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考作文如何擬定精確分論點
當今中學生 作文 學習中普遍存在一種弊病:不願意下工夫訓練思維能力,導致其分析事理的能力低下;寫作文時,只會「避重就輕」以事例代分析,人雲亦雲。更為嚴重的是,現在,不少學生急功近利,一味追隨應試作文的潮流:高考中有「 故事 新編」的作文得了滿分,於是,全國各地寫屈原、文天祥、王昭君之類的故事開始滿天飛;看到 散文 化的 議論文 容易得高分,學生又一窩蜂地將作文散 文化 ,滿篇皆是華麗而空洞的排比「美句」,處處都是矯揉造作的「抒情」……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 高考作文 如何擬定精確分論點,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作文如何擬定精確分論點
作文本來就貴在獨立思考,要求有個人的真知灼見,有個人的真情實感。因此,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必須扎扎實實地在訓練中提高學生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等 理性思維 能力,提高其思維水平。
當然,筆者長期在教學一線,深知中學生寫作能力有限;也知道要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絕非易事。盡管如此,在多年的作文教學中筆者還是摸索出了一些 方法 。其中,最有效的是從抓最基本的分析 思維訓練 入手——訓練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學會列出分論點的能力。
對任何一個事物(話題)多角度地分析下去,都有可能發現蘊涵在其中的豐富事理。角度越多,發掘的道理就越多。將這些道理分層列出來並加以闡述,它們就成了作文的分論點。這樣的作文就不會是只有一個乾巴巴的總論點和幾個事例的簡單構架,而是有了基本的分析框架,並有了進一步深入發掘的脈絡。
那麼,如何多角度地分析事物話題,進而列出分論點呢?
一、具體聯想,事中抽理
具體做法是:
1.聯想。比如遇到「寬容」這個話題,我們可以馬上去聯想能表現寬容精神的一些名人 事跡 ,如「廉頗藺相如的故事」,還有「祁黃羊舉賢不避仇」……
2.事例分析。我們對事例進行分析,可以分析其原因、本質、價值等等。如從關於「寬容」的一些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寬容是一種博大(藺相如有博大的胸懷);寬容是一種高遠的境界(藺相如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寬容了廉頗,境界非凡)。我們還可以從「祁黃羊舉賢不避仇」的事例中發現,祁黃羊之所以寬容自己的仇人並向國君舉薦他,是因為祁黃羊本人有正直的人品,由此就可從中得出一個道理:寬容是一種正直。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外國名人故事中悟出道理,如林肯認為消滅敵人的最好辦法就是將他變為朋友,由此可以看出:寬容也是一種智慧,一種化敵為友的智慧。
經過對具體事例進行分析,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發現關於寬容的四個本質特點。作為備用的分論點,這就已經比較豐富了,每一點闡述開來,都可以寫出一大段文字。而假如我們一開始就對「寬容」進行抽象的思考,那就會費力得多,也難有這么多獨到的發現。
3.同類歸納。上面講的是就一個個的事例進行的分析,其實,我們還可以將同一類事例進行合並,分析其共同點。如在上述三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寬容」的共同價值:有利於自己;有利於國家;帶來和諧;培養美德……這些也是不錯的分論點。
4.差異比較。我們還可以將有差異的相關事例進行比較分析,從中發現一些道理。例如,將廉頗與藺相如比較,我們就可以看出「不能寬容」的一些原因:狹隘;自我中心、個人至上;境界低下;不能站在歷史與社會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待事物……當然,我們也可以聯想反面的事情,如有些「寬容」會帶來「農夫與蛇」的後果,進而比較得出:寬容也是有原則的。
然後,再將這些獨到的發現當作作文的分論點,就每一點展開闡述,進行二次分析,講道理,舉事例。這樣,作文中不僅有了獨到的分析,還有可能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平時要廣泛閱讀,要有意識地擴大見識,儲備素材。掌握的事例越多,就越能自如地運用「事中抽理」的方法;否則,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二、 發散思維 ,多向列舉
對事物(話題)進行多角度分析,我們常常需要利用發散思維的方法,思維發散得越開,分論點就越多,可供選擇的餘地也就越大。運用發散思維,多向列出觀點的方法可分為如下幾種:
1.猜測各種可能性。對事物各種可能性的猜測就是多角度分析問題的方式之一。透徹分析事理,尤其是對原因、方法的分析,都離不開對可能性的全面分析與列舉。例如,寫關於「謙虛」的作文,如果要對謙虛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就應該全面推測——人之所以能謙虛,是因為:受 教育 影響;受社會文化環境影響;個人的修養;個人見識、經歷、教訓;認識到謙虛的好處;胸懷遠大志向……有了這么多見解,寫作時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側重點來取捨或安排 文章 內容的詳略了。
2.細分各種要素。例如,談「成功」的品質,可以分析決定成功的各種要素:志向;自信;堅韌;勤奮;智慧;決斷能力;情商……這樣詳盡的分析,可以帶來獨到的見解。比如和:現代社會,對人的判斷力和決斷能力要求很高,比爾·蓋茨當機立斷創立微軟公司就是明證;社會學家的研究證明:情商比智商更為重要,由此可引出健全人格對實現成功的重要性。很顯然,選擇寫這兩方面內容的作文更具時代性,更精闢,作文也更容易出眾。
3.循序發散思考。在多角度分析問題時,如能確定一個發散順序,將有利於思維順利展開。如可以將「寬容」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人類發展的重要作用依次展開分析,如此一來角度自然就豐富了。
4.多種關系的辯證分析。分析出事物之間的各種關系,也是多角度思維的方法之一。例如,分析「位置與價值」,可先從兩者統一的角度分析:良好的位置有利於發揮好個人的價值,從而啟發人們「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人盡其才」等。再從兩者矛盾的一面看:位置不等於價值,引申出「平凡的崗位也能實現自我價值」等。還可以分析將「位置」轉化成「價值」的關鍵條件有哪些。總之,「統一、矛盾、條件」是進行多種關系分析的三個基本層面。
三、追根溯源,層層剝筍
1.由表象到本質。深入分析,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得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例如,對於話題「認識自己的特長」,可以這樣開始分析:能正確認識自己特長的根源是什麼?是對「寸有所長」的自信;產生自信的根源又是什麼?是積極的 自我評價 ;積極的自我評價的來源是什麼?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渴望……通過這樣由表及裡的分析,我們可以一線串珠地分析出許多「認識自己的特長」的本質觀點:自信;積極的自我評價;實現自我價值的渴望……這些都是不錯的分論點。
