素 強度 柔韌訓練的強度,表現在運動員拉伸肌肉、韌帶時用力的程度和負重量的大小。 練習量 每組練習一般重復 10~12 次,擺動動作每組練習的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 20 秒,靜力性拉伸可持續 2~3 秒,少年運動員的練習量應比成年運動員少 50~70% 。 動作速度 拉伸練習可用緩慢的速度,也可快速。慢速的拉伸能有意識地放鬆對抗肌,訓練效果好;急速的拉伸則體現了散打專項的特點。兩者應有機結合起來。 間歇時間 以保證運動員在完全恢復的條件下進行下一組的練習為原則。 (二)柔韌訓練的基本方法 有動力性拉伸法和靜力性拉伸法。 1 )動力性拉伸法是有節奏地多次重復同一動作的拉伸練習。 2 )靜力性拉伸法是通過有節奏的、緩慢的動作將肌肉等軟組織拉長,當拉長到一定程度時保持靜止不動。 動力性拉伸法和靜力性拉伸法又分別有主動和被動訓練兩種方式。 1 )主動訓練是運動員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拉伸練習。 2 )被動訓練是運動員在外力(同伴、器械、負重等)幫助下完成的拉伸練習。 柔韌訓練中應將動力與靜力、主動與被動訓練相結合,提高柔韌訓練質量。 五、抗擊力訓練 抗擊力是指人體對外界擊打的承受能力。散打是一項身體之間直接對抗的項目,因此對抗擊打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訓練方法: (一)拍打訓練 1 、自我拍打: 徒手或利用特製的器械對自己身體各部位進行拍打或撞擊。 2 、相互拍打: 與同伴進行相互拍打或撞擊身體相關部位。 (二)跌法訓練 運用合理的倒地技術,加強摔跌訓練,以增強抗震能力。 (三)攻防訓練 限定一方防守,另一方用拳、腿、摔等技術進行針對性或隨意性進攻,以提高抗擊力和應變能力。 找了好久,累死了

㈦ 武術運動基本訓練方法都包括哪一些

有一些在運動訓練實踐中,最常用、也是比較有效的訓練方法,依其基本作用和使用范圍,將它們分為系統控制性訓練方法和具體操作性訓練方法兩大類別。
系統控制性訓練方法是一種總體把握的訓練方法,它為人們提供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訓練的整體設計,並在一個訓練階段中運用於訓練實踐。系統控制性訓練方法包括模式訓練法和程序訓練法。
具體操作性訓練方法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為完成特定的訓練任務,在一次訓練課中就可採用,也可在一個階段中,甚至多年訓練過程中系統採用。常用的具體操作性訓練方法包括完整訓練法、分解訓練法、持續訓練法、間歇訓練法、重復訓練法、比賽訓練法、變換訓練法和循環訓練法。

㈧ 發展動作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提高動作速度常用的方法包括提高技術的訓練方法、提高力量及柔韌性的訓練方法以及專門的訓練方法。提高技術的訓練方法參看技術訓練部分,提高力量及柔韌性的訓練方法參看力量訓練及柔韌訓練部分。

1、助力或減阻練習法

訓練中給予運動員以助力,幫助其快速完成動作的訓練方法。具體手段如體操選手在教練員幫助下做快速的擺腿振浪練習;

鉛球教練員在運動員最後用力的瞬間,在其投擲臂肩後給予助力等。另外,訓練中減輕外界阻力(負重重量)的訓練方法。具體手段如投擲運動員用輕器械投擲,以體會更快的動作速度的感覺。

㈨ 太極拳散手的訓練方法和實戰應用

太極散手是 太極拳 的全面實戰應用,適用於對各門派 武術 的較量及各種沒有規則限制的搏鬥。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太極拳散手的訓練 方法 和實戰應用。歡迎閱讀!

