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林木營養診斷方法的研究

林木營養診斷方法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3-03-13 05:47:27

『壹』 植物營養學的研究方法

植物營養學是研究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輸,轉化和利用的規律及植物與外界環境之間營養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學科。目的是提高作物產量和改良產品質量。
植物營養學的主要任務是闡明植物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營養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的具體過程,以及內營養物質運輸,分配和能量轉化的規律,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施用合理肥料的手段為植物提供充足的養分,創造良好的營養環境,或通過改良植物遺傳特性的手段來調節植物體的代謝,提高植物營養效率,從而達到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產品品質的目的.
植物營養學的研究方法:
生物田間試驗法

植物營養學科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生物模擬法
藉助盆缽,培養盒等特殊的裝置種植物進行植物營養的研究,通常稱為盆栽試驗或培養試驗.
化學分析法
研究植物,土壤,肥料體系內營養物質的含量,分布與動態變化的必要手段.
數理統計法
在現代植物營養研究中,數理統計已成為指導試驗設計,檢驗試驗數據資料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
核素技術法
利用放射性和穩定性同位素的示蹤特性,追蹤他們的變化以揭示物質運動的規律.
酶學診斷法
由於一些營養元素是酶的活化劑,或是對酶結構起穩定作用,或有調節作用.因此了解植物體內某種酶的活性變化就可以反映出植物的營養狀況.

『貳』 林木病害診斷是什麼

(diagnosis of tree diseases)

(李傳道)

對一種林木病害的致病原因作出的判斷。

林木病害診斷方法

①症狀觀察診斷法:各種林木病害常具有特徵性症狀,特別是比較常見和熟知的病害,一般根據症狀就能作出正確的診斷。症狀表現的部位有時並不一定是植物受侵的部位,例如梢枯可以是枝梢直接受病菌侵染所致,也可能是由於根病或維管束病的影響。有時,不同的病原可以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症狀,如樹干潰瘍的病原可能有日灼、凍害、真菌或細菌。故單憑症狀很難作出准確的診斷。②病原物檢查診斷法:林木侵染性病害的病組織內,都有病原物存在,病原真菌還常常在病組織表面形成子實體。根據病原物的存在及其形態作出診斷,是較為可靠的方法。但有時在植物病部存在的菌類可能只是次生的或腐生的生物,或是寄生的但是不致病的生物,因此還要進一步證明它們的致病性。③病害誘發診斷法:人為地使某種可能的致病因素作用於健康植株,並給予適當的發病條件誘使發病,觀察其症狀同自然發病症狀是否相同,從而對自然發病的病原作出判斷。病害誘發試驗一般按照柯赫基本原則採取如下步驟:將病原物自植物病組織中分離出來;將分離得的病原物在人工培養基上培養,並進一步純化得到純種;將病原物的純培養人工接種到健康的寄主植株上,並給以適當的發病條件使其發病,病害的症狀應與自然發病植株的症狀基本相同;從人工接種發病的病組織中再進行分離,應得到與接種物相同的病原物。這些步驟概括為分離—培養—接種—再分離。但人工誘發病害因種種原因有一定局限性,例如有些病原物難於在人工培養基上培養;有時對某種病害的發病條件還不清楚,接種就不易成功等等。④病害治療診斷法:用對某些病害有特效的化學物質給診斷對象進行治療,如有明顯療效,即可對該病害的病原作出判斷。例如類菌質體對四環素族的抗菌素很敏感,用四環素處理類菌質體病害的病株,能有效地抑制症狀的發展。這種特性可以作為診斷類菌質體病害的根據之一。⑤血清診斷法:植物病原細菌對同種細菌的抗血清有凝集反應。在待鑒定的菌種的培養物中加入已知菌種的抗血清,如有凝集反應,即證明它們是同一種。血清法也用於病毒病害的診斷。⑥其他診斷法:許多植物病原細菌各有其專化的噬菌體,用已知的噬菌體處理待檢細菌,如有噬菌作用,即可作出鑒定。隨著生物化學和植物病態生理學的發展,發現不同的植物病害在生理生化上有特異的反應,如同功酶的差異等。這些特異性反應將來可能成為植物病害診斷的重要依據。

診斷方法的運用

在林木病害診斷中,對不同的病害,可以運用上述方法的一種或多種。

林木真菌病害除表現特徵性症狀外,大多數病害到後期會在寄主病部出現病原菌的子實體。用顯微鏡檢查子實體的形態,即可作出診斷。對那些專性寄生的和強寄生的病原真菌,這種診斷是很可靠的。但有些真菌不容易產生子實體,或者當病植物上出現的是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弱寄生真菌的子實體時,就必需按柯赫基本原則進行誘發試驗,以證明它們的致病性。林木細菌病害的症狀特徵是葉上病斑常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外圍有半透明暈環。因病組織中有大量細菌存在,所以將一小塊病組織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在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細菌自病組織中向水裡擴散呈雲霧狀。病死的組織中也可能存在腐生細菌,要作出正確的診斷,進一步按柯赫基本原則進行誘發試驗是必要的。