2.由此及彼。對事物話題進行由此及彼的分析,可以使作文避免膚淺,從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比如話題「每一朵花都可以盛開」,對這種比喻型的話題,如果不能由此及彼進行人生、社會等方面的聯想分析,作文就不會有什麼較有價值的立意。我們不妨由花及人進行分析:花可盛開,那麼,人人都有健康成長的權利,人人都應得到尊重;花盛開要有一定的條件,那麼,社會就要為人發揮才幹創造公平合理的條件或環境;花盛開需要自身吸收水分和陽光,那麼,人的成長也離不開自身的努力……這樣由此及彼的分析,使得立意具有現實針對性和啟迪性,很容易寫出見解獨特、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當然,還有「由淺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等層層分析的方法,都一樣可以幫助我們展開深入思考的翅膀。
四、多向比較,求同推異
1.同類比較。將相同的事物進行比較,可以綜合歸納出它們的一些共同特點。
2.相似比較。對大體相似又略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可以使我們看事物更深入、更細致。比如,同樣面對「挫折」:勾踐的態度是忍辱負重;林肯頻遭挫折,卻愈挫愈勇;愛迪生面對實驗室被焚毀,卻是淡定、樂觀。這樣一比較,我們至少可以分析出對待挫折的三種方式,即三個分論點。
3.正反比較。將正面和反面的事物進行對比,可以使認識更深刻。有一篇滿分作文《情與理》將范仲淹堅守理智「先天下之憂而憂」與唐玄宗放縱感情導致「安史之亂」進行對比, 總結 出以理馭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是很成功的範例。
五、確立順序,循序分析
有了一定的順序,思維便可以按一定順序展開,分析的角度也就豐富了起來。滿分作文《天地之秤——誠》中,重點寫誠信「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重要意義,其思路就是依「自己—他人—社會」的順序來展開分析的。
常用的順序還有:過去、現在、將來等時間順序;正面、反面、側面等方位順序;近處、遠處等地域順序;個人、集體、國家等范疇順序;外因與內因、全部與局部、現象與本質、物質與精神等哲學順序;主觀與客觀、微觀與宏觀等認識論順序;立場、觀點、態度、方法等關聯順序;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
總之,學會多角度地分析問題,進而學會列出見解獨到的分論點,是寫好議論文的基本功。有了這樣的基本功,就有了進行深入闡述的良好基礎。這樣,寫出的作文才有可能是內容充實、分析透徹,且層次分明的好作文。
㈡ 中考。政治簡答題分析說明題答題技巧。
一:選擇題
1.審清題干、題肢,抓關鍵詞語。
2.一眼看下去就知錯誤的選項,首先要排除(逆向選擇除外) 3.題肢本身無錯,但不符合題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選擇,除非的確搞錯,否則不要隨便改動 附:十種情況不選 (1)表述有錯者不選 (2) 肢干不符者不選(3) 肢干雙重者不選 (4) 因果相悖者不選(5)正誤相混者不選 (6) 肢干矛盾者不選(7) 間接聯系者不選 (8) 范圍不符者不選(9)要求單一者不選 (10)反向選擇者不正選
二:簡答題
1.弄清題目的蘊涵性。通常包括: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2.把握題目的限制性
3.從緊扣題目中的關鍵詞人手,揭示出題眼
4.分層
5.注意答題的全面性
6.行文過程可簡潔明了。
三:辨析題 通常考學生辨證的或階級分析的知識。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本質有現象。
(1) 用全面觀點分析,抓關鍵詞,力求找到合理的地方和不合理的地方
( 2) 凡牽涉資本主義,國家、民主的,必須注意階級性。 答題時注意: (1) 發現過程中下結論 (2) 運用課文原理 合理的:原理+扼要分析(說明為什麼合理) 不合理的:原理+分析(說明為什麼不合理,並指出合理的是什麼)
辨析題要求考生對試題報提供的觀點和材料,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較科學的分析和辨別。這種題型不僅可以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證思維能力。它要求考生對試題有辨有析,辨析結合。 常見的辨析題類型有以下幾種: (一)材料辨析題。它不同於簡單的是非辨析題,要求作答時既要辨別,又要分析,還要評判。解答此類題時應先分析道理,再評判是非,其中析是「關健」,是主體,如何把握分析要領: (1)要順著試題所指示的問題,找出分析的目標,試題所揭示的問題,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多個。即採用「順藤摸瓜」的方法。(2)尋找課本中對試題所提問的論述。(3)透過分析,對相應觀點作出評判。(如:電視台記者去一家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修企業進行采訪,下面是記者與該企業經理的一段對話。記者:請簡要談談你對發展經濟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看法。經理:發展經濟必然帶來環境污染。記者: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理?經理:治理環境污染必須首先發展經濟。請結合思想政治課中的有關知識,對該企業經理的上述綱點作簡要評析。題中所提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發展經濟與環境的關系」二是「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順著第一個問題我們應找到課本中相關的論述:經濟發展是在一定環境中進行的,環境既是經濟的基礎,又是其制約因素。如果只講發燕尾服經濟,不顧環境承受能力,必然造成環境污染,但這會嚴重影響今後經濟的發展。只有實施可持續發的發展戰略,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相協調,才能保證經濟健康持久地發展。順著第二個問題找到教材中的論述: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形勢要求我們必須加快發展經濟,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同時又必須保護環境。因此,必須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即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要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既要反對「先污染後治理」的觀點,也要反對不準發展的「零增長」的觀點。 (二)錯誤推理型辨析題。 一般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往往列舉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後一部分由此推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從而使結論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判斷時往往容易出錯,說明理由時不得要領。這類題型,可分三步作答:1)透過現象抓住本質。(2)運用所學知識,辨別題目觀點的正誤。(3)結合課本原理,有針對性地進行說理論述。 (三)復合型辨析題。 這種題型一般是以復句的形式出現,題目包含兩層以上的含義,前一個觀點可能正確或錯誤,也可能正誤混雜;前一個又是後一個觀點的一部分,後一個觀點可能正確或錯誤,也可能正誤混雜。這類題旨在考查學生的思維的全面性、深刻性。解答此類題,必須認真審題,弄清題目到底有幾層意思,然後逐層辨析。不能簡單的全面肯定,而應該按照「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補充什麼」的思路進行析,最後歸納出答案,即肯定題目中的合理因素,然後否定題目中的不合理因素,最後補充題目中的模糊之處。(如:一切擾亂公共秩序地違法行為都要依據刑法予以懲處。 (1)(肯定)一切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是否應當予以懲處?如果公共秩序遭到破壞,社會的正常生產和生活將受到極大的影響,同時敗壞社會風氣。因此,一切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懲處。 (2)(否定)一切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是環都要依據刑法予以懲處?違法行為有一般違法行為與嚴重違法之分,對那些尚不夠刑罰處罰的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示能依據刑法予以懲處,而只能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予以制裁。 (3)(補充)哪些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要依據刑法予以懲處?對那些嚴重擾亂公共秩序、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 (四)正誤觀點辨析題。 這類題 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答題時只需要對題目作簡單的辨加別分析即可。當然,這類題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來說相當嚴格,它既包含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或解答、推理能力,又包含了對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附加條件型。 即題目中觀點或材料是孤立和抽象的,它在一定條件下是正確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是錯誤的。解答此類題時不能籠統地表態,要根據不同條件作具體分析,考慮要全面,要角度分析。 (六)理由不全型。 題目中所講的理由是正確的,但不全面,尚需補充其它理由。解答時應先點明題目的正確之外,並說明理由,然後補充所缺理由並闡明根據。辨析題的解答要領總的如下: (1)如果題目用古漢語、格言、俗語等作材料,先分析其含義,明確題中所述概念.。 (2)審清題目到底有幾層意思,以防漏答。 (3)對每層意思的觀點先辨後析或先析後辨。辨即說 明該層意思的觀點是正確或錯誤,或什麼條件下正確或錯誤。析即運用教材中正確的原理說明正確或錯誤的原因,也就是指出理論依據。 (4)指明堅持正確觀點的意義,揭露錯誤觀點的實質或危害(這個步驟有的題目不作要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論述題: 審題 (1) 逆向審題:先搞清楚題目問什麼?有幾問?然後帶著問題閱讀材料。 (2) 抓關鍵詞語,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義。(3)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層並弄清每層意思。 (4) 材料的注釋包含很多信息,不能忽視。 答題時注意: (1) 凡問現象的,看到什麼,就回答什麼,不展開。 (2) 凡是「分析」、「評述」的,就要求用原理扣材料分析,如是哲學部分的,還要在原理後加方法論要求。要回答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即要分析和解決問題。 (3) 要分層回答,注意行文規范,答案准確。
五、材料分析題 材料分析題也是中考試卷中的常見題型,其比分約佔全卷的20%左右,它通常稱為中考的「爬坡題」。這種題型從宏觀上要求學生全面掌握書中相關基本理論知識,其目的在於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考查考生的思想覺悟。 解答此類題要點有五:
一、是認真審題,閱讀分析材料。材料一般都是選自當前的熱點問題和焦點問題,或領導人的講話,或具有典型意義的新聞報道。考生一定要認真閱讀,仔細分析,悟出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二、是准確熟練地運用教材中的有關原理並與熱點、焦點問題進行整體把握作答(即要求准確使用政治術語)。答題時要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據,邏輯清楚;同時要做到觀點鮮明,語言准確,言簡意賅。
三、是答後要反復檢查,以免錯漏。
四、是開放性試題(一般為最後一題)要注意在言之有理的基礎上,要特別強調觀點正確。
五、是不斷積累答題技巧,提高答題能力。
六、理解說明題 這類題對考查學生學習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一種中難度題。它通常與重要觀點、重大時事和偉人名人語錄緊密結合的形式出現。答此題要點有四: 一、是仔細審題。要認真分析題目要求,理解題目原文特別是重點詞語的意思,並弄清楚要求理解的內容與所學的相關知識及重 點應答些什麼。 二、是弄清答的常規步驟。些類題一般要答「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做」。有時題目只要求答其中一個或幾個方面,這要因情況而異。 三、是答題要緊扣教材和材料實際,不能將書本知識和材料內容割裂開來,切忌答題內容(原理)與材料搞成「兩張皮」。 四、是答案要層次化、要點化、語言要概括、准確和明了。