太極拳散手的訓練方法和實戰應用

一、太極散手切入的方式

俗話講“先下手為強”,這句話表明先動手有利於打擊對方。但太極散手講究後發制人,這似乎與常理相悖,實際上太極散手要求的是後發先至。

太極散手採取“後發制人”的方式與人較量。古譜講:“求勢爭來脈。”要取得有利的形勢,須先知道對方的意圖,待其先出手暴露意圖時,我再“有的放矢”,這樣做,雖然我後動手,卻取得了主動權。因此,太極散手求勢之道,始於雙方在“打擊射程”之外的對峙,進入比拼之前我已全神貫注,以靜待動,沉著應戰。此時我全身內氣運轉,含機待發,身形架勢根據對方動作變化進行相應調整,等待對方向我進攻。對方上步進身,不管其速度多快都有個時間差。當對方腳要落步時,我已判斷准確,計算好量;對方腳剛挨地,我已步隨身進,踩到我順彼背的位置;對方站定出招,我已格閃進身使其打空,趁機運用恰當的招式將彼發出。如果對方能化解我的還擊,雙方則進入短兵相接階段。只有敢於把對手放進來近身較量,太極推手才有用武之地。

二、太極散手的近身實戰

1.太極運勁的方式

太極拳將千變萬化的招式歸納為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勁法,進、退、左顧、右盼、中定五種步法,及陰陽變化之術,再將這些內容融入到太極運行方式中。只有懂勁法,知陰陽之理,虛實變化得當,過招時才能運用自如。為了便於說明太極勁法的相生相剋,特將四正推手 的關系抽象為:捆生捋、捋生按、按生擠、擠生掤,掤克按、捋克掤、擠克捋、按克擠。用勁法贏人,可無招勝有招,實為勁中含招。太極周身一家,一動無有不動,每一式都需全身各部的運行及配合,欲左先右,欲前先後,相互依託,整體為用。形隨勁動,而不是用力出形,這是太極運勁與直接用外力的不同之處。

太極拳的神韻在於內功,內功源於內勁的運用,內勁依靠內氣通過太極運行方式實現以意行氣、以氣運身、氣到勁到。

太極運動遵循人體結構運轉規律,在意識作用下以丹田運勁,腰帶動身體進行螺旋運動,腰向右轉帶動右腿至腳掌用勁順時針碾地螺旋纏轉向上經胯傳導至左腿,促左腿逆時針螺旋纏轉,使身體重心沿“~”軌跡從右向左移動,右腿漸漸變虛,左腿漸漸變實。雙腿在這種互逆向運轉中使身體向右螺旋轉動,帶動身體右側向後轉,右臂掌逆纏畫弧,同時身左側向前轉,左臂掌順纏畫弧。“往復要有折疊,進退要有轉換”,當重心移到左腿後,左腿至左腳掌再用勁逆時針碼地纏轉螺旋向上經胯促右腿順時針螺旋纏轉,使身體變成左螺旋,重心沿“~”軌跡從左向右返回,左腿漸漸變虛,右腿漸漸變實,身轉左螺旋,帶動身左側向後轉,左臂掌變逆纏畫弧,同時身右側向前轉,右臂掌變順纏畫弧。在這個運行過程中,身體在雙腳之間運行了一個反“~”與一個正“~”軌跡,連接成一個“∞”路線,同時,身體在雙腿逆向運轉中進行了左右螺旋交替轉動,雙臂掌各自畫了一個順逆纏連接的螺旋圓弧,這樣形成了在腰帶領下的全身螺旋纏繞。勁由根節率領梢節運行,可做到全身松而不懈,自行調整中正,抱撐八面。做楊式太極拳的 “雲手”定步動作,可體驗這個運勁感覺。身體重心沿“∞”路線運行,內氣在足、腿、胯及身體各部松開協調配合下,依序節節貫穿,連綿不斷循環運行,形成整勁。“∞”符號只是太極拳的內在運行規律示意圖,並非太極拳的每一式都刻意按照這樣一個模式去運作。掌握了太極拳的運勁方法,在散手搏擊中就能隨心所欲,心意一動勁就進行虛實變化,身體處處可化、處處可打。這種“∞”運行是立體的、全方位的,有時甚至是無形的,其角度及弧形大小隨太極拳動作而變化。這種運行方式在體內出現互相對稱的反向勁,客觀上起到了自行調整身體平衡的作用,在與人交手時保證了身體的中正穩定。

太極不是定向轉動,身體隨著“∞”路線往復運動中螺旋轉動變換方向,左右螺旋的螺旋勁都是向身後側轉、向下旋。“折疊”繞回前時,螺旋勁向上進。這種太極勁受到外力時,在身臂配合下可左右逢源,將來力帶向對我用力一側之外,客觀上有助於我螺旋勁腳碾轉於地,加強了腳底生根,使身體穩定。返回前時,如千斤頂,勁源源不斷將對方推仰,使其足根拔起。另外,太極“∞”往復運行方式產生的來回勁,可迅速、靈活地變化運轉方向,在近身糾纏中可順對手用力方向隨時將他放出。