林木病毒病害、類菌質體病害和類立克茨細菌病害的症狀特徵是表現花葉或黃化,花器葉化、萎縮,枝條簇生、衰退等。用電子顯微鏡檢查病組織超薄切片,可發現存在於韌皮薄壁細胞中的是病毒粒體,存在於篩管細胞中的是類菌質體細胞,存在於木質細胞或篩管細胞中的是桿狀類立克茨細菌,但須用病害誘發試驗證明傳染性。這些病害的誘發通常用嫁接傳染法,即將帶病的枝條、芽或樹皮嫁接到健康的植株上,觀察健康植株是否發病並表現同樣症狀。也可用菟絲子傳染法使菟絲子先在有病植株上寄生,然後伸展到健康植株上寄生,這些病原物即可通過菟絲子進入健康植株而發病。此外,類菌質體對四環素很敏感,對青黴素則否;類立克茨細菌對兩者都敏感。病毒則對兩者都不敏感。因此,用四環素及青黴素處理病株,觀察對症狀是否有抑製作用,可將三類病原物所致的病害區別開。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比較復雜。從症狀上很難將它們同侵染性病害區別。但非侵染性病害發生的時間和空間常有一定的規律性。許多非侵染性病害的發生常同氣象的變化有直接聯系,例如晚霜害多在春季寒潮過後晴朗無風的夜晚發生;工礦區的煙害常在低氣壓的氣候發生;澇害多在雨季發生等等。有些非侵染性病害的分布范圍與地形、地勢及土質等有較密切關系,例如刺槐缺鐵症多在鹽鹼性土地上發生;杉木黃化病多在排水不良或土壤瘠薄的土地上發生等等。有些病害同樹木本身的部位也有關系,例如苗木的日灼病多發生在苗木基部的西南面;樹干凍裂也以西南面和南面為多;因凍害或乾旱引起的葉枯病多自葉尖、葉緣開始發生等等。有些非侵染性病害在其分布的范圍內往往在一個短時期內同時發生,即使發生之後,也不再擴展蔓延。而大多數侵染性病害常有一個從輕到重、從少到多、從點到面的發展過程。非侵染性病害還可以用誘發試驗或治療試驗來診斷。空氣污染所致的病害可以用SO2、SiF4等有毒氣體在容器中處理植株枝葉,看所引起的症狀是否與自然發病的相同。缺素症可以用不同的微量元素噴射或注射,看哪一種元素有治療效果,即說明該病為缺這一元素的結果。由於土壤不適條件所致的病害,可將有病植株移植於無病區土壤中,常常可以恢復健康。

『叄』 園藝植物的營養診斷方法有哪些

通常採用下列方法:

1、形態診斷法。通過觀察植物外部形態的某些異常特徵以判斷其體內營養元素不足或過剩的方法。主要憑視覺進行判斷,較簡單方便。但植物因營養失調而表現出的外部形態症狀並不都具有特異性,同一類型的症狀可能由幾種不同元素失調引起;

因缺乏同種元素而在不同植物體上表現出的症狀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工作者,也難免誤診。此法不能用作診斷的主要手段。

2、化學診斷法。此法藉助化學分析對植株、葉片及其組織液中營養元素的含量進行測定,並與由試驗確定的養分臨界值相比較,從而判斷營養元素的豐缺情況。成敗的關鍵取決於養分臨界值的精確性和取樣的代表性。

由於同一植物器官在不同生育期的化學成分及含量差異較大,應用此法時必須對采樣時期和采樣部位作出統一規定,以資比較。

3、酶診斷法。又稱生物化學診斷法。通過對植物體內某些酶活性的測定,間接地判斷植物體內某營養元素的豐缺情況。例如,對碳酸酐酶活性的測定,能判斷植物是否缺鋅,鋅含量不足時這種酶的活性將明顯減弱。

此法靈敏度高,且酶作用引起的變化早於外表形態的變化,用以診斷早期的潛在營養缺乏,尤為適宜。



(3)林木營養診斷方法的研究擴展閱讀:

最早的診斷方法是根據植物的葉色、植株發育程度及缺素和元素毒害的症狀等形態方法判斷植物的營養狀況,隨後,外形診斷與土壤、植物養分含量分析相結合,逐步奠定了由定性走向定量診斷的基礎。20世紀40年代植物營養診斷形成一門獨立的技術科學並用於生產。

70年代以來,隨著植物營養診斷手段的多樣化及分析技術日趨成熟,出現了診斷施肥綜合法,使營養診斷由原來單一元素的診斷走向多元素的綜合診斷,大大提高了診斷的准確率;酶學診斷的應用也使診斷時期提早,從而提高營養診斷的價值。

閱讀全文

與林木營養診斷方法的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趙州橋哪裡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瀏覽:631
冷水魚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967
滅火原理及方法是什麼 瀏覽:134
提拉三角肌鍛煉方法 瀏覽:118
女士保暖褲的測量方法 瀏覽:287
迅達5200報警解決方法 瀏覽:481
男人不理你用什麼方法 瀏覽:428
實證研究策略和方法 瀏覽:8
砷實驗室檢測方法 瀏覽:971
如何認識科學的方法 瀏覽:929
測量控制線路的電壓的方法 瀏覽:254
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方法 瀏覽:35
蘋果手機主板故障解決方法 瀏覽:315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拒絕借錢 瀏覽:315
除了里程錶還有什麼方法查里程 瀏覽:990
預算有哪些方法適用什麼情況 瀏覽:472
分析與綜合方法研究與應用實例 瀏覽:237
套褥子快速方法 瀏覽:927
如何突破思維障礙的方法的理解 瀏覽:675
抬頭紋太深了用什麼方法能去掉 瀏覽:775