七、判斷說明題 判斷說明題它要求對某一現行的觀點進行直接的正誤判斷說明再說明理由。它以正確、錯誤和正誤混雜三種情況之一情形出現。答此類題要點有三: 一是判斷要准確。如果判斷不準確,並按錯誤判斷說明理由的答案是不能給全分的。這也是近年來中考說明中硬性規定。二、是說理要有據。這和材料分析題中的「准確熟練地運用有關原理」要求相同。 三是用要准確,言簡意賅。這類題一般只答要點即可,這和簡答題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若有具體規定的要按規定答題。 七、漫畫題 漫畫題是一種新穎題型,解答時應注意事項: 第一,全面觀察漫畫,它包括四個方面:(1)觀察畫中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2)觀察畫面形成的特定背景。(3)觀察畫中對特定情景的提示和理解。(4)觀察畫中的標題。只要全面觀察漫畫才能准確領會漫畫所要揭示的問題。 第二,重視對漫畫標題的分析。有的漫畫僅從畫面是難以確定它要揭示的問題。[這時就要重視標題的分析。標題是漫畫的靈魂,它往往反映出漫畫的主題思想。 第三,聯系教材知識,尋找解題依據。「題在書外,理在書中」,這是命題者的意圖。漫畫所要揭示的問題,往往就是我們在教材中學過的基本知識,因此,要注意聯系教材知識,而且思維的角度盡可能多樣化,從學過的知識中尋找解答的依據。 解題思路: 1、認真審題。審題是解題的前提和基礎,漫畫試題主要是讀懂漫畫的起直觀意義及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2、聯系教材,結合漫畫進行全面分析。 3、據試題類型准確作答: 第一,漫畫類選擇題。要根據題乾的規定性,結合漫畫寓意,對題肢逐個分析,然後決定取捨。單選題,只能夠選出一個與漫畫寓意最符合的選項;不定項選擇題,凡符合漫畫寓意都要選,排除法是解答此類題的比較好的方法,一般情況下,錯誤題肢要排除(逆向選擇題除外);與漫畫寓意無關的題肢要排除;觀點本身模凌兩可的也要排除。 第二,做主觀性漫畫題。除了要准確珍達出漫畫的寓意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夠運用教材的知識對漫畫所揭示出來的問題進行分析。一析(剖析漫畫)、二聯(聯系教材)、三解(解答問題)是做好主觀性試題的三大步。
㈢ 議論文的主要論證方法有哪些
1、舉例論證:
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作用: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引用論證:
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軼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3、對比論證:
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作用:突出論證了觀點,讓人印象深刻)。
4、比喻論證:
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作用:生動形象地論證了觀點,使文章淺顯易懂,易於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5、歸謬論證:
首先假設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然後從這一論點中加以引申、推論,從而得出極其荒謬可笑的結論來,以駁倒對方論點的一種論證方法歸謬法主要用於駁論文章中這種論證方法常和潑辣、犀利的語言相配合,產生辛辣、有力而富有於幽默感的表達效果。
6、理論論證:
目的是要證明論點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
7、因果論證
在自然界和社會中,各種現象之間是普遍聯系的,因果聯系是現象之間普遍聯系的表現形式之一。因果聯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聯系,沒有一個現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發的;而當原因和一切必要條件都存在時,結果就必然產生。
所謂原因,指的是產生某一現象並先於某一現象的現象;所謂結果,指的是原因發生作用的後果。原因與結果具有時間上的先後關系,但具有時間先後關系的現象並非都是因果關系;除了時間的先後關系之外,因果關系還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即結果是由於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
在議論文體中,根據客觀事物之間都具有這種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聯系的規律性,通過提示原因來論證結果,就是因果論證。
㈣ 議論文如何對論點進行分析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
論點的基本要求是:觀點正確,認真概括,有實際意義,恰當地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論據基本要求是:真實可靠,充分典型;論證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須符合邏輯。
寫議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麼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它可以是先提出一個總論點,然後分別進行論述,分析各個分論點,最後得出結論;也可以先引述一個故事,一段對話,或描寫一個場面,再一層一層地從事實分析出道理,歸納引申出一個新的結論。這種寫法叫總分式,是中學生經常採用的一種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開頭先提出一個人們關心的疑問,然後一一作答,逐層深入,這是答難式的寫法。還要以是作者有意把兩個不同事物以對立的方式提出來加以比較、對照,然後得出結論,這是對比式寫法。
1.《生命中的三種人》
在我的生命中,有這樣三種人:重視我的人、鄙視我的人和輕視我的人。
重視我的人,我應該感謝他們。
是他們確立了我的信心,堅定了我的信念,讓我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當我春風得意時,一句適時的贊美,可使我平添百倍的熱情;當我失意時,一句及時的勸告,會讓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那顆浮躁的心重新又沉靜下來。我真誠地感謝他們,那些重視我的人。
鄙視我的人,我也要感謝他們。
是他們讓我認清了自己的全部,使我知道,自己還有不足,還有不盡人意之處。他們批評我、譏諷我、摒棄我,不管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都像皮鞭一樣一次次抽打在我身上,鞭策我加倍努力,拚命前行——雖然會很痛,但每一次鞭策都加快了我前進的步伐。不管他們對我如何,我仍將以一顆平常心,真誠感謝他們——那些鄙視我的人。
輕視我的人,我仍該感謝他們。
他們既不詆毀我,也不贊譽我,他們忽略了我的存在,卻給了我一個自由的空間,任由我發展。如果說我不甘寂寞,想引起他們的關注,那麼我就取得超人的成績。我知道,自己只是塵世中的凡夫俗子,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績,就得付出超人的努力。他們給我的是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會轉變成動力,促使我努力前行。我真誠地感謝那些輕視我的人。
我感謝身邊所有的人。因為每個人都在促使我不斷前進、前進、向前進!