太極散手以防、化為先,化中能打,變勁極快,除了需要運勁連貫外,還必須虛實轉換靈活,因此既不允許兩腿平均用力支承身體的“雙重”出 現,又要避免採用虛實分家、稜角分明的弓箭步,要求屈膝圓襠、松腰落胯,實腿不可全然站煞,虛腿不可完全沒勁,全身要能夠松、整、圓、活地運動。

有很多太極拳習練者,打拳套路嫻熟,也掌握了各式的攻防含義,但實戰應用時就不靈驗,主要原因是沒有把太極招法與全身運勁的方式聯系起來,當打拳與運勁脫節,肢體各自為陣用力出招換式動作中斷時,往往使對方有隙可乘。

太極拳的行步是“∞”運勁方式的延伸,須上下相隨,手、眼、身法、步相合。對方身正力整對抗時,我進不去身,須先化開對方攻擊後再向前伸出虛步試探,如可進再隨重心移動前腿由虛變實,全身在連綿勁作用下,針對彼力情況變化進身的速度。這種方法運的是長勁,發到對方身上可隨意念放遠,具有穿透力。如果進身被擋需化,我仍以太極運行方式迴旋有餘地。如果對抗時看到機會,不運勁就一步到位、搶手就打,這樣做用的是身體的局部力,一旦打空往往會成為被打的靶子。這如同電鑽要在動力源的旋轉及推進中才能打孔,停頓狀態則無切削功能。

太極散手配合身法,以弧形上步取勢。若得機,搶步直進,勁到即發。若對方敗退,我可連續上步,連絆帶別,身 手相 加,不給對方調整的機會,直至取勝。

“有進就有退”,如果對方吃上我實處用力推搡,我堅持不頂的原則,精神放鬆,身體不緊張,前面掤住來力,保持全身內勁運行柔韌的整架不 散,對方就無法推實,就不能把我發出。我借彼推力,後腿弧形退步轉身讓空對方直力,並趁機打橫勁使彼失穩。這樣以逸待勞,消耗了對方體力,待對方長時間連續用力攻擊能力減弱時,我再適時反擊。

2.太極的發勁

只有掌握了運勁的方法,能夠運勁,才有勁可發,否則發勁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與對方肢體接觸中,“用意不用力”,只有這樣才容易感覺到對方力的變化,這是太極“聽力”靈敏的原因。當對方右拳打來,我以右腕側接彼力,在彼前臂上順其力滾動產生摩擦力,使雙方接觸部位相“黏”,我前節掤住來力,後節松開,把感應到的彼力和我身體運行連通起來,他有來龍,我有去脈,平時盤架練就的“意不斷、勁不斷”的功夫有了用場,使身形、步法隨彼力進退不丟不頂。“從人則活,隨己則滯”,用力會造成肌體緊張,內氣運行受阻,運轉呆滯,不對彼用力則身形靈活。太極不用力不是沒勁兒。彼用力時,我相對用勁調整身中正,保證穩定運行。我不用力,體力消耗小,耐力強,運勁快。我重心沿“~”軌跡運行移向左側,隨著吸氣以身臂化開來力,收攏身形5內氣聚至中丹田完成蓄勁,取得機勢後,隨著呼氣內氣沉至下丹田,腰胯帶動左腿向左後抖轉驟停,產生的轉動慣量使身勁沿“~”弧的切線方向從左向右放出,形成身向後坐、勁向前發的對開的二爭力,使我身向左後轉與右臂掌向右旋擰成一股整勁,在加速度作用下動量倍增,產生強大的爆發力經右掌發出,直貫著力點。太極柔化走圓,剛發出直,發時出斷勁,須勁斷意不斷,為“補手”或連接下一動作準備。只有在彼成背勢時發勁,我才無憂患。沒有把握不發,一發必中。太極“曲中求直,蓄而後發”的原理,類似子彈被擊發後,炸葯產生的能量使彈頭沿著槍膛的來復線旋轉運行後從槍口直線射出,子彈在螺旋的彈道中前進受到擠壓,能量受阻而積蓄增大,突然釋放會產生很強的殺傷力。子彈的殺傷力是機械的功能,是固定的,而太極勁是隨意變化的。

在太極散手中,內功與拳法是緊密一體的。沒有熟練的招法,就無法格鬥;沒有內勁為“後盾”,拳法也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