2.《寂寞中的堅持》
很是敬佩集藏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舍棄種種世俗的享樂,犧牲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殫精竭力,心無旁騖,在他人不務正業的譏議和冷嘲熱諷中默默堅守,以宗教徒般的虔誠和執著,探幽尋微,搜羅覓求,沙裡淘金,集腋成裘,將一件件別人眼中的俗物羅致到自己門下,將愛好演繹成事業,將平凡演繹成美麗。
成功路由寂寞鋪成。成功不是懶漢身上的虱子,一伸手便可以摸到;成功是懸崖峭壁上的靈芝,只有不畏艱辛的勇者才能采擷到。除非你絕頂聰明,鴻運當頭,否則想要出類拔萃,必須比別人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多准備一些,多邁出一步,多堅持一陣;流更多的汗,吃更多折苦,品嘗更多的寂寞。
成功是漫長的馬拉松之旅而不是短短十幾秒的百米沖刺,有太多的艱辛和太多的理由可以放棄,有太多的誘惑可以稀釋激情,沖淡理想。做瑣碎小事的耐心以及競成大事的信心,是成功者的必備品質。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三更燈火五更鳴,咬定青山不放鬆,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到事業上,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燈紅灑綠,物慾橫流中堅守信念,不浮躁,不迷失。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能平靜,在離群索居,無伴獨處中思索,追求、創造,高瞻遠矚,洞幽燭微。因為他們明白,當熱鬧的爆竹響過之後,留下的只有滿地紙屑。
成功來自堅持,執著創造奇跡。成功者不是不懂得享受生活,他們只是不願讓世俗的安逸遲滯前進的腳步,他們只是不願在迎來送往,閑聊宴飲中看著青春和激情如燃著的香煙般被慢慢燒成灰燼。於是他們背起寂寞的行囊,在心中那輪明月的照下悄然遠行,一直走到別人看不見的遠方。他們用孤獨的背影昭示:什麼才是真正的瀟灑走一回。
能忙人之所閑,才能有人之所無。
㈤ 文言文分析觀點態度
「作者在文言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指作者的思想主張,以及作者對文中人、事、理的看法評價,是作者的感情態度在文中的反映,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言文中的觀點態度」,就是把作者在文中或直露、或含蓄、或集中、或分散的觀點態度分析、推理、概括出來。 高中文言文主要考查傳記類文章,因此必須了解所寫人物的品質和功德,注意文中作者的簡評性文字,如「孝甚」「剛直」等,注意記敘文中議論性的句子以及議論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等。
作者在文章中表述自己的觀點態度一般有以下兩種形式: 間接表達――可能借敘述人物、事件時選用的有褒貶色彩的詞語來表現作者的情感傾向,也可能藉助文中的一個人物說出來,還可能借轉述別人的評論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直接表達――通過議論性文字中的中心論點、分論點,記敘性文字中的議論抒情句,說明性文字中的評述性語言來表現。
如《史記》中的文章結尾常有「太史公曰」等評價性語言。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言文中的觀點態度」常見的命題角度主要有兩種:(1)依據文章有關材料,分析作者的基本觀點態度。
(2)分析文章的有關內容,推理、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考查時多與「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合並在一起,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
二、答題方法 做這類題一定要整體閱讀原文,根據具體語境分析文章中心和觀點態度。具體說來,有以下幾種方法: 1。
借「題」解「文」。文言文中用來命題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關鍵語句,試題中對文章分析概括的文字,一般也涉及文章的主要內容。
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借「題」解「文」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個重要技巧,通過「倒讀法」,可以巧妙尋找到解題的鑰匙。 2。
篩選法。弄清選項中的「觀點態度」所指的具體對象、文句范圍,就是要看選項中列舉的作者觀點態度是針對哪一個人物、哪一件事的,議論性文字體現在哪裡。
再將選項列出的「觀點態度」與文中篩選出的相應的「觀點態度」加以比較,得出正確選項。 3。
概括評價法。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是通過對人物、事件的記敘、議論評價來表現的,因此就要從人物的言行、事件的敘述中,概括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將這種評價與選項中的評價比較辨析,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
4。抓題眼法。
認真審視題干,抓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明確要求,仔細比對,綜合分析,從而找出正確答案。 【同步突擊】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王戎,字�F沖,琅邪臨沂人也。父渾,涼州刺史。
戎幼而穎悟,神彩秀徹。視日不眩,裴楷見而目之曰:「戎眼燦燦,如岩下電。」
年六、七歲,於宣武場觀戲,猛獸在檻中�吼震地,眾皆奔走,戎獨立不動,神色自若。 魏明帝於閣上見而奇之。
又嘗與群兒嬉於道側,見李樹多實,等輩競趣之,戎獨不往。或問其故,戎曰:「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
取之信然。 阮籍與渾為友。
戎年十五,隨渾在郎舍。戎少籍二十歲,而籍與之交。
籍每適渾,俄頃輒去,過視戎,良久然後出。 謂渾曰:「�F沖清賞,非卿倫也。
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談。」及渾卒於涼州,故吏賻贈數百萬,戎辭而不受,由是顯名。
戎嘗與阮籍飲,時兗州刺史劉昶字公榮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無恨色。戎異之,他日問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勝公榮,不可不與飲;若減公榮,則不敢不共飲;惟公榮可不與飲。
」戎每與籍為竹林之遊,戎嘗後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
戎笑曰:「卿輩意亦復易敗耳!」 鍾會伐蜀,過與戎別,問計將安出。戎曰:「道家有言『為而不恃』,非成功難,保之難也。」
及會敗,議者以為知言。 征為侍中。
南郡太守劉肇賂戎筒中細布五十端,為司隸所糾,以知而未納,故得不坐,然議者尤之。 帝謂朝臣曰:「戎之為行,豈懷私苟得,正當不欲為異耳!」帝雖以是言釋之,然為清慎者所鄙,由是損名。
戎在職雖無殊能,而庶績修理。後遷光祿勛、吏部尚書,以母憂去職。
性至孝,不拘禮制,飲酒食肉,或觀弈棋,而容貌毀悴,杖然後起。時和嶠亦居父喪,以禮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毀不逾於戎。
帝謂劉毅曰:「和嶠毀頓過禮,使人憂之。」毅曰:「嶠雖寢苫食粥,乃生孝耳。
至於王戎,所謂死孝,陛下當先憂之。」戎先有吐疾,居喪增甚。
帝遣醫療之,並賜葯物,又斷賓客。永興二年,薨於郟縣,時年七十二。
(選自《晉書・王戎列傳》)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王戎小時候視力極佳,看太陽時眼睛不花,裴楷看見後稱贊說:「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電光。」
B。阮籍與王渾、王戎俱為好友。
阮籍每次拜訪王渾,時間都很短暫,但與王戎交談的時間卻很長,主要是阮籍認為王戎比王渾清逸可賞。 C。
王戎不拘禮法,在母親去世後仍然飲酒吃肉,經常下棋娛樂,以致容貌憔悴,拄著拐杖才能站起來。 D。
和嶠在服喪期間,用禮法約束自己,吃飯 *** ,皇帝認為和嶠哀傷過度,並為此擔憂,但劉毅認為王戎比和嶠更讓人感到憂慮。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南人祖傳,秦漢前有洞主吳氏,土人呼為吳洞,取兩妻,一妻卒,有女名葉限,少惠,。
【學習文言文的意義】: (1)學好文言文,有利於了解和學習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文言文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他把我國五千年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完整而有序地保存下來。我們只要稍稍回顧一下,從《尚書》一直到清代文學,就可以感受到這些文言典籍里蘊藏著多麼豐厚的中國文化,包含著多少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
弘揚傳統文化是時代的需要,我們沒有理由拋棄數千年的文化積淀。而作為高中文言文教學,理所當然地要承擔起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使命。
高中時期學習文言文,將為他們以後進一步認識了解並熱愛祖國文化打下基礎,並對其一生的文化素養產生深遠影響。 (2)學好文言文,有利於豐富精神世界,熏陶語感。
屈原、司馬遷、李白、蘇軾等先賢,以文言構築的詩文,是輝煌燦爛的「精神燈塔」,照徹千萬年,沐浴古今人。他們的靈魂,用文言走過的漫漫的精神歷程,我們今人再通過文言,讓學生去循跡走過,對學生的精神就是一次次歷練。
不斷地走過、不斷地歷練,就是民族的精神積淀、精神記憶與精神傳承!同樣也是語感的形成。作家李霽野上世紀四十年代說:「讀過一點詩詞的人,黃鸝、燕、鳩、杜鵑等鳥所引起的情緒,也自然和未曾讀過詩的人完全不一樣。
我們經過詩文的眼睛來看萬象,經過詩人的耳朵來聽萬籟,彷彿是增加了一種感官,而不曾讀詩的人,卻彷彿是瞎了眼睛,聾了耳朵,他們的生活經驗自然也就貧乏得多了。」這里的詩詞指的是古典詩詞,如此量化積累,就是語感的形成,也是精神氣質的形成。
這些恐怕是單純學習白話詩文所不可替代的。 (3)學習文言文,有利於促進道德回歸。
道德作為調整人類行為的規范,既是人類自身發展的手段,又是人類發展的目的,它對社會具有積極的規范、教育、導向作用。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以文言流傳下來很多有價值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因此,文言文擁有無法估量的教育潛能,其中包含著一個古老民族的精魂。在當前重新樹立個人責任與美德的過程中,文言文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與功能。
我們當代學生所普遍缺少的很多有關修身、治家、睦親、就業、交際等道理在古代經典名著中都有發人深思的論述。例如,《中庸》里對人與人交往中所講究的「誠」有這樣的論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與天地參矣。」再如道德操守,古人對這方面的強調提高到了及至,甚至把道德看得比生命還寶貴。
用孔子的話講就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這些道德觀念固然帶有一定的階級局限性,但只要我們用歷史的眼光、辨證的方法,合理地去發掘利用,它就一定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從短期效應看,有助於提高學生對一人一事的思想認識;從長期效應看,有助於加強其個人道德修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有助於塑造理想人格。(4)學好文言文,有利於提高寫作水平。
20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壇閃耀著一群璀璨的巨星,他們是魯迅、胡適、梁實秋、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林語堂、張愛玲等等,他們光華四射,文采灼灼。他們靈動地駕馭白話,築起白話漢語的華彩篇章。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文壇卻頓失光彩,再沒有涌現出一個靈動地駕馭白話的「大師群體」,堪稱「白話大師」的只有寥寥幾位。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當然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中小學階段截斷了系統的文言文教育的血脈。
這使得在20世紀下半葉成為文壇主流的人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深入的文言教育,使他們難以達到文言所表現出來的簡潔、干凈、純粹、典雅、形象、傳神的境界。因此,在少年時期誦讀相當數量的一流文言文,有利於提高白話文的寫作水平。
2001年高考南京13中學學生蔣昕捷寫出的滿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明證。文章作者以熟諳的三國故事,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立意深邃,且通篇採用純熟的古白話,明白曉暢,文才飛揚,老到的語言功夫受到閱卷老師的一致贊賞。
事後記者對其進行了專訪,蔣昕捷告訴記者,這要歸功於平時喜歡誦讀古典名著。「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與文言失去了聯系的人,必然由於古漢語底蘊不足而使文章變得冗長、直白。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浩瀚的文化瑰寶, *** 主席曾說過,對於古代文化要採取「古為今用」的態度。
我們學習文言文,就是要掌握方法,繼承古代的文化遺產。因此,我們不但要學習文言文,而且還要學好文言文,才能繼承古代的文化遺產,真正做到「古為今用」。
概括有三種方法:1、提取要點,即判定中心句。
這種方法適合於中心明確、論述簡潔鮮明的文章。2、抽象說明,即自己組織語言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揭示。
這種方法適用於評價事理、剖析事理、闡明特性等各類文章。抽象說明的關鍵在於全面把握文章內容,抓住本質。
3、綜合歸納,即把幾個要點歸納起來進行抽象說明。這種方法適用於比較復雜的內容。
它要求首先明確有關的若干要點,然後經過提煉把幾個要點綜合起來。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1、抓要點句。
這些語句,議論文常在開頭(即論點),散文常在文末(所謂卒章顯志),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終結句。抓住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2、抓議論抒情句。抓住記敘類文中的議論和抒情句(段),便是對文章主旨的揭示。