太極拳行氣運勁所到的身體部位,強度和抗擊打能力可得到提高。但太極拳順其自然,避實就虛,不與對手頂力、硬碰硬,發勁是作用在對手失重部位或薄弱環節,所以順暢,勢如破竹。太極散手該出手時就出手,不可有絲毫猶豫,否則機會稍縱即逝,反被人制。

太極散手落實於打,有機會就出手。對方用力打來,我用螺旋勁可輕易將其力從切線方向化開,並從接觸部位鑽入,以螺旋勁打向目標。不招不架就一下,“化”與“發”僅在一吸一呼之間完成,這是太極散手克敵制勝的精髓。

3.太極運勁方式在散手實戰中的作用

太極化勁方式可以形象地比喻為用一張有韌性的炕席沿兩根立柱傲“~”纏繞,我在中間向左前拽,席子往左立軸輸送,作用力使右側的席尾沿右立柱向右後轉。這一過程體現了太極拳的“進中有退”、“退就是進”的道理。

這種運行方式可用於太極散手的近身格鬥。對方用雙掌向我胸部“虎撲”,我已站成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的側身步,右前臂到胸前格擋。彼右掌按我右腕背部、左掌按我右肘向我發力,企圖將我右臂貼身一齊放出;我用掤勁接住來力,並不與之頂抗,僅黏住來力,肩及後部各關節松開,運行的內勁使身臂具有柔韌性和彈性勁,起到緩沖作用。此刻,我右腿用勁碾地,身體率先沿“~”向左前方移,使身左側向前轉時將右側讓出空當,使彼推向我支撐身體脊椎中心線的矢向力,經我鬆柔的右臂向右轉發生偏離,這時我身體似立軸轉進而右臂被彼推向身後,我右掌在內旋中纏住他右腕,在與彼相向運動中不發生對頂,進中有退,實現了動平衡,達到了以柔克剛的目的。

(1)我右臂感覺到對方雙掌已推空、身體前傾失重時,右掌捋彼右腕使其身向後仆出。此時,我雖然不能決定對手如何給力,但是可以通過接觸部位“聽力”知道他的動態,並根據他的來力調整自己的勁路,“彼不用力,我也不用力,我意在先;彼用力,我也用力,我勁在先”。當他全身力發出時,我用整勁掤住著力部位,隨其力的方向轉身,輕易就能將他放出。這就是太極的“力從人借,勁從己發"。把對方引進落空,導致他失重,就能“四兩撥千斤”。

(2)若對方“虎撲”打空後迅速回撤,我雙掌仍“黏”著他右臂“隨屈就伸”由於他發力後身成定架,動一處可牽扯全身。此刻我“出奇在轉 關”,擰身抖轉,由捋變按,雙掌將全身整勁貫向彼右側身臂,彼必然翻倒。

(3)若對方“虎撲”打空,已松身後退。我左螺旋轉身,左掌變為內旋托彼肘,右掌變成外旋纏緊彼右腕,“固住梢端",順水推舟,加速送彼回返,彼身直接進退會產生晃動使足 跟不穩。我身體沿著“~”軌跡向前移,運行中身旋轉勁將彼臂身擰成一體,此刻,我左掌按擊他右肘前臂外側,其右大臂向後斜,使其身驀然後仰。

通過實踐,弄懂運勁原理,練到得心應手,用時便章法清晰。太極勁法是靈活多變的,如他雙掌撲來,見我右臂護胸便改為撲面掌,我以太極左右交替螺旋運勁之法,可左臂逆時針由下向上挑開來掌,右臂甩臂彈掌用右手背扇擊彼面門。橫力本來就能克豎力,再加上有連綿整勁做後援,轉動的單臂可不費勁地挑開對方直進的雙掌。

三、太極散手的訓練要聯系實際

太極拳平時的養身盤架要和散手實戰結合起來,如此每天練功既能強身健體,又能使身體總處在“太極狀態”,一旦遭到突襲,就會既有實戰必有的體能,又有靈敏的反應能力。要得到正確的太極勁法,必須練基本功、練太極拳套路和太極推手,再練散手,久而久之自然能眼到手到、意到勁到。

1.太極散手的接招及還擊

舉一典型實例。當兇犯右手反握鋒利的匕首直刺過來時,沒有受過訓練的人會出現這幾種情況的反應:

(1)不知所措眼睜睜被刺上了。

(2)奮力前撲,用手去奪匕首,結果受傷後失去戰鬥力。

(3)轉身就跑,被兇犯追殺。

以上三種做法都很難逃脫厄運,反應慢了會被刺,還手早了也無效。要解除匕首的威脅,關鍵在接手的技術,必須掐准對手的“點”。面對這種情況,首先,鎮定地注視匕首刺來,雖然匕首離我越近越危險,但“機會往往隱藏在危險之中”。如果我左腳在前,匕首到我身前時我迅速右轉閃讓,同時用右手從側面“叼住”對方右手腕內旋用勁下壓,左手上托他的右肘,二掌合力順時針旋擰他的右臂,迫使他身前傾,我就勢提右膝猛石蓋他右小臂,使匕首跌落,令他小臂受到重創失去攻擊能力,如此方能化險為夷。

另外,還有很多技法,比如,我雙手接住對方的右臂,借向右後纏轉的反作用力將前面的左腳伸進,再隨重心前移進身,由於我雙手擰掀其右臂致他身前無遮攔,我提右腿用膝蓋直撞對方襠部,便可一招制敵。當然,再好的功夫徒手對付手持凶器的歹徒也處於劣勢,如果時間允許應盡量採取有效的處置 措施 ,沒有必要冒空手奪白刃之險。

2.太極散手的擒拿與發放

太極散手的拿法不同於傳統武術的抓筋拿脈,而是利用肢體在全身運動中纏裹、別擋對方的肢體的方式實施控制,再進行定向打擊或使其失重後發放。太極散手“發前有一拿”,指將對手拿至“背勢”,再順勁發放,如此則乾脆利落,毫無懸念。

比如,我右手纏緊行凶歹徒的手腕,左掌上托其肘尖成為“支點”,成倒剪臂時成為“杠桿”,彼若用力掙扎手臂就會僵挺,此時我全身抖轉發勁,彼臂即刻分筋錯骨。這與傳統擒拿術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反擒拿,當彼雙手擰我一臂時,我若完全鬆懈就會被他一擰到底而無法解脫。我應該身臂掤勁不丟,隨彼力轉身移步,全身隨被擰臂保持整勁不丟跟隨而動,前後呼應,上下相隨,不給背勢,彼就無法控制住我。此時他想脫手打,我則在運行中身正、勁整,彼手一松,我就能先打中他。由於對方擒拿用力時身體各部就會形成固定,雙臂的旋轉幅度肯定沒有我全身轉動的幅度大,我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隨彼轉中自然解脫,就勢反纏拿彼手或化開即打。這就類似擰毛巾,如果松開一頭,另一頭永遠擰不緊。可見,當對方雙手擰我一臂時,我只用臂力抵抗不但無效,反而被己自鎖。由此證明,我能化解擒拿,並不是局部被拿部位用力,而是全身整勁運用的結果。

3.太極散手要揚長避短

太極散手要“以己之長克彼之短”,使對方無法施展自己的特長。對方擅長 拳擊 ,等他一出拳,我化開即進,黏臂纏身,使他無法出拳,我借其掙力讓他失重再放倒他。對於 摔跤 手,他一抓把,我立即摘打,不給他摔的機會。臨場出現踢、打、 摔、拿各種打法,不是僅靠紙上談兵就能解決的,對於突如其來的各種打擊必須有下意識反應,隨析應變,如果到臨場才考慮怎麼打,就會挨打了。理論能夠指明方向,使習練者少走彎路。只有在明廳指導下,經過長期實踐、體悟,才能增長克敵制勝的本領。坦然面對對方,放開膽量,太極散手就可發揮得出神入化、淋漓盡致。

四、太極散手的實戰應用

閱讀全文

與變換訓練方法在武術中的運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套褥子快速方法 瀏覽:923
如何突破思維障礙的方法的理解 瀏覽:671
抬頭紋太深了用什麼方法能去掉 瀏覽:771
薄層色譜檢驗方法有哪些 瀏覽:480
急性結膜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856
如何使用電動牙刷的方法 瀏覽:797
汽車玻璃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906
分析經濟學的方法 瀏覽:894
共線向量解決方法 瀏覽:51
手機wifi信號增強安裝方法 瀏覽:585
公頃的計算方法 瀏覽:860
做實驗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33
流產的種類和治療方法 瀏覽:484
桑黃茵的種植方法 瀏覽:84
快速摘蘑菇方法 瀏覽:183
iphone鍵盤語音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56
粉葉玉鳳蘭塊莖食用方法 瀏覽:990
失眠最快的方法視頻 瀏覽:539
6598怎麼用簡便方法算 瀏覽:231
不加水蒸蛋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