如《內蒙訪古》:「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這是多麼平靜的一個原野;但這個平靜的原野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歷史時期,卻經常是一個風浪最大的地方。」
文中在描寫之後的抒情和議論,結合課文不難體會到,作者表達了對歷史上民族間關系緊張、戰爭的深深遺憾之情,以及要珍惜民族間感情、團結和睦的觀點。3、從反證和烘托中體會。
有時作者為了把自己的態度和觀點表現得更鮮明往往用一個方面的情況去跟另一個方面進行對照。比如,議論文中,常用對比論證使正面觀點更鮮明、更有說服力;記敘文中常用側面的陪襯、烘托來加強正面人、事、物的表現,說明文中也有比較的方法。
所以,我們可以從反面論證的文字或起側面烘托作用的文字中去認識體會作者的正面態度與觀點。4、從遣詞造句中體會。
文章不是無情物,行文中一定處處流露出作者的態度和觀點。比如詞語的色彩,褒義詞或貶義詞的使用往往表現著作者的褒貶。
5、從描寫的形象體會。正如京劇中人物的面譜,貶褒一眼便知,在人物的描寫或景物的描寫中,也不難體會到作者的褒貶感情。
如前面提到的對秋天陰山景色的描寫,不難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又如《祝福》中對柳媽的描寫「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桃;乾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額角,又盯住她的眼。」
從中也不難體會出作者對她的厭惡之情,盡管只是淡淡的。再看《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對別里科夫卧室的描寫:「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隻箱子,床上掛著帳子。
他一上床,就拉過被子來蒙上腦袋。房裡又熱又悶,風推著關緊門,爐子里嗡嗡地叫,廚房裡傳來嘆息聲——不祥的嘆息聲……他躺在被子底下,戰戰兢兢,深怕會出什麼事,深怕小賊溜進來。
他通宵做噩夢,……」從劃線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他的厭惡、諷刺是很鮮明的。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統觀全文,篩選出直接表現作者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的語句。
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關鍵句和中心句。記敘描寫類文章中,有些抒情性語句往往比較明顯地表現了作者的觀點和態度;議論文中的中心句、關鍵句或論據前後的總括性語句也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基本思想傾向。
2、分析文章的中心內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態度。作者寫文章往往圍繞一個中心來展開文章內容,或抒發感情,因而閱讀時,把握文章的中心內容是理解作者觀點和態度的關鍵。
有時還需要對文中各段內容進行綜合分析,進而把握好作者的觀點態度。3、通過對文中不同觀點、不同態度的比較,辨析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有兩種方法:(1)正反對比:要通過上下文來對比兩者或幾者的觀點,分析作者的觀點。(2)相似辨析:有些觀點不是明顯的對立,而是相容、相交、發展、遞進,這要仔細辨析,方可取勝。
4、藉助於材料的背景知識,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如: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品的有關注釋等。
文言文的分析綜合 一、考綱在線 《2012湖南卷考試說明》語文科「考試內容」部分有關「古代詩文閱讀」的考試范圍包括「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前者具體包括三點:(1)篩選文中的信息;(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能力層級為C級。後者具體包括兩點:(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能力層級為D級。 二、簡要解讀 一、「篩選文中的信息」 「篩選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能夠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和歸納,准確把握文中的重要信息。
這些重要信息包括:一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認識,二是對重要概念和知識的解釋和闡釋,三是最能表達作者寫作意圖即文章主旨的語句。還有一些語句能有力地表現作者的觀點,集中反映文章的主旨,它們也是重要信息。
篩選文中的信息,其考查范圍一般是文中所寫的人物、時間、地點、議論、事情、道理、情感等,考查的重點是對人物言行主張、品德形象的概括能力。 二、「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要點,概括中心,考查學生對選文整體或某關鍵環節的理解。
這是文言文閱讀中的重點,是考查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的綜合能力,其難度比正確把握文意又高了一層。如果單純理解語言方面的內容,則只能講通字句,無法對閱讀材料的主旨有進一步的深入領會,更無法對之進行鑒賞評價。
因而在分析基礎上的綜合,對文意的歸納概括就顯得十分重要。 近年來,這種歸納概括往往是通過對文章的理解來進行的。
對內容要點的歸納,考題選項往往是對原文內容的概述,或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需要考生准確地分析文章的內容,仔細體會,反復推敲,作出正確的判斷。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這也是對閱讀材料內容理解方面的分析綜合,它要求學生能夠分析概括在敘述某一事件或說明某一道理時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本身的具體內容。
作者寫文章,在材料的選擇、敘述的角度、句子語氣上及直接抒情議論中,都可能表現出自己的觀點態度。作者的觀點、態度有時表現得直露而顯明,有時卻表現得含蓄而曲折,因而這類試題的難度也往往會相應增大。
例如2011年高考湖南卷第8題、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12題,就是考查對文章內容要點和作者觀點態度的概括分析。 三、命題導向 近年來,高考試卷均把對文意總體把握的考查作為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頭戲,一般有兩題,題型為選擇題和主觀題。
考查的內容集中在以下三點:一是考查對信息的篩選,最常見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選若干文句分別編為四組,要求找出全都說明某個問題(人物言行主張或品德形象等)的一組。二是考查對總體文意的敘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的判斷能力。
三是用主觀題形式考查信息分析和整合能力。 綜合前邊的分析,高考對文言文閱讀「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將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每年仍有小的變化,考生只要讀懂了原文,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四、高考文言文分析綜合題錯項陷阱設置揭秘 高考文言文閱讀測試往往有一道題是分析綜合題。這是考查考生全面 望樓主採納!謝謝。
「365在線答疑網老師」幫你解答 考試說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之、其、而、以、於、乃、雖、為、者、且、則、乎、然、與)在文章中的含義和用法. 3、理解並翻譯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度. 6、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 解析: 1.文言詩文背誦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寫文言詩文語句,不僅要連貫前後語句,默寫時還應一字不錯.中考默寫一般4句詩、2句文,特別注意背誦篇目中的名句.記住並糾正自己以前默寫中的錯別字. 2.古詩理解鑒賞要重點關注各冊教材中以講讀篇目出現的古詩詞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學常識的積累,特別是教材中的注釋;要對《篇目點擊》中的賞析指導和練習相當了解,對詩句的理解、詩詞主要內容和寫作意圖、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准確. 3.對一些名家名篇,還應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時代和篇名. 4.掌握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和6個虛詞的用法.一般為古漢語的特殊用法為:一詞多義、通假、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因此對課文中的這類詞要特別重視,必須理解掌握《篇目點擊》中收入的150個實詞和6個虛詞的用法,特別是初中教材中出現的義項. 5.在句子翻譯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識.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語賓語加上;如判斷句、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後置)、被動句、反問句等.在翻譯時要落實關鍵實詞的含義和虛詞的用法,翻譯句子的語氣句式必須與原句保持一致. 6.在課外文言文的閱讀上,遇見不會的詞或者一下沒想起的詞大可不必緊張,聯繫上下文,結合故事(文章)的情節,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詞帶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記翻譯不可脫離文章.如果選文下有注釋,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釋的提示作用. 7.在課內語段閱讀上要注重選文主要內容的歸納概括,如果在自己復習掌控的范圍內,當然可以憑記憶答題;若自己復習不到位或記憶不清,則要仔細閱讀選文收集處理信息,然後作出合理而簡要的表述.在課外文言文閱讀上,要注意文章蘊含的道理體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徵的歸納提煉。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3想征服文言文閱讀。一,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應該是先理解,後分析綜合。即先理解字詞句,掃清文字障礙,必須明確考什麼,怎麼考。
《考試說明》對本考點的基本要求是: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就能力層級來說,包含理解和分析綜合兩個層次,就具體內容來說,理解能力層級有: 1、虛詞,人物性格特徵的歸納和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目前只考查其中的三類: 1.篩選文中的信息。
2.歸納內容要點,再把握整篇文意.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這些主要是文言文閱讀中語言方面的要求,談談自己的看法.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18個)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本人結合十幾年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經驗。4,這四條著重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分析綜合能力層級包括的內容主要有。這些主要是文言文閱讀中整體認知方面的要求,這三條著重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分析綜合能力、整體把握,居高臨下閱讀文言文,按一般的認識規律。
高考文言文閱讀設立的題目有選擇題和翻譯題,選擇題一般是考查實詞。如何對付文言文閱讀。
㈥ 論據分析的方法
論據分析方法
一、對症下葯:
論點:貧困也是一筆財富
「自古才子出寒門」,司馬光出身貧寒;范仲淹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幼時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喝到;明代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
優點:觀點明確,論據豐富
缺點:「觀點+事例」格局
病因診斷:「以敘代議,例而不議」是初學議論文寫作常見的毛病,這種毛病對所舉事例缺少具體的分析,論點仍然是論點,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離,文章常常沒有說服力。要突破「觀點+例子」的這種簡單論證模式. 我們可以這樣做:
分論點+事例+對事例進行分析+結論。
二、例析得法:
1、「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論據所述的事實,並據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種分析方法。
論點:磨難,能歷練人生。
有時候磨難,恰恰能夠歷練人生,綻放光彩。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能在這樣的磨難下創造出不朽的交響曲,撼人心靈,那是因為他不屈服命運的壓打,頑強抗拒厄運,才譜出了人類的心靈之歌。
2、「假設分析法」:就是舉例後再向相反的方向作假設,揭示出事例內涵與論點的一致性的方法。
論題:信念
司馬遷受了腐刑之後,「但他沒有去死,是完成《史記》的信念支撐著他,使他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和決心。這個信念支撐著他,讓他最終完成了《史記》。
3、正反對比法:即舉例後再舉相反的例子加以比較,以形成正反對照,然後再加一兩句分析以揭出事物